推理与证明教案及说明★

时间:2019-05-13 04:0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理与证明教案及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理与证明教案及说明》。

第一篇:推理与证明教案及说明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人教A版选修2-2 合情推理(第一课时)——归纳推理参评教师:中卫市第一中学俞清华

教案说明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不是数学所独有的,它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对特定对象进行反映的基本方式。思维的基本规律是指思维形式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的规律,即用概念组成判断,用判断组成推理的规律。它有4条: 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推理通常分为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归纳推理便是合情推理的一种。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前提是其结论的必要条件。首先,归纳推理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否则,归纳就失去了意义。其次,归纳推理的结论超过了前提所判定的范围,因此在归纳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然的,而是或然的,重在合乎情理。

本节课是本章内容的第一课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实例了解推理含义;掌握归纳推理的结构和特点,能够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体会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研究、归纳、总结等方式使归纳推理全方位、立体式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数学不单是现成结论的体系,结论的发现也是数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形成对数学较为完整的认识;充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课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力戒浮夸的思维习惯,深化学生对数学意义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探究学习培

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二、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形式逻辑知识,可以指导我们正确进行思维,准确、有条理地表达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用来检查和发现逻辑错误,辨别是非。同时,学习形式逻辑还有利于掌握各科知识,有助于将来从事各项工作。

推理与证明的学习一直贯穿高中数学的过程中,但在旧教材中一直没有集中系统的阐述,随着科学发展对人才思维水平要求的提高,新课改将这部分内容纳入教材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高中阶段所学习的推理与证明属于数学思维方法的范畴,即把过去渗透在具体数学内容中的思维方法,以集中显性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加明确这些方法,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使用它们,以培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习惯。

推理不是数学独有的,它广泛地存在于科学发展的过程、生产生活的实践之中,所以在授课时我旁征博引,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科学发展史上的、其他科学中涉及的推理,力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架起数学与科学、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形成严谨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诊断分析

通过大量列举生活、科学中的实例,学生对推理以及归纳推理的含义和结构是很容易理解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下面几个方面遇到障碍:

1.对归纳推理形式的理解: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那么个别究竟有多少,原则上说能够发现共性并能归纳出一般结论即可,对个体的数目没有严格要求,但是参与归纳的个体的数量越多,归纳得到的结论就越可靠。

2.归纳推理所得结论的或然性可能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冲突,归纳推理的结论超出了前提的判定范围,所以必然会导致结果的或然性,但这不是归纳推理的弊端,不能因此否定归纳推理的作用,归纳得到的结论可以有严格的演绎推理来证明。

3.归纳推理的作用:对于归纳推理的作用,不能片面认为“万能”的,也不能由于归纳结论的或然性而否定其在科学中的发现作用,所以通过例题的设置、同学的分析和讨论、教师的必要讲解,要让学生对归纳推理有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认识。

四、教法特点与效果分析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收获新知”、“课堂回眸,感悟提高”、“布置作业,学以至用”,其中“合作探究,收获新知”是设计的主体,在这里,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我又分成四个学习阶段,分别是“形成概念”、“典例分析”、“巩固提高”,“思维拓展”,逐层递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在过程设计方面我很注重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的紧凑性和完整性,所选的例练习题具有典型性,环节之间注意递进性,使得整节课能够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另一个是注重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在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过程中,我都设计了不同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觉知识的亲切感和实效性,体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如在处理欧拉公式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归纳推理的全过程,我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之间完成讨论和研究,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事实证明学生确实在讨论研究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拓展和深化。这样处理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概念的形成,思维拓展等等,总之在整个设计中,我作为教师是情境的创造者,过程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在课堂中,尽量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在《归纳推理》这节课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课堂中来,使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对学生各种感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全面立体的刺激,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课堂感悟,反映出学生对归纳推理的全面的、正确的认识。

但是我也清楚地知道,我的这节课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衷心希望借此机会得到各位专家老师的批评指导!

第二篇:推理与证明

第3讲 推理与证明

【知识要点】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

2.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是寻找事物之间的共同或相似性质。类比的性质相似性越多,相似的性质与推测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就越相关,从而类比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3.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者一致性。

②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典型例题】

1、(2011•江西)观察下列各式:7=49,7=343,7=2401,„,则7

34201

1的末两位数字为()

A、01 B、43 C、07 D、49

2、(2011•江西)观察下列各式:5=3125,5=15625,5=78125,„,则5A、3125 B、5625 C、0625 D、8125

3、(2010•临颍县)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由此类比思维,我们可以得到()A、空间中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B、空间中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C、空间中平行于同一条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D、空间中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2007•广东)设S是至少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在S上定义了一个二元运算“*”(即对任意的a,b∈S,对于有序元素对(a,b),在S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有a*(b*a)=b,则对任意的a,b∈S,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a*b)*a=a B、[a*(b*a)]*(a*b)=a C、b*(b*b)=b D、(a*b)*[b*(a*b)]=b

5、(2007•广东)如图是某汽车维修公司的维修点环形分布图.公司在年初分配给A,B,C,D四个维修点某种配件各50件.在使用前发现需将A,B,C,D四个维修点的这批配件分别调整为40,45,54,61件,但调整只能在相邻维修点之间进行,那么要完成上述调整,最少的调动件次(n件配件从一个维修点调整到相邻维修点的调动件次为n)为()

A、15 B、16 C、17 D、18

6、(2006•陕西)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d对应密文a+2b,2b+c,2c+3d,4d,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A、4,6,1,7 B、7,6,1,4 C、6,4,1,7 D、1,6,4,7

7、(2006•山东)定义集合运算:A⊙B={z︳z=xy(x+y),x∈A,y∈B},设集合A={0,1},B={2,3},则集合A⊙B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0 B、6 C、12 D、18

7201

1的末四位数字为()

8、(2006•辽宁)设⊕是R上的一个运算,A是V的非空子集,若对任意a,b∈A,有a⊕b∈A,则称A对运算⊕封闭.下列数集对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除数不等于零)四则运算都封闭的是()A、自然数集 B、整数集 C、有理数集 D、无理数集

9、(2006•广东)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a,b)和(c,d),规定:(a,b)=(c,d),当且仅当a=c,b=d;运算“⊗”为:(a,b)⊗(c,d)=(ac-bd,bc+ad);运算“⊕”为:(a,b)⊕(c,d)=(a+c,b+d),设p,q∈R,若(1,2)⊗(p,q)=(5,0),则(1,2)⊕(p,q)=()A、(4,0)B、(2,0)C、(0,2)D、(0,-4)

10、(2005•湖南)设f0(x)=sinx,f1(x)=f0′(x),f2(x)=f1′(x),„,fn+1(x)=fn′(x),n∈N,则f2005(x)=()

A、sinx B、-sinx C、cosx D、-cosx

11、(2004•安徽)已知数列{an}满足a0=1,an=a0+a1+„+an-1,n≥

1、,则当n≥1时,an=()A、2 B、n

C、2 D、2-

1n-1n

12、若数列{an}满足a1=1,a2=2,an=(n≥3且n∈N*),则a17=()

A、1 B、2 C、D、2-987

13、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叫“莱布尼兹调和三角形”,有,则运用归纳推理得到第11 行第2个数(从左往右数)为()A、B、C、D、14、根据给出的数塔猜测1 234 567×9+8=()

1×9+2=11 12×9+3=111 123×9+4=1 111 1 234×9+5=11 111 12 345×9+6=111 111.

A、11111110 B、11111111 C、11111112 D、11111113

15、将n个连续自然数按规律排成右表,根据规律,从2008到2010,箭头方向依次是()

A、B、C、D、16、下列推理过程利用的推理方法分别是()(1)通过大量试验得出抛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0.5;(2)函数f(x)=x2-|x|为偶函数;

(3)科学家通过研究老鹰的眼睛发明了电子鹰眼. A、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B、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 C、归纳推理,合情推理,类比推理 D、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

1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 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18、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15,21,28,„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因为这些数对应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则第n个三角形数为()A、n B、1、(2011•陕西)观察下列等式 1=1 2+3+4=9 3+4+5+6+7=25 4+5+6+7+8+9+10=49 照此规律,第五个等式应为 5+6+7+8+9+10+11+12+13=81.

2、(2011•陕西)观察下列等式 1=1 2+3+4=9 3+4+5+6+7=25 4+5+6+7+8+9+10=49 „

照此规律,第n个等式为 n+(n+1)+(n+2)+„+(3n-2)=(2n-1)2 .

C、n-1 D、2

第三篇:推理与证明

推理与证明

学生推理与证明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小孩牙牙学语时候起,小孩在爸爸妈妈跟前不停的问为什么,可以看做推理的雏形。接着到幼儿园、小学,教材里也有简单的说理,小学教材里有简单地说理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初中新教材对推理与证明的渗透,也是从说理开始的,但内容比较少,也就是教材中的直观几何内容。很快便转向推理,也就是证明。刚开始推理的步骤,是简单的两三步,接着到四五步,后面还一定要求学生写清楚为什么。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好多学生在后面的括号里不写为什么,我便给他们举例小孩子学走路的过程,一个小孩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需要大人或其他可依附的东西,渐渐地,她会脱离工具自己走。学习证明的过程亦如此,起先在括号里写清为什么,并且只是简单的几步,然后证明比较难一点的,步骤比较多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学教材加强了解析几何、向量几何,传统的欧式几何受到冲击,并且教材对这一部分的编排分散在初中各个年级,直观几何分量多了还加入了变换如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对称变换,投影等内容。老师们对内容的编排不太理解,看了专家的讲座,渐渐明白了:这样编排不是降低了推理能力,而是加强了推理能力的培养,体现了逐步发展的过程,把变换放到中学,加强了中学和大学教材的统一,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对演绎推理确实弱了。

关于开展课题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新课程教材编排了课题学习这部分内容,对授课的老师,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怎样上好这部分内容,对老师、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创新的机会。至于课题学习的评价方式,到现在为止,大多数省份还是一个空白,考不考?怎样考?学习它吧,学习的东西不能在试卷上体现出来,于是,好多老师对这部分采取漠视的处理方法;不学习吧,课本上安排了这部分内容。还有一部分老师觉得,课题学习是对某一个问题专门研究,很深!老师不知讲到什么程度才合理,学生不知掌握到什么程度。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这次培训的认识,我觉得课题学习是“实践与综合应用”在新课课程中的主要呈现形式,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课本的编写者安排的主要目的是:

1.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与探索的机会。

2.让学生通过对有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的解决,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3.让学生获得研究问题地方法和经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

4.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5.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课题学习首先提出一个主问题(问题是一个载体),然后给出资料,利用资料挖掘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多关注知识的价值,淡化数学术语,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明白课题学习是为学习服务的。

第四篇:推理与证明

推理与证明

1. 蜜蜂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杰出的建筑师,单个蜂巢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正六边形,如图为一组蜂巢的截面图.其中第一个图有1个蜂巢,第二个

图有7个蜂巢,第三个图有19个蜂巢,按此规律,以f(n)

表示第n幅图的蜂巢总数.则f(4)=___37

__;f(n)=_3n23n

1__________.2.下面是按照一定规律画出的一列“树型”图:

设第n个图有an个树枝,则an1与an(n≥2)之间的关系是.

答案:an12an

2若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且任何三条不共点(即不相交于一点),则这n条直线将平面分成了几部分。

3.类比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平面内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2,使得a1e12e2”,写出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是.

如果e1,e2,e3是空间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那么对于空间内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

1,2,3,使得a1e12e23e

34.写出用三段论证明f(x)x3sinx(xR)为奇函数的步骤是: 大前提. 小前提结论

满足f(x)f(x)的函数是奇函数,大前提

f(x)(x)sin(x)xsinx(xsinx)f(x),小前提

所以f(x)x3sinx是奇函数.结论5. 已知f(n)1 答案:

12

1k



1n

(n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f(2)

n

n2

时,f(2k1)f(2k)

等于.

122

k



k1

6lg1

.53a

bclg121a2b

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

+n2=

n

n2,则当n=k+1时左端应在n=k的基础上加

上.(k+1)+(k+2)+(k+3)++(k+1)

8

m,n成立的条件不

等式.

当mn20

9.在数列an中,a12,an1

答案:an10.

26n

5an3an1

(nN),可以猜测数列通项an的表达式为

若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为r,三边长为a,b,c,则三角形的面积等于S

r(abc),根据类比推理的方法,若一个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为R,四个面的面积分别是

V. S1,S2,S,S,则四面体的体积3

4答案:R(S1S2S3S4)

11.已知f(x)ax

x2x1

(a1),证明方程f(x)0没有负数根.假设x0是f(x)0的负数根,则x00且x01且ax

0a

x0

x02x01,10

x02x01

解得1,12

这与x00矛盾,故方程f(x)0x02,没有负数根.12.已知命题:“若数列an是等比数列,且an

0,则数列bn

nN)

也是等

比数列”.类比这一性质,你能得到关于等差数列的一个什么性质?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类比等比数列的性质,可以得到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是: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则数列bn

a1a2an

n

也是等差数列.

n(n1)d

2n

a1

d2(n1)

证明如下: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则bn所以数列bn是以a1为首项,1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n212)2(n222)n(n2n2)都成立.

(1)当n1时,由以上可知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1(k212)2(k222)k(k2k2)则当nk1时,1[(k1)1]2[(k1)2]k[(k1)k](k1)[(k1)(k1)] 1(k1)2(k2)k(kk)(2k1)2(2k1)k(2k1)14k

a1a2an

n

na1,d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n

n

对一切正整数n

k

k,22222222

222222

k(2k1)·

k(k1)

(k1)

(k1)

由(1)(2)知,等式结一切正整数 都成立.

1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42n1+3n+2能被13整除,其中n∈N*.2×1+11+2

(1)当n=1时,4+3=91能被13整除.(2)假设当n=k时,42k+1+3k+2能被13整除,则当n=k+1时,42(k+1)+1+3k+3=42k+1·42+3k+2·3-42k+1·3+42k+1·3=42k+1·13+3·(42k+1+3k+2).∵42k+1·13能被13整除,42k+1+3k+2能被13整除, ∴当n=k+1时也成立.由(1)(2)知,当n∈N*时,42n+1+3n+2能被13整除.1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一切大于1的自然数,不等式(1+

2n12

13)(1+)„(1+

112n1)>

均成立.43

(1)当n=2时,左边=1+=;右边=

.∵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2)假设n=k(k≥2,且k∈N*)时不等式成立,即(1+)(1+)„(1+

12k1)>

2k12

12k1

.12(k1)1

]

则当n=k+1时,(1+)(1+)„(1+>

2k12)>[1

4k

2k1

·

2k22k1

=

2k222k1

=

4k

8k4

8k3

=

2k3

=

2(k1)1

.22k122k122k1

∴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由(1)(2)知,对于一切大于1的自然数n,不等式都成立.16。试证明:不论正数a、b、c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当n>1,n∈N*且a、b、c互不相

等时,均有:an+cn>2bn.设a、b、c为等比数列,a=∴a+c=

n

n

bq,c=bq(q>0且q≠1),bq

nn

+bnqn=bn(1q

n

+qn)>2bn.a

n

(2)设a、b、c为等差数列,则2b=a+c猜想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n=2时,由2(a+c)>(a+c),∴②设n=k时成立,即则当n=k+1时,>

c

2n

>(ac2)n(n≥2且n∈N*)

a

c2

(ac2)

a

k

c2

k

1k

(1

4ac2),k

a

k1

c2

(ak+1+ck+1+ak+1+ck+1)

ac2

(ak+1+ck+1+ak·c+ck·a)=

(ak+ck)(a+c)>()k·(ac2)=(ac2)k+1

17.平面内有n个圆,其中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且每三个圆都不相交于同一点,求证这n个圆把平面分成nn2个部分。

证明:(1)当n1时,一个圆把平面分成两个区域,而12122,命题成立.

(2)假设n=k(k≥1)时,命题成立,即k个圆把平面分成kk2个区域.

当n=k+1时,第k+1个圆与原有的k个圆有2k个交点,这些交点把第k+1个圆分成了2k段弧,而其中的每一段弧都把它所在的区域分成了两部分,因此增加了2k个区域,共有k2k22k(k1)2(k1)2个区域. ∴n=k+1时,命题也成立.

由(1)、(2)知,对任意的n∈N*,命题都成立.

18.如图(1),在三角形ABC中,ABAC,若ADBC,则AB2BD·BC;若类比该命题,如图(2),三棱锥ABCD中,AD面ABC,若A点在三角形BCD所在平面内的射影为M,则有什么结论?命题是否是真命题.

解:命题是:三棱锥ABCD中,AD面ABC,若A点在三角形BCD所在平面内的射影

为M,则有S△S△BCM·S△BCD是一个真命题. ABC证明如下:

在图(2)中,连结DM,并延长交BC于E,连结AE,则有DEBC. 因为AD面ABC,所以ADAE. 又AMDE,所以AE2EM·ED. 于是S

△ABC

111BC·AEBC·EM·BC·EDS△BCM·S△BCD. 222

19. 已知数列{an}中,Sn是它的前n项和,并且Sn+1=4an+2(n=1,2,„),a1=1.(1)设bn=an+1-2an(n=1,2,„),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2)设cn=

an2

n

(n=1,2,„),求证:数列{cn}是等差数列.(1)∵ Sn+1=4an+2,∴Sn+2=4an+1+2.两式相减,得Sn+2-Sn+1=4an+1-4an(n=1,2,„), 即an+2=4an+1-4an,变形得an+2-2an+1=2(an+1-2an).∵ bn=an+1-2an(n=1,2,„), ∴ bn+1=2bn.由此可知,数列{bn}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2)由S2=a1+a2=4a1+2,a1=1.得a2=5,b1=a2-2a1=3.故bn=3·2n-1.∵ cn=

an2

n

(n=1,2,„),∴ cn+1-cn=

an12

n1

an2

n

=

an12an

n1

=

bn2

n1

.34

将bn=3·2n-1代入得cn+1-cn=(n=1,2,„),由此可知,数列{cn}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它的首项c1=

a12

=,故cn=n-(n=1,2,„).131

第五篇:推理与证明

“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推理与证明贯穿于数学的整个体系,它的学习是新课标教材的一个亮点,是对以前所学知识与方法的总结、归纳,并对后继学习起到引领的作用。

学生将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体会合情推理、演绎推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体会数学证明的特点,了解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证明的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和间接证明的方法(如反证法);感受逻辑证明在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

《新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获得数学结论时要经历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合情推理的实质是“发现---猜想---证明”,因而关注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希望教师能够重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

下载推理与证明教案及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理与证明教案及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理与证明

    浅谈我对推理与证明的几点认识 初中数学中,推理与证明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与证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培养学......

    推理与证明练习

    推理与证明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观察下列各式:11,2343,345675,456789107,以得出的一般结论是A.n(n1)(n2)B.n(n1)(n2)C.n(n1)(n2)D.n(n1)(n2)(3n2)n2(3n2)(2n1)2 (3n1)n2 2222,可(3n1)......

    2011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2011推理与证明、复数测试题1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5分)1.复数534i的共轭复数是 B.34i 55nA.34i nC.34iD.34i 552.设f(n)=ii(n∈N),则集合{f(n)}中元素的个数为A.4B.3C.2D.13.设z∈C,则方......

    推理与证明练习题

    推理与证明练习题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方程ax2bxc0(a0)有有理根,那么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A、假设a,b,c都是偶数B、假设a,b,c都不是偶数C、假设......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

    23.推理与证明138

    推理与证明 1.合情推理: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栝出一般结论的推理.......

    文科推理与证明

    文科推理与证明(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了解合情 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

    推理与证明练习题

    高二数学选修1-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果数列an是等差数列,则 A.a1a8a4a5 B. a1a8a4a5 C.a1a8a4a5 D.a1a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