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摊贩管理
近年来,我国出现很多“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的现象,也因此出现了很多流血事件,摊贩被打死的,城管人员被打死的,甚至围观者被打死的,比比皆是。人民也日益关注这个问题,甚至有人提出要取消城管这个部门,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摊贩是关系到某一部分人的生存问题,不能说禁就禁,得允许其合理存在,城管则应该是其合理存在的有效管理者。但是我们很有必要建立合适的管理制度规范城管部门,明确其职能。怎样才能让城管和摊贩和谐相存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以新的角度看待摊贩并以新的方式去管理,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尊重人权,以求达到化解城管人员和摊贩之间矛盾的目标同时,城市的卫生环境和交通依然良好。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还用以前的强制性管理不但成效不大,而且增加了民众特别是摊贩人员对政府对城管人员的仇视。所以,在允许这些摊贩存在的情况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以什么方式去管理更加合适。摊贩管理成为了我国城市管理中亟需改革的社会问题,也是我国城市管理中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摊贩存在的合理性
(一)摊贩关系民生,是弱势群体谋生的手段。
当尊重民生在中国两会期间成为越来越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话题时,对城市摊贩的管理也越来越人性化,发展要兼顾和谐,这是我们要坚持的发展理念。管理是发展的保障,但是发展的前提应该是人的生存权利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城市的摊贩一般是外地来的农民工或者是城市里的低收入者,他们没有合理的保障,失业的时候生活往往得不到补助,又没有必要的专业技能,所以就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小生意”以求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温饱。如果取缔摊贩,那就等于把那些无助的城市贫困者赶在绝路上,他们就会成为城市治安最大的定时炸弹。正如温家宝所说的:“城市建设要搞,也要让农民进城卖桃”。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在2007年1月5日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的时候公开表示反对政府禁止摊贩摆摊,他说,从交换创造价值的理论,小摊贩既为自己赚了一口饭,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对社会大有好处。当然,小摊贩的行为可能会妨碍交通和城市清洁卫生,这个可以加强管理,但是不应该禁止他们。不仅仅是我国,其他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摊贩,比如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旁和要道边的小摊贩,法国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前也存在着大量的摊贩。这些摊贩的存在不仅仅是维持一部分人的生机,同时也可以成为某些人创业的开始。所以政府不能断这些人的路,而是加以适当的引导,甚至提供一些帮助。
二、摊贩存在的负面影响
不规范的摊贩经营活动直接导致城市环境恶化,清理工作量大,这样就给城市的清洁工作带来难处,而且影响城市人民的生活。摊贩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噪音污染、垃圾污染、油烟等。如湛江市寸金路的祥和小区一带,小摊小贩在晚上设摊点在路边,由于烧烤和炒菜等,油烟漫天飞舞,客流不息,过往的人和小区里的居民深受其苦。每一次小贩们走后,都留下了大量的垃圾,既臭又不雅。由于摊贩的流动性较强再加上摊贩的素质不高,小贩缺乏必要的道德意识,同时也缺乏集体意识,造成管理难度大。所以这样就给城市的环境卫生带来很大的压力。
三、现阶段摊贩管理的难题和原因
流动摊贩是每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也是每一个城市管理最为困难的事情之一。世界各国的摊贩市场一般都经历自由生长、政府干预、政府禁止、政府规范四个阶段②。新的世纪,我国的大城市逐渐走向完善的阶段,摊贩管理的问题也存在着很多难题。但主要是由政府内在的管理机制和摊贩本身属性两个方面造成的。
四、有效的管理思路和对策
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甚至社区获得解决④。所以我们要利用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和社区的优势制定合适的政策,让摊贩的存在有多方的共赢。以上各种实际情况表明,我们要从新的管理角度出发,更新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调节城市政府、市民和摊贩之间的利益关系。像以前的“以罚代管”,暴力执法等,已经不能真正解决城市问题。如果不能从源头上予以治理,犹如“拔草不拔根,春风吹又生”,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且群众对此意见较大。北京、沈阳、广州等全国22个城市的城管行政执法局负责人在杭州研讨城管执法工作中对城市商贩流动设摊问题达成了共识:小商小贩流动设摊有一定程度上的便民和扰民的特性,城市管理部门必须对流动摊贩实行依法有序管理,放任自流和只堵不疏都不符合民意。综合各种要素,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上说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很大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也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行之有效的对摊贩的管理办法,现在我们看到某些地方已经开始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向人性化管理发展。我们当前要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摊贩管理人性化、摊贩管理社会化、摊贩管理大众化、摊贩管理文化化,才能创造出政府、社区、摊贩、市民等多方共赢的局面,才能保证城市的和谐发展。
第二篇:流动摊贩管理方法
老城区流动摊贩管理方法
作者:唐涛 来源:连云港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海州大队 添加日期:13年01月05日
按照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连云港市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连云港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市政管理方面的全部行政处罚权以及相应的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措施权等相关行政管理权,行使环境保护、工商管理、公安交通管理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以及与行使行政处罚权相应的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措施权等相关行政管理权,具体由连云港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负责实施。
在上述七项管理职能中,市容环境卫生和城市规划是城管行政执法支队工作的重点。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又是中心工作。目前,连云港市对流动摊贩的处罚适用《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以“擅自占用城市道路”进行处罚。连云港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海州大队案件处理系统显示,2011年前8个月,占道经营案件占案件总数的50.4%。
海州区位于连云港市主城区西南部,与新浦区、灌云县、东海县相连。2009年年末,全区总人口23.24万人,区域面积282.09平方公里;三产结构比例为21:43.1:35.9。本文所称“海州老城区”,大概指原海州古城,在现在的朐阳、幸福路和海州3个办事处范围内,有幸福路、新建西路2条主干道,南大街、北大街、中大街、西大街4条次干道,孔巷、中南路、马路口等支路。这些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是连云港市市容环境卫生日常管理检查考核的路段,大致对应市容考核中的一类、二类、三类道路。对市区一类、二类道路的考核标准是,无占道摊点、无店外经营、无占道修理加工等违章行为。
在城管行政执法工作中,最易引发矛盾纠纷的,就是对流动摊贩的管理。笔者结合海州老城区的特点,尝试探究老城区摊贩管理的有效方法。
海州老城区建筑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鼓楼、朐阳门、中大街两侧和南北大街两侧房屋仿明清建筑风格。老城区内道路设施标准低,作为主干路的新建西路、幸福中路、幸福南路为双向单车道;中大街、南北大街、西大街为次干道,靠近居民区,路宽8米,人车混行,无停车位。截至上年7月底,南大街有1个农贸市场,农贸市场内约有摊位350个,仍有空置摊位;最大的超市面积约500平方米,其他沿街店面多为家庭经营的小型商店;老城区沿街所有店面中,只有1家水果店。居民需求稳定,而市场供给少,给流动摊贩提供了空间。没有足够的、便利的市场和疏导点,流动摊贩即使服从城管执法人员的管理,不在道路两侧摆摊设点,这种服从也只是暂时的。执法人员离开之后,流动摊贩会继续占道经营。摊贩希望保障收入、保障生活的生存本能,胜过了被管理、被处罚的担心。现在,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都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实行柔性执法,执法部门也不会轻易暂扣摊贩物品或取缔“马路市场”,因而对流动摊贩的管理陷入了“占道经营—管理—占道经营—管理”的恶性循环。
长期在海州老城区从事经营的流动摊贩具有相对固定性,形成了典型的“熟人
社会”。这里的固定性包括从事流动经营的人员流动性低,经营时间和经营位置相对固定。一些刚开始从事流动经营的人员因为其他摊贩的排斥、初期经营成本高等原因而退出,或找可以依赖的“老摊贩”来帮助自己渡过初期的难关。在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的背景下,流动摊贩大部分没有其他生存技能,也没有条件学习相关技能,流转到其他行业的可能性不高。摊贩的出摊时间一般都是固定的。以夏季为例,南大街“马路市场”菜贩迎合附近居民早晨买菜需要,出摊时间较早,收摊时间比水果摊贩早;海州批发市场附近摊贩以卖水果为主,一般在上午7点半左右出摊,收摊时间由当天市场情况决定,一般在傍晚18点结束;卖馒头、卤菜等摊贩主要在每天16时以后开始经营。为了保证收入,摊贩们会尽力克服雨雪高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有一些摊贩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取得了固定的经营位置,别人若要“侵占”,从情理上说不过去。那些在各个点之间流动、哪儿生意好往哪儿去的摊贩,会受到其他摊贩的排斥。在重要节庆日,会有许多来自附近区县的流动摊贩进入海州老城区,但有固定位置的流动摊贩仍会留在自己的“地盘”从事经营活动。
海州老城区管理区域不大,流动摊贩流动性低,执法人员与辖区内的摊贩比较熟悉。除非有市容检查等特殊情况,从以人为本、柔性执法角度出发,执法人员与摊贩双方经过博弈后会达到一个平衡点,即摊贩仍在经营,市容秩序也接近管理标准。熟人社会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私人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当执法管理中出现执法人员与摊贩的矛盾和纠纷时,海州老城区的人们通常的办法是当事人通过“熟人”、“关系”来协调解决。
老城区以居住、工作和游憩三大功能为基本内容,应结合海州历史文化、建筑形式、道路交通等情况,明确老城区或者其部分地区的功能定位。例如,仿古街区定位于游憩功能;幸福中路两侧以工作为主。在探究流动摊贩管理方法时,要根据海州老城区的实际和管理特点,树立人本思想和善治理念,通过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和沟通协调,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和共赢。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摊贩提供经营场所。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施仿古建设以后,海州老城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基本停止,城市建设速度缓慢。2009年,海州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投资为21.09亿元,只占同期连云港市城镇投资745.59亿元的2.83%。海州区提出“五年再造一个新海州”目标,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海州新区,老城区城市建设缓慢,基础设施投入还有较大空间。现阶段可以实施的项目有:完善南门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加快关庙巷菜市场建设;建设西门口疏导点;降低市场摊位费用;增加老城区内的垃圾桶等环卫设施,等等。目前,城管部门已在孔巷、西大岭设置疏导点,并为从业者提供遮阳伞和车辆,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开展技能培训。从事流动经营的摊贩缺少其他技能,转换行业的成本高。他们饱尝生活的艰辛,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若条件允许,他们愿意学习其他技能。海州区劳动、民政等部门可根据实际,为他们创造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例如,有部分摊贩下岗前是纺织厂工人,具备一定经验,培训合格后可将其输送到海州有优势的纺织行业;有的摊贩曾是果农,虽然土地被征用后他们进城成为流动摊贩,但其丰富的果树栽培经验也是一笔财富。
提高执法人员职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增强摊贩管理的科学性。执法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管理水平。城管行政执法涉及的法律、法规依据很多,需要每一个执法人员在不断的学习中熟悉、掌握,并在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城管执法部门应针对摊贩个体差异、经营时间等因素,采取定人、定时、定岗的“三定”管理方法,实行“择时、择地”的疏导。海州城管执法大队在这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例如,安排两个中队凌晨4点半看管关庙巷“马路市场”;市容一中队调整作息时间,安排人员在中午、晚上两个时间段对幸福中路和幸福南路的摊点、烧烤摊、大排档实施错时管理;在西大岭路设置夏季水果销售疏导点。摊贩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差异。流动摊贩年龄差异较大,女多男少;有的以流动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有的只是偶尔贩卖自产蔬菜;有的能够接受执法人员的教育管理,有的即使责令改正后也不执行„„执法人员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应根据摊贩个体的特殊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管理,提高摊贩管理的科学性。
有效开展宣传,加强部门合作,鼓励全民参与。宣传教育的效果具有长期性、高回报性,但因其不是直接可见,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应加强对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执法人员、摊贩和广大市民都了解执法程序、执法依据、处罚标准及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等。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如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执法人员可以通过其他部门或摊贩的“熟人”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好海州“熟人社会”的特点,减轻管理难度。
导致老城区城市管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快速城镇化、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教育培训没有跟上等。提高城市市容环境质量,需要各部门协调合作,全体市民广泛参与。“从某种程度上讲,公共部门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取决于工作过程中的成员参与度、合作程度„„不论是在城市管理中的各种问题的确立上,还是在具体执行解决问题的各项方案上,都必须让更多的政府成员及广大民众参与进来。”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海州城管执法大队协调公安、交巡警、工商、卫生等部门组建联合执法队。为了共同的目标,各部门在联合执法中既履行好自身职责,又切实做到分工协作,快速有效地解决了一大批城市管理难题。
第三篇:指定摊贩经营范围体现出管理的人性化
在城市管理当中,小摊小贩占道经营导致的城市乱象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不断地考验着城市的管理智慧。浏阳市城管部门最近尝试着对这一难题进行破解。具体的做法是重新规范、科学设置摊位,用指定范围给摊贩经营替代以往的单纯取缔。
现代城市管理实践表明,不管城市发展的程度如何,城市较低收入者一定会存在,受教育程度、劳
动实践经验等各方面的局限,决定了他们只能从事一些对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沿街摆摊叫卖因成本低廉、操作灵活简便而成为这样的工作的首选。毫无疑问,低收入人群没有将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社会的福利政策上面,依靠自己在他人看来较为简单的劳动,实现自食其力,同样是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就这,他们值得人们尊敬。
另一方面,小摊贩经营的无序带来了众多管理上面的麻烦。虽然绝大对数小摊贩有较高的素质,却不排除有少数人占道经营阻碍交通,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等诸多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扰乱了城市秩序,降低了城市品味,最终影响到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面对这些城市乱象,城管部门担负有治理的责任。但是,这种治理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在自谋生路的低收入人群而平添了难度,小摊贩要吃饭的权利同城市文明不容破坏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就是城管人员和小摊贩之间屡屡发生冲突,而往往双方都从心底里委屈的根本原因。如果单纯地指责城管或者小摊贩素质不高却不能找出一条既顾及小摊贩利益,又顾及市容保护的路子来,这样的冲突将不断上演。
现在,浏阳市的城管部门为小摊贩指定范围经营,虽然依旧没有脱离折中和调和,但实质上是从观念上将小摊贩的利益放在了同市容保护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思路,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这是在执法观念上的重大进步,其意义在于,能够指导今后的城市管理行为更为人性和理性,减少当事双方的摩擦,避免小的矛盾因为双方的斗气而升级,必将使城管工作出现新的气象。
城市管理不是城管部门单方面的事,包括小摊贩在内的每一位市民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不敢说城管的这次工作策略的改变立马就能解决街道摊贩的老大难问题,但这毕竟是建立在对小摊贩的利益的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相信这样建设性的态度,一定也能赢得摊贩的理解和市民的支持。或许,破解城管难题,就从这样的心灵放弃排斥开始。
第四篇: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工作规划
中食安办发„2011‟11号
中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
品摊贩管理工作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工作规划》已经县食安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十七日
—1—
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
管理工作规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从业人员较少,生产工艺简单,经营规模较小,不具备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或经营者。不包括食用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食品摊贩(无固定门店,在城乡街头、集贸市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固定或流动设摊、设点从事制作销售食品或提供餐饮服务的经营者)生产经营行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豫政办发„2011‟**号)精神,特提出如下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落实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安全主体责任,健全政府负总责、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监管体系,坚持监督管理和扶持发展相结合,集中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统筹兼顾,依法监管,有效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生产经营方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
—2—
命安全。
(二)规划原则。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坚持科学管理,正确引导,逐步规范,扶持发展的监管原则。同时,为方便相对人、提高监管效率,坚持对一个主体以一个部门为主依法监管,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原则。
二、部门监管职责
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依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按本《规划》明确的监管职责,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其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安全。
(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指有固定生产加工场所,从业人员较少,生产条件简单,依法从事传统食品生产加工„不含现做现卖‟的单位或个人)的监督管理,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
(二)食品摊贩(指在街头或其他公共场所不定点销售食品或者提供餐饮服务的经营者)的监督管理。提供餐饮服务(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的食品摊贩,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不提供餐饮服务的食品摊贩,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占道经营食品摊贩的管理,按照《河南省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号)的有关规定,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
(三)“前店后坊(厂)”行为的监督管理。
1.以食品生产加工为主,生产地与销售地相分离的,其生产
—3—
加工点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
2.现场制售食品,其食品在本店销售,但不提供餐饮服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3.现场制售食品,其食品在本店销售,并提供餐饮服务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四)学生“小饭桌”的监督管理,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五)公安、教育、民族事务等部门配合做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学生“小饭桌”及清真食品监督管理等相关工作。
(六)相关监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身从事的食品包装、仓储、物流以及食品无害化处理和销毁工作等进行监督管理;对各自职责范围内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七)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生产经营场所、设施、环境以及从业人员资质、健康状况等的监督管理。
三、组织领导
当前,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盲点和难点。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协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工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城市行政管理执法部门要按照监管职责,加强合作,健全长效机制,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既统一行动,又
—4—
各司其职,努力实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全面覆盖和无缝对接。各职能部门要依法鼓励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改进生产条件;鼓励食品摊贩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
四、清理登记,落实责任
各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职责,安排辖区内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对辖区内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展开“拉网式排查”、“地毯式清理”的摸底登记活动。在清理登记的基础上,按照本《规划》明确的各部门职责,确定各部门的具体监管对象。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职能部门要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定职责,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履行法定职责。不履职或履职不到位的,将依据《食品安全法》第95条及其实施条例
第61条的规定予以问责。
—5—
主题词: 经济管理食品安全规划
抄报: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
办公室、县法院、县检察院。
中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9月17日印发—6—
第五篇:汉中市食品摊贩管理办法
汉中市食品摊贩管理办法(讨论稿)第一章总则
1.为规范食品摊贩生产经营活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所称食品摊贩,是指无固定经营场所, 在指定的场地和规定的时间内销售食品、现场制售食品或者提供餐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3.食品摊贩生产经营实行备案登记制度。第二章基本条件
4.食品摊贩从事经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体检证明;
(2)具有符合食品卫生条件的食品制作和售货的亭、棚、车、台以及密闭的废弃物收集设施;(3)接触食品的器具、包装材料、工作台面符合食品安全要求;(4)销售散装直接入口食品的,应当具有防雨、防尘、防蝇设施;
(5)餐具按规定清洗、消毒。不具备清洗、消毒条件的,应当使用集中消毒的餐具;(6)食品摊贩应当与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保持相应距离,保证食品不受污染。(7)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保持生熟隔离,防止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8)生产经营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第三章经营规范
5.食品摊贩从事经营活动前,应当在当地镇、街道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备案。6.食品摊贩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生产经营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6.食品摊贩应向消费者作出食品安全责任承诺(见附件2)。7.食品摊贩在从事食品经营活动时,应在明显位置悬置食品摊贩 备案证明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8.食品摊贩应当在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划定的经营区域内和指定的经营时间从事经营活动。经营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理场地,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9.食品摊贩从业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食品摊贩从业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持有效健康证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10.食品摊贩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进行进货查验并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附具产品合格证明。进货查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30天。
11.食品摊贩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执行下列规定:
(1)食品原料、食品相关产品符合国家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2)食品包装材料无毒、无害、清洁;
(3)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安全、无害,保持清洁,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4)食品添加剂应当专区(柜)存放,有适合的称量工具;(5)按照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12.鼓励食品摊贩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地经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集中经营区的开办者或者食品柜台的出租者、展销会的举办者应当查验食品摊贩备案证明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检查食品摊贩的生产经营环境和条件,发现有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第四章监督管理
12.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负总责,统筹安排食品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级食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工作。镇、街道办监管所负责食品摊贩的日常监督管理。
13.镇、街道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受理食品摊贩开业申请,对符合条件的,自受理之日起,在7日内发给食品摊贩备案证明(见附件1)。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理由。食品摊贩备案证明有效期一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经营的,应当重新办理食品摊贩备案证明。
13.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摊贩生产经营的食品每半年进行一次抽样检验。抽样覆盖率不得低于30%。
镇、街道办监管所对食品摊贩实施痕迹化动态管理,每月进行一次快速检测。抽样覆盖率不得低于30%。
一年内2次抽检不合格或者3次快速检测不合格的,撤销备案登记证。
14.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摊贩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客观、真实记录食品摊贩经营信息(备案登记表(见附件3)、日常监督检查表(见附件4)、)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摊贩增加监督检查频次。15.违反本办法规定进行生产经营的,按照相关法律依法查处。16.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附件:
附件1:
汉中市食品摊贩备案登记证()摊备字号
业主姓名:经营场所: 摊点位置:联系电话: 经营范围:经营品种:
经审查,符合食品摊点备案登记条件,依据《汉中市食品摊贩管理办法》(试行),准许进行食品生产经营。特此证明。有效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发证单位(盖章): 年月日
汉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制
附件2 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
为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本摊位郑重承诺:
一、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对所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
二、保证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做好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认真执行每日卫生检查制度。
三、保证具备保障食品安全的卫生设施和环境条件,杜绝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四、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主动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做到合法经营、诚信经营。承诺人签字:年月日 附件3 汉中市食品摊贩经营备案登记表 申请人姓名
身份证号码
住址
联系电话
摊位管理单位
本次登记属于
□首次登记 □变更登记
登记事项
经营范围
□食品销售 □现场制售 □提供餐饮服务
食品名称
经营品种
用水来源
经营地点
经营时间
主要设备 及工具
消毒设施
餐饮具消毒方式
食品从 业人员
人员总数 人
体检人员数 人
提交的文件、证明
□户籍或居住证明(复印件); □摊主有效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食品从业人员有效的健康证明(复印件); □其他()。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4 食品摊贩检查表
摊点名称:摊点地址:联系电话: 检查 项目
检查情况(符合打√,不符合打×)
不符合 项描述
监管 方式
登记□备案□
未纳入监管□其他□
操作 环境
1、操作台面应保持干净整洁
2、应具有防蝇、防虫、防尘的防护措施
健康 管理
3、从业人员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在有效期内。
4、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员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时,应及时将其调整工作岗位
落实 索证 索票 制度
5、食品应在保质期内,原料贮存应符合安全要求。
6、不存在国家禁止使用或来源不明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
7、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验收并具有进货台账,能说明原料来源及合格证明,实现追溯。
清洗 消毒
8、应配备有效洗涤消毒设施,且数量满足实际需要
9、应有餐饮具保洁设施
食品 加工 制作 管理
10、贮存食品原料的场所、设备应保持清洁
11、运输食品原料的工具与设备设施应保持清洁
12、未使用超期变质等影响食品安全的可疑食品
13、原料清洗要彻底,生熟应分开,不存在交叉污染
14、餐饮具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
15、应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剂量。应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工具、专用台账要求。
检查意见
检查人员签名:年月日
被检查人 意见
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