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上课“插嘴”现象分析与应对策略
学生上课“插嘴”现象分析与应对策略
湖北省咸丰县高乐山镇一小向胜国尹成美
“插嘴”又被一些老师称为“接瓜瓢”。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时,学生未经请示,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打断教师的思路;二是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回答教师提问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两种现象给老师们多少担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与多少思考啊!
【分析】
一、“插嘴”现象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
传统教学是“问答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学生必须“循规蹈矩”,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这种课堂看似紧然有序,实则死气沉沉。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当学生情绪高昂时,“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
二、“插嘴”现象是学生张扬个性的最佳途径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上课喜欢“插嘴”孩子的表现欲普遍比较强,往往都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们在课堂上的“插嘴”往往是他们想表现自己,因而,总想找机会来“露一手”,这样“插嘴”成了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选择,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插嘴”,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
三、正确应对“插嘴”现象是教师展示才华的真实平台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教师的成长,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才华的平台。“插嘴”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孩子感到他在课堂上是自由的,他是课堂的主人。如果你能营造一个自由的、安全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自然“插嘴”的就多了。如果只有“教学预设”,不允许预设以外的事情发生。这样的课堂实质上还是教师在主宰一切,说什么,什么时候说,怎么说,都是老师说了算,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都很紧张,他们是被动的,他们也不敢随便说话,“插嘴”的声音自然没有了,那无疑是一堂死气沉沉的课。教师如何正确应对“插嘴”现象呢?一方面当学生的“插嘴”不尽人意时,你怎样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另一方面,很多“插嘴”的孩子往往思维都很敏捷,他们思考问题的速度总比别人快,甚至超出教师的“教学预设”。当你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一旦他们没有机会展示,就不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想法,这时他们只有通过“插嘴”来实现。这种学生的“插嘴”往往是富有挑战的,你如何让学生的“插嘴”成为学习的资源,如何进行教学的“再次设计”,使“插嘴”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的起点,这对教师教学艺术是一种挑战。
【对策】
一、等待——给学生“插嘴”留有时空
等待非常重要,我们的教师要会做延迟判断,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而不是老师作为一个法官来判断,这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我们老师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马上急于告诉学生,没有必要的。面对学生的“插嘴”,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教学15-(6+4)时,大部分学生会这样想:先想6+4=10,再想 15-10=5;可是,有学生这样“插嘴”了:“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想法,我先算15-6。”此时,教师唯有等待,让这个学生继续往下说:“15-6=9,9+4=13”,这时教室热闹起来了,有的说:“不对、不对!”有的说:“应该是15-6=9,9-4=5”,面对这些学生,给他们留有思考的时空,他们就会去判断、去发现、去创新。
二、喝彩——为学生“插嘴”添砖加瓦
《数学课程标准》在“情感与态度”中强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经常为学生喝彩;因为喝彩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冲击式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探究规律:14916()时,一般学生会这样想:1+3=4,4+5=9,9+7=16,所以()里面是16+9=25。有学生情不自禁地“插嘴”了:1×1=1,2×2=4,3×3=9,4×4=16,所以()里面是5×5=25。此时,我不是等待,而是喝彩:“你说得太好了!老师为你高兴!下面我们用画方格的办法来进一步研究其中的规律好吗?”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探索、发现平方数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第二篇:学生上课插嘴我见
“学生上课插嘴”之我见
“这几个学生老是改不掉上课爱插嘴的毛病,真烦人!”伴随着怨气声,新来的李老师走进了办公室……这种现象给了我们多少困惑、多少思考、甚至担心!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插嘴”现象也屡屡发生。我认为对待学生上课时的“插嘴”现象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一、“学生插嘴”的好处
喜欢插嘴的学生一般都是思维比较活跃的孩子,他们好表现自己会在聚精会神地听课时不由自主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新课程所倡导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的宽松、融合的课堂教学氛围下“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合情合理。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一种教学景观,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独立性。首先,“学生插嘴”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既可培养教师的应变能力,又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要求师生在教学中要双向交流,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再是老师问、学生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时,学生突然说句意想不到的话,而且往往提出的问题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这种现象将考验教师的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的插嘴,使课堂教学更多地表现出了开放性,要求教师所具备的知识面与知识深度更高了。
其次,允许“插嘴”给了学生引扬个性的最佳途径。新课程
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智慧。新课程下的课堂学生没有太多约束,在这种情景下所产生的“插嘴”,是真实的、积极的,是应该表扬的。
二、如何解决“学生插嘴”
在课堂中,有时学生插嘴是好的,有时也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甚至无理取闹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解决:第一,如果学生插嘴的回答正好是老师试图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停下讲课,学生等待,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并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真实坦率地面对一切,然后带领全班同学讨论、评价、总结,往往许多有创意的观点就产生了。我们应为这样的学生喝彩、加油,以后学生就会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使教师的授课水乳交融,教学相长。第二,如果学生的插嘴远离了教学,也不要轻易挫伤他(她)的自尊心,打消他(她)的积极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可以微笑地告诉他(她),课后请他(她)来谈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继续认真听讲,保护学生的上进心。第三,可以在课下和喜欢插嘴的学生谈天,告诉他们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是一种修养,将来走上社会与他人交往中更应该如此。
第三篇:班主任案例:学生上课睡觉应对策略专题
班主任案例:学生上课睡觉应对策略
我正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分析着《苏州园林》那刻意追求自然情趣的美妙,忽然发现最后一排的一个同学趴在了桌子上,我虽然嘴上没有停止讲解,但内心对这个现象早就懊恼不已了。我知道这个同学在其他老师的课上也有类似表现,但我一向对自己的课堂气氛充满自信,现在竟有人趴下来睡觉,我心里不是滋味。怎么办?一时间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对他采取措施,而是检讨了自己讲解魅力不够方式不对,没有调动起人家的学习兴趣。如果现在马上请谢霆锋唱一首歌,请赵本山演一个小品,保证不会有人睡觉,这样一想也就释然了。
当讲到一个段落,安排同学们做练习以后,我蹑手蹑脚地来到这个同学跟前。我和他周围的同学都可以听到他均匀的打起了呼噜,我举起食指作“嘘嘘”状制止了大家的笑声,脱下外衣盖在了他的身上,便离开了他的位置。
下课以后,这个同学红着脸把外衣送到了我的办公室,他的脸上明显地带着熟睡时在桌子上硌出的印痕,而神态早就羞愧不已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没有发现他在我的课堂上打过瞌睡。
类似的情况几乎每个教师都会遇到,即使水平再高,你也很难保证每一节课都让每一个孩子满意,更何况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理状况,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我们怎样对待“瞌虫”。
在我的另一节课上,又有一个学生闭眼张嘴,神情倦急,就差一点没把双手举过头顶了。正好课程告一段落,我就当场发挥讲了一个故事:
“大家听说没有,学校前面的这个村子里,昨天夜里丢了一头驴,公安部门正在调查。”
这与课程内容风马斗不相及的故事使那个闭眼张嘴的同学也瞪起了眼睛,可是还没有一个人猜透下文和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我接着说:
“偷驴的这个人肯定一夜未睡,他前半夜不敢动手,得手以后又得销脏,那么第二天他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已经有不少同学爽朗大笑了,当事人也似乎明白了什么低下了头。
“现在,XX同学神情倦怠,两眼无神,我真怕公安局来我们学校带走一个无辜的偷驴嫌疑人呢。”
至此,故事的目的真相大白,全班哄堂大笑。睡意随之也就跑到爪哇国去了。除我和瞌睡者以外,几乎没有人知道我说的是谁。
故事用时不到三分钟,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里幽默固然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内涵却是对学生自尊心的尊重和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保护,远比勃然大怒大发雷霆要好得多。
其时,我正讲授《墨子》,这是一篇阐述墨子“非攻”思想的文章,文章中不断出现的两个词是“子墨子”、“公输盘”,我告诉学生在名字前面加“子”字是对某人表示尊敬,于是在我上课之前,黑板上出现了“子肚子”三个字,从字的大小字体来看,三个字不是一同写上去的,先有“肚子”二字,后又由另一个同学加上一“子”。(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整体洁净的黑板上“子肚子”三个字显得格外醒目,大家的情绪也很不一般,惊讶、害怕夹杂着等待下文的好奇——看你老杜如何处理!
我知道孩子们没有恶意,顽皮之心使然,如果此时怒火中烧雷霆万钧,以学生不尊重老师来上纲上线,则只会降低威信而给学生留下熄灯后的笑料。想到这里我平静地走上讲台,众目睽睽之下先把三个字端祥一番。那个特定的时刻,教室里鸦雀无声,80双眼睛在等待着可以预料也不可预料的结果。
我转过脸来灿然一笑说:
“这位同学对‘子’字古义的掌握很到位,只可惜写了一个别字”,我顺手将“肚”改为“杜”,并接着讲道:
“《孔子》一书记载的是孔子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的言论,《孟子》一书也大致如此,我们何不这样”,说着,我就擦去了前一个“子”字,又在剩下的两个字加上了书名号,于是大家看到的是“《杜子》”这个与《孔子》《孟子》很相像的一个书名。
我也委托各位,记下我的一些口语言论,日后说不定能流传千古呢,那时候,姓杜的子孙们可就脸上有光喽,这事就拜托姜旭负责吧。
我明显看到大家如释重负,雨过天晴,阳光普照,一场可能酿成不良后果的事情就这样化险为夷了。
事情还真象我说的那样,在后来的日子里,姜旭果然记下了我常说的不少言论,诸如:“宁可当县长也不当班长”之类,只可惜那个小本子不知去向了。(最近联系到了在北京上大学的姜旭,我们聊天中说起此事,没想到的是她还妥善地保存着那个小本子。回忆起那时候的趣闻,我们都感慨万千,心中充满了温馨)。
电视剧《大宅门》里的白景琦小时候玩劣不驯,几任私塾先生都被他气跑了,他或者把黑汁放到门头上待老先生推门而进时洒他一头一脸,或者将臭豆腐汤放在老师的鼻烟壶里待他吸鼻烟时薰他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种情况于小孩归于顽劣,也归于先生的迂腐,后来季宗布先生上任,三拳两脚就把本来顽劣的白景琦制的服服帖帖,这里的原因值得深思啊!
要想让学生服气,靠发脾气无济于事的,越发脾气学生会越看你的热闹,他们表面臣服背地里捣鬼,这是当老师的大忌。面对突发情况,需要的是智慧和艺术,而智慧和艺术又是以对学生的热爱和教育事业的忠诚为基础的,这里的道理太深刻,留待专门的学者去研究吧。
学生打瞌睡或许与老师的讲解之乏味有关,黑板上直呼其名的貌似犯上或许是想试一试你的水平和定力,这都不值得去上纲上线。你可以雷霆大发语出犀利,使其无地自容之能事,但这无疑是伤了他的自尊,使他因犯错而自知理亏的心理得到了平衡,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实为下策。我掌握的原则是既不伤其自尊又可让他受到教育,在这个前提下,灵活机智地采取适当的办法。
诸公不妨一试。
第四篇: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分析与应对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分析与应对
摘要:真实的会计信息是国家对企业加强监督和调控的依据,也是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内部等进行决策的依据。就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含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治理结构;独立性;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102-02
0引言
多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屡禁不止,会计信息弄虚作假层出不穷,给国家和投资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也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依据。所以,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灵魂。
1会计信息真实性及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会计数据,它反映了特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真实性是在真实的经济交易基础上,对企业经济行为客观、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反映。体现在会计核算上为内容真实、要素完整、数字准确、时间及时、手续齐备、资料可靠,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帐户设置规范,会计确认合理,会计计量准确,会计记录完整,会计报告充分,这样就可以认定其产生的会计信息是真实的。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据以作出正确的决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外部监管乏力等。
1.1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了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取决于股权结构,多数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央企的股权结构是流通股比重小,国有股一股独大,但国有股主体缺位。因为国有股通常是政府通过授权投资机构或职能部门代表国家来行使国有股股权的,这个机构并非实际的委托人身份,仅是委托代理链中的一个环节,结果形成“代理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现象。正是由于股权结构的畸形才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畸形。(1)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大股东在公司拥有控制权,许多中小股东因持股数量限制而无法参加股东大会,更谈不上行使股东权力。而大股东委托的代理人控制下的股东大会不一定真正为股东利益进行决策。(2)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失效。在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主体缺位条件下,国有股董事实质上只是代理链中的一环,很容易与经理层合伙共谋私利以至损害全体股东的利益。(3)董事、监事对自己的责任认识不到位,多数董事、监事以为自己的责任就是表决时举举手就行了,不过是个摆设,在公司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中根本发挥不了作用。(4)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难以发挥。在现实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股权结构的畸形,独立董事的来去实质上由公司经营者决定,独立董事津贴的多少也由经营者决定。如果非要坚持对经营者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制约,他们的报酬是要受到威胁的。况且,大部分独立董事都是兼职的,自己有繁忙的本职工作和各种社会活动,根本无暇对受聘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所做出的判断大多依据企业向他提供的财务资料,如果企业在向他提供材料中有所隐瞒,那么他所得出的结论也就失去了真实性。
1.2单位内部监督未充分发挥作用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从企业内部监督的主体看,企业的内部监督部门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内部监督人员的工资报酬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内部监督人员依附于企业,听命于企业负责人,这就意味着内部监督工作在某种意义上会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改变,所以内部监督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1.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使会计信息在源头上失去真实性成为可能
有些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不强,职业道德素质低下,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的能力较差,在工作中抵制违法行为的自觉性不够。甚至一些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为了个人利益或讨好领导,在弄虚作假上帮着出点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1.4审计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使会计造假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防范企业财务造假、治理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外部防线。然而,注册会计师既具有经济警察的身份,又具有经济人的身份。经济警察的身份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必要独立性,而经济人身份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广泛的经济业务关系,它所进行的社会审计是一种有偿服务。在一个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聘请审计师事务所的真正权力应该掌握在所有者手中。但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治理结构缺陷,公司的经营者实际上掌握着聘用注册会计师的生杀大权。如果注册会计师坚持原则,审计意见与管理层的期望差距较大或者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则有可能遭到解聘,所以,一些不能坚持原则的会计师事务所很容易妥协,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影响。
1.5政府部门监管乏力也是财务造假的的根本原因
目前,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税务、审计、工商等行政部门,但由于监管部门分散,分工不明确、职责重复,甚至相互冲突,弱化了政府监管的职能,加之部分监管部门缺乏应有的专业人员,也影响了政府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多年前“银广厦”事件,经过了政府多部门多次的例行检查,都未曾发现问题,被记者曝光后造假的丑闻才曝光于天下。
2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2.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独立董事职责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股东的持股比例,分散大股东的股权,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增强不同持股者之间的互相制衡,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良好举措。比如,2001年实施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就使部分企业成功分散股权,引进其他投资主体,形成真正的多元投资主体,有效地解决了“一股独大”问题,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职责和权力,使“内部人控制”受到有效遏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会计信息真实化。
另外,为了让独立董事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真正独立行使职权,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保证:第一,在独立董事的产生程序上进一步独立。在选举和聘请独立董事时,采取大股东回避的方式,由中小股东推荐选举独立董事,这样,独立董事在惠及全体股东利益的同时,就会强调对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第二,独立董事应职业化,由兼职董事转变为全职董事。这样,独立董事就能深入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并及时对财务决策进行审核。
2.2强化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财务造假归根到底是人的因素,特别是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因素。要从源头上解决财务造假的问题,首先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制观念。《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法律上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资料、财务报告的责任主体。企业单位负责任人有义务采取措施防止会计信息造假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其次,会计人员是企业经济业务的直接核算者,是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有权拒绝、纠正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纠正违反法律、制度的事实,有权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独立处置会计事务。因此,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应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责任,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为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把好源头关。
2.3改革外部审计的聘任主体
改革外部审计的聘任主体,可以进一步保证审计师的独立性。比如,可以实行审计机构委托聘任制度,由被审企业委托政府监管部门聘任审计机构,每年向监管部门交纳合理的审计费用,监管部门通过招标等方式为其选择合适的审计师事务所。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审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状况,为审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业务提供了必要保证。
2.4强化外部监管职能
目前,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等监管部门由于部分监管职责重叠,缺乏专业人士,造成监督乏力,所以,要强化外部监管责任,首先应改革监管部门的体制。例如,对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等部门的类似监管职责进行业务合并或重组,聘请社会上专业的会计、审计人员对监管人员进行补充,由一个监督部门统一管理,形成纵向的链接监督关系或横向的互助监督关系,监督做到无缝对接,从而及时发现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2.5引入民事赔偿制度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造假成本与收益不对等。会计造假几乎不涉及物质成本,只需要玩弄数字游戏,便可获得巨额利润。只要造假收益大于处罚成本,企业就有造假的动机和需求。因此,除了对那些蓄意造假者加大处罚力度外,还应引入民事赔偿制度。对那些出具虚假财务报告而给广大投资者或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由造假企业通过规定途径给予受害人相应的经济补偿,这样,可以使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一定的补偿,又给造假者形成真正的压力,从而抑制其违法造假的冲动,从根源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可靠。
3结论
虽然国家多次启动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专项行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但效果并不太理想。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全社会一个共同的长期的任务,各级监管部门应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改革监管体制,从根源上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能给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使国家经济更快更稳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Z].2000-07-01.[2]王成秋.独立董事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J].财务与会计,2001,(9).[3]章树新.浅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财务与会计,2002,(8).
第五篇: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日期:2011-04-27]
来源:成都体育学院作者:樊莉
[字体:大中小]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正处在性适应过程中的当代大学生男女之间谈情说爱成为极普遍的社会现象。他们的恋爱观更是备受全社会的关注,他们对爱情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选择,影响和塑造着她们的人格、气质以及情趣爱好,甚至影响他们今后的整个人生,他们的素质优劣更事关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事关家庭的和谐和未来后代培养教育问题。目前,大学生谈恋爱人数呈上升趋势,大学生过早恋爱易导致校园内违纪率上升和学生成绩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的情感问题,尤其是恋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预防与引导,培养其高尚的情操与优良个性,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大课题。
一、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现状调查及特征分析
(一)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现状调查
针对大学生的恋爱现象,笔者在四个不同年级的男、女生中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93份,有效问卷详细情况及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已成为大学校园中的普遍现象,其认可程度也愈来愈高。在校恋爱的大学生与年级的增长成正比,其恋爱率也愈来愈高。纵向数据表明,在校大学生恋爱次数增多也说明了大学生恋爱感情关系的不稳定性。
(二)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特征分析 1.恋爱年级低龄化
在“你恋爱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的问题中,上大学前谈过恋爱占50.6%,其中初中或更早谈过恋爱的有19.1%,高中谈过恋爱的占31.5%。在调查中,对大学生谈恋爱持积极赞成态度的有36.8%,反对的占13.4%。调查的数据表明随着学生生理成熟期的提前,学生恋爱的数量已经较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健康的爱情可以激发恋爱双方专心投入学习,丰富感情生活;如果因为年龄太小,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学习,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甚至伤害双方的感情。
2.恋爱动机多样化 由于大学生个人的经历及家庭情况的不同,他们的恋爱动机有很大的差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目前大学生谈恋爱的数量多、但成功率低,究其原因,其中不乏一些学生非为了爱情而恋爱。调查资料表明,大学生恋爱动机多样,有希望感情上有所寄托的,有出于爱情为婚姻打基础的,有希望尝试恋爱滋味的,有借此了解异性的,有生活空虚寻找刺激的,追求时代潮流的,有不谈恋爱怕被别人瞧不起的,有证明自身的价值的,还有因对学习失去兴趣、兴奋点以及出于经济目的的等等。从调查的数据看,大部分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是积极向上的,以追求美好与神圣的爱情为目的,但是也有小部分体现出对爱情的不负责任,他们过多考虑的是本人的内心情感或其他方面的需要,而很少把真爱献给对方。这样的恋爱是不稳定的,容易引起不幸和冲突,最终给双方带来极大的伤害。
3.恋爱行为自主化
在目前高校里,男女大学生的平等权利和平等价值观特别突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希望老师和家长过多干预他们的个人问题,他们在恋爱观上,表现出较强的个性特点,崇尚自己做主,主张恋爱自由,强调自身的感受,期待打破传统的模式与观念。调查显示,把父母的意见仅作参考占76%,以父母意见为主的学生只有22%。这充分显示了恋爱自由的时代特色,展示着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尊重自由,关注自我的心态。但因为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及事业未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恋爱自主的过程中也会承受心灵或其他的伤害。
4.择偶标准多样化
人们选择配偶总是要考虑一定条件,如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性格特征、职业性质、兴趣爱好、经济状况以及体态容貌等等。在问卷调查中的“请依次选出最重要的五项择偶标准”问题中,调查的结果:大学生的最重要的五项择偶标准依次是感情、经济基础、性格、共同理想以及人品。在调查中,大学生在择偶标准上都首选了“感情”。从这一情况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追求纯真的爱情,把美好的感情体验当作恋爱的重要目标。把经济基础摆在第二位,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在追求纯真的爱情,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追求情感之外的曾被他们视为“世俗”的东西。如帮助自己解决户口、毕业后留大城市;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缩短个人奋斗的时间;能帮自己出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实用主义的爱情观,实际上是在目前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欲通过恋爱而获取某些物质、功利目的的反映。性格、共同理想以及人品依次是大学生择偶居前的其他三项指标,从这一情况可以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已经明白地给了大学生这样的信息:只有人品好、性格好及具备共同理想的人,在一起才能幸福。
5.恋爱观念开放化
高校大学生恋爱观念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呈现日趋开放化的倾向。针对“你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只要将来结婚就行”的为14.6%,“可以,只要不要让人知道或不怀孕就行”的为4.8%,“只要双方愿意,别人不必干涉”的为23.3%,“慎重为好”的为43.1%,而“不应该,是不道德的行为”的只占6.6%;“对于婚外恋,你的看法”,调查的结果:“应受到谴责或法律的制裁”的为52.6%,“基于爱情就可以”的为27.0%,“丈夫(妻子)能容忍,别人不必干涉”的为12.4%。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2.7%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或婚外恋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传统的贞操观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
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恋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这是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和西方性解放观念斗争的结果,使得大学生的贞操观处于一种疑惑和矛盾之中。许多大学生理性认识上觉得应该遵守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但在爱的激情下,又不愿受传统道德的束缚,所以在对婚恋道德尤其是性问题上大学生存在着模糊认识。
二、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和现实的需求
大学生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从其自身因素来看,在这个年龄阶段,大学生一般处往青春期的中、后期,生理上已完全成熟,性意识增强,心理逐渐平稳,感情比较真挚,爱情意识已经萌生,渴望与异性交朋友,积极构思恋爱对象的理想模式并试图付诸实践。客观因素方面,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和就业等都给大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了父母的照顾,这突如其来的新情况与新变化使他们情感上失去了依托。因此,为了寻找情感寄托,得到他人的呵护和关心,这部分同学便很快投入恋人的怀抱。
(二)大学生个性意识的增长 大学生都是经过十余年的寒窗苦读考进大学。中学阶段由于升学的压力而被压抑的青春期情感此时得到了释放,生活的诸多诱惑使大多数人跃跃欲试,尤其是他们大多远离家门,己经摆脱了家长的约束,自己具备了自立的能力,希望按照个人的意愿去生活。他们愿意与异性交往,所以很多大学生在独立时代开始显示独立自主的个性和满足自我需求的强烈愿望,渴望情感的满足,渴望个性的张扬。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人的社会生活无时不受到诸多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恋爱在这个方面尤其突出。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20%以上的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同学在谈恋爱”。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的不正确的心理支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学生,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
(四)恋爱观教育的缺失
学校和家庭有关恋爱观教育的缺失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是学生的第二家庭,而且是一个对学生理想、道德、情操、品质、作风等方面以深刻影响的系统,兼有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功能,对学生的熏陶和发展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中,爱情文化是其中重要方面之一。当前大学校园爱情文化应是开明、健康、科学的,在这种文化建设中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学校更是应义无返顾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三、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的快节奏导致了恋爱的快节奏,影响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在当今竞争、进取的时代背景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人们的时效观念增强,反映在恋爱问题上“时间的考验”已不是衡量恋爱情感的试金石了。他们有情则爱,无情则散,毫不掩饰。
(二)时间、经济投入多,缺乏理性思考,造成多种社会问题
根据调查,这些消费主要用于吃饭、逛街看电影等娱乐消费、购买礼物、电话通讯等。这些消费型爱情一方面毫无疑问地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又反映了现实爱情观的扭曲。在这种消费型爱情观的影响下,原有的爱情观念变得分文不值,甚至于为了满足爱情消费,很多人不择手段的通过各种手段获取金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三)行为亲密,缺乏理性,伦理道德意识薄弱,婚前性行为普遍
数据表明,多数大学生恋爱缺乏理性,对婚前性行为并不持反对的态度。部分学生在校园中卿卿我我,其行为过度亲密,无视路人目光,在校园中产生了极其不好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十分普遍,但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的隐忧。比如很多大学生缺少性教育常识,不懂得避孕方法,在怀孕后就变得惊慌不知所措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态度。传统贞操观的意识早已被淡化,很多大学生为了寻求激情而忽视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常的男女关系被严重打乱,甚至染上各种性病,HIV以及流行性疾病。
(四)情感困扰带来心理隐患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少的大学生存在有心理的感情隐忧。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于其感情隐忧愿意采取倾诉、运动等健康的方式来解决,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也会通过喝酒、暴食、购物等不健康的方式将情绪发泄出来。一系列不健康的发泄方式,使得其感情困扰越积越深。更有甚者,采取自杀、自残、报复等各种极端消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每年的媒体报道,大学校园里的各种校园暴力事件多数是由于感情问题越积越深的结果。
(五)受西方思潮和媒体报道影响,个别两性关系复杂多样
随着城市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各地区的同性恋和双性恋也变得流行起来。这种社会现象在大学校园中也偶有所闻。这种扭曲了的两性关系,反映出了大学生伦理道德意识的薄弱。
四、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两性教育
在高校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青年教育中极速的变化,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还存在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学校不仅要进行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更要注重性道德、性健康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高雅、纯洁的情感观念,学会克制,强化道德制度的规约。这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的教育、身心健康的教育,是现代文明人所必须接受的教育。大学生两性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层次上具有统一性,在功能作用上具有互补性,在内容原则上具有交叉性。开放社会中,大学生存在的性困惑并非都可以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只有将性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性伦理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吸收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营养 高校的性教育应该包括性生理、心理、伦理道德及性法制的全面教育。要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观念及态度、性病防治知识、法律常识、性心理及生理卫生知识、异性交往的礼仪等。同时,对于正确的避孕知识和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教育是必要的,使大学生知道性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掌握防范知识和方法。
(三)加强对大学生性道德和性价值观念的教育,从思想认识高度来正确地对大学生进行导向
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两性关系,进行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以人性主义为指导的性教育。从责任、忠诚、贞操观、羞耻感、自尊心、与异性交往的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等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性价值观、性道德观,增强两性关系的责任感。
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度的责任心,鼓励他们“学业在先,恋爱在后”,创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大力宣传和表彰努力学习的典型,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大学生是青年之中的佼佼者,志当高远,如因恋爱而影响学业的进步,那是非常令人扼腕的,也是极不应该的。其次,要教育恋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间以诚相待,忠贞专一。恋爱对象的挑选应以共同的理想志趣做基础,而不是为了满足暂时的生理或心理需要。再次,要引导他们恋爱应格调高尚,行为端庄,一方面促使他们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督促自己进取向上,一方面教育他们文明恋爱,给自己和他人以清新愉快的感受。
(四)组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校园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要求,是消除大学生孤独感,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操,强化道德力,珍视快乐人生的良好方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体现在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活动次数频繁上,而且也包括参加活动的人员也要群众化,要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显示自己才华、表现自我价值及自尊心得到尊重的机会。组织电影晚会、音乐欣赏、专题讲座、郊外春游、体育锻炼等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和充实大学生生活,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锻炼身体、提高能力、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的活动中来,用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抵制各种劣质文化和思潮的消极影响,并在活动中养成两性文明交往的良好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要做到活动趣味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使之既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又增长学生的性教育知识,达到性教育的目的。
(五)学会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
其一,有效利用网络通过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传播性道德教育信息。由于网络教育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往往能够产生比普通课堂教学更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让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和户外宣传等其他媒体的信息上网,从而实现网络与其他大众传媒的结合与互补,增强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其二,可以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实现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双向交流,以及时获得咨询信息,及时反馈意见,从而提高教育的效率。例如在各高校校园网的BBS上,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可以参与其中,用发帖或跟帖的方式在论坛上平等地讨论一些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正面观点,引导讨论不断深入而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六)对大学生恋爱问题要高度重视,灵活应对,采取普遍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进行差异化性教育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克服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偏见,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对于正常谈恋爱的学生要给与理解和关怀,并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懂得把握爱情的尺度和分寸。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要高度重视,耐心教育,平等沟通,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问题,鼓励他们科学的解决问题。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切不可一味的批评处分,要根据他们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力求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大学生性教育必须采取普遍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由大学生性知识需求的差异所决定的,一般学生只需要了解基本知识即可,这样的教育通过课堂教育的形式即可完成,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性知识有特殊需求,如意外怀孕大学生、性心理障碍大学生等。对于主动寻求帮助的大学生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提供各种咨询和治疗,与此同时,有关心理咨询和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主动介入问题学生。研究教育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性教育,提高教育效果,更好的发挥教育的作用。
(七)把握好“度”,适时、适度、适当地进行教育
这个度一方面指的是教育面的广度,这是指要切实地把握好性教育涉及的方方面面能够满足学生对于这方面的需求;度另一方面指的是教育方法的适度,要动态地看待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对学生的影响而采取适当的方法,并不能一棒子打死,要掌握教育的艺术。
适时,是指教育时机必须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要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不失时机地进行正面教育与引导。性教育的核心是导不是堵,性教育的目标是理念重建和行为养成,是以平等、理解、尊重、接纳、爱护为前提对大学生的启发、帮助和教育,不是一味的批评和禁止。适度,是指在传授性知识时,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和承受能力,讲究方式方法,把握分寸,防止过度,避免性教育成人化、随意化和庸俗化。适当,是指性教育的方法和教育态度要适当,性教育形式方法适当的关键在于理解大学生的情感,尊重大学生的人格,保护其情感深处不愿公开的隐私。
五、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层次上具有统一性,在功能作用上具有互补性,在内容原则上具有交叉性。学校不仅要进行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更要注重性道德、性健康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高雅、纯洁的爱情观,学会克制,强化道德制度的规约。开放社会中,大学生存在的情感困惑并非都可以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只有将人格教育与性伦理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