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二、三、略。
四、1、环境描写
2、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
4、语言描写
5、外貌描写
五、1——3略
4、示例: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六、略。
七、(一)
1、《穷人》列夫·托尔斯泰
2、“?”,“。” “ ??”
3、西蒙的两个孩子。
4、西蒙死了,她的两个孩子怎么办。
5、“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
6、宁可自己吃苦,也要
帮助别人。“熬”
(二)7、jiànchuānɡmànzhā
8、第六自然段“病因:人类为获取„„废水、废渣。”
9、“人类还在战争„„看来你的伤不轻呢。”
10、治不好。得靠人类医治。
11、示例:保 护环境吧维护和平吧
12、示例: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第二篇: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1、拼音写汉字。(10分)
气pò()jiān()灭 jǐn()旗 qián kūn()zhān()仰 zī()询 liú()览 fěi cuì()
2、用“/”划去加点字的不正确读音。(6分)慰藉(jì jiâ)画卷(juǎn juàn)大厦(shà xià)...遨游(áo ào)剥开(bāo bō)筋脉(mài mò)...
3、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填在词后的括号里。(6分)(1)举:①提出 ②推选 ③全 ④往上托,往上伸
举世闻名()选举()举例说明()举目远眺()(2)典:①标准,法规 ②典范性书籍 ③隆重的仪式 ④典故 ⑤主持;主管 开国大典()新华字典()
4、选词填空。(4分)
虽然 果然 显然
(1)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雪,下午,天空()飘起了雪花。(2)他()工作很忙,可是对业务学习并不放松。
简单 简朴 简明
(1)这篇说明文内容(),语言生动,真是好文章。
(2)周总理不辞劳苦地工作和极其()的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滔滔不绝地讲 急急忙忙地跑 目不转睛地睡 B.发现问题 发明火箭 发动群众 发表意见 C.观察得仔细 回答得流利 讲解得透彻
6、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
1)、“医院:医生”和“学校:老师”两种词所表示的关系是相似的。〔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采用了夸张手法。〔
〕
3)、《一夜的工作》、《凡卡》、《粜米》、《书的故事》都是写人物的文章。〔
〕 4)、“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缩句为“太阳光照射着树林。”〔
〕。5)、“认真”和“不认真”是一组反义词。〔
〕
6)、“花生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和“花生不是没有实用而外表好看的东西。”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
7)、《开国大典》的作者是毛泽东。〔
〕
8)、“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照啊!”是病句。〔
〕
7、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上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用关联词把两句合并为一句:(2)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改变词序(不增减字数),使与原句意思相同:
(3)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一觉吧。” 用第三人称转述:
(4)映入宇航员眼帘的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缩句:
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4分)(1)在困难面前,都应该勇往直前。
(2)只有讲卫生,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才有保障。
9、古人曾留下许多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名句,你能写出两句吗?(2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根据内容和句式,在空格上填写一个句子。(2分)
如果你是太阳,就把光热洒给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大海,就把宽广传给常人;如果你是树木,就把绿色献给原野。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20分)
(一)“能吞能吐”的森林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简洁写出森林的两大功劳。4% ①吞水吐雨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吞碳吐氧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三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4%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这是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4.第三段画线句子中的“近200年间”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之一以上”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5.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除了文中介绍的两个原因外,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还有很多。请举出两例。4%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只写建议内容)或拟一条含警示性的宣传标语。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1、阅读文章,完成填空。
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可见他 ;二徒弟,可见他。
2、在技术上谁高一些?老锁匠选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的理由是什么?
3、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什么?
(三)小狐狸和小乌鸦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中的那只老乌鸦,经常把自己当年上老狐狸当的教训,讲给小乌鸦听,要求小乌鸦要牢记这个耻辱,小心奉承话里藏着阴谋诡计。小乌鸦每一次听完都连声说:“我记住了,记住了!”
有一天,小乌鸦衔着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心里想:“我要是碰上了狐狸,一定不会受骗上当。“凑巧,一只小狐狸走过来了。他看见小乌鸦便嘻皮笑脸地站在一旁,甜言蜜语地说开了。但小乌鸦牢记着老乌鸦的教训,根本不去理他。小狐狸有些失望了。他转动了一相眼珠子,接着换了一副嘴脸,破口大骂起来:“该死的小乌鸦你听着: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你们祖祖辈辈更坏的东西了!老乌鸦、小乌鸦没有一个不是臭气熏天的坏蛋„„”
听到小狐狸这样恶毒、无理的咒骂,小乌鸦气得火冒三丈。他绝不能忍受,他一定要加倍还击:“你„„”可就在张口这一瞬间,小乌鸦衔在嘴里的肉落地了。小狐狸像老狐狸一样,马上衔起肉,连“摆摆”都不做,就得意洋洋走进树林里了。
(1)小狐狸骗小乌鸦的方法先是
;后来又
。这说明小狐狸。
(2)老乌鸦上老狐狸的当是因为 ;小乌鸦上小狐狸的当是因为。
(3)读完《小狐狸和小乌鸦》的故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4)想像一下,假如小乌鸦的小小乌鸦有一天衔着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又遇到了小狐狸的小小狐狸,情况会是怎么样呢?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注意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也可表达出对某些内容的不同见解。
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1、魄、歼、锦、乾坤、瞻、咨、浏、翡翠
2、略
3、(1)
③
②
①
④
(2)
③
②
4、果然、虽然、简明、简朴
5、C
6、√√×√×√×√
7、略
8、略
9、略
10、略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20分)
1、略
2、略
3、打比方,(参考)使说明更加生动,易懂
4、(参考)强调森林被毁坏的速度快;强调森林被毁坏的面积大,情况严重
5、略
6、略
第三篇:09-10第一学期期中六年级语文试卷
泗洪县双语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学情调查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张媛 审题人:刘磊)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学期已经过半,一定想知道这半个学期自己的学习情况吧!那就拿起笔,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要认真书写,争取拿到五分卷面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9分)
chà dào
méng lóng
yùn hán
kū jié
shòu xuē
()()()()()jiān()苦()固()强()难 yōu()闲()愁()秀()静
二、用“——”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差别(chā chāi)细数(shū shǔ)薄礼(báo bó)三年五载(zài zǎi)..搁板(gē gé)扁舟(piān biǎn)蜷缩quán juǎn)哀悼(dào diào).津津()道()然大物 寝不安()心惊肉()怒目圆()和()可亲 纷至()来 竭()而渔
形容表情的成语:、形容心理的成语、表示历史故事的成语:、、三、把成语补充完整,按照要求再写几个成语。(10分)
四、用“望”字组成词语填在括号里,不得重复。(4分)
1、天黑了,小明站在十字路口四处(),等待母亲归来。
2、母亲远离家乡,打算去()居住海外的姨妈。
3、我们要对生活充满()。
4、老人是音学院最有()的教授。
五、按要求,填空。(10分)
1、我们热爱大 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仿写句子)
我们热爱,就像。
2、秋天到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装饰句子)
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保护她。(改为反问句)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此夜曲中闻折柳。
6、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
7、不精不诚。
7、写出相应的作者与作品(2分):
蒙哥马丽:《 》 斯比丽:《 》
《窗边的小豆豆》:_______________ 《根鸟》: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每一处沙滩,每一座山脉,,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主持修建了 铁路。在青龙桥路段,他设计了,向帝国主义侵略者展示了中国人的才干!我们还知道了
对生身母亲和祖**亲怀着同样的 和同样 的。从他们身上,我既想到了这样的爱国诗句:,又想到了爱国名言:。
3、感悟:《穷人》让我们知道桑娜夫妇身上有 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反映 时期穷人生活得悲惨,但他们仍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全文以“ ”为线索贯穿全文。《唯一的听众》中,我是怎样理解“唯一”的意思:,从“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中,我读懂了。“我”由一个音乐白痴到能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使“我”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七、口语交际。(3分)
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都意识到地球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你能结合现实情况,说几句具有说服力的话来呼吁人类加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拯救地球的行动中吗?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6+10=16分)
(一)《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多球迷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画“____”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 和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 之情。
2、第二自然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的。我知道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另外两方面是: 和,告诉人类应该:。
(二)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田世国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感到很意外,他不能接受,(养育 培育)他几十年的母亲怎么会得这种病。他问医生,有什么办法可以救他的母亲。医生说,一是靠血液透析;还有,就是肾移植。可是,这两样[ ]费用昂贵,[ ]肾源也不好找。尤其是像母亲这样年纪的老人,风险更大。
他没有灰心,(决定 坚定)将自己的肾给他母亲。他(召集、招呼)他的兄弟姐妹,商量此事。他说:“妈妈操劳了一辈子,如今到了(享 亨)福的时候,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老人家受苦。如果靠血液透析来活一天算一天的话,那还要我们做儿女的干嘛!”
一(翻 番)话之后,兄弟姐妹几个争着要给母亲捐肾。他说:“全家人都去试,谁的合适,用谁的,要是都合适,那就我捐,我是老大,我说了算,好了,就这样定了。”
眼看母亲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儿女们焦急万分。联系医院为全家人去做了配型检验。田世国的肾配型成功。医生说,捐一个肾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
]万一将来唯一的肾受到损害,那将危及生命。医生让他慎重抉择,他想 ①。于
是,他说:“我一定要救自己的妈妈,反正我是从妈身体里出来的,给我妈捐一个,就当是又回去了,物归原主……”
手述很成功!并且他的肾在母亲身体内正常工作!
我们常常说将来要报答我的父母,到底该去做些什么呢?当读了这个故事后,我们明白了。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1分)
2、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在下面画上横线。(2分)
3、在[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4、在文中①处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与具体语境相符合。(1分)
5、短文中哪句话表达了“物归原主”的意思,请用“﹏”划出来。(1分)
6、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呢?将来我们要感恩,现在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你以“我明白了”为开头写一段话。(2分)
7、读了短文,你能写出两句有关孝敬长辈的古诗或名言吗?(如《三字经》、《游子吟》中)
(2分)
九、习作。(29分)
我好想
提示:抓住“为什么想”和“怎么想”两方面的内容,写一篇记叙文,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500字以上。
第四篇: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2011年11月9日,于集联校举行了期中考试。由于班级人数六十余人,学生成绩悬殊较大。总体上看,成绩比较理想,平均分高于平行班十几分。
一、现状分析
这次测试,基础知识部分,我班得分较高。但同学们平时读的书较少,阅读面不广,词语积累贫乏,阅读分析和习作能力较差。
二、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题型不少,题量也大,各题所占分数的比例也大。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以考察多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句型转换等为主。阅读部分的内容考察的,也是学生常见易懂但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而写作部分也主要是以课文的写作方法介绍一本自己读过的书,稍加思考,应该难度不大。总体看来,这份试卷做起来不是很难。
三、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部分
多音字都是本册练习中出现的,而且老师在上课中也多次强调过,但仍有少数学生做错。看拼音写词语,这种题型在一、二年级最常见,现在让六年级的学生做应该是得心应手,但也仍然有少数学生写错字,犯这些常识性错误。有点学生做看拼音写词语部分竟留空白,或许是拼音没学好或者是忘了。简单的课文内容填空,也有很多学生写错字或掉字添字。理解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同样的一个字含义不一样。平时也做过不少此类的选择题,甚至此次考试中出现的题目与平时讲的题目有几分相似,但却有多数学生选错了,失分较多。
2、阅读理解部分
此次阅读练习有写反义词,理解重点词句,结合实际谈感受,学生失分最多的是理解重点词句和结合实际谈感受。不能用通顺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3、习作部分
此次习作内容广,题材不限,主要推荐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要求要写出自己读书的感受和印象深刻的内容,但很多学生写得不具体,没有新意。
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老师平时的训练不够。学生平时巩固和复习不到位。
2、学生做题能力有待提高,老师平时训练较少,点拨较少。
3、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差。虽然他们的基础较差,但老师平时抓的力度还不够。
五、改进方法和措施
1、针对基础知识方面,我会严格要求学生一个生字也不放过,要改掉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扎扎实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平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多做各种题型,教会学生做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做题的能力,强化训练,让学生有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3、读写结合。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法,并学以致用,经常动笔写读后感。鼓励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写出内心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
4、保证每一节语文课都简单有实效。发现有的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要严惩不怠。
六、小小的反思
经过此次测试后,我以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的事更多。狠抓基础知识,挖掘学生潜能,任重而道远!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第五篇: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测试
2011~2012学第一学期期中六年级语文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读拼音,写同音字组词(2分)
xùn谦()教()()速()服
2、写出含有“手”字不同意思的成语(4分)
形容高兴()形容凶狠()形容敏捷()形容顺利()
3、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2分)
胆大忘为()谈笑风生()再接再励()幕色降临()
4、把下列字母的大写形式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2分)
qemhtrfw
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日积月累
1、背诵默写(每空0.5分共8分)
⑴这_______的宣告,这_______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_____________,传到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起来。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进的步伐不可挡。________________,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________ __________,明天更加美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啊!好一座威武的雄关!果然____________!那__________ __________,那________________,在我所见到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
⑷未成,一人之蛇成,夺期卮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遂饮其酒。
2、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共14分)⑴用“„„一般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夸张句:一声虎啸,整个山冈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缩句: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请你用“拿”“倒”“唱”这三个动词写一个表示同一个人
连续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的意思,请你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依照画线句子再写一句话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样也应该学会理解别
人。理解是一缕春风,唤醒寂寞的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请写出《己亥杂诗》的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修改(文中有6处错误,用修改符号修改)(6分)今年夏天,天气严热,我每天常常去游泳。游泳池里人很多,有大人、小孩子,青年人、老年人„„,我向鱼儿一样游
来游去,非常舒服极了。
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2分)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那就是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寓言《自相矛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永远的歌声》一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老师生病→()→()→()
→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鱼。
7、文学常识填空:(1分)
《稻草人》一文的体裁为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三、口语交际:(4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每条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感悟
(一)课内片断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
五、作文:30分
读了上面《以勤奋为起点》一文后,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请你以读后感的文体写下来。注意: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写清
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并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
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1、照样子写词语。(1分)
哆哆嗦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过她没注意这些”,“这些”具体指_______________。
小女孩为什么没有注意这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可忘不了这个”,“这个”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4分)
以勤奋为起点
我在少年时代,曾看到过不少天资聪明,敏锐过人的学生。可是有些人自以为才华超群,忽视了勤奋努力,结果他们的“天才”一天天暗淡下去,落得一事无成,这就应验了中国一句古话:聪明反被聪明误。而相反的例子也不少见,有的人并无“天才”,但很有自知之明,终日勤奋不怠,遇事寻根究底。终于在攀登科学道路上,作出了优异的成绩。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天才”并不可靠,只有勤奋才靠得住。
因此,我要告诉全国少年朋友一句心里话:你们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与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勤奋。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看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艰巨性,才为愿意作出艰苦的努力,去攻克学习和工作的难关,把自己锻炼成攀登科学高峰的勇士。
在向现代化的雄伟目标进军的时代,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在。然而,我们现在所希望的,却是要求你们在刚刚开始迈步的时候,就要以勤奋作为自己的起点!
1、这篇文章三个小节就是三个段落,请用“____”划出各段的中心句。(3分)
2、用“/”给第一段划分为两层意思。(2)
3、“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看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艰巨性,才
为愿意作出艰苦的努力,„„”一句中的“这样”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在。然而,我们现在所希望的,却是要求你们在刚刚开始迈步的时候,就要以勤奋作为自己的起点!”一句中,前一个“希望”指(),后一个“希望”指()。(4)
5、读了短文,你如何理解“以勤奋为起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