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五时期*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十五”时期,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获得了较好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一)城市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发生变化。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63.41元,比2000年的5628.31元增长25.5%,年平均增长5.1%。从收入构成来看,2000年到2005年,工薪收入由4732.70元上升到5055.95元;经营性收入由151.60元上升到835.82元;转移性收入由449.37元上升到1233.82元,转移性收入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由210.35元上升到861.16元;财产性收入从192.37元下降到166.05元。借贷收入从2301.65元下降到1650.70元,借贷收入中,提取储蓄存款额从1441.10元下降到1153.28元;人均借入款341.87元与2000年基本持平;住户贷款从451.11元下降到94.97元。
(二)农村居民收入稳中有增,收入结构变化较大。“十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520元增加到1643元,增长8.1%。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从325.31元上升到515.39元,其中,从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36.19元,减少39.5%,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273.01元,外出从业得到收入206.19元,分别增长100%、59.6%。家庭经营收入从1796.50元上升到1884.07元。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1721.57元,增长10.4%,第二产业收入48.31元、第三产业收入114.19元,分别下降49.3%、24.7%。财产性收入27.16元,是2000年的3.9倍。转移性收入184.12元,下降6.1%。
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也随之不断改善,逐步向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结构合理化方向发展。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人民生活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一)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
餐桌上的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主食减少、副食增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由吃饱转向吃好,已成为全面反映城乡居民的饮食消费观。
2005年与2000年相比,城市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消费支出从1739.44元上升到1934.96元。从食品消费构成来看,人均消费粮食251.57元,增长1.2倍;肉禽及制品401.91元,增长64.1%;油脂类90.15元,增长87.8%;蛋及蛋制品52.08元、水产品类39.97元、鲜菜162.12元、干鲜瓜果类136.59元、奶及奶制品41.06元,分别增长18.3%、54.9%、6.5%、45.9%、20.8%。
农村居民2005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890.92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13.9%。从主要食品消费量来看,主食消费支出减少,副食消费支出增加,粗粮减少,精粮增加。2005年与2000年相比,人均消费粮食178.19公斤,减少37.5%;薯类7公斤,减少87%;玉米39公斤,减少33.9%;豆类及制品6.4公斤、蔬菜瓜果类162.83公斤,分别增长34.5%、5.1%;奶及奶制品消费量比2000年增长5倍。恩格尔系数51%,下降了6.4个百分点。
(二)衣着向中高档方向发展
从衣着消费的档次看,城市居民的衣着从低中档提升到中高档次。衣着观念从穿暖穿好逐步向追求品牌化、高档化、时装化、个性化衣着观念发展。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也有了很大改观,已由过去缺衣置衣的被动消费过渡到注重服装面料、款式、品牌及整体搭配的主动消费。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70.56元,比2000年增长14.8%。其中,人均购买各种服装支出486.62元,增长24.3%;平均每件服装的单价91.98元,增长63.5%。
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购买衣着89.52元,比2000年增长34.1%。平均每件服装的单价36.45元,增长24.1%。
(三)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时期,我市城乡居民更加注重住房条件的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朝着宽敞明亮、装修高档、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有相当多的家庭,在拥有旧房的基础上,再买高档新房,旧房用来出租,增加收入。少数人家还住进了建有车库的别墅式住宅。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消茅”工程,财政投资2620万元,建房面积435187平方米,解决了5593户农村特困户的住房问题。让全市所有农村特困户告别了茅棚、岩洞,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再加上农村“五改三建两提高”的文明新村、生态家园建设,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致富园;让农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卫生、燃料使用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镇就业是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因此,必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提高就业率,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稳定收入。一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兴市步伐,上大项目,抓支柱产业,建工业园区,积极招商引资,提高竞争力,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加快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具有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特色鲜明的优势。要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围绕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商贸及娱乐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企业改制的下岗工人和政府精简机构的分流人员,大部分流向了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引进人才难,经营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3.将城镇就业工作列入社区发展建设规划。从低收入群体现状看,就业集中在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这是今后失业人员的主要就业渠道。在具体就业区域的选择上,社区服务的潜力很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城镇建设现代化的趋势,各种生活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应将这些潜在的需求变为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途径,并逐步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服务市场。以基层组织为依托,在社区服务方面深入挖掘潜力,积极探索企业与社区联合共建社区服务中心的办法,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和拓展,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出钱,社区出地、出力,创办社区信息、科技服务平台,为失业人员安置就业岗位。
(二)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1、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投入产出率和商品转化率。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把结构调优、规模效益调大、增收潜力调强。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努力加快富硒茶、畜牧、道地药材、特色蔬菜、魔芋、干鲜果等优势板块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种养与加工企业及市场的产销联接形式、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机制。走“公司+市场+基地+农户”的路子。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立起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工增值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对具有资源好、效益高、并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实行保护政策,在信息、技术、资金、法律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逐步形成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和专业化乡、专业化村及专业大户,特别抓好以特色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贮藏、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的带动辐射效应,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和精品名牌规模效益的形成。
2、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好务。努力搞好“三服务”,切实帮助基层、企业和农民排忧解难,为农民增收创造宽松优越的环境。在结构调整前,要帮助搞好“调什么,怎么调”的指导服务;调整中,要帮助组织好资金、物资、科技等跟踪服务;产出后,要帮助搞好销售服务。积极引导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的服务。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确保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妥有序地进行土地流转,逐步提高土地经营的集约化程度。积极扩大农民就业范围,特别是保护发展好打工经济。加强劳务中介组织的建立与完善,强化功能,搞好服务,作好资源调查、信息传递、岗前培训、跟踪服务等工作,适时帮助他们解除劳动环境、纠纷、报酬、法律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有效的流动。建立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服务的机制,明确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扩大农户小额信贷。要鼓励开展适宜的担保业务,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不断增强农业的抗御自救能力和发展能力。要创新科技推广制度,积极引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建立信息平台,发展电脑农业,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兴建一支层面多、联系广、素质高的农产品流通专业化队伍,做到组有流通大户、村有流通分队、乡有流通公司、县有流通集团,产业有流通协会,并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协调,促进农产品大流通格局的形成。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基层组织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搞好服务,将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广大农民中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智力支持和安全的社会环境。积极向上争取和向外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并作好专业化生产、家庭个体经营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和管理,下大力气帮助农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增加对节水灌溉、人畜饮水、种子种畜、乡村道路、草场围栏、水电沼气、乡村办学、医疗卫生、通讯、广播、电视以及森林保护等与农民生活和生产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不断扩大农民的生存发展空间。要通过政府资助、民工建勤等办法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步伐,尽快解决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输入输出难的问题。加快农村集镇建设,特别是加大对边贸中心集镇建设的力度,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集散、辐射功能,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为农民增收提供广阔畅达的空间和途径。加大扶贫帮困力度,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农民的就业、就医
和居住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救能力和健康水平。
第二篇:十五时期*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十五”时期,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获得了较好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一)城市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发生变化。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63.41元,比2000年的5628.31元增长25.5%,年平均增长5.1%。从收入构成来看,2000年到2005年,工薪收入由4732.70元上升到5055.95元;经营性收入由151.60元上升到835.82元;转移性收入由449.37元上升到1233.82元,转移性收入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由210.35元上升到861.16元;财产性收入从192.37元下降到166.05元。借贷收入从2301.65元下降到1650.70元,借贷收入中,提取储蓄存款额从1441.10元下降到1153.28元;人均借入款341.87元与2000年基本持平;住户贷款从451.11元下降到94.97元。
(二)农村居民收入稳中有增,收入结构变化较大。“十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520元增加到1643元,增长8.1%。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从325.31元上升到515.39元,其中,从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36.19元,减少39.5%,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273.01元,外出从业得到收入206.19元,分别增长100%、59.6%。家庭经营收入从1796.50元上升到1884.07元。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1721.57元,增长10.4%,第二产业收入48.31元、第三产业收入114.19元,分别下降49.3%、24.7%。财产性收入27.16元,是2000年的3.9倍。转移性收入184.12元,下降6.1%。
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也随之不断改善,逐步向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结构合理化方向发展。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人民生活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一)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
餐桌上的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主食减少、副食增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由吃饱转向吃好,已成为全面反映城乡居民的饮食消费观。
2005年与2000年相比,城市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消费支出从1739.44元上升到1934.96元。从食品消费构成来看,人均消费粮食251.57元,增长1.2倍;肉禽及制品401.91元,增长64.1%;油脂类90.15元,增长87.8%;蛋及蛋制品52.08元、水产品类39.97元、鲜菜162.12元、干鲜瓜果类136.59元、奶及奶制品41.06元,分别增长18.3%、54.9%、6.5%、45.9%、20.8%。
农村居民2005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890.92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13.9%。从主要食品消费量来看,主食消费支出减少,副食消费支出增加,粗粮减少,精粮增加。2005年与2000年相比,人均消费粮食178.19公斤,减少37.5%;薯类7公斤,减少87%;玉米39公斤,减少33.9%;豆类及制品6.4公斤、蔬菜瓜果类162.83公斤,分别增长34.5%、5.1%;奶及奶制品消费量比2000年增长5倍。恩格尔系数51%,下降了6.4个百分点。
(二)衣着向中高档方向发展
从衣着消费的档次看,城市居民的衣着从低中档提升到中高档次。衣着观念从穿暖穿好逐步向追求品牌化、高档化、时装化、个性化衣着观念发展。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也有了很大改观,已由过去缺衣置衣的被动消费过渡到注重服装面料、款式、品牌及整体搭配的主动消费。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70.56元,比2000年增长14.8%。其中,人均购买各种服装支出486.62元,增长24.3%;平均每件服装的单价91.98元,增长63.5%。
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购买衣着89.52元,比2000年增长34.1%。平均每件服装的单价36.45元,增长24.1%。
(三)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时期,我市城乡居民更加注重住房条件的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朝着宽敞明亮、装修高档、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有相当多的家庭,在拥有旧房的基础上,再买高档新房,旧房用来出租,增加收入。少数人家还住进了建有车库的别墅式住宅。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消茅”工程,财政投资2620万元,建房面积435187平方米,解决了5593户农村特困户的住房问题。让全市所有农村特困户告别了茅棚、岩洞,住进了
宽敞明亮的新房。再加上农村“五改三建两提高”的文明新村、生态家园建设,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致富园;让农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卫生、燃料使用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9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62.8%。城市居民的住宅中,26.4%属单栋住
宅。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8.46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7.7%。平均每个农村居民拥有钢筋混泥土结构面积的房屋7.3平方米,增长59.7%。18.6%的城市居民用上了方便、卫生的天然气,部分农村居民用上了液化气,使用柴草作燃料的农户由2000年的50%,减少到15%;农村居民用水也得到改善,使用自来水的农户占36%,增长19%。
(四)医疗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健康长寿成了每个人的追求目标。城乡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大幅增长,支出比重明显上升。
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390.98元,比2000年增长80%,占消费支出的7.5%,上升3.4个百分点,其中人均购买滋补保健品15.23元,增长2倍。农村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也大大增加,2005年为81.59元,比2000年增长53.9%。
(五)交通通讯成为消费亮点
“十五”时期,我市的道路、通讯设施进一步改善,为城乡居民提高交通通讯消费水平创造了条件。城市居民已经不满足于将摩托车作为家庭交通工具,纷纷将目光瞄准家用小轿车,部分收入较高的家庭购买了私家小轿车。通信业发展迅速,手机普及到城市和乡村的每个角落。
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用于交通通信支出556.12元,比2000年增长61.2%,其中,交通支出184.63元,增长15%。“十五”时期,购买家用汽车的户数明显增多,2005年每百户城市居民购买家用汽车达2.11辆。通讯消费水平飞速发展。2005年城市居民通信支出371.49元,比2000年增长90.5%,其中,购买手机、座机等通讯工具人均支出90.38元,增长4.3倍。每百户城市住户拥有移动电话128部,增长17.3倍;人均通信费用支出也由2000年的173.14元上升到2005年的281.12元,增长62.4%。
农村居民的交通通讯条件也有很大改善,表现在支出增加,比重上升。2005年,人均用于交通通讯支出为167.69元,比2000年增长2.4倍;交通通讯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6%,上升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每百户购买摩托车15.85辆,上升4.3倍。2000年农村居民每百户只有0.38部手机,2005年每百户拥有手机数达到了55.5部。
(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加,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十五”期间,城乡居民不仅物质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而且精神生活全方位得到提高。城市居民教育费用由人均456.9元,下降到325.75元。人均用于参加健身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的支出费用238.3元,增长1.1倍。
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162.9元,比2000年增长28.1%,其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支出39.4元,增长29%。文化教育娱乐服务费支出123.5元,增长27.9%。用于休闲、旅游的支出费用比2000年增长2倍。
(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家庭耐用消费品增加
2005年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376.55元,比2000年增长1.7倍。五年中,城乡居民在解决吃好穿好的同时,还购买了科技含量高的大件耐用消费品,积累了家庭财富,提高了生活质量。除交通通讯工具成为消费热点外,其他高档家庭耐用品的拥有量也显著增加。2005年末,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21.06台,微波炉13.85台,彩色电视机116.34台,空调25.46台,分别比2000年增长2倍、3.6倍、16.3%和7.5倍。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话27.7部,比2000年增长8.6倍,移动电话由2000年每百户0.38部增加到55.5部;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63.4台、电冰箱4台、洗衣机43.6台、电风扇51.5台,分别比2000年增长3.2倍、1.5倍、1.6倍和81.5%。一些农村居民还用上了微波炉、淋浴热水器等高档耐用品。
三、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回顾过去的五年,**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全市人民带来了巨大实惠。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缓慢,大大低于城镇。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收入增长不协调。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0年增长了25.1%,但消费支出仍停留在2000年的水平,还有一部分家庭只满足于吃、穿、住等基本消费。2005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比2000年增大2.5个百分点。农民的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质量不高。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收入是基础,因此,“十一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一)努力增加城市居民收入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失业、医疗、养老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与管理,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保证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费和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费按时足额发放,把定期救助与一次性救助、大病救助、意外伤害救助结合起来。从法律上规范城镇的社会救济标准、救济对象、政府责任等,使城镇社会救济各项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社会化的轨道。
2、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城镇就业机会。城镇就业是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因此,必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提高就业率,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稳定收入。一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兴市步伐,上大项目,抓支柱产业,建工业园区,积极招商引资,提高竞争力,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加快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具有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特色鲜明的优势。要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围绕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商贸及娱乐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企业改制的下岗工人和政府精简机构的分流人员,大部分流向了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引进人才难,经营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3.将城镇就业工作列入社区发展建设规划。从低收入群体现状看,就业集中在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这是今后失业人员的主要就业渠道。在具体就业区域的选择上,社区服务的潜力很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城镇建设现代化的趋势,各种生活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应将这些潜在的需求变为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途径,并逐步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服务市场。以基层组织为依托,在社区服务方面深入挖掘潜力,积极探索企业与社区联合共建社区服务中心的办法,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和拓展,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出钱,社区出地、出力,创办社区信息、科技服务平台,为失业人员安置就业岗位。
(二)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1、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投入产出率和商品转化率。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把结构调优、规模效益调大、增收潜力调强。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努力加快富硒茶、畜牧、道地药材、特色蔬菜、魔芋、干鲜果等优势板块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种养与加工企业及市场的产销联接形式、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机制。走“公司 市场 基地 农户”的路子。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立起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工增值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对具有资源好、效益高、并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实行保护政策,在信息、技术、资金、法律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逐步形成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和专业化乡、专业化村及专业大户,特别抓好以特色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贮藏、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的带动辐射效应,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和精品名牌规模效益的形成。
2、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好务。努力搞好“三服务”,切实帮助基层、企业和农民排忧解难,为农民增收创造宽松优越的环境。在结构调整前,要帮助搞好“调什么,怎么调”的指导服务;调整中,要帮助组织好资金、物资、科技等跟踪服务;产出后,要帮助搞好销售服务。积极引导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的服务。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确保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妥有序地进行土地流转,逐步提高土地经营的集约化程度。积极扩大农民就业范围,特别是保护发展好打工经济。加强劳务中介组织的建立与完善,强化功能,搞好服务,作好资源调查、信息传递、岗前培训、跟踪服务等工作,适时帮助他们解除劳动环境、纠纷、报酬、法律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有效的流动。建立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服务的机制,明确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扩大农户小额信贷。要鼓励开展适宜的担保业务,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不断增强农业的抗御自救能力和发展能力。要创新科技推广制度,积极引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建立信息平台,发展电脑农业,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兴建一支层面多、联系广、素质高的农产品流通专业化队伍,做到组有流通大户、村有流通分队、乡有流通公司、县有流通集团,产业有流通协会,并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协调,促进农产品大流通格局的形成。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基层组织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搞好服务,将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广大农民中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智力支持和安全的社会环境。积极向上争取和向外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并作好专业化生产、家庭个体经营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和管理,下大力气帮助农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增加对节水灌溉、人畜饮水、种子种畜、乡村道路、草场围栏、水电沼气、乡村办学、医疗卫生、通讯、广播、电视以及森林保护等与农民生活和生产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不断扩大农民的生存发展空间。要通过政府资助、民工建勤等办法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步伐,尽快解决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输入输出难的问题。加快农村集镇建设,特别是加大对边贸中心集镇建设的力度,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集散、辐射功能,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为农民增收提供广阔畅达的空间和途径。加大扶贫帮困力度,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农民的就业、就医和居住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救能力和健康水平。
第三篇:市财政在十五期间取得显著成效
“十五”期间,我市财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市人大的监督指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四个河源”,创建“五个城市”,促进“五大发展”目标要求,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工业立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组织财政收入,积极优化财政支出,全面推进财政改革,切实抓好机关作风,基本建立起了“管理规范、运转协调、监管有力、注重效益”的财政管理新机制。“十五”期间财政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突出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财政收入高增长,财政实力大增强。2001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通过狠抓财源建设、坚持依法治税、加强财税监管和落实抓收入工作责任,实行局领导班子“分工分片”抓收入机制,保证了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呈现出“遍地开花,全面增长”的喜人态势。2001—2004年,全市共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8322万元,年均增长23.1;其中2004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8629万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提前一年完成十五期间的财政收入任务,增幅达到38.2,在全省地级市中排第一名;各县收入综合增长率全部在30以上,其中连平(85.39)、龙川(59.87)、东源(54.37)、和平(51.96)和紫金(42.20)的综合增长率在全省67个县(市)中分别排在第1、3、4、5、8位。今年前3季度,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8343万元,同比增长45.78,各县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继续全面增长,收入增速全部在23以上,其中龙川、紫金两县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经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各县收入综合增长率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其中连平(74.35)、和平(65.18)、龙川(64.55)、东源(61.59)和紫金(31.28)的综合增长率在全省67个县(市)中分别排在第1、2、3、4和16位。财政实力明显得到增强,人均财力(即人均占有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01年的97元/人增加到2004年的177元/人,年均增长22.2。
(二)财政支出保重点,群众利益大发展。2001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理财原则,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一般、保重点,财政支出达到了“四保一发展”的目标,即财政支出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001—2004年,全市共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45392万元,年均增长17.79。“十五”期间,我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发展,一些重点工程项目相续建成投产,如“一区六园”工业园区、河龙、粤赣高速公路,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市体育馆,市文化广场,河源市技工学校,临江东江大桥,胜利大桥和“两江四岸”城市防洪堤等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了投资发展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干部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2002—2004年,全市各县区和市直均连续大幅度提高财政供养人员的津贴补助,并将工资补助实行统一发放直接支付到个人工资账户,使得干部群众工资收入比2000年翻了一番,切实分享到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的成果。农业、教育、科技和卫生等重点支出领域得到有效保障:如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主题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修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实种粮大户补贴政策。2001—2004年,全市“三农”支出145003万元,年均增长23.4;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加大对科技教育投入,积极减轻农村义务教育负债,改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建设新教学大楼,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扶持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使用。2001—2004年,全市科教支出227946万元,年均增长23.1。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卫生防疫问题和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如扩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保障面从困难居民逐步扩大到在职、失业、下岗待岗、离退休困难人员以及农村困难人员,保障标准市直从九五期间的120元/人提高到现在的172元/人,各县区城镇和农村的保障标准也得到了提高。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有50979人享受“低保”救济,其中城镇居民19375人,农村村民31604人。今年“6.20”特大洪灾造成灾民流离失所,全市各级财政多渠道筹集社保救灾救济资金6962万元,帮助灾民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其中已安排全市受灾全倒户(含重危房户)重建家园资金3346万元,帮助灾民重建住房。2001—2004年,全市社会保障支出23566万元,年均增长12.7,救济抚恤支出28472万元,年均增长28.8。积极筹集资金增加对公共卫生防疫的投入,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如安排3200万元加强河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在2003年“非典”期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1666万元购买医疗用品和设备,筹集资金150万元支持乡镇卫生院改造,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解决农民“因病返贫”和就医难问题。截止2004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875006人,覆盖率为34;今年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可达1102456人,覆盖率为42.8。2001—2004年,全市医疗卫生支出32761万元,年均增长34。
(三)财政改革更深入,管理水平大提高。2001年以来,全市财政部门围绕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财政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财政管理效率和水平大提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预算编制更科学,预算约束更得力。我市财政从2001年开始实行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到2004年全面在所有市直182个预算单位铺开部门预算改革,各县区也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使预算编制由过去财政一家“闭门预算”改变为预算单位和财政共同编制的“开门预算”,变过去财政预算“一张表”为每个部门单位的“一本账”。部门预算编制的程序、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支出标准、审核原则等全部实现了公开和透明;改变过去预算编制“基数加增长”的老办法,科学分析测算部门单位的各项收支,实行因素分析法和零基预算法,统筹单位预算内外财力,细化部门单位收支预算,将每一项收支列到具体项目,部门单位有多少钱,用在什么地方,办了什么事都清楚反映出来,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预算约束力明显增强。第二,财政支出更规范,资金支付更及时。2001年以来,进一步理顺了政府采购管理和执行关系,加强了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采购资金从预算内扩大到了预算外,采购项目从一般办公用品设备扩大到特殊办公设备、公共基建项目、服务项目。2001年—2004年,全市政府采购金额完成11076万元,年均增长200.4,对比市场价节约11.42。2003年开始启动国库改革试点,在设立机构、充实人员、健全制度和完善网络基础上,从2004年正式将市直20个部门单位纳入国库改革试点范围,到今年国库改革试点单位已经有151个,改革覆盖面达到90。国库改革后,单位和部门的所有资金都纳入到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管理,取消了各种收入过渡户,预算内、外财政性资金收入全部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财政性资金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集中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者用款单位,账户设置改多头开户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资金支付改“资金流”为“指标流”,资金管理改“以拨列支”为“以支列支”等,大大减少了财政资金被截留、挪用和挤占的机会,提高了资金的拨付效率,方便了单位用款,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截止9月底,通过财政国库支付资金21670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16827万元(含个人工资部分15013),授权支付4843万元。第三,非税收入管理更规范,政府调控更到位。全市各级财政扎实推进综合财政预算,取消预算外收支挂钩的老办法,实行统收统支,由政府统一安排使用预算外收入。对罚没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实行“两代两控”的管理方式。所谓“两代”,即对收入相对集中、数额较大的单位和项目委托银行统一代收;对收入比较零星、数额较小、不适合银行统一代收的单位和项目,实行部门代收、财政监管。所谓“两控”,即以票控收,收费单位一律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收费票据;以户控支,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设立、撤销和变更进行审批和监管,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控制规范单位财务开支。创新了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将政府垄断经营收入、公共资源站用收入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土地收入实行“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土地储备管理机制,壮大了财政实力,增强了政府调控能力。2001—2004年,全市预算外收入完成135994万元,年均增长28.5。第四,资产管理更健全、更完善。从2004年10月开始,市直财政牵头组织在市直单位全面开展资产清理工作,经过自查自报、重点核查、资产处置和规范管理四个阶段,已经摸清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家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
《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处置的意见》和《河源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资产管理,从制度和源头上杜绝私设小金库、乱发滥发钱物现象发生。截至今年9月底止,已收缴单位应上缴财政资金5446万元,移交房地产产权面积887082m2,其中房产面积227472m2,地产面积659治理发愣功m2,已移交市国资委经营性房地产面积22,430.56m2,合同年租金1,785,720元。第五收入分配更透明、更规范。从2004年开始,市直财政联合有关部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市直各单位收集掌握奖金津贴发放数据资料,制定财政统一岗位津贴发放工作方案,确定发放标准和发放范围,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后从今年1月1日起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岗位津贴,取消各部门单位自行设立的津贴奖金项目,改“暗补”为“明补”,解决了干部职工“同岗不同酬”问题,收入分配更规范和透明。
(四)监管制度更健全,资金安全有效益。2001年以来,全市财政结合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财政管理的新任务和新特点,先后修改完善了大量的规章制度,涵盖了财政收支、财政改革、财政监督、理财行为和财政队伍管理等各个环节。如制定执行《河源市财政局财务管理制度》、《河源市财政局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河源市财政局关于实行谈话制度的暂行办法》、《河源市财政局公开承诺制度》、《河源市省属水电厂水库移民资金管理办法》、《河源市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河源市市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处置的意见》、《河源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河源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和《河源市财政局党组议事规则》等,确保了财政监督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监督管理的方式从事后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监督方法从定期的突击检查变为定期、不定期的经常检查,监督内容从注重对外监督变为对外、对内监督并重。2001—2004年,全市财政受理工程评审项目873个,送审金额102040万元,审定金额87693万元,核减资金14346万元,核减率为14.06。
(五)队伍结构更优化,干部素质有提升。2001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全面贯彻落实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抓住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扎实抓好队伍建设。坚持分层次、有重点和多方位培训办法,不断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2001—2004年,全市财政系统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班3512人次,参加学历教育615人,举办各种业务培训班58期,参训人员2325人次;加大人才选拔力度,对中层领导干部实行公开竞争上岗;对缺额工作人员实行公开招考,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严把公务员“入口关”;加大干部内部轮岗交流力度,从各个侧面锻炼干部职工。20012004年,全市财政系统公开选拔中层领导干部103人次,公开招考20多人,干部内部轮岗98人次。同时,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增强了干部职工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做到了“常才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截止2004年底,全市财政系统共有1226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501人,占总人数40.87,中专学历462人,占总人数37.68,高中以下学历263人,占总人数21.45。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增加较快,高中以下学历人员逐步减少,队伍总体素质有较大的提升。
第四篇:xxx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2001--2010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根据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xx市提出到2010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xx的现代化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在迈向新世纪之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及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快,xx工业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十五”时期及未来10年北京工业的发展规划,对首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xx工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九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状况
(一)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九五”时期,xx工业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全面进行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好转。
1.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1996-2000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9.9%。随着工业的较快发展,工业经济的规模也逐渐扩大,2000年工业增加值达73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0.0%,是xx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2.产业结构的调整正朝着符合xx经济发展要求的方向发展
“九五”是xx工业发展与调整并重的一段时期,工业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工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以下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九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13.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5.7%增加到28.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5.7%增加到8.6%。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群正在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xx工业最重要的增长点。
都市型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到1999年底,都市型工业增加值已达117亿元,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的18%。仅食品工业的增加值就达到54.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5%。都市型工业的发展不仅为解决城市就业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而且对工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主导行业发生变化,重化工行业地位下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由1995年占工业总产值的10%提高到1999年的26.3%,取代黑色冶金冶炼及压延业而居各行业之首,成为北京工业的龙头行业?quot;八五“时期的一些优势行业的地位则呈下降趋势,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工业总产值1995年占整个工业的14.5%,1999年则下降到7%;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9%下降到1999年的6.7%;纺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占的比重也有所下降。通过”九五“期间的发展和调整,一批符合xx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业呈现较快增长,不适应首都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业,其发展速度趋缓,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3.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整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九五“期间,全市工业围绕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目标,全面进行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整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列入国家经贸委动态监控目标的40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逐月下降,到2000年底降到20%以下;列入国家经贸委静态考核目标的11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亏损企业已有92户扭亏为盈或通过破产兼并销号,扭亏面达80.7%。一批企业面对困境,依靠自身努力,靠改革、改组、改制和加强管理,最终走出了困境。
4.工业布局调整步伐加快
”九五“期间本市加快了工业布局调整的步伐。一方面加快了工业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了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加大了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的工作力度。
五年来,xx市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已成为xx工业企业的主要发展地,截止到2000年,xx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入区企业817家,总投资223亿元;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入区企业2461家;十个市级工业园区入区企业2249家,总投资275亿元。电子城、建材城等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呈现勃勃发展生机。
以1995年《xx市实施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办法》的发布和实施为标志,全市工业企业搬迁工作进入了搬迁与企业的资产重组相岷稀⒂肫笠档牟方峁沟髡嘟岷稀⒂肴械墓ひ挡季值髡嘟岷衔卣鞯男陆锥巍?000年又公布了《工业布局调整规划》以及《北京市四环路内工业企业搬迁方案》。五年间共办理转让项目59项,转让占地面积171.8万平方米,协议转让总金额95.6亿元。工业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不仅为工业利用级差地租,盘活资产存量起了重要作用,还对治理城市污染和有效利用能源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加快建筑业的发展、促进金融、贸易、商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及中心城区的繁荣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5.工业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
工业利用外资取得突出成就。到1999年底,全市已有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2692家,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150家在京投资。1999年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785亿元,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37.7%;增加值222.8亿元,占全市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28.1%上升到1999年的35.1%。三资企业已成为拉动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工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有所加快。2000年全市工业完成出口产值310.1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的13.6%,比1995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二)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小而弱“的特征比较突出,整体竞争力不强
北京工业中不仅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更缺乏小巨人式的小企业群体。在众多的小型企业中,普通小型加工企业仍占主要地位,缺乏”小而强、小而活“的高技术型企业,使得北京的小型企业缺乏活力,困扰着北京工业的发展。”小而弱“的结构若不改变将使北京工业很难承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
2.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的行业所占比重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是北京工业中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大户,三行业总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仍占有19%的比重。1999年全市工业用新水补给量7.58亿立方米中,这三个行业所消耗的比重占37%,三行业合计能源消费量1691亿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的71.9%。另外,北京工业中还有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和产品,如小水泥、小石灰窑、小冶炼、小电镀、小农药及小化肥等,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工业空间布局仍然与首都的城市功能不相适应
到1999年,四环路内工业企业仍有占地面积2834万平方米,占规划市中心区面积的8.74%,一些污染扰民、能耗高、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等不符合首都特点的工业企业仍然留在规划市中心区,不仅影响城市环境和市政建设,也使得城区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需花大力气进行搬迁调整。
4.部分国有企业机制转换较为缓慢
经过”九五“时期的努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政府职能转换、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企业历史负担过重、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导致部分国有企业机制转换较为缓慢。
二、”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环境
(一)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北京工业面临改善发展环境和保障条件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摆脱了短缺的局面,全面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随着商品短缺状况的基本结束及经济发展体制环境的变化,地区间工业发展的竞争将从企业之间的竞争延伸到各地区发展环境和保障条件的竞争。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将使北京的工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2.经济全球化将使北京工业的发展面临国际竞争的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北京市工业面临的竞争局面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北京工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大公司、大企业竞争。北京工业中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在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由于首都城市功能的限制,北京工业只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这种国际竞争激烈产业直接碰撞的状况,是”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
3.资源和环境因素对工业发展的挑战
首都经济要求北京必须发展节约资源、能源、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工业行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目前工业中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热力等行业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结构中占地多、耗水多、能耗高、”三废“排放量大的行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这一事实与首都经济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也是”十五“期间工业发展面临的另一项挑战。
(二)工业发展的机遇
1.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为北京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市场和发展机遇
我国的生产能力过剩明显呈低层次状态。一方面许多质量低、与市场需求不符的产品滞销积压,另一方面,部分高技术产品市场畅销,需求加大,特别是一些适应现代生产和消费的产品仍有较大需求空间。这种状
自主开发并重的转变,形成以技术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提高工业总体竞争能力。
”十五“时期,工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点是实施五项工程:实施”带动“工程,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及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带动作用;实施”双百“技术改造工程,加大企业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实施”嫁接“工程,建立产学研联合的快速通道,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实施”引进“工程,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工业剑皇凳?quot;换代”工程,大力推进工业技术更新,淘汰落后生产力、工艺及技术。
3.实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将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三次会议的部署,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一是使国有资本从一般加工工业等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二是使国有经济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三是改善工业投资环境,通过投资引导和环境保障等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
4.实施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工业布局
围绕将首都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优先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市级工业园区,加快三、四环路内工业企业搬迁工作的步伐。同时,对全市工业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工艺,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在控制总量前提下,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使工业在首都这个特定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5.实施“抓大扶小”战略,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继续落实好“抓大”战略,培育带动全市工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政府在一些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行业领域重点扶植大型企业集团,树立北京的品牌形象,使大企业在全市工业产品升级换代的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为中小企业创造宽松平等的竞争和发展环境,扶植“小而强、小而活”的新机制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现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十五”时期基本完成集体企业、国有小企业、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结合首都资源特点重点扶植和发展5类中小型企业: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支撑的技术密集型中小型企业;以软件开发为代表的计算机应用服务型中小企业;以生产环保产品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环保型中小企业;能够广泛吸收就业、为满足现代城市功能服务的都市工业型中小企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的乡镇中小企业。
四、“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重点
(一)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重点发展领域
“十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以首都科研实力为依托,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五个产业为重点领域,以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在总体水平、科研开发水平、产品技术水平、企业经营水平等方面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电子信息产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工业化与信息化更加密不可分,信息技术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渗透,电子信息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quot;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将以建设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和北方微电子基地为突破口,形成以软件产业和系统集成业为先导、以计算机产业和现代通讯业为支撑、以微电子产业和视听产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使北京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预计到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产值达到1360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
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视听技术、存储技术、通信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
微型计算机、服务器、新型计算机外部设备、移动计算设备、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接入网及相关设备、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网络硬件和系统集成、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器件、数字彩电及发射设备和节目制作系统、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设备、光通信传输设备等。
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
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是北京工业中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十五“期间,以建设”北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基地“为突破口,重点培育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发展壮大。预计到2005年工业产值将达150亿元左右。
重点发展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医药生物工程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基因治疗技术、新医药设计与筛选技术、制剂技术、新型植物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轻工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
机等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将北京地区建成国家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7)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基地。建设以北大生物城、亦庄药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和京西生物医药科技园为支撑的北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基地,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条件,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实施生物芯片、甲肝疫苗、盐酸那曲酮、医用加速器、人血液代用品等产业化工程,将北京建设成国家级产业基地。
(8)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依托北京高校和研究院的科研优势,抓住机遇,在北京率先建立新型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为新型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创造条件。前期的主导产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电池、手机用微型电池),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步将燃料电池发展成一种产业化的新型清洁能源,并向其它领域推广发展。与此同时,根据主导产品的开发进程还将逐步开展催化剂、储氢材料、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国产化及膜电极等基础材料的研究。
(9)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基地。积极配合国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工程推进计划,紧紧抓住市场需求,结合本地优势,发展北京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在新的起点上,形成北京的产业优啤V氐惴⒄菇谀恐谱鳌⑿藕欧⑸洹⒔邮丈璞傅牟祷垢咔逦仁值缡酉低彻こ滩芳肮刹酚薪峡斓姆⒄埂?br>(10)液晶显示产品产业化基地。依托北京东方电子集团、长城集团等骨干企业,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制造工艺,建设北京液晶显示产品生产基地,在国内领先实现产业优势,率先占领国内市常
(二)重点改造优势传统产业
1.重点升级改造领域
机械、汽车、冶金、石化、建材是工业中五大优势传统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这些行业进行重点改造升级是”十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机械行业:要充分利用实施全市工业布局调整的契机,把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生产企业和落后生产工艺坚决外迁或淘汰,抓紧进行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升级。在现有行业结构格局的基础上,逐步向产品轻型化、生产工艺先进化、技术装备精良化、产品高附加值化、生产过程无污染化的方向调整。重点发展印刷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三大主机行业。
汽车行业:通过资产重组,对全市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优化升级改造,以体制整合为发展基础,抓住机遇,积极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培育新的主导车型,形成面向新世纪的新增长点。加大加快对换代越野车等新型汽车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同时开发多功能新型燃料环保汽车。到2005年,汽车工业要摆脱困境,重新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冶金行业:继续按照降低总量、改善品种、增加效益、降低能耗水耗、减少污染的原则进行调整。搬迁部分污染严重的生产工序,”十五“时期将钢的生产规模逐步调减到600万吨以下,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钢材精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石化行业:加强燕山石化与北化集团之间的资产重组及整合,围绕提高综合竞争力开展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改造、治理环境污染和节能降耗工作。要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以乙烯产品为龙头,大幅提高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乙烯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精细化学品、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等产品,限期淘汰落后的产品及工艺。
建材行业:坚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产业政策,重点完成建材功能化改造工程,以发展高标号水泥、高档装饰装修材料及新型建材为方向,提高新型建材产品在行业中的比例,完成从传统建材向新型建材的优化升级。并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发展高新技术建筑材料。重点改造区县工艺落后的建材企业,淘汰小水泥、黏土砖瓦、木材初级加工等传统建材生产工艺及产品,继续做好现有水泥、玻璃、木材加工、陶瓷等行业的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工作。
2.重点实施十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
”十五“时期起步实施10项重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提高北京工业的制造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21世纪的现代制造业的框架。
(1)首钢优化改造工程。配合首都环境治理工程,压缩钢铁生产能力,实施区域联合。两年内压缩2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有序迁出钢铁生产中的烧结、炼焦等前工序生产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清洁化生产和钢材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积极发展微电子、机器人等非钢高技术产业。力争用十年时间完成重组改造和产业重心转移。
(2)燕化百万吨级乙烯扩建改造工程。”十五“时期通过技术改造和填平补齐,使燕化集团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对下游产品进一步调整改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先进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减少污染、节能降耗,实现清洁生产。到”十五“末,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比”九五“末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3)新型越野、环保汽车开发改造工程。以全面推进北京第二代轻型越野车(多用途车)为契机,通过优质资产重组和以产品为纽带的协作配套,实现北京汽车工业的整合,在国内保持北京越野车的生产优势。要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加大适合中国市场的新型越野车的投入,加强开发和售后服务,迅速将产品投向市常到”十五“末期达到年产3万辆-+新型越野车产量,逐步替代目前的2020系
列越野车。同时积极开发环保型汽车。
(4)机床数控化改造工程。以机床数控化为目标,结合土地资源置换、优良资产重组,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床数控化技术和产品。力争把北京建成机制灵活、规模适度的高科技型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汇集地,使北京成为国内最大的数控机床研发和销售基地。
(5)节能环保型家电改造工程。以现有家电生产能力为基础,以节能、环保为目标,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家电产品,开发数字型网络型家电,实现环保型冰箱压缩机全国产销量第一,空调、洗衣机、电冰箱和家用小电器具有规模经济效益。?quot;十五”时期,冰箱压缩机企业完成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搬迁改造,实现340万台的生产能力;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使节能低噪音型空调器产量达到60万台、节水低噪声洗衣机达到60万台、环保型冰箱20万台。
(6)包装印刷装备升级改造工程。“十五”时期,以北人集团公司为主体,实施数字化印刷机械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开发数字印刷机、一体化热转移印刷机等换代产品,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在全国保持北京的产业优势。
(7)建筑材料功能化改造工程。以市建材集团为核心,立足中高档建材市场,向建材功能化和环保型、节能型发展。重点改造提高中密度纤维板系列产品、高标号水泥及制成品、中高档涂料系列产品、轻钢符合板结构住宅、中高档塑钢门窗和五金件,发展拳头产品和规模经济。加速西三旗、土桥、窦店建材基地的建设,加快建材企业布局调整步伐,在产品工艺升级改造的同时,完成布局调整。
(8)无害化环保设备改造工程。在充分利用现有制造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育环保工程的设计和集成能力,带动制造业的成长,加速北京高科技环保产业的发展,把北京建设成全国环保监测和治理设备制造基地?quot;十五“时期围绕发展成套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煤烟气脱硫设备、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成套处理设备、环境检测仪器等类产品,实施北京无害化环保设备改造工程,培育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集团。
(9)精细化工产业化改造工程。依托现有化工产业基础和资源,利用企业搬迁契机,坚持有进有退原则,通过改组、改制和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北京市化工行业从基本原料型向低污染低能耗的精细化工型的转变,从规划市区向郊区、开发区的转变。重点发展高纯试剂、光刻胶、感光材料、彩色荧光粉、黏合剂、催化剂和新型助剂等类产品。”十五“时期是重点调整期间,基本完成精细化工产业化改造工程。
(10)电厂燃料及燃烧系统清洁化改造工程。通过大力引进和发展清洁燃料、加强清洁燃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北京第三热电厂、高井电厂、石景山电厂、珠窝电厂进行改造,实施燃料及燃烧系统清洁化改造工程,实现清洁发电的目标。
(三)扶植发展都市型工业
”十五“时期,北京将积极扶植环保型、低能耗、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都市型工业的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将有针对性地采取放开搞活、工商一体、优质名牌、技术创新、依托大公司等发展战略,以北京现有名牌和一批老字号为重点,以大公司、大企业为依托,走技术创新之路。同时支持多元化投资,鼓励都市型工业同现代化商业的多种形式的结合,使都市型工业在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为城市运营提供配套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食品工业:要立足服务首都、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不断研制创新产品、引进国外产品,开发新原料,拓宽新门类。根据未来食品工业产品方便化、功能化、绿色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方便食品、营养食品、快餐食品和适应不同人群消费的老年食品、婴儿食品、特需食品;要重视发展品牌效应,加强北京特色食品、传统家庭食品和中式快餐的工业化生产改造,要挖掘北京的饮食文化内涵,对于历史悠久的老字号食品扩大影响、推陈出新。
服装服饰业:积极发挥北京市场的带动作用,建立北京地域品牌效应。依托一批已形成规模的名牌,强化设计和开发功能,紧跟国际服装市场发展趋势,全面提升北京服装服饰业的档次和生产水平。
包装及印刷业:进一步加强全行业的统一规划,要发挥出首都的科技和市场优势,发展设计、印刷、服务一体化的现代包装、印刷企业。在保持传统的书刊印刷优势同时,大力发展高档次商业印刷业务,提高北京的包装水平。
家具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是培育优质名牌产品,提升家具制造业的设计水平,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使家具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向品牌化、现代化、服务化发展。
工艺美术及旅游用品制造业:结合北京的旅游资源和特点,利用现代制造技术作为支撑,在北京培育具有规模效应的小企业聚集群,重点发展高精尖艺术珍品、精品、实用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形成面向国际、国内、旅游三大市场的生产经营新局面。
五、”十五"时期促进北京工业发展的主要工作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职能,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保持首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为工业发展创造更加广泛的市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多渠道融资、多主体投资的融资体系,加快首都经济的发
展;合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空间,推进消费信贷,进一步刺激和扩大消费需求。
2.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在加强市场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各类有形商品市场,以满足全市各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建设各类要素市场,着重发展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努力为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清除对非国有经济成分在价格、税收、投融资、市场准入、雇用职工等方面的歧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打击走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其他经济犯罪;推进税费改革,清理整治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清理法规、规章中不适应工业发展要求的各项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为各种市场主体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的统一管理,离退休人员从企业分离,建立社会化服务管理的新型社会保障体制。
(二)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培育面向市场的企业主体
改变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步过渡到政府通过制定工业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引导企业发展,利用国家和地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全市工业进行调控和管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创造公平环境、规范市场行为、落实各项政策方面。
1.理顺现有国有工业系统管理体系。切实取消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认真落实现有工业国有资产授权公司的有关权利和义务。简化政府管理程序,减少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
2.各类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要走向市常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整顿,发挥其为市场经济活动服务的作用,使其成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纽带和桥梁。
3.围绕企业制度创新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在管理体制上,根据政企分开的原则,对现有国有企业负责人实行分类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完善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系统。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要逐步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拔企业经营者;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合理确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三是强化约束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督。
(三)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利用有限的政府资金,从投资者的角度减轻国有企业的部分负担,使其有条件有能力进行投资多元化改造。政府资金将更多的投向社会保障和工业发展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为国有企业减负提供服务。
1.置换国有企业中的部分土地和设备资源,拿出一定比例置换出的资金用于减轻债务负担,将减负后的企业进行多元投资改造并推向市常
2.合理运用有限的结构调整财力资源,有针对性地培育一些高新技术、有市场前景或新兴产业的开发项目,嫁接到改制过程中的企业中去。
3.利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支持各类重点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等组成上市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增资配股和发行社会公众股。组织具备偿债能力、经营效益良好的国有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盘活优质资产,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
(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在企业中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技术入股、管理入股、技术合作、产学研联合等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政策环境。
1.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和开发资金投入,支持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
2.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激励创新的分配制度。逐步试行认股权、技术入股权及其他技术参与分配的方式,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和鼓励以保证研发、设计和制造等环节的相互适应。
3.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加大风险投资的规模和力度。通过建立中介、投资、担保机构,分散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
4.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技术结合起来。鼓励企业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同时加强自主开发,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五)抓住机遇,创造氛围,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这个难得的机遇,积极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1.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金融支撑体系。培育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制,积极探讨设立开放式的高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逐步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通过建立或联接创业板市场,在资本市场公开上市、股权交易、柜台交易、企业拍卖、企业兼并、企业清算、产业资本置换等方式,建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和退出渠道。
2.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发
人才和智力资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聚高素质的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吸引本市发展高技术产业所需科技和管理人才;鼓励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在校学生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到企业兼职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人才流动实现技术转移;对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试行奖励期权、优先权优惠认股等制度,全面落实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政策;吸引留学人员携带先进技术成果和管理方法创办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他们在办理企业登记、人员进出境等方面提供便利,继续建设和完善留学人员创业园。
3.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技术、管理等人力要素参与分配的创新激励制度。鼓励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股份期权制度。
全面落实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建立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担保制度,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造融资条件。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平等参与政府计划项目的竞标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
4.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及时制定和施行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及行业规范。加快技术创新服务、技术咨询评估、技术经纪等各种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引导它们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服务。
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常加强重大技术供需信息库及科教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区域中介服务体系,扩大现有技术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与范围,逐步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建立公平竞争的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引导中介机构向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六)创造良好条件,扶植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1.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采取多种形式,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工作;加大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力度,探索和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和风险投资基金渠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和监管制度,搞好中小企业资信档案,银企联手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其次,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尽快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和保障。第三,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制度,改变对中小企业多头管理的现象,发挥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服务职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
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都市型工业的技术创新。大多数都市型企业属中小型企业,规模孝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因此,政府在引导都市型工业的技术创新方面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完善支持重点都市型工业行业和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融资和担保体系;(2)加快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为都市型工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管理咨询、市场信息、技术开发、投资指导、人才培训等服务,同时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3)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利用现有技术和设备为都市型工业企业服务,向都市型工业企业转化科技成果。(4)加强都市型工业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通讯、网络等技术手段,提高都市型工业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建立都市型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为降低都市型工业企业销售成本创造条件。
3.对都市型工业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在分析各区、县现有和潜在优势的基础上,都市型工业行业和产品的选择应有所侧重,使各区、县的都市工业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重点产品。
(七)加大工业空间布局调整力度,为企业搬迁创造良好条件
1.积极协调筹措搬迁企业启动资金。探索金融机构等利用土地或其它资产做抵押或质押,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搬迁启动资金。
2.进一步落实工业企业搬迁的各项政策。继续执行《北京市推进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99)京经规划字第200号],推动污染扰民企业搬迁。
3.规范政策行为,支持工业小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搬迁企业入区条件,促进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工业进一步对外开放
1.切实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加大引进外资力度。按照WTO规则的要求,及时调整并完善本市现有外商投资政策法规体系,为外商投资创造稳定、规范、公开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树立服务意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将利用外资的重点引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上。要以引进关键性技术、产品和装备为前提,优先选择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国际大公司同北京优质国有资产合资合作,提高技术增值率。
2.优化工业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扶持重点行业和出口大户、扩大三资企业出口的同时,积极促进民间出口,积极争取民营科技企业自营进出口权;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机电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出口;在继续开发香港、日本、美国和欧共体四
第五篇:“十五”时期XX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浅析
县域经济在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拉动XX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十五”时期XX市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经济提速,财政增收,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县域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稳步增长。但是,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县域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加大。
一、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
1、县域城市化率提高。2005年,全市县域总人口626.2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6.7%,其中城镇人口148.53万人,占全市城镇人口的60.8%,县域城镇化率为23.7%,较2000年提高10.1个百分点。
2、县域经济结构有所调整。2005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494.71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3.7%,较2000年提高了8.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143.6亿元,占全市的95.4%,第二产业176.92亿元,占全市的78.9%,第三产业143.19亿元,占全市的66.3%。县域一产业占全市比重较2000年略有下降,二、三产业分别提高10.2和3.9个百分点,县域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3、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近几年,随着XX市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深入,县域逐步形成了大农业产业带即:以衡南县、XX县、耒阳市为重点的100万亩高档优质稻产业带;以322国道沿线为重点的年出栏100万头良种猪产业带;以常宁市、耒阳市为重点的100万亩有机油茶产业带;以XX县、衡南县为中心的60万亩低菜产业带;以紫色页岩地区为重点的芦竹、龙须草等造纸原料产业带;以祁东县、常宁市、XX县部分乡镇为中心的30万亩黄花菜产业带;以衡山县、祁东县为核心的10万亩席草产业带。这些产业带采取公司联基地带农户运作模式,也培养了一批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如黄花集团、金拓天茶油有限责任公司、金雁米业、爱平集团、新五丰、巨东勤业等。
4、工业化进程加快。由于XX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县市依据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本地特色的工业,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市区以设备制造、精细化工、原材料加工为主;耒阳以能源、建材为主;衡东以钨冶炼、禽蛋食品加工为主;常宁、衡南以有色冶炼、化工为主;祁东以黄花、香芋、席草加工为主;衡山以造纸等为主的区域工业发展格局。到2005年底止,XX市县域规上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65个。
二、县域之间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情况
1、县域之间综合指标差距扩大
2000年,县域经济总量为252.68亿元,总量最大的是耒阳市(49.04亿元),最小的是衡山县(16.95亿元),县域经济总量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32.06亿元;GDp增幅最高的是祁东县,同比增长10.0%,最低的是衡山县,同比增长7.0%,增幅极差为3.0个百分点。2005年,县域经济总量为494.71亿元,总量最大的是耒阳市(100.41亿元),最低的是衡山县(29.77亿元),县域经济总量极差为70.64亿元,较2000年极差翻了一番多;GDp增幅最高的是耒阳市,同比增长14.5%,最低的是XX、衡南、衡山三县,同比增长都是11.1%,增幅极差为3.4个百分点,较2000年极差扩大了0.4个百分点。
2000年,XX市县域人均GDp4178元,超过县域平均水平的县有衡南县、衡山县、衡东县、祁东县四县,其中最高的是衡南县(4418元),最低的是XX县(3869元),人均GDp极差为549元;2005年,县域人均GDp8082元,超过县域平均水平的县有衡南县、耒阳市,其中最高的是耒阳市(8965元),最低的是XX县(7246元),人均GDp极差为1719元,是2000年的3.1倍。
2、县域之间可用财力呈偏态分布
由于XX市各县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差异也比较明显。2000年,县域可用财力8.34亿元,最高的是耒阳市1.63亿元,最低的是衡山县0.55亿元,两者相差1.08亿元,反映地区差异的差异系数为21.9%;2005年县域可用财力11.67亿元,最高的是耒阳市3.34亿元,最低的是衡山县0.90亿元,两者相差2.44亿元,反映地区差异的差异系数为29.7%,从2000年到2005年,差异系数扩大了7.8个百分点。
另外,2000年,XX市县域可用财力排名前三名的是耒阳市、祁东县、衡南县分别为1.63亿元、1.39亿元、1.33亿元,前三名的县可用财力之和占到县域可用财力的52.2%;2005年,县域可用财力排前三名的是耒阳、祁东、常宁,分别为3.34亿元、1.73亿元、1.63亿元,这三个县可用财力之和占到县域可用财力的57.4%,前三名县可用财力占全部县域可用财力的比重较2000年提高5.2个百分点。自2000年来,XX市各县可用财力增量最大的是耒阳市,增加1.71亿元,其次是祁东县,增加0.39亿元,第三是常宁市,增加0.36亿元。显然,XX市县域之间可用财力差距正逐年拉大,向少数县集中,呈偏态分布。
3、县域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不平衡
县域人口中大部分农村人口,县域人均收入高低主要受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2000年,XX市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2597元,超过县域平均水平的有衡山县(2709元)、衡东县(2685元),分别高出平均水平112元、88元;2005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3829元,超过县域平均水平的有耒阳市(3980元)、衡山县(3939元)、衡东县(3901元)、祁东县(3832元),分别高出平均水平151元、110元、72元、3元。2000年-2005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最多的是耒阳市,增加1390元,其次是衡南县和祁东县,增加1243元,第三是衡山县,增加1230元。
上述情况表明,县域经济自2000年以来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部分县经济发展迅速,实力增强,现在已有耒阳、常宁两市达到强县标准,进入全省强县考核范围,但是县与县之间的经济实力、可用财力、农民收入差距也越拉越大,县域发展不平衡。
三、与全省10强县域对比情况
2004年,根据《关于对经济强县及县域经济考核的实施办法》(湘办发〔2005〕7号)文件精神,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省88个县进行考核,依据GDp和财政总收入二个指标,评选出10强县,分别是长沙县、浏阳市、望城县、资兴市、醴陵市、冷水江市、宁乡县、桂阳县、永兴县、湘乡市,强县分布在5个市州:长沙4个、郴州3个,株洲、湘潭、娄底各1个。
从经济总量看,2004年强县GDp为 807.89亿元,XX市县域经济总量为395.28亿元,只有强县经济总量的48.93%;强县中人均GDp超过1万元的有4县,最高的长沙县人均GDp达到 19407元,XX市县域中无一个县人均GDp过万元。从财政收入看,强县财政总收入达 58.94 亿元,最高的长沙县已达13.35亿元,最少的湘乡市也有3.05亿元,XX市县域财政总收入14.37亿元,仅为强县财政总收入的24.38%,收入最高的耒阳市也仅比湘乡市高0.78亿元。从产业结构来看,强县发展呈现 二、三、一的格局,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0.3:49.0:30.7,工业已成为强县经济的主导,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9.4%,长沙县工业发展尤为突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5%,而XX市2004年县域经济格局为二、一、三结构比为32.8:35.2:32,农业比重较强县经济高12.5个百分点,是阻碍XX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XX市县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7%,也较强县经济低8.7个百分点。
强县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特色产业经济。长沙县的专用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已发展成为主导产业;浏阳市的花炮传统产业和生物医药工业发展迅速;冷水江市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迅速;桂阳县的烟叶产量居全国第一;醴陵市陶瓷、花炮两大支柱产业竞相发展;永兴县的白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8%,成为全国第一大产银县;资兴市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宁乡县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名牌效应逐步显现;湘乡市初步奠定了以皮革工业为龙头,食品、建材、冶金工业为支撑的民营工业发展格局;望城县走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而XX市各县的特色经济都还只是初步发展状态,未形成气侯和规模。
四、壮大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1、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发展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面对市场需求多样,产品质量要求提高的情况,XX市县域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有限的结构调整,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大胆改革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积极探索国际化、现代化的农业新路子。
2、壮大县域民营经济,培育本地区有特色的经济发展增长点。从2004年XX市经济普查资料来看,XX市国有企业法人单位占全市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不到7%,民营经济已成为XX市经济的主体,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目前,市、县两级除了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壮大民营经济队伍外,还要根据本地区的独有的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来培植本地区特有的经济增长点,不要都在某一经济领域竞争;
3、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栽好了梧桐树,才会引得凤凰来。外商到县域来投资主要是看当地环境、资源和政府的支持力度,所以,县级政府部门应在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宣传资源优势方面下功夫,为招商引资奠定基础,基础越好,外资到位越好,县域经济发展就越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