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差异教学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习体会
《实施差异教学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习体会
于南京市特教学院 2010年5月26日
5月26日下午两点,南京市特教学院的礼堂内济济一堂。这里有特教学院的老师、同学们,还有来自南京各个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教师们。大家聚在这里,共同聆听了我国著名教学专家、中央教科所华国栋教授的以“ 实施差异教学 提高教学有效性”为主题的讲座。
华教授从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理论高度和二十年来对“差异教学”的研究深度,对“探究”、“合作”、“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返朴归真的阐述。华教授首先给我们以有效教学和差异教学的内涵。首先,关于有效教学的概念及观点有很多种说法,虽然表述不同,但意义相通。华教授选择了两种解释:定义一是有效教学有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投入等)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定义二是促进学生愿意学习,并在教学后能从事教学前不能从事的学习(速度收益安全)。那么差异教学则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华教授还从“差异”与“有效”理念下教学改进方面对于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师生互动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作为一个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两年的我来说,从中获益匪浅。
在我的教学中,虽然也注重了分层教学,但是对于每个孩子的差异性不同,没有对各个孩子展开不同的个别化的教学,以致一段时间教学以后,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技能水平差距更大。所以,在区分“差异教学”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关系中,我没有很好的把握到精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与差异教学有关的优质教学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效地获得他们需要的知识技能。
另外,作为教师,要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师生互动没有正常孩子和教师之间那样频繁、热烈的互动,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是可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做到的。在我们的课堂中,也可以用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孩子们合作读书,探究问题,体验成功与快乐。当然,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的教学要能抓住学生,这样学生才乐学,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善学。另外,在我的课堂上还要加强的,那就是教学常规。教学时一定要有教学常规。孩子的差异本身是一种资源,如何在教学常规中利用好学生的差异性,使之差异得到体现,这在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不断探究发现。
这次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有效教学、差异教学的研究学习对我来说,却是很漫长的一条路。华教授给了我们一些高屋建瓴的知识,我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研究。
第二篇:实施差异教学(模版)
实施差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摘要] 教育必须从人的丰富个性特点出发进行全面设计,实现个性化,才能深入发掘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着针对不同学生差异,推进分层递进教学策略,采取集体——分组——集体的授课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个性化 分层 递进 差异教学
一、实施差异教学的依据
新课标强调语文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品质、知识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与写作领域都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及个体内能力发展不均衡的差异。这样就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把脉问诊,从学生不同的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目标、创新的设计教学,灵活地组织教学,多样化地安排教学,分层递进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二、实施分层递进差异教学的内容
1、学生分层: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具体到哪个学生属于哪个层次,教师不仅要心中有数,而且要记录在案,但不宜向学生公开,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学习情况层次能够浮动。
2、目标分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高、中、低层学生学习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结合1基本目标:指全体学生都可以掌握的标记、理解、简单教材设计:○2中层目标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运用、理解、分析。○3发运用。○展目标指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掌握较难的综合运用,对知识的拓展及教材内容的加深。
3、课堂训练分层:基本模式,集体——分组——集体。第一次为集体同授,为分组学习提供方法的示范和思路上的指引。分组是为教学的分层目标服务,教师可以出示教学提纲,让中高层学生自学,学习时间与自学同步。自学提纲基本包括:知识提示、1反馈;学习思路及所需思考问题提示。第二次集体包括○主要是了解2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中高层自学情况。○对中高层回答的难3合作:要求针对学习度问题进行交流,使底层学生共享学习成果。○内容分成若干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讨论,不强求4整合:通过教师总结,提示重点难点梳理知识。○5教学:针一致。○对学生反映的共性问题组织补救教学。
4、作业分层根据教学目标的分层,每章节每课时的作业设计也应有层次,每个层次,作业量难度大小各不相同。
5、评价分层:为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采用目标参照评价,不仅应用于课堂回答问题,作业练习、考试命题也是如此。对中低层学生引导他们在自己的学习领域内进行自我比较,有进步就给予表扬,不公布考试成绩只指出学习的进步与问题,高层次学生则着重引导他们进行同质组内的比较,鼓励他们开展竞赛。
三、差异教学取得的效果
经过探索,实践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都取得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体现以人为本,发展个性,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尤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表现,教学设计彰显个性,教学过程凸现个性,教学方法重视个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二)学生在学习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 学生对自己学什么,有“做主”权力,可根据自己的基础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训练分层的个性化学习。以学习《向往奥运》为例,本文可设计如下高中低不同层次的目标。高层次:
1、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自己动手办一期奥运手抄报。中层次: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读音准确、会默写并理解词义。
2、能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语句。低层次:
1、基本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读音准确并会默写。
2、能正确朗读课文。
“合作” 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改变以往师生单向交流方式有助于构建全班教学。通过师生,生生的多项互动交流,形成研讨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就如上文中提到的学习《向往奥运》一文,在个人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可以从各自最感兴趣的部分入手学习,然后再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汇报。学生通过听取其他其他同学的学习汇报,从中吸取他人的精华,充实自己经验,整合自己的认识,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探究” 指在实践中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参与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借助课文语言情境,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组合中,给各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演议等各种活动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陶冶情操,培养个性。
在课外学习指导中,善于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有阶梯有弹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特长选择练习的方式和合作伙伴。
1、制定作业量的分层要求。例如:巩固生字词的抄写作业,对平时记忆字较快的学生要求抄写一至二遍,对平时默写错误较多的学生则适当多写几遍。
2、做好作业难度的分层设计。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我布置
1朗读课文,了如下几项作业:○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理解课后练习第二题的,3能根据课文合○谈谈你的体会。○理想象试编《卖火柴的小女孩来我家》。
3、让学生自主选择,提高综合能力。在班级内每月办一期个人小报,让学生自主选材、自拟报名、自定刊头、学生自由设计,自任主编,或抄或写或剪或贴,有诗有文有图有画,因人而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不是硬性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发展水平自我调整,让所有的学生有了很大发展空间。照顾学生的每个方面,学生劲头大,实际效果好。由于优化作业设计,多从学生角度考虑,作业设计目标明确,对象分明,训练层次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得到了很有效的提高。
(三)采用分层评价形式注重个性发展
1、教师评价:为高层学生指明方向,为中层学生提供进步的阶梯,把更多的关注送给低层学生。
2、学生自评:一是发挥小组互动功能,二是实施学生自我综合评价。
3、个案跟踪评价:对低层中的特殊学生建立个案,从学习习惯,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由点及面带动整个低层群体遵守课堂秩序,改变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成绩取得明显效果
在教学中由于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分层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中低层学生成绩有较大提高,在乡中心校多次举行的学业水平测试中我所带班级成绩均名列前茅。有多名学生的作文在《知荣辱,树新风》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和第一届“新蕾杯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中获奖。[参考文献]
1、《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运用》胡兴宜主编
2、《差异教学论》华国栋著
3、《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第三篇:实施差异教学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制定切实可行的随班就读教学计划华国栋
实施差异教学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来源:教科所 2007-5-6 浏览:2502
华国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李泽慧(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19)
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随班就读教学质量不高的困惑,指出随班就读中个别化教学的不足,分析了差异教学与随班就读的必然联系,从随班就读教学理念、策略、方法的角度,提出实施差异教学,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有效途径。关键词
差异教学
随班就读
教学质量
自1986年我国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验工作以来,这种残疾儿童到普通班级就读的教育安置形式,已经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一种主体形式。目前我国在校残疾学生中,有63.13%的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1]不仅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和智力障碍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还有学习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儿童等也在普通学校学习。随班就读这种形式有效地提高了我国残疾儿童入学率,而且也顺应了国际上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国内也有学者译为“全纳教育”)的潮流。二十年来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反映在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不高,有一部分特殊儿童并没有得到他们需要的特殊教育。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曾分析有以下原因:1.教育理念的落后;2.随班就读的师资质量没有保证;3.普通班级班额过大;4.随班就读的支持体系不完善等等。[2]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视角——随班就读教学的理念、策略、方法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如何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
在随班就读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长期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一直倡导实施个别化教学。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后,也同样强调要对随读生实施个别化教学,甚至在教育部文件中明文规定要为随读生“制订和实施个别教学计划”。[3]但我们在随班就读学校调查时,看到的个别教学计划往往是不能让人满意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制定个别教学计划不够科学
制定个别教学计划的前提是对学生有全面科学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能恰当地为学生制定适合他的长短期目标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在国外个别教学计划的制订,一般由一个小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中不仅有教师、校长,还有相应的专家、治疗师,以及家长等方方面面的人员。而这在我国目前状况下难以做到。我国的随读生往往是到医院做相应的测量和诊断,这种测量和诊断只是单纯的医学诊断,并不能提出教育建议。教师对随读生的了解也比较肤浅,因此制定的个别教学计划,往往对随读生的描述基本相似,采取的教育教学措施也大体雷同,使得个别教学计划缺少针对性。并且由于对残疾学生的了解不够全面,因而所制定的个别教学计划往往是大而空,不仅教学目标难以检查评估,教育教学措施也不具体,难以落实。
1.2个别化教学在实施中和班集体教学难以对接
从教学计划的实施来看,个别教学计划和实际的班集体教学难以对接。在班集体教学中教师并不是也不可能按个别教学计划对随读生进行教学,否则随读生就难以融合到班集体学校中。以往为随读生制订的个别教学计划是综合性的,教育目标是多方面的,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适应等等,要将教育目标分解到各学科、各学段、各单元去落实,必然难以具体。个别教学计划着眼于学生的个别需要,而对随读生和普通学生的共性,以及对随读生个别化教学和普通班教学的融合问题关注较少。而且由于我国普通班级班额大,在班集体教学中照顾差异本来就有难度,又缺少对随读生必要的支持(国外往往有教学辅助人员或支持人员),在某种程度上,为随读生制订并执行个别教学计划,往往成为教师的一个沉重负担。其实这些问题,并非只有我国存在,一些倡导“个别化教学”的国家也对个别化教学进行了反思,如美国学者Carol Ann Tomlinson在她的著作中就提到“这种个别化教学的做法存在两点不足。(1)我们很难为全班三十多名学生各设定一套不同的教学方案。当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阅读任务时,教师不用多久的时间便会感到身心疲惫。(2)为了适应每名学生精确的准备水平,完整的教学过程会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因而导致学习缺少系统。”[4]这些学者在评价个别化教学的利弊时,也感到个别化教学方案和实际班集体教学难以对接。
1.3 随班就读教师制定个别教学计划能力不足
制定个别教学计划,要求制定人具有一定的测量和诊断评估水平,具有课程目标内容设计的能力和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训练能力。我国目前的普通学校教师或随班就读老师,多数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这样,由于制定个别教学计划问题、个别教学计划的实施问题以及制定者自身的能力问题,使得在随班就读中实施个别化教学,困难重重,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学难以实现。
差异教学的概念及与个别化教学的区别和联系
2.1差异教学的概念
针对我国长期以来普通班的教学“一刀切”的模式,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多种类型人才,也不利于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笔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差异教学”的主张。差异教学即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强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将共性与个性辨证地统一起来。不仅要关注个体间的差异,也要关注个体内的差异,扬优补缺,以促进学生发展。差异教学的本质是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使教学与每个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匹配,并促进学生向优势的学习方式转化,最终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最大限度发展。
2.2 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有相同之处。如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都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但它们也有本质方面的不同。“个别”的问题反映在群体中就是“差异”。用“差异教学”提法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强调我们的着眼点是群体,强调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辨证统一,强调在集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积极健康个性。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重视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正如赵小红等在《个别化教学与差异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一文中提到的,(1)个别化教学立足于个体考虑问题,这与西方个人之上、追求个性教育的观点一致;差异教学立足于群体考虑问题,因为“个别”在群体中体现为“差异”,这与我们追求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并倡导集体主义精神一致,这也适合我国班额较大的国情。(2)个别化教学强调教学的个别化,要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符合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差异教学则要求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要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既考虑学生的共性,又考虑个性;(3)个别化教学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差异教学则重视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以及在班集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4)个别化教学一般主要从课堂教学方法、策略等方面考虑教学;差异教学则强调从大教育观角度,从课堂内外等方面整体考虑教学。[5] 差异教学和随班就读的必然联系
3.1 差异教学适合随班就读教学形式
3.1.1 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是同一个有差异的群体
我国实施的随班就读,是指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级的课堂,与健全学生同班上课。对随班就读的学生,在原国家教委1994年颁发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教基[1994]16号)中曾明确规定:“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对象,主要是指视力(包括盲和低视力)、听力语言(包括聋和重听)、智力(轻度,有条件 助学校可以包括中度)等类别的残疾儿童少年。”[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也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7]也就是说,鉴于我国目前普通教育的现状和条件,我国目前不是所有残疾孩子都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随班就读只能接收其中一部分,在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下能适应普通教学的残疾儿童少年。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有着更多的共性。因为残疾儿童首先是儿童,他和同龄的普通儿童有许多相同地方,无论在学习目标、认知准备水平、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共同之处。如对所有特殊儿童来说,都应该和其他学生一样,热爱祖国,都应该具有集体主义精神,都应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分享、学会创造等。一个班级如果没有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共性之外,依然有个性上的差异。有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扩大了普通班级学生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不能在班集体教学中兼顾。以往在随班就读中强调个别化教学,可能是过多地重视了特殊儿童的特殊性的一面,而忽略了儿童共性的一面。特殊儿童在学习上他们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如视障儿童学习时要借助盲文或助视设备,听障儿童学习、沟通时要借助唇读、手语、板书等,但他们学习的动机愿望、智力的水平,这些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他们并不一定比普通学生逊色,甚至还有他们自己的学习优势,即使智障学生在语言智能、数学智能、社会适应等方面同普通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那些轻度智障的随读生来说,在小学学习阶段,在学习目标、内容、方式方法上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只要给予必要的支持,他们还是可以达到一定的学习标准。
3.1.2在随班就读教学中,差异教学的设计比个别化教学设计相对也容易操作
因为有班级共同学习目标、内容做基础,而这些目标和内容,是由许多专家、教师,针对某一年龄段学生特点,经过反复研究制订的,并通过课标、教材呈现出来,我们只需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需要,在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过程等方面,做出适当调整,并通过并列式教学计划[8]体现出来,以便在教学中兼顾普通生和随读生的不同需要,并让普通生和随读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个别化教学虽然并不拘泥于一对一的教学,但是个别化教学的基础,是每个人的个别化教学计划,在设计集体学习时要将各个不同个别教学方案进行整合,那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对于智障程度较重和多重残疾儿童,这种个别化教学还是必需的。然而这种个别化教学不一定要在班集体(尤其大班额)教学中完成,可以利用资源教室和其他学习时间进行。因此,“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差异教学,就与随班就读契合紧密,适应了随班就读教学形式和要求。
3.2 差异教学是融合教育的必然要求
融合教育是以公平和平等为伦理哲学基础的。教育平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每个人具有相等的机会,接收最基本的教育;二是每个人都具有相等的机会接收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而各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教育必然要求实施差异教学。真正的平等不是对人人同样要求,人人享有同样的学习条件和结果,而应是尊重差异,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人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9]
融合教育强调学校要容纳有不同需要的有差异的所有学生,又强调给全体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他们接受有效的教育。这就必然要求在教学中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实施差异教学,在集体活动中让每个人得到很好发展。差异教学是融合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随班就读虽然还没有完全达到融合教育的要求,但是它具有了融合教育的外在形式,可以看作是融合教育的雏形。随班就读的发展方向是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如果能让随读生参与到班集体学习中且能接受符合其能力的教育,也必然要求实施差异教学。
4.差异教学在随班就读中的实施
4.1实施差异教学的前提是对学生的全面测查了解
实施差异教学的前提是对学生的全面测查和了解,但这和个别化教学中对学生的测查了解,也有不完全相同的地方。对随读残疾学生而言,不仅要了解他的残疾情况,还要了解因为残疾而带来的学习方式、特点的变化,与其他学生有什么不同;既要了解他的个人特点,也要了解他和其他同学的差异,他的不足和他的优势,还应了解他和其他同学可以共同学习的知识内容等,为差异教学的设计提供基础。
4.2差异教学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可选择性,并为随读生提供必要的支持
差异教学的设计,首先体现在教学的目标、课程和教学计划的安排之上。为了实施差异教学,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学目标显然不能是大一统的,应该有一定的弹性。但照顾差异并不是消极迁就,目标要对不同的学生都能构成挑战。课程也应是灵活、可选择的,必修课程是保证共同的基本素质的要求,随读生一般都应学习,包括体育等课程,都不应随便取消。而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应有更多的开放性和可选择性,以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随读的残疾学生也可利用这些课程时间进行必要的教育训练或学习一些职业技术课程等。学校应建立课程资源中心或资源教室,为随读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在制定班集体教学计划时,可以采用并列式计划(有的国家也称为分化式课程表)或插入式计划,在设计全班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时,如果针对随读生在共性之外有特殊的考虑,可在计划中并列列出(或插入),并且通过教学设计兼顾普通生和随读生的需要,以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过程。
为了使随读生和普通生有比较接近的学习起点,教师在教学前可组织同学合作帮助,使随读生也达到学习新知识的认识准备水平,使随读生和普通生学习共同点增多,从而更有利于课堂学习行为的融合。必要时针对随读生的情况,可以对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学习进度等方面做必要的调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保证全体学生学习基本内容时,设计开放可选择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既有共同之处,又可以有不同层次和类型,把同质分层学习和异质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开发利用。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策略,如有的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学习概念,而有的学生则借助直观教具学具学习;有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有的学生要借助电子放大器学习等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4.3随班就读中的差异教学仍需要个别教学的补充
当然,因为差异教学是立足班集体的教学,对于有特殊需要的随读生来说,尽管他们也以班集体学习为主,但还应在班集体教学以外,进行针对其特殊需要的补充教学或训练,如:“语言训练”、“视觉功能训练”、“感知技能训练”等等,而进行这些教学和训练,需要为每个随读生制订个别化教学方案。但我们建议这些个别化教学方案,应以专项为主,从而能够制订得具体、可操作,真正发挥个别化教学方案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http:// 2 华国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及发展趋势.教育研究,2003(2):65 3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教基[1994]16号).特殊教育文件汇编,江苏省教育厅编印,1998 4 Carol Ann Tomlinson[美]著.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刘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 5 赵小红,华国栋.个别化教学与差异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中国特殊教育,2006,6:40-45 6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教基[1994]16号).特殊教育文件汇编,江苏省教育厅编印,199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8 华国栋.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76-81 9 华国栋.差异教学是实施全纳教育的必然要求.2004/2005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137-139
第四篇: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1、教学组织要“有序”
“有序”是指教学组织要严密,包括场地器材的安排要简单、经济,以便于操作和组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教学要井然有序,一气呵成,不能有杂乱无章、停停绊绊,更不能出现体育教学过程有中断的现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有目的,活有目标”。所以,体育课教学中应该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不应经常变动,必须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而且应将常规要求体现在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平时要不断的提醒学生,对于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要求其改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站队集合时要求做到“快、齐、静”,教师或者体育班委发出口令后必须在5秒内集合完毕,做到收、放自如,令行禁止。
2、教学内容要“有趣”
“有趣” 是指所选择和创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有趣、活泼,将运动基础知识、技能融入于具体的、有趣的游戏活动或比赛中,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或比赛中感悟运动的魅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技能,达到教师愉快地教,学生愉快地学的目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增强体能和反应能力时,可以设计一些翻越障碍物游戏、并通过竞赛与合作练习,让学生体验跑、跳组合动作的乐趣,发展学生跑、跳组合的基本活动能力。
3、教学手段要“有效”
“有效”是指选择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的设计应该呈现出前一练习总是后一练习教学基础,后一练习又在前一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升华。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能包打天下,为了能较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予以优化组合、综合动用。
近年来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接受式学习与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是相互对立的,接受式学习能源源不断地为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资源,离开了接受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主、合性、探究学习只能是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在运用时,必须精心设计、讲求实效性不能把它庸俗化、形式化。
4、运动负荷要“有度”
“有度”是指评价和衡量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不能一概而论,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的类型来把握。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体育课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练习手段、练习时间时,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要有一定的预设,但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生理负荷应有所不相同。如,技术教学课25~30%,125~135次/分;复习课35~40%,135~140次/分;综合课30~35%,120~135次/分;一般练习密度在35-40%左右,平均心律在135-140次/分。
5、课堂氛围要“和谐”
“和谐”是指在体育课堂中要追求师生和生生关系的和谐,教学与锻炼的和谐,思考与练习的和谐,要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智力发展、情感和社交以及个性发展有机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在教学中一定要禁用哪些伤害性的语言,如“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动作都学不会”等等。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 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语文课程改 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面临的最大挑战,出现了课堂低效的现象。那 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 实践和思考,具体谈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 在备课之前,我找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它对每一学 段教学的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及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 题以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 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为了能备好课,我努力做到 细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课后的思考题我也仔细阅读,了 解了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我严格要求自己每一节课都这样备课,我发现 有准备的“仗”打得更有意思,我也从中获得了自信。
二、制订适宜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 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 重要。我们若想实现有效教学就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结合自 己学生的特点 “找准”“吃透”,再 “对症下药”。教师应依据学科特点 和学生认知水平、学习状态,在钻研课标、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注重 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 生实际的联系与融合,精选教学内容,为每一学时制订可行的课程 目标,使每一节课既有明确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又 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三、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状态 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实践体会既要有感性认识,还 要有理性认识,准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课型的内在要求,使每个学
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 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 调控,恰当引导。我班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较差,主动提 问的动力不足,抓重点句子理解的能力差,因此我在这些方面会特 意做好引导的准备。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我认真地备好 每一节课,努力地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 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 的总结语,我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 引导学生服务。备问,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教师设计的问题 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凸显单元训练重点,要少而精,要做到牵一发 而动全身。备作业,现在的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 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 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五、有效上课 我们知道,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 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 有效性。教师的讲是语文课必需的,但只有起到点拨、引领、启发、强化作用的讲才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就是干扰和阻碍。在 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觉得知识的学习与 复习不要面面俱到,而应突出重点,利用小组合作反复练习,掌握 重点。对于难点知识应依据学生的能力,老师适当点拨,然后再进 行小组合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节约了时间,避免 了时间的浪费。
六、及时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 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 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课上的教学要想高效,也离不开课下的一 些工作。例如课堂测试后对学生学情的掌握,对于出错率高的题目 要及时汇总,利于以后的教学。另外,每节课后的教后记,也是必做 的一项工作。对于每节课的优点,要及时记录下来,作为教学资料保存好,有利于以后的教学工作。而教学中存在的缺点,也要记录 下来,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而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以上的看法只是我的一点体会。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都 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探索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