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察院开展学用政策破难题工作方案
XXX人民检察院
开展学用政策破难题工作方案
为深入开展“学用政策”活动,有效破解我院检察工作在政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根据《全区开展学用政策破解难题工作方案》、《XXX“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活动工作方案》和《XXX开展学用政策破解难题工作方案》有关要求,以及全院“学用政策”活动暨新刑诉法学习工作推进会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过程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中国西部强县,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优化发展软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检察院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通过组织干警开展政治学习、查找差距查摆问题、围绕推动工作科学发展深入调查研究等方式,采取各种措施,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解放思想,在行动中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制约工作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切实将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实践中去,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中国西部强县,实现我县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紧扣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加强三农、稳增财政、改革开放、维护稳定“六项工作”的年度目标任务,推 —1—
动检察系统深入学习政策,扎实研究政策,认真落实政策,强化执行政策,用足用好政策,把政策优势转化为推动我县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的强大动力。
二、主要任务
各局各科室各部门、各位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发展潮流,学习实践新刑诉法、领会上级和县委县政府出台新政策的精神,紧密结合实际,着力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和新出现的各种难题,重点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事关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妨碍生态优化的难点问题、涉及民生改善的热点问题和久拖不决的工作难题,服务发展、创建和谐、关注民生、维护稳定。
三、方法步骤
(一)找准问题。各部门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发现和抓住影响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和制约检察机关工作、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二)深挖根源。要认真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弄清问题的真正根源,看到问题变化的方向,用辩证的方法、发展的眼光整体把握问题的实质。
(三)制定方案。要按照“一(问)题一(方)案”的要求,鼓励干警建言献策、集思广益,科学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明确解决问题的责任人和时间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2—
和有效办法。
(四)狠抓落实。要认真做好解决问题的各项工作,落实有关具体措施,建立健全挂牌督办、定期通报、办结公示、效果评测等制度,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取得实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学用政策破难题工作有序开展。要建立健全领导巡查制度,把学用政策破难题工作作为向领导汇报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各部门业务考评范围,加强对学用政策破难题工作的指导和督查。
(二)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要带头破解难题,每个领导牵头挂帅,定点到各个部门科室,指导部门同志破解1—2个改革发展和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难题,充分发挥领导示范带头作用。结合自身实际,健全学用政策责任制,设计可量化、可测定、可操作、可考核、可评价的责任体系,量化考评学用政策的具体标准,增强学用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
(三)密切配合。各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通过“学用政策”活动,找准本部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接相关政策,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发展水平,确保破难题工作 —3—
取得实效。
(四)推广典型。各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善于总结推广学用政策破难题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全方位推动破难题工作的开展。
(五)完善机制。各部门既要立足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又要着眼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特别是新刑诉法即将实施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既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又要做到敢于创新,灵活运用,要把学用政策作为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本院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政策专题学习制度、干部职工学习制度、业务培训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建立健全学用政策的长效机制。
—4—
第二篇:转型发展破难题
邯郸市峰峰矿区再就业工作经验材料
转型发展破难题 统筹就业天地宽
中共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
邯郸市峰峰矿区人民政府
(2004年8月28日)
邯郸市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南麓,面积353平方公里,人口50.2万,辖9个镇,148个行政村,68个社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一个以煤焦、建材、陶瓷和电力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工矿区。现有各类企业近1000家,其中原区属国有、集体企业123家,职工16376人,驻区省、市属企业78家,职工总数86953人。由于开发较早、工业发达、企业众多,计划经济时期,峰峰一度是周边吸纳劳动力较多,就业比较充分的地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受煤炭资源枯竭、体制束缚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一大批煤矿关闭破产,许多企业关停并转,导致大量职工下岗失业,高峰时驻区企业有17000余名职工下岗,区属企业也有9700名职工失去工作,这两方面的下岗职工一起涌上社会,都要在峰峰这个有限的市场中找工作谋生活,给再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压力。面对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峰峰矿区区委、区政府站在忠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审时度势,创新思路,按照“围绕一个主线,坚持两个统筹,抓好五个结合”的再就业工作总体思路,多措并举,合力推动,使15000名下岗和待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促进了发展,赢得了民心,稳定了社会,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型工矿区加快发展与再就业工作良性互动和双赢的新路子。
一、围绕一个主线
峰峰由过去就业比较充分到现在就业压力巨大,其根源在于长期的单一资源型经济造成职工就业渠道太集中,一旦煤矿和企业关闭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空间太狭小,就业岗位太缺乏,这是引发资源型工矿区再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从根本上化解就业难题,必须从开辟就业新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上找出路。怎样创造就业岗位?无疑,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使职工就业从过去死挤一条独木桥分流到纵横交叉的立交桥是最佳选择。为此,区委、区政府对峰峰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全局性、战略性调查研究,在科学把握区情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紧紧围绕“经济转型促发展,加快发展促就业”这一主线,作出了实施“一化三城”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化”,即大力推进城市化;“三城”,即将原先单一的“矿产资源城”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城、商贸旅游城、生态园林城”。“一化三城”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明确了经济转型的各项任务和目标,构筑了峰峰从单一平面的资源型经济向多元立体的复合型经济发展的框架和结构。围绕这一主线和目标,我们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强区、科教开放兴区、商贸旅游活区”三大主题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培育接续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和挖掘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从而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开辟了广阔空间,有效化解了就业难题。
二、坚持两个统筹
一是企地统筹。作为资源型工矿区,峰峰境内城乡交错、工农交叉,驻区省、市属企业众多,国内知名的峰峰集团(原峰峰矿务局)、河北太行集团、邯郸陶瓷集团、邯峰电厂等大中型企业均坐落于矿区,这是有别与其他农业县的独特区情。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企地双方都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促发展、安置下岗职工保稳定的艰巨任务。区委、区政府紧密结合区情实际,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统筹企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力推进“企地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按照这一思路,企地双方在促就业保稳定工作中加强了沟通与合作。在地方谋划再就业总体工作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驻区企业下岗职工一并纳入,统筹安排落实。区就业服务局共为11056名驻区企业下岗职工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在处理下岗职工上访事件中,矿区政府明确表示要将驻区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全力协助驻区企业做好稳控工作;在社区建设中,企地共建文明社区58个,逐步承接了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化职能,解除了企业和职工的后顾之忧,为驻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服务支持;在加快发展方面,驻区企业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品牌优势,地方提供场地、厂房、水电等基础设施,双方通过拍卖、租赁、入股、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新上了邯郸市方兴斯格种猪场、振源肉牛养殖场,邯钢彦亭石矿、裕行陶瓷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地共建项目,在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同时,也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据不完全统计,矿区现已与驻区企业合资合作办企业100多家,年总产值达8.6亿元,年创利税693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5000多个,2500余名下岗职工在其中实现了再就业。
二是城乡统筹。由于城市内就业岗位有限,就业条件高,就业竞争比较激烈,于是一部分下岗职工把就业目光从城市工厂转向了农村。对此,我们积极支持和引导,把“退二进一”回农村作为统筹城乡就业市场,转变下岗职工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的一项具体工作高度重视,协调有关部门通过技术扶持、结帮扶对子、帮助争取资金等多种形式帮助下岗职工到农村承包荒山,兴办养殖小区,领办农业科技园区。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我们通过召开典型事迹报告会、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在下岗职工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激励出更多的新典型,先后涌现出投资3000万建设绿色生态小区的王金河、承包荒山500亩的李慧、养猪1万头的邢国安、创建鼓山花菇协会的刘红梅等一大批种养殖专业户和农业科技带头人。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普及了科学技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又从城市招聘了大批下岗职工,从而起到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拓宽下岗职工就业领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多重功效。在引导下岗职工有序退城进乡的同时,对进城务工和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搞好各项服务,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携资金到城里创办餐饮、加工等企业的农民投资者,积极帮其跑办有关手续,同时引导他们在招工时聘用一部分下岗职工。通过对城乡就业市场和岗位的互补与统筹,形成了全区城乡一盘棋,城乡互动促就业的良好局面。
三、抓好五个结合一是与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企业新生相结合。由于体制束缚、管理不善、缺资金、无品牌等原因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1998年以来,峰峰原有区属企业大多处于“两停一亏”状态。企业是承载职工就业的舟船,舟破了、船沉了,谈何载客?如何使舟不破,船不沉?唯一出路是企业改制。为此,我们在改制工作中,始终把尽可能多地安置职工就业,维护职工利益放在首位,本着“养老保险不断档,职工分流有途径,安置就业有计划”的原则制定改制方案。特别是针对企业停工停产和亏损破产后,大批职工下岗,而企业的厂房、场地和设备等大量资产闲置这种守着巨额资产没班上的情况,明确提出了“以死资产换活岗位”的企业改制思路,因企制宜,灵活采取零资产转让、等额资产承接等额债务、整建制划转、利用场地等多种办法引进新的生产要素,盘活现有资产,使一大批区属企业实现了彻底的民营化改造,重新恢复了生机和活力。随着企业启动生产和扭亏为盈,使2000余名下岗的职工重新上岗,即将下岗的3000名职工避免了下岗。目前,全区96家国有和集体企业完成改制,共置换资产1070万元,盘活资产2.5亿元,解除债务2.3亿元,职工安心工作,很大程度扭转了以往下岗职工频频上访的局面。
二是与促进项目建设,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为加快“一化三城”建设步伐,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项目立区、兴区战略,强力实施重点项目攻坚战,2004年重点项目建设共安排项目80项,总投资105.7亿元。对新上项目,我们严格实行“三同时”,即立项的同时将创造就业岗位纳入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同时确定用工培训计划,项目建设使用的同时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书,最大限度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随着彭楠120万吨焦化、盛华日用瓷、裕行微波炉专用瓷、峰峰水泥厂日产25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这些企业纷纷“招兵买马”,成为吸纳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磁场和主渠道。盛华陶瓷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釉中彩出口日用瓷生产线一期工程刚完工,就在邯郸陶瓷集团所属企业下岗职工中招收了68名技术熟练工。全部建成投产后,还将招聘300名下岗职工。由于这些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90%以上是引进民间资本,因此在大上项目建设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目前,全区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8322家,其中成规模的民营企业452家,安置从业人员136892人,占全区从业人员总数的90.7%。
三是与发展商贸旅游,搞活第三产业相结合。按照建设商贸旅游城和区域性物流商贸中心的要求,近年来,全区新建和扩建了顺田购物中心、彭城家具总汇、梦圆家居市场、金谷仓超市等14个综合市场。同时引进天客隆、北京聚宝隆、邯郸阳光集团等国内商贸企业知名品牌,兴建了一大批特色超市和连锁店。目前,全区各类超市已发展到60多家,品牌连锁店80多家,总经销、总代理业务发展到410家,市场建设总面积达到20余万平方米,创造就业岗位7000余个,2000余名下岗职工在其中实现了再就业;在旅游开发方面,依托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规划建设了一大批新的旅游景点,同时对原有的景点周围环境进行绿化美化。现在,初步形成了南北响堂石窟、磁州窑遗址、元宝山城市园林、凤凰山森林花园四大旅游景区,正在向冀南旅游经济强区迈进。旅游的发展有力拉动了交通、餐饮、购物、娱乐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2003年全区各景点共接待外地游客150万人次,创造就业岗位5000余个,1000名下岗职工在其中找到了就业岗位。
四是与发展家政服务,加强社区建设相结合。矿区城市人口比例大,50万总人口中城市人口占30万。我区从2002年5月开始进行城市社区建设,建立了68个社区。为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我们提出了“经营社区”的新理念,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把大力发展社区家政服务业作为促进就业,加强社区建设的切入点来抓。各社区都成立了社区服务站,重点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信息中介、衣服裁剪、家电维修、病人护理等便民利民服务。同时,社区还与各物业管理公司合作开发了敬老托幼、社区保安、绿化保洁、物品递送等社区就业岗位。为鼓励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社区居委会还无偿、低偿向下岗职工提供社区的一些基础设施、场地、门面房的使用权,供他们开办各种烟酒日杂铺、餐饮小吃店、家政服务社等商业摊点。下岗女工陈江红投身幼教事业,经过5年多的艰苦创业,在社区创办了全区乃至全市规模最大的民办幼儿园,成为下岗职工在社区创业的典型。目前,全区社区内共开设便民利民服务网点350个,兴办敬老院、幼儿园42个,家政服务公司、服务队68个,500余名下岗女工和“4050”人员在社区实现了再就业。
五是与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由于资源开采需要,峰峰辖区内的很大一部分企业,特别是驻区的峰峰集团、邯郸矿务局所属的一些大型煤矿都建在远离中心城区的偏远乡镇。由于乡镇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要比城市少的多,因此这些企业的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就更加困难。为化解这一难题,我们按照“一化”即“大力推进城市化”的目标要求,站在促进全区协调发展的高度,发挥这些乡镇驻镇企业多、人气旺的优势,抓住我区和村镇、大社镇分别是国家和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打造再就业的新平台。2003年,和村镇投资6470万元开发了镇东新城区,规划建设了200多户商贸门市。同时启动旧城改造工程,扩建了600余户商贸门店。大社镇2003年投资8000万元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计划投资6000万元开发商贸和住宅小区。小城镇建设力度的加大,拉动了内需,完善了城镇功能,创造了许多就业新岗位,增强了小城镇对劳动力的聚集力和承载力。和村和大社两个镇域内的峰峰集团四矿、通二矿、薛村矿和牛儿庄矿的下岗职工纷纷到镇上承包门市或摆摊设点,依靠自谋职业和自我创业实现了就地就近再就业。他们这些资金和人力的注入,又为小城镇建设注入了活力,实现了互促互动。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1、加快经济转型,培育接续产业是资源型工矿区化解就业难题的首要选择。资源型工矿区的再就业问题说到底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造成的发展空间狭窄的问题。发展的问题不解决,再就业就永远是问题。所以,要化解资源型工矿区的就业难题,必须要确立经济转型与扩大就业并举的发展战略,以转型促发展,以发展促就业,这样才能实现资源型工矿区的二次复兴。
2、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关键。再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面大,要做好这项工作,单靠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等一两个部门的力量绝对不行,必须动员组织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协调联动,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为下岗职工再就业使劲出力,形成各条战线齐努力,多措并举促就业的良好局面,才能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3、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是创造性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面对下岗职工较多、就业压力较大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驻区企业多、合作潜力大这一独具的优势。立足这一实际,发挥这一优势,我们提出了统筹企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力推进“企地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从而为再就业工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所以,面对再就业问题,不能只喊困难,而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开拓思路,放宽视野,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用发展的办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
第三篇:破难题 抓关键
破难题抓关键
切实提高农村妇女培训工作水平
梨树县妇女联合会
培训是提高妇女素质最为直接、快捷、有效的方法,也是开展妇女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农村妇女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十分严峻的挑战。近几年来,我们按照省妇联的要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妇女需求,在一无经费、二无师资、三无场所,没有培训资源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和利用社会资源,项目化运作,高站位、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妇女培训工作,为提高妇女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积极争取项目,破解经费难题
经费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开展培训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面对保工资的财政,要想干工作就得自己梦自己圆,自己想办法找钱,拓宽筹资渠道。
一是争取国际项目为我所用。2000年我们订阅了《农家女》杂志,通过杂志社多次参加全国性会议。在增长见识的同时,结交了各方面的朋友,也逐渐了解到国内国际可利用的资源和有关
妇女儿童发展的项目都比较多,只要我们的项目设计的好,就有机会得到支持。自2002年以来,我们先后设计了妇女参政、农民合作社、妇女就业培训等项目,争取项目资金30多万元。通过实施国际项目,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争取国际项目的核心是示范与创新。如争取妇女参政项目。妇女参政是实施妇女发展规划的重要指标,也是妇女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我们认真分析本县实际,找出通过努力应该并能够解决的问题。将“梨树是全国村民自治实行‘海选’的发源地”作为切入点,积极申请妇女参政项目。第一次争取国际项目之际,正是“非典”流行之时,但由于我们项目设计的好,仅通过电子邮件就申请到了国际项目。于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执行了美国福特基金会支持的“推进农村妇女参选参政”项目。时隔三年,我们再一次申请到美国福特基金会“提高女村民代表治理能力”项目,共争取项目经费
3.7万美元。
二是利用好财政政策干有钱的活。近几年国家财政扶持力度
大,政策好,特别是利用就业政策,可以做很多我们没有钱却必须做的工作。但前提是必须建立良好的工作基础,具备政策要求的相关硬件。如就业培训补贴不能直接拨到妇联帐户,而我们就利用牵手家政服务中心落实就业培训补贴政策。我县牵手家政服务中心是经县人事局批准、县劳动局下文,具备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就业指导培训资格的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有独立的银行帐户。因此,将补贴落到牵手家政服务中心,既不违
反政策规定,也有效地利用了政策资金,加大了妇女培训工作力度。我们先后承办的家政服务、计算机等就业技能培训,都享受了财政补贴。
三是与企业合作实现双赢。妇联历来有与企业合作的光荣传
统,或者说是拉赞助。其实妇联有其它组织不能比的独特的宣传优势,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也许就不会处于被动。只有双赢,才能让企业欣然投资。我县移动公司等企业每年都主动与我们合作,联合开展大型活动,每年扩大筹资万元以上。2006年4-6月,我们与陕西汉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了“做健康知识女性,建和谐文明家庭”女性保健知识讲座30多场,受益妇女1500多人,在提升企业知名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女性自我保健意识,实现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几年来,共与企业
合作项目4个,增加工作经费3万多元。
二、整合社会资源,壮大师资队伍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们
利用实施项目的优势,不断挖掘社会资源,壮大师资队伍,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聘请专家学者讲学。几年来,我们多次请专家、教授到
梨树为广大妇女传经送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赵颖、荣维毅,中华女子学院韩贺南、知名人士吴青、《中国妇女报》副主编谢丽华、国家民政部范瑜、北华大学沈健、四平市奇谋律师事务所所长贾中化等20多名专家、教授先后来我县授课。不仅讲课水平高,而
且运用参与式培训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学员与教师的互动,大大提高了培训质量。
二是建立本地的培训者队伍。我们先后选送20多名县委党校、组织部、县民政局干部及妇女骨干到北京免费参加培训者培训班;最近又在梨树举办了社会性别与妇女参政培训者培训班,对30名乡镇局妇联干部进行专题培训,之后她们将深入到乡镇村屯为妇女群众讲课。
三是成立促进妇女发展志愿者协会。吸收司法、计生、畜牧、农业、民政等13名县内专家参与到协会中来,深入基层义务讲课,实现了基层妇女与专家的直接对话。同时,调动了多方面力量支持妇女培训工作,对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把握关键环节,确保培训实效
几年来的培训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取得预期的培训实效,必须是定位准确、针对性强。
在培训对象上,突出农村妇女骨干和下岗失业妇女两个群体。2002年以来,我们先后实施了“335(三年时间对3000名农村妇女骨干进行实用技术、法律常识、卫生保健、参政等五方面知识培训)培训工程”、“万千百十(对万名农村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千名致富女能手、建设百个双学双比示范基地、创建十个巾帼文明示范村屯)行动”,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农村致富实用技术和就业创业技能。几乎每期培训班都安排了至少一项实用技术课,而且提前做好需求
调查。2006年11月,我们针对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和就业困难,请长春市劳动保障局张鹏飞同志进行SYB创业培训,激发了妇女的创业热情,拓宽了创业思路。
在培训方法上,突出“教”“学”互动。采取集中上大课和参与式教学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典型交流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学员讨论相结合,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学习热情。在刚刚结束的社会性别与妇女参政培训者培训班上,不仅采用参与式,而且利用半天时间选出5名参与者进行模拟讲课,既锻炼了学员,发现了问题,又积累了经验,成效显著。
在培训效果上,突出“适时”与“高效”并重。为确保培训效果,一方面,我们适“时”培训、因“势”培训,追求立竿见影,学了就会,学了就用,学了就见效。如村委会换届前培训,主要目标是提高竞选意识和能力;换届后培训,主要是提高村务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我们重视“效果”评估,科学制定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以评估促进培训质量提高。
几年来,我们通过项目化运作,以妇女需求为导向,开展各类培训,增强了妇女的发展意识,把妇女从旧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引导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提高了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妇女骨干,提高了各级妇女干部的素质,也改善了妇联办公条件,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妇联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四篇:关于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全市作风整顿建设成果的具体举措;是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为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到一线、下基层、转作风,更好地服务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儋州“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加快海南西部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结合实际,日前,我市印发《关于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坚持把活动总要求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把力求实效贯穿始终,注重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示范带动。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坚持从严要求,确保务实有效。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有序推进活动。
《方案》明确范围和对象,活动以市委各部门,市政府各部门,市人大、政协机关,各人民团体和市直属企事业单位为主,省驻市单位参照执行。人员以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法检两长,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主,其他干部根据需要参与。
《方案》明确活动主要任务: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海南西部中心城市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主动深入查堵点、破难题,聚焦推动经济发展、政策项目落地、民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转变作风等领域,重点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堵点难题,破解一批制约和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促进儋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方案》要求,市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乡镇、企业、学校、村庄、社区开展调研,真正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措施,推动解决一批痛点焦点堵点难点问题。其他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要紧密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开展调研,解难题、求实效。
《方案》表示,活动将采取统一部署,从2021年6月开始启动,至2021年9月结束,紧紧围绕活动内容,根据各领域各行业实际,坚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导向,坚持以推动整改促进发展贯彻始终,重点抓好全面找准问题、科学制定计划、深入组织实施、开展评比评估4个环节,通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研讨、开展献一策活动、深入实地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制定实施计划、严格审核把关、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抓好整改、定期通报活动情况、开展督查评估、完善制度机制等11个步骤进行。
第五篇:玉州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学用政策活动”破解难题的工作情况汇报
玉州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学用政
策破解难题的情况汇报
玉州区么、区政府: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办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学用政策活动”。现将我办认真开展“学用政策活动”破解难题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前段时间,我办根据中共玉林市玉州区委办公室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州区梳理政策和送政策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办发[2012]22号)的要求,于4月24日组织全办人员学习了该文件,并于4月24日制定了玉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活动方案,由陈亮主任亲自抓,黄斌东副主任具体抓,按照活动的要求并结合我办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今年的学习计划开展了集中学和自学。集中学习内容为: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发[2011]10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贯彻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中办发[2011]27号)。二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7号)及相关配套文件、区扶贫办、区财政厅 1
印发的《关于编报2012年第一批产业开发扶贫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开办发[2012]47号)、区扶贫办、区财政厅印发的《关于编报2012年第一批基础设施扶贫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开办发[2012]48号)等与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相关的文件,进一步统一了全体扶贫干部思想认识,提高了学用政策的积极性。
二、结合实际,梳理政策
1、用足用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兑现落实情况。一是重点学习了《关于实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7号)和玉林市委员会、玉林市人民政府《中共玉林市委员会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玉发[2012]13号),认真执行新一轮扶贫标准,积极慎重开展识别贫困人口工作。
2、动员全体干部按照“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活动要求,认真收集而后整理与本办职能任务和工作实际相关的各项有关政策资料,尽量做到不缺不漏,并将梳理结果上报区委区政府。
3、开展修订和清理属于本部门制定的政策情况。在认真学习研究中央、自治区关于扶贫开发的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结合玉州区扶贫开发工作实际,我办拟稿的玉林市玉州区委员会、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政府印发了《玉州区“十二五”时期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玉区办发[2012]33号)
并已下发到各有关单位并指导性开展扶贫工作。
三、采取措施,破解难题。
今年以来,我办分期分批多次到扶贫包村等行政村开展 “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宣传活动,向贫困村群众宣传扶贫开发等政策。
一是配合区组织部在贫困村举行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现场培训会,扶贫办陈主任亲自现场讲解和宣传有关扶贫政策,发放有关扶贫政策资料500多份,破解了第一支书上任后面临的业务知识相对缺少,不知如何入手的难题。
二是积极慎重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及建档立卡工作,破解扶贫工作的基数不明确的问题。我办在玉州区党校分别举行了2场大型镇级、村级干部工作人员培训班,召开各阶段的分管领导会议6次,培训工作人员400多人,向全区8个镇(街道)95个村(社区)发放有关贫困人口识别对象资料约5万多份。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后,我办经常深入各村细致了解和指导此项工作,确保该项工作能顺利完成,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总结阶段。
玉州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