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法制工作关系思考探讨

时间:2019-05-13 05:2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府法制工作关系思考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府法制工作关系思考探讨》。

第一篇:政府法制工作关系思考探讨

国务院《关于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是市县政府今后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落实《决定》的各项内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市县政府法制机构作为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参谋、助手和顾问,在推进本地区依法行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处理好政府法制工作各个方面的关系,也就显得十分重

要。

一、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市县政府法制工作是本级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政府工作的一个局部,做好政府法制的各项工作,对于推进本级政府的依法行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开展工作时还必须有全局观念,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政府工作的大局,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统筹规划职能,结合本地区政府工作和依法行政工作的实际,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规划和计划,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任务,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面对当前因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省政府提出2009年为企业服务年,要求各级政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应当从本职工作出发,推动市县政府依法行政,从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行政复议等方面入手,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虚与实的关系

市县政府法制工作应当把务虚和务实结合起来。就务虚而言,一是应当加强对政府法制工作的宣传,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等多种形式扩大政府法制机构和政府法制工作的影响力,树立政府法制机构的良好形象;二是发挥政策研究、情况交流职能作用,通过研讨会、培训班、内部刊物等形式,加强政府法制机构之间的交流,提高市县政府法制机构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就务实而言,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做真抓实干的典范,认真做好执法人员培训、执法资格管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和评议考核、执法案卷评查、行政复议应诉、政府重大法律事务处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履行好《决定》明确政府法制机构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职能,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当好参谋、助手和顾问。

三、正与奇关系

所谓正,是指已经形成的政府法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经过多年来的积累,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且行之有效工作制度、程序和方法,特别是近年来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进程的加快,政府法制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无论是规范性文件、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资格管理工作,还是行政复议应诉工作,都为今后开展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政府法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市县政府法制机构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奇”字上下功夫,开拓政府法制工作的新局面。深圳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法治政府的指标体系,得到国务院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其他地方的政府法制工作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处理好正与奇的关系,在做好现有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开拓创新,出“奇”制胜。

四、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的关系

随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推进,政府法制机构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考虑到市县政府法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的现状,四面出击难以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因此,必须处理好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的关系,在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的同时,集中优势兵力解决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市县政府法制工作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要求,先后进行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贯彻《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等重要工作,省政府今年又部署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每项重点工作开展后又都成了法制机构的日常性工作,这就要求市县政府法制机构抓住工作重点,解决主要问题,同时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在做好重点工作的同时,完成好规范性文件、行政复议、执法证件管理、政府重大法律事务等日常性工作,全面完成政府法制工作的各项任务。

五、动与静的关系

市县政府法制工作应当坚持动与静的对立统一。从静的觉度看,政府法制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应当坚持其中的好的制度和做法,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从动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不断推进,政府法制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政府法制工作的水平。以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为例,市县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但是,随着部门内部执法责任制的推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的细化,新法的颁

布,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对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内容和考核项目适时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应当结合本级政府和部门执法工作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调整考核指标,实现对被考核对象的科学合理评价。同时,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的执法主体、执法依据的梳理结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应当及时清理和更新,使其与法律法规的变化相一致,保证公开的信息真实准确。

六、内与外的关系

政府法制机构是整个国家机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开展好政府法制工作,法制机构必然要与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市县政府法制机构首先要处理好与本级政府的关系,为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和顾问,为政府的制度建设、重大决策从法律上把好关,规划、推动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其次,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处理好与上下级政府法制机构、同级政府法制机构、本级政府部门法制机构的关系,接受上级政府法制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做好对下级政府和同级政府部门法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同时,加强与同级其他市县政府法制机构的交流沟通,学习先进经验,促进本地的法制工作。最后,市县政府法制机构还应当处理好与同级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等单位的关系,处理好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接受监督,争取支持。

就政府法制机构内部而言,各个科室都应当认真完成好规范性文件、执法证件管理、行政复议、执法责任制等各项日常工作,在工作交叉部位或重大事项需要协同工作时,各科室人员都应该齐心协力,勇挑重担,完成好相关工作。只有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的职能作用,才能扩大政府法制工作的影响力,树立法制机构的良好形象。

七、指导与监督的关系

政府法制机构与政府各部门和下级政府在依法行政工作上,既有指导关系又有监督关系。就指导而言,一是通过制定制度、工作会议、发文等形式对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提出要求、进行指导;二是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三是印发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各种执法文书格式文本和案卷规范,要求各行政执法机关结合工作实际予以完善,提高行政执法机关的办案质量。就监督而言,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政府法制工作的抓手,被纳入了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充分利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加强对政府各部门和下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通过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案件评查、规范性文件备案检查等集中考核和对执法人员培训、执法资格管理、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备案、举报投诉处理等事项的平时考核,客观公正地评价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另外,政府法制机构还可以通过日常监督检查、行政复议等途径加强对政府各部门和下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

八、点与面的关系

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在工作中应当注意点与面的结合,以点带面,推进政府依法行政的进程。一是通过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活动,树立典型,加强宣传,推广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单位的带动作用,促进本地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二是开展优秀执法案卷评选和案卷评查工作,通过对个别案件的点评,带动行政执法机关整体办案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考评,市县政府法制机构都开展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对抽查的案卷评出问题、要求整改,对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对做出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行政执法机关和人员,依法追究行政执法责任,对其他机关和人员起到警示作用,提高依法行政的责任意识。

九、机构与职能的关系

目前市县政府法制机构的现状与承担的职能相比,大多数地方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在上一次机构改革中,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法制机构都得到了加强,但市县政府法制机构的情况则不容乐观,部分市政府法制机构和大多数的县级政府法制机构仍然处于“小马拉大车”的尴尬境地,甚至有些县政府的法制机构只有一个人,做好政府法制工作只能是望洋兴叹。随着《决定》的实施,依法行政工作对政府法制机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县政府法制机构的职能强化,承担的责任也相应增加,提高市县政府法制机构的规格,增加人员,已经是摆在市县政府法制机构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即将开始的市县机构改革中,市县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决定》和省政府实施意见的要求,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上加强政府法制机构,使其与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

十、人员素质与工作开展的关系

政府法制机构的工作职能要求其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首先,政府法制机构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其次,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应当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不仅掌握依法行政的有关法律知识,还应对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有深入的了解,对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拆迁安置、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热点问题涉及的法律法规应当精通,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工作涉及的法律领域不断扩大,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作为政府的法律顾问,还应当熟悉特许经营、企业并购、外商投资、公司上市、证券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这就要求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适应政府工作发展的需要。第三,政府法制工作人员还应当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在执法人员培训中,如果没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便无法给执法人员讲好课,在案卷评查、规范性文件审查、行政复议等工作中,如果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法律的准确把握,便发现不了他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就不能完成好相应的工作任务。因此,政府法制工作人员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学习,加强实践,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开展好政府法制工作。

上述十个方面并不能囊括市县政府法制工作的全部问题,但是却是工作中必然会遇到的,政府法制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在履行好二十字职能的同时,应当加强自身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指导政府法制工作为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政府法制研究问题的思考

在全国政府法制系统中,政府法制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许多省市的政府法制机构建立了法制研究中心,对其进行专事研究。相当多的在政府法制第一线工作的同志,不断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思考、概括,实际上他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研究。也有不少高校、科研单位的学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里,试图对实践中涌现出来的种

种现象作出理论的诠释。

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省级政府法制研究机构,我们也初涉其中。我们对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思考与观察,如政府法制研究的现状、政府法制理论体系的状态、政府法制研究的价值取向、政府法制研究的所宜方法,等等。下面谈一些初步的认识与体会,与同道们切磋。

一、关于政府法制研究的现状

1.政府法制工作的历史发展轨迹

要了解政府法制研究的现状,先得了解政府法制工作本身;而要了解政府法制工作,最好是简要回顾一下它的历史沿革。

严格来说,只要有政府就会有政府法制工作。政府管理(服务)社会,必须先立规矩,这个规矩在封建社会就是例律诰令,进入近现社会就是法律(包括法规、规章、政策)。那就必须有机构或人员来建章立制,铺佐践规行矩,起到参谋、助手和顾问作用,这就是政府法制工作。

远古时期是没有法律的,那时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靠不成文的习惯。正如我国古书上记载的,“神农无制令而民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观,由统治阶级制订并以强制力强证实施的法律出现了。最早的法律可追溯到大禹时期,大禹为了治水,不得不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于是采取了诸多带有强制性的非常手段,制定了一系列严明的纪律(《禹刑》的滥觞),这就是法律的雏形。大禹的“肱股”皋陶担任“大理”,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长,从不很严格的意义上说,他做的就是政府法制工作。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历朝历代都有体系较为完备的法律(刑、律、例、诰等),形成了浩瀚而自成一体的中华法系。我国封建法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刑、民、行政合一,因此当时的政府法制应该就在其中,只不过未必有这个提法,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十分重视政府法制,专门设立了法制局。法制局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拟制了许多反对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废除封建陋习、保障人民权利的法令,如保护私有财产、倡导发展工商业、注重农业生产发展、禁止贩卖和买卖人口、保护华侨正当权益、严禁鸦片、限期剪辫、劝禁缠足、禁止赌博等等。可以说,近代史的政府法制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政府法制的形态。

新中国的政府法制是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建国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废除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及其法律体系,面临着建立新的法律制度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为了适应法制建设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设立了法制委员会,负责政务院的法规草拟和审查修改工作。1954年政务院改为国务院后,又成立了国务院法制局。嗣后,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政府法制工作形实皆无。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之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工作思路。相应地,政府法制工作也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逐步得到了恢复与加强。198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局成立。1986年4月,国务院法制局成立,作为国务院的一个直属机构,全面负责法制行政工作,对国务院各部门的法制工作通盘考虑、综合研究、组织协调、具体指导。1998年3月,国务院法制局更名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成为协助总理办理法制工作事项的办事机构。各省、市、县的政府法制工作开展的情况大抵如此。由于级别不同、行政权限不同,各级政府法制机构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存在一定区别,然而其基本任务和基本职责是一致的,即:全面负责本级政府的法制工作,对本级政府的法制工作“通盘考虑,综合研究,组织协调,具体指导”。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职能:行政立法工作: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与应诉;法制宣传与培训。

2.政府法制研究的现状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法制工作实际上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相应地,政府法制研究也是从那时开始萌芽。它随着政府法制工作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而壮大、旺盛而旺盛,现在已经初步形成气候。就目前而言,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势头良好。如果说政府法制工作是一项年轻的事业的话,那么政府法制研究则是(也应当是)一项更年轻的事业。理论总是滞后于实践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上个世纪80年代政府法制工作刚刚起步的时候,一切都是新的———事业本身与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当时只在政府办公厅(室)设一个局(处、科),主要

职责是草拟、审查、修改法规及规章;人员也是从其它部门“转业”过来的。后来职责、职能不断拓宽,机构不断升级,机构的网络日益健全,队伍也越越来壮大。日见丰富的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问题,需要从理论的层面予以回答。到上个世纪90年中期以后,政府法制的机构与职能已基本成熟定型,理论研究也在这样的土壤下得以较为正规地展开。到目前为止,政府法制理论

研究也还属于起步阶段,它的理论体系尚在建构之中,一些基本的范畴尚未完全明晰,基本的原则和原理尚不能稳定和巩固(关于这一点,后面还要作详细分析)。然而它的发展势头很好,可以说正逢天时、地利、人和,蓬勃发展、硕果累累应该是可以预见的前景。

(2)工作在政府法制第一线的同志是研究的主力军。目前研究政府法制的,主要由三方面人员组成:一是直接从事政府法制工作的同志;二是从事部门法制工作的同志;三是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前两者都属于工作在政府法制第一线的同志,他们对政府法制工作有着很深的感情,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种种的难题与困惑。他们本身有着一定的行政法理论基础,于是便自觉地搞起了研究,试图为工作中的难题与困惑找到答案。他们的优势在于实践经验丰富,研究的动力强劲,大量的现象与素材了然于心;他们的劣势是尚缺乏系统的理论训练,研究的功底单薄,同时对最前沿的信息与动态缺乏把握。专家学者们大多是研究行政法出身,因为行政法与政府法制有着较多的交集,他们便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后者。专家学者的优势在于视野开阔,思路多维,信息通达,同时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劣势在于对现实中的现象与问题把握不准,没有足够的鲜活生动的研究素材。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学者型官员,他们既在政府法制部门任职,又在高校科研单位兼职(教学或科研),他们既有着两边的所长又避开了两边的所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他们将是政府法制理论研究的扛鼎人物。

二、关于概念与体系

1.政府法制研究应廓清基本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对于任何一门学问来说,概念是一个基本的要素。如果把一门学问(理论)喻为大厦的话,那么概念就是砖瓦钢筋水泥等最基本的建材;正是这些基本建材的构架,才砌成了理论的摩天大楼。离开了基本概念,要构筑起一门学问是不可思议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那么这门学问难以形成严密的体系。

一方面,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元素。我们知道,人类的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离开语言的思维只能是胡思乱想。而语言正是一个一个的概念用助词的线索串联起来的。例如把“一匹马拉着一车草”说成是“一只动物拉着一堆植物”,从泛义上来说,后一句并不错,但显而易见,它是犯了以大概念代替小概念的逻辑错误,就是概念不清的表现。概念不清,不但无法准确地表达,同时也使思维无法深入下去。

另一方面,概念准确是学问交流的必要前提。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理论理论,既要“理”,又要“论”。关起门来冥思苦想,不与人互动交流,这样的研究只会贻笑大方。而概念不清,就无法相互交流———其结果只能是两个聋子辩论,自说自话。比如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这一命题,如果要对它进行讨论,就必须把“市场经济”和“法制经济”这两个关键的概念厘定清楚,对它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准确并达成共识,这样的讨论才有意义。诚如著名法理学者张文显教授所言:“……如果没有自己的范畴或者范畴的内容模糊不清,就不能引发共识,各门科学就无法正常地、有效地沟通、对话、合作。”

如前所述,政府法制研究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不可避免地,其中的许多概念还存在着尚未定型、含混不清的现象。由于政府法制理论与行政法学有着较大面积的交集,有许多概念是直接从行政法学“拿来”的,例如行政、行政权、行政法关系、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违法、行政责任、行政救济等等。行政法学本身的发展也是坎坎坷坷,到90年代中期才发育成长,但还算不上成熟,其中的概念也没有完全定型。政府法制理论将这些概念搬来,本身就有着胎里带来的先天不足。撇开这个因素不谈,单就政府法制理论本身的概念(或者主要应归类于政府法制理论体系内),含混不清、界定不明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例如“政府法制”这个概念,什么是政府法制?实际工作与研究当中,有着多种的说法与理解,它的外延究竟延伸到哪里,更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政府法制是指政府职能的法律化、制度化,它的外延指向所有政府的职能范围。有人认为,政府法制就是襄助政府处理法律事务,起到一个法律参谋、助手和顾问作用,它的外延指向就是政府立法、行政复议与应诉、规范性文件审查、行政执法监督等有限的几个方面。又如“规范性文件”这个概念,在日常使用与研究中就很不规范,有时它是指所有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政策性文件,有时它仅指法律、法规、规章以外(或以下)的政策性文件。外延的时而扩大、时而缩小,对于准确地表达,对于顺畅地交流,对于研究的深入,都会产生许多的障碍。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罗豪才教授主编了一本《行政法学》,使行政法学中的近三十个概念得以稳固界定。政府法制研究亟需这样一位泰斗式的人物,拿出一本宏篇巨著,将政府法制的核心概念得以准确明晰下来。

2.政府法制研究应构建基本的体系

目前的政府法制研究,应该说已经初具体系。有不少学者、专家和实务工作者著书立说,为政府法制理论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然而毋庸讳言,就整个政府法制研究状况而言,离完备的、严谨的体系尚存差距。

一般而言,一门自成体系的理论应具有以下的板块:

(1)基本范畴

关于这一点,上面已有所述及,这里不赘。

(2)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是一门学说的地基与墙基,对这门学说起着十分重要的底座支撑作用。目前,政府法制尚未形成自己的基础理论,这对自身的成长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亟需有人不甘寂寞,来做这项基础工作。夯实政府法制基础理论,一是可以发挥其指导功能,指导政府法制理论体系的构建,促使政府法制研究沿着合乎规律的方向发展;二是可以发挥其整合功能,促使整个学科的体系趋于和谐、有序和统一;三是可以发挥其阐释功能,即对概念与范围、目标与手段、内容与形式等做出准确的阐释,对一些未知的领域作出假设与推论。

(3)梳形分支学科

任何一门学问都有许多分支学科,它们像梳齿一样并立于基础理论之上。政府法制理论也不例外,它也有着多个分支。目前大多是按照政府法制部门的职能来分的,如分为政府立法、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监督等,尚未跳出实用的窠臼。能否从大政府法制的概念,使分支涵盖更多的领域?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关于政府法制研究的方法论

每一种学问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或遵循某种特定的方式来研究和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政府法制理论研究也不例外,它也要有自己的方法论。所谓“政府法制研究方法论”,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基于特定的哲学基础,体现基本学术立场,对具体政府法制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体系。方法论不是各种具体方法的简单叠加和描述,而是侧重揭示如何运用不同的范式和方法来剖析政府法制研究的“方法的方法”。

1.政府法制研究方法论的原则

政府法制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指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的思路,是关于应用具体方法的一种根本性的、基础性的方法。它是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对其它方法的适用发挥着整体的导向功能。

政府法制研究方法论的原则,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从政府法制现状、实践经验、存在问题出发,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找出问题的症结,得出正确的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它包含以下的核心点: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规定了思维的根本出发点和总方向;二是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三是坚持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不是线型的单值分析,而是多元的多变量的分析。四是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政府法制发展的过程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有着深刻的联系,一种理论只有在准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的条件下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并且在自身的运动和发展过程中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2.政府法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政府法制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齐头并进、相互作用、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的方法。

关于理论性研究,在前面论述基础理论中已有所涉及,这里不赘。这里略述一下应用性研究。政府法制应用性研究,是运用政府法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探索、开辟实际应用的途径。它着重研究如何把政府法制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技能、方法和手段,使理论与实际衔接起来,达到某种具体和预定的实际目标。也就是说,通过应用研究,直接解决政府法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我们日常工作中常作的调查研究,就是为了解决某一个特定的问题。又如江苏省政府法制办于2005年上半年向系统内外招标的六个研究课题,基本属于应用性课题,有的直接为当年的立法服务,有的直接为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服务,有的直接为当前的实际工作服务。

至少在目前,政府法制研究宜以应用性研究为侧重。

3.政府法制研究的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归结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具体到政府法制研究中,可表述为将认识建立在现实行为的经验事实基础之上,通过社会调查、观察社会现实、控制实验条件获取数据和原始素材,在对原始数据和素材进行科学处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一般结论的研究范式。

实证研究是政府法制研究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具体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就是将两种研究对象加以对比分析,从而寻求事物的相似与差异这一基本特征的研究方法。在政府法制研究中,比较研究也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是借助对中外和国与国之间以及同一国家(或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政府法制现象的比较,从而发现有助于我国(我省)政府法制建设和完善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

比较研究方法中应当包含了历史研究的方法,因此关于历史研究方法这里不赘。

(3)博弈理论研究方法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理论最初被经济领域所引用,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政治、法学、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等各个领域,博弈论又被称之为方法论。政府法制研究有着更多的应用博弈论的理由,因为政府法制本身就起着政府的参谋、助手与法律顾问的作用,为政府的决策服务实乃题中应有之义。综合分析研究各种动态的情况与因素,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性意见,提供多方面的论证和建设性的结论,是政府法制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篇:关于强化政府法制监督的思考和建议

政府法制监督是政府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没有立法权的基层政府法制机构的核心工作。**市的法制监督工作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取得了一些成效。我认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形势发展下,在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的迫切要求下,政府法制监督工作应及时跟进,全面参与,使政府

法制监督融入政府管理方式变革的大潮之中,为全面履行政府法定职责作出新贡献。

一、**市政府法制监督工作简要情况

近年来,我们围绕政府管理、服务的实际,以全面履行政府职责为核心,对政府法制监督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对监督的形式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一)围绕履行职责,确定监督重心。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其重要原因是一些政府部门没有全面、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上级机关没有认真、准确实施监督所致。工作中,我们将政府法定职责的履行情况作为政府法制监督的重心,重点抓好政府、政府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监督。如近几年在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城市房屋拆迁、土地权属争议解决、农用地征收征用等领域,我们都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促进了相关工作的依法开展。

(二)全面梳理职责,明确监督内容。我们结合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在行政处罚主体资格和处罚权限清理的基础上,对政府的职责进行了梳理。不仅梳理出具体行政行为职责,而且还梳理了政府其他法定职责。涉及各种规划的编制,如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防洪规划等;各种预案的制定,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防控预案等;各种标准的制定,如基准地价、城市容貌标准等,以及重大公共设施的管理和保护等领域;涉及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招标审批、国有企业改制、预决算管理、教育经费保障、公务员重大奖惩等内容。厘清了政府的各项职责,为政府开列了一份清晰的权力和责任清单,既是政府履行职责的依据,也为法制监督提供了明确的内容。

(三)创新监督渠道,提高监督能力。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行政执

法监督工作新方式,拓展监督领域。一是把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纳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范围,坚持有件必审,有件必备。二是规范重大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裁决的备案审查工作,以市政府文件制发相关备案审查规则,结合执法责任制,随时开展抽查。三是启动行政执法投诉工作。制定出台了《**市行政执法投诉办法》;组建了**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安排了专职的投诉工作人员;督促各地、各部门相应的开展了行政执法投诉工作,建立健全了全市行政执法投诉网络;向社会公开了投诉电话、投诉受理范围、投诉方式等内容。全市每年查处行政执法投诉案件500多件。四是积极开展明查暗访活动。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及时发现查处违法的行政案件,我们对影响企业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安、工商、规划、土地、技术监督、交通、城管执法等重点执法部门的执法活动进行暗访,及时纠正违法执法行为。五是开展案卷评查工作。集中时间,组织各地、各部门法制机构负责人,开展对全市行政执法案卷的联评、联查。每年评查案卷近500本。及时发现程序违法、文书不规范,适用法律依据不当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立即进行整改。

二、关于政府法制监督现状的思考

政府法制监督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项明确而又具体的工作,是在1994 年的全国政府法制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提出来的,之后,政府法制监督经历了一个从重视、淡化到重新加强的曲折过程。十多年来,国务院在贯彻《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的相关通知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等文件中,多次提出要加强法制监督工作,要把法制监督作为政府法制工作的组成部分。据国务院法制办调查,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出台了行政执法监督方面的法规、规章,将法制监督列为法制机构重要职能。但在实际上,政府法制监督还相对淡化,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

(一)政府法制监督依据不明确。政府法制监督的直接法律依据是层级监督。对于层级监督来讲,《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均有规定,依据是明确的,但关键是作为政府法制机构工作的法制监督,却缺乏明确依据。从关系上看,政府法制监督应是政府法制机构代表本级政府对行政机关职权行为进行的监督,层级监督和作为政府法制机构工作的法制监督应该不属同一概念。政府法制机构进行法制监督,存在着有无授权的问题,而从现行规定看,目前尚没有国家级有关规定作出明确授权。2003 年国务院贯彻《行政许可法》的通知指出“强化对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政府法制机构在这方面具有重要责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法制机构监督职责在于文件备案、行政复议,仍没有将法制监督作为法制机构的正常职能。

(二)政府法制监督缺乏完整体系。从中央层面看,国务院法制

办的执法监督以协调研究为主,没有直接的监督职能,使中央政府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最高行政层级监督权无法真正落实。受国务院法制办职能调整影响,部分省政府法制机构也淡化了法制监督的职能,将“执法检查”职能移交,改为主要以协调为主。个别省市虽然保留了法制机构的监督职能,但也主要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省级政府层级监督无法完整落实

。而对于地市级以下政府法制机构来讲,由于受编制、人员、条件所限,法制监督的职责很难充分发挥。

(三)政府法制监督范围过窄。一是缺乏对行政职权行为的完整监督。实践中,政府法制监督所采取的行政复议、行政检查、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发证、重大行为备案、案卷评查等,主要是针对具体行政行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仅停留在规范性文件备案的层次,没有对行政机关履行行政职责行为实施全面监督。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之外的一些行政行为,如行政决策、行政指导、行政规划、内部行政审批行为、内部处理行为等,均没有纳入政府法制监督的范围。而实践中,这类行为虽不直接针对行政相对人,但却在更大范围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过多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使执法监督与政府中心工作“两张皮”,无法与中心工作融为一体,难以真正发挥实效。二是对政府履行职责监督不到位。在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方面,现行监督主要局限于对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由于受条件所限,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很难实施,即使实施,也主要局限于行政复议方面,对其他行为则难以有效监督,政府自身行政行为的监督成了盲区。

(四)政府法制监督手段乏力。政府法制机构只有办事权、建议权,没有直接处理权,在具体监督工作中,被动应付多,主动实施少;书面检查多,现场监督少;整体监督多(通过执法人员培训发证等),个案监督少。在监督手段上,仍是传统的备案审查、培训发证、行政复议,缺乏主动深入实际,对具体案件的监督纠正缺乏实效性,甚至法制机构人员被有些执法人员认为是只懂制定法规政策的书生,与监察、审计部门时时掀起的廉政风暴相比, 政府法制监督的正当性、全面性、权威性尚未被政府、部门、社会认可。反观同样是行政监督的行政监察,既包括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又含有对行政机关全面履行职责的监督, 通过举报、投诉、主动检查、行风评议等多种方式进行。相对而言,政府法制监督不论是在手段方面,还是在权威方面,都无法和行政监察相比。由于缺少有效手段,权威性不高,再加上政府法制机构忙于为同级政府“办事”,缺乏对监督工作的整体部署、研究,因而实际监督效果并不明显。

基于以上原因,有专家甚至提出,将政府法制机构承担的部分监督职能分解到监察部门或相关的行政部门。但是,我国行政体制决定了行政层级监督应该是最有效的监督职能,行政系统内部应合理划分决策、执行、监督职能,各种职能应当相互独立行使,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作机制。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发布和对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为监督工作带来新的生机。

三、加强政府法制监督的建议

(一)加快政府法制监督制度建设。要加强政府法制监督,亟需出台规范政府层级监督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省市制定了行政层级监督的地方性法规,但是层级较低,摆不上台面,只有制定统一完善的行政监督法,才能与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复议法等一起构筑行政法治的完整体系。

(二)明确政府法制机构的监督主体地位。行政层级监督的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而政府是由行政首长、秘书长、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他们无法实施对行政执法的日常监督。这也是层级监督长期弱化、浮于表面的原因。法制监督的权力主体是各级政府,执行主体是政府法制机构,只有“层级监督专门化”,才能真正保证层级监督权的落实。政府职能庞大纷杂,必须有相应的执行部门来实施具体监督职能,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对政府法制机构的执法监督主体地位作出明确规定。

(三)将监督作为政府法制机构的核心职能。法制监督工作是政府法制工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必须有专业化机构,采取专业化手段。因此,必须明确法制监督为政府法制机构,特别是无立法权的市县级政府法制机构的主要职能。这是落实行政层级监督法律制度的需要,是构筑执法监督体制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作为政府法制建设方面的职能机构,就是要在法律制度建设上保证权力意志得到切实贯彻,理所当然地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行政法制监督上。而行政机关承担的立法起草工作,实质上是受权力机关委托的立法,不应也不能作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的主要工作,而且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行政机关立法的功能将会逐步削弱。因此,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政府法制机构领导的主要精力、政府法制机构的主要人力、政府法制工作部署的重点方向以及政府法制工作实绩的主要考核指标等各方面,都应围绕如何切实加强行政法制监督这一目标。显然,这就需要逐步实现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

(四)将全面履行法定职责作为政府法制监督的主要内容。以全面履行法定职责为重点,将行政职权行为全面纳入监督视野。凡是建设法治政府所要求的一切内容均应纳入监督,凡是行政机关履行职权行为均应纳入监督,凡是行政权力运作的一切环节均应纳入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履行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综合协调、监督指导之责。当然,在具体实施上应各有侧重、分步实施。在监督对象上,应当明确凡是行使行政职权的机关、组织均应纳入监督,地方政府法制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具有领导、指导、监督职责的一切机关、组织均可实施监督。

(五)整合监督资源,提升监督效能。一是整合行政监督资源,完善行政监督和责任追究责任,全面加强政府内部监督问责,提升法制监督层次与效能。二是拓宽行政执法责任制范围,全面加强法制监督。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不能只通过文件备案、执法人员考核、案卷评比等,还应当积极探索多种方式,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推行行政问责制,开展绩效评估,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工作的一部分。三是通过考核法定职责履行情况实施绩效评估。在绩效评估中,依法行政并非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并列的单独一部分,而应是各项指标的内在涵义和评估标尺。因此,各项指标的考核,都是履行法定职责的考核,依法行政涵盖绩效评估的各个方面。

第四篇:加强政府法制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如何把讲话精神在政府法制系统认真落实,抓好政府法制队伍的作风建设,是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应该经常思考和不断强化的问题。

一、加强政府法制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适应推进依法

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新形势的需要

加强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是推进依法行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所迫、任务所需、职责所系。

(一)政府法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政府法制干部队伍必须加强作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政府在实施决策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发挥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为政府的重要决策和重大行政管理活动提供法律保障,政府法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一是,工作责任大。政府法制的主要工作都是受政府委托或者直接以政府的名义进行的,其责任主体往往涉及本级政府,责任重大。二是工作要求高。无论是政府立法、行政复议应诉,还是行政执法监督和法制培训工作,涉及的都是法律关系和利益协调,工作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来不得半点马虎。三是工作接触面广。就市法制办而言,上至市长,下至百姓,还要联系区县(市)政府和几乎所有的市直部门,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自身的素质。四是工作程序严。行政案件从受理、补正,到审理、决定、送达、执行,法律法规都规定了一系列的程序,必须严格予以遵守。政府立法的调研、协调、修改、提报也都必须符合《立法法》的规定,严格的法律程序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求政府法制队伍都必须加强作风建设。

(二)政府法制工作的职责决定了政府法制队伍必须加强作风建设。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德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政府法制工作的重点就是为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当好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在新的职责定位上,政府法制工作必须要为促进发展、改善投资环境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必须要为促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法制保障;必须要为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履行工作职责;必须要为化解行政纠纷,解决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新形势、新任务决定了政府法制队伍必须要加强作风建设。

(三)政府法制工作对干部法律素质的要求决定了政府法制队伍必须加强作风建设。政府法制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法制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任务越来越重,这对法制干部自身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一些政府法制干部队伍还不够过硬,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作风不够扎实等问题,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政府法制干部队伍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这是做好新时期政府法制工作的迫切要求,更是开创政府法制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政府法制干部作风建设,关键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要求,找准问题,狠抓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要大力弘扬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指明了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总要求。对照总书记讲话要求,我认为,加强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思想作风是作风的根本,在作风建设中是处于第一位的,其实质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政府法制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就要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的头脑,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把理想信念问题作为首要问题来抓,增强政府法制干部在复杂形势下的政治坚定性;要把解放思想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增强政府法制干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强化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和表率意识,保证法制干部政治合格、立场坚定。

(二)要加强和改进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一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改进学风,最根本的是要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联系问题。要引导广大政府法制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树立学习就是素质,就是创新的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知识含量,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素质;要引导政府法制干部树立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意识,在学习中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经验,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政府法制工作、推动政府法制建设的能力素质。

(三)要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工作作风反映的是工作效率和质量,体现的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态度。因此

要引导政府法制干部树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良好风气,用真抓实干推动政府法制工作的创新发展,实现工作目标与工作效果的统一。要引导法制干部大兴的求真务实之风,坚持深入一线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心思用在促发展上;要引导政府法制干部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脚踏实

地、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使政府法制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以实干精神和优良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

(四)要加强和改进生活作风。生活作风实质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和具体体现。要引导政府法制干部坚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良好风气,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要引导政府法制干部增强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自觉慎独、克欲、戒贪,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和法纪防线,切实做到能够顶得住歪风,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要教育政府法制干部坚持秉公用权、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党纪和国法,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清正廉洁、公平公正、尽职尽责。

三、加强政府法制干部作风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常抓不懈

加强政府法制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必须立足大局,着眼长远,抓住重点,采取措施,一抓到底。

第一,要从班子抓起,夯实作风建设的组织基础。领导班子既是作风建设的组织者,又是具体实施者,抓好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关键要抓好领导班子自身作风建设,在解决自身问题上下功夫。要端正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否端正,直接关系到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的定位,直接影响到作风建设的质量和标准。现在有的法制机构对队伍作风建设认识还不够全面,认为政府法制工作清贫、受累、得罪人,作风建设没什么大问题,用不着下气力抓。因此必须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切实把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开创政府法制工作新局面的主要任务摆上位置。要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及时分析工作形势,检查班子工作思路和领导精力投向,真正做到领导力量向中心聚焦,各项工作为中心服务。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抓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中,要解决好“自满”的问题,不断查找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上存在的不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越是在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形势好的时候,越要看到问题和不足;越是在政府法制工作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以此警示和戒勉,扎扎实实地抓好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要大力倡导真抓实干的精神。抓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基础性工作,这就是要求解决工作的真抓实干问题。要改进领导作风,不当“甩手掌柜”。要实行绩效考评制度,把落实制度效果与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联系起来。要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班子成员作为本机关或部门的带头人,一言一行对下属的影响非常大,其思想、工作等方面的作风往往能够在下属身上体现。因此,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要率先垂范,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强化自身修养,做到正人先正己,严下先严上。只有这样,抓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才能腰杆硬、底气足、力度大、见效快。

第二,要从思想教育抓起,确保政府法制干部思想道德纯洁、政治立场坚定。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作风,加强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必须建立在扎实的思想教育基础之上。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运用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广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党规国法和科学理论,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化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并落实到政府法制的各项工作中去。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工作,清理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帮助法制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引导干部努力做到:珍惜名誉,树立良好形象。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政府法制“以法为天、以民为本、公平公正、尽职尽责”的形象,珍惜政府法制工作者“淡泊名利、奉公守法、诚实守信、一心为民”的名誉,以坦荡的胸怀对待名利,以诚实信用待人处事,以严格依法行政折服人,以公仆之心感动人。珍惜岗位,争创一流业绩。政府法制干部肩负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促进社会和谐的艰巨任务,这就意味着政府法制干部的素质要比其他干部有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面对政府法制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善于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要强化“有所作为”意识,力争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学习,奋发进取,以适应新时期政府法制工作的需要。

第三,要从建立和完善制度机制抓起,实现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建设是作风建设的根本,通过制度建设来培育、弘扬优良作风,是我们党作风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邓小平同志曾精辟地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不解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也进一步强调: “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形成完善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为此,加强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必须从源头抓起,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要强化目标责任制,结合完成重大任务、半年或年终总结等时机,对政府法制干部作风建设、能力素质、完成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肯定成绩,纠正不足,改进工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抓作风建设不力的领导要追究责任,对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的干部要进行查处,颜色纪律;要建立激励机制,对作风过硬、素质良好、政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进行表彰,以赏罚分明来促进政府法制队伍队伍作风建设。

加强政府法制队伍作风建设,是摆在各级政府法制机构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做好政府法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要常抓不懈,才能真正提高政府法制干部的自身素质,才能适应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才能不断开创政府法制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机关工作关系

在机关工作, 最有学问的其实是人际关系。对很多机关单位来说,对很多单位里的人来说,百分之三十的精力花在业务工作上足够了,其余百分之七十,有意无意要耗在与人打交道上。

上学时你完全可以忽略对人际关系的营造,只要把学习搞好即可。长期养成的思维定势让初入机关的大学毕业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颇为迷茫和惶惑,有时会感到心智的疲累。是这样的,有时候与人打交道比学生学业学习更难。但既然到机关来工作了,人际关系是你你每天要面对,无可逃避。有时候。人际关系处理的重要性会超越你本职工作。

首先,无论对领导和一般同事,要彬彬有礼。这是一种进退有度的方式,既可以显示你的风度和修养,又使你和任何人的相处不露虚饰和攀爬之意。要平和宽容,既不要对谁过于热情,也不要对谁显得冷淡。前者会让人觉得你会有涉嫌帮派集团之嫌,这是机关忌讳的;后者会让人怀疑你对人家有意见,或者敌意。

其次,在同一个单位可以和同事处朋友,但一定不要处知心朋友。知心朋友是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相处的条件是无利益纷争或者一方很宽容。在机关单位不一样,机关单位的人际关系亲疏远近往往以利益为基础,当出现利益纷争时,同事成暗敌,越是知心朋友你曾经掏心显肺说的话越会成为人家攻击你或攻击别人的武器。有时你无害人心,无奈在人眼里你的成长对人造成威胁时,再知心的朋友关系都是脆弱的。最深重的打击一定是来自你最亲近的人。常见的是明明某人对人家有意见他偏要借刀杀人自己做好人,于是他会说你曾说过谁坏话。那些坏话正是你当他知心朋友才说的话。不要被机关工作表面一团和气现象所迷惑,翻云覆雨的事常发生在朗朗乾坤下。信我的话没错,别在被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咬了后,才深痛着愕然:人心险恶!人心本来就是这样险恶,尤其在机关单位。要在机关混,告诉你个真理,无论再怎样阳光的政治,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手段或阴谋是必不可少的。何况机关里的很多事未必称得上阳光政治。

三,宁可得罪十个君子,千万不要得罪一个小人。一千个君子也抵不上一个小人的破坏力。小人是带面相的,或者坏名声在外的,典型的小人嘴脸是专挑职位比他低或软的欺负,一旦碰到厉害的表面会收敛,但他一定会改用更加阴毒的方法对待。对这种人表面客气一定要维持,千万不要让他看出你的嫌恶或疏离。但也不要过于热情,否则他误把你当成同类缠上你天天东短西长让你不胜其累,也会惹众人嫌。不慎被小人攻击或伤害,职位或实力不如他时,一笑置之;反之,挑一次忍无可忍的较大事宜重拳回击一击死之。要知道,小人就是小人,只会欺软怕硬。被小人咬一口,疼着呢。讲一个我遇到的小人例子。他是我一位领导,单位副职。当时我在办公室,他和主要领导有矛盾又不敢公开对着干,就拿秘书室我们这些和一把手接触多的人刁难。我刚上班那时是15年前,入党不象现在容易,很难,几年单位摊一指标。按我自身条件肯定够标准,这小人怎么使的坏吧。那时我流产身体虚弱,人贫血,这事单位人人都知道,正好县里要求义务献血,我一想自己情况不适合献血别作那假了,就没主动报名。这小人副职领导就拿这事说事,说连报名的积极性都没有哪能当党员,就卡住了。不入党在机关发展余地很窄的。小人的阴险由此可见一斑了。

人际关系是包括公务员在内的社会人生活、学习、工作的“人脉”环境,是公务员生活、学习、工作幸否?乐否?顺否?的必要条件。有研究认为,65%的公务员敏感于人际关系。在一些机关,研究“人”的要比研究“事”的多。这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此,北京博爱心理咨询中心刘铁刚主任根据自己日常工作的情况曾向记者披露,“向该中心问诊的公务员,他们咨询问题最多的就是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包括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如何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升职之后如何处理好同事的关系等”。

有的朋友对“公务员难于处理机关人际关系”这一命题的内涵和外延可能尚有不解。本课题在下面引用一段某市直机关一公务员困惑于机关人际关系的“内心自白”,它可以在一个层面上帮助局外人体会公务员难处的机关人际关系。该公务员表示:我们常常说做官先做人,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人情世故要不要?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好?这些问题随时在拷问着我们。工作中讲人情世故不合适,不讲人情世故难免背后被人指责,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现在干部工作要群众评议,干部选拔要搞民意测评或推荐,平时不考虑群众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到关键时候就有可能会被打低分。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与上级亲近,很可能就会遭冷遇,晋升的机会就会比其他人少„„

《中国公务员心病报告》认为,“在中国,由于社会文化的特殊性,人际关系的处理成为工作、生活当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在政府部门中这一点更加突出”。为善处人际关系,积极适应生活、学习、工作的“人脉”环境,努力获得生活、学习、工作的“人脉”资源,一些教科书提出了“尊重”、“真诚”、“宽容”、“平等”与“互利”的五大基本原则。不少公务员认为书本上的“五大基本原则”在机关复杂与微妙的人际关系中往往显得有些苍白。他们感觉到“尊重”、“真诚”、“宽容”、“平等”与“互利”的原则在机关运用中很难有一个“双向”的平台,甚至没有“双向”的机会。于是,善处机关人际关系成为了公务员最难处理的问题。

公务员难处的机关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难处的上下级关系。公务员中不少同志在上级领导面前多是有意无意地自我压抑,他们的自我认可度时常偏低,说话“惟惟喏喏”,行为过于谨慎小心、缩手缩脚、如履薄冰。同时,他们中也有不少同志在下属面前又常以“上司”身份自居,内心充满“自负”、“清高”、“ 自恋”和“ 自赏”,时不时地盛气凌人,甚至当众责骂、羞辱下属。

需要指出的是,人际关系的沟通必须是真诚和相互的。必须把自己放在与他人——不论是上级还是下属同等的位置上,否则相互之间就会产生心理障碍,人际沟通中必备的“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等就会成为空谈,致使“和谐沟通”不能成功。显然,在机关人际沟通中一旦出现“惟惟喏喏”和“盛气凌人”这两种情况,“尊重”、“真诚”、“宽容”、“平等”与“互利”的原则就难有一个“双向”的平台,甚至没有“双向”的机会。于是,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在一些机关就成了一道尚未有解的难题。

二是难处的同事关系。公务员相处贵在“真诚”。遗憾的是,我们交谈中发现不少公务员“相处”缺少的往往就是 “真诚”。一些公务员,包括中层公务员时常“心、口、行”不一,多是虚以往来、假以应对。在一些重要场合,他们往往总是在有意无意地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情感。在这里,还经常会出现一些关于什么场合、什么想法和情感“掩盖”与“不掩盖”的思考和内心冲突?出现“掩盖”到什么程度的多难选择与痛苦实践。尤其是在诸如“年终测评”、“民主生活会”上的“内心冲突”、“多难选择”与“痛苦实践”。凡此种种,无一不让公务员深感处置机关人际关系的困惑与烦恼。

机关公务员相互之间少坦、多戒备,少团结、多疏远,的现象并不是个别。我们曾随机对一个机关做过一次“SCL-90”的测评。测评报告显示:该机关持“敌对”心态者竟高达30%!他们牢骚多、易激动、常有想骂人打人的心理冲动、常对同事发脾气„„可以想象,生活、工作在这样一个相互多矛盾、多猜忌、多敌对、多冲突,而少和谐、少信任、少友情、少关爱的人际环境中是何等的不安、紧张与劳累!

我们认为,和谐的人际环境是机关稳定、工作顺利、事业兴旺的最重要的人文基础。弄不好,当利益格局、职位摆放、权力分配等出现变数的时候,公务员之间非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容易在“是是非非”之中酿成恶性的人际关系。近年来,恶性人际关系进而演化成造谣、诬陷、雇凶杀人的事件在媒体并不是少见的。

和谐人际是门艺术,是需要学习的。

在各级党政机关工作,能不能恰当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一种较为和谐的环境,对一个人能否顺利履行职责,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竞争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则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机关里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其中最重要也最难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无法回避和必须面对的。我们必须善于揣摩和体会出应对的办法。

和谐是处理人际关系要达到的较高境界。和谐出战斗力、出效益、出人才。和谐也出好心情和好身体。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关键是要在不和谐中追求和谐,创造和谐。那么,如何处理机关人际关系才能达到和谐的目的呢?总的原则应该是把握分寸,实事求是,尊重他人,不卑不亢。孔孟之道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仁”,所讲的就是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仁在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在学会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自己。自己的地位再高,财富再多,也要善待别人;自己的地位再低,财富再少,也要自珍自爱。

下载政府法制工作关系思考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府法制工作关系思考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作关系感谢信

    篇一:公司感谢信范文两篇 公司感谢信范文两篇公司感谢信范文两篇篇一 尊敬的xx客户: 您好! 在新春即将到来之际,衷心的祝福您及贵公司全体同仁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回顾2010......

    2004年度政府法制工作总结

    2004年度政府法制工作总结 2004年全县政府法制工作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主线,以宣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以重点工作为抓手,促进:了政府法制工作的......

    政府法制工作汇报

    规范性文件清理情况的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为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规范性文件......

    宣城政府法制

    宣 城 政 府 法 制 二〇一〇年 第 十四 期 (总第39期) 本期导读: 宣城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编印 2010年12月14日 ◆依法行政 ——我市召开市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法律顾问......

    政府与法制

    自由并不廉价 作者的观点:大概延续了这个思路:两种保障——在自由社会里不应承受的收入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对某种经济地位的保障只有在一个按军事方式组织起来的社会才有可......

    哈尔滨政府法制

    哈 尔 滨 政 府 法 制 国务院法制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理论研讨会专刊一 ●时政快讯 国务院法制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理论研......

    宣城政府法制

    宣 城 政 府 法 制 二〇〇八年 第九 期 宣城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编印 2008年8月12日 ◆依法行政 ——郎溪县政府召开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 ——广德县政府召开全县依法......

    温岭政府法制范文合集

    温岭政府法制第十一期(总第213期)【目录】温岭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温岭市行政与法研究会 编二○○八年五月十六日●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市交警大队执 法案卷进行评查 ● 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