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土地政策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农村土地政策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促进,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农村土地政策的供给不足或固有缺陷以及执行扭曲等问题的存在,也会表现为对新农村建设的严重制约。无论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农村民居环境以及实现民主管理,莫不与农村土地政策密切相关。农村土地政策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土地对农民来讲,既是生产资料、生活保障;同时又是收入的主要来源,更是农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重要财产和财产权利。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作为生产资料和市场要素的土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个体经济发展获得了最基本的资源条件。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使农村土地作为市场要素成为可能,并最终使农村经济真正溶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是受制于农村土地政策的不足和落后。历史和现实在不断地警示我们,农村土地政策对于农村建设影响至深。
中国农村土地政策经过历史变迁,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其一,土地政策的确立一定要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发展的方向和形式;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则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党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我国历次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显示:农村的土地改革必须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来完善生产关系,改革不相适应的农村土地政策。任何脱离农村生产力发展实际的“右”的或“左”的政策只能阻碍农业的发展,减缓农村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
其二,制定土地政策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因素。看一种生产关系是阻碍还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它是否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及调动的大小。回顾党的土地政策不难发现,土地革命路线从“土地国有”到“土地农有”的转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确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建国初期进行的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及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党在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下,制定了正确的土地政策,从而代表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党在调整土地政策中也走过一些弯路,如人民公社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实行高度集体化和计划化的生产经营和分配方式,超越历史条件地剥夺了农民家庭作为生产单位应该发挥的基本功能,因此无法长久地激发和维持农民的劳动热情。同时,生产的高度计划化和对农民的严格限制也制约了农民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窒息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使农业生产处于长期落后和徘徊状态。因此,作为执政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及时对政策作出调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好地体现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基本宗旨。
其三,在长期稳定党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基础上,要根据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实际状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适合农村新形势的土地经营方式。一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长期坚持党在农村的这一基本政策。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稳定了政策,就稳定了人心。一方面,家庭承包经营方式,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必须长期坚持;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在当前我国工业还不能吸纳更多劳动力的情况下,土地仍然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可以说,在中国的国情下,土地不仅具有经济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二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新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经营形式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个飞跃,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曾试图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引导走规模经营的道路,如高级社、人民公社化阶段,但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及其自身管理、分
配方面的弊端,这种大规模经营并未显示出其应有的高效率。在现阶段,一方面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涌进城市,造成一些土地荒芜;另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使土地由原来的集体统一规模经营转变为家庭分散经营,随着农业科学化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分散经营形式逐渐不利于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耕地条件和环境的建设;不利于提高及实行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的经营等等。总之,我党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制定实施的农村土地政策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要以史为鉴,进一步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土地政策。当今农村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 的社会化、集约化经营、农民负担过重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与农村土地问题息息相关。今后,我们要在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实施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土地政策,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积极推动我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政策
六、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
(二十四)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切实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2008年初步安排财政支农资金2904亿元,比上年增加786亿元,增长372%。坚持以县为主、自愿整合的原则,对试点县(市、区)实行考核进退机制,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全面深化支农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财政厅)
(二十五)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建立“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中心”或金融超市,优化信贷结构,扩大支农信贷投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信用模式创新,重点推广“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信贷”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抵押担保贷款方式,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工作。全省农村信用社全年计划累放“三农”贷款345亿,比上年新增35亿元;年末“三农”余额达到480亿元,比上年末净增70亿元;全省涉农信用社新增“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达到70%以上。(省农村信用联社)
(二十六)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省内各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强指导,总结经验,搞好协调,跟踪督办。(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摘要: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北京市延庆县白河周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和体现, 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指导意义, 提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实现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小流域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 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小流域地区, 大部分由于经济欠发达, 人类活动不断增多, 土地、水资源日益稀缺, 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更为严重。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明确的流域综合治理思想和实践行动。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兴起的可持续发展思潮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解决小流域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小流域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以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延庆县白河周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例, 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从而提出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的道路。流域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流域概况
北京市延庆县白河周边的小流域是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区域、小流域位于延庆县东北部,总面积36.68km2, 水土流失面积21.4km2, 治理任务为1.5km2, 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0%。小流域所在地区, 地势西高东低, 南北高中间低, 山坡坡度较陡, 大于35°的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0.3%。沟壑密度1.56km/km2, 山势陡峭参差, 林草分布不一, 为山洪和泥石流的易发地区。
小流域地区为大陆季风性半干旱气候, 年均降水量为490mm。植被种类繁多, 800m以上的阳坡, 分布着成片的天然次生林, 覆盖度一般约40%, 800m以下的阳坡半阳坡, 覆盖度在50%左右。
1.2 存在的问题
(1)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历史原因, 加上连续多年的干旱少雨, 使原本就稀少的植被急剧减少。近些年, 随着人类活动增加, 裸露荒地面积呈增长趋势, 使小流域内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86%, 侵蚀模数达到1090t/(km2·a), 有机质减少, 土壤肥力急剧减退。
(2)土地利用不合理。流域内耕地较少, 林草地稀少,光能利用率差, 保水保肥性能差, 土地生产力极低, 流域内农林经济结构畸形, 难以形成区内林、草、肥的合理动态平衡, 小流域发展缺乏后劲。流域综合治理
2.1 治理原则
根据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结合当地小流域的特点, 确定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是治理工作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多层次优化利用资源, 综合规划, 统一治理,优化配置, 全面发展。在流域治理过程中注重将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口物质投人和技术投入相结合, 以治水改土, 绿化荒山, 控制水土流失为重点, 以发展经济作物为中心, 发展生态经济为突破口, 尽量做到对有机物质的多层次循环利用, 缩短可再生资源的再生周期,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治理措施
根据小流域山区海拔高度的不同, 对小流域分层带进行治理。应用生物学、林学、农学和水利学方法, 构建多种形式和结构的综合防治体系。
(1)小流域山区上部植被稀少, 土壤膺薄, 岩石裸露,这一层带以种植水保林, 造林种草为主, 进行封禁管育。主要种植树种有侧柏、刺槐、黄护、火炬等。栽植方式以混交为主, 片林为辅, 构成防治体系的第一道防线。
(2)小流域山区中下部地带土层较薄, 过去频繁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严重, 局部崩塌, 剥蚀强烈。对这一层带采取修建水平条、挖鱼鳞坑、垒树盘等措施进行蓄水保墒, 在面积较集中地区实行坡改梯, 配置道路、排沟。在背风阳坡或半阳坡发展集中成片果园, 种植经济作物, 发展生态农业, 提高水土资源时空利用率。对于坡度大于25°的荒坡, 实行荒坡造林, 尽量就地拦蓄降水, 大力发展山区五小集雨工程, 形成第二道防线。
(3)小流域山区下部局部平坦地区, 土壤较厚, 利用深厚土层保墒抗旱, 修建拦水埂保水保土保肥。流域水土流失的沟谷坝地, 采取自上而下修建谷坊、拦沙坝、截水沟等缓水拦沙、留淤、蓄水工程措施, 控制沟道下切, 拦蓄径流泥沙, 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发生。通过层层控制、节节拦蓄, 组成串珠式条带状防治体系。在保水、保土、保肥的工程措施附近, 因地制宜地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的经济作物如:李子、桃等。在村庄、房屋、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构成防治体系最后一道防线。
通过上述综合整治措施的实施, 整个流域形成了多层次横向条带和拦坝挡墙的纵向网状防治体系, 各种非工程措施因地制宜进行配套, 为小流域立体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使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林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 使流域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2138元增加20%—30%, 农作物产量提高20%—40%, 经济作物产量提高30%—50%, 果品产量提高30%—60%, 流域综合保水能力将增加25.5万m3, 保土能力增加1.2万m3。由于当地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有国家级地质公园——硅化木公园、滴水湖、鸟龙峡谷。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 必将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生态效益。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 当地森林覆盖率上升, 植物的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对净化空气、调节局部小气候有良好影响;地表蓄水能力增强, 土壤侵蚀明显减小,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土壤耕作层中有机质含量增加, 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商品率提高, 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大大增强, 生态系统将形成良性循环。退耕还林后, 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1.5t/(a·hm2);同时, 当地的洪峰可以削减70%以上, 土壤侵蚀模数将大幅度降低, 大大降低流入密云水库的泥沙量, 对改善、净化密云水库的水质起积极的作用, 工程还可抵御10—50a一遇的洪灾。
(3)社会效益。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当地的种植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作贡献, 使综合生产力得到提高, 经济收入增加, 市场观念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投入和培训工作的开展, 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 生态意识初步树立, 山区植被得到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有较大改观,并将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使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有了保障和支撑。同时, 随着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 流域的保水保土能力将逐年提高, 必将减轻下游河道的行洪压力。需注意问题
(1)要处理好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发展小流域经济的关系。小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 小流域综合治理也必须以小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这样才能做到既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又充分合理地利用小流域的自然资源, 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旅游业, 使小流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良环境。
(2)要处理好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进程的关系。水土保持产业化是在综合治理和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集治理与开发、生产与加工、流通与服务于一体的资源型产业化。这就要求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最大限度地发展经济作物, 进行规模治理, 建立有一定规模效益的生产基地, 形成以基地联结农户和市场为基本模式的产业化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小流域综合治理只有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才能促进治理区资源、劳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并有利于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 增强自我积累、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能力, 实现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和协调了地区产业发展中的不平衡关系。通过综合防护体系的建设, 基本上解决了当地小流域的水土问题, 充实丰富了生态位,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增强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发展能力。科技投人的加强和能量物质的合理分配, 有效地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对生产发展的限制, 使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在一个新的更高层次上达到动态平衡。小流域综合治理在一定意义上是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建设, 增强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功能, 生态承载力大大提高, 促进了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湖北省工商联组织、引导、支持民营企业 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三)利用光彩事业活动,以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
光彩事业是统战部、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和主要手段。在实施光彩项目中,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光彩事业,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参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广大农民共同致富。连续5年,省工商联与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湖北省委统战部先后在大别山老区、宜昌三峡库区、十堰丹江口库区、荆州洪湖老区、襄樊、咸宁以及恩施少数民族地区等地,举办了全国性光彩事业行活动,工商联组织30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并配合老区、库区、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进行项目推介,组织民营企业实地考察,洽谈项目等工作。几年来,我省光彩活动共签约项目223个,合同资金达846亿,目前有近30%的项目开工建设。
(四)发挥商会作用,引导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是省工商联有计划的组织省内行业商会和外省湖北商会会长、秘书长、会员企业参加农业项目推介会及投资考察活动。经我省工商联牵线搭桥,湖北省江苏商会通过整体投资13亿,在洪湖市新滩镇建江苏工业园,采取公司价基地+农户+商会的管理模式,引进科技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加工生产,可为洪湖市提供上万名农民工就业。2009年,省工商联会同省委统战部,先后组织广东省湖北商会、云南省湖北商会、上海市湖北商会、北京市湖北商会、武汉市温州商会、武汉市台州商会、湖北省山东商会、湖北省陕西商会等省内外企业家16批次,180余人赴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实地考察、洽谈对接项目。2009年11月27日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仙桃市隆重举行,签约投资项目45个,投资额达123.32亿元。项目涉及农产品深加工、生态环保、轻工纺织、机械制造、生物科技、市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二是通过外省湖北商会平台,实施回归工程,使用乡情感召,动员组织湖北籍在外成功人士回家乡投资兴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上海湖北商会常务副会长、致盛企业集团董事长张润斌在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沙口分厂建立新农村建设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包括占地500亩的农民新城镇(配套农民居住房屋25万平方),2600亩的现代农业服务集聚园区,3300亩观光生态农业园。总体规划为“一镇、三区、七大项目”。目前,一期农民新镇已竣工。
(五)采取“民企联村”结对帮扶,做实新农村建设
2009年5月,为进一步推进“民企联村”工作,省工商联联合省委统战部共同召开了全省民企联村工作会议,会议总结全省民企联村工作情况和经验,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印发了《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关于进一步推进“民企联村”工作的意见》和《湖北省工商联常委企业联村方案》,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参与新农村建设。省工商联在服务46位已结对联村常委企业基础上,通过协调推荐,项目介绍,组织考察,对尚未结对联村的66位常委企业采取一对
一、多对一、一对多的形式进行了对接。其中最多的联村企业—湖北劲牌公司同时与18个村进行了联村对结。我会副主席、福星科技集团董事长谭功炎,先后扶持福星村、李花村建起村级企业,投入3000多万元,疏浚河道、硬化沟渠、改造冷浸田、新建排水闸,建起蔬菜大棚300多亩,扶持生猪、家禽规模养殖大户18个,2007年,福星村经济总收入达4.4亿元,村民人均村收入达1.3万元。
(六)通过安置就业,丰富参与新农村建设内容
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是工商联采取组织企业家捐资方式,通过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和外出务工能力。二是通过组织多场面向农民工的招聘活动,吸纳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来丰富充实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2007年,在湖北省工商联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向民营企业家发出《积极参与“温暖工程”,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倡议书》,组织重点企业带头捐款,现场23家企业捐款1300万元,为2.89万剩余劳动力培训提供资金。省工商联这项“捐资培训,招工扶贫”工作得到了省委副书记杨松同志的重点批示,对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而且近年来,省工商联与劳动、工会等部门每年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还与省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三方合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形成长期固定合作机制,三方共同开展招聘活动。近三年,三方共同组织民营企业举办多场招聘会,共吸纳从业人员30多万人,其中安置农民工10余万人就业。
(六)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重点建设优质水稻、优质棉花、“双低”油菜、无公害蔬菜、优质三元猪、优质水产品、速生丰产林、柑橘和优质专用小麦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壮大家禽、食用菌、蜂产品、魔芋、茶叶、烟叶、中药材、牛奶、板栗、蚕茧、苎麻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全省建成优质稻生产基地15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500万亩,优质“双低”油菜基地1500万亩,优质棉花基地40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500万亩;发展各类标准畜禽养殖小区1500个,养猪千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0000个;在山区建设牛、羊养殖基地,在平原湖区发展鸭、鹅等水禽养殖业;水产品名特优新品种养殖面积发展到500万亩。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依托种植业板块、畜牧小区、水产片带,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对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省财政每年增加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到2010年达到2亿元。对烟叶集中产区,省里每年筹措专项资金支持烟叶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力争在全省培育壮大50家年营销收入过5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和50家年出口额过1000万美元的工贸型龙头企业,打造20个以上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知名度、有竞争力的湖北农产品及加工品品牌。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和财政资金参股经营,对有产品市场、有技术支撑、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予以支持。落实对内资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平台的作用,按照省政府与国家政策性银行签订的信贷合作协议,切实用好农发行和开发行的贷款。省发改委每年增加专项投资,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和扶持农民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组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联合会(社)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落实和完善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拓展农产品国际市场,提高农业开放开发水平。
湖北省地税六项优惠政策助新农村建设
湖北省地税局将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分为“促进农民减负增收”、“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支持农业生产”、“支持搞活农村流通”、“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六大类,并加大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将政策交到农民手中,促进政策不折不扣执行。
省发改委:
1、启动实施19座大型泵站的更新改造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尽快核定首期项目的补助投资3亿元。
2、组织实施黄冈大型商品粮基地续建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安排投资2500万元,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地方配套资金1250万元。
省财政厅:
1、加强财政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持。认真落实好省委今年一号文件明确的省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新增172320万元,达到306776万元的资金安排。
2、实施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对29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以2001年为基数,仍执行省集中增量全额返还的政策,其出口退税超基数负担部分,省财政给予20%的优惠照顾;对其他47个县(市、区),调整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省集中增量,以2003年为基数,到2007年继续实施新增增量财力全额返还县(市、区)的政策。
3、整合财政资源,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支持46个粮食主产县(市)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一批高产农田。对列入中央和省粮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范围的企业进行贷款贴息补助。用好300亿元农业产业化政策性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支持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等“五改五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认真落实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国家生态效益补偿等各项惠农政策,全面推行各项惠农补贴资金“一折通”发放。
建议查看当地政府的拆迁公告。农村拆迁依据《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第四十八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第三篇:中央对新农村建设开放的相关政策
中央对新农村建设开放的相关政策
一、关于农业和农村投入政策
一是“一条原则”。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按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二是“三个高于”。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是“两减免、三补贴”。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已基本完成。进一步加强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同时完善退耕还林补贴。
四是“四个增加”。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五是强化金融机构支持。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承担支持“三农”义务的政策措施,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承贷承还、提供贷款担保等有效办法。
六是集中整合支农资金。鼓励以县为单位,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明确职责、项目带动等方式整合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
二、关于现代农业发展政策
一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示范工程。实施种子工程。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允许各类农业企业和民营农业科技组织申请使用国家有关农业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等资金。探索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实行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类管理的办法。对农技推广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
二是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推进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鼓励邮政系统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中央和地方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通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降低或免交车辆通行费,实现省际互通。对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按工业用地对待。进一步完善促进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外贸发展基金要向促进农产品出口倾斜,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认证等,扶持出口生产基地。
三是调整农业结构。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开展农业投入品强制性产品认证。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小区建设试点。制定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动物
检疫监督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全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
四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财政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可给予财政贴息。对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治理等,可给予财政补助。完善农产品加工的增值税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
三、关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政策
一是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两免一补”。巩固“两基”。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
二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通过提高补助标准,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建立乡村医生补助制度。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
三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业余文化队伍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和谐家庭、村组、村镇创建活动。
四是发展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立 “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军烈属优抚制度。
五是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实施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四、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作为重点。开展续建配套灌区的末级渠系建设试点。中央和省级财政在整合有关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从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资金,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预算内经常性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债资金增加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对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所需材料给予适当补助,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各地加强灌溉用水计量,积极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二是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巩固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到“十一五”末,所有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油路。调整公路建设投资结构,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统筹考虑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和养护等问题,合理确定农村公路投资补助标准。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国家和集体投资的基础设施,有条件的要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
三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沃土工程。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
制。
五、关于农村小城镇、村庄建设和二、三产业发展政策
一是建设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小城镇建设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移民搬迁结合起来,重点渔区渔港、林区和垦区场部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条件。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支持小城镇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经济规律支持小城镇发展。制定经营城镇的政策措施。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是加强乡村规划建设。安排资金扶持村庄规划建设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向农民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
三是支持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实施“星火计划”。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
六、关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
一是推进扶贫开发。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优惠的扶贫专款贴息贷款和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加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加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创新扶贫方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支持易地扶贫、龙头企业带动扶贫、联手扶贫和劳动力转移扶贫。
二是推进西部地区开发。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等系列政策。
七、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
一是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各级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采取补助、培训券、报账制等方式,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构。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二是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建立务工农民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
八、关于农村改革政策
一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创新乡镇事站所运行机制,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和省级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选择部分县市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
二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研究制定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农村新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办法,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启动试点工作。制定小额组织的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加快落实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形式的有关规定。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三是深化国有农场体制改革。推进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开展国有农场剥离办社会职能改革。
四是深化农村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修订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严格控制减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尽快制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五是深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农户自建或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对受益户较多的工程,可组建合作管理组织,国家补助形成的资产归合作组织所有。对经营性的工程,可组建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化运作,也可拍卖给个人经营。对业主开发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地方人民政府要给予扶持,并规范其收费标准和服务行为。
第四篇:佛教具有丰富而深刻内涵的文化形态
第一少林寺的文化精髓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以儒,释,道为主的多家文化的有机融合的开放型文化系统。儒家的人生智慧是德性的智慧,礼乐教化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的功夫,尽心知性而知天;道家的人生智慧是无为的智慧,逍遥的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和:佛教的人生智慧是解脱的智慧,无执的智慧,启迪人们放弃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上的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真。在历史的发展中,它们之间相互侵染、相互补充。佛教在公元前六世纪产生于印度,并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儒、道文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起来的,而佛教是舶来品,自从它传入中国后,开始中国化,然后分化成许多宗派,其中禅宗是中国化佛教的主流,它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双向撞击、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一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积淀的具有丰富而深刻内涵的文化形态。
第二关于少林寺的传说
据传说,上古时炎帝族从西北迁入黄河中游后,曾长期居住在嵩山附近的伊水洛水流域。其中一支举伯益为部落首领,以崇拜山岳为特征,号称四岳。相传黄帝于嵩山之上,大合鬼神,作清角乐。殷周时,崇拜嵩山的有申、吕诸国,即四岳的后裔齐、吕、申、许四个姜姓国。《诗经·大雅·菘高》有云:“菘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按“申”“甫”即申氏、吕氏。据《史记·周本纪》和《逸周书·作雒篇》记载:周武王初灭商,曾计划建城邑于伊、洛,以近“天室”,定保天命。“天室”即古人认为能够沟通人与天神的嵩山太室。后来周公在嵩山附近建造了洛邑,作为周朝的统治中心,在西周灭亡后,洛邑遂成为东周都城。是时,嵩山如同关中终南山一样,是人们心目中的神山。
秦汉以降,嵩山中岳大帝的雏形逐渐形成,并不断趋向人格化,虽然其在宗教方面的特殊地位让于五岳之首的岱宗,但仍是国家祀典的五岳之一。据史称,秦始皇笃信神仙,曾在嵩山上立伺祭祀岳神。
世人称嵩山处处有圣迹。据《嵩高志》记载,汉武帝曾于“遇圣峰”会九嶷仙子,于“会仙峰”会八洞散仙。又据《嵩山志》载,唐高宗游于凤凰峰,乾隆帝开辟登嵩御道。嵩岳的“鬼谷宅”、“白鹤观”、“仙游门”、“寻真门”、“祟福宫”都留有仙迹。据《说嵩》称,战国时期有王栩,号曰鬼谷子,自幼入云梦山采药得道,鹤发童颜,相貌怪丽,久慕嵩山之名胜,欣然前往,后就地传道。位于观星台东北的鬼谷子住过的山洞,后称之为“鬼谷宅”
据古书《竹书纪年》和《世本》记载舜十五年命禹主祭嵩山,舜禅位禹后,“禹居阳城”。历代历史学家都认为阳城即今嵩山附近的阳城(在今告成镇西三里)。夏代自禹至桀,共传十七王、十四世,历四百三十二年,王都自阳城数迁,但均在嵩山周围。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在嵩山广为流传。第三少林寺的建立
少林寺(Shaolin Temple)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南麓,背依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错落有致,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就是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拓跋宏为了安置印度高僧拔拓而下旨建成的。因其坐落在少室山密林中而得名。孝昌三年(公元527年),佛祖释迦牟尼第二十八代传人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面壁九年,首传禅宗,影响
极大。所以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第一祖庭”。实际上禅宗是中国僧人自己创造的佛学理论.实际的创始人是六祖慧能(公元638年—公元713年)。慧能师从五祖弘忍,曾做偈贴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遂得的弘忍的器重,亲传其《金刚经》,使之南归。慧能后来弘法曹溪三十年,形成了禅宗南派,门下高僧辈出,影响极大。尤其是在“会昌灭佛”之后,佛教各派都走向衰落,而以“不立文字”、“以心传心”、“顿悟成佛”为修行法门的禅宗却异军突起。,宋元以后几乎成为了汉地佛教的代称。因此,少林寺不但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成为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第四少林寺现象状况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享有盛名,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民国时期被军阀石友三几乎焚毁殆尽。现任少林寺方丈是释永信。佛浴节也称“佛诞节”,是纪念佛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是佛教最大的节日之一。浴佛节当天,少林寺方丈和全寺僧众一同礼赞诵经,随后持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僧众和居士一边念一边依次拿小勺舀汤浴佛。浴完佛像后再用一点香汤点浴自己,洗心革面、消灾除难。
第五去少林寺游玩时应该注意的几点
嵩山上主要有许多名寺名庙,它们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一忌称呼不当 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应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二忌礼节失当 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三忌谈吐不当 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等话,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孩子因年幼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1 1
第五篇:推进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和升华,集中代表了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必然要求及加快安康发展的难得机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理念,让大多数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和
谐社会建设;有利于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工农、城乡差距,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农村的落后面貌。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轨道顺利推进。一要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特征,深刻理解其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总体要求中所涵盖的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内容,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建设方略。二要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具体体现在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要让农民生活富裕起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缩小工农城乡差别;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积极倡导社会新风,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健全乡村管理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三要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原则;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原则;必须坚持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的要求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统筹兼顾,搞好结合,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工作,坚决防止重复建设、分散投入和违背群众意愿的原则;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支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新农村建设强大合力的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面广,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中央确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基本思路,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立足安康实际,建设绿色产业鲜明、田园风光优美、农耕文化浓郁、社会风气良好、人居环境和谐、具有安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要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大农业、大资源、大市场意识,把农业放在全局发展来谋划,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要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突出抓好蚕桑、茶叶、烤烟、中药材等绿色产业的发展。继续实施强村大户战略,坚定不移地发展畜牧产业,努力实现畜牧产业发展的新突破。把扶贫开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部署,在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同时,一手抓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一手抓扶贫重点村建设。二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要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农村公路、生态环境和文明村庄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发展条件。三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要切实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四要把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尽快改变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状况。要建立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农村教育事业。要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大病救助制度,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入手,切实抓好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五要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认真落实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全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