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导学提纲

时间:2019-05-13 05:1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导学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导学提纲》。

第一篇:《改革开放》导学提纲

《改革开放的展开》导学提纲

一、简要提示

本课主要讲述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在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二、认知与探究

(一).知识性问题:

1.改革先从哪里开始?

2.这里改革主要实行什么制度?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重点?

4.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这种制度的特点?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6.说出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及特点。

7.列举对外开放中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代表。

(二).探究性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凤阳县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2.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业政策的几次调整?就 “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3.1992年后,怎样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

4.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5.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经济特区与清末的开放通商口岸有什么不同?

6..看到了深圳和上海前后的变化后,你是如何评价改革开放的?

三、梳理与反馈

1.知识梳理:

⑴根据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回顾本节知识点。

⑵学生畅谈收获与感受。

⑶教师总结,突破本课主题:

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世界发展趋势。我们要自觉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未来才能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反馈训练:

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内外政策上最鲜明的特点是()

A、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坚持改革开放

C、经济体制改革D、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最明显的不同点是()

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确定了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D、继续发扬党的民主,加强党的建设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

A、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B、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D、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 ⑷、下列哪一项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业的重要成果?()

A、宝山钢铁公司B、大亚湾核电站

C、第二汽车制造厂D、安太堡露天煤矿

⑸.看到了深圳和上海两个城市改革前后的变化后,你是如何评价改革开放的?

第二篇:赤壁赋导学提纲

河北省盐山中学导学提纲 请对导学提纲问题认真书写

编号:YW2009 编制人:吴桂霞 审核人:张俊凤 班级: 姓名: 小组:

《赤壁赋》(第一、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了解“赋”的特点。

3.培养诵读能力,读准字音,读出感情。4.对照注释,疏通文意。5.积累文言现象

二、重难点

读准字音 疏通文意 积累文言现象

三、教学流程

1、知识链接:根据后面的材料了解苏轼和赋的有关文学常识。(请对人物及作品边读边划。)要点摘录:

2、听范读录音,用红笔标注生字读音。

3、结合注释了解字词释义大体疏通文意。(用双色笔圈住,疑难问题用问号标出)

4、整理文言现象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5、6、7、合作学习(小组内解决以上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向全班质疑)翻译下列句子

客有吹洞箫这,倚歌而和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探究未知(写出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知识链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歌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擅长书法与米芾、蔡襄、黄庭坚 并称“北宋四大家”。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首诗。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污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苏轼一生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上颠沛坎坷。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细柳,淡月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轼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第三篇:《同音字和同音词》 导学提纲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课

编制:潘和兴

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

导学提纲(教师版)

【教学目标】

⑴ 了解形成同音字的原因和同音字词的类型。

⑵ 掌握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注意避免同音字词造成的歧义。(重难点)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不会说话的例子)一举子上京城赶考,仆人挑着行李跟在后面。行到旷野,忽然狂风大作,将担子上头巾吹落地下。仆人大叫道:“落地了!”主人心下不悦,嘱咐道:“今后不要说落地,只说及第。”仆人答应后,将行李拴好,又道:“如今就算你走到天上去,再也不会及第了。”

(会说话的例子)相传有个神童,宰相爱其才招为女婿。宰相宴请时,当着满堂宾客给女婿出了一上联:“因荷而得藕”。女婿脱口而出:“有杏不须梅。”客人们连连称妙。你认为妙在哪里?(这里用了谐音妙言他意:荷—何,藕—偶,杏—幸,梅—媒。)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福“到”)给人送礼时,最忌讳送什么?(送钟——送“终”)新人结婚时,为什么床上要撒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早生贵子”)2.同音原因及类型

汉语的22个声母和38个韵母,加上4声变化,这样可以组合成1200个有效音节,而汉字在1万个以上,于是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同音字和同音词。

汉语中的同音字,是指一音对多字的情况,即声韵调完全相同的一个音节对应形式和意义不同的多个汉字。

多数情况下,同音字的存在不会影响交际,因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词而不是字;而且出现的语言环境也不同,可以结合具体的构词环境对同音字加以区分。

同音词之所以产生,有语音偶合、历史音变和词义分化三种原因。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类型:主要有两种情况: 1.同音异形(路-赂 利益-立意); 2.同音同形 穿着zhìfú的警察zhìfú了歹徒 制服 制服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课

编制:潘和兴

二、妙用同音

妙用同音,可以造成同音双关,表明说话人的机智,取得特殊的效果,含蓄风趣,耐人寻味。你能写出生活中一些妙用同音的例子吗? 1.诗词中的谐音双关

在古典诗歌中,由于作者要追求一种诗味,一种弦外之音,往往要在语言方面精雕细刻。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双关”。双关是利用字词同音或者同义的关系,它使词语具有了双重意思,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出诗人内在的指向。在表现形式上它是多样的,一是运用词语的多义性,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是借助于多音而构成。如谐音双关例子:

(1)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刻画少女含蓄微妙的心理。)

(2)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后喻指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奉献。)

(3)《红楼梦》“终身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宝玉与洁身自好的薛宝钗“金玉良缘”徒有虚名,仍不能忘怀逝去的林黛玉。)

2.对联:对联是我国特有的语言艺术,其中有不少是利用汉字的谐音形成妙对的。

(1)刘伶饮尽不留零,贾岛醉来非假倒。(唐寅与张灵)

(2)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苏轼与佛印)(3)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幼儿摘柚儿,柚儿完,幼儿玩。3.歇后语

(1)窗口吹喇叭——鸣(名)声在外;(2)山顶上放暖壶——水瓶(平)高;(3)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4)卖布不备尺——存心不良(量);(5)打架拉胡子——谦虚(牵须);(6)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4.吉祥话:比如婚庆,新人床上要放上枣儿、花生、桂圆、瓜子等,寓意“早生贵子”;送给新人的花,要选择百合,寓意“百年好合”;天津泥人张有一款泥人特别受欢迎,那是一个财神爷骑马的形象,寓意“马上发财”;小孩子打碎了东西,长辈会说“岁岁平安”讨口彩。5.广告词(争议话题)

现在的广告语和宣传标语中,十分热衷于使用同音字词。不少广告人认为在熟语中嵌入与自己宣传的商品相关的同音字是非常巧妙的宣传语。

如:汽车广告“我行我速”;手机广告“闻机起舞”;药品“有痔不在年高”,“大石化小、小石化了”;酒“喝酒必汾,汾酒必喝”;等等。(让人印象深刻)6.剧本台词:

(1)曹禺《雷雨》中鲁侍萍面对亲生儿子周萍无法相认时的台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痛苦,痛心,失望,无可奈何)(2)赵本山小品《卖拐》中台词:树上qi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七、骑)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课

编制:潘和兴

7.脑筋急转弯

(1)狐狸、老虎、兔子哪一个最容易摔倒?答案:狐狸。原因:狐狸最狡猾(脚滑)。

(2)铅笔姓什么?答案:萧。原因:削(萧)铅笔。

(3)麒麟飞到北极会变成什么?答案:冰淇淋。原因:冰淇淋(冰麒麟)(4)哪位历史人物最欠扁?答案:苏武。原因:苏武牧羊北海边(被海扁)。(5)布和纸怕什么?答案:布怕一万,纸怕万一。原因: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三、尴尬同音 1.同音歧义

由于读音相同,容易混淆,产生歧义,影响人们的正常交际。

张某——章某,致癌——治癌,今天yóulún(油轮、游轮、邮轮)不准进港,机场——鸡场,为什么——喂什么,一对对男女——一队队男女,2.广播稿

汉语有很多同音字和同音词,这些字词看书写不会产生歧异,而只听读音就很容易产生歧义。广播编辑在编写广播稿时应尽量避开容易产生歧义的同音字和同音词。下面一段文字如果用作广播稿,哪些词语需要进行修改?

这是北方靠近大海的一个村庄,“地道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出产地道药材,为保证药材质量,这里不准油轮进来。近来,这里遭受了强烈地震,震灾以后的人民积极开展赈灾活动,忙着在垄上点播。

明确:地道 油轮近来 震灾 赈灾 垄上 点播 3.广告影响书写

在熟语中嵌入与自己宣传的商品相关的同音字固然巧妙,但若过分依赖这种包装手段,反而会弄巧成拙;而且从保持语言的规范和健康的角度说,在广告中乱改成语本身也是不可取的。

下面是一篇专门讽刺在广告中利用同音字词乱改成语现象的文章。文章以“一位广告人对爱慕已久的恋人的表白”为内容,写了一封“情书”。请同学们找找看,这封信中用到了哪些同音字(音近字),猜想这些“成语”可能是给什么商品做广告的。亲爱的:

当衣衣难舍的深情化为天尝地酒的思念,我只想咳不容缓地低问一声:是否鳖来无恙?年轻的心渴望着一明惊人,渴望着像钙世无双的一戴添娇那样,创建喝喝有名的丰功伟液,于是有痔无恐、易燃决燃地投笔从绒,去做前城无量的美梦。

当布布为营、志在壁得的雄心在红尘俗世中被一次次摔打历练,方明白酒负盛名的背后其实是颗苍老疲倦的心,而拥有一份贤漆良木般的温暖,才能令远行的航船有被无患,即使风浪滔天也能豪情万丈、骑乐无穷地奋斗。

真正的爱是说不清楚的,能说清楚的就不叫爱。酒酒归一,所有默默无蚊的眼神都异曲同工,全部遮遮掩掩的心跳都无所不用其机,都是为了鸡不可失地说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课

编制:潘和兴

出那句古老美丽的低语:我爱你。

是的,我爱你。我不知道爱你什么,只知道我爱你这个人,爱属于你的无鞋可及的优点和所有盒情盒理的缺点。爱你,是因为你与众不铜;爱你,是因为你别具一革;爱你,是因为你就是你,有点好有点坏有点痴的你,股往金来独一无二的你。爱你无胃不治的关怀,也爱你百衣百顺的依赖;爱听你随心所浴的谈笑,也爱伴你默默无炎的沉思……

是的,天下事不能食全食美、净如人意,我不再梦想令人洗出望外的衣见倾心,在穿流不息的汹涌人潮中,拥有一份令朋友首屈一纸有口皆杯、令我终身无汗饮以为荣的爱,我已别无锁求。

爱你的广告人 ××年×月×日

(1)同音字(音近字)

衣衣难舍──依依难舍 天尝地酒──天长地久 咳不容缓──刻不容缓 鳖来无恙──别来无恙 一明惊人──一鸣惊人 钙世无双──盖世无双 一戴添娇──一代天骄 喝喝有名──赫赫有名 丰功伟液──丰功伟业 有痔无恐──有恃无恐 易燃决燃──毅然决然 投笔从绒──投笔从戎 前城无量──前程无量 布布为营──步步为营 志在壁得──志在必得 酒负盛名──久负盛名 贤漆良木──贤妻良母 有被无患──有备无患 骑乐无穷──其乐无穷 酒酒归一──九九归一 默默无蚊──默默无闻 无所不用其机──无所不用其及

鸡不可失──机不可失

无鞋可及──无懈可击

盒情盒理──合情合理 与众不铜──与众不同 别具一革──别具一格 股往金来──古往今来 无胃不治──无微不至 百衣百顺──百依百顺 随心所浴──随心所欲 默默无炎──默默无言 食全食美──十全十美 净如人意──尽如人意 洗出望外──喜出望外 衣见倾心──一见倾心 穿流不息──川流不息 首屈一纸──首屈一指 有口皆杯──有口皆碑 终身无汗──终身无憾 饮以为荣──引以为荣 别无锁求──别无所求(2)涉及的商品类别:服装鞋帽、食品药品、日常用品,等等。

四、课堂小结

1.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同音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呢?

同音现象在诗歌、对联、歇后语和吉利话中的运用风趣幽默,充分表现了汉语特点,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同音现象在广告语中的运用虽然有助于广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也容易使人混淆词语的正误用法,也有其弊端,我们要辩证看待。

2.请用《红楼梦》或《水浒传》中人物名字同音词对出下联。上联:鸟在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下联:鱼出水泊,悔吴用,思刘唐,只求宋江。《水浒传》 女居楼内,簪宝钗,佩黛玉,确实可卿。《红楼梦》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课

编制:潘和兴

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

导学提纲

【教学目标】

⑴ 了解形成同音字的原因和同音字词的类型。

⑵ 掌握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注意避免同音字词造成的歧义。(重难点)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不会说话的例子)一举子上京城赶考,仆人挑着行李跟在后面。行到旷野,忽然狂风大作,将担子上头巾吹落地下。仆人大叫道:“落地了!”主人心下不悦,嘱咐道:“今后不要说落地,只说及第。”仆人答应后,将行李拴好,又道:“如今就算你走到天上去,再也不会及第了。”

(会说话的例子)相传有个神童,宰相爱其才招为女婿。宰相宴请时,当着满堂宾客给女婿出了一上联:“因荷而得藕”。女婿脱口而出:“有杏不须梅。”客人们连连称妙。你认为妙在哪里?(这里用了谐音妙言他意:荷—何,藕—偶,杏—幸,梅—媒。)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福“到”)给人送礼时,最忌讳送什么?(送钟——送“终”)新人结婚时,为什么床上要撒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早生贵子”)2.同音原因

汉语的22个声母和38个韵母,加上4声变化,这样可以组合成1200个有效音节,而汉字在1万个以上,于是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同音字和同音词。

汉语中的同音字,是指一音对多字的情况,即声韵调完全相同的一个音节对应形式和意义不同的多个汉字。

多数情况下,同音字的存在不会影响交际,因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词而不是字;而且出现的语言环境也不同,可以结合具体的构词环境对同音字加以区分。

如果同音的字同时也是词,或者双音节词的两个字都同音,那就是同音词了。汉语同音词有同音同形(抄袭、大家)和同音异形(立意/利益、深渊/申冤)两种情况。后者又包括部分异形和全部异形两种情况。

同音词之所以产生,有语音偶合、历史音变和词义分化三种原因。

二、妙用同音

妙用同音,可以造成同音双关,表明说话人的机智,取得特殊的效果,含蓄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课

编制:潘和兴

风趣,耐人寻味。你能写出生活中一些妙用同音的例子吗? 1.诗词中的谐音双关:

在古典诗歌中,由于作者要追求一种诗味,一种弦外之音,往往要在语言方面精雕细刻。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双关”。双关是利用字词同音或者同义的关系,它使词语具有了双重意思,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出诗人内在的指向。在表现形式上它是多样的,一是运用词语的多义性,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是借助于多音而构成。如谐音双关例子:

(1)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刻画少女含蓄微妙的心理。)

(2)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后喻指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奉献。)

(3)《红楼梦》“终身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宝玉与洁身自好的薛宝钗“金玉良缘”徒有虚名,仍不能忘怀逝去的林黛玉。)

2.对联:对联是我国特有的语言艺术,其中有不少是利用汉字的谐音形成妙对的。

(1)刘伶饮尽不留零,贾岛醉来非假倒。(唐寅与张灵)

(2)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苏轼与佛印)(3)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幼儿摘柚儿,柚儿完,幼儿玩。3.歇后语:

(1)窗口吹喇叭—— ;(2)山顶上放暖壶—— ;(3)孔夫子搬家—— ;(4)卖布不备尺—— ;(5)打架拉胡子—— ;(6)小葱拌豆腐—— ; 4.吉祥话:比如婚庆,新人床上要放上枣儿、花生、桂圆、瓜子等,寓意“早生贵子”;送给新人的花,要选择百合,寓意“百年好合”;天津泥人张有一款泥人特别受欢迎,那是一个财神爷骑马的形象,寓意“马上发财”;小孩子打碎了东西,长辈会说“岁岁平安”讨口彩。5.广告词:(争议话题)

现在的广告语和宣传标语中,十分热衷于使用同音字词。不少广告人认为在熟语中嵌入与自己宣传的商品相关的同音字是非常巧妙的宣传语。

如:汽车广告“我行我速”;手机广告“闻机起舞”;药品“有痔不在年高”,“大石化小、小石化了”;酒“喝酒必汾,汾酒必喝”;等等。(让人印象深刻)6.剧本台词:

(1)曹禺《雷雨》中鲁侍萍面对亲生儿子周萍无法相认时的台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痛苦,痛心,失望,无可奈何)(2)赵本山小品《卖拐》中台词:树上qi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七、骑)

7.脑筋急转弯:

(1)狐狸、老虎、兔子哪一个最容易摔倒?答案:。原因:(2)铅笔姓什么?答案:。原因: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课

编制:潘和兴

(3)麒麟飞到北极会变成什么?答案:。原因:

三、尴尬同音 1.同音歧义:

由于读音相同,容易混淆,产生歧义,影响人们的正常交际。

张某——章某,致癌——治癌,今天yóulún(油轮、游轮、邮轮)不准进港,机场——鸡场,为什么——喂什么,一对对男女——一队队男女,2.广播稿:

汉语有很多同音字和同音词,这些字词看书写不会产生歧异,而只听读音就很容易产生歧义。广播编辑在编写广播稿时应尽量避开容易产生歧义的同音字和同音词。下面一段文字如果用作广播稿,哪些词语需要进行修改?

这是北方靠近大海的一个村庄,“地道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出产地道药材,为保证药材质量,这里不准油轮进来。近来,这里遭受了强烈地震,震灾以后的人民积极开展赈灾活动,忙着在垄上点播。

明确: 3.广告影响书写:

在熟语中嵌入与自己宣传的商品相关的同音字固然巧妙,但若过分依赖这种包装手段,反而会弄巧成拙;而且从保持语言的规范和健康的角度说,在广告中乱改成语本身也是不可取的。

下面是一篇专门讽刺在广告中利用同音字词乱改成语现象的文章。文章以“一位广告人对爱慕已久的恋人的表白”为内容,写了一封“情书”。请同学们找找看,这封信中用到了哪些同音字(音近字),猜想这些“成语”可能是给什么商品做广告的。亲爱的:

当衣衣难舍的深情化为天尝地酒的思念,我只想咳不容缓地低问一声:是否鳖来无恙?年轻的心渴望着一明惊人,渴望着像钙世无双的一戴添娇那样,创建喝喝有名的丰功伟液,于是有痔无恐、易燃决燃地投笔从绒,去做前城无量的美梦。

当布布为营、志在壁得的雄心在红尘俗世中被一次次摔打历练,方明白酒负盛名的背后其实是颗苍老疲倦的心,而拥有一份贤漆良木般的温暖,才能令远行的航船有被无患,即使风浪滔天也能豪情万丈、骑乐无穷地奋斗。

真正的爱是说不清楚的,能说清楚的就不叫爱。酒酒归一,所有默默无蚊的眼神都异曲同工,全部遮遮掩掩的心跳都无所不用其机,都是为了鸡不可失地说出那句古老美丽的低语:我爱你。

是的,我爱你。我不知道爱你什么,只知道我爱你这个人,爱属于你的无鞋可及的优点和所有盒情盒理的缺点。爱你,是因为你与众不铜;爱你,是因为你别具一革;爱你,是因为你就是你,有点好有点坏有点痴的你,股往金来独一无二的你。爱你无胃不治的关怀,也爱你百衣百顺的依赖;爱听你随心所浴的谈笑,也爱伴你默默无炎的沉思……

是的,天下事不能食全食美、净如人意,我不再梦想令人洗出望外的衣见倾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课

编制:潘和兴

心,在穿流不息的汹涌人潮中,拥有一份令朋友首屈一纸有口皆杯、令我终身无汗饮以为荣的爱,我已别无锁求。

爱你的广告人 ××年×月×日

(1)同音字(音近字)

(2)涉及的商品类别:服装鞋帽、食品药品、日常用品等等。

四、课堂小结

1.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同音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呢?

2.请用《红楼梦》或《水浒传》中人物名字同音词对出下联。上联:鸟在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下联:

第四篇:视导汇报材料提纲

视导汇报材料提纲

视导汇报材料提纲

历城区遥墙中学刘帅

开学后及本学期工作:剖析一个满意度测评结果,学习两个报告,抓住三项重点工作,推动四种能力建设,落实七大任务。

一、剖析满意度测评结果

上学期我校满意度测评成绩较低,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的问题;二是质量的问题。管理的问题在于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不科学;质量的问题在于评价,案例实证教研活动,四重能力建设存在问题。基于此,开学后我们做了一下反思。1、9、1学校主要领导,教导处全体同志,十大人物教师向王局长做了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剖析了上学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9、8学校班子的全体同志向王局长,刘书记做了工作的剖析和反思,深刻的总结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新学期努力的方向。3、9、15学校班子召开全体会议,开诚布公的剖析了班子成员存在的8大问题和工作的具体体现,统一了新学期的思想,明确了工作任务。4、9、22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我作为校长在会上面向全体教职工剖析了自己管理学校中存在的6大问题,代表学校班子剖析了存在的7大问题,并向全体教职工致以深深的歉意。同时,我也提出了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5各方面,13个方面的问题。与老师们开诚布公的交流了思想,统一了认识,全校教职工的向心力得到了较好的凝聚。

二、学习两个报告

针对上学期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学期学校的实际,9、2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会议,由我带领教职工学习了王局长在初中教学工作会上所作的报告《解放自己与学生——改造作业设置与评价领域中的问题》,对上学期初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学期初中教学工作中的七大任务做了详细的解读。同时,我还带领全体教职工学习了《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工作基本规范》和《山东省中小学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内容》,对里面第六条、学业负担状况 主要考查学生的客观学习负担和主观学习感受。具体考查学生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等关键性指标进行了重点学习。王洪山副校长带领全体教师学习了寇主任在初中教学工作会上所做的《2014——2015学初中教学工作评价报告》重点对报告中的8个数据表格进行了分析、学习,明确我校所在的位置,造成这个位置的初步原因,使老师们在新的学期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我们学校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的学习了各学科的评价报告,并结合报告中我校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新的学期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三、抓住三项重点工作

1、抓住评价不放松。本学期,学校根据教育局教研室修订的《评价方案》和《规程》,结合我校实际修订了我校的《教学工作评价方案》,特别是作业部分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适当增加了评价的分值(160分),并再一次明确,凡是在教学评价工作中成绩居全校后四分之一的取消一切评优评先资格。

2、案例实证教研活动成为常态。

截至目前,学校教导处已对五个新分来教师的课听了一遍,听课后各教研组都结合四种能力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研讨的过程具备两个优点:一是我们的老师在评课的过程中进一步的熟悉了四种能力,进一步明确了活动设计的程序。二是在案例实证的过程中手把手的教给新老师什么是四种能力,四种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如何把握,四种课型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择和应用,促进了新教师的发展。

3、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我校根据自身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实际突出了两条管理线:一是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教师这条业务管理线,核心是发挥教导处对学校教学的管理和指导作用。二是校长——分管校长——政教主任(团委)——年级主任——>班主任——教师这条管理线,核心是突出政教主任(团委)在对学生安全和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四、继续推动四种能力建设

四重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尤其如此。经过上学期的实践,假期中的>培训和提高,新学期的进一步学习,目前我校教师能够较好的掌握和运用四种能力进行教学的教师初步达到55%左右;基本理解四种能力的教师达到85%左右,了解四种能力的教师达到90%以上。今后我们将继续依托案例实证教研,大力推进四种能力建设,积极改造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五、落实七大任务。

1、学校按照教育局和教研室的相关要求,开学初统一调配了老师资源,并认真学习了国家课程方案和地方课程方案,严格制定出了《遥墙中学课程总表》现已悬挂于东教学楼、西教学楼楼厅和校长室、教导处等位置,力争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2、学校根据实际制订了《学校活动课程总表》,学生班级活动课程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评价,教师指导,严禁教师讲授文化课。目前该活动课程总表与课程表一并在学校相关醒目位置挂出,接受学生、家长、教师监督。

3、建立了学校作业管理机制。目前我校每一个班级中都设置了作业公示栏,学习委员每天都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业布置的内容,预计完成时间,作业布置是否分层进行统计,并有固定老师综合后上报年级组。年级组每周一次对各班作业的布置进行分析评价,上报教导处进行备案。总体要求是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除五大科外,其他学科禁止留书面家庭作业。学校旨在通过自身努力,力争使80%以上的教师布置的作业与教学目标一致,并做到分层设置。

4、学校严格执行一科一辅的教辅资料征订政策。各学科选用国家和省定目录通过政府采购配套的练习册,学校、班级、教师个人不存在为学生推荐教辅资料的事情,更不存在私自购买的问题。

5、一年来,学校始终强调,凡事能买到实验用品的实验,不论是那一个学科一律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学校实验开出率非常高,本学期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并争取做得更好。

第五篇:散步导学导学互动提纲

《 22.散步 》导学提纲

主备人:刘 晓

一、简要提示:

1、教材简析

《散步》是莫怀戚写的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真挚感情的哲理散文。作者选取“散步”这生活中的小事,只写了几个细节,来展现人际关系,抒写亲情。把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写得即浅显又深刻、即明快又含蓄,掩卷之余催人玩味深思。

2、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人。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代表作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二、认知与探究:

1、知识性问题

a、你能准确读出下列词语吗?

嫩()芽

霎()时

拆()散

委屈()

分歧()

熬()

水波粼粼()b、解释下列词语 信服: 分歧: 各得其所: 委屈:

2、探究性问题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你读懂了那些内容?书中 那些句子可以看出?(3)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我”是怎样解决的?结果又如何?(4)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重

大”?

(5)说说在“我”、妻子、母亲、儿子四个人物中,他们有着怎样的性格?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三、梳理与反馈:

1、梳理:《散步》讲述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在春天的效野散步时发生的故事,通过这家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的家庭伦理理想:尊老爱幼,在凸显一个“孝”字的同时,表达了中年人对家庭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

2、反馈:

(1)“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及深刻含义?

(2)展开想象,体验感受:

①假如你是文中是“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

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下载《改革开放》导学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导学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纪念白求恩》导学提纲

    《纪念白求恩》导学提纲【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字音,理解并运用文中成语。 2.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3.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写读书摘记,积累成语......

    《枯叶蝴蝶》导学提纲

    《枯叶蝴蝶》导学提纲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_____ (本课采用小组PK形式,上课展示答对小组每次加1分,补充别组每次加0.5分。各小组加油哦!) 一......

    《感受自然》导学提纲

    【活动目标】 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3、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

    “期待”作文导学提纲

    “期待”作文导学提纲 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期待。期待,立足于现实,也包含着人们的憧憬;在一定意义上,期待成就了人们真实丰富的生活,又在更深的层面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新生活的......

    12周视导提纲

    响水县运河中心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视导提纲 根据校长室的工作安排,本周继续对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资料进行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视导内容和要求: (一)视导内容: 教师学习笔......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五篇]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孙平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2、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3、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

    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党课宣讲提纲

    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党课宣讲提纲 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讲稿 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

    《背影》导学提纲(共5则)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通过朗读,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质感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特定场景展开细节描写的方法。 4、在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