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绩观的认识与论述
政绩观的认识与论述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人民公仆,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要使群众认可”。“为民书记”郑培民的这些质朴语言,是对创造政绩为了谁这一问题的最好诠释。
追求政绩的几个误区:
一、重近轻远。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发展缺少统筹谋划。
二、重表轻里。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不够重视。
三、重虚轻实。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而靠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四、重显轻潜。热衷于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忽视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成效的工作。
五、重硬轻软。喜欢追求硬指标,轻视不易量化的工作。
六、重物轻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较少顾及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七、重局部轻全局。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
八、重投入轻收益。只看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多少,招商引资了多少,不看施政成本,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比。
胡锦涛同志关于政绩观的有关论述
○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一定的岗位上,我们要尽心尽力干出成绩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真正的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
○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1
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
判断政绩观正确与否,衡量的根本尺度就是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一,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事业。所以,看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当前的经济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但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片面地认为,只有国内生产总值才是实实在在的“硬”东西,其他都是软的,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视为追求政绩的唯一指标,结果导致有增长无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眼睛只盯着国内生产总值,一切围绕国内生产总值来创造政绩,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这样的政绩只能是片面的、错误的。只有树立大局观念,善于在全局上谋划发展,把自己分管的工作纳入全局中来思考和部署,注重各方面工作的整体推进,这样的政绩观才是科学的。
第二,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要布局合理、动态平衡,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如果只管局部不管全局,只管城市不管农村,只管经济不管社会,只管人的眼前利益不管自然生态,即使某一方面的政绩暂时“上”去了,最后还是会掉下来,而且往往得不偿失、贻害无穷,这样的政绩观能说是正确的吗?只有自觉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解决好地域、城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才能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第三,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看是否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能否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从现实来看,只有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
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改变那种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增长、缺乏长远打算的错误做法。这样创造的政绩才是可靠的,才不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既经受得住现实的检验,又经受得住历史的检验。
第四,政绩观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看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是否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每个领导干部,无论自己感觉为一地或一部门作了多少贡献,无论这些政绩在汇报材料上写得如何辉煌、在各种会议上讲得如何动听,最终都要用人民群众的评价这个最科学、最公正、最无私的“天平”称量,都要看是否抓住了执政为民这一“总开关”。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如何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首先,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俗话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感、可圈可点的政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地想着自己出风头、争彩头,风光体面,就不是创造政绩而是“做秀”了。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
其次,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创造政绩。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观念,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再次,解决好“靠什么创政绩”的问题,做到转变作风务实绩。事实表明,贪图安逸、养尊处优创不了佳绩,心浮气躁、急
功近利出不了实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成不了真绩。唯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少一些浮夸攀比,少一些迎来送往,多深入些实际,多体察些民情,真正思考和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深入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
最后,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考评量政绩。俗话说,政声人去后。考评干部政绩,既要看任内做了些什么,更要看走后留了些什么。由于工作环境和基础条件不同,在衡量政绩时应充分考虑岗位差异和区位差异,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的政绩,鼓励干部打好基础、练好内功。考核班子和干部,既重视“硬件”,更重视“软件”;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尽量把一些潜性成效转化为显性指标,充分重视那些不能用数字反映的成绩。
实践证明:“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我们衡量干部的最终标准。干部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
第二篇:权力观的认识与论述
权力观的认识与论述
江泽民同志在总结中外历史上国家兴衰、政权更替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曾深刻指出:权力观正确与否,决定政权存亡和事业的成败,这是历史兴亡的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正确的权力观的重要性
权力观是领导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领导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集中体现在他们的权力观上,同时权力观又影响着领导者的权力行为。领导者只有在权力观上定位准确,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才能真正的做到为党、为人民掌权、用权。
正确的权力观直接关系到党的机体的健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保证权力廉洁、预防腐败的迫切需要 事实证明,一个领导者如果在权力观上出现偏差,把权力视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就必然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把权力变成中饱私囊的手段。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迫切要求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既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也体现在党的领导干部队伍的素质上。在一定意义上,要执好政,就要用好权,也就要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这一切都要以正确的权力观为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树立正确权力观之间这种密切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党必须把领导者队伍管理好、建设好。最根本的是要把他们的思想政治基础打牢、思想政治防线筑严,牢固的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必须正确认识手中权力的性质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掌权为什么、用权做什么。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权力属于谁,掌权为了谁。毛泽东有句名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从权力主体和客体统一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既是国家权力的主人,又是国家权力服务和受益的对象。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各级领导者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这就决定了各种权力归根到底归属于人民,我们党和各级领导干部永远是人民群众掌握行使权力的代表者、引导者和服务者。
从权力的宗旨和目的看,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把它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从权力的运行过程看,必须始终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和制约,这是我们权力的性质和归属所决定的。古今中外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最终必然腐化变质,直至丧失殆尽。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和制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都有其逻辑的必然性。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权力观的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解决不好,权力观就会出现偏差,也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者的权力行为需要价值选择,这就是权力价值选择,是权力观上的价值定位。领导者只有在权力观上定位准确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真正为人民掌权用权。为此每一个领导者都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焦裕禄、任长霞等优秀共产党人为榜样,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勤政为民,无私奉献,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要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接受权力监督
恩格斯说过: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以后必须防止领导干
部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权力监督则是防止这种权力腐化的有效手段,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大量事实证明权力监督是权力运行的可靠保证。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党内和社会监督机制,才能有效的防止利用权力违法现象的发生。监督机制不健全对权力的监督的措施不得力正是导致以权谋私等现象泛滥的重要原因。并且权力监督也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重要手段,是防止权力腐化和权力衰落的有力保证,是提高领导者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负责起来才不会人亡政息。
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群众观点是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领导者掌握着权力,而权力首先是一种责任。掌握权力就意味着对人民负有某种责任,就要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多数领导者能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但是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问题上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是清醒的。为此,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也必须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
我们要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负党与人民的重托,为党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真正做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第三篇:如何认识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如何认识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一、为什么评价领导干部要重政绩?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中国传统戏剧《七品芝麻官》中这句家喻户晓的台词,是封建制度下为官境界的一种写照。如果说,这句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名言”,对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有所启示的话,那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要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不能无所作为,应该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也就是要有政绩。
那么,究竟什么是政绩?概括地讲,政绩就是执政行为所产生的积极成果。通俗地说,它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实绩。
追求政绩,古今中外皆受重视,但社会制度不同,其追求的目的也不同。在封建社会,封建官吏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政治家也重视政绩,但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我们的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贯穿我们党全部活动的基本要求。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都是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执政地位不断巩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深切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政绩。
我们党取得的这些政绩,是由各级领导干部带领群众具体创造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每一位领导干部来说,党和人民把你放在领导岗位上,你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勇于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创造一流的政绩。毋庸置疑,追求政绩很重要,但追求政绩为了谁,对于执政党及其领导干部来说更为重要。“衙斋卧听潇潇雨,疑是百姓疾苦声”。如果说封建社会的官吏还有一点悲民情怀,那么对我们党来说,追求政绩则有着鲜明的价值指向,那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谋福利。
今天,在各条战线,我们党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绩,涌现出了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宋鱼水等一批优秀典型。他们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人民公仆,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要使群众认可”。“为民书记”郑培民的这些质朴语言,是对创造政绩为了谁这一问题的最好诠释。
二、用什么尺度来衡量政绩?
怎样看待政绩、怎样追求政绩,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绩观。所谓政绩观,指的是对政绩的总的认识和看法,通常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以及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态度。
从一定意义上说,政绩观是发展观的延伸和体现。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绩正是为了实现这样的发展所创造的政绩。政绩本身不是目的,它应是我们追求科学发展的一种结果、一种体现。不坚持 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形形色色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说到底是在发展观的认识上陷入了误区。
追求政绩的几个误区
一、重近轻远。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发展缺少统筹谋划。
二、重表轻里。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不够重视。
三、重虚轻实。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而靠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四、重显轻潜。热衷于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忽视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成效的工作。
五、重硬轻软。喜欢追求硬指标,轻视不易量化的工作。
六、重物轻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较少顾及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七、重局部轻全局。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
八、重投入轻收益。只看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多少,招商引资了多少,不看施政成本,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比。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确立正确的政绩观。
判断政绩观正确与否,衡量的根本尺度就是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第一,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事业。所以,看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当前的经济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但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片面地认为,只有国内生产总值才是实实在在的“硬”东
西,其他都是软的,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视为追求政绩的唯一指标,结果导致有增长无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眼睛只盯着国内生产总值,一切围绕国内生产总值来创造政绩,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这样的政绩只能是片面的、错误的。只有树立大局观念,善于在全局上谋划发展,把自己分管的工作纳入全局中来思考和部署,注重各方面工作的整体推进,这样的政绩观才是科学的。
胡锦涛同志关于政绩观的有关论述
○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一定的岗位上,我们要尽心尽力干出成绩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真正的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
○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
第二,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要布局合理、动态平衡,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如果只管局部不管全局,只管城市不管农村,只管经济不管社会,只管人的眼前利益不管自然生态,即使某一方面的政绩暂时“上”去了,最后还是会掉下来,而且往往得不偿失、贻害无穷,这样的政绩观能说是正确的吗?只有自觉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解决好地域、城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才能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第三,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看是否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能否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从现实来看,只有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改变那种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增长、缺乏长远打算的错误做法。这样创造的政绩才是可靠的,才不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既经受得住现实的检验,又经受得住历史的检验。
第四,政绩观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看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是否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每个领导干部,无论自己感觉为一地或一部门作了多少贡献,无论这些政绩在汇报材料上写得如何辉煌、在各种会议上讲得如何动听,最终都要用人民群众的评价这个最科学、最公正、最无私的“天平”称量,都要看是否抓住了执政为民这一“总开关”。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如何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首先,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俗话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感、可圈可点的政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地想着自己出风头、争彩头,风光体面,就不是创造政绩而是“做秀”了。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
其次,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创造政绩。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观念,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再次,解决好“靠什么创政绩”的问题,做到转变作风务实绩。事实表明,贪图安逸、养尊处优创不了佳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出不了实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成不了真绩。唯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少一些浮夸攀比,少一些迎来送往,多深入些实际,多体察些民情,真正思考和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深入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
最后,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考评量政绩。俗话说,政声人去后。考评干部政绩,既要看任内做了些什么,更要看走后留了些什么。由于工作环境和基础条件不同,在衡量政绩时应充分考虑岗位差异和区位差异,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的政绩,鼓励干部打好基础、练好内功。考核班子和干部,既重视“硬件”,更重视“软件”;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尽量把一些潜性成效转化为显性指标,充分重视那些不能用数字反映的成绩。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有形之碑,固然可以广而告之,昭示天下; 而弥足珍贵、真正能够流芳百世的,还是老百姓的口碑。当所有的喧嚣过后,尘埃落定,真正能够被历史铭记的,是那些利国家、顺民心、济苍生的人和事。只有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里,一切以人民的意愿为皈依,才能创造出真正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政绩。
第四篇:政绩观范文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任期间要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把创造一番业绩、为百姓谋得一些福祉作为自己从政为官的追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正确地看待政绩,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前提。政绩观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绩的目的,即为谁而建政绩;二是政绩的内容,即什么是政绩,什么不是政绩;三是政绩的取得,即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途径实现政绩。
是为自己而追求政绩,还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创造政绩,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核心问题。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只有真正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政绩来。
所谓政绩的内容,其实质是要回答,什么是真政绩,什么是假政绩。这需要用科学的标准来评判。发展是政绩的重要内容,但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除了数字指标外,还包括经济与社会、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还应该是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
所谓政绩的取得,就是说政绩一定是要通过艰苦努力,靠着实干精神、科学精神干出来的。领导干部要想取得政绩,没有捷径可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是惟一的可行之路。正确的政绩观所倡导的政绩的取得,靠的就是实干,靠的就是科学,靠的就是群众的支持。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二是要持科学的工作态度,按客观规律、按规矩、按规则办事,坚决防止和克服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三是要坚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要充分认识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极端重要性,把抓落实作为一个极其严肃的政治问题来对待,在抓落实的实践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改革已经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待我们去破解。各级领导干部应勇于面对现实,承担责任,破解这些重大疑难问题,就是在创造真正的政绩。
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政绩又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干部的品质,看出他能否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那么,我们该怎样让正确的政绩观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中呢?最根本的,要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来实现。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头脑中要有正确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用物质第一性的观点、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而不能搞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他必然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发展规律,把自己的政绩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并勇于接受实践对政绩的检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明白,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这揭示的正是政绩观的世界观本质问题。
权力观对政绩观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正确的权力观把权力看做是公众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因而能够运用手中权力为公众办事情,为人民谋利益,而这既是正确的政绩观形成的实践基础,同时也是追求正确的政绩的向导。领导干部只有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权力的目的性,才能自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用权力为人民造福。
政绩观与发展观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全面发展,那么政绩就不能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而应该同时体现在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协调发展,那么就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上来统筹考虑、创造政绩,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追求所谓的繁荣。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那么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创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绩。
要正确把握发展观与政绩观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时常校正和确立自己的政绩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创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
第五篇:论述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论述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且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论就是研究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它以前的认识论的本质区别是: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人的正确思想、科学认识都是由于实践的需要,并且在实践中产生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成为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人的认识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不断发展的。实践还不断地给人们提出新的课题;实践创造出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其他物质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使人们能在新的广度和深度上认识世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与归宿。实践也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自觉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又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表现在:
认识对实践有导向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着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为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的实践才能充分发挥人对世界的能动的改造作用。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认识对实践的导向、预测、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认识有相对独立性认识是主体以观念的形式把握客体的活动。认识遵循着自己特有的逻辑和规律。由于认识的相对独立性,认识可以与实践同步进行,也可以不同步进行,这是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的体现。
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来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知与行、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只有正确处理好实践与认识、知与行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从事实践活动。
3.从实践到认识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性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论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
4.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物化、对象化,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事情。一般与个别、理论与实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要把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同主体需要相结合,形成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造事物,以满足人的需要。
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付诸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要使理论为群众所认同,必须采取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6.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坚持理论创新。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创新思想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科学实践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揭示了“创新”的内涵:客观世界是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社会实践也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此,人的认识也应该是发展的。认识的辩证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和认识反复性及无限性的统一的原理是创新思想的哲学基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认识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要坚持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深入了解群众,一切要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才能高效健康的进行下去。
王本海 2010041316
2011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