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政绩观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第5期
中共丽水市委办公室
中共丽水市委政策研究室 2004年9月13日
[领导干部重点调研课题]
关于政绩观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丽水市委副书记 张成祖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否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组织、自己的‚试金石‛。就欠发达地区而言,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如何树立政绩观,为谁树立政绩,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对我们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要求,实施‚三市并举‛(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打造‚平安丽水‛、加快把丽 水培育成为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至关重要。根据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最近,我带领有关人员到基层,就我市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有关政绩观问题进行了调研。在与县(市、区)、乡镇、部门干部的接触、交谈中,大家普遍认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志,是我们丽水跟上全省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事关党和国家的事业,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一、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总体而言,在全市整个干部队伍中,绝大部分人的政绩观是正确的。广大干部从欠发达的实情出发,围绕加快发展主题,理清工作思路,发扬务实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丽水市委根据省委‚八〃八战略‛和把丽水培育成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在少数地方,少数干部,少数领导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政绩观。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主要表现2 在:
(一)急功近利。少数领导干部有一种急躁情绪,希望赶快出政绩、抓紧出政绩,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想争取在自己的任期内,急着做出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和魄力,热衷于搞‚短、平、快‛的政绩,对当前、届内出效益的事情考虑得多,‚重摘果、轻栽树‛,为今后和下届做铺垫的事考虑得少。有的领导干部目光短浅,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做事情、想问题,只站在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角度去思考,不从大局着想,不考虑全局利益,有时甚至以牺牲全局利益来换取局部利益。
(二)标新立异。一些领导执政一方,为了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千方百计出奇出新,喜欢做‚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喜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或仅仅局限于‚一幢楼、一条路、一座桥‛,对那些虽不‚轰轰烈烈‛、‚显山露水‛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杂事、繁事、难事却不感兴趣。极少数乡镇领导干部一到任,就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实际,不顾民力,乱铺摊子,乱上项目,劳民伤财,造成‚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我市有一个偏远乡镇,1992年刚撤扩并,就超越实力,大肆举债搞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征用土地、造中心街等,结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到 目前,镇领导已换了三、四任,但该镇还欠债务二、三百万元。
(三)唯书唯上。少数干部不能正确处理上级与群众的关系,做工作、想问题不唯实,只唯书、只唯上,不考虑实际情况,不顾及社情民意,‚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满意‛。他们看个别领导爱好、摸个别领导思想、迎合个别领导思路,看个别领导脸色行事,搞个人投机主义,目的不是为了实现群众利益,而是为了个人升迁。对这些人来说,‚政绩‛说到底就是作为个人晋升路上的铺路石,作为追逐个人名利的敲门砖。这种政绩观的扭曲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只求虚名,不务实效,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数据注‚水‛,劳民伤财,搞短期行为。最典型的就是少数乡镇企业的数据,只见产值不见税收。
(四)偏重经济。片面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成‚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仅仅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一切工作都维系在GDP上,围绕GDP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比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公共健康的损害、对公共财产的掠夺等。从GDP数字上看是增长了,但却支付了昂贵的生态成本、健康成本和人文成本。同时,由于片面4 追求GDP,也会严重扭曲政府职能,造成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缺位‛,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诸如卫生、教育、就业、环保、安全、信访、社会治安、稳定等政府必须着力解决的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却无法顾及,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失衡。
(五)华而不实。少数干部不注重‚做事‛,而善于‚作秀‛,刻意在‚唱功‛上做文章,信奉‚不怕没做到,就怕想不到‛,‚不怕干不好,就怕讲不好‛,‚想到、说到等于做到‛。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追求轰动效应等等,不为人民群众切切实实谋利益。有极少数领导干部随心所欲,自搞一套,‚新官不理旧事‛,今天一个思路,明天一个规划,后天一个举措,搞得下面无所适从,‚每任领导都修路,修的都是断头路‛。
(六)“无为”而治。极少数领导干部面对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怨天尤人,束手无策,只满足于‚守摊子、混日子、摆样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碌碌无为。
上述种种错误的政绩观,虽然只存在于少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但它背离党的宗旨,违背客观规律,伤害群众感情,危害很大:
一是损害形象。众多的‚政绩工程‛都是轰轰烈烈上马、凄凄惨惨收场,最终群众遭了殃。因此,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造成浪费。各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耗尽各种资源,掏空地方财政,甚至透支财政,多数项目回报率很低或者根本就没有回报,从而使地方人、财、物大量浪费。
三是贻误事业。在错误政绩观驱动下,一些单位和个人或缺位,或错位,或越位,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政令不畅、调控不力,出现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贻误发展良机。
四是败坏风气。错误政绩观直接导致形式主义盛行,导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为官一任、危害一方‛,挫伤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脚踏实地创造政绩干部的积极性,一些原本好的干部也加入了造假、吹嘘、邀功者的队伍,形成恶性循环,败坏党风、政风、民风,败坏整个社会风气。
二、不正确政绩观的成因分析
当前,少数领导干部在对待政绩上的种种错误观念,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私心‛作怪,把追求个人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而没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臵6 于一切工作的首位。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认识有偏差。对政绩观缺乏正确的认识,出现了程度不一的错误政绩观。如有的干部认为只有‚轰轰烈烈‛创一番伟业才是‚政绩‛,而视立足岗位、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平庸;有的认为上级领导满意即为政绩;有的干部甚至把‚政绩‛看成是个人的政治资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缺乏深入改造,党的宗旨观念淡薄,不是立志做大事,而是立志做大官,追逐功名权位等等。
(二)机制有缺陷。一是现有的考核评价政绩的制度存在一定弊端。主要体现在:过分突出对经济发展指标的考核,使政绩考核变成了‚GDP考核‛、‚增长幅度考核‛。定指标、压指标,变相鼓励干部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定量‛ ‚定性‛考核不够,看重干部‚干了什么事‛、‚干得怎么样,但对这事该不该干、方向对不对没有深入考核等等。对政绩的评价不全面、客观、公正,看重外在标志的‚显绩‛,轻视内在不易量化的‚隐绩‛;注重短期政绩,忽视长远影响和后续效益等,因此,导致极少数基层领导干部从个人的得失出发,作表面文章,搞‚泡沫政绩‛、‚数字政绩‛、‚虚假政绩‛,欺上瞒下,骗取组织信任,谋得升迁。对政绩的考核模式比较单一,往往是‚一个模式考全部‛,没有区别‚远近高低 各不同‛。而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基础条件不同,如果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显然失去公正。二是决策机制不健全。决策的提出、论证、决断、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决策失误的责任难以追究,没有象建筑工程质量那样实行终身追究制等等,为少数领导干部主观决策、追求个人政绩开了方便之门。三是用人机制有缺陷。主要指乡镇一级领导干部任期过短,调动频繁。所谓‚熟悉选举第一年,真正做事第二年,筹备离任第三年‛、‚一年看、二年干、三年换一换‛。由于任期短,少数领导干部只愿干‚短、平、快‛政绩,干‚显绩‛。
(三)作风有问题。有的干部心浮气躁,干了一、二年就想‚换‛、就想‚变‛,不到二、三年就想提拔转岗,不然就是领导不信任、‚工作‛没有干到点子上。极少数干部私心严重,不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而是弄虚作假、作风飘浮,把心思放在研究上级领导的好恶上,‚做给领导看,不为群众干‛、‚不怕群众说不行,就怕领导来批评‛,追求虚假政绩,往自己脸上贴金,为个人谋官升迁营造‚垫脚石‛,为谋取私利‚铺路‛,使得报喜得‚喜‛,吹牛得‚牛‛,‚数字出官‛。
三、基层落实正确政绩观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提高素质。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8 观,便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目标追求。而正确的政绩观直接联系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因此,归根到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靠启动注重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
1、抓教育。教育干部正确对待名誉、地位、权力,切实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该留点什么‛的问题,明确领导干部的职位是为党和人民利益奋斗的岗位,职位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服务、意味着奉献,而不是谋取私利的工具。古人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教育干部正确对待名利,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人民利益重如山。要使广大基层干部明白,我们的政绩主要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上,体现在对急、难、险、重问题的处臵上,体现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上,体现在干部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对每件事情的严格要求、破解难题、操作到位上,体现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上,体现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创一方文明‛上。在具体工作中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要立党为公,以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政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能满足个人私欲。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解决群众急需解决 的问题抓起,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对人民负责,对上级负责。二要处理好‚唱功‛与‚做功‛的关系。既要扎实工作,积极创造业绩,又要保持良好心态,反对浮夸吹嘘。三要处理好‚奖杯‛与‚口碑‛的关系。‚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四要处理好‚有形政绩‛与‚无形政绩‛的关系。既要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为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好处,又要默默无闻地创造无形的潜绩,为群众谋取长远的利益。五是要处理好‚不能‛与‚不为‛的关系。如‚挟泰山以超北海‛,违背了客观规律,谓‚不能‛;‚为长者折枝‛,能做而不去做,叫‚不为‛。
2、重培训。坚持急需、实用原则,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领导干部的不同需求,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使之尽快熟悉掌握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外经外贸、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各种新知识、新技能。
3、强能力。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增强‚五种能力‛(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等能力)的要求,基层干部要提高六种能力:一是发展的能力;二是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三是破解难题、10 操作到位、抓好落实的能力;四是独挡一面的能力;五是拒腐防变的能力;六是依法执政的能力。
(二)健全机制,优化考核。一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可操作。所谓全面,就是在考核一个地方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情况时,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客观,就是既要看在创造政绩过程中的能动性,也要看客观条件的优劣;既要看上级党组织的认可度,也要看群众的满意度;既要看领导班子集体的作用,又要看领导成员在集体领导中发挥的作用。所谓公正,就是要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将政绩考核结果向群众公布,听取群众的意见。在制定具体的政绩考核体系时,要客观确定政绩评价内容,考虑工作的条件与基础,做到简便、易行、可操作,能激励干部、推动工作。二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干部任用体现一种导向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绩观。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臶,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积极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必须正确运用政绩考核结果,把政绩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的工作实绩选拔使用干部,树立客观公正的用人导向。要大力选拔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发展上有成效的干部,那些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那些作风优良实绩突出的干部。特别是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看高一眼;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绝不能亏待。努力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浓厚风气。
三要完善对领导干部施政过程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职能部门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特别要重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12 对群众反响强烈的虚假政绩、形象工程,要坚决、及时地进行查处。
四要完善干部的奖惩机制。古人说:‚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 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对于引导、促使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十分重要。对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要进行褒奖,对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要严肃惩戒。
五要建立政绩终生责任追究制度。对曾经被视为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终身追究责任。
(三)转变观念,科学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上创造政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这对欠发达地区尤为重要。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能够在有限的任期内推动一个地方更快更好地发展,是一件无尚光荣 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发展始终是领导干部从政的第一要务,要善于从战略全局上、从党的工作大局上、从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重要方面研究发展,促进发展,用加快发展的实绩来创造政绩。
二要在促进社会进步上创造政绩。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领导干部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既要竭尽全力抓经济发展,也要殚精竭虑谋社会进步,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纳入战略全局中去谋划,在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上创造新政绩。
三要在可持续发展上创造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体现在增强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上,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要按照中央关于‚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当前丽水发展来讲,14 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完善经济发展环境,包括以基础设施为内容的硬环境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效能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社会安全等等。二是搞好宏观调控,特别是搞好产业导向。充分利用看得见和看不见两只手的作用,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促进劳动者就业。劳动者就业率越高,市场的潜力就越大。而就业率低,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分化、不安定甚至动荡,这又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四是保证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微弱的相关性。我们没有必要用牺牲公平来换取发展,特别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五是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资源。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保护好生态资源。
(四)求真务实,为民谋利。一是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一要做到‚三个符合‛,作决策、办事情、干工作要符合当地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二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的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三要做到‚四不‛:不搞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不提不切实际的漂亮口号,不做空洞无物的数字文章,不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 切实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二是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动机和目的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只有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谋求政绩的最高指向,才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人民公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政绩观,不能从考虑个人得失、谋求个人升迁出发创造所谓的政绩。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实绩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工作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那些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要把政绩定位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目标上。必须真正通过我们的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从而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始终把改善群众的生存条件和工作条件放在重要位臵,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到真心实意爱民,发展经济富民,强化服务便民,稳定社会安民,廉洁勤政为民,用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来创造政绩。三要把个人的荣辱得16 失放在群众利益得失中去思考,去做抉择,将主要精力放在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干人民群众之所需上。即使对自己升迁有风险的工作,但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的,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为老百姓去做,真正做到不为名,不为利,重实事,求实效,受得住委屈,经得起考验。
─────────────────────────────
送: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市委常委,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正副主席,市委、市政府正副秘书长,各县(市、区)委书记,各县(市、区)政府县(市、区)长,市委特约调研员
发: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委办公室、政研室
─────────────────────────────
签发:李卫良
责任编辑:杨圆华
第二篇: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活动的要求,4月1日至4月7日,我先后到崇头镇栗溪、梅竹等村庄和县财政局等单位,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6+1”工程,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这一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民情、问计于民,我受得了很多有益的启发。在此基础上,我也以崇头镇为例,就农民增收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崇头镇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崇头镇位于云和西南部,距县城9.5公里,全镇总面积65.75平方公里,总人口9238人,是我县的第二人口大镇。近几年来,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崇头镇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XX年-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106元增加到4963元,年均增长12.4%;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748元增加到4949元,年均增长19.5%,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去年,统计口径崇头镇农民人均年收入为4949元。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崇头镇农民的收入水平要大大高于统计数据,其中不少农民的实际收入比统计上报数要高出好几倍。崇头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以食用菌生产为主,来自食用菌产业的收入占比达到74%。另外,粮食生产和林牧业收入占11%、二三产业收入占14%、其他收入占1%。
崇头镇地理位置优越,人口较聚集,且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具备良好的食用菌发展条件。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食用菌生产已经成为崇头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去年全镇有1314户从事袋料食用菌生产,共有发菌棚和出菇棚3600座,生产香菇1600万袋、黑木耳500万段,总产值达5120万元,纯利润达2400万元,全镇农民直接来自食用菌生产的收入人均达到3655元。崇头不仅是云和西南部的鲜菇交易集散地,而且还吸引了庆元、龙泉、景宁、松阳等周边县市的菇农到此交易。崇头的鲜菇交易从每年的十月中旬左右开始到第二年的四月下旬左右结束,平均日交易量达到100吨,最高日交易量高达450吨左右,一年的鲜菇交易量约2万吨,已经成为浙西南乃至全国最大的鲜菇交易市场。食用菌生产还带动了崇头其他产业的发展,如冰库藏储、菌种生产、房租收入、餐馆服务等三产收入,等等,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带来约XX万元的收益。
二、崇头镇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
食用菌产业是崇头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食用菌产业的兴衰,直接关系着崇头农民收入的增减。当前影响崇头镇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因素,也就是食用菌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总体上看,崇头和全县一样,食用菌产业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产业发展形势和市场的变化,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一是外销市场壁垒森严。以前,日本是我国食用菌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出口量占全国食用菌出口量的50%以上。然而日本于XX年5月29日起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把进口农产品和食品中的化学物质的范围从原来的288种限量标准物质,扩大到现在的799种,新增511种,给我县出口的食用菌制造了更高的技术壁垒,外销市场急剧萎缩。目前,我县的食用菌几乎都已转向内销,主要销往上海、广州等地。二是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目前,崇头和全县其他乡镇的食用菌产业链较短,总体上仍处于鲜菇生产的初始环节,附加值不高。崇头的鲜菇销售、加工等环节以福建客商为主,外在依赖性较强,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较弱。由于市场需求、气候条件、技术水平、原辅料质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食用菌生产的风险仍然较大。三是新品种开发缓慢。和我县的其他乡镇一样,崇头的代料香菇生产品种以cr04、l26、9015、135为主,由于栽培多年,各品种都不同程度出现种性退化现象,特别是椴木黑木耳新科品种已历经20余年未更新,已明显表现出许多种性退化特征。四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菌种及原材料市场管理不够规范,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因菌种和原材料质量问题,造成菇农大面积亏损事件常有发生。同时,产业发展缺少规划,缺少专项扶持政策,管理服务和技术研发力量相对薄弱,在搞新品种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等方面科研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当前,影响崇头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因素是香菇蜡棒问题。工业石蜡化学成份复杂,所含的少量芳烃中的某些稠环芳烃及重金属对人体有害,国家禁止在食品生产加工中添加和使用工业石腊。我县历来高度重视香菇蜡棒的整治工作,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成立了专门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联合执法检查、入户宣传引导、推广替代技术等各种措施,全力以赴开展了食用菌禁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工业石蜡保水性能好,所产菇型美观,价格较高并有一定内销市场份额,而且省时省力,劳动生产率较高,所以很多菇农仍暗藏侥幸心理和抵触情结,香菇禁蜡工作形势仍然非常严峻。随着香菇禁蜡工作的深入开展,加上暂时没有找到较理想的替代技术,食用菌的劳动生产率受到了直接影响。从调查摸底掌握的情况来看,今年崇头镇的香菇生产规模呈大幅减少趋势。预计今年全镇食用菌生产量将比去年减少60%,将直接造成农民人均减收XX元左右。同时,食用菌产业萎缩将严重影响到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估算,崇头仅餐馆服务业和香菇粗加工业就可能因此减收400余万元。
三、促进崇头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对策思考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党委政府“三农”工作的核心课题,也是改善农村民生的根本要求。我觉得崇头镇的情况对全县而言具有较典型的样本意义,因此,在专题调研过程中,我在深入基层、走访农户之余,分别召开了崇头镇民主恳谈会、各行政村两委座谈会和村民主题宣读会,并先后与财政局、统计局、农业局的同志们一起分析研究,征求各方面对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要积极引导,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实践证明,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加强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组织开展香菇禁蜡工作,之所以会对农民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就是因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食用菌产业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要改变这种“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的状况,就必须结合各个村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多渠道发展高山蔬菜、笋竹、茶叶等高效生态农业。比如崇头镇最偏远的梅竹村,共有3000多亩的毛竹,人均达五亩,发展高效生态笋竹两用林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条件,而且效益也很好。我们要引导农民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开发,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走优质精品规模发展的路子。要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带动与辐射作用,与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来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
二要选优汰劣,优化食用菌品种结构。目前,我县的食用菌品种单一,以香菇等普通菌种为主,经济效益不高,黑木耳等特色菌种规模不大,而且各品种都不同程度出现种性退化现象。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很多菇民只得采取菌棒浸蜡等省时省力的工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种植规模。今后,我们要根据山区的气候特点,加大对食用菌新品种的研发和引进的力度,选育质量优、产量高的食用菌品种,以保证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要切实加强生产和营销环节的管理和监督,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菌种和原辅材料行为,严禁劣质食用菌产品进入市场。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好香菇禁蜡工作,严格把好食用菌质量安全关,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确保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于崇头而言,可以有选择性地发展夏菇、杏鲍菇等新品种,加快珍惜类和草腐类食用菌开发,培育新型菌种生产体系,逐步调整食用菌品种结构,以填补市场空缺,提高经济效益。
三要加强服务,引导农民转产转业。从崇头实际情况来看,仅仅靠发展农业并不能彻底解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还需要加快引导他们走非农化的道路。尤其对梅竹、栗溪等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而言,单纯依靠农业生产,长期无法改变贫穷的状况。因此,我们要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众转移就业率和自我增收能力,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提高农民技能,帮助他们拓宽就业门路,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促使他们向二、三产业转移和赴异地综合开发,以达到转移增收的目的。对于符合下山转移条件的村庄,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深入实施“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有计划、分层次、分批次地鼓励农民下山转移,实现异地脱贫。
四要乘势而为,加快崇头集镇建设步伐。近年来,随着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崇头镇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镇区人口聚集日益加速,对大湾、沙铺、黄源、云丰等周边乡镇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逐步凸显。我们从前年开始启动了崇头集镇项目,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已被列为全省200个中心镇培育计划。下一步,我们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快集镇道路、供电给水、停车场、垃圾处理、鲜菇交易市场等配套设施和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旅游娱乐等公共设施建设,力争早日把崇头集镇打造成云和西南部农民创业致富的重要平台。同时,要加强项目捆绑的组织、衔接、协调和包装,积极整合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防治、村庄整治、水利建设、康庄工程、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打捆向集镇建设投入,相对集中使用,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最大效益。
五要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是加快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向农村倾斜,鼓励和支持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农业项目的实施,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从调查走访掌握的情况来看,崇头镇的农村危旧房面广量大,很多农民的居住条件恶劣。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力度,加快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要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和健康养殖,积极扶持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医疗卫生、广播电视、通讯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尽快改变农村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状况。同时,要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村民革除陈规陋习,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要齐心协力,营造帮扶增收的良好氛围。帮助农民群众可持续增收,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尤其是像梅竹这样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人均收入仅2400元,仅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增收致富,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真情帮扶。一方面,农民群众要树立自立更生的意识,破除“等、靠、要”思想,找准适合自身实际的致富路子。另一方面,党委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结合各个村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帮扶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要加强金融支农的力度,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缓解农民创业资金短缺的问题。要进一步深化“一户一策一干部”等结对帮扶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定点帮扶、部门驻村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措施,努力形成扶贫帮困的强大合力。要积极探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住房等惠农保险,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救济体系和救助机制。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和帮助农民增收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篇: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青少年心理问题早已引起团市委的重视,2000年,团市委成立了哈尔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为我市青少年缓解心理压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马家爵事件发生后,大学生乃至整个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2004年11月至12月,团市委成立专门调研组,以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就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课题组首先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随机选取了100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他们进行了个性成熟度测评。课题组共发放问卷100份、个性成熟度测验卷100份,回收92份,回收率92%,有效率88%。随后,又分别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心理辅导教师、团委书记和哈尔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张大生进行了个别访谈。课题组经过综合分析调查问卷与个别访谈情况后得出结论:在哈尔滨市青少年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和解决,已经成为影响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强势诱因。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1、对“健康”的认识尚不全面。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一词全面含义的诠释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和症状,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不仅是一种身心状态,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三种因素的统一体,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整体健康的核心与支柱。然而,调查显示,仍有10.9%的被调查者认为“身体健康就是真正全面的健康”(见表1)。表1:您认为一个人全面的健康应是什么?项目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身心健康有效百分比(%)10.917.471.72、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弱化。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心路历程中最为躁动不安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青少年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要经历巨大的变化,摆在他们面前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学习、交往、发育、升学、就业等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有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给他们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与考验。一方面,强烈的自尊心与过高的期望值常常使他们幻想一切顺利、事事成功;另一方面,在越来越实际的现实面前,他们又面临着各种压力,要承受各种困惑、烦恼、挫折、忧伤乃至不幸。处在这种现实中的青少年,面对挫折和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不堪一击,部分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承认自己经常伴有焦虑不安、精神抑郁、冷漠、恐惧、易怒、自卑、多疑、逆反心理等症状(见表2)。表2:请选出您有过的下列行为?项目有效百分比(%)项目有效百分比(%)项目有效百分比(%)时常焦虑不安4.7恐惧3.3神经衰弱3.3精神抑郁3.6易怒6.9冷漠10.5自卑4.3逆反心理9.4情绪稳定3.3乐观13.4开朗15.6积极进取6.9敏感7.2多疑5.1其他2.53、心理问题普遍困扰青少年。在调查目前青少年心理状况的程度时,有31.5%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5.2%的大学生认为较差,有5.4%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差;有36.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朋友常受心理问题的干扰;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71.8%的人认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迫切或极为迫切。在团市委2004年组织开展的“哈尔滨青年生存发展状况”的调查中也显示:当代哈尔滨青少年健康意识明显增强,但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4、个性成熟程度较低。课题组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的个性成熟度测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表明:28.4%的大学生个性欠成熟,不善于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善于观察问题的各种复杂因素,不能准确地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56.8%的大学生个性具有两重性,一半老练,一半幼稚;只有14.8%的大学生较为成熟,能很得体的处理大部分事情,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建立起较良好的人际关系;接受测验的大学生中尚无一人达到很成熟老练的程度。
5、人际交往障碍不容忽视。据哈尔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的粗略统计:社交(即人际关系)障碍占该中心所接待心理疾患的28-30%。调查问卷也显示:有8%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孤独”,分别有7.2%和5.1%的大学生敏感、多疑(见表
2、表3)。表3:您或您的同学、朋友的心理
第四篇: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青少年心理问题早已引起团市委的重视,XX年,团市委成立了哈尔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为我市青少年缓解心理压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马家爵事件发生后,大学生乃至整个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年11月至12月,团市委成立专门调研组,以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就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课题组首先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随机选取了100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他们进行了个性成熟度测评。课题组共发放问卷100份、个性成熟度测验卷100份,回收92份,回收率92%,有效率88%。随后,又分别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心理辅导教师、团委书记和哈尔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张大生进行了个别访谈。课题组经过综合分析调查问卷与个别访谈情况后得出结论:在哈尔滨市青少年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和解决,已经成为影响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强势诱因。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1、对“健康”的认识尚不全面。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一词全面含义的诠释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和症状,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不仅是一种身心状态,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三种因素的统一体,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整体健康的核心与支柱。然而,调查显示,仍有10.9%的被调查者认为“身体健康就是真正全面的健康”(见表1)。
表1:您认为一个人全面的健康应是什么?
项目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身心健康
有效百分比(%)
10.9
17.471.72、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弱化。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心路历程中最为躁动不安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青少年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要经历巨大的变化,摆在他们面前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学习、交往、发育、升学、就业等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有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给他们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与考验。一方面,强烈的自尊心与过高的期望值常常使他们幻想一切顺利、事事成功;另一方面,在越来越实际的现实面前,他们又面临着各种压力,要承受各种困惑、烦恼、挫折、忧伤乃至不幸。处在这种现实中的青少年,面对挫折和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不堪一击,部分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承认自己经常伴有焦虑不安、精神抑郁、冷漠、恐惧、易怒、自卑、多疑、逆反心理等症状(见表2)。
表2:请选出您有过的下列行为?
项目
有效百分比(%)
项目
有效百分比(%)
项目
有效百分比(%)
时常焦虑不安
4.7
恐惧
3.3神经衰弱
3.3
精神抑郁
3.6
易怒
6.9
冷漠
10.5自卑
4.3
逆反心理
9.4情绪稳定
3.3
乐观
13.4
开朗
15.6
积极进取
6.9
敏感
7.2多疑
5.1其他
2.53、心理问题普遍困扰青少年。在调查目前青少年心理状况的程度时,有31.5%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5.2%的大学生认为较差,有5.4%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差;有36.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朋友常受心理问题的干扰;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71.8%的人认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迫切或极为迫切。在团市委~年组织开展的“哈尔滨青年生存发展状况”的调查中也显示:当代哈尔滨青少年健康意识明显增强,但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4、个性成熟程度较低。课题组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的个性成熟度测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表明:28.4%的大学生个性欠成熟,不善于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善于观察问题的各种复杂因素,不能准确地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56.8%的大学生个性具有两重性,一半老练,一半幼稚;只有14.8%的大学生较为成熟,能很得体的处理大部分事情,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建立起较良好的人际关系;接受测验的大学生中尚无一人达到很成熟老练的程度。
5、人际交往障碍不容忽视。据哈尔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的粗略统计:社交(即人际关系)障碍占该中心所接待心理疾患的28-30%。调查问卷也显示:有8%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孤独”,分别有7.2%和5.1%的大学生敏感、多疑(见表
2、表3)。
表3:您或您的同学、朋友的心理问题主要原因?
项目
有效百分比(%)
项目
有效百分比(%)
项目
有效百分比(%)
学习或考试压力
4.7
家长的语言暴力
2.2老师的语言暴力
1.1同学的语言暴力
2.5未来就业压力
13.8
怀疑自己的能力
10.1
挫折
12.3自卑
14.5
敏感
9.8
清高
3.6
孤独
8社会不良文化影响
6.26、青少年心理问题不能得到科学引导。青少年心理问题极易引发轻生、犯罪、自毁前程等严重事件。然而,调查显示:部分青少年有了烦恼和痛苦多采用抽烟、喝酒、睡觉、上网聊天等消极方式对抗(见表4)。
表4:您或您的同学、朋友产生心理问题后常用排解方式?
项目
有效百分比(%)
项目
有效百分比(%)
项目
有效百分比(%)
读书
4向朋友或同学倾诉
17.4写信写日记
10.9
睡觉
5.8
向老师、家长倾诉
5.1喝酒、抽烟
6.2假装高兴
3.3顺其自然
13.8
看电影、录相或听音乐
9.4上网玩游戏或聊天
8.3自我安慰
10.1心理医生热线或其他媒介
2.5找心理医生
2.2其他
1.1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学习压力。此次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14.5%人表示面临学习或考试压力(见表3)。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的一项统计也显示:要求提供心理咨询或矫治的来访青少年中30%是由于学习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而团省委的一次调查数据也显示:有68.9%的学生认为“压力很大”或“压力较大”,21.5%的学生“说不清”,仅有9.5%的学生轻松地感到学习“没有压力”,有35.9%的中学生已经把“学习太累”当做自己学习劲头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2、教育缺失。对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通常从政治上、思想上、品德上分析得多,而从心理上分析得少,以简单、呆板、僵化、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取代一切,盲目追求升学率,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等方面,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而传统文化倍加推崇的师生关系被打破,更使青少年失去可容健康心灵成长的大片土壤。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师生间交流互动减少,情感和思想交流渠道不畅,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渐行渐远,而教师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及有偿家教、鄙视成绩差的学生等现象更使师生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调查中,有71.7%的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一般”,甚至有6.5%的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差”,这种现象客观存在,且已不是局部、暂时的个别现象。
3、家庭影响。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在青少年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其中,影响最为重要和突出的,则当数父母的文化素质、教养方式、健康状况、夫妻关系、经济状况及父母的品德行为等因素。在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教师及团委书记的个别访谈中了解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多来自生活困难或单亲家庭。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张大生更是一语中的: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家庭。
4、校园暴力。在许多人看来,暴力行为和学校是不沾边儿的事,但严峻的事实是:校园中的确存在着暴力行为。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了解到,在他们接待的来访青少年中,因受校园暴力影响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占有一定比例,且日趋严重。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抢劫,即高年级在校生或流失生向低年级学生索要钱财,被抢者如果没有钱或者钱少就会被殴打,而被抢者由于遭到威胁往往不敢向老师或家长反映,导致实施抢劫者愈发猖狂。而学校及家长往往将预防校园暴力的重点对准校外,却忽视了同为学生的校内施暴者。校园中的抢劫现象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特别是心理上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许多被抢学生日后想起当时情景仍感到很害怕。
5、社会环境。伴随社会转型成长的当代青少年,不仅时刻感受和体验着竞争的无处不在,而且他们也必须面对成人社会为他们设定的价值取向: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赚不到大钱→无法享受生活→枉为人生。“金榜题名有人喝彩,名落孙山被人轻视”、应试教育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影响等社会风气更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三、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的对策与建议
塑造健康的心理有助于青少年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与态度,培养健全的人格与个性。按照党的xx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为此,共青团组织要加大服务青少年的工作力度,加强服务青少年的能力建设,切实提高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水平。
1、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延伸,团队组织和教育部门要充分正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审时度势,深入剖析,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改变当前空对空的说教方式,在思想观念、教育内容、工作方法、活动渠道等方面大胆进行创新,树立新观念、充实新内容、创造新方法、拓宽新渠道,以人为本,立足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将德育工作“虚功实做”,着力提高工作成效。
2、帮助青少年正确缓解压力。痛苦、挫折、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面对,要正确引导青少年以积极的健康愉悦的心理正确认知和评价压力,让青少年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快乐与痛苦并存,生活中的挫折、冲突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要正确引导青少年掌握一些虽不能治本,却在具体情境中有其实用性的生理放松的方法,如通过控制呼吸、心跳等生理反应来从外到内改变情绪;要给予青少年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等在内的适当的心理支持,从而有效减轻压力的不良影响,提高应对纷繁复杂现实生活各种挑战的能力;要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培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要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从根本上避免外在的、强制的、过度的教育,并给孩子以情感上的支持。二要注重同伴之间的关系。青少年渴望同伴间的友情,同伴的影响大大超过了父母、教师的影响,要通过有效的外部干预和帮助增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三要突出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要在高起点上塑造教师完美人格,加强师德建设,增进师生感情;要依靠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和工作网络,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适应能力训练;要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相关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学生心理行为异常、疏导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指导学生寻求医疗帮助的能力。四要优化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创设宽松的成长环境,尊重青少年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要逐步建立有效的青少年心理援救体制,有针对性地指导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如何自我调适;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特别是心理辅导或咨询人员的资格认证体系。
第五篇: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青少年心理问题早已引起团市委的重视,2000年,团市委成立了哈尔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为我市青少年缓解心理压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马家爵事件发生后,大学生乃至整个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2004年11月至12月,团市委成立专门调研组, 以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就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课题组首先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随机选取了100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他们进行了个性成熟度测评。课题组共发放问卷100份、个性成熟度测验卷100份,回收92份,回收率 92%,有效率88%。随后,又分别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心理辅导教师、团委书记和哈尔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张大生进行了个别访谈。课题组经过综合分析调查问卷与个别访谈情况后得出结论:在哈尔滨市青少年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和解决,已经成为影响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强势诱因。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1、对“健康”的认识尚不全面。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一词全面含义的诠释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和症状,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不仅是一种身心状态,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三种因素的统一体,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整体健康的核心与支柱。然而,调查显示,仍有10.9%的被调查者认为“身体健康就是真正全面的健康”(见表1)。表1:您认为一个人全面的健康应是什么?项 目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身心健康有效百分比(%)10.917.471.72、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弱化。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心路历程中最为躁动不安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青少年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要经历巨大的变化,摆在他们面前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学习、交往、发育、升学、就业等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有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给他们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与考验。一方面,强烈的自尊心与过高的期望值常常使他们幻想一切顺利、事事成功;另一方面,在越来越实际的现实面前,他们又面临着各种压力,要承受各种困惑、烦恼、挫折、忧伤乃至不幸。处在这种现实中的青少年,面对挫折和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不堪一击,部分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承认自己经常伴有焦虑不安、精神抑郁、冷漠、恐惧、易怒、自卑、多疑、逆反心理等症状(见表2)。表2:请选出您有过的下列行为?项目有效百分比(%)项目有效百分比(%)项目有效百分比(%)时常焦虑不安4.7恐惧3.3神经衰弱3.3精神抑郁3.6易怒6.9冷漠10.5自卑4.3逆反心理9.4情绪稳定3.3乐观13.4开朗15.6积极进取6.9敏感7.2多疑5.1其他2.53、心理问题普遍困扰青少年。在调查目前青少年心理状况的程度时,有31.5%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5.2%的大学生认为较差,有5.4%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差;有36.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朋友常受心理问题的干扰;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71.8%的人认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迫切或极为迫切。在团市委2004年组织开展的“哈尔滨青年生存发展状况”的调查中也显示:当代哈尔滨青少年健康意识明显增强,但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4、个性成熟程度较低。课题组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的个性成熟度测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表明:28.4%的大学生个性欠成熟,不善于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善于观察问题的各种复杂因素,不能准确地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56.8%的大学生个性具有两重性,一半老练,一半幼稚;只有14.8%的大学生较为成熟,能很得体的处理大部分事情,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建立起较良好的人际关系;接受测验的大学生中尚无一人达到很成熟老练的程度。
5、人际交往障碍不容忽视。据哈尔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的粗略统计:社交(即人际关系)障碍占该中心所接待心理疾患的28-30%。调查问卷也显示:有8%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孤独”,分别有7.2%和5.1%的大学生敏感、多疑(见表
2、表3)。表3:您或您的同学、朋友的心理问题主要原因?项目有效百分比(%)项目有效百分比(%)项目有效百分比(%)学习或考试压力4.7家长的语言暴力2.2老师的语言暴力1.1同学的语言暴力2.5未来就业压力13.8怀疑自己的能力10.1挫折12.3自卑14.5敏感9.8清高3.6孤独8社会不良文化影响6.26、青少年心理问题不能得到科学引导。青少年心理问题极易引发轻生、犯罪、自毁前程等严重事件。然而,调查显示:部分青少年有了烦恼和痛苦多采用抽烟、喝酒、睡觉、上网聊天等消极方式对抗(见表4)。表4:您或您的同学、朋友产生心理问题后常用排解方式?项目有效百分比(%)项目有效百分比(%)项目有效百分比(%)读书4向朋友或同学倾诉17.4写信写日记10.9睡觉5.8
有效的青少年心理援救体制,有针对性地指导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如何自我调适;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特别是心理辅导或咨询人员的资格认证体系。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