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15:3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市委政法委夏阳

近年来,笔者在农村开展帮扶工作的过程中,看到农村生产、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可喜变化,但也发现部分农村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党员老龄化的突出问题。以笔者在帮扶工作中联系的某村情况为例:该村共有321户,人口1031人,该村党员共27名占人口数的2.62%,其中50岁以上的党员20名占总数的74.07%。农村党支部党员年龄老化是不符合党组织发展要求的,将造成党员结构不合理,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利于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贯彻,也不利于农村地区社情民意的通达和党群关系的融洽,更不利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和党在农村地区执政地位的巩固。对此笔者经调查和思考得出如下认识:

一、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产生原因:

1、从农村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产生的影响看:一是农村生产方式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经营自主,来去自由,对村级组织的依赖明显降低,村级组织对农民的管理范围、内容也相对缩小或减少。二是城乡二元化加剧造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当前农村中有干劲、有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增多(如该村有近90%的男青年外出务工经商),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吸收这类人员入党难度很大,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务工后的培养教育工作也很难跟上。农村党支部对外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许多长期外出务工党员的权利、义务也难以体现。(如该村党员中外出务工经商的有5名占总数的18.52%,2名预备党员中就有1名因长期外 1

出无法考查转正)

2、从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不适应来看: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办法不够多。有的村支部书记认为农村经济转型后,农民各种各的田,各管各的事,看不出党外群众哪位先进与不先进。有的片面强调当前农民申请入党人数少,难以找到入党积极分子。二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民主工作开展得不好,少数农民群众的正当诉求通过向组织反映、上访等正当方式却解决不了问题,激化了矛盾,使部分农民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下降。有的村党组织要求党员尽义务多,讲权利少,一些重事、难事要党员带头,却对党员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不关心,对党员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不重视,对党员应享有的权利不落实,这样既挫伤了一些党员的积极性,也使部分党外群众觉得“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组织,不加入为好”。

二、针对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几点想法

笔者认为当前部分农村存在的党员老龄化问题主要是这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造成的。所以关键在于如何转变认识、创新机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适应将农民群众凝聚到党组织周围,把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入党,把党员培养成先锋模范,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此笔者认为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党员老龄化问题:

1、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任,首当其冲地落在农村

党组织和农民党员的肩上,任务非常艰巨。各级党组织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紧迫性,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切实增强发展党员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宏观指导,给基层党支部制定符合实际的党建目标和任务,从而克服盲目性、随意性,保证发展党员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

一要突出培养重点。基层党组织要经常指导同级团组织开展工作,对广大青年团员进行党的知识启蒙教育,吸引优秀青年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要注重从率先致富又能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中发展党员,注重从有文化的优秀男女青年和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以改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等比例结构。对青年人的进步要求,要积极主动地去做工作,及时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加深对党的了解,积极靠拢党组织,在政治上尽快成熟起来。不能坐等青年主动找上门。

二要保证党员质量。党的战斗力强弱,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也取决于党员的质量。体现先进性是成为党员基本要求,我们强调要从“能人”中培养党员,但决不是以所谓的“能人”标准或其他标准来替代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在发展党员时还要从是否关心群众疾苦、是否愿为广大群众服务、能否代表广大群众意愿等多方面考查,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履行入党手续,防止把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来,保证吸收的每一位党员都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模范。

三要扩大群众参与。扩大农民群众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保证新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措施。要深入开展联名推荐工作,由党员和群众按照

规定的条件、程序和要求向村党支部推荐,党支部把推荐票的多少作为确定教育引导对象的重要参考。要通过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情况实行公示、公议等措施及早了解发现考查对象的问题和不足,确保新发展党员的先进性。要让广大农民群众明白我们的党是一个吸收先进分子的组织,从而提高党员和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公信度。

2、完善党内民主,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发展党员靠的不是强制力,而是一种吸引力。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经济上需要由党员带领他们致富奔小康,在政治上还要有党员来代表他们的正当意愿。因此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必须要形成开放式的工作理念,改变过去垂直化、内部化、封闭化的管理方式,通过扩大基层党内民主,让广大农民党员能通过党组织有序参与到农村社会管理活动中去。

一是要确保障党员在党组织中的各项权利。在各项党内活动中党员能按照组织程序落实 “三先”(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四权”(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要让每个党员切实感到自已的权利不是写在书上的、挂在嘴上的,他们的意见能受到重视,权利能得到保障。还可以通过扩大各级农民党员特别是普通党员在党代会、人代会中的比例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发言权。要通过强调党员的代言作用,充分反映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让农民群众真切感到党员是农民的贴心人和代言人,党组织是农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二是要通过党内民主带动村民民主自治的深化,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凡是重大事项,先在党支部讨论,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群众就能放得下心。基层党组织干部要多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

处理同农民的关系,尊重群众创造,尊重群众意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实行民主科学决策。

三是广泛开展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可以按村务监督、公共服务、思想政治工作等内容设置岗位,鼓励“无职党员”在这些岗位上义务为“三农”服务。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使广大农村党员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有效激发他们参与管理、监督各项农村具体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

四是要在党内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求党员奉献多,对其关爱少的状况。要从关心党员的生产生活、保障党员政治权利、提高党员能力素质入手,不断强化其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报效心理。对一些存在特殊困难的党员,党组织要主动关心他们,给予救济和帮扶。

3、上下齐动、创新机制,探索加强农村党建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决策,而新形势下抓好农村党建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村级党组织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创造和积累经验,还需要上级党委和各职能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提供服务,创造条件。

一是上级党组织要大力提倡干部深入基层的工作方法,了解和掌握农村的实际情况。下基层的同志不能搞走马观花,要切实加深对农村社情民意的了解,增进同农民的感情,提高对农村工作的认识,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理清思路、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协助农村干部搞好党的建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

二是可以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体系。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将“支部加协会”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延伸,打破传统的按乡村行政体制设置党组织的做法,试点建立以产业基地、行业协会、劳务输出群体为依托的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针对性,通过更为灵活体制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是应当在城市中普遍建立流动党员支部。从目前的情况看城乡差距仍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存在,农村人员流动性增大仍是大趋势,在此情况下如果仍由农村党支部对外出党员进行管理、教育并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将变得越来越困难。针对这个情况城市地区应当主动应对流动党员日益增多的挑战,按照 “谁更利于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就由谁负责”的原则,依托相关职能部门,投入人力和物力,在建筑业、工厂等流动农民和农民党员集中的行业建立党支部,通过这种方式既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让流动党员行使权利和义务有了组织依托,也极大的增强了党组织对普通流动农民的吸引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城镇建立起来的流动党支部针对性的培训、引导、组织那些学有所专、技有所精、业有所成的农民党员回原籍创业,带动原籍农民群众共同富裕,从而达到城乡的良性互动。笔者认为这将是今后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党建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城市反哺农村的一种体现,应当大力在城镇地区推行流动党支部的建设。

第二篇:关于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着力发展青年党员

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

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是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孟津县XXX镇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查找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为今后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

一、近年来党员发展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工作基本现状

2005年至今,XXX镇共发展党员318名,其中农村党员257名,占发展总数的81%,但青年党员数量较少,35岁以下党员93名,仅占发展总数29%。青年党员的发展工作已刻不容缓。积极发展青年党员,可以有力地改变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但意义并不止于年龄结构。青年人是整个社会中最少保守、最具活力、最有进取意识、最富创造精神的群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受旧体制、旧思想、旧习惯束缚少,接受新事物快,发展要求强,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精神足,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能使党增添青春的活力,增强战斗力。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村党支部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二是党员分布结构不合理,部分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进展缓慢,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严重,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妇女党员比例偏低,这使得农村党员队伍和领导班子“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三是有相当部分青年农民思想比较陈旧,对党组织缺乏了解,认为入不入党无所谓,只要能挣钱就行,满足现状,政治上无所求。四是一部分青年农民怕入党后在计划生育等政策上影响个人利益;一部分农民怕入了党每月还要交党费;一部分农村青年怕入了党,三天两头党支部找自己学习、开会,会耽误自己的赚钱时间。五是部分党组织号召力不强。很多村委会的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党组织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无财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导致党组织威信不高。以上情况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吸引力,致使群众尤其是农村青年向往党组织的热情不高。

二、青年党员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农村党支部没有将农村青年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真正摆上日程,淡化了对发展党员这一党建工作经常性、基础性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发展党员工作是为党及时输送新鲜“血液”的长期性工作,是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继往开来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重视了抓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党的建设、重视了抓党支部班子建设而忽视了党员队伍建设,导致出现发展新党员的数量少、党员队伍老化、思想僵化等情况。

2、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当前,仍有个别村存在着党员活动无阵地、青年活动无场所,政治理论不愿学、思想教育不愿抓的现象。党组织缺乏对青年农民党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农村思想教育出现了“断档”,使一些青年农民思想较混乱,缺乏共产主义思想,认为共产主义遥远,入党吃亏,当党员只有交党费,而且规矩多、活动多、会议多,不自由、受约束等。少数青年农民对党认识片面,对党内某些不良现象看不惯,把少数党员和党员干部存在的党性观念淡薄、群众观念淡薄等不正常现象看成是党组织的整体问题,把个别理解为普遍,淡化了入党的愿望。

3、部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少数村党支部由于存在党员老龄化严重、科学文化水平低、创新精神及活力不足等问题,致使支部班子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党支部引领、带动、辐谢农民致富增收作用欠缺,党支部带动力不强,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一些党员干部观念老化、黑守陈规、不思进取、不求创新,党员先锋模范没有较好体现。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价值观念扭曲,宗旨意识淡漠,给党的形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党员的后备力量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繁荣,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受

到自然条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年轻人外出经商、务工的逐年增多,他们一心只想打工挣钱,很少考虑入党的问题,从主观上弱化了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提出入党申请的人逐渐减少,入党积极分子不能保持一定数量的动态平衡。

三、发展农村青年党员的对策与思考

如何做好农村青年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农村青年党员队伍,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带头致富能力建设入手,全面提升党组织引领、带动、服务农民的作用,建立一套决策民主、程序公开、责任明确的党员发展工作机制,真正把最优秀的农村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农村小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真正把发展青年党员发展摆上重要日程。

做好青年党员发展工作,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意义的大事,应高度重视,把做好这项工作列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向各党支部下达党员发展任务,对超额完成党员发展任

务的支部在年终先进党支部评选中予以优先考虑,对完不成任务的支部取消先进党支部和综合目标考核先进评先资格,对两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予以处罚。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着力搞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规划。

制订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要求1000口人以下的村每年发展2名党员,其中青年党员1名;1000-2000口人的村每年发展3名党员,其中青年党员2名;2000口人以上的村每年发展4名党员,其中青年党员3名。力争每个农村党支部每年发展党员2至4名,保证35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数量稳中有升。同时,着眼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确定农村发展党员的工作重点。一方面,从农村种养能手、退伍军人、村委会干部、计生专干,初、高中毕业生中确定培养对象。另一方面,从外出务工经商、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分子中寻找培养对象。对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思想观念活跃、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进行跟踪培养,引导他们加入党组织。工作中做到“四个优先”,即党员数量少的村优先发展、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优先发展、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的村优先发展、小康示范村和后进村优先发展,进一步增强发展党员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三)抓住根本,增强引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的各种思想教育,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是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发展村主导产业,扩大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学习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规划,落实培训措施,努力提高农村党员政治素质、个人致富能力。四是以典型为导向,提高党组织吸引力。采取多种形式,树立一批在科技致富、扶贫攻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党员典型,赢得群众的依赖和支持,使群众对党员干部有新的认识,吸引大批优秀青年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积极要求入党。五是严把党员发展“入口”质量关。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格按新时期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机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把好发展工作的“三个关口”,即支部大会关、党委审批关、预备转正关,真正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农村青年党员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

第三篇: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解决办法

文章标题: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解决办法

近年来,**县针对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发展农村优秀青年入党的新途径、新办法,坚持定目标、扩民主、明责任等多策并举,认真做好农村发展青年党员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制定目标,分步实施,突出解决发展党员“重点村”。把“重点村”发展党员工作作为检验各基层组织建设状况、组织委员和支部书记工作是否称职的依据之一。县、乡、村三级建立“重点村”发展党员工作目标责任制,着重把解决党员年龄偏大问题作为考核内容。制订了2003~2007年发展党员5年规划,逐年制订“重点村”发展党员目标,对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行政村党支部,争取发展1名以上党员;党员平均年龄55岁以上或61岁以上党员占1/3以上的村和没有妇女党员的村,重点发展35岁以下的农村优秀青年和优秀妇女入党。

三推一定,扩大民主,切实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所谓“三推一定”是指,先由党员、群众、群团组织民主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再由支部决定的方式确定。即党支部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前,必须事先实行“三推”,重点培养35岁以下优秀青年,对其中推荐票数相对集中且经初步考察合格者,确定党员与他们“一对一”结对联系培养,并实行全程公示。具体分三个环节抓细抓实:一是选“苗子”。通过“三推”从群众中进行广泛推荐,发掘更多的优秀分子,尤其是35周岁以下青年,有针对性地鼓励他们积极自愿写入党申请书,努力壮大申请入党人队伍;二是挑“尖子”。通过“三推一定”从所有写入党申请的人中“好中选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三是定“调子”。在确定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接收和转正环节上,事先要通过党员和群众的测评,作出评价,再由支部按规定程序确定。

强化责任,严肃纪律,形成常抓不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将发展党员工作执行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基层党组织评选先进,与党组织负责人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挂钩。凡是发展党员工作做得不好,没有达到县委要求的,其党组织不得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其负责人不得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对个别思想不端正、个人主义严重、故意设置“关卡”阻挠新党员发展的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各级党组织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经教育不改的,坚决予以调整。同时,实行定期通报和黄牌警告制度,县委组织部对“重点村”发展党员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对经两次通报仍不认真解决问题的,实行黄牌警告,党员不发展,后进支部的帽子不能摘。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一是解决了政治文明建设向发展党员工作延伸的问题。实行多策并举,认真落实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利于把党内规定与群众路线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扬党内外民主。实行多策并举后,全县有19人未通过党员、群众推荐测评关被否决了入党积极分子人选,有37名预备党员被延长预备期。

二是解决了发展党员“源头缺水”的问题。实行多策并举,使大量的优秀青年脱颖而出,大大拓宽了党支部挑选人才的余地,使农村发展党员“源头水活”。据统计,实行多策并举后,2000年、2001年全县农村共收到入党申请书分别3208份、3559份,分别为1999年的2.16倍、2.87倍,其中2001年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2488人,占69.9。

三是解决了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认识偏差和不正之风问题。多策并举发展党员,进一步扩大了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使发展党员工作置于全体村民的监督之下,既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也有利于走出发展党员“少数人说了算”的怪圈,克服受宗族、宗派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把发展党员质量“关口”前移,真正从“第一源头”处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是解决了农村发展党员“重点村”呈上升趋势的问题。通过多策并举发展党员,吸收一大批优秀青年入党,能够逐步解决党员平均年龄长期不能下降和基层党组织缺乏战斗力的问题。全县1999年、2000年、2001年分别发展党员401人、352人、403人,其中35岁以下的党员分别为237人、225人、260人,各占当年发展党员总数的59.1、63.9、64.5,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02年底,全县已解决发展党员“重点村”75个,另有21个发展党员“重点村”也已分别有1~2名发展对象在培养之中,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解决办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解决办法。

第四篇:人口老龄化问题调查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调查报告

目 人口老龄化问题

完成人姓名 XXX

别 XX系

业 XXX

级 20XX级X班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日期 201X年X月

人口老龄化问题调查报告

XXX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XX系)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 %;2002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已升至8.2%。按照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类 型,这意味着我国已开始迈入老年型社会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

年级结构:大一占68%,大二占32%。性别结构:男生占66%,女生占34%。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我过人口现状、老龄化的程度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此的解决的方法,通过数据对比、更加清晰的分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程度。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国社会步入老龄化如此迅速,不可否认,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推动和加 速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近20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 疾病控制、卫生条件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也是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原因。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社会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老龄化社会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据一项研究测算,2000年,我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只需负担15.6个老年人,2050年则要负担48.5个老年人。专家认为,在未来50年内,前20年,我国存在一个低抚养比时期,这期间儿童人 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刚刚上升,总抚养比处于从下降到上升的低谷,呈V字形。

其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尤为突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建华认为,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普遍缺乏养老、医疗、照料服务等基本社会保障。这在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立。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寿命的延长,因疾病、伤 残、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的数量显著增加,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 重负担,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社会保障重在城镇,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基本框架虽已初步形成,但正经历着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考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大批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根据建设部对城市住房需求的预测,2020 年将新增城市人口2.6亿,2050年将再增3.3亿。届时,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在 城镇化进程中,结合小城镇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的养老保险办法亟需研究出台。

另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研究表明,我国有大约1/3的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城市部分老年人体重超重,农村部分老年人营养不良;个体在体力和智力上 的差异被忽视,“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人才的丧失,使老年人过早处于被“养”起来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老龄化人口大国,我国还没有正规的老年病医疗研究机构,人口老龄化需要的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目前全国约有2340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据调查显示:京、沪、津等大城市空巢家庭已达30%以上。全国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而目前各类福利院的床位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养老机构总量满足不了需要和养老院利用率不高的矛盾同时存在。

另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导致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是构成生产 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虽然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劳动力资源却十分丰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劳动力老化的问题将十分明显。老年问题对社会稳定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现收现付的养老社会保险体制,养老金是直接从企业收入中支付的,如果企业的退休人员多,企业用于养老的负担就重,在职人员的收入就可能受影响,这样,就可能导致在 职人员的不满,从而引发在职和退休的两代人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而实际上,退休人员所领取的养老金,是他们过去所创造的财富的一种补偿。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上表现为直接从在职人员创造的价值中支付,所以容易引起在职人员的误解。

四、采取建议与意见

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必要可行的措施和多方面的配合。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研究制定适中的人口政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我们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年人口比重过高。因此,要制定一个二者兼顾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按照国家人口长远战略规划,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要实现人口零增长,所以,控制人口总量发展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针对城乡区域性老龄化程度不平衡、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户等情况,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适当调整人口生育率,通过合理的生育政策,逐步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向稳定方向发展。

(2)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为老龄化提供根本的经济保证。只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发展,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保证。老年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归根到底,有赖于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才能满足老龄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只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国民收入的增长大大超过因老年人增加而加重的负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就会减轻。(3)发挥老年人余热作用。老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财富,也是智力库,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相

当一部分人身体健康,乐意且能够为社会作贡献,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迟了人类的衰老过程,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劳动年限延长。因此,我们要积极挖掘这一资源,以智力开发为重点,采取各种形式,开拓老年人的就业市场,为老年人的再就业创造条件,给老年人发挥余热创造一个适宜的平台,使之既可以减轻由于老年人口增多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又可以使老年人进一步实现其自身价值

五、总结

老年问题还会加重现代家庭的负担。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推 行导致了我国“4-2-1”家庭格局的出现,这意味着一对夫妇要面对供养双方的父母和抚养一个未成年子女的沉重负担。老年服务业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与社会保障已得到较大改善,但老龄事业总体上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庞大的老年群体在入住养老机构和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籍、心理调适、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 急救助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呈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养老服务市场产生了多样化的细分要求,当前人口迅速老龄化,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亦不相适应,矛盾日渐突出。例如服务设施短缺、服务主体过于单

一、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服务质量相对较低等等,因此,发展老年服务业大有可为。

201X年X月X日

第五篇: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定稿)

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几年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臶,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广大农村党员的思想觉悟有了新的提高,干部作风得到较大改进,班子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但是距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一、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

1、部分农村党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

一是文化底子薄。与其他农民基本处在同一层次,并不具备文化上的群体优势,无法担当引导农村文化潮流的重任。二是科技型、知识型、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有的农村党员干部文化素质偏低,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强,对市场经济缺乏实践与研究,导致科技型、知识型、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我镇共有农村党员1120人,通过调查表明,50岁以上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的人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3.6%,且大都以经验性技术为主;50岁以下掌握两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党员干部占农村党员总数的68.6%,但存在技术不精,学用脱节的情况;从对市场的把握能力上看,14.6%的农村党员干部存在市场行情不清,市场经验有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小,闯荡市场的勇气不足等问题。三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强。部分党员干部不懂科技,不了解市场,不善经营,影响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在用人上也存在偏差,一些热心为群众办事的种、养、加、销“能人”往往排斥在用人视野之外,而所用的人不少缺乏为群众办事的能力。

2、因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村干部为群众服务的质量比较低。

一些村集体经济总是发展不起来,缺乏搞好服务的物质基础。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村收入减少,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不少村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层次不高,只要求信访不出事,少为上级惹麻烦,对如何发展经济想得少,加上本领不强,服务质量比较低,为群众提供的服务更少。

3、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科技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

农村党员干部应当是科技致富的示范者,接受新知识、传播新技术的带头人。从目前看,我镇党员中虽有一大部分人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已经致富,但是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有的甚至处于相对贫困线上,成为组织的救济对象。从党员致富的途径上来看,真正通过调整结构致富、科技种养致富、流通致富、办企业致富的并不多,致富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市场含量偏低。有35%的党员干部没有致富,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没有起到照亮一片,带动一村的作用。

4、因无职党员素质不高,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农村无职党员虽说不是很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素质不高。他们文化素质低,先进思想、先进科技、先进实用技术在农村无职党员身上严重缺乏。二是觉悟上有差距。农村无职党员不能较好地处理公与私、亲与疏、上与下的关系。有的农村无职党员埋头经营自己的“承包地”,对集体经济不热心、不参与;一些党员从村干部岗位上卸任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有的拒办移交手续,有的损坏在任干部形象,挑拨班子成员矛盾,有的甚至干扰民主选举等,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解决农村党员干部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1、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一是精心选好村党支部书记。要选拔那些有理想、政治素质高、能很好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奉公、热心为群众办事,具有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优秀党员。选任渠道要宽,从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任导向看,必须突破地域界限和身份界限。二是配好、配强党支部成员。按一定比例,配备老、中、青年,做到结构合理,在支部班子成员中应根据各人的能力、特长来合理分工,合理利用,做到用其所长。三是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后备队伍的建设。要着眼于村级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重点加以培养。特别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经营管理的回乡知青、退伍军人、乡镇企业骨干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纳入视野,加以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四是根据税费改革后农村无职党员增多的实际,根据农村

工作需要的党员的特长,设臵小型的如普法民调、致富示范、市场信息、村务监督等党小组,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

2、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要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对各村基层干部进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学习教育的内容上,既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又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重强化他们的科技致富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学习形式上,可采取召开党员大会开展民主评议、组织实用技术培训、参观学习等方式。进一步严格党内生活,坚持和健全党组织活动制度,加强目标管理,引导农村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促进农村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用建设,提高基层工作水平。

现在农村工作难度大,干群关系难沟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没用得到根本转变,“老的方法不管用,新的方法不会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改变农村基层干部的作用,一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二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以适应法制化社会的需要,通过了解法律法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三是以扎实的作用示范群众,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帮助企业增效益,帮助群众增收入,大力开展党员“联户带创”活动,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

象。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强化对干部的监督和约束,营造廉政为民的良好氛围。

4、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深层次解决农村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根本上讲,发展农村经济是治本之策。农村税费改革后,各村收入减少,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经济压力增大,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农村基层组织要有比任何时候都强的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发展为主题,找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千方百计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服务支持,带领农民群众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只有这样,农村基层组织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才能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村党员存在的问题。

下载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如何加大新时期党员干部管理 中共仲巴县委组织部 我县作为纯牧区,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气候差,自然条件恶劣,因此加大新时期党员干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县组织部,积极组织人......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2007-02-10 16:48:27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中共×××县委组织部农村党员是党......

    中国老龄化问题思考(合集5篇)

    姓名:四凌云学号: 班级:政策界定与政策分析案例 ----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思考09122216 09级公管7班 中国老龄化问题思考 问题界定 近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在昆明......

    关于我市农村党员电教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我市农村党员电教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党员电化教育作为一种直接用于党员教育的现代化传播手段,是新时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在农村普及传播科技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必不可少......

    关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 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影响党和人民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三农”问......

    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的调查与思考 目前,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关于我市农村党员纯洁性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我市农村党员纯洁性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七次全会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党的纯洁性,才能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问卷 1. 您的年龄() A 30岁以下B 30-59岁C 60-80岁D 80岁以上 2. 您的婚姻状况() A 已婚B 未婚C离异 3. 您的居住方式() A 和父母同住B 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