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州委书记侍俊同志在州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州委书记侍俊同志在州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州委书记 侍俊
(2010年9月6日)
今天,州委、州政府在这里召开州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标志着州政府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刚才,泽刚同志对州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理成同志宣读了省委、省政府批准的《阿坝州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富国同志宣布了州政府机构改革部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名单。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本次机构改革的相关政策,严格落实,强化执行,确保改革工作圆满完成。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决策上来,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坚定改革信心,强化责任意识,精心组织,细致谋划,确保机构改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党的十七大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的总体布局出发,作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十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和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具体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州先后进行了4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历次改革都是针对当时行政管理体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而进行的,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一些领域、一定层面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明显强化;管理体制进一步顺畅,职责关系逐步明晰,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政府组织结构逐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稳步推进。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为: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全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还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政府更好地履行和发挥职能作用,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新形势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体制,理顺职责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消除现行行政管理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使政府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加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决定行政效能的关键要素,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提升行政效能的根本之策。按照州委九届四次全会的部署,我们在全州范围内大力开展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各级政府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创新政府工作方法,不断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收到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州正处于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灾后恢复重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加速发展的环境;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政府依法履职、高效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有效途径。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方式,逐步健全完善办事制度和程序,公开办事依据,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营造有利于实现我州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政务环境,让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二、明确要求,突出重点,认真抓好政府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人民满意政府。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强化责任,优化组织结构,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各部门要准确把握改革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方针,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在改革实施中,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履职归位。转变政府职能始终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要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切实做到履职归位、履职到位。一要着力解决政府职能“越位”问题。要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坚决转移出去,把属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真正交给企业,把社会可以自我管理的事务真正交给社会,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二要着力解决政府职能“缺位”问题。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务,公民、社会组织和市场不能解决的,政府必须努力解决,并且要坚决管住管好。这就要求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加快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体系。三要着力解决政府职能“错位”问题。要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管理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明确相应的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同时,要按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承担与受益一致和财权、事权一致的原则,理顺各层级政府之间的职责关系,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上级政府“权大责小”、下级政府“权小责大”以及财权事权不对称等问题。
(二)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着力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一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州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建立了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改革效果非常明显。但是行政审批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审批项目过多、程序繁琐、权责脱钩、监管不力、效率不高等问题还需要下大气力解决。要继续清理并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保留下来的必要的行政审批项目也要规范审批行为,完善审批方式,明确审批责任,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按照中央关于“改进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的‘窗口’机构的服务与管理”的要求,在这次改革中要进一步落实好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各项措施,大力提高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现场办结水平,切实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二要切实转变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要改进市场监管方式,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完善市场运行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改进社会管理方式,规范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应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要改进公共服务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和出资兴办各种公共服务项目。特别是要切实加大对我州在灾后重建、牧民定居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已建成公益项目、公共设施的管理力度,强化管理措施,建好管理队伍,落实管理责任,健全保养和维护机制,真正管好用好所有的学校、医院和文化中心等,努力发挥出最大的功能和效用。三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推进政务公开的目的是为了让行政权力运行更加透明,便于群众监督,使政府工作更加符合人民意愿。要进一步总结政务公开经验,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完善政务公开形式,强化政务公开管理,努力将我州政务公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四要规范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应当同时发挥政府、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三个方面的积极性。要加快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使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能够承担起政府转移出来的专业性、技术性职能,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环节。要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认真开展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工作,做到既充分利用当前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较大步伐,又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潜在风险,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既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这次机构改革虽然没有确定具体的精简指标,但明确要求要坚决贯彻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精干和综合设置政府工作部门及部门内设机构,先推进大部门制,后实行“三定”工作。各部门要按照州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统一部署,认真抓好落实,特别是在开展“三定”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内部机构整合力度,优化机构设置,减少职能交叉,完善协调机制,顺畅内部运行,大力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切实按照“三个不突破”的要求,坚决做到机构设置不突破中央规定的机构限额、人员编制不突破中央核定的行政编制总数、领导职数配备不突破现有规定。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依据各部门承担的职责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有保有压、有增有减,做到既能严格把关、管住管好,又能适应工作需要。要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协调配合机制,继续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四)坚持依法行政,明晰部门责任。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原则。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追究。要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要加强对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要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注重创新立法工作机制、提高立法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立法质量。要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和程序,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完善行政复议程序规定、创新行政复议审理方式,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要在明确和强化部门责任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着力解决有权无责、权责脱节的问题。各部门要结合“三定”工作,认真研究拟定本部门的责任规定,进一步细化部门的职责范围和责任边界,切实担当与职权相对应的责任,做到履行职能、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统一。要建立分类监督制约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职能运行的越位、缺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公务员队伍作为政府管理的主体,既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者和实施者,又是政府职能的具体履行者,政府的各项法规和政策要靠公务员队伍来制定和执行,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政府效能的高低。因此,要在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合理配备人员编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要继续弘扬“四个特别”精神,大力倡导“五种作风”,着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切实增强广大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永远视自己为人民的勤务员,以对党和国家事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各项工作。要大力提高广大公务员的业务素质,切实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本领,努力成为熟悉情况、业务精湛的行家里手。要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找准影响工作的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坚持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善于寻求化解矛盾、应对挑战之策,干工作雷厉风行、办事情精益求精,以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明政治纪律,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努力营造为政清简、政治清明、作风清新、为官清廉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领导,精心实施,切实保证政府机构改革扎实有序推进
这次机构改革时间紧、任务重,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比较多。各部门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内在规律,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贯彻落实。机构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各部门要迅速行动,把它作为当前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要及时成立部门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政治过硬、业务熟悉、作风良好的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把握好改革方向,抓好决策和协调,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认真扎实的工作组织实施好本部门的机构改革。要按照改革要求并结合本部门实际,把改革的各项工作想细、抓实、做好,既要有通盘考虑、整体安排,又要有实施计划、具体举措,在改革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上,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组织措施和处理办法。机构编制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改革动态,及时帮助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跟踪了解改革方案和各部门“三定”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将有关重大问题报告州委、州政府。各部门要理解、支持并配合机构编制部门共同做好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在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中,有的部门将进行职能整合,有的部门将调整设置形式。新组建的部门要抓紧完成组建任务、尽早挂牌运转,新组建的领导班子要迅速进入状态,抓紧理清思路,尽快组织拟订“三定”规定草案,切实做好职能划转、人员定岗和工作交接等工作,确保新的机构以新风貌、新气象尽快地运转起来;不再保留的部门,在整合之前仍要从大局出发,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负责地做好本部门人员、资产、财务、档案材料等调整划转和清理移交工作,善始善终地做好各项工作,防止工作断档;隶属关系调整的部门,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保证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水平不降低,并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各部门要勇于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机构职责定位和工作特点大胆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新机构、新任务要求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机构改革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严肃各项纪律,加强监督检查。机构改革必然要涉及机构编制调整、人员划转、资产处置、干部任免等方面的问题。越是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越是对干部职工政治觉悟的特殊考验。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大局出发,严格遵守纪律,坚决服从、配合和支持机构改革。要严明政治纪律,切实加强对机构改革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发生,确保政令畅通。要严肃工作纪律,涉及机构改革方案及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事项,坚持集体讨论,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批,严禁借改革之机擅自提高机构规格、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严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干预和变相干预下级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要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严禁突击进人、突击提拔、突击提高干部职级待遇。要严肃财经纪律,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严禁违反规定突击花钱。机构编制、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和审计等部门要按照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中央纪委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借改革之机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人和事要从严查处,以确保机构改革有序顺利进行。
(三)做好思想工作,确保平稳过渡。机构改革涉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在机构调整和个人安排问题上,难免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想法,甚至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顾虑和波动。各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顾全大局,自觉服从组织决定,不以任何借口影响和干扰改革。由于机构的撤并和职数的限制,一些同志的岗位要进行调整,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希望
这些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党的事业为重,讲政治、讲党性、识大体、顾大局,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事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和对待个人工作岗位的调整变动,遵守纪律,服从安排,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对工作岗位发生变化的同志,各部门要本着关心爱护干部的原则,在岗位安排上尽量考虑得周到一些、安排得合理一些,把个人意愿和工作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每一位同志都能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合并、新组建的部门对来自不同单位的同志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坚持任人唯贤,杜绝“门户之见”。要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完善规范组织工作程序,及时解决和化解敏感问题和突出矛盾,真心实意为干部职工排忧解难,努力营造风清气顺的改革环境。
在这里,我再专门强调一下对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要求。各部门的“一把手”作为领导班子的核心,是本部门机构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对改革的成效起着关键作用,务必要切实负起全面责任。要学会用坚定的政治立场认识改革,把改革放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下加以考量。要学会用开拓创新的勇气推进改革,对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上交、不外推、不下转,勇于攻坚克难,善于因势利导,敢于严守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经管理等纪律,确保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本部门不出现违纪违规行为。要学会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改革,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推进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要以开阔大度的胸襟支持改革,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处理好重复交叉职责的划分等问题,主动支持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体谅他们的困难,支持他们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和纪律,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通过“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带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培养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树立一种好的机关作风,取得一番好的改革成效。
同志们,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这次州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为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推进“两个加快”、同心协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好新阿坝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陈德荣同志在市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陈德荣同志在市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刚才,彭佳学常务副市长通报了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王昌荣部长宣读了政府机构改革相应的人事安排,赵一德市长作了非常好的动员报告,明确了政府机构改革的意义、方向、具体内容和下步工作要求,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以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三大转型”
“十二五”时期,是温州推进经济、社会和政府“三大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次人口普查显示,温州常住人口达912万,居全省第1位,居全国第12位(不含直辖市),说明温州已进入大都市的行列。但去年温州的人均GDP仅为杭州的一半,处在全省后列。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经济转型升级缓慢,产业低小散问题突出。这不是温州人没有钱,而是原来的环境不佳所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温州企业家积累了第一桶金,亟需产业转型升级,但本地难以提供更大的空间,难以提供形成产业链规模优势、竞争优势的平台,因此大量民间资本就被招商引资引到外地去了,本地变成了创业型企业的孵化器,始终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一方面是企业转型升级亟需加大投入,另一方面是温州数千亿元的民间资本像幽灵一样在全国游荡,在本地却难以落地。去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为930亿元,在全省排名靠后,投资率甚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样的投资总量对温州转型升级只能是杯水车薪,同时现在温州不是低端产业向外转移,而是高端产业转移出去、低端产业留在本地,长期积累下来导致了整个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出现这种状况,关键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
现在,在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消费结构中,温州已经跨过了温饱小康阶段,进入“住、行”特别是“行”的阶段。温州每百户家庭拥有小汽车量是全省最高的,老百姓的出行需求也是全省最高的,而出行就是老百姓从家庭小环境进入外部大环境。在进入外部大环境以后,环境消费和体验型消费就成为民生的最重要部分,环境也就对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带来了决定性影响。去年以来,我们部署开展“六城联创”和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大行动,就是抓环境。环境是最大的公共品,环境包括硬环境、软环境和城市形象环境,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打造公共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在“十二五”时期最主要的、核心的工作,这就需要政府转型。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是生产型政府,因为整个经济发展都掌控在政府手中。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是建设型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逐步放宽了对微观经济领
域的控制。而温州由于地缘关系、历史延续等因素影响,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控制比较弱,同时改革开放以后各级党委政府非常开明,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温州模式。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市场经济发展进入相对高级阶段,开始从紧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使得创新要素供给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最关键要素。但当前温州创新供给不足,原因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半城市化问题突出,导致环境不佳,难以集聚高端要素,难以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所以,必须以社会转型、以公共环境的营造来推进经济的转型。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必须以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来实现政府转型,推进社会转型,最终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这次机构改革最本质的内涵就是从推进生产型、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以政府的公共品特别是环境这个最大的公共品供给来推进发展、改善民生。
二、以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从过去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转变为与处于高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加快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相适应、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府。
(一)要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环境营造转变。现在很多领导干部还是比较习惯于过去的工作方式方法,作风非常深入,经常下企业调研、指导工作,但实际上对企业的了解能有多少?对一家具体企业来讲,几年难得去一趟,到那以后听了汇报,发表一番高谈阔论,说得好听一点,相当一部分只能是比较空洞的东西。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个企业家把几千万上亿的身家资产都投在企业里面,可以说是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寝食难安,他和他所招集的一班人才对这个行业的钻研、对市场的了解一定更深入、更准确,对企业自身发展的责任感也一定更强。所以,政府部门要改变过去的工作方式,改变过去保姆式的服务,这些服务并不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需要的。应该更多地从微观指导企业转向宏观环境营造上来,以环境营造来推动和倒逼企业转型发展。这次机构改革以后,各部门的专项资金要从过去扶持企业具体项目中跳出来,不要再补贴到企业微观层面。政府财政的钱是全体纳税人所有,拿财政的钱补贴给企业的具体项目,就会带来公共服务的公平性问题,因为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能得到政府的扶持,而且容易引发很多问题。只有从具体的微观项目管理转到宏观环境营造,设定统一的准入门槛和标准,打造公共的产业集聚区和技术服务平台,对所有企业才是公平的,而且才能为所有企业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企业只要能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善待员工、不污染环境、生产的产品不对社会带来危害,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企业,政府不要介入太多。政府一方面营造好的环境,另一方面
就是要加大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力度,对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惩处。但这种惩处也一定要体现一致性,要体现公平性。
(二)要从高层管制向基层服务转变。经济的自由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发展。高度集中的体制是计划经济的象征,实际上现在离真正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相当距离。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带来经济运行上的不自由,造成资本、土地、人力等要素资源的不能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这些都阻碍了经济发展。在经济管理中,层次越高,离市场和企业就越远,服务就变成了管制。经济管理权限一定是层次越低越好,这样才能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使基层在为企业服务中起基础性作用。去年以来,我们推进市区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前段时间又实行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下步建设“1650”现代化网络型大都市的基础性节点和平台就是中心镇和功能区。所以,在这一轮机构改革中,市级机构改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县级机构改革和中心镇、功能区的机构改革问题,其核心就是职能转变。要加大权力下放力度,加大财政分成下放力度,使基层责权利相统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包括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积极性,有更强的服务能力。
(三)要从政经合一向政经分开转变。过去的条块分割阻碍了要素流动及资源优化配置,国有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属物。去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一轮国资体制改革和国企整合,但还要加大力度推进第二轮整合,真正实现政经分开,防止以权经商、以权谋私。要在这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组织“转并联”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三分三改”。其中最基础的是要解决政经合一问题,实行政经分开,以解决基层的经济发展问题。
(四)要从管办合一向管办分离转变。中央已经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问题,在分类基础上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现从政事合一到政事分开的转变。这轮机构改革主要是政府行政单位改革,下步机构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现在凡是政府从事的领域都是老百姓不太满意的领域,包括上好学难、看病贵、出行难、公路收费高等。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事合一。因为过去提供公共品的门槛是封闭的,只有政府这一个主体,这种政事合一的体制阻碍了社会化、多元化的公共品供给。一方面是政府投入不足,很难把所有的问题都大包大揽下来;另一方面又没有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社会投入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竞争。所以,要建立现代事业制度,政府从公共品直接生产者转为购买者,鼓励社会和民间力量投入公共品生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在生产环节实行充分竞争,以竞争提升效率。
三、以有力举措确保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完成好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总的要把握“五句话”要求:方法必须明确,措施必须有力,行动必须迅速,方法必须稳妥,成果必须圆满。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这次机构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责任,不折不扣地执行好改革方案,确保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
(二)抓紧衔接,有序推进。当前抓投入建设发展的任务紧迫而繁重,而且这次机构撤并的力度比较大,必须把机构改革与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工作不断、秩序不乱、队伍不散,而且要通过这次改革来促进工作效能提升和服务质量提高。
(三)顾全大局,严明纪律。机构改革的目的在于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升效能、促进发展,所以各级各部门要讲政治、顾大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做好各方面工作,同时不能突击进人、突击提干、突击发钱、突击花钱。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纠正整改。审计部门在这次机构改革之后,要对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审计,确保各项纪律落实到位。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转型,具有影响全局、带动各方的重大意义。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同心同德,锐意改革,高度负责,奋发有为,确保圆满完成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为加快温州转型发展、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鲁俊同志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嘉委办通报
第3期
中共嘉兴市委办公室 2016年2月23日
鲁俊同志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6年2月18日)
这次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按照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的部署,回顾十二
五、干好十三
五、奋力开新局,重点聚焦发展互联网经济、提升镇村建设水平,加快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
回顾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下,紧跟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攻坚克难创佳绩、凝心聚力奔小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十大亮点”,主要发展指标实现“十个高于”,取得了累累硕果,完成了顺
— 1 — 利收官。
“十大亮点”分别体现在:一是投资和项目建设有新突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75.7亿元,引进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249个,总投资173.3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2个,超亿美元以上项目66个。二是结构调整有新成效,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6.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总量、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茅。新兴经济蓬勃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模式成为全国样本,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三是对外开放有新进展。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538.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浙商回归连续多年走在全省前列。嘉兴出口加工区升格为国家综合保税区,嘉兴港口岸实现全域对外开放。四是重点改革有新推进。争取并实施了20多项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的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审批层级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等改革,相关经验在全省推广。五是创新能力有新增强。累计引进国家、省“千人计划”专家各111名,嘉兴科技城成为全省五大科技平台之一,全市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三。六是平台建设有新提升。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德、中日、中荷、中法等一批国际产业合作园加快建设,9个小镇入围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七是城乡统筹有新发展,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69:1,农村居民收入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位列全省首位。八是生态— 2 — 治理有新成效。生猪存栏量从294.7万头削减至32.8万头,交接断面水质实现以五类劣五类为主向四类三类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成功打赢治水翻身仗。九是民生发展有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成功跑赢GDP,市域外配水工程(杭州方向)正式立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全国样本。十是社会治理有新桂冠。成功创建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实现省级平安市、县(市、区)创建“十连冠”、率先夺银鼎。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守住了“本地不出事、不到乌镇惹事、不在网上生事”的底线,全市社会大局保持平稳有序。
“十个高于”分别体现在:一是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总量突破3500亿元。二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年均增长8.1%,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大关。三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年均增长10.1%,总量突破1500亿元。四是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6%,总量与2010年相比接近翻番。五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年均增长10.8%,在全省位次由2010年的第9位上升至第4位。六是农村居民收入高于全省,去年达到26838元,高出全省平均5713元,年均增长11.4%。七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年均增长13.9%,单纯依靠外需的发展局面得到扭转。八是研发投入占比高于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9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7%。九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全
— 3 — 省,由45.3%提高到58%。十是人均期望寿命高于全省,达到81.5岁,高于全省平均3.2岁,保持领先地位。
“十二五”发展取得的成绩,为我们在“十三五”时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省委明确提出浙江要打造全面小康标杆省份,夏宝龙书记明确指示嘉兴应该成为标杆的“尖”。我们要牢记争当标尖的使命,全面落实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扬优势补短板、主攻主要矛盾,紧紧围绕十个方面聚焦聚力、蓄势突破。
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用好“多规合一”、新型城镇化等试点机遇,通过握指成拳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让城市更有竞争力、产业更有生命力、资源利用更显高效性。
二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制造业强市、服务业兴市不动摇,加快打造互联网经济强市,走好“强三优二精一”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三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和人才主力,提升国家级高新区、嘉兴科技城等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努力在国际化引进大院名校、特色化共建创新载体、市场化转化科技成果等方面迈出新步伐。
四要加快与沪杭同城发展。把握好长三角各大都市经济圈建设深藏的互利共赢机会,承接好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四个中心”潜藏的巨大辐射带动效应,抓住发展临空经济等重大机遇,全面推进与沪杭在基础设施、产业平台、社会事业等重— 4 — 点领域的互联互通互融。
五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构建连通市域内外的高等级公路网、市域铁路网、轨道交通网、海河联运网和“信息高速公路”、军民合用机场“四网一路一空港”,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民生事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优势。
六要加快城市和镇村建设。坚持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的定位不动摇,用好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特色竞争的独特禀赋,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宜居宜业环境的根本诉求,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市域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加快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让农村家园更美丽。
七要深化生态环境治理。牢记“绝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的承诺,重点实施城乡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污泥固废整治、河湖清淤连通“三大工程”,抓好工业废气、交通尾气、城乡烟(尘)气“三大治理”,使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
八要优化人口结构、应对老龄化。科学分析研判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认真落实全面二孩、有能力新居民在城市购房落户等新政,加快构建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更加注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增强城市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九要强化社会治理及风险防控。从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抓起,从广泛深入发动人民群众的基础做起,从影响社会面稳定的短板补
— 5 — 起,加快社会治理由被动保稳向主动维稳、事后应急向事前应对、末端处理向源头治理的根本性转变,今年要全力保障服务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和G20峰会这两大任务,努力实现率先夺金鼎、勇夺长安杯这两大目标。
十要主动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既要摆脱“速度情结”、克服“换挡焦虑”,又要全力应对经济下行的新挑战,大力破解制约改革发展的新瓶颈,努力追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
回顾过去,一张张成绩单令人自豪;展望未来,一份份新答卷催人奋进。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全球媒体通过聚焦乌镇进一步聚焦中国,世界目光通过解读嘉兴深一步解读中国。乌镇峰会年年办,我们要做到盛名之下“其实相副”,就必须坚持从引领经济转型、加快城市转型、带动社会转型的关键领域抓起,切实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内外兼修,既要把乌镇点上的水乡风情进一步展示给四海宾朋,又要把面上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的形象呈现给八方客人,也要把发展互联网经济的难得机遇牢牢抓在手上。所以,今天我代表市委、市政府,着重就发展互联网经济、提升镇村建设水平,讲几点意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发展互联网经济、加强镇村建设,不代表其他工作不重要,旅游经济、海洋经济、楼宇经济等其他工作都要一以贯之抓好。
一、要把发展互联网经济,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首战决战”来抓
— 6 — 发展互联网经济是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日异,互联网经济方兴未艾,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特别是随着颠覆性技术和商业模式加速更迭,随着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的快速崛起,随着信息流与资本流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新引擎、时代最强音,越来越成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主战略、主战场。
发展互联网经济是嘉兴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互联网能为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嘉兴2015年纺织、服装等八大传统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7%,规上企业产值比重为41.7%,其中服装、化纤、皮革企业2127家,占了全部规上企业的43%。我们的传统产业既受到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向挤压,又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疲软、利润下滑等多重挑战,迫切需要通过互联网的应用、信息化的融合,加快商品生产从大众化转向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为平衡供给侧与消费端、加快“三去一降一补”精准搭桥。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落后的管理、落后的商业模式,王店的鼎美电器,通过“互联网+设计”大幅度提升企业竞争力,行业龙头地位已逐步确立起来。同样,我们的服装、箱包等传统产业,“互联网+”的潜力也都十分巨大。互联网能让新兴产业“如虎添翼”。近年来我市互联网经济核心产业发展迅速,去年总产值达到899亿、占全省的13.3%,居全省第三位。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得益于互联
— 7 — 网对各行业的渗透、融合、颠覆,并不断催生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助推企业提质增效。海宁晶科能源公司通过“互联网+光伏”,从卖能源的生产性企业转变为卖服务的一体化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去年成功跃升为百亿企业。互联网能使新的市场主体层出不穷。在互联网时代,创业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有网络的地方就有创业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汹涌而至,强生命力、高成长性的优质项目应运而生。乌镇互联网医院,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的医院、医生、老百姓、药品体系和医保,建立起一个新型的智慧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完全可以打造成医疗界的阿里巴巴,等等。
发展互联网经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这既是中央和省里对嘉兴的信任厚爱,同时也寄托了殷切期望。国家网信办鲁炜主任希望我们通过乌镇峰会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烧热一方土地、提升一方产业,夏宝龙书记指示我们要大胆探索抓住互联网界的“尼斯湖水怪”,李强省长要求我们成为全国“互联网+”发展的先行区,省政府已经批复建立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我们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奋勇担当起发展互联网经济的重大责任,大力发扬互联网大会精神,“近水楼台”顺天时、扬地利、应人和,善于“取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善于“明道”——把握规律、明晰战略,善于“优术”——提升能力、解决问题,切实把潜在的优势转化为永久的红利,把已有的名气转化为未来的财气,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 8 — 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全力打造互联网经济强市,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打造互联网经济强市,核心是强产业。一要强化平台支撑。加快推进以乌镇为核心、以嘉兴科技城为主平台,辐射全市域范围内若干个特色功能区的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相关企业向园区集聚,力争到2020年培育一批互联网特色小镇,建设一批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二要打造产业集群。通过大企业带动、孵化平台引领、大项目驱动等途径,使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闭合成环,推动智能终端、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互联网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突破18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000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2000亿元,进一步提升“嘉兴板块”的市场话语权和综合实力。三要突出项目建设。开展精准招商、高点对接,加强与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领军企业的对接合作,密切跟踪乌镇峰会期间签订的各类框架协议的落地,努力引进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的优质互联网经济大项目,力争到2020年产值超50亿的互联网企业有一定数量的涌现。
打造互联网经济强市,前提是强基础。一是基础设施要跻身全国一流。要向“北上广深”看齐,按照“光纤全覆盖、网速快提升、免费WiFi有效对接”的要求,努力使嘉兴成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流地区。要在百兆光纤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除盲点、破卡点、通断点,既架好“大动脉”也铺好“毛细管”,积
— 9 — 极争取开辟国际直联的“绿色通道”、提高网络通行速度和畅通水平,深化免费无线网络的“扩面提质”,突出建设好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感官体验更加快捷优质的网络通信服务,努力实现人人可上网、时时不断网、处处高速网。二是要推进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建设。数据充满机遇、云端决定未来。现在我们已经从IT时代进入到DT时代,也就是从信息科技切换到了数据科技。要充分依托中航信等战略资源,加快建成华东最大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存储分析、决策咨询等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信息、科学生产经营。三是要利用好推介营销的主场优势。依托互联网之光博览会这一集展示商品、对接订单、开拓市场于一体的互联网业界“广交会”,做实做精做深互联网产业展示展览“嘉兴窗口”,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打造互联网经济强市,关键是强应用。一要鼓励企业深度应用。企业是应用主体,只有企业广泛应用了、市场认可了,互联网经济才能够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要坚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不动摇,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嘉兴行动纲要》,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登高”计划,引导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牢牢立足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个基础,把“互联网+制造”作为摆脱“双向挤压”的战略工具,加快装备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营销服务网络化,实现弯道超车、顺利爬坡过坎。二要政府率先示范应用。大力建设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电力等,全面打造更显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更为精准精细的智慧管理、更加自主可— 10 — 控的安全体系。三要推动社会广泛应用。只有政府变“聪明”、城市更“智慧”、百姓得实惠,才能更好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医院、智慧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养老等建设,形成共建共享智慧成果的良好生态。
打造互联网经济强市,根本是强保障。一要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最稀缺的资源,他们能够创造出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支配力量。要注重依靠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浙江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大院名所,引进聚集一批互联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争取在嘉兴创建互联网培训中心、互联网金融学院、互联网研究院等。二要强化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国家、省鼓励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改革试点及相关政策红利。同时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发挥产业引导基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并整合工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研发、外经贸发展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互联网经济重大项目、优势企业、产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要强化重点考核。要把互联网经济作为首位经济、把互联网产业作为一号产业,既要设置引产业、引项目、引资金的考核指标,又要形成引模式、引人才、引机构的评价办法,切实提高衡量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科学性。
二、要把提升镇村建设水平,作为建设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的关键节点来抓
嘉兴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与中央“五个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符合人民群众对宜居宜业环境的根本诉求。经过坚持不懈实
— 11 — 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我市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相比较而言,这几年中心城市、各个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水平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但镇村仍是薄弱环节,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功能定位、百姓期盼诉求都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布局形态“偏乱”。一些地方城乡一体新社区、城镇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商贸服务区“四大功能区”布局不够清晰、有的相互混杂,产城融合程度不高;一些地方的农房风格雷同,水乡建筑的气质不鲜明、江南民居的气息不浓郁;一些镇区单个建筑看起来还可以,但与整个区块风格不协调,缺乏整体美。二是产业层次“偏低”。镇村产业多以“低小散”为主,仍停留在低端、低质、低值的加工制造上,且行业门类多、主导产业不突出;一些地方小企业、小作坊仍遍地开花,园区外企业入园步伐不快,块状经济还没有升级为现代产业集群。三是综合功能“偏弱”。多数建制镇辐射带动力和吸纳集聚力不强,不同程度存在着公建设施老化、道路标准不高、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不到位、绿化亮化美化不够、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日趋多元的需求。四是日常管理“偏粗”。多数镇村市容管理、绿化养护、卫生保洁的力量不足,对乱搭乱建、乱扔乱弃、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缺乏长效管理手段,特别是一些小集镇工业垃圾、农业垃圾、生活垃圾处置不到位,脏乱差现象突出,百姓主动参与的主体意识不强。
镇村绝不是产业“低小散”、环境“脏乱差”等的代名词,— 12 — 而是嘉兴水乡绿城田园风光、越韵吴风人文底蕴等的重要展示地和传承地。出现这些问题也不是说我们的镇村干部不努力,而是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相对于市县的快速发展,我们的镇村建设还偏弱,接下来我们要集中市县镇村的力量,共同治理好这些问题。只有镇村这一关键环节、基础节点建设好了,只有经济转型升级了、环境变优变美了、功能完善提升了,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才能掷地有声、水到渠成。提升镇村建设水平,重点要在五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规划要发挥龙头引领。总书记深刻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一要接地气。党政领导要亲自抓规划,通过全方位参与规划的过程,了解本地资源禀赋、历史人脉、主导产业、功能定位,科学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同时,规划要与人民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乡土文化。二要出品位。注重系统抓、整体谋,镇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核心区块城市设计、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农房设计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既要管宏观上的布局规划,还要管微观上的天际线、水路、水系、道路等线条。注重借外脑、攀高枝,探索建立“镇请、县聘、市补贴”等机制,邀请规划设计、美术、人文等方面的优秀专业团队、大师级人物跟踪参与,使镇村规划设计更有品位品质。三要强刚性。执行规划,要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定力、整合资源破难题的能力,不能干归干、规划归规划。要结合实施多规合一,严守“四百一千”等规划,坚决杜绝点外建房、规划“翻烧
— 13 — 饼”。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二)产业要提升发展水平。要突出分类指导、特色主导,根据各地实际,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农则农,努力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农业特色镇和综合型示范镇。
要重量提质做优工业。一要提升工业平台。当前,产业平台之间更多的是拼环境、拼服务、拼配套,要加快推动园区功能、形象、管理、产业“四个升级”,着力打好特色主业立园区、配套服务强园区、园林环境优园区的升级“组合拳”。二要培育主导产业。每个镇、每个园区都要梳理出一到两个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由“小而散”向“专而精”发展,符合条件的要加快向特色小镇跃升。三要加快区外企业入园。通过“退散进集”,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镇村“低小散”工业以及园外企业进园集聚发展。
在做优工业的同时,各地要根据自身禀赋、区位优势等,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业要依托旅游资源、专业市场、特色商贸街区等,打造一批像乌镇、西塘那样的文化旅游古镇,像濮院、洪合那样的市场商贸强镇,像石门、新塍那样的生态休闲名镇,像大云那样的工业旅游特色镇,等等。发展农业要统筹发挥好农业的生产供给、生活休闲、生态屏障等综合功能,开展农业产业集聚区、农业特色强镇创建活动,推动农业发展从分散— 14 — 经营向规模经营、从传统营销向现代营销、从兼业化老龄化向职业化年轻化转变,打造“一域一景、四季有景”的美丽田园。
(三)公共服务要提标提质。当前镇级公共服务最需要加强的是教育和医疗,补足这两块短板:一要明确定位。镇级教育要在保基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入学的现实需要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镇级医疗要按照“小病管治疗、大病管参谋、康复管指导、健康总守护”的思路,逐步形成以全科治疗为主、基层适宜技术和特色专科为辅的格局。二要完善布局。主动衔接完善后的村庄布点规划、“全面二孩”人口新政,抓紧布局新一轮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学前教育要增加布点、加快建设、提高质量。三要深化改革。推进“两下沉、双提升”、集团化办学等改革,推动优质资源城乡共享;同时,完善收入分配、职称评审、人事管理等机制,让优秀教师、医生下得来、留得住。四要加大投入。市县两级要加强对镇村教育医疗的财政保障,资源配置要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同时,要提升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水平,加快实现农村行政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全覆盖,抓好农村文化礼堂提质扩面,统筹建好公园广场、星级农贸市场、健身休闲设施等,让镇村居民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四)环境面貌要大力改善。要大力实施镇村形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环境治脏、管理治乱、风貌治差等工作力度,努力在点上做精品、在线上出风景、在面上保整洁,推动镇村整治“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要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兼顾街面与立面、— 15 — 地上与地下、城镇与农村,突出抓好道路、防洪排涝、绿化美化亮化、信息通信等设施建设。特别是市域外配水工程(杭州方向)项目已经正式立项,要科学谋划、统筹实施“到镇进村入户”的配水工程管网建设与改造。要提升生态质量。水环境重点抓好城镇截污纳管、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式处理设施建设、河湖清淤连通,大气环境重点抓好秸秆禁烧和资源化利用,垃圾处置重点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和“四位一体”保洁等机制、抓好污泥项目化工业化处置,切实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五气共治等“组合拳”打到底。要彰显人文底蕴。充分挖掘和保护好民风民俗、名人名流、手技手艺、特产特品,推动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仪礼节等进文化礼堂,让镇村更有文气、更有内涵、更有韵味。要优化镇村管理。一方面要深化城镇管理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镇级综合执法一机构、一平台、一张网建设,提升常态化、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引”、村规民约“管”、村民自治“督”等,提升百姓文明素质和建设美丽家园的主动性、自觉性。
(五)体制机制要创新深化。主要是抓好三个方面: 一要加强统筹协调。城镇要达到土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要求,离不开县、镇、村三级的统筹协调。要统筹推进人口集中,既鼓励人口向城市集中,也鼓励人口就近向城镇或周边大集镇集中。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大项目、好项目向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等大平台集聚,着力培育引导村一级的好项目递补至镇级平台,实现梯度布局。统筹推进功能集成,将县一级— 16 —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资源下沉,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同时,考核的统筹也要同步跟进,要坚持分类评价、差别化考核,根据各镇的发展定位、产业特色等调整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更加精准地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二要盘活用好低效闲置资源。目前,占全市总人口60%的城市人口仅占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40%,而占全市总人口40%的农村人口却占用了总规模的60%,城乡建设用地严重“倒挂”,同时全市94个小集镇中低效闲置的建设用地总计约有7万亩左右,园区外低小散企业可腾退空间也很大。要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挖空间置换、资源盘活的潜力,突出做好农房改造集聚、集镇有机更新、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三篇文章,同时还要抓紧谋划好镇村茧站、粮站、村小、供销所等“七站八所”的综合利用,通过整治复垦、联合招商等,切实把这些资源用出新活力、用出高效益。
三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当前,由于镇村融资平台层级和信用评级较低、政府债务压力较重、金融资源偏少等原因,镇一级融资的压力仍然突出。对此,要适应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变化,因地制宜拓展融资筹资渠道,通过主动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加快推广农村“三权”、农村土地整治节余指标质押,积极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互联网金融,推出PPP项目等,把更多政策资金、民间资本引入镇村建设。
三、要奋勇争先当标尖,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党的诞生地既要树标杆还要当标尖,这是省委的信任更是嘉兴
— 17 — 的责任,这是干事的方位更是干部的站位。我们必须想问题更深一些、找办法更多一些、抓机遇更紧一些、干工作更实一些,切实推动各项事业更进一步、更快一步、越来越好。
一要把责任扛起来。推进两项重点工作,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都是第一责任人,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担当主力军。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肩负的重任,既要在宏观上谋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路线图、镇村建设的任务书等战略,又要在中观上打好“两化”融合、特色小镇建设、退散进集等战役,还要在微观上抓好招引智慧巨头、多元化筹资融资等战术。今年无论是“双推”还是督查,都要把两项工作列为重要内容,引导各级在“互联网+”的浪潮中、镇村建设的最前沿,比招数、比办法、比成效。
二要把能力提起来。要精研政策,认真研究国家和省里发展互联网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的政策意见,积极主动对接,通过用好棚户区改造政策进行城镇(小集镇)有机更新、争取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资格扩大出口等,全力争取更多的上级资源。要广学先进,善借他山之石,学习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多听专家的好建议、好点子,并结合实际推广运用。每个县镇都要找准一个标杆,对标学标,边学边追。要“解剖麻雀”,瞄准“互联网+”的结合点、镇村建设的薄弱点,掰开捻碎搞清楚、对症下药开“良方”,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各级党校要围绕两项工作开展轮训,提高干部互联网招商、盘活资产等能力。
三要把好干部用起来。无论是发展互联网经济,还是提升镇村— 18 — 建设水平,都需要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好干部队伍。这两项工作的好干部,既要拼精神更要拼智慧,既要看姿态更要看状态,特别是要看懂不懂互联网知识、会不会互联网技术、有没有互联网思维,看懂不懂规划、会不会盘账、会不会用政策,看善不善招商抓项目、善不善发动群众。要大力营造解放思想补短板、争先晋位当标尖、实干实绩论英雄的浓厚氛围和鲜明导向。接下去马上要换届了,要切实把敢为人先创新型、百折不挠担当型、忠诚为民服务型的“三型”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组织上考察干部,更多的是看干部自己怎么样表现自己,不论是巡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换届的全方位考察,都是对干部最精准的评价,实干苦干能干的干部肯定会脱颖而出。过去每一个重大问题的解决,都是克难攻坚、奋力拼搏的结果,希望各级干部继续严实对事、大气谋事、用心想事、激情干事、创新成事,推动“十三五”开新局、开好局。
同志们,互联网经济大发展、镇村形象大提升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大力发扬红船精神、互联网大会精神和标杆精神,全面拥抱互联网、加快提升镇和村,为把党的诞生地建设得更加美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嘉兴市委办公室
2016年2月24日印发
第四篇:xxx同志在全镇党员轮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xxx同志在全镇党员轮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保持我镇经济发展领跑位臵和推进xx跨越发展、率先崛起的重要之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及时传达市党代会精神,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动员全镇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科学发展、率先崛起”的伟大实践,进一步增强驾驭基层工作的本领,提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的新xx,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集中举办全镇干部、党员轮训班,为大家加油、充电,积蓄能量,为抓好今年各项工作打牢思想基础、工作基础和组织保障。为确保这次党员轮训扎实有效、圆满成功,下面我代表镇党委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好这次员轮训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唯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长期学习,筑牢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做好各项工作。因而,镇党委审时度势、正确决策,这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需要,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镇党员干部和基层组织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是保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重要体现。
第一、办好这次培训班,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需要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既是党建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保证党的事业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党员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要不断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或生产任务的完成,需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促进党的基层组织不断迈上新台阶。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党,只有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的自身能力,才能使党员同志真正成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二、办好这次培训班,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xx经济社会新跨越的需要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纵观国情,立足镇情,我们怎样才能与国际、国内市场接轨,怎样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都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
经济建设能不能发展的又好又快,经济改革能不能稳步向前推进,很重要的一条是看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当前,我镇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年初的既定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和谐文明富裕的新xx的远景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为此,镇党委非常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
作,每年都要定期举行党员培训班,目的就是为了优化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为加快发展、率先崛起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证。
第三,开展党员轮训活动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迫切需要。
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组织是保证,党员干部是骨干。开展这次活动,就是要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倍加珍惜这次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参加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举办这次培训班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方面都下了一番功夫,增强了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党员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加快发展、富民强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从总的看是好的,但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问题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个别党员在理想信念、思想观念、政治素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组织纪律等方面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不相适应。主要表现
在:一是学风不端正。一些同志缺乏学理论的兴趣,自觉性不高,疏于学习;一些同志学习目的不明确,存在重视专业知识,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倾向;二是思想不够解放。一部分同志思维方式陈旧,思想观念落后,思路不开阔,不善于接受新事物,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举措;三是党性观念不强,作风不够扎实。有的同志唱功好做功差,责任心、事业心不强;有的同志作风漂浮,不深入实际,工作方法简单;有的同志工作不扎实,精力外移,热衷于迎来送往,吃喝应酬,乱拉社会关系;有的同志组织观念淡薄,阳奉阴违,我行我素,为了局部或小团体的利益而不顾大局,以至于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严重影响党的工作,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阻碍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党组织和少数党员身上,但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必须通过深入扎实地学习教育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紧扣主题,明确任务,切实增强轮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影响力 本次轮训活动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精神,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广大干部、党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党纪、党规,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性观念,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力量凝聚到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来,促进各类问题的解决。确保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上有新的进步,在工作能力上有新的增强,在发展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服务水平上有新的提高,在精神面貌上有新的变化,在奉献社会上有新的成效。
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努力为实现跨越发展、富民强镇、率先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政治和组织基础。
本次轮训活动的时间安排、对象和范围
这次党员轮训活动从今天开始,一直到11月份,每月集中轮训一天。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认真搞好轮训活动。
参加培训的对象和范围是:镇直机关的党员、干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镇培训到各社区党总支(党委)书记、委员、全体机关党员干部、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即今天到会的全体人员,各支部结合镇统一安排,培训到全体党员。
做好本次轮训活动的工作要求
全镇上下要以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态度,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学习培训的质量。一是本着“精炼、管用、务实”的原则。一要安排好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和教育性。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组织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2010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突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以及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提升党员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致富带富能力;二要严格学习纪律,排除一切干扰。把心思、精力、行动从酒桌上收回来,保证学习时间,确保学习
效果,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三要建立起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对于无故缺席、迟到的要给予通报批评等;四要组织参学对象认真阅读相关资料,学好规定篇目,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二是统筹兼顾,注重结合。把轮训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干部结合起来,与上党员评诺、评岗及本承诺、定岗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文明创建、信访维稳等工作结合起来,与本单位、本部门及个人实际结合起来,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当前,要着力解决好党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问题,不断增强党员立足本职、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群众观念,转变作风,提高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做到“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带头强化政治意识、学习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赶超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学习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新颖,有影响力。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以分散自学为主,集中培训、专题辅导为辅。可采取播放电教片、现代远程电化教育、开展座谈会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建立必要的考核制度,确保学习培训的时间、人员、精力和质量“不打折”,做到学习有笔记、发言有提纲、讨论有记录、学后有心得,真正使干部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三、加强领导,严格督查,务求本次轮训活动扎实有效、圆满成功 这次党员轮训学习教育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领导。各支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强化组织领导。重点要抓好“三个到位”。
一是责任落实到位。各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以身作则,带头学习,认真安排,抓好落实。分管同志和组织委员既要抓好总体工作的部署,又要抓好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和包点干部要深入联系点,做好学习动员、理论辅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基层同志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消除各种矛盾隐患,切实发挥好联系点的示范辐射作用。
二是督查指导到位。为确保学习成效,督查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明确督查重点,指导党员轮训扎实开展。坚决防止和纠正厌烦情绪和消极应付思想,坚决防止和纠正某些同志认为党员培训是形式、走过场的思想。
三是兑现承诺到位。学习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这次学习培训期间,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地开展访富问经、访贤问策、访贫问苦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组织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就广大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及群众最希望办、眼下就能办好的事情,开展“双向承诺”活动,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取信于民。
同志们,党员轮训活动是我镇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让我们在这明媚的春光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镇建设、工业集聚区建设、新农村建设为平台,以推动跨越发展、率先崛起进程,构建和谐xx、活力xx为目的,以扩权强镇政策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求真务实、扎实苦干,切实搞好党员轮训活动,带领全镇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转变作风,凝心聚力,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移风易俗-邵海波同志在全镇移风易俗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移风易俗-邵海波同志在全镇移风易俗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镇移风易俗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县移风易俗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镇上下迅速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活动,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提升群众满意度。下面,我根据县会议精神和镇党委、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推进移
风易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精神文明建设被提高到了更加重要的高度,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已经成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
其次,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精神文明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新农村,不仅是改变村容村貌,也同样需要改变群众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风气。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20字”要求中,就包括“乡风文明”;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五美”标准,包括“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创业美”,把“风尚美”摆在了第二位置;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乡村文明行动,主要目标就是“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近年来,全镇上下注重了村庄的绿化、净化、硬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对于精神文明抓得还比较软。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就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
建设,促进农村和谐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三,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是顺应群众期盼的需要。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风气有所蔓延,甚至愈演愈烈,传统的礼仪已经演变为大吃大喝的“面子工程”,沦为社会陋习。有的村红白事办酒席每桌上千元,动不动几十桌、上百桌,一场下来,少则1万多元,多则几万元,花费巨大。有条件的讲排场、比阔气,没有条件的也要硬撑门面,甚至不惜债台高筑,加重了家庭负担,影响了正常生活,对于部分群众来说是苦不堪言。有的索要天价彩礼,盲目攀比,“一动不动”、“三斤三两”、“万紫千红一片绿”等不一而足,娶个媳妇要花几十万;更有的借机敛财,借各种喜忧事收受礼金,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还有的借机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和低俗歌舞表演,各种陈规陋习和不健康的活动花样繁多,死灰复燃,带坏了社会风气,群众对此从内心里是非常反感的。同时,各行政村红白理事会绝大多数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甚至有的红白理事会成员就是大操大办的带头者、支持者,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良习俗发生。因此,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是得民心、顺民意的惠民工程,也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减负”工程,必须抓紧抓好。
第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是转变工作导向、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需要。从前段时间全省移风易俗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情况看,菏泽市综合得分排全省最后一位;在全省132个县中,我市有7个县区排名在全省的100名之后,我县位列第120位,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三。8月5日,被市里进行了约谈,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这充分说明,在广大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还没有抓实抓好,离群众所想所盼还相差甚远。今年上半年,全省移风易俗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共问了四个问题:
1、村里有没有办喜事和
丧事的红白理事会;
2、村里办喜事和办丧事负担重不重;
3、村里办喜事有没有过分闹婚现象,办丧事有没有吃流水席、唱大戏等现象;
4、对村里办喜事和办丧事现在的情况满意不满意。这四个问题是移风易俗的重点内容,也是下步工作导向。移风易俗为了进一步抓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适应上级工作导向的转变,深入开展好移风易俗活动,以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决不能因移风易俗工作来影响了我镇的群众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这些年新农村、美丽乡村的建设和乡村文明行动的开展,我镇移风易俗工作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进展不平衡。有的村落实工作较主动,党员干部积极带头,积极宣传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