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论文题目: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论文提纲:
民主,是关于国家治理的一种学说、理念、方式、制度,指的是“人民的政权”和“按照人民的意愿进行统治”。因此,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形态、国家形式,也可以说是国家民主、人民民主。把民主的学说、理念、方式、制度引入政党领域,出现政党民主,这是民主的扩展延伸。广义地说,政党民主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在一个国家里公民有组织政党的权利;二是不同政党之间的关系,按照民主的原则处理对待,相互平等尊重,不诉诸武力;三是政党内部开展活动必须实行民主,即所建立的政党是民主性质的政党。狭义地说,政党民主就是指党内民主,指民主性质的政党在自身的一切组织、活动中,都按照民主的原则和规章制度进行。显然,对政党民主无论是作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解读,我们都应该明确把握,党内民主是政党的核心部分,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政党的发展,只有推进党内民主才能实现政党的民主化。
论文框架:
一、发展党内民主是世界大趋势
政党是有着共同理想、共同纲领和组织纪律的人们,为了取得国家权力的目标结成的并能持续进行活动的政治团体。政党发源于近代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时期。自那时以来,综观世界政党发展的历史,从实施集权专断管理到逐渐走向透明公正,实行党内民主和发展,党内民主,是政党演变的必然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发展党内民主
1、党的各级机构是按民主制组织起来的,各级干部经由民主选举产生。
2、党的各级组织定期开会民主讨论党的事务,允许不同意见和观点存在。
3、党的政治生活的根本方法是集体议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4、党的任何职务都是可以变动的,要破除和拒绝领导职务的终身制。
三、“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最佳发展路径1、20世纪初在俄国建立的共产党,由于没有社会民主的环境,马克思主张的党内民主无法得以实施。
2、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形成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发展党内民主,还要讲究科学步骤。如果我们党的全部基层组织都实行了党内民主,那么随后全党的民主化进程,必将出现一个健康、有序发展的崭新局面。
第二篇: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重点精华
核心线索:是近代世界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在东西方的实践过程;西方国家,近代中国两条线索的关系 ①二者之间密不可分。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实践源头(英国是源头)③近代民主思想又为美国、法国等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④西方民主思想和实践又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的源头和实践的借鉴者
近代民主思想的线索—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民主革命的实践线索;民主与专制的搏斗(革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完善;工人民主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实践;无产阶级的实践
一、西方的专制理论
【产生历史条件:①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支配地位的是基督教意识形态,从神学的角度肯定君主专制的合法性,为现存的政治秩序辩护;②随着欧洲君主专制的形成并日益强化,王权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一些思想家和君主必然为君权辩护。】
1、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教权和王权的矛盾更为尖锐。为了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阿奎那提出“君权神圣”思想。
(2)内容:教权高于王权,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君主应服从教会和教皇;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托马斯·阿奎那:主张:①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神权思想
主要内容: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认为接近自然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势,是符合上帝本意的。核心:论证教权高于君权(前提)目的:维护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实质:为教会的神权统治服务(“自然法则”思想)2.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1)背景: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尖锐。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詹姆士一世极力鼓吹“君权神授”。
(2)主要内容: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因而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只须对上帝负责。
【詹姆士一世:主张:①提出君权神授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②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最高权威;③除上帝外,国王无须对任何人负责;④人民必须绝对服从国王;⑤国王如果滥用权力,人民只能祈求上帝来引导;⑥把国王比作神,并与上帝相提并论。
结果:把专制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导致王权和议会矛盾尖锐。(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英国社会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封建君主专制也逐渐丧失了它的统治基础。)】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与中国董仲舒的什么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影响有何不同?
(1)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相似。(2)中国的新儒学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儒家思想成为思想文化的主流;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则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君权神圣、君权神授意义:积极意义:强调国家权力集中和统一,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趋势,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消极意义: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不合时宜。】
【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历史功过:积极:①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强大;②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早期的发展(重商主义政策)(国内外市场);③有利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繁荣。消极: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作用日益明显;②受君主个人因素影响大,积极作用难以持久。】
二、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原因:①古希腊、罗马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③封建专制阻碍经济的发展和人权的实现;
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成了思想解放。】
1.斯宾诺莎:提出包含人权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体最优论。【主要思想:①强调思想自由和遵守国家法令的重要性(思想自由,行动守法)②认为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即民主政体最优论)。】
2.洛克:提出社会契约学说、天赋人权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提出自由、法治的原则他是资产阶级分权和制衡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分权理论经过孟德斯鸠改造后,对18世纪的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克民主思想提出的背景:①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资本主义政权建立;②1689年洛克发表《政府论》,为新秩序提出理论论证。主要思想:①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②强调自由、法治;③主张分权: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影响:洛克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权分立”学说提出的背景:①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②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人权的实现;③18世纪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④孟德斯鸠吸收和发展了斯宾诺莎、洛克等人的思想。孟德斯鸠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要求三权分别属于议会、国王和法院。
目的:防止君主专制,确保公民政治自由。原则:权力间的制约和平衡。
实践:美国《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抨击封建制度,主张“主权在民”,指出通过暴力推翻封建专制夺回自己的权力是合理而且合法的。他的思想后来转化为法国大革命的檄文《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结成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响亮口号,也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基础。【卢梭的主要思想:①社会契约思想;②“主权在民”思想。(核心思想);③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利。】 【对近代民主思想的评价:①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②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③鼓励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表】
思想家,时期、国籍,思想核心,实践
斯宾诺莎:17世纪中叶的荷兰(天赋人权)北美《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 洛克:17世纪晚期的英国(权力分立)美国三权分立、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卢梭:18世纪初期的法国(主权在民)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三、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焦点: 财政问题。原因:财政危机与对外战争不断失利的情况下,查理一世不得不于1628年召开议会,接受了《权利请愿书》。《权利请愿书》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维护自己的利益,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专制王权的斗争。】 1.《权利请愿书》:查理一世和议会因税收矛盾尖锐,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要求限制王权,但查理一世解散了议会。《权利请愿书》为资产阶级新贵族与专制王权的斗争提供了法律依据。
2.《大抗议书》:1641年,议会通过《大抗议书》,抨击王权,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查理一世拒接受,导致内战。
【《大抗议书》:内容:收税、财政拨款、实际上的人事任免权。评价:体现了议会与君主的权力之争已进入关键领域,加速了君主与议会的彻底决裂;反映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君主专制、要求限制王权、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3.民主与专制的反复斗争:
(1)国王挑起内战1641年,议会胜利1648年,国王被处死1649年,成立了英吉利共和国;
(2)克伦戚尔掌权后,解散长期议会,建立独裁的护国主政体;(3)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4)l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大宪章》与《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异同?《大抗议书》同《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新特点?它们的出台体现了英国政治体制的什么传统?
①相同点:以法律限制王权,国王不能随意征税,不能随意侵犯人身自由。不同点:《大宪章》主要是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权利请愿书》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②一是从历史背景看,《大抗议书》是在国王与议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条件下通过的。二是从内容是看,《权利请愿书》还只是从一般的权利角度对国王加以限制,《大抗议书》则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政治改革,特别是提出议会的相关权力,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的要求。三是从结果上看,《大抗议书》通过后,国王坚持不接受,并挑起了内战。③《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的出台体现了英国早期的议会政治传统。总之,《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是在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之前的三个重要法律文件。总的趋势是日益加强对王权的限制。】
四、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1.美国的《独立宣言》
(1)体现了民主思想:自由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等。(2)它使启蒙思想首次贯彻到建立近代国家的政治实践中。
(3)《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适应了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推动了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2.法国的《人权宣言》:阐明了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观念,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推动了欧美许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和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人权宣言》的思想基础是洛克和卢梭等欧洲启蒙学者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主要内容:“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有言论、出版等等自由;“私有财产是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被剥夺”等。宣言的核心是人权、民主、法治和平等。意义:它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激发了革命人民的巨大热情,起到了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反封建斗争的作用,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批驳了专制王权封建等级,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标志法国社会的根本变化,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亚洲国家社会改造;《人权宣言》成为1791年宪法的序言,标志着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观念,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它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民主化。
五、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权利法案》:它规定了议会主权的原则,并限制王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7世纪初的外交委员会发展为内阁;“光荣革命”后,内阁成为常设机构;18世纪,沃尔波尔完善内阁制度;19世纪中期,内阁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制内阁正式确立。
(3)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和创新性。
2.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1)主要内容:确立联邦制、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2)影响: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1787年宪法:背景:①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②根据1781年《邦联条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但邦联是一个松散的结构,不是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③独立后社会动荡不安;④华盛顿、麦迪逊等人的努力。目的:防止任何形式的个人独裁和政府滥用权力。内容:①确立了“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的共和体制;②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思想;③确立了联邦制,对州与联邦政府的权力做了规定(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评价:①这是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学说的第一次实践,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制度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机构互相牵制、相互均衡,对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这些都为很多国家所仿效,促进了世界民主化起程。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政体。③严格的平衡制约机制,给美国带来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这是美国成为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键因素。④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广大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力,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宪法中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后来得到补充和完善,做到了与时俱进。】
3.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相同点: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制度;都实行分权和制衡原则;都实行“主权在民”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2)不同点:国家元首职权不同:美国国家元首拥有实权,英国国家元首无实权;政府体制不同: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比较英美政体:相同之处:①都是资产阶级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普选制;②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只不过分权程度不同而已;③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④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都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同之处:①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互相妥协的产物;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结果;②君主立宪制设君主为国家元首,世袭继承,没有任期限制,是终身制;民主共和制不设君主,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③君主立宪制的国王(或女王)无实权;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掌握大权。形成的历史因素:英国:①议会历史特别悠久,且掌握着国家的财政权大权;②资产阶级兴起强大后控制了议会并同王权进行了一个又一个斗争的胜利;③议会权力增长形成了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的情况。美国:①没有封建专制传统,殖民地一独立就建立了典型的资产阶级国家;②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反殖民斗争坚定了建立共和国的信念;③政治家们有防止独裁和专制,最大限度实现民主自由的远见卓识。】
六、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1.法国大革命——民主与共和的初步斗争,推翻波旁王朝的统治;颁布《人权宣言》,否定封建专制;制订1791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国内: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直接原因——尖锐的阶级对立;③革命条件——财政危机的加剧;④理论准备--启蒙思想的宣传;⑤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年5月)】
2.民主与共和的反复斗争:从第一帝国到波旁王朝复辟,从七月王朝到第二共和国,从第二帝国到第三共和国。
3.斗争的最终结果: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原因:①君主派的内讧;②各派分歧太大,国民议会无法制定一部完整的宪法,只能逐条讨论,在共和派与巴黎人民的努力下,共和制终于通过;③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
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民主思想萌生的条件:①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君主批判思想的深刻的启迪;②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先进中国人改变观念,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③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西学的不断传入;⑤近代教育的发展。】
1.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创办革命团体,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①20世纪初的国内外形势:内:政治:清政府卖国,签订《辛丑条约》。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外:列强加紧侵华。②改良与革命的论战,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③清政府预备立宪(实质:君主立宪形式下的君主专制)是场骗局,革命形势成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由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它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规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明确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机构之间分权和制约的原则。核心内容是: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目的:为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确立了法律依据。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2.维护共和的斗争: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3.斗争的认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通向民主的道路艰难曲折,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八、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1.英国的宪章运动:1837年,《人民宪章》的起草标志着宪章运动的开始。此后英国的工人阶级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请愿运动,对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宪章运动:背景: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开展,工人阶级形成;②英国早期工人阶级生活和工作状况极为悲惨;③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赋予资产阶级选举权,工人阶级却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在政治上毫无权利。过程:1839年、1842年、1848年三次请愿运动,结果被镇压或夭折。影响:①英国宪章运动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使资产阶级意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宪章运动所倡导的一些要求在后来陆续得到了实现;②宪章运动为以后的英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斗争经验;③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序幕。列宁评价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第一国际: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在各国建立支部,支持工人罢工及进步运动。
3.巴黎公社:在实行人民普选权,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加强法制保障人民利益等方面尝试民主制度的建设。
【巴黎公社的背景:①欧洲工人运动的日益高涨;19世纪6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第一国际的领导力量增强,国际工人运动也重新高涨,这是巴黎公社出现的历史大背景;②普法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矛盾,引起了革命。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但巴黎工人拒绝放下武器,并组成了国民自卫军保卫自己的国土。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卖国行径以及对工人的镇压,导致了巴黎人民的起义,这是巴黎公社形成的直接原因;③工人力量的壮大。】
4.第二国际:倡导合法斗争,为工人争取政治、经济方面的权利。积极推动工人为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劳动条件而斗争。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异同:相同点:①都是国际性工人组织;②建立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阶段;③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与第一国际的领导,恩格斯参与第二国际活动前期的指导;④都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不同点:①组成不同: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而第二国际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②活动范围和内容不同: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它的活动已经同各国工人的斗争结合在一起;③组织形式不同:第一国际是各国工人组织的上级组织,而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明方向。】
5.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1)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普选制和减租减息制等民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2)全国人民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开展斗争;抗战胜利后围绕战争与和平、独裁与民主的斗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由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斗争的大事年表】 1940年3月 决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在解放区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为以后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 1946年1月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全面内战爆发后在国统区领导了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8年4月以后在中共领导下的民主统一战线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韩无忌
20110337
成型1102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100多年,而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中国,引进马克思主义尚不足百年。
翻开中国近代史,身为炎黄子孙不禁扼腕叹息。中国从世界领先的行列颓然跌落,从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屈辱的、饱受蹂躏的阶段。回首那段尘封的岁月,我们可以看见,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是中华儿女顽强抗争的历史。从公车上书的首次尝试,到辛亥革命的破而后立,纵使历经磨难,英勇的中华儿女从未放弃。那段黑色的时光终将过去,华夏的黎明必将来临,马克思主义就是照亮神州大地的第一抹曙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这句话也正式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辉煌的历程。中国,彼时就如一个铁的牢笼,虽已有人觉醒,但或绝望,或抗争却苦无打破牢笼的方法。愚弱的国民在终日的沉睡等待覆灭的降临,那已不是个体的灭亡,若国民不觉醒,中国,就要亡了!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先进觉醒分子将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之前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新兴的社会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起来,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一个维护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崭新的社会。这场成功的革命也成为了沟通东西方革命的桥梁。那是的中国正处于学习西方的努力遭到失败,中国的先进分子正处于苦闷与彷徨的时候,十月革命确实使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曙光。正如李大钊所言,十月革命是一场庶民的胜利,十月革命所开始的,“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革命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黑夜中的一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十月革命就如一场春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这场春雨的滋润下萌芽了!
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公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不得不提的是,参加中共一大的13人平均年龄不过26.5岁,正年富力强,中国能有如此之青年,可谓民族幸甚,中国幸甚!转瞬间,中国共产党以度过80余春秋,当初的13人,现已壮大为9000万人的队伍,而中国共产党也正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昭示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有系统的、有组织的传播与发扬途径,对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此前数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的阻挠和共产国际的盲目干涉,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一味的模仿、套用苏俄的那一套已经被事实证明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穷则变,变则通。中国革命者以丰富的创新精神,努力探索,实事求是,在摸索中前进,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领导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步伐而推进,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启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生新的理论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正确剖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关系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科学把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逐步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伟大飞跃。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进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再不间断地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则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同盟军,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形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主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以革命的战争反对反革命的战争,武装夺取政权;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上创造性地阐明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系统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还远未结束,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将来的主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国家,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行使个人权利,履行个人义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学习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等观点,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资本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学习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了解革命先辈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努力,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业的重任,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代大学生要把追求个人理想和追求社会理想结合,把追求共同理想和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现在做起,投身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四篇: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发展范文
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发展
一、毛泽东时期的党内民主思想
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直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兴起,西方的民主、自由和法制等观念才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开来。毛泽东指出“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毛泽东对党内民主理论的创造性贡献主要表现为:
(一)开展民主教育(整风运动中共七大)
毛泽东指出:“必须在党内施行有关民主生活的教育,使党员懂得什么是民主生活,什么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关系,并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这样才能做到:一方面,确实扩大党内的民主生活;又一方面,不至于走到极端民主化,走到破坏纪律的自由放任主义。”
(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毛泽东大力倡导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我党党内民主生活所独有的存在方式。毛泽东指出,“我们自己来批评自己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这会不会使我们的党丧失威信呢?我看不会。相反的会增加党的威信,增加了同志们的威信。”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发展的重要武器,是正确地执行党中央路线的重要武器,是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的重要武器”。
(三)发展民主集中制
“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因为大家意见分歧,没有统一的认识,集中就建立不起来。”其次,民主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如果离开了集中,片面地追求和强调民主,民主就失去正确的方向,就会走向极端民主化,就会走向无政府主义。
(四)提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
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可以大大减少代表选举工作的负担,代表大会在任期届满以前,可以随时召集。更重要的是,常任制使党的代表大会真正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机关。
二、邓小平时期的党内民主思想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集体,总结了中国革命以及建国以来党内民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并结合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设想和实践,赋予了党内民主新的内容。
(一)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前提
邓小平根据中国的实际充分把握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二者的内在逻辑关联,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对接起来,认为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几千万优秀党员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是整个社会的表率。
(二)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1.恢复民主集中制2.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3.健全监督制 邓小平把制度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认为,中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力主使党内民主法律化和制度化,并且使这种法律和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的这一见解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给党内民主建设指明了正确的航向,从而使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
三、江泽民时期党内民主思想的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关 1
于如何发扬和发展党内民主的正确思想,并结合新时期党员和党组织的现状做了新的思考,对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
(一)揭示出党内民主生活存在问题,指明我们党在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的极端重要性“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等重要论断是江泽民同志在总结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得出的。
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充分调动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从而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局面,以保证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才能使广大党员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党的工作和党内事务中来,正确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内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失误,以保证党内各种机制的有效运行。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归根到底,发展党内民主是第一位的,没有党内民主就不可能有人民民主,脱离党的领导而强调发展所谓的“大民主”,只会是导致社会的混乱与动荡,这已为“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所证实。由于我们党在执政前是体制外政党,必须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国家政权才能取得执政的地位,因此,中国社会制度的合法性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都不存在了,那么人民民主的政权及其制度的合法性本身也就不存在了。由于这种历史情境,由于两个合法性紧密相连,使得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民主状况将对国家权力运作和人民民主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提出党内民主建设的思路
第一,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第二,明确了我们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党内民主的具体思路,即“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四、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思想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21世纪初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以改革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党内民主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二)围绕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制度化体系
十六大以来,党在选拔和任用干部的民主性方面显著提高,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三个方面:①将改革成果及实践经验以制度加以巩固,初步形成干部人事工作制度体系。②引进竞争机制。③健全干部推出机制,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职务变动。
(四)改进党内选举制度
(五)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和党务公开制度
讨论:。。
总结: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的历史、梳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充分理解党内民主对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意义:党内民主不仅是党的生命,而且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带头和示范作用。第二,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第三,党内民主建设应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不断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永葆蓬勃的生命力,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五篇: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一、洛克
主要观点:(1)天赋人权;(2)自由和法律不可分割,提倡法治;(3)实行分权; 练习
1、洛克的人权包括: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
2、下列属于洛克的观点的是:①②③④⑤⑥
①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
②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
③财产是通过劳动获得的;
④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不可剥夺的; ⑤立法权属于人民,行政权属于君主;⑥提出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
二、卢梭
主要观点:(1)平等是他追求的首要目标,不仅要求法律时间的平等,而且主张事实上的经济平等。(2)社会契约、人民主权(3)民主共和制 练习
3、关于卢梭的观点正确的是:①②④
①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②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 ③和孟德斯鸠一样,都主张君主立宪制
④强调公共意志
4、下列属于卢梭的代表作品的是:③④⑤⑥
①《政府论》
②《论法的精神》
③《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④《爱弥尔》
⑤《新爱洛绮丝》
⑥《社会契约论》
三、《大抗议书》与内战 1、1640年,英国新议会召开的直接原因是: 解决财政危机;这届议会于1641年通过了《大抗议书》,其内容:历数国王在内政外交上的弊端,提出废除 封建特权,进行 改革的要求。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为什么做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提出了限制专制王权的要求。为什么把光荣革命作为其完成的标志:资产阶级完成了夺取政权的任务。
2、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 1640-1642 议会斗争;1642-1648 内战阶段;1649-1660 共和国时期;1660-1688 复辟时期;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3、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其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政权,巩固其统治,维护其利益。实质是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说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建立正常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的要求的反映。
5、新贵族和旧贵族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采用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方式;新贵族能与资产阶级结盟的主要原因是:两者有共同的经济利益。新贵族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圈地运动。6、1649年被议会审判并处死的国王是 查理一世;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的国王是 查理二世;被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的国王是 詹姆斯二世。
四、《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其内容有:①宣告美国成为独立和自由的合众国;②用天赋人权和民主原则来阐述独立的理由,也阐述了新国家的基本原则。其人权主要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2、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其主要内容有:自由平等、主权在民、天 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的核心是人权、民主和法治,尤其强调了平等。3、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重要内容有:①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②确立责任内阁制,③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原则;④宣布国家主权在民,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中最能体现约束袁世凯权力的内容是:建立责任内阁制; 其性质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其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其根本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五、法国大革命和法国政体的变迁
1、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制宪议会于1789年通过《人权宣言》,于1791年通过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1792年,法国人民再次起义,把吉伦特派推上了历史舞台。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并于
年,处死路易十四。1793年,法国人民把雅各宾派推上了政治舞台,公安委员会在国民公会的支持下推行恐怖政策。1794年,发生“热月政变”,标志法国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
2、关于恐怖政策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②③④
①有利于稳定政局,平息叛乱,打退外来侵略;②打击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③造成了人人自危,众叛亲离;④ 不利于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建立。3、1799年,发生“雾月政变”,拿破仑夺取政权。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被法兰西第一帝国所取代。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当时的国王是路易十八。
4、拿破仑顺利夺取政权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希望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其既得的利益;拿破仑迅速建立百日政权的主要原因是人民把他看成革命成果和民族利益的捍卫者;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战争的侵略性,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很强大。拿破仑最引以为荣的是《法兰西民法典》,它基本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但法律限制言论自由,限制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权利。5、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当时的国王是查理十世,导火线是《七月敕令》),把路易•菲利浦推上了王位,建立了七月王朝。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三色旗为国旗,镇压了法国里昂工人第二次起义。6、1848年“二月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英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临时政府镇压了法国“六月起义”。1848年“六月起义”的导火线是解散国家工场。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第一个普选产生的总统。他上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法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决定的。7、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了议会。1852年,他用公民投票的方式恢复了帝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政治上,用高压和怀柔政策稳定了法国的局势;经济上,采取一系列促进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法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军事上,志大才疏,败于1870年的普法战争。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共和国的最终确立得益于君主派的内讧。制定了1875年宪法;1877年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歌。
六、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康有为:托古改制--------《孔子改制考》
主张:(1)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之”。(2)用儒家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一种进化论的依据(古代儒家把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发展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康有为用进化论的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3)坚持渐进变革,只能先实行君主立宪,将来再实行民主共和。
评价:(1)减少变法阻力,是比较可行的策略;(2)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 主张:(1)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2)有建立“新”的中国,必须先培养“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 新国民。(3)君主立宪政体是世界上最好的政体,要实现立宪政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制定一部宪法和培养有资格的国民;(4)中国立宪不可操之过急;(5)宪法的权威高于一切。
3、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主张:(1)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3)五权分立)(五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
七、辛亥革命前后反专制的斗争
1、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论战涉及到革命的对象和任务,论战的中心是要不要“反满”和暴力推翻清王朝。
2、《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
在立宪派的推动下,清政府顺应民情,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内容:①司法与行政权分离;②在保证“君上大权”的前提下,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的自由;认识:①清庭开始了实质性的宪政改革;②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得到极其有限的认可;③但与立宪派的要求相差甚远。④1911年,清政府成立了第一届责任内阁,史称“皇族内阁”,使立宪派中的一部分人开始转向革命。
3、帝制终结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帝制的终结,也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
排列先后顺序:①②③④⑤⑥
①武昌起义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③南北议和④清帝退位⑤孙中山辞职⑥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袁世凯的专权
表现:(1)唐绍仪内阁垮台;(2)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3)解散国民党和国会;(4)颁布《中华民国约法》(5)称帝 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①②③④⑤⑥
① 刺杀宋教仁
②解散国民党
③解散国会 ④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⑤袁世凯复辟帝制
⑥护国运动
5、辛亥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资产阶级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辛亥革命主要的历史功绩: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袁世凯称帝说明: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袁世凯称帝失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八、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策--------“三三制”(1940年实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普选制度,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
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标榜“和平建国”,而实际上坚持内战独裁的方针。在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下,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但《双十协定》签定后不久,国民党违背和平民主原则,制造了一系列暴行(如:一二•一血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但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在国统区领导了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4、土地改革
(1)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了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2)1946年5月,中共发表《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3)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认识:土地政策的变法反映了中共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5、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指明了民主斗争的目标。
九、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一)宪章运动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赋予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权利,工人却没有。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的工人领袖与一些激进派议员共同起草了“人民宪章”。“人民宪章”反映了工人阶级要求获得普选权的要求,以及反对选举财资格限制和议员支薪等主张。宪章运动有三次请愿(1839年,1842年,1848年)。在宪章运动中,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的要求,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第一国际
1、条件
①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普遍展开,各国工人为改善自己处境的斗争不断高涨,他们在斗争中认识到工人阶级相互支持的重要性。②直接原因:声援波兰人民起义。
2、标志:时间 1864年
地点:伦敦 名称:国际工人协会
3、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与支持
(1)有力地支持各国的罢工,使工人的斗争得到圆满的结果;
(2)领导英国工人参加选举改革运动,推动了英国的民主进程;
(3)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组织各国工人支持波兰和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二国际
1、建立: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成立第二国际。
2、作用:第二国际通过的决议,推动了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推动了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
3、第二国际指导下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合法斗争取得重大成果:
(1)工人的工作时间普遍缩短;(2)一些国家的政府颁布了有利于保护工人利益的法律;(3)赢得了日益多的选票和席位; 思考: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它们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②它们的建立都处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③马克思、恩格斯都积极参与了对两个国际的领导。(2)不同点:①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而第二国际主要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②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只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已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它的活动已经同各国工人的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③在组织上,加入第一国际的各工人团体是它领导下的一个支部,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明方向。④在思想上,第一国际时期,社会主义思潮还未被广大工人群众所接受;而第二国际时期,社会主义已成为群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