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南省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海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 190 号
《海南省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5月1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二○○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二○○五年六月十五日
海南省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管理,推进电子政务,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投资建设的政务信息化工程,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务信息化工程,是指政务机关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信息网络建设、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等相关工程。
第四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应当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和安全可靠的原则,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信息网络资源。
第五条 鼓励社会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及各方面力量,加快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第六条 县级以上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政务信息化工程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发展与改革、财政、审计等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政务信息化工程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应当符合全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
政府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应当列入政务信息化建设年度计划,未列入政务信息化建设年度计划的项目,不安排财政资金。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与改革、财政部门根据全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组织制定政务信息化建设年度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非政府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建设前将有关技术方案报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政府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应当进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九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资质等级制度。
第十条 设计、施工单位对所承揽的政务信息化工程应当进行保修,保修期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得少于两年。
第十一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采购软件和服务,并应当购买正版软件。
第十二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第十三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信息安全保障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执行国家保密规定。
第十四条 投资总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应当实行监理制,没有确立监理单位的工程不得进行建设。
建设单位应当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信息化工程监理单位监理。
第十五条 列入政务信息化建设年度计划的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后及时提交完工报告,由建设单位向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与改革、财政部门组织验收。
非政府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会同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第十六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验收不合格的,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要求其限期改进;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 审计部门应当依法对政府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第十八条 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质量、效益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和跟踪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政务信息化建设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由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与改革、财政部门,向同级人民政府作出报告。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申报下一年度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时不予安排:
(一)列入上年度计划的工程项目未完成;
(二)列入上年度计划的项目已完成,没有按规定及时向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或验收不合格;
(三)信息化工程项目经过专项审计,存在问题不落实整改措施。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由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改正期间,属于政府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财政部门暂缓拨付项目建设资金;情节严重并造成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就投入使用的,由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二○○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第二篇:海南省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90号)
【发布单位】海南省
【发布文号】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90号 【发布日期】2005-05-16 【生效日期】2005-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海南省
海南省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90号)
《海南省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5月1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二○○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对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管理,推进电子政务,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投资建设的政务信息化工程,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务信息化工程,是指政务机关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信息网络建设、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等相关工程。?
第四条第四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应当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和安全可靠的原则,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信息网络资源。?
第五条第五条 鼓励社会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及各方面力量,加快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第六条第六条 县级以上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政务信息化工程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发展与改革、财政、审计等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政务信息化工程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第七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应当符合全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
政府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应当列入政务信息化建设计划,未列入政务信息化建设计划的项目,不安排财政资金。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与改革、财政部门根据全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组织制定政务信息化建设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非政府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建设前将有关技术方案报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第八条 政府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应当进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九条第九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资质等级制度。?
第十条第十条 设计、施工单位对所承揽的政务信息化工程应当进行保修,保修期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得少于两年。?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采购软件和服务,并应当购买正版软件。?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信息安全保障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执行国家保密规定。?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投资总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应当实行监理制,没有确立监理单位的工程不得进行建设。?
建设单位应当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信息化工程监理单位监理。?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列入政务信息化建设计划的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后及时提交完工报告,由建设单位向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与改革、财政部门组织验收。?
非政府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会同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验收不合格的,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要求其限期改进;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审计部门应当依法对政府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质量、效益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和跟踪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政务信息化建设计划执行情况,由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与改革、财政部门,向同级人民政府作出报告。?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申报下一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时不予安排:?
(一)列入上计划的工程项目未完成;?
(二)列入上计划的项目已完成,没有按规定及时向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或验收不合格;?
(三)信息化工程项目经过专项审计,存在问题不落实整改措施。?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由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改正期间,属于政府投资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财政部门暂缓拨付项目建设资金;情节严重并造成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就投入使用的,由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二○○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海南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海南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设工程推行招标承包制。招标承包是法人之间的经济活动。
第三条凡列入计划的建设项目,工程所在地在海口市、三亚市,单项工程建筑面积在二千平方米以上(或工程造价五十万元以上)的,工程所在地在其他县(市)、单项工程建筑面积在一千平方米以上(或工程造价二十万元以上)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建设必须实行招标投标。
第四条少数特殊工程(或保密工程)可由建设单位议定施工企业,报建设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五条凡持有效的技术资质等级证书、施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施工企业和工程承包公司,均可申请参加与其技术资质等级相应的工程投标。
第二章管理
第六条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由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管理、监督。并相应成立省、市、县招标办公室,负责招标投标日常工作。
第七条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视工程规模、隶属关系实行分级管理。
(一)凡中央、省属单位在省会所在地建设的工程项目,以及中央、省属单位在各市县兴建的、建筑面积五千平方米以上,或者工程造价一千万元以上的项目,由省建设厅直接管理。其他项目由省建设厅委托各市、县建委(城建局)管理。
(二)市、县属工程项目,分别由各市、县建委(城建局)管理。
第八条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招标单位、投标企业以及其他有关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监督检查招标全过程是否公正合理。严禁营私舞弊、弄虚作假、明招暗定的不法行为。
第三章招标
第九条招标的形式包括: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招标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建设单位或者总承包单位(以下统称招标单位)负责,招标单位无力组织的,可委托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条招标工作必须按基建程序做好前期工作,并具备如下条件:
(一)建设工程项目已经批准列入国家、省、市、县的基建计划;
(二)工程设计文件和概预算及其他有关技术资料业经批准;
(三)资金已经落实;
(四)建设场地、交通、水源、电源等准备工作就绪;
(五)持有城镇规划部门核发的《建筑许可证》和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设计项目审批表》;
(六)已完成招标资料等准备工作;
(七)已确定招标形式;
(八)投标企业资质等级已经审查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招标单位负责编制招标文件,并报建设主管部门审定后才能着手组织招标会议。招标文件主要内容包括:
(一)综合说明,包括工程地址、内容、发包范围、工期和技术要求、材料设备供应方式、验收标准、可供施工使用的场地、供水供电、道路等;
(二)建设工程施工图纸设计说明;[!--empirenews.page--]
(三)现场勘察,送标开标的时间和地点;
(四)其他条款要求。
第十二条招标单位可以从工程投资中提取招标工程总造价的千分之一点五至千分之二作为招标活动费用,包括用于补偿投标入围而未中标者。
第四章投标
第十三条参加投标企业应在招标通知规定的时限内报送投标书,并提供下列资料:
(一)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或者法人委托书)、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技术资质等级证书和开户银行帐号、资信证明;
(二)企业成立时间,所有制性质和隶属关系;
(三)企业现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过去承建的主要工程完成情况等;
(四)港澳及国外施工企业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要出具与我国有业务往来的银行或者信托公司信用担保证明文件。
第十四条招标单位对申请投标企业进行资格审查,从中选择三个至五个企业参加投标,报经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后,向投标企业发送招标文件。
第十五条投标企业接到招标文件后,必须按招标文件要求编制填写标函,加盖本企业和法人代表印鉴,密封报送招标单位。标函一经送出,不得修改。
第五章标底
第十六条工程标底由招标单位编制,也可委托工程咨询站、建设银行、标准定额站等单位编制。编制人员必须持有省核发的预算员证书,并在标底预算书上签名方能生效。
编制标底的依据是:
(一)工程设计文件,概预算和招标内容;
(二)国家和省有关定额和规定;
(三)建筑安装材料预算价格(包括省建设标准定额站定期发布的调整价格);
(四)现场施工条件等。
第十七条标底编制后,按第七条规定,送省或省市、县招标办公室审查。有关人员要严守标底秘密,不得泄漏。
第六章中标
第十八条开标前,由建设主管部门、建行、标准定额站、工程项目主管部门等单位组织招标领导小组,确定中标原则。
第十九条开标仪式由招标单位主持,投标企业参加,当众开启标书,公布各投标企业的投标书内容和工程造价。招标领导小组按照中标原则,评定中标企业并当众宣布。然后报建设主管部门发给中标通知书。
第二十条评定中标企业应根据如下基本条件:
(一)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
(二)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能满足 工程建设要求;
(三)评定中标价以标底价为基数,按概算价下浮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按预算价上浮百分之三,下浮百分之十为限;
(四)能遵守工程合同及其他条款。
第二十一条如果投标企业的投标价均超出第二十条第(三)项规定范围,分别按下列方法处理:
(一)属标底无误的,招标领导小组按中标原则商定中标企业;[!--empirenews.page--]
(二)属标底不准确的,复核调整标价后,评定中标企业。
第二十二条中标单位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十日内(特殊工程不超过二十日),建设单位和中标企业必须签订工程承包施工合同,向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工程报建手续。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必须与招标内容一致。
第二十三条中标通知书一经送出,招标单位不得改变中标企业,中标企业不得拒绝承包中标工程任务。违者按中标造价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四罚款,以补偿对方的经济损失。
第二十四条中标企业必须自行完成中标工程主要部分的施工,附属工程或者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工程,可分包给具有相应技术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但中标单位必须向招标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工期负经济责任。
第二十五条中标企业不得将工程分包给技术资质等级不相应的施工企业,不得转包工程牟利。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对执行本规定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二十七条招标单位必须秉公办事,不得收取回扣或者索贿;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投标,不得弄虚作假或者行贿。违者,视其情节轻重追究当事人责任,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八条对在招标、投标工作中,转包中标工程从中牟利者,除没收其非法所得外,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施工许可证和资质证书。
第二十九条按第三条规定必须实行招标投标的建设工程而不实行者,不准施工,并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条境外、省外(包括港、澳、台)独资企业在本省投资建设的项目,使用本省施工队伍可以自主决定;境内外、省内外合资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海南省建设厅负责解释。实施细则由海南省建设厅制定发布。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胶州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胶州市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政务信息化绩效,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是指全市各部门、各单位、镇办及功能区等(以下统称“各部门”),利用或部分利用政府投资实施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业务信息化系统、基础信息库、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政务信息化标准化体系、政务信息化相关支撑体系及硬件设施等)。
使用政府资金的基建工程中包含的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也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我市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遵循集中统一、集约发展、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确保安全的原则。市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中心(以下简称“大数据中心”)负责统一规划建设全市政务信息化共享基础平台,并负责开发和部署通用应用系统,在全市统一推广应用。部门专用应用系统应依托共享基础平台进行开发、部署和运行,并确保系统数据的互通共享。无特殊需要,一般不再批准部门单独建设政务基础平台(包括机房、跨部门网络、纵向网络、安全设施、主机服务器、基础软件、通用应用软件组件、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和其他能够共享的辅助设施
等),并按照青岛市要求逐步将全市的政务信息化系统整合到青岛统一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平台上。
第四条 各镇办实施的政务信息建设项目,应在实施前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报市大数据中心审核备案。
第二章 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五条 政务信息化项目按以下程序申报:
(一)各部门根据全市政务信息化总体规划和本部门工作需要,于当年10月底之前,向市大数据中心提出下一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申请。建设申请应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内容应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和依据、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有信息化系统装备和应用状况、需求分析、总体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本期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如果需要分期建设)、概要设计和实施方案、经济和社会效益、软硬件配置、投资概算等基本内容。同时必须附本单位前5年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运行和应用情况列表。投资概算应包括信息化监理、新开发应用软件测评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费用。
编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应充分利用全市政务信息化共享基础平台、本部门已有软硬件设施及青岛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必要时可向市大数据中心咨询。市大数据中心向项目申请单位介绍政务信息化共享基础平台的技术细节,必要时协助、指导项目申请单位设计方案。投资额超过200万元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应由
具备咨询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负责编制。
(二)市大数据中心审核各部门申请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或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进行咨询论证。项目申请单位应根据审核或咨询论证意见修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三)市大数据中心审核的项目,若项目方案需作较大调整的,项目申请单位应重新组织编制,方案调整后报市大数据中心,市大数据中心按程序审核。
(四)市大数据中心按程序编制胶州市政务信息化项目投资计划,经财政局审核确认,报市政府审定后,向申请单位下达书面通知书,并由财政部门安排预算资金。
第六条
已有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如需升级、改进、信息采集、更新或系统维护,所需财政资金超过20万元的,亦应按照第五条所列程序进行审核批准。
第七条 特殊或紧急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可随时报批。但亦应按以上程序进行审核批准。
第八条 属国家、省、青岛市统筹安排建设并拨付建设资金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在按上级申报要求填报有关资料的同时,应抄送市大数据中心备案。需市财力配套资金的项目,参照第五条至第七条办理。
第九条 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政务信息化建设,但建设方案应经市大数据中心审核。
第三章 招投标及监督
第十条
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招标之前,需将招投标方案报市大数据中心审核,经同意后进入招标程序,招投标结束后将合同报送至市大数据中心备案。
第十一条
市大数据中心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规定,选择确定第三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对政务信息化项目招标方案和建设过程进行审核监督。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责任制,并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等制度。
第十三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确定项目责任人,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项目建设单位主要领导应对项目建设进度、质量、资金管理及运行管理等负总责。
第十四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经审核批准的设计方案和投资计划实施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如需调整设计方案,应向市大数据中心申请,经市大数据中心审核后,按照《胶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办理变更审批手续,由市财政局增加预算、追加投资。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重大设计变更的,追究项目建设单位的责任;导致投资超预算的,不再批准追加投资。
第十五条 政务信息化项目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按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执行,并遵从优先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原则。
第十六条 政务信息化项目实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制。项目承建单位应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有关标准规范,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理,履行相关监理程序。
第十七条 市大数据中心应会同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对在建的政务信息化项目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为项目建设单位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和设计方案的情况,以及项目招标采购、建设质量、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项目建设单位应及时整改;如有重大问题,报市政府批准后,可对项目建设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暂缓拨付建设资金、暂停项目建设,直至终止项目。
第五章 验收和绩效评估
第十八条 政务信息化项目实行验收和绩效评估制度。第十九条 项目验收包括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初步验收由项目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由市大数据中心组织,可由外部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协助进行。
第二十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后的半年内,委托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的评测评估机构在法定检验检测范围内对新开发的应用软件进行测评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组织完成初步验收工作。竣工验收申请应附项目建设总结、— 5 —
初步验收报告、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审计报告、应用情况报告、应用软件测评报告、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等。市大数据中心应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市财政局依据市大数据中心的竣工验收确认单,拨付项目资金。
第二十一条 竣工验收未能通过的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应作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提交竣工验收申请。
第二十二条 市大数据中心负责建立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并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已投入运行的政务信息化项目的系统运行情况、应用效果等进行绩效评估。对项目完成后运行管理不善、应用组织不力造成投资浪费,应用绩效低下的项目,建设单位要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应有绩效的,追究项目建设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并给予通报批评。
第六章 运行维护
第二十三条 依托全市政务信息化共享基础平台建设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其基础平台的运行维护由市大数据中心负责,应用系统及与应用系统配套的专用设施由项目建设单位运行维护或由市大数据中心协助项目建设单位运行维护。
第二十四条 需由市财政支付运行维护费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其运行维护费概算应与建设资金概算同时报审。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和我市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廉洁自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予以惩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或因管理不善、弄虚作假,造成严重超概算、质量低劣、损失浪费、安全事故或者其他责任事故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涉及国家秘密和国家有专门规定的政务信息化项目,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2018年新上、在建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参照此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大数据中心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人武
部,市法院,市检察院,驻胶各单位,驻胶各部队。胶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29日印发
第五篇: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
附件一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
为保障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战略实施,明确全公司信息化整体管理,确保全公司信息化项目规范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山西焦煤集团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坚持“四统一、五兼顾”原则,对核心系统要坚持“统一规划、规范投资,统一标准、健全制度,统一建设、优化资源,统一管理、共享服务”,兼顾“整体与局部、先进与实用、近期与长远、集中与分散、建设与维护”的原则,在一个统一的架构下整体推进汾西矿业信息化建设,真正实现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和全面协同。
第二章 组织职责及业务范围
第二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相互协调的管理方式。
第三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委员会领导组是汾西矿业信息化的权威机构,负责领导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全部工作;负责制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确定企业实施的重点项目和实施方案,负责信息化建设、管理、协调和监督。
第四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中心是集团公司信息化管理及运营单位,负责管理集团公司信息化管理实施、互联 网传输通道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实施。
(二)负责管理集团公司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井下通讯联络系统及各类环境与生产工况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及运行。
(三)负责集团公司数字化矿井建设的有关事宜。
(四)负责集团公司网络的规划、建设、管理,所有信息化平台,井上、下网络与传输网络联接的接口建设及维护,各单位IP地址规划设定工作。
(五)负责集团公司OA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系统的管理运行。
(六)负责集团公司各单位室内外信息显示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
(七)负责集团公司各单位应用软件的引进、鉴定等工作。
(八)负责互联网用户授权(用户,IP地址)管理。
(九)负责集团公司通讯联络系统(地面通讯系统、调度通讯系统、井下应急广播系统、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上(下)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管理。
(十)负责集团公司整体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第五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所属各生产矿井、子(分)公司应设立信息化工作部门,负责本单位信息化管理、运行、维护等工作;各级信息化工作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对于集团公司统一规划建设的信息化项目,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组织项目的实施、推广和应用工作。
(二)负责本单位所使用的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日常维护。
(三)各级信息化工作部门可根据需要配备以下人员:网络管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
(四)各级信息化工作部门应明确本单位工作职责,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于本单位建设的信息化项目,要协同业务部门做好前期的需求分析、调研论证等工作。
(五)参与制定和贯彻实施信息化工作的有关标准、规范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六)协调解决本单位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硬件、软件问题。
(七)负责本单位各业务部门信息化工作情况的监督考核。
(八)负责对本单位的网络运行情况进行考核。
(九)负责向集团公司信息化办公室汇报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情况。
(十)负责对本单位应用系统的具体使用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工作。
第三章 信息化项目总体规划和需求管理 第六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工作要依照集团公司总体战略架构和发展规划。第七条 根据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各部门、单位提报的信息化需求,由信息化领导组确立公司信息化建设建议计划。
第八条 在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总体规划指导下,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根据需求调研结果,结合推广项目和已有系统运行评价,组织技术交流、厂家考察、信息化解决方案和立项报告编制,上报信息化领导组审批。
第九条 应用软件的开发必须符合行业对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可恢复性的要求。
第十条 应用软件购买时必须经过功能测试、试运行,确认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 项目牵头单位做好系统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目标;优化业务流程,组织应用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审定。
第十二条 需要软件变更(主要指对信息系统模块升级、功能完善等改变系统功能并对系统造成较大影响的活动,以及网络环境、数据库、操作系统环境配置变化)时,变更方案由信息中心审核确认后提交信息化领导组审核批准后实施并备案。
第四章 信息化项目评估和立项管理
第十三条 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信息化建设项目必须按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有关规定,在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对项目的立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设计及初步设计、测试方案等向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中心 提出书面申请审核意见。
第十四条 各单位信息化项目,经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领导组审核后,项目报计划部门立项、审批。信息化项目需招标的项目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标并经信息中心审定招标技术要求。
第十五条 未经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领导组审核的项目,计划部门不予立项,财务部门不予拨付资金,项目不得实施。
第十六条 符合集团公司投资的信息化项目,经信息化领导组审批并组织招标后,组织实施;施工完成后,信息化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对工程项目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 各子(分)公司投资的信息化项目,由本公司信息化工作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并报集团公司信息化领导组审批后,原则上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组织实施、组织验收,本公司信息化工作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实施过程及负责协调实施过程中的相关事宜。
第五章 信息化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八条 项目建设必须按照现代项目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有明确的项目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项目建设单位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推广和应用,严格控制项目建设质量、进度和成本。
第六章 信息化项目验收和后评估管理 第二十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中心组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阶段验收,做好项目进度和质量管理。
第二十一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中心组织项目的执行情况评估,项目是否有行业典型示范,具备可复制性,项目是否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的实施是否满足了业务部门的需要。
第二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组织项目的成本效益评估,项目的实施是否提高了流程运转的效率,是否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等。
第七章 信息化系统运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 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的对象包括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存储设备、信息安全、安全生产与环境监测系统、机房及附属设备。
第二十四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计算机内联网是指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计算机网络通过集团公司环网、网通专线互联互通形成的集团内计算机广域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包括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信息安全、机房及附属设备的运行管理。
第二十五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必须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各单位网络及相关项目建设方案须报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委员会领导组办公室备案。第二十六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负责集团公司内联网IP地址和域名的规划、分配、监督和实施。各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不得擅自变更,不得擅自接入外部网络,以确保行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稳定、可靠。
第八章 信息资源管理安全管理
第二十七条 凡接入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内联网的单位要加强信息管理,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保证网络运行安全、可靠,做到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管理安全。
第二十八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和部门必须建立网络安全责任制,确保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九章 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十九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和部门要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储备,不断培养和提升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三十条 各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信息化工作部门要制定人员培训计划,组织本单位、本部门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培训。
第十章 标准化管理
第三十一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相关标准的制定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各业务部门参与并配合。
第三十二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设施采用标准化接口、减少子系统之间的级连与耦合。第三十三条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应当使用统一的名词术语、分类编码、数据交换格式和信息描述方式,保证建成后的信息网络、应用系统能够互联互通。
第十一章 考核管理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影响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项目实施的单位,给予批评并责令改正;对严重违反项目管理和系统使用要求,造成重大事故和损失的,追究有关责任者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第三十五条 集团公司信息中心每季度对集团公司所属单位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运行进行综合排名,对从事信息化建设管理、考核的有关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