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摩云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之心得(修改版)
观摩云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之心得
泸西县中枢小学汪云发
这次有幸到教学现场分别观摩了贾志敏老师、于永正老师、吉春亚老师和薛法根老师的公开教学授课,开阔了教学视野,对笔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震动非常大,感受非常深,受益匪浅。
如:贾志敏老师在教学《掌声》一课时,首先从纠正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入手,然后再进行课文导入。以“掌声”为着入点,通过主人公 “小英” 得到“掌声”的前后变化,使学生明白了:人人都需要“掌声”,既要珍惜别人的掌声,更要把掌声献给别人的美好人性教育,从而达到“育人”与教学的目的。
于永正老师的《对话》习作教学,通过课件出示中央电视台的一段公益广告——以公共汽车上一对男女主人公的冲突对话作为教学启发素材。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从立题到学生写作,再到教师对学生作文的面批,使我有耳濡目新的感觉。最后又通过师生间表演“哑剧”,使整个习作教学达到了高潮,把学生的参与习作、尝试习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吉春亚老师在教学积累运用中的《对联》时,师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使我大为震惊。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对联》也可以上得这样出神入化。吉老师通过课件出示一些学生常见的对联,然后根据图画及意境补充空白的部分,再适时地引导学生发现对联的基本特点,最后进行扩展教学,巩固学生已经学到的对联常 1
识,达到了教学目的。
薛法根教师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通过课件出示了动物类、农作物类、人的动作这三类词语,由此引入对课文的教学,使学生产生了想从课文中发现这些词语是怎样穿插人物故事情节的?达到学习探究的目的,很好地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可以这样说,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教学宗旨及其精神。他们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平实而生动、宽松而紧凑,在课堂上与学生能够朋友式地自如交流,课堂教学中现显出六个“开放”亮点,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第一,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在紧密结合教材的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了必要的课外知识,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结合任教班级的学生状况,采用适应差异,注重个性的教学形式,以“活动化”教学模式为主,弥补陈旧的教学方式的先天不足;课堂教学中尝试问题教学法,如讨论式、辨论式,演讲、表演、实践操作、劳动制作等活动形式;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打破原有的空间形态,重新构建一种新形态,这种非传统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生动有趣,使不同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动用“五官”,达到动智、动情的教学境界。
第三,开放式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传递教学信息,实现了教学的优质化。借助投影仪、电视机、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适时、适度地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实现现代媒体的辅助教学功效。
第四,开放式的课堂训练。结合新课程的相关要求,在作业上安排了开放式的变式习题:强调答案的不唯一,如问题的结论、条件、推理及本身开放;开放式训练:或书面作业,或口头表达、动手操作、思维训练、设计型作业,小组竞赛活动等。
第五,开放式的教学评价。在班级内摆脱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应试教育评价模式,做到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并注意评价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使学生从评价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原本班风学风很差的情况得到好转,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六,开放式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理论联系实际,把新课程理念引入课堂,放下传统教学观中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师观,走到学生中去,“蹲下去与学生交流”。对学生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甘为学生创造才能的发现者、保护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学习气氛。教师以传道授业者,学习者,意见倾听者,长辈、导师,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奔放状态。从而,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其乐融融也。
家丑不怕外扬,结合此次学习观摩,我想自己对这么些年的教学作一下自我评价:说实话,我原本学的是体育师范专业,当时对文化课的学习有所忽略,所以文化知识比较欠缺。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堂文化课是怎么上下来的,至今真的是难忘、感慨。摸爬滚打至今,一直都自认为教学方法及其教学模式还可以,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加上这些年没有出去接触学习外界的先进教学,这次出去才发现自己的“闭门式”教学已经远远落后了,自己站在讲台上就好像是街边小贩吆喝的“地摊式”教学。通过这次学习,开阔了我的教学视野,找到了解决“课堂教学不紧凑,失误出现比较多”的教学困惑。
第二篇:2016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2016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公文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2016年4月18日至20日,有幸到成都参加“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春”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成都之行令人难忘。
4月18日下午一点,我们一行数人乘车从资中出发,历时一个半小时到成都。已经很多年没有到成都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让仅存在记忆中的一点儿关于成都的印象已经找不到任何的痕迹了。进入成都市区,街道两边碧绿的青草、绽放的鲜花、优雅的树木和悠闲的行人首先就让人感觉到成都这座“休闲之都”的魅力;林立的高楼,间或着古老的建筑恍若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塔吊、地铁围栏等,无不又在宣示着城市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市区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既让人体会到成都之大,又让人觉得有一点点无奈。报到后,找到好不容易才在网上提前预订的旅店,已经是下午五点。稍事休息,又得去看从旅店到会场的路线,还好,不算太远,才放下心来。吃过晚饭,出去转了转,无意间转到了府南河边,处于城市中央,风景尚好,行人亦多,但不敢多转,毕竟明天还有一天的学习。回到旅店,十点准时休息。
4月19日的学习按规定是早上8点半开始,我们想去占一个好位置,早上7点就起床,洗漱完毕后匆匆在路边小店吃过一点东西,不到8点就到了会场。不过,比我们早的是大有人在,会场正中间前几排的位置已是让他们捷足先登了,还好,右边的第一、二排还有几个空座位,赶快抢占。幸运的是,下午和20日的早上都抢到同样的位置。此次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按计划除了会议的学术主持陈洪杰为我们进行有关“辩课”的专题讲座外,还请7位名师为我们展示11节观摩课。由于自己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时间不长,加上很少有这样高水平的学习机会,因此,一直在心中充满了期待。
第一节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的赖杉老师执教的《邮票的张数》就对我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整堂课45分钟里,赖老师大胆地将课堂“放”给孩子们,小组讨论用了18分钟,分享交流用了20分钟,老师只是在开场时简洁地提出了要求,中间适时有一些追问和点评;学生们的表现让人惊叹,不仅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还表达得头头是道,相互间不仅有表达交流和补充深化,还有质疑和答疑。学生真正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人”。这是赖老师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地运用“CEO”模式进行课堂组织教学的“分享式教学模式”。分享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单元是“问题——思考——分享”,其基本原则是:“意识前移,人人参与;教师让座,参与无错”,其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CEO模式”。其实,“CEO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进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人员搭配,每个小组有学习层次不同的4位同学,每个人有自己相应的“职位”,例如:一号叫做“信息官”,二号叫做“公关总监”,三号叫做“技术总监”,四号叫做“首席执行官(CEO)”,也就是小组长。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当然最重要的还是CEO,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相对比较强,要承担组织小组学习活动、检查与督促订正作业、指导和帮助组员学习、向教师反馈和与家长交流组员学习情况等职能。当然,这种模式是不是就让其他的同学,或者说是相对较差的同学就受到冷落了呢?赖老师在课后的互动式评课中,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之所以这样编成一二三四号,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获得展示与表达的机会,比如,每天由不同序号的学生做主打发言,可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锻炼提升表达能力;CEO也不是“终身制”,可以进行调换或轮换。“CEO模式”通过“节俭的导”和“慷慨的放”,实现了令人惊异的课堂角色转换,破解了当前自主探究合虚化的困局,破解了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泛关注”和“定向关注”的困局,解放了老师,解放了学生,使老师有了“分身术”,为充分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可能。为了让分享不流于形式,在分享时还有“四有”的要求,即,有表扬、有疑问、有补充、有提醒,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赖老师说,这种模式的培养也不是很困难,大概两个星期就能进入状态,而且效果是非常地好。这一节课,带给听课老师很多的思考和启迪,我想,今后自己在教学中是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方式的。第二节《字母表示数》、第三节《生活中的负数》,都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金华市环城小学校长俞正强执教的。第二节是新授课,第三节课在上课前,俞老师发现由于教材版本不同的原因,已是学生学过的内容,而临时改成了复习课。俞老师的课让人觉得非常地轻松愉悦,其语言非常地浅显易懂、幽默风趣而又富有感染力,再加上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课堂上的孩子和听课的老师们笑声不断,在堪称严谨的数学教学中“独树一帜”。例如:“现在又来预测老师要干什么了”、“这两个同学今天是专门来预测、指挥老师的”、“现在最厉害的同学上来了,那其他的同学就都来当老师”、“既然你们说要进入主题,那我们现在就开始进入主题”、“肯定、一定、唯一吗”、“数学课的每个环节都充满陷阱,要小心一点”、“你就是没有问题的人,那其他有问题的人就都找她”、“我发现你们很容易满足”、“不问不觉得,一问不知道”、“你如果再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让它憋死在肚子里”、“从今天开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伟大呢”、“学习后就掌握了赚钱、亏本和保本”„„俞老师的风格和成功之处,在于让孩子们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喜欢数学,最好地诠释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课后的互动式评课中,俞老师真诚地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希望我们能像种地一样,要先平整好土地,也就是打好基础;一切要以孩子为主,采用适合的方法,方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不合适,一个好的课堂要用很多方法丰富起来;很多后面发生的问题根源都在前面,因此要关注问题本身后面的问题;要善于学习别人,“相观而善谓之摩”„„
就在会场门口简单地吃过午饭,又赶快去抢占位置。下午首先是本会活动的学术主持、《小学数学教师》副主编陈洪杰为我们进行了《辩课的情与理,知与行》的专题讲座。陈老师针对公开课、听课评课等的真实性、研究性和有效性,就“辩课”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辩课”的实践进阶分为“细节重建——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风行水上”等层次。其中,细节重建部分让人印象深刻。细节,既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恰恰是细节能折射出教师教学的敏感性、教育理念与教学艺术;当把细节拿出来进行辩论的时候,这些细节才成为问题,发现了问题,就找到了改进的空间和成长的可能;在细节的改进中,要处理好“开放与封闭、预设与生成、群体与个体、结果与过程、主体与主导、简单思维与复杂思维”这六组相对矛盾的关系。再关注并处理好细节的基础上,通过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等实践,达到“风行水上”的境界,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现老师的生命价值。联系到学校日常的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心态:“我是来学习的”、“我水平有限”、“说了也白说”、“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我说”„„因而往往是敷衍了事,要进入辩论是更不容易。辩课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敏感性,引导教师改进问题,获得成长,恢复教师应有的专业性、智慧性和挑战性,这是教师获得职业快乐与幸福的源泉,而能成为一个更有意思、更有意义的老师。辩课需要坦诚、悬置和务实,坦诚就是要袒露自己,并不是来打酱油和打瞌睡的,而是“在场”的;悬置需要反思成见、放下虚荣(身份、地位和别人眼中的自己),享受碰撞、交流的乐趣;而务实就是“提一个问题、提一条建议”。改变自己,从辩课开始。下午的第一节课是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潘海燕老师上的《字母表示数》,和上午俞正强老师的课是“同课异构”,也的确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潘老师的课更接近于我们日常教学中的常态课。她从学生入手,依靠学生来展开和进行:从学生经验出发,关注知识经验的前后联系,让数学的知识“立”起来;从学生生活出发,将数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兴趣“舞”起来;从学生思考出发,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正是因为潘老师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出发,才让“静止的”教材有了“丰富的”课堂表现。
下午的第二节课是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顾志能老师上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在你们的日常教学中,练习课往往就是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学生们苦不堪言,往往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要把练习课上成教研的公开课,更是觉得难度很大。顾老师的这一节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首先用“计算能手、计算高手”的评价方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口头编了7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式题。在这7道题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其中哪些是可以通过口算得出结果的,然后通过口算解决了其中的4道题。剩下的3道题也不先计算,而是让学生通过估算来进行结果的大小排列,这样又锻炼了学生的估算能力。重点通过402×31这道精心准备的题来进行深化,让学生通过这道题中的5个数字进行重新编组,使得答案比原来的答案要小,并找出其中的最小的那一个,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等能力。最后通过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答案最大的题目(999×99),而解决了答案的位数、估计答案的可能性及介绍古人的计算方法等。顾老师的这一节练习课,口算、估算、笔算样样齐全,学习过程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升。
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结束了,晚饭后,抓紧时间去了一趟成都著名的景点“锦里”。锦里充分展现了成都深厚的历史底蕴,红红的灯笼映衬着古老的建筑和街道,路边的小摊出售着纸扇、石砚、糖人、皮影等琳琅的商品和特产„„可惜天公不作美,还才逛了不远,突然而至的一场雨让我们“落汤”而回。
第二天,4月20日,我们和其他很多老师一样,也早早地来到了会场——空军大礼堂。大家还在等待的时候,8时过2分,一阵剧烈的晃动突然袭来,大家立刻反应过来:地震了!当时我坐在会场右边的第一排的最右边的第一个位置,1米左右就有一个双扇的木制应急门,当时门还未打开,有两三个女老师着急地推门却怎么也推不开。我一边招呼其他的人“快跑”,一边飞起右脚,连踹三下,将门踹开了(这应该不算是破坏国家财物吧,后来我还检查了一下,只有锁被踹烂了,门基本上无大碍)。人流将我“挤”出了门,来到了外面的空地。听课的老师很快都疏散了出来,其他楼房中的人也纷纷从楼上跑了下来。经历了2016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地提高了不少,在外面停留了十来分钟,大家仍然记挂的是自己的位置,看到没有什么后续的反应(可能是距离的原因,大家觉得震级不是很高,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又纷纷回到了礼堂,准备继续听课和学习。会议的主持人在开场白中,称刚才的地震为一个“小插曲”,上午第一节上课的江阴市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强震球老师还一再申明“刚才的震动与自己无关”。不过,逐渐传来的消息,[第一课件]让大家了解到是距离成都150公里的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的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3公里。如此近的距离、如此强的震级,让大家的心里不由得忧虑起来。第一节课刚开始一会儿,会议的主办方和空军的管理人员就上台宣布,由于地震和余震的影响,所有的大型会议、活动一律取消,所有人员就地疏散。我们也就离开空军大礼堂,最遗憾的是我们大家都最想听的吴正宪、张齐华两位老师的课没有能学习!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最想念的是远在资中的家人的情况,特别是听说资中的震感比成都还要强,就更放不下心了。妻子不在家,只有儿子和岳母在家中,不知道他们怎么样?只和妻子发了条短信,家中的电话老是打不出去,一直打了好几次,终于接通了,听到儿子的声音,才放下心来,他说他反应还很快,在地震发生时还叫外婆一起跑到了楼下的空地,不过现在又回家了,我交待了几句,并让他和外婆暂时不要呆在家中。我们学校的校长也在第一时间给我们发来了短信,告知消息并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让我们觉得非常感动!
结束此次难忘的成都之行,我们一行人又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终于在中午12点50多回到了资中。一下车,感觉资中有一种从未曾有过的亲切!公文
第三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摩研讨会心得
全省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摩研讨会心得
涌泉小学
杨政平
在领导的精心安排下,2011年5月25到酒泉肃州宾馆报名参加全省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摩研讨会。活动自25号开始到27日共计三天,25日为报名时间,26日为专家讲座,由甘肃省教科所王宗新主持,酒泉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学渭致开幕词,甘肃省教科所主任弋文武作动员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刘翔平教授做题为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报告,接着由金川公司一中校长刘喜全校长就金川公司一中在学校心理健康的成功经验向与会的全体同志作了介绍。27日在酒师附小多功能厅观摩了由兰州宁卧庄小学郝玲老师低年级段的《学会合作》,兰州市雁滩小学石冬梅老师中年级段的《做快乐的自己》,兰州市西站小学曾爱丽老师高年级段的《学习之路》的三节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通过三天的培训,我对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目前,许多中小学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了。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对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个新课题,加之目前有关方面对这项教育内容还缺乏统一、规范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学技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些什么。
当前的误区
误区一:心理健康水育就是搞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目的主要是为学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信息与服务,它们重于描述学生心理发展的现有状况,了解在咨询、辅导、教育之后学生心理发展出现的变化与改善。学校在进行心理测验时,首先要明确测验目的,有的放矢地选择测验项目;其次要注重测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测验结果的保密性;最后还要科学地分析、解释测验结果,提出有价值的教育建议。学校还应根据测验结果反映出来的规律、特点及问题,调整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
根据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为此,他们投入大量的人 力、物力,派出教师参观、学习,并要求教师尽快面向家长、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在很多学校看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展心理咨询。事实上,由于专业能力的限制及时间、精力的局限,很多开展心理咨询的教师承担不了这一责任。他们感到力不从心,并产生较大的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需要在开展心理咨询的实强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对小学教师来讲,在短期为完成这门专业的学习、并很快投入工作是不现实的。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因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体现“重全体、重预防、重教育”的思想,而不应仅面对个别学生和家长的特殊需要。因此.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它不应成为全部内容。心理咨询室应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中心。以此为依托,它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广播、电视、刊物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心理咨询室还可与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合作,开展针对学生、家长特殊需要的心理咨询活动,但这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补充。
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设心理课
还有不少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心理课。诚然,每周固定的课时安排,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从目前各学校开课的情况来看,仅仅开设心理课难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遵循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年轻一代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它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它是与学校心理辅导、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及心理咨询等多门学科相融合的、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教育活动,在具体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遵循科学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除此,还应包括与之相关的心理测验、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
2.现实性原则。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都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因此,各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实际的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通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从而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促进”的功能。例如,中学应当把青春期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来抓。
4.差异性原则。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不仅有个体差异,还有年级差异。因此,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当遵循差异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如,进行同伴关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时,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讲的知识内容、所举的教育实例都应有所不同,所设计的教育活动。训练内容及方式也应有所调整。同样.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进行分类指导。如对离异家庭的子女或有不同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往往需要进行特殊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活动。
5.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以活动为生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话动,如角色扮演、绘画、想像、辩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应有的内容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分为3个层次: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①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③情感教育,④人际关系指导,⑤健全人格的培养,⑥自我心理修养指导,⑦性心理教育。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①学习适应问题,②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③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心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
3.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此外,还应注意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要,小学阶段通常以适应学校生活与学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考虑上述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之间的衔接与系统性,以期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体系,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第四篇:观摩研讨会心得
温柔了心灵,惊艳了时光
——记省高中心理健康优秀课例观摩暨学科教学研讨会
当通知我11月6日—7日,去山东烟台龙口参加山东省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例观摩暨学科教学研讨会的时候,我是抗拒的。因为,那意味着400多公里的里程,我将坐在不走高速的客车上颠簸将近8个小时,还晕车。是什么样的信念,促使我最终作出了出行的抉择?是热爱吧,是对心灵成长的热爱;是期望吧,是对学科建设的期望。果然,这是一段温柔了心灵,惊艳了时光的美好瞬间。
11月5日,星期天提前启程,早上7:40的客车,下午3点20到达目的地。一到酒店,会务组就做好了细致周到的安排。笑容可掬的服务人员,洁净明亮的大厅,温馨宽敞的客房,井然有序的流程,都给人宾至如归的好感。
11月6日,满满的紧凑课程,给我们带来一场心理与灵魂的饕餮飨宴。
上午呈现了三节2016年省优质课一等奖的作品,三节课洋溢着自信、自爱、自省、自悟之风,让人心旷神怡。三位老师都表现了出色的教学基本功,教态亲和端庄,音调抑扬顿挫,语言优美雅致,板书规整简约,选题独特深刻。《Hi,原来你也在这里》,我原以为是一节探讨友谊的课题,导课之后“遇见内在小孩”的核心就显现出来了。“内在小孩”是什么?大众所能接受的“内在小孩”的是指人小时候受过的创伤经验,化作情绪能量镌刻在潜意识中,长大后遇到类似情景,人就会变得愤怒、悲伤、焦虑、抑郁等。内在小孩必定存在于我们潜意识深处的,他带有你所经历过的所有事件的经验感受,当你关注到他,并给予他关心和爱时,你就会被疗愈,并提高心理能量。黄老师的设计如一幅画卷,在人的心灵当中徐徐展开:初探内在小孩——与内在小孩疗愈——画说内在小孩——内在小孩故事会——滋养我的内在小孩。我伴随着她的引导,缓缓闭上眼睛,我看到了森林,看到了我的内在小孩蹒跚而来,她渴望一个拥抱。我即时感受到了眼角的湿润和期待满足后的幸福------如果,你对心理辅导课还存在“有什么用?真的有用吗”的质疑,那么,体验是最好的答案。
如果,《Hi,原来你也在这里》带给我的是感动,那么《感悟赞美》带给我的就是感恩。课程是在视频《盖章》的引领下展开的。好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主题,却如此契合地展现了赞美的力量。今天你赞美了?你会赞美吗?赞美会怎样改变你的生活?请把赞美送给美好的自己和别人。一个个问题,引导着学生和我们去反思。原来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对美好的人视而不见,原来我们一直以“互损”来“称赞”对方,原来赞美令人这样向往和开心。一个女同学,赞美同桌,两人皆是泪眼婆娑,说者真情,听者动情,我想这一节课不但会加深她们的友谊,成为她俩成长道路上最深刻的印记,而且将来她们也必定会用“赞美”开拓更广阔的人生。
第三节课《私人订制路线图》讲的是职业生涯规划,现在省里称作学生发展指导。老师从“上海轨道交通换成图”导课,让学生明白规划人生的重要性。生涯规划是一项国家课程,学校早晚要开设。一度,对此我很迷茫,这样的课程该怎么上?这堂课给我了一个很好的展示。
下午四节是心理辅导活动展示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风华中学邹老师的一节《生涯取经路——生涯兴趣初探》。这节课,首先抓住我眼球的是课件制作,场景可远可近,随时切换镜头,即刻抓拍学生展示作品,这让在座的使用惯了ppt的观课的老师啧啧不已。真是学无止境,得好好向年轻人学习,好好向发达地区的同仁学习。这节课应当是生涯规划课程中的一小部分,但在45分钟里,却规划出了人生的基石。听完这节课后,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在我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和愿景。
11月7日,上海市风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曹凤莲主任做了一场关于“生涯辅导的思考和实践”的报告。上海,在教育上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风华中学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推行的也比较成熟和先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很是振聋发聩。随后山东教科 院的许爱红教授作了总结报告,既让我们了解到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省的实施的现状,又让我们对未来有了一个清晰的展望。两位专家都提到了团队建设,无论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学生发展指导,这是一项事业,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紧密团结团队。是的,同路相行,这是一种温暖和支持,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任何时候,我不是一个人!
心安则明,带着求教的心态走来,怀着感恩的心境离去。愿我们坚守心理课堂教学阵地,见证学生生命的拔节生长,成全自我的生命花开。
附件 1:
山东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项课题指南
一、家长教养策略研究
1.母亲教育策略研究 2.父亲教育策略研究 3.小学阶段家长陪伴策略研究
4.优化中小学“家庭德育环境”的实践研究 5.新高考视野下家庭教育参与高中生生涯规划研究 6.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家庭因素研究 7.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8.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策略研究 9.家庭教育中亲子有效沟通研究 10.休闲方式对子女的影响及教育策略 11.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对策研究
12.高中生家庭教育的滞后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13.中学生负面情绪的家庭疏导
14.青少年叛逆期家庭成员关系的恢复与重建
15.家庭教育中儿童不良品德和过错行为转化与矫正研究 16.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17.家庭教育视角下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18.青春期心理与家庭教育研究
19.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作用与运用研究 20.家庭教育中的早期婴幼儿音乐启蒙探究 21.家庭关系对儿童成长影响的研究 22.在家庭教育中幼儿独立性养成研究 23.家风与家庭教育有效性的关系研究 24.父亲参与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影响研究 25.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研究
26.家长教育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27.特殊家庭背景中的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28.家长教育素养评价机制研究
29.书香家庭的构建与儿童阅读书习惯养成研究 30.“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31.家庭中儿童艺术与审美教育研究
研究 32.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家庭教育理念研究
二、“家校社共育”1.核心素养视野下学生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2.优秀传统文化对家庭教育影响的实证研究 3.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家校(园)共管共育良性发展研究
5.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园)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6.家校(园)合作促进学生品行习惯的养成研究 7.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 8.家校(园)教育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 9.家长委员会的建设与运作模式研究
10.新媒体形势下家校(园)关系的维护与创新 11.新媒体在家校(园)共育中的应用研究 12.地域文化视角下家庭教育有效性研究 13.镇域家庭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14.留守儿童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 15.家园共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实践研究 17.家校共育的典型案例研究 18.家长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创新 19.家长会的活动设计与创新研究
20.基于小升初衔接需求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 21.农村初级中学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2.家校合作助推中小学幼儿园新生适应的实践探索 23.家庭教育对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4.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研究 25.区域性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实践与研究 26.家庭教育指导实施途径研究
27.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运行机制 研究
28.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研究 29.中小学幼儿园参与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研究 30.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体系化的研究 31.家长学校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 32.家庭教育微课程研究与开发
33.家庭中性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34.师范生家庭教育指导专业素养培养研究 35.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36.家庭教育评估标准与方法研究 37.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38.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保障机制研究 39.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督导评估策略研究
三、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家庭教育研究
1.网络时代和谐亲子关系构建研究 2.网络时代农村家庭教育的质性研究 3.“互联网+”视域下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4.新兴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家庭教育研究 5.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6.全球化与中国家庭教育研究
7.学习型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水平提升的相关性研究 8.城市化与家庭教育研究 9.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教育研究
10.二胎家庭的家庭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1.二胎家庭长幼公平教育研究 12.二胎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研究 13.隔代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
14.80 后家长教育子女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5.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17.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18.新市民家庭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研究 19.农村家庭感恩教育研究 20.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21.农村问题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2.学龄人群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研
第五篇: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听支玉恒老师的《晏子使楚》有感
阳春三月,相约槐荫,春风拂面,烟柳依依,宽敞讲堂之中,备受洗礼。上星期有幸听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课,他身着朴素灰色甲克衫,却显得是那么的容光焕发、精神抖擞,我不敢相信他竟是一位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人。当时,我内心除了敬佩、激动之外,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支老师对教育的执著,更感动于老师在七十五岁高龄亲自为我们展示了他生动的课堂——《晏子使楚》。原本不是很活跃、不太机智的同学,却能在他循循善诱的引导下,自主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支玉恒老师那沉稳、干练的教学风格,让听课者心旷神怡;清晰明细的教学环节,赋予了语文课生动的脉络;对于教材的解读,透彻而有深蕴,让听者意犹未尽。
大师的亲自执教,我得益不少。他没用任何辅助教具,节节课都体现了一种质朴的美,那么的简单、轻松、愉快,真是“大道无痕”!大师的课给我留下了几点深刻的印象。
一、简约而不简单的导课
大隐隐于市,大象无形。开课时,支老师看到同学们正襟危坐在舞台上,亲切地说:“同学们真精神。”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回答:“老师真精神.”极其平凡的话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少了老师的威严,多了长辈的关怀;接下来,支老师又问:“同学们真可爱。”孩子们也顺着说:“老师真可
爱。”顿时,台上台下的老师和孩子都笑了起来。支老师与孩子们看似简单的对话,其实他在有意地训练学生将听、想、说有机统一起来,训练他们在具体语言环境里要把词用准确。
二、机智有趣的教学识字
识字教学怎一个妙字了得,我们现在强调每节课必须要有写字指导,每堂课都要读写结合。对于这种观点我也是听之行之,有些教条。但观摩支玉恒老师的教学,发现他这堂课没有让学生用笔写字,在写课文题目时,支玉恒老师才顺势利导,引导学生看字形,记忆字义。当课文出现了重点字“晏”和“宴”、时,支老师便幽默风趣、意图明显地引发学生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和记忆字形。(晏子的“晏”是人的姓,所以“日”在上;而宴会在房子里举行,所以“宴”字带宝字盖)。
学生在读文中解字,在巧妙的解读中识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他还讲了他在教学中处理学生字词的妙招,为了让学生牢固地识记生字,使学生在考试时字词不丢分,他把每课出现的生字都组成四字成语或词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照着笔画,一笔一笔地临摹一遍,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使得人人练就一手好字。
三、技能与价值观的完美结合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支玉恒老师的课,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教学中处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
概括能力,这是语文老师几乎都具备的品质。然而能把一堂课中的知识点准确地交给学生,并在课文结尾时有高度、有提升,却是很难把握的。支玉恒老师确确实实地做到了这一点。如《晏子使楚》一课的结尾,他这样问学生:“晏子在第二、三次反驳楚王用的是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类比推理的好处,这样无形中渗透了习作的一个方法,又把简单的一篇课文又上升了一定的理论高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时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忽视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语文效率、质量的减损。而支老师的授课无疑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将语文的工具性落在了实处。
四、提纲挈领似的文本解读
支玉恒老师强调,解读文本要把握住。要做到准确,必须认真整体研究文章的属性。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他喜欢借助具体课文。他强调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浑圆的整体,文本解读首先应该认清文章的整体内容、整体结构和整体感情。不把握文章的整体,就容易产生片面性或南辕北辙的错误,把文章讲得“走了板”。文本解读,把握整体,才能准确,解读错了,贻害学生。也真的是聆听了他的讲解,我才
幡然顿悟。
五、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
由于这课是涉及历史故事的,所以他在让学生自己选择读法去读完一遍课文时,马上引导学生弄清历史背景,然后分析开头、结尾的联系,学生顺着老师的指引去循序渐进地步入课文重点。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文解惑的过程中,手中的粉笔呈现在黑板上的就是文章的脉络。《晏子使楚》这篇课文,重点讲了晏子在访问楚国时遇到的三件事。支玉恒老师请学生给每一件事加一个小标题。学生从一句话概括到两个字的标题,教师都做了顺势利导。遇到重点的文字,教师恰到好处地指点学生记忆。三件事交待完,又让学生把三件事用一句话连起来清楚地表达出。恰到好处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每次把握课文整体脉络,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这是支玉恒老师在教课中给我最深的感受。就如,当第三次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时,他引导学生抓住每一件事中的重点语句,品读课文,感受人物性格,让晏子机智、巧妙地反驳楚王的情形历历在目,把晏子的为人活生生地呈现在面前。真的是把文字都赋予了鲜活的精神了。
六、教、学、做 三者的精彩合体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支老师在《晏子使
楚》这一课上让学生近乎于还原历史的表演更是把课堂演绎到了一个制高点。学生在表演中激发出了对文本的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有了在表演有了多元化的感悟,他们领略到了文字内涵的丰富意蕴,捕捉到了字里行间闪现的逻辑的严谨之美,在亲历的过程中体验了生活。他们独到的见解与表演让学习活动变的愉悦多姿,他们相互的激发与启迪让闪光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学生在表演中尝试合作交流。培养了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品质---合作。
总之,听支老师讲课,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怀仁镇中心小学 郑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