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简介
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简介
一、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的来由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医疗改革要惠及民生,关注弱势群体,更好地发挥慈善救助机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切实缓解我市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经市委市政府认可,盐城市慈善总会了解和考察,决定授予盐城协和医院“慈善医院”,旨在为我市特困、低收入群体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二、在盐城市成立慈善医院的意义
通过成立盐城协和慈善医院,探索慈善机构凝聚社会力量开展慈善求助机制,并将其作为慈善助医重要方式,优惠更多的困难群众,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问题。
三、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的任务
扶贫济困、治病救人。保证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收费,优先为盐城市“低保”、“低收入”人员提供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设立“慈善门诊”和“慈善病房”服务通道,及时为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救助。并同时为其他广大市民提供医疗服务。
四、什么是盐城协和慈善助医基金
由盐城市慈善总会、盐城协和医院共同发起设立的慈善助医基金。慈善医院成立后,盐城协和医院十年内向盐城市慈善总会捐赠350万元(每年不少于35万元),贫困患者在定点医院就医时可享受医疗费用减免或全额免费医疗救助。
五、协和慈善助医基金如何使用
盐城协和慈善助医基金350万元专用于助医助困等慈善医疗救助帮扶行动。今后我市弱势低收入群体中的病患者,只要符合有关规定,可持市慈善总会印发的慈善医疗救助卡(一户一卡)或本人低保证在“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就医所产生的门诊检查、治疗、住院手术费用均可申请到慈善医疗救助。特困家庭的患者可申请全额免费的医疗救助。
六、救助对象
1、低保、低收入、贫困家庭的患者;
2、民政部门供养的五保对象、孤残人员等;
3、长期患有慢性疾病、重大疾病、疑难病症或在其他医院久治不愈的病例;
4、在校学生、教师及其家属;劳模、军人及军人家属、失业人员等;
5、其他需要医疗救助的特殊患者;
6、每年在基金中列支部分资金专门对一些特别困难的患者进行重点医疗救助,救助金额在5000元以内,名额为10名,救助对象由慈善总会与医院共同确定。
(注:以上符合救助对象的患者均须提供低保和贫困职工证明。)
七、救助病种
盐城协和医院诊疗范围内所有病种。
八、救助标准
依托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的医疗设备资源、市慈善总会助医基金,通过政府医疗保险报销、医院减免(补助)、慈善总会资助、患者承担余额的救助办法,对全市申请救助且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患者进行帮扶救助。
1)门诊治疗个人付费部分(医保、新农合等报销以外的部分),可享受:免收挂号费、诊疗费,检查费(院外检查项目除外)、治疗费减免20%,药品费减免10%;
2)住院治疗个人付费部分(医保、新农合等报销以外的部分),可享受:检查费(院外检查项目除外),治疗费减免20%,药品费减免10%;
3)凡低保对象、特困对象、民政供养对象,在上述救助标准基础上还可适当提高5--10%比例;
4)特困家庭的患者可申请全额免费的医疗救助。
以上救助资金均在“协和慈善助医基金”中列支。
九、救助流程
1、患者(或者委托代理人)在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导医台领取并填写“盐城协和助医慈善基金申请表”;
2、患者的申请表格经主治医生确认,报院慈善救助办公室审批,并领取慈善就医卡;
3、出院结算时,出示慈善就医卡、审批表,按应救助的金额直接在总费用内减免;
4、每月上旬,盐城协和医院将上月度的救助资料汇总,报盐城市慈善总会审核,并领取本月度的“协和助医慈善基金”,以方便广大病患者。
盐城市慈善总会
盐城协和医院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第二篇:盐城协和慈善医院简介
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简介
一、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的来由
为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医疗改革要惠及民生,关注弱势群体,更好地发挥慈善救助机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切实缓解我市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经市委政府认可,盐城市慈善总会了解和靠猜,决定授予盐城协和医院“慈善医院”,旨在为我市特困、低收入群体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二、在盐城市成立慈善医院的意义
通过成立盐城协和慈善医院,探索慈善机构凝聚社会力量开展慈善求助机制,并将其作为慈善助医重要方式,优惠更多的困难群众,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问题。
三、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的任务
扶贫济困、治病救人。保证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收费,优先为盐城市“低保”、“低收入”人员提供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设立“慈善门诊”和“慈善病房”服务通道,及时为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救助。并同时为其他广大市民提供医疗服务。
四、什么是盐城协和慈善助医基金
由盐城市慈善总会、盐城协和医院共同发起设立的慈善助医基金。慈善医院成立后,盐城协和医院十年内向盐城市慈善总会捐赠350万元(每年不少于35万元),贫困患者在定点医院就医时可享受医疗费用减免或全额免费医疗救助。
五、协和慈善助医基金如何使用
盐城协和慈善助医基金350万元专用于助医助困等慈善医疗救助帮扶行动。今后我市弱势低收入群体中得病患者,只要符合有关规定,可持市慈善总会印发的慈善医疗救助卡(一户一卡)或本人低保证在“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就医所
产生的门诊检查、治疗、住院手术费用均可申请到慈善医疗救助。特困家庭的患者可申请全额免费的医疗救助。
第三篇:盐城市慈善医院16日授牌成立
盐城市慈善医院16日授牌成立
350万慈善助医基金启动 七类人群就医享受优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经济结构底子,居民收入贫富不均等,导致贫困家庭的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贫困地区的群众还处在“小病拖、大病抗”、“一人生病全家穷”的境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还略有发生。建立有效的慈善救助医疗保障制度是势在必行。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民政局、在市慈善会的倡议下,在全市各级部领导部门机构的积极参与下,2011年11月16日上午10时,“盐城市慈善医院授牌仪式”在水城度假酒店隆重举行。盐城市委、市政府、市民政局、市卫生市慈善会等相关部门领导和新闻媒体出席授牌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盐城协和医院首批向市慈善总会捐赠350万元,专用于助医助困等慈善医疗救助帮扶行动。今后我市弱势低收入群体中的重大病患者,只要符合有关规定,可持市慈善总会印发的慈善医疗救助卡(一户一卡)或本人低保证在位市建军东路66号上“盐城市慈善医院”就医所产生的门诊、住院费用均可申请到慈善基金“二减一免”救助政策,免收挂号费、诊疗费,检查费、治疗费减免20%,药品费减免10%;凡低保对象、特困对象、民政供养对象,在上述救助标准基础上还可适当提高5--10%比例;特困家庭的患者可申请全额免费的医疗救助。(以上救助资金均在“协和慈善助医基金”中列支。
救助对象:
1、低保、低收入、贫困家庭的患者;
2、民政部门供养的五保对象、孤残人员等;
3、长期患有慢性疾病、重大疾病、疑难病症或在其他医院久治不愈的病例;
4、在校学生、教师及其家属;劳模、军人及军人家属、失业人员等;
5、其他需要医疗救助的特殊患者;
6、每年在基金中列支部分资金专门对一些特别困难的患者进行重点医疗救助,救助金额在5000元以内,名额为10名,救助对象由慈善总会与医院共同确定。(注:以上符合救助对象的患者均须提供低保和贫困职工证明。)
救助内容:符合以上救助条件的群众在”盐城市慈善医院“就医时,除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结报待遇和其他政策给予的救助金以外,市慈善会将再给予本次总医药费用最高达20%的救助,特困家庭的患者可申请全额免费的医疗救助。即日起,可持相关证明至位于市建军东路66号的盐城协和医院填写“盐城协和助医慈善基金申请表”,或通过拨打慈善救助热线88222567咨询和申请。
第四篇:盐城协和康复医院为盐城首家慈善医院
盐城协和康复医院为盐城首家慈善医院
扶贫济困、治病救人。保证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收费,优先为盐城市“低保”、“低收入”人员提供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设立“慈善门诊”和“慈善病房”服务通道,及时为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救助。并同时为其他广大市民提供医疗服务。
一、什么是盐城协和慈善助医基金
由盐城市慈善总会、盐城协和医院共同发起设立的慈善助医基金。慈善医院成立后,盐城协和医院十年内向盐城市慈善总会捐赠350万元(每年不少于35万元),贫困患者在定点医院就医时可享受医疗费用减免或全额免费医疗救助。
二、协和慈善助医基金如何使用
盐城协和慈善助医基金350万元专用于助医助困等慈善医疗救助帮扶行动。今后我市弱势低收入群体中得病患者,只要符合有关规定,可持市慈善总会印发的慈善医疗救助卡(一户一卡)或本人低保证在“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就医所产生的门诊检查、治疗、住院手术费用均可申请到慈善医疗救助。特困家庭的患者可申请全额免费的医疗救助。
三、救助对象
1、低保、低收入、贫困家庭的患者;
2、民政部门供养的五保对象、孤残人员等;
3、长期患有慢性疾病、重大疾病、疑难病症或在其他医院久治不愈的病例;
4、在校学生、教师及其家属;劳模;军人及军人家属、失业人员等;
5、其他需要医疗救助特殊患者;
6、每年在基金中列支部分资金专门对一些特别困难的患者进行重点医疗救助,救助金
额在5000元以内,名额为10名,救助对象由慈善总会与医院共同确定。
(注:以上符合救助对象的患者均须提供低保和贫困职工证明。)
四、救助病种
盐城协和医院诊疗范围内所有病种。
八、救助标准
依托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的医疗设备资源、市慈善总会助医基金,通过政府医疗保险报销、医院减免(补助)、慈善总会资助、患者承担余额的救助办法,对全市申请救助且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患者进行帮扶救助。
1)门诊治疗个人付费部分(医保、新农合等报销以外的部分),可享受:免收挂号费、诊疗费,检查费(院外检查项目除外)、治疗费减免20%,药品费减免10%;
2)住院治疗个人付费部分(医保、新农合等报销以外的部分),可享受;检查费(院外检查项目除外),治疗费减免20%,药品费减免10%;
3)凡低保对象、民政供养对象,在上述救助标准基础上还可适当提高5-10%比例;
4)特困家庭的患者可申请全额免费得医疗救助。
以上救助资金均在“协和慈善助医基金”中列支。
九、救助流程
1、患者(或者委托代理人)在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导医台领取并填写“盐城协和助医慈善基金申请表”;
2、患者的申请表格经主治医生确认,报院慈善救助办公室审批,并领取慈善就医卡;
3、出院结算时,出示慈善就医卡、审批表,按应救助的金额直接在总费用内减免;
4、每月上旬,盐城协和医院将上月度的救助资料汇总,报盐城市慈善总会审核,并领取本月度的“协和助医慈善基金”,以方便广大病患者。
第五篇:北京协和医学院简介
北京协和医学院介绍
总体介绍:我今天要介绍的是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这所大学可能与其它大学有所不同,它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协和医大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它的目的在于为医科院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学风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教研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很多对医学有浓厚兴趣,一直以来以当一名医生为梦想的学生眼里,协和医科大学是中国医学院的最高的殿堂,历届从医的莘莘学子,协和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我在网上的评论中看到无数的学子把进入协和当作此生最大的梦想,当然在除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深远的影响力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所大学的临床、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在95%以上,但之所以它成为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在于它高进优教严出的办学理念。
简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科大学,其前身是“协和医学堂”,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卫生部,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007年5月18日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大学设有19个研究所、6个医院、4个教育学院、1个研究生院及实验动物学部。医科院与协和医大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医大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大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协和与清华的合作与界线: 长期以来协和医大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有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但两校并未合并。“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的“北京协和医学院”部分来自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部”部分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协和只有临床专业与清华大学合作,护理专业、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基地和其它均属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揭牌仪式)
创办历史:1.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最大、最著名,也是它最得意的一项投资,从1915年起开始筹建,1916年选址动工,1921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命名。它把美国先进的医学教学计划和办学经验移植到中国来,把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作为办学宗旨。
2.义和团运动时,一名原先在内蒙行医的英国伦敦会医生科克伦,逃到北京开设诊所。后来通过行医关系,科克伦博得了慈禧太后及其亲信太监李莲英的好感,并得到了慈禧捐助的白银一万两。1906年,伦敦会与英国、美国其它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这就是协和医学院的前身。
3.辛亥革命前后一位美国石油大王大名鼎鼎的商业巨头洛克菲勒也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考察团建议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创办一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根据这一建议,洛克菲勒于1914年拨款设立中华医学基金会全力支持这一事业,1915年,他购得原协和医学堂的全部产业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全部房地产。学校全部建筑外部造型为宫殿式,画栋雕梁,琉璃瓦顶,均为高级建筑材料。而内部则为现代化装备,病房、教室、实验室等均符合实用需要。1921年9月,协和医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除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外,参加的还有洛克菲勒基金会和中华医学基金会的代表、中国政府的代表和社会名流,以及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大学校长、教授和医学团体负责人。
4.协和医学院步入正轨后,由于受当时美国医学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其办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美国著名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等为榜样。为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该校实行八年学制,包括三年医预科。
5.1930年,协和医学院获中华民国教育部认可立案。
6.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美日处于战争状态,协和医学院被日军占领而被迫关闭,但中华医学基金会仍一直为协和医学院图书馆订购所有外文有关科技期刊杂志,并继续支持内迁至成都办学的护校。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华医学基金会与协和医学院校董事会派代表从日军手中收回全部校产,重建协和医学院。医学院于1947年复校。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1957年,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协和医学院基础上成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综述: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一所历史悠久设有八年制医学教育和高等护理教育的重点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以小规模、高层次、高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八年制医学博士为重点,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
学校具有雄厚而系统的科研实力及诊治疑难重症的临床医疗能力,学科领域广泛,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以及与医药学科相关的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2个分所)、5所分院、7所临床医院(含与北京市共建的天坛医院)、5所学院;现有18个国家重点学科,18个国家级工业试验基地及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现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52个。建校以来科研成果显著,已取得1,66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9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59项。1992-2000年发表由SCI收录的论文计1,114篇,位于全国医学院校之首。学校所属的肿瘤、心血管、血液病、皮肤病和整形外科医院是全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专科医院,它们和协和医院一起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的临床训练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招生就业: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招生计划纳入清华大学的总招生计划之中,由两校共同完成招生录取工作。该专业采用清华大学的招生代码,录取原则与清华大学的录取原则相同。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各省、市、自治区同批录取控制线的情况下,按招生计划的120%以内调阅学生档案。对符合提檔要求的学生,采取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录取。该校承认教育部加分,在高考实际成绩总分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上同等优先和相关科目分数高的学生。如果第一志愿未录取满,可录取第二、三志愿的考生,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临床医学专业纳入清华大学招生,加分政策与清华大学的政策相同。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除患有学校可以不予录取的疾病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被医学类各专业录取:色弱、色盲及其它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就读医学类各专业: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者;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者;斜视、嗅觉迟钝、口吃者;对化学物品有过敏反应者。对肝功能异常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建议不要报考,否则今后会影响在该专业领域内就业。新生入学后学校将进行身体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大
一、大二阶段在清华大学学习,可以参加清华大学的转专业。大三下学期回到协和校本部后,将不能再转专业。护理学的同学不能转专业。
课程安排: 八年学制中前两年半为医学预科阶段,在清华大学学习普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后五年半为医学本科阶段,在协和本部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完成临床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学生按规定修完全部课程,成绩优秀者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第一阶段:医学预科阶段,五个学期,在清华大学生物系进行
第二阶段:基础医学阶段,三个学期,在校本部基础医学院进行
第三阶段:临床医学阶段(含见习),四个学期,在校本部临床医学院进行
第四阶段:临床实习及科研训练,四个学期,其中毕业前8个月时间为科研训练课时间,必须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科研题目并通过答辩。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
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英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科研训练课等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生物学、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内科学
三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外科学(胸心外科)、外科学(骨外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外科学(普外科)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基础医学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护理学、眼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三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外科学
本科教育:实现与世界护理教育接轨。学制为四年,招收理科高中毕业生(男、女兼收)。学生在校学习医学基础和护理专业课程,完成临床实习和科研训练。学生按规定完成毕业论文,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科教育:学校的护理专科为三年制。对护理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大力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该校自2004年起试行文理兼招。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符合转入本科学习条件者,经学校考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可直接转入本科继续学习,学习期满按本科生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专科升本科的名额为同届专科生的15%。
“协和三宝”:
一、名教授
北京协和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在医学卫生领域内经验丰富、学术水平突出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著名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目前协和已授予200余名国外专家、学者为协和医大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其中就有美国NIH院长,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科院,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冯元桢,诺贝尔奖获得者LeeH Hartwell、Tim Hunt、John Walker、丁肇中等
二、图书馆
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悠久,藏书丰富的医学专业图书馆。图书馆的馆藏特点有:
1、馆藏书刊多为外文原版,以生物医学为主;
2、收藏了一批难得的特藏书,比如西洋医学史专著和外国著名医学家传记,各种疾病的史料,部分珍贵的中医古籍,各种经典著作等;
3、集中各类工具书,建成工具书阅览室
三、病案室
协和的病案室保存有孙中山、梁启超、张学良、宋美龄等名人的材料。协和很重视病案的系统管理,重视对医学生采集病史,写好病案的培养。目前保存病案近220万册,对疾病治疗和科研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校园环境:今天,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校本部仍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地区。清朝时为豫王府,后由洛克菲勒基金会买下,于1921年建成了这所宫殿式外形的校园和医院建筑。优雅的环境和古典风格的建筑,无不显露出这所名校浓厚的历史底蕴。北京协和医学院紧邻着北京协和医院,位于东方广场对面,与北京市著名的王府井步行街仅数步之遥,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
学校贡献:在八十余年的历史上,协和为中国贡献出了一大批医学界的大家英才,其中身为两院院士的有:陈文贵、林巧稚、黄家驷、魏曦、沈其震、张锡均等四十余名;还有几位获得了著名的南丁格尔奖章:王琇瑛,1983年获南丁格尔奖章,是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护理工作者;陈路得,1987年获南丁格尔奖章;林菊英,1989年获南丁格尔奖章。
影响力:由于在历史上与国际密切的联系,协和医大长期来一直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与数十个国家及地区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教育、医疗合作关系。自1985年以来,学校相继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签订了校际交流的协议,互相交换高年级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短期临床学习。每年,该校都有许多教师被派出或应邀到各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或进修学习,同时学校也接待大批来访的外国专家和学者。
收费及其它:
2011年学校的收费标准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费为每生每学年5000元;护理专业本科学费为每生每学年4800元;护理专业专科学费为每生每学年6000元。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根据宿舍类型不同,收费标准不一。普通学生宿舍住宿费为每生每学年750元;学生公寓住宿费为每生每学年不超过1500元。收费标准如有变动以北京市批复为准。
学校为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设有多项奖学金,而且获奖面较宽。学习成绩优秀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除可获得各项奖学金外,还可申请国家设立的助学贷款,也可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学校还有减免学费的助学措施。
总结:今天的介绍到这里结束,虽然像协和这样的大学的入学要求高,但我想只要愿意从现在开始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必须得先苦再甜,希望我的介绍可以让大家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