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市政府采购管理监督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市政府采购活动的管理和监督,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根据财政部颁发的《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和《xx省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具体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采购方式、采购程序和合同履行等行为的管理与监督。
第三条本办法由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实施,政府采购监督小组负责监督。
第二章政府采购监督
第四条监督检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二)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
(三)政府采购的采购标准、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四)政府采购合同的履行情况;
(五)对应纳入政府采购而未纳入的情况;
(六)其他应当监督检查的内容。
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材料。
第五条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现正在进行的政府采购严重违反规定,可能给国家和当事人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导致采购无效的,应当责令采购中心停止采购,并及时作出处理。
第六条采购合同当事人应当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需要变更合同实质性条款或订立补充合同的,应当报送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七条采购人应当对采购合同的标的组织验收,根据验收结果,在验收结算书上签署意见并报送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八条采购中心根据采购合同对验收结算书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办理采购资金的拨款手续。
第九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新增国有资产的管理,及时办理新增资产的登记。
第十条设立政府采购监督小组,由监察、检察、财政、审计等机关组成,设在市监察局。负责受理单位和个人对政府采购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申诉和检举,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由监察局及有关部门审查后按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政府采购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政府采购监督小组提出书面投诉,政府采购监督小组应当在收到投诉书后及时作出处理。
第十二条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对评标专家的公正性有异议,可以向政府采购监督小组提出申诉,监督小组应及时调查并作出决定。
第十三条桐乡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聘请政府采购监督员对市政府采购中心的采购工作实行经常性监督。监督员的聘请和具体联系工作由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第三章违规处罚
第十四条采购中心(采购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无效,由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给供应商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应当采用招标采购方式而未采用的;
(二)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
(三)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承办采购事务的;
(四)与社会中介机构或者供应商违规串通的;
(五)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无正当理由不与中标人签订采购合同的;
(六)拒绝财政部门或有关执法部门的检查或者不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材料的;
(七)其他违反政府采购的情形。
第十五条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无效,并视情节轻重分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取消一个年度参加投标资格;给采购中心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
(二)提供虚假投标材料的;
(三)采用不正当手段抵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或供应商之间互相串通的;
(四)与采购中心或者社会中介机构违规串通的;
(五)开标后与采购单位进行协商谈判抬高价格的;
(六)中标后,无正当理由不与采购中心签订采购合同的;
(七)向采购主管机构、采购机关、社会中介机构等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八)拒绝财政局或有关执法部门检查或者不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材料的;
(九)售后服务不履行服务承诺书的;
(十)其他违反政府采购规定的。
第十六条社会中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无效,由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给采购中心、供应商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
(二)超出代理权限进行采购业务的;
(三)与供应商违规串通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
(四)拒绝财政部门或有关执法部门检查或者不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材料的;
(五)其他违反政府采购规定的情形。
第十七条采购主管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履行本办法的规定,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有关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对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作出的处理或者处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合肥市政府采购工作监督暂行规定
合肥市政府采购工作监督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落实《合肥市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合政[1998]119号)等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止采购中发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特制订本暂行规定,确保我市政府采购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市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政府采购的部门和参与政府采购监督的人员。
第三条 政府采购工作应该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财政部< 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效益及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加强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条 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与集中采购机构要分开设立,形成制衡。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不得参与和干预政府采购中的具体商业活动。政府采购计划、目录和政府采购实施情况,应定期向社会公开。政府采购工作应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机关及新闻单位、公证部门的监督,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第五条 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政府采购工作,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领导,按要求做好政府采购工作。各单位不得自行采购属于政府集中采购范围内的物品。凡纳入当年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和市财政明确要求纳入政府集中采购、定点采购的项目,不论使用的是预算内资金,还是预算外资金、自有资金,都必须按政府采购的要求和程序办理。属于价值在1万元以下,或当年批量购买累计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非集中采购的物品,各单位也应按照《合肥市市级政府采购管理实施细则》(合财预[1999]143号)的有关规定自行组织采购,或委托政府采购中心代为组织采购。实施政府采购工作情况列入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内容。
第六条 市政府采购中心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招投标活动。要在招投标各个环节上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对指标评标过程要严格保密措施,保证招投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要对有关工作人员和参加评标委员会的有关专家提出严格要求,严明工作纪律。
(一)不得利用职务之便和工作上的便利循私舞弊,弄虚作假,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
(二)不得擅自提高采购标准、不得委托无招标资格的机构代理招标、不得在开标前泄露标底、不得进行虚假招标;
(三)不得私下接触投标商、不得接受投标同任何贿赂、不得参加投标商以
任何形式组织的宴请、娱乐、旅游等活动;
(四)不得擅自对外透露对招标文件的评审、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五)不得违反有关规定组织评标委员会或不依照有关评标原则进行评标;
(六)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工作人员和专家不得参加评审委员会,不得干预评标工作;
(七)不得出现其他违规违纪行为。
第七条 市政府采购中心应对供应商履行合同情况加强监督,确保采购项目(物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第八条 市纪检监察机关、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应依据有关法规对政府采购工作加强监督。监督人员应认真学习、了解政府采购有关政策规定,按政府采购的程序及要求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第九条 对于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的公开招投标项目,市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人员应在随机抽取供应商名单、选择参加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开标、评标、考察、定标等环节进行现场监督。必要时可以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
及公证部门人员参加现场监督。在监督过程中,监督人员发现有违规违纪的行为,应及时指出,并可拒绝在相关材料上签字,同时有责任向本机关领导和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报告。监督人员自身应严格遵纪守法,遵守政府采购工作有关制度,不得干预政府采购中心正常工作,不得矢职渎职,不得收受贿赂,不得泄露工作秘密。
第十条 市纪检监察机关、市财政局、市审计局不定期对政府采购中心采取的“邀请招标”、“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的政府采购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
第十一条 市审计局要按照《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审计监督,逐步实行政府采购审计制度。
第十二条 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对于在进行监督检查、审计和受理投诉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组织调查了解,如问题情节较轻,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对责任人员批评教育。如出现有关单位严重违反规定,或有关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循私舞弊、索贿受贿、泄露工作秘密等严重的违纪违法问题,并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的,应依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有关党纪政纪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主管人员纪律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投诉的问题,经调查与事实不符的,市纪检监察机关、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应予以说明和澄清。
第十三条 各县、区参照执行本规定。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附:市纪委、市监察局监督电话:2644103-7434
市财政局监督电话:2656042
市审计局监督电话:2671320
第三篇:风险管理报告办法(暂行)
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畅通的全面风险管理信息传递与沟通(报告)机制,及时掌控集团所属各分子公司风险变化趋势、重大风险管控进展和成效,为集团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撑,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结合集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本部及各分子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风险管理报告,是指集团职能部门及分子公司动态识别风险点、评估风险状况,将相关风险信息按照规定流程传递,使管理层、决策层及时、全面掌握风险状况并做出相应决策的风险管理活动及相应记录文件。
第四条风险管理报告要集中反映集团及分子公司总体风险状况和管理情况,为各级领导层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管理报告工作要完整覆盖集团所有部门以及分子公司全部业务的各类风险。
2、重要性原则。风险管理报告工作要重点突出可能影响集团及分子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风险点,重点反映当前亟待管控的重要风险因素。
3、及时性原则。在事前和事中反映风险状况,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报告责任。
4、规范性原则。风险管理报告工作要按各类风险管理报告的流程及模板要求逐层报告,规范传递各种风险信息。
第五条风险管理报告体系覆盖集团及分子公司的各类风险及风险管理工作,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报告的内容可分为以下类别: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即全面风险评估报告)、专项风险评估报告、重大风险监测报告(包含重大风险应对进展报告、重大突发事件报告)、风险管理评价报告等。
按照报告的频率,风险管理报告可分为:定期风险管理报告和不定期风险管理报告。全面风险管理报告、风险管理评价报告为报告,每年报送一次;重大风险应对进展报告为季度报告,每季报送一次。专项风险评估报告、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等为不定期报告,随事项发生即时报送。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集团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批准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报告》、《风险管理评价报告》、《专项风险评估报告》、《重大突发事件报告》、《风险监测报告》,并批准相应的风险应对方案,形成执行决议,责成有关部门落实与整改。
第七条审计部是集团风险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集团风险管理决议执行的协调、督导、落实和报告工作,定期开展风险管理评价,强化风险报告成果对集团决策和业务发展的服务职能。
审计部对集团各分子公司的风险管理报告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第八条集团各职能部门及各分子公司应关注本单位或相关领域的各种风险信息,及时识别、分析、评估,按照规定的渠道和流程报送至相应风险管理部门和主管单位。
第三章风险管理报告的内容及实施
第九条审计部及各分子公司风险管理部门是全面风险管理评估的组织者和报告撰写的负责人。
《全面风险管理报告》要综合反映本单位上全面风险管理情况、本风险评估情况、本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安排等内容。
集团各分子公司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单位的全面风险评估工作,于每年 1月15日报送至审计部,审计部在汇总分分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各部门的风险评估结果,撰写《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经集团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对外披露。
第十条专项风险评估报告。集团及各分子公司在“三重一大”、高风险业务、重大改革以及重大投资并购等重要事项提交决策前,对重要事项应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必要时编制《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在提交决策机构审议的“三重一大”事项议案中应附有充分揭示风险和应对策略的《专项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可以是决策事项提交材料的专门部分,也可以是独立报告。
第十一条风险管理评价报告。风险管理评价报告应当以重大风险、突发事件、重大决策和关键业务流程为重点,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设计与运行情况、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评价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缺陷整改情况以及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的结论等相关内容做出说明。
审计部每年应至少开展一次风险管理评价工作,编制《风险管理评价报告》。
第十二条重大风险监测报告。包括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和重大风险应对进展报告。
重大突发事件包括外部纯粹风险事件和内部重大风险事件。外部纯粹风险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按集团应急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企业内部重大风险事件如质量问题引发的媒体危机、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等,除向集团相关部门报送之外,还应向风险管理部门报送(报送模板见附件 3)。
重大风险应对进展报告,即针对集团重大风险落地进展情况的报告。每季度结束后的 10 日内,各风险应对主责部门或经营单元应按季度向集团审计部报送本季度重大风险落地进展情况(报送表及结题汇报 PPT 模板见附件 4、5、6)。各单位风险管理部门要及时监督本单位重大风险应对方案实施情况。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审计部负责解释。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邢台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
邢台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保障建设资金使用的安全、合理、有效,维护国家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包括项目法人)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应等单位与政府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财务收支,均应依照本办法接受审计监督。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以市本级预算内资金、其他财政性资金(含国债资金)、政府统一借贷资金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控股单位投入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政府授权投资主体融资的项目;政府特许的融资项目;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及其机构的援助贷款项目。
第三条 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对专项建设资金的征集、管理、使用情况以及与政府投资项目有关的重要事项或者倾向性问题进行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
对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机关可以对其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
发展和改革、财政、建设、规划、国土资源、国有资产管理、城市管理、交通、水利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审计监督。
第四条 财政部门根据项目进度进行审核、拨付工程款,拨付总额不能超过工程造价的80%。市审计机关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直接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遇有审计力量不足或者相关专业知识局限等情况时,可根据有关经费预算情况,聘请具有法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或者其他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审计机关应对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五条 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实施审计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设项目投资和预算执行情况及概算调整的合法性、真实性;
(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报表和说明书以及工程决算报表编制依据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总投资控制情况;
(四)建设资金到位情况和资金管理、使用的合法性;
(五)未到位资金对该建设项目产生的影响;
(六)合同签订及合同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
(七)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招标投标程序及其结果的合法性;
(八)建设项目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
(九)工程价款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
(十)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其他财务收支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
(十一)交付使用的资产及其手续的真实性、完整性;
(十二)建设项目尾工工程未完工程量和预留投资资金的真实性;
(十三)对竣工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评审;
(十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对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单位实施审计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无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行为;
(二)工程价款结算是否真实、合法;
(三)是否按照有关规定缴纳税款;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对政府投资项目设计单位实施审计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设计是否按照批准的规模和标准进行,设计是否具有经济性、合理性;
(二)设计单位资质情况;
(三)设计费用收取情况;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 对政府投资项目监理单位实施审计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监理工作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及合同要求;
(二)监理单位资质情况;
(三)监理费用收取情况;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对政府投资项目设备、材料采购供应单位实施审计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备、材料采购供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设备、材料采购供应的价格情况;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对其他与政府投资项目有关单位实施审计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要求收取费用情况;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 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机关做好审计监督,及时向审计机关提供有关须审计的资料,并对提供有关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情况作出书面承诺。项目实施中需变更的事项,应事先向审计机关备案。审计机关应派员进行现场取证予以核实。
第十二条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实行计划管理制度。发展改革、财政、建设等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部门应当将项目建设计划抄送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以及项目实施情况,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并抄送发展和改革委、财政等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应当按季度将项目实施情况抄送审计机关,并在建设项目基本完工、竣工决算报表编制完成后,10日内向审计机关申请竣工决算审计。审计机关接到建设单位竣工决算审计的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组成审计组实施审计,于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第十四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后,应当出具审计报告,并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无异议,并由审计人员予以注明。
审计组应当将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和审计报告一并报送审计机关。
第十五条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异议的,审计机关应进一步核实,对审计报告进行修改或者作出不予采纳的说明。
审计机关对列入审计计划的竣工决算审计项目,在具备审计条件的情况下,一般应在审计通知书确定的审计实施日起3个月内出具审计报告。特殊情况下确需延长审计期限时,应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
第十六条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
审计机关依法作出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应当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被审计单位及与项目建设有关的部门、单位应当自收到审计决定之日起30日内,将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审计机关。
第十七条 审计机关应当自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送达之日起90日内,了解审计报告的落实情况。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对被审计单位超过90日未执行审计决定的,审计机关应当责令执行或者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协助执行,仍不执行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八条 审计机关应当向市政府报告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结果,并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第十九条 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合同,应载明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报告作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和国有资产移交的依据。
第二十条 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未经审计机关审计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工程价款最终结算和竣工验收及国有资产移交手续。
第二十一条 政府投资项目未按规定进行审计,建设单位、项目法人擅自办理工程结算或竣工决算的,依法进行处理、处罚;对多付的工程款,全额收缴,并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被审计单位违反规定,拒绝、拖延提供有关资料,或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并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责任:
(一)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的,向有关部门、单位提出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的建议;
(三)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审计机关提出的对被审计单位处理、处罚的建议或者对被审计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的建议,有关部门、单位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
第二十四条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审计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上级审计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五条 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由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建设项目、县(市)区政府投资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审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六安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
当前位置:地方规章 >>正文
索 取 号:NA***001内容分类:地方规章 发布文号:发文日期:2010-08-23
六安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
(2010年7月30日市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进一步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安徽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省政府令第225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以及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等单位的财务收支,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包括下列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一)财政预算资金、政府专项建设资金(基金)、政府债务资金以及其他财政性资金占概算总投资比例50%以上的建设项目,或者不足50%但政府拥有控制权的建设项目;
(二)法律、法规、规章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
第四条 审计机关应当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项目竣工决算,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对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或者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机关可以对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使用等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
第五条 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审计机关依法做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工作。第六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 审计机关履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职责所必需的人员和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
对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确定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并抄送本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
审计机关编制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项目计划,应当征求本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意见。
第九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按照项目投资主体的财政隶属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
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授权或者委托下级审计机关审计,也可以直接审计属于下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但是应当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
下级审计机关依据上级审计机关委托实施的审计,审计结果应当报委托机关审定。
第十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按投资规模大小进行分工审计。
总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市本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均列入审计机关审计管理项目。
总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市本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自行安排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审计,审计机关对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对政府投资建设的民生工程以及其他政府交办工程的审计,不受投资规模的限制。
县区政府可根据自身实际,自行确定分工审计的投资规模。第十一条 纳入审计机关审计管理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30日内,向审计机关申请审计。对超过时限未申请审计的,审计机关将予以公告。
审计机关收到建设单位申请后,应书面告知其审计时间和方式。第十二条 审计机关应当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下列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一)建设程序执行情况;
(二)项目法人、招标投标、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和工程监理等建设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三)建设项目概预算执行和工程变更情况;
(四)征地、拆迁费用管理及使用情况;
(五)建设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建设成本和其他财务收支情况;
(六)工程价款结算、支付以及工程造价控制情况;
(七)设备和材料的采购、保管和使用情况;
(八)竣工决算报表的编制、交付使用资产情况;
(九)工程质量管理情况;
(十)经济、社会、环境等投资效益情况;
(十一)项目各项税费计缴情况;
(十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审计机关可以对下列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有关的重要事项进行专项审计或者审计调查:
(一)专项建设资金的征集、使用和管理情况;
(二)涉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事项;
(三)政府指定或者涉及公共利益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十四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及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有关的重要事项实施审计或者审计调查,具有下列权限:
(一)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相关文件资料、财务资料和电子数据等资料;
(二)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文件资料、财务资料、合同、概(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工程监理资料和电子数据等资料;
(三)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相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权限。
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 购等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资料,并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十五条 审计机关根据需要,可以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或者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工作。委托费用由本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和聘请的相关人员的指导、监督,并对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审计机关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参加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应当采取招标等公平竞争方式。
第十六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应当在合同中约定经审计后方可办理工程结算或者竣工决算,并约定保留不低于合同总价款15%的待结价款。
保留的待结价款可以与工程质量保证金等统筹安排,并在审计后结清。
第十七条 财政部门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投资评审的,应当在投资评审结束后,将评审结论抄送市审计机关。
审计机关进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可以利用财政部门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作出的投资评审结论。
第十八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规模确定审计期限,审计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因特殊情况,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
第十九条 审计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审计结果作为建设单位支付结算款项以及建设项目竣工后国有资产移交的依据。
以财政性资金投资为主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经竣工决算审计后,有关部门方可批准财务决算。
第二十条 审计机关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结果,并抄送本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等有关部门。
第二十一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结果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 商业秘密。
第二十二条 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有违法违规行为,属于审计机关处理、处罚职权范围内的,由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处罚,并建议有关部门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对不属于审计机关处理、处罚职权范围内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处罚,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处理、处罚,并将处理、处罚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被审计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未按照要求提供有关资料,或者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因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等单位的过错而造成项目重大预、决算失控和投资损失的,审计机关应责成建设单位或者项目法人依据合同约定追究赔偿责任,移送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追究有关单位法律责任,并将结果报告市人民政府。
第二十四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结算中多计工程价款的,审计机关应当责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据实结算,对已多付的工程价款,审计机关应当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收回或者依法予以收缴;对少计工程价款的,审计机关应当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改正。
第二十五条 审计机关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或者聘请的相关人员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中有违法行为的,审计机关应当及时停止其承担的工作,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审计机关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时,发现社会审计机构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执业准则等情况的,应当移送有关主管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对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执业准则的社会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审计机关将其列入黑名单予以公告,限制或禁止其再参与政府投资审计项目。第二十七条 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弄虚作假、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
(二)隐瞒被审计单位和建设项目存在的违反国家财经法规行为的;
(三)明知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而不主动回避,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的;
(五)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六)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二十八条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第二十九条 审计机关对国有资产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未经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适用本办法。原《六安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暂行规定》(六政〔2003〕32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