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的初浅思考
最近,国务院组织召开了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切实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笔者通过学习会议和文件精神,并结合自己长期参加灭火救援的实践,就整合社会应急救援资源,切
实加强抢险救援工作作了一些初浅的思考,现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一、抢险救援工作亟待整合加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迅猛扩张,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率不断增加、种类不断增多、危害不断增大。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加快对各种应急救援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大力加强政府抢险救援力量建设,建立更加高效合理的灾害事故防控机制已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一)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是打造“责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派生了许多在计划经济时期反映不是十分突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现阶段我国包括我省、我市,正处在体制转轨、机制转换、社会转型、国民转性的关键时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安全事故的多发期和犯罪案件的高发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非正常死亡率约26‰,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总量的百分之六。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日益增强,广大群众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自身生活环境的安全度,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不断增高。而加强抢险救援力量建设、完善灾害事故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是现代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平安创建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和重视政府抢险救援等应急预警机制建设,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将政府应急管理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轨道。今年2月,国务院组建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履行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监督管理的行政职能,协调、指挥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尽快组建类似指挥协调机构,建立完善抢险救援指挥体系。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进一步加强公安消防队力量特别是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专项解决公安消防队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和队站、设施建设经费”、“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是借鉴外地经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大多依托消防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高效的紧急事务处置反应机制。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的消防队伍都是集消防、救灾、救护“三位一体”,具体职能包括防火灭火、交通事故救援、化学事故处置、水上灭火和救生、空中救援、地震救灾、隧道(地铁)救援、医疗救护,其他灾害救援和国际救援等。国内目前已有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海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十多个省(市、区)依托消防特勤部队在主要城市建立了重大灾害紧急救援队,承担重大突发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其中四川省成都市政府依托消防部队强化社会抢险救援工作,早于1998年在全国率先向社会承诺“有警必出,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热情服务”,出色完成了大量“急、难、险、重”任务,全市消防部队平均每年参加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1?3万次,占出警总数的86?89%,出动警力10万余人次,抢救遇险群众500余人,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形象增添了光彩。但目前,国内各地政府应急救援机制建设均处于摸索阶段,还不够完善。各地如能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积极借鉴外地先进做法和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科学整合和加强,则可以大幅提高城市的公共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树立起“亲民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切实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是提高地方公共安全保障水平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各地党委政府普遍重视社会公共安全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政府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有力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是,各地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抢险救援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抢险救援队伍力量相对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
发展,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率不断增高,抢险救援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和艰巨。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各地的抢险救援力量仍然比较薄弱。许多类型的抢险救援工作任务虽然规定了具体的职能部门,但这些部门因为缺乏必要的力量和装备难以胜任。如我们长沙市制定的《长沙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市政道路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市建
委负责,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地震救灾应急工作由市地震局负责,但这些部门因没有专门的抢险救援队伍而难以有效承担。此外,还有许多类型的抢险救援任务如深井救人、高空救援、建筑物坍塌事故中的生命搜救、污染辐射场所抢险等至今尚无明确具体的职能部门,通常是调动部队,特别是消防部队承担,但由于警力和装备等条件的限制,市消防支队目前仍无法就抢险救援向社会公开承诺。二是缺乏高效统一的抢险救援指挥体系。目前,大部分城市尚未成立应急办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每次灾害事故发生后,根据灾害程度,由市、区(县、市)政府办公厅(室)或有关职能部门临时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对已发生的灾害事故进行处理。由于缺乏权威、规范、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造成事故现场多头指挥,令出多门,各自为政,秩序忙乱,各种抢险救援的指令、信息反馈传递不顺畅、不迅速,严重影响了抢险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三是抢险救援资源分散,掌控不力。例如我们长沙市,按照《长沙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市各方面的应急救援工作分别由32个职能部门负责,相应的,相关的应急救援资源也高度分散在如此众多的职能部门。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分散建设的各个救援队伍大多远离事故现场,要靠政府临时性的调度集中,因此机动性差、行动迟缓,容易贻误战机,这与抢险救援任务的多元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及工作本身要求的快速性、多样性和协调性极不相适应。同时由于市里目前尚无专业、独立的灾害事故管理机构,政府对各类应急救援资源包括人员、装备、物资的存量及分布情况等信息不甚掌握,一旦遇到突发重大灾害事故,则无法迅速调集相关资源进行有效处置。四是重复建设,效益低下。各项社会救援活动有许多共性和其器材装备的通用性,但目前这种分散建设的现状不可避免导致在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上出现重复投入,浪费极为宝贵而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某些部门因为主管领域事故机率极低,拥有的救援资源长期闲置未用,而另外一些救援任务极为繁重的部门则突出存在力量严重不足、装备量少质差的问题。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抢险救援工作的效率,影响了对公私财产特别是群众生命的抢救。如今年2月14日上午在长沙市湘府西路书院南路交叉路口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由于组织指挥不够有力,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不够密切,加之对用于事故处置的吊车等救援装备资源调度迟缓,导致可以在2个小时内完成的抢险救援任务前后费时近14个小时之久,也引发了当地群众特别是死者家属的强烈不满,甚至采取了阻止现场施救、扬言要引爆煤气罐同同归于尽的过激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教训相当深刻。又如5月19日上午8时许,长沙市万家丽路汇源货运交易市场前一辆怀化籍东风货运卡车发生自燃引发大火。因为起火货车装载有锌粉、杀虫剂、热水器等物品,需紧急调用大量细沙进行覆盖灭火。但由于平时对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情况掌握不准,现场指挥部经过诸多环节、耗费大量时间调集沙子。直到上午11时许,火灾才被完全控制。
二、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的几点设想
我认为,整合抢险救援资源,并不是将所有抢险救援资源简单地进行捆绑合并,而主要是通过建设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完善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强化对各种抢险救援资源的掌控和调度,切实提高政府处置各种灾害事故的能力,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条块结合,训养精兵、平战结合,快速反应、协调应对”的原则,组织对突发灾害事故进行快速有效处置。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整合资源加强抢险救援工作:
第一,建立高效统一的抢险救援指挥体系。根据各种灾害事故特别是大型灾害事故的特点,建立一个信息传递畅通、行动协调一致的组织指挥体系是保证应急救援行动有序开展的关键,这也是目前我市应急救援工作中突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因此,整合抢险救援资源,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权威、高效、统一的组织指挥体系。建议:一方面,各级政府特别是市、县级政府应尽快成立应急办,并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模式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专业、独立的灾害事故管理机构行使职能,从而构建在应急办(即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协调指挥下,由公安110指挥中心、抗洪抢险指挥中心、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指挥中心、119综合救援指挥中心联动反应的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在发生特别重大的灾害事故情况下,应急办应迅速调度各相关救援部门快速反应、联合行动,进行高效救援和处理。另一方面,应对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秩序进行规范,根据灾害事故的等级实行层级指挥。一般性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由政府根据其类型授权相应的专业救援指挥中心实施指挥调度,牵头完成抢险救援任务;特别重大的灾害事故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直接实施协调和指挥,必要时报请相关政府领导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或事故现场实施指挥。
第二,建立完善抢险救援信息平台。目前,许多地区市119指挥中心已经初步具备处置火灾等各种灾害事故的信息平台功能。建议由应急办负责牵头,以119指挥中心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提质扩容,具体根据城市应急救援各独立系统(如110、119、122等系统)的特点,结合现有的gis、gps、无线集群移动站、指挥决策信息系统等支撑条件,将应急救援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完成跨部门、跨警种以及不同警种间的资源共享。并进一步建立完善抢险救援专家信息库、危险化学品资料信息库、应急救援装备物资信息库、应急救援预案系统、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和效果评估系统、电子地图等多种信息系统,同时建立规范、便捷、高效的调度指挥程序,做到平时对抢险救援涉及的队伍、专家、装备、物资等各种资源的分布状况准确掌握,在应急状态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调动所需有各种资源,为成功处置各种灾害事故和紧急事件提供过硬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第三,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抢险救援专业队伍。考虑到各专业救援部门力量相对薄弱且高度分散,难以适应各种高难度抢险救援任务的需要,坚持以“专业、齐全、够用”为原则,依托消防特勤部队,进一步增加人员编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装备建设,组建重大灾害事故紧急救援队,作为政府直接领导下的一支常备性的抢险救援力量,主要用以完成各专业救援部门无法完成的“急、难、险、重”抢险救援任务(一般性的灾害事故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专业救援部门负责处置)。在其他部门的协助配合下,紧急救援队在完成辖区火灾扑救任务的同时,承担除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以外的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及其它地质灾害、建筑物倒塌、危险化学品泄漏、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空难、深井救人、高空救援、地铁隧道救援、水上打捞搜救和群众遇险事件等紧急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整合和加强抢险救援工作,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水平,是一件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党委政府形象的大实事,是一件惠及长远、惠及群众的大好事。我们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这一工作必将快步推进,取得重大进展,也必将为“平安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做好抢险救援工作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做好抢险救援工作的思考
1998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后,各地消防部门纷纷按照其条文规定向社会公开承诺,将社会抢险救援工作纳入消防部队的工作职责范围。特别是2002年8月公安部在成都召开社会抢险救援工作会议后,在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级公安机关的支持下,各地消防部门承担的社会抢险救援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火灾以外的其他社会抢险救援工作对消防官兵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目前正处在一个发展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还有许多方面亟待进一步完善。笔者在此对进一步做好抢险救援工作提出一些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完善消防部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的法律、法规,使抢捡救援行动有章可循
《消防法》第27条第3款规定“公安消防部队除保证完成本法规定的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他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这是消防部队参加火灾以外其他灾害或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法律保证。各地消防部门根据《消防法》的规定和现有警力及其装备的实际情况,划定各自参加火灾以外其他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的范围,并向社会作出承诺。几年来,消防部队官兵为实现自己的诺言,在为保卫我国经济建设和百姓的安居乐业做了大量的抢险救援工作,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是满意的。但同时由于法律还不够完善,配套的法规尚不健全,抢险救援相关的标准不够明确,职责、范围还不十分清晰等等问题,给消防部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工作带来了许
多不便,有的还引发出一些法律纠纷。为此,笔者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消防部队参加火灾以外其他社会抢险救援工作的法律、法规,明确其他灾害或事故的范围,绝不能大包大揽,一些应由社会有偿服务机构承担的任务,消防部队不要去争,把有限的警力用到“险”的刀刃上;要尽快制定颁发社会抢险救援相关程序和战评标准,规范消防部队参加火灾以外其他社会抢险救援工作的行为,使抢险救援工作有章可循,使广大人民群众明确消防部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工作的任务范围。
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消防的投入,加强装备,并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消防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虽然国家已从法律上规定了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对责任,但没有明确定量的标准,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是口头上重视,而在实际的运作中没有将消防工作真正地落实到位。用于更新、维护装备器材的必要经费显得捉襟见肘。政府对消防经费的投入,还要靠消防部门经常磨破嘴皮“化缘”,特别是消防设施建设配套费取消后,消防经费的来源更是“雪上加霜”。我国各级消防部门领导一直为消防经费的问题困扰,直到《消防法》颁布后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头痛难题,为了多争取消防经费,各级领导不得不想尽办法、各显神通,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腐败问题,也不利于消防的长远发展。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方面要让地方各级政府领导明确职责,提高对消防工作的认识,将消防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中;另一方面要从法律上规定消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的最低比例,如果地方政府未按比例投入,将依据法律追究地方政府领导的行政责任。只有从源头上保证消防费用的投入,才能使消防工作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各级政府还应为消防部队特勤队伍配备防毒抢险专勤车辆,随车配备特勤队员的空气呼吸器(含备用钢瓶)、充气泵、防化服、隔热服(避火服)、毒气侦察分析员的防毒面具、担架、解毒急救药物、器械等应急抢险救援物品。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特勤装备投入的加大,使消防部队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变,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从全国特勤装备的分布来看,还远不能与城市发展相对应,目前我国的特勤装备主要集中在不多的大中城市的某几个特勤中队,装备相对集中,而其它普通消防站的装备还远达不到标准消防站器材装备配备的标准,用于化学事故抢险救援方面的器材严重缺乏。
三、抢险救援必须实施地方人民政府统一指挥,各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建立以消防为主导的社会抢险救援机制
《消防法》第34条规定“公安消防部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实施。”消防部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必须服从所在地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积极主动与各相关部门紧
密配合,充分发挥各专业职能部门的特长,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实施抢险救援。另一方面可以将现有的几支救援队伍,如公安
110、消防119、救护120和交通122等社会性的救援力量予以合并,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采取综合调度,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调公安、消防、卫生、供水、供电、供气、交通、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保安等军警民联合的抢险救援机制,制定各部门、各单位参加抢险救援工作职责和任务,并制定计划适时进行演练,做好抢险救援的预先准备工作,以适应新形势下多形式复杂化的救援需要。一旦有灾害事故发生,政府可根据事先组成的机构及工作任务下达到各部门,组成由政府挂帅,各部门、单位参加的抢险救援指挥部,协调统一各种救援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力、物力、财力及其它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事故的危害程度。
四、健全制度,重视和强化指战员素质教育和培训,适时修订训练大纲,积极开展实战演练
现代抢险救援的专业化、知识化、复杂化,客观上要求从事抢险救援的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支集专业化、知识化于一身的复合型抢险救援队伍,是中国消防事业的必经之路。为此,必须严格选拔制度,直接从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中招收,从根本上提高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从源头上把好消防队员的选拔、考核关,要面向社会扩大征集范围,打破关系网,真正让有知识或相关特长、身体素质过硬的社会青年充实到消防部队;二是在士官选拔上也同样如此,先培训、再考核,层层把关,绝不能让那
些没有一技之长、本身素质又差的所谓“关系兵”留在部队,改变部分单位“唯关系论”的作法;三是完善教育和培训体系,抢险救援人员的素质提高要靠完善高效的培训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培训教育系统,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加强学习交流,作为身处时代、科技、经济前沿的“消防卫士”,消防员必须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与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改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工作需要,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各级消防部队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消防战训干部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积极为战训干部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要按照“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从难从严”的训练要求,改进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作战训练工作的各项基础建设,切实提高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实战能力。要结合士官制度改革和士兵服役年限缩短的实际,修订训练大纲,制定士官和士兵的分级训练标准,加强对基层官兵的抢险救援基础理论教育以及使用操作各类抢险救援器材装备的应用性训练,并积极开展消防抢险救援职能范围内的各种实战演练,以使参战官兵适应各种形势的灾害事故。
五、积极开展经常性的战术研讨工作,加强抢险救援战术理论的研究,规范抢险救援预案
今后,我们应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战评总结、论文交流、战例研讨等多种形式,积极学习一切先进的救援理论,认真吸取每一次战例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水平和业务素质。针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量多,灭火救援预案制作格式不统一,数
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消防部队应将辖区重点单位划分为两个级别来完善抢险救援预案。对危险性大、易造成群死群伤或重大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的单位统一制作规范、内容完整、有照片和录像资料的电子灭火救援预案;对普通重点单位,总队可统一制定格式,力争使抢险救援预案达到格式统一、内容充实、制作质量高、实用性强的目标。此外,由于实行封闭式管理,消防部队特别是基层中队与外界及其他社会抢险救援的力量交流很少,缺乏横向的比较,极易成为“井底之蛙”却不自知,因此加强交流,拓宽视野,通过比较带动自身发展。
第三篇:应急救援工作抢险人员及职责
应急救援工作抢险人员及职责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1 应急组织体系
为加强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
组长: 袁恒波
副组长: 包生军
成员: 王静于兰和姜忠鹏张凤祥李力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刘 政
联系电话: ***
2、指挥机构及职责
2.1调度室
是指挥部工作机构,负责传达指挥部指令,调度应急救援所需要的人、财、物,上报应急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和请求支援的有关事项,负责与周围有关部门的信息传递和联络。
2.2保安部门
业务范围内发生事故或灾害,必须按照抢险救援指挥部的安排,参与前线抢险救援工作,全力协助指挥部制定抢险救援方案,负责解决抢险救援过程中出现的业务技术问题,以及抢险救援的指导和协
调。
2.3医院
负责伤员的全面救护医疗,按照指挥部的指令,快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抢救伤员,迅速提供所需医护人员、药品、医疗器戒、饮用水。保证伤员的及时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受伤人员的安全健康。
2.4物管站
负责物资供应和后勤支援工作,做好抢险物资和救援物品的调配,保证抢险救援所需物资及时到达,保障抢险队伍的基本生活,做好安置工作。
2.5保卫科
严格按照指挥部的命令,迅速到达,设立安全警戒区域,疏散、撤离无关人员,做好治安维护、消防安全、交通疏导、安全保卫工作,保障应急救援运输道路的畅通,加强对重要目标(要害部位、储备仓库、救济物品集散点)的警戒守卫。
2.6企管科
按照指挥部指令,负责应急救援资金的筹备提供,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2.7机电科、机电队
负责完善应急指挥部通信网络系统,整合无线移动通讯、网通通讯和数据网络通讯等其他社会公共网络资源,形成矿与各基层单位,指挥部与现场指挥部的信息传输系统,建立跨部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稳定可靠应急通信系统,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通讯畅通可靠。
2.8办公室和保卫科
负责应急交通保障,为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工作人员提供快速的交通工具、顺畅的救援通道、良好的交通秩序等交通保障条件。
2.9企管科
负责善后处理工作,妥善处理死亡人员的后事,接待安顿伤亡人员家属,并做好安抚和稳定工作,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
2.10其他有关科室、部门
根据日常分管工作范围和业务保安职责,立即赶赴事故单位,按照前线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全力投入抢险救援工作。
第四篇:3.31抢险救援报告
舒兰矿业(集团)公司四矿
“3.31”较大顶板事故抢险救援情况的报告 3月31日早7时10分,舒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矿发生一起较大顶板事故,将正在检修的4名工人掩埋,其他人员安全撤出。
事故发生后,舒矿公司及时将信息上报到吉煤集团、吉林煤矿安全监察站、吉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并立即启动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抢险救援指挥机构,下设抢险救援、后勤保障、医疗救治、治安保卫、通讯保障、接待服务、善后处理等7个组全面开展工作。
吉煤集团及省市政府有关部门接到事故信息后,吉煤集团董事长袁玉清、党委书记张金峰、总经理贾立明、安全副总经理徐晓东、总工程师李旭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贵峰、安监一处处长杨春库;吉林煤矿安全监察局总工程师孟繁理;吉林煤矿安全监察站站长张庆山、书记李亚民;吉林市市长张晓沛、副市长崔振吉;舒兰市长王书东、副市长崔彦磊;吉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崔志刚、副局长王献臣等领导立即赶赴四矿事故现场,深入井下,查看灾情,研究确定抢险方案,对事故抢险救援提出要求,保证了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公司四矿基本情况
舒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矿位于吉林省舒兰市吉舒镇境内,行政隶属于吉林省煤业集团公司,该矿设计能力15万吨,经过近年来技术改造,核定能力达到150万吨。现有工业储
1量1179万t,可采储量200万t。现有员工719人。“五证一照”齐全均在有效期内。
该井采用两斜井片盘开拓,主提升方式为钢带机提升,排水系统为独立排水,井下各水平涌水均排至-40m中央水泵房水仓,沿主井排至地面。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20m/h。矿井最大涌水量200m/h。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线路,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采煤方法为单一长壁后退式。采煤方式为综采。该矿现有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正在开采-200水平右部15层。
事故区位于-200右翼15层综采工作面。走向长600m,倾斜长177m,储量45万吨,于2010年8月开采。现已开采445m采出煤量38万吨。“三机”配套齐全,工作面配套118部ZY46001738型液压支架,支架状态完好,已经先后开采煤量200多万吨, 采煤机为MG730300,运输机为SJZ764630型,开采至今工作面工程质量始终保持一级品。
采区上下两巷均为U钢支架,由于上顺巷道围岩压力大,将原多次翻修的原36号U钢半园拱U支架改为全园型支护,棚距由半米缩小到1米3架,有效保证了巷道使用安全要求。
为确保该区安全开采,按照防治水原则编制了疏放水设计,对该区15层顶板和13层采空区分里、外段进行了疏放水。共打钻44个,共疏放水量6.6万m。尤其针对13层外段采空区掘送了专用疏水巷进行放水,15层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侧自然涌水量18m/h,在下顺槽配有水泵和专用水仓。
三、事故简要经过
333
33月31日零点班,-200m水平右翼15层综采工作面当班出勤26人,另有机电1人,总计27人。凌晨5时30分许,该工作面按照公司安排要求正常停机检修,搞质量标准化,机组停在86号架子。到7时10分,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工作面77~78号架间顶板岩石突然冒货,倾出岩体沿工作面向上11.5米推至采煤机,向下推至工作面零米,持续时间不足10秒。事故点喷出体将77、78号支架护帮板和伸缩梁向空间侧推移1.1米,并将75-78号四部支架前梁供液管和安全阀损毁,75号和76号架子整体下压,沉降0.5米。工作面有23人生还,4人被货掩埋。
四、抢险救灾情况
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纷纷作出重要批示,孙政才书记批示要“全力抢救,保证救援人员安全”、王儒林省长批示要“全力抢救“,祖继副省长批示要“全力抢救,防止次生事故发生,保证救援人员安全”。根据各级领导的指示,在抢险救援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全力组织抢险搜救工作,实行24小时连续作业。吉煤集团领导和舒矿公司干部、职工、救护队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立即深入现场查看,了解灾情。成立抢险救灾领导机构。召开会议,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分析原因,制定了抢险搜救措施:一是对现有综采工作面设备设施保持不动。二是在事故点用木垛、条连子或单体接顶,封严封死。在73号架子以上打两排戗顶子,设臵挡矸墙,防止再次来压突货。三是在工作面事故点和下巷处设臵电话和语音通讯两趟通讯设备,电话由救护队员专人看守,每10分钟汇报一次情况,及时加强联系,工作面9号架子下部设臵探头,发现事故点出现异常或探头报警,立即通知下巷抢险人员撤离,保证上下通讯畅通和抢险人员安全。四是全力组织人员在下巷排水,出货进行抢险,随着陆续出货,尽快恢复开启下巷皮带机和转载机,人员采取每组2小时一轮换,加大出货力度。五是保证工作面和采区通风设备正常运转。六是在出货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堵煤库。七是全力做好后勤保证。供应公司要立即组织足够的编织袋、坑木、条连子等物资运到现场,保证供应及时到位。
具体抢险过程:一是迅速恢复通风系统。对灾害破坏的工作面通风系统进行了全面恢复,安设局部通风机两组、铺设风筒1000米,设立一个传感器,保持通风状况良好。二是恢复供电系统。为配合采区抢险工作,保证施工进度,安设开关4组,铺设电缆300米。三是对事故点进行了全面加固。组织人力对工作面事故点上下打锚杆、打木垛、打防货档墙。四是恢复通讯监测系统。在工作面两头各设指挥和抢险通讯电话2部,对讲机信号一套,保证了上下端头作业情况的及时沟通。在8号架子附近安设探头,以监测变化情况。五是组织排水清货。由于采区空间自然涌水约每小时18立方米(突货前后无变化),加之冒落货物堆积,由于突货后停止排水6.5小时,导致空间侧正常积水117.4立方米,在工作面下顺槽安设了4台水泵排水和备用,以上工作于3月31日全部完成。
由于积水和突货混在一起,导致积水浑浊使排水受阻,4月1日抢险指挥部决定通过16层运输巷向积水点打钻,于当日1
5时40分打通,通过扩孔下溢流管加快了排水进度。4月2日11时下顺槽运输皮带恢复开气、12时40分转载机恢复开气,加快了抢险搜救速度。经过全力组织抢险搜救,4月2日晚21时,抢险救援人员在清理至破碎机机头时发现一名遇难人员,23时,在清扫至下端头支护时,发现另一名遇难人员。另两名遇难人员也分别在综采工作面下部1号、2号支架处被发现,并于4月3日2时全部升井。至此,抢险搜救工作全部结束。
截止搜救工作结束,累计投入抢险人员1300多人次,清除现场矸石等杂物65.4立方米(事故浮货堆积量130.8立方,其中工作面事故点以下溜子和煤帮货被冒落物推至下头煤岩83.4立方,突货量47.4立方)。排出水量1194.7立方,其中:采空区正常涌水量1188立方。
五、稳定和善后处理。
事故发生后,吉煤集团和舒矿公司立即成立以吉煤集团党委书记张金峰、副书记李申林为组长的组织机构,抽调专业力量分工负责矿区稳定和失踪人员家属安抚工作,对每个家庭实行包保。所有失踪人员家属得到了妥善安臵。舒兰市公安局安排干警24小时驻守在现场,矿区形势总体稳定。
二0一一年四月十四日
第五篇:完善我国当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初浅思考
完善我国当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初浅思考
李怀军杨志银(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21)关键词: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图分类号:C9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755(2010)02-0122-02收稿日期:2010-02-12作者简介:李怀军(1983—),安徽六安人,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杨志银(1955—),云南永善人,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政治。
一、当前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矛盾(一)市场体系机制不健全导致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一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人群和领域受限。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等历史原因及其惯性作用,导致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单位和垄断行业的用人、市场化配置程度较低,市场调节就业的人群十分有限。劳动力市场配置的主要是一些低端初级人才、新增劳动力和农民工,经理市场、专业人才市场建设滞后。二是市场机制不健全作用力度有限。劳动力市场因信息不对称,市场体制不能统一运行,存在分割状态。作为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工资,不能完全体现劳动力价值和劳动供求关系;非公经济的社会保障等政策福利优势比公有制经济部门少,导致非公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吸引人才方面处于劣势。劳动合同形式主义成分较大,存在订立不公平合同、欺诈性合同与违反合同等问题。(二)政府促进就业的制度不健全政策不配套运作效率不高促进就业的配套政策滞后和不完善。例如促进特困人群就业的扶持性政策缺乏延续性。另外,失业保险除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外,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发挥不够。就业培训中引导性培训多、技能培训少,导致求职人员的知识技能与用工单位岗位需求差距大。技能培训是就业培训的重点,但培训时间短,多为1至2个月,职业培训后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技能要求,导致求职者的技能和愿望与岗位的技能要求差距较大,用工双方都不满意,用工不稳定。尤其是农村转移输出培训人员,有的输出不满两个月就返乡,造成公共资源浪费。(三)失地失业农民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堪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出台滞后、不完善、遗留问题多。由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政策滞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失地人员,都没有社会养老保险,现在缴费难度大,绝大多数无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劳动年龄内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处境更加艰难,面临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双重问题。他们除了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外,还担负着赡养老人、扶养子女的家庭重任。(四)政府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力人力不足虽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经费逐年增加但仍然不足,地方财政负担较重。比较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比例,可以看出投入力度偏小。加拿
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2005年我国只有11%左右,且这11%的投入基本用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快与工作人员少和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突出。(五)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制度体系机制尚未健全,社会保险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城镇养老保险尚未实现全覆盖;农业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未享受城镇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身份转换进入城镇后养老等未能得到有效保障。具体问题如下:一是社会保险制度机制不健全运作效率低。由于社会保障机制在全国各省市不统一、城乡不统筹、运作不规范、地区间难转接。社会保险项目更多的是由地方政府统筹,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管理体制和财力制约。因此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差异性、探索性、多变性和多样性特征,从而导致社会保险制度设置在不同地区、城乡和行业之间和不同经济单位之间不公平不公正;社会保障机制运转也不规范、不统一、难转续,高成本低效率。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和缴费标准基数不同,重复要求和重复统计的成本高。五大保险中同一险种的统筹范围和缴费的工资基数存在省市、区三级和多个标准,导致相同险种的缴费工资基数因统筹层次和人群身份不同而不同。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不统一,核定缴费难以在一个部门或窗口完成不但增加工作成本和管理成本,也给前来办事的单位和群众带来不便。二是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低、保障水平低。社会保障实行地方统筹和属地管理,使社会保障在区域内封闭运转,统筹层次低;社会保险缴费条件和比例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不同,导致参加保险人员跨统筹地李怀军等:完善我国当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初浅思考区或人群身份难以转接,限制了流动就业人群参保和享受保险待遇。例如,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或流动就业后,保险无法相互转移,会造成购买多个保险,因达不到缴费年限而到退休年龄拿不到养老金,城乡社会保障差别明显。三是劳动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基础建设薄弱、服务体系网络不完善。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仍有相当部分社区在办公场地、窗口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不足。全区尚未建立统一、快捷的职业介绍信息网络,无法实现各个公益职业介绍机构相互间的资源信息共享,从而未能充分发挥出公共职业介绍在就业安置方面的重要作用。社会保障管理机制运作缺乏资源整合和配套机制。同属于社会保障局的医保系统、社保系统、就业系统各是一个管理网络,五大保险各执一端,社会保障系统内部的管理网络和政策不统一,缺乏内部资源整合和协调沟通机制。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一)就业压力剧增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影响严重,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严峻。经济增长受阻,不仅对就业的拉动减少,而且,企业的停产、关闭,无疑会导致部分员工失业。
(二)劳动力结构失衡从人才统计、失地农民统计、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所有制从业人员结构看,劳动力结构失衡严重。失地农民,初中以下文盲、半文盲和
小学文化的占了全部失地人口的46%。失地人员的文化普遍偏低,技能单一。这些体现出劳动者的文化和技能结构失衡。三次产业的价值结构与从业人员结构和所有制的价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从2005至2015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及其预测来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大于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总和,呈增长趋势。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一)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创业积极性。推动城乡一体化人才开发工程,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和自谋职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工作,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提供发展空间。实施人才资助工程。政府对高新技术项目持有人创业,可根据项目的高新技术含量、所处行业水平、投资额度大小,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二)帮扶重点人群就业工程促进具有竞争优势的人群就业,帮扶和安置弱势人群就业,建立巩固就业、预防失业的制度和机制。
四、对策和保障措施针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和矛盾,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促进全民就业只有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更新认识才更有利于促进就业。全球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的国际性分工将发生新变化,将导致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思维和思路,更新观念和认识、探索促进就业的新途径、新举措,巩固就业和预防失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才更有利于促进就业促进就业不仅是保障民生、提高民生,而且是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应从以“城镇就业服务为重点”转向为统筹城乡就业、灵活多样就业服务,鼓励多种形式就业。从保持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从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高度出发,采取对策措施保护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等易受歧视群体就业。(二)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制度机制第一,完善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发挥公办的和私营的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以市场建设为先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发挥政府规范、引导和管理市场的作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培训制度。第二强化管理服务保障重点人群就业,通过专人负责分门别类地建立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零就业家庭”、复退转军人等就业援助重点人群档案。(三)建立创业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自主创业者提供从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创业基地、政策咨询及跟踪服务到办证、税费、就业服务等提供“一条龙”的创业服务。(四)加强队伍建设和劳动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建立工作量与工作人员和经费增加的联动机制以便动态衡量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与管理服务人员比例,建立增减人员编制和经费的机制,衡量工作人员及其工作量的指标和标准体系。加强三级网络建设和劳动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以及社保、医保、农保和就业等网络资源在社区平台的整合。
参考文献:[1]张华,朱智文.现阶段我国失业问题原因分析[J].开发研究,2000,(05).[2]魏娜.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3.[3]北京市海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适应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弹性就业制度—北京市海淀区弹性就业调查[J].北京市计划劳动干部学院学报,2002,(01).[4]王东进.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区就业健康发展[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03).[5]张娟.新时期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7.[6]施华斌,刘砚.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劳动保障,2004,(07).[7]赵云,石美遐.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设计[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5.[8]张璐,胡宏.伟扩大内需条件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建设[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9]陈峰燕.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建设初探[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10]蔡霞.中国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责任编辑:默想·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