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握规律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赵建华对市政协机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出要求
把握规律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发布:xuguoyun7
3213月20日,市政协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赵建华对市政协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要求市政协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坚决认真地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省、市委的要求,牢牢把握政协事业发展规律,突出政协工作重点,体现政协工作特色,着力在六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在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围绕市委“破解十个难题、实现十个转变、建立健全十项机制”的目标要求,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实际,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来推动政协工作,探索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为政协委员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履行职能的各个方面,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讲真话、谏诤言、献良策。
二是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新业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是全市工作的大局,也是政协工作的重中之重和主攻方向,政协组织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置身事外,要重点围绕实施以工业为重点 1的大项目带动战略,开展政治协商,强化民主监督,深入参政议政,提出有分量、有价值、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发展思路、推进工作落实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三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要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作用,广泛听取各党派、各团体、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大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要围绕丰富政治协商形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不断加强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四是为促进和谐曲靖建设作出新贡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充分兼顾社会各界的不同利益,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加强沟通,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协助党和政府妥善化解矛盾、理顺群众情绪,做好释疑解惑工作;要充分发扬民主,紧紧依靠群众,做到查找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工作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从而把各党派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力量凝聚到实现曲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要从具体问题入手,从实际工作抓起,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认真查找在改善人民生活、帮助困难群体、维
护群众权益、保持和谐稳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扎实地做好工作,以民主促进民生、以民生彰显民主,着力促进政企、社群、阶层、劳资等关系的和谐,使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和促进增长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努力为曲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五是在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实现新作为。要积极调动广大政协委员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鼓励支持政协委员投身于文化建设,多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品力作,努力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要发挥政协开展文史工作的优势,深入挖掘和整合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资源,大力促进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曲靖的知名度;要抓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开展调研,为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言献策。
六是在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中展示新形象。要始终把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为他们在政协中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注重体现界别的优势,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切实发挥政协界别作为扩大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民主渠道的作用;不断强化委员的主体观念和责任意识,促进政协委员提高自身素质,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履行好委员的职责;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政协工作干部队伍,真正做到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帮得上忙、管得上用。
报: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学习实践活
动指导检查第一组,省委组织部办公室、组织一处;市委常委,市人大主任、副主任,副市长,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市直第二批学习实践
活动单位及其工作机构,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三批试点单位
(共印240份)
第二篇:突出重点 体现特色 扎实有效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定稿)
突出重点 体现特色 扎实有效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6日 19:1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作者:
按照中央部署,中央统战部牵头,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参加,成立指导小组,负责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工作指导。2011年初,为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指导,根据张德江副总理关于请工信部党组关注和支持中小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的批示精神,又增加工业和信息化部参加指导小组。成员单位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两年多来,我们紧紧抓住党组织组建和作用发挥这两个重点,抓住党建指导员、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企业出资人这三个关键,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引导党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开展活动,指导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量大、面广、点多,规模大小不一,小型微型企业多数没有党组织;党员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之间流动频繁。我们始终把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作为工作重点,注意把工作重心放到规模以下小微企业。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利用企业登记申报、年检年报时机,对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党组织和党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指导小组组长全哲洙同志先后主持召开24次指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深入到200多家企业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指导小组先后深入到全国各地450多个市县、250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召开560多场次座谈会,下发各类指导性文件21份。指导各地不断丰富和完善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党组织组建形式,依托个私协会、商会、工业园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和产业链等组建党组织。据统计,两次活动以来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共新组建党组织13.2万个。
二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引导党组织、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党组织、党员在非公企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取得企业主要出资人支持和避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关键。我们注重引导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特别是服务小型微型企业“保生存谋发展”,激励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生产经营结合起来,通过成立项目党支部、党员技术攻关小组,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
1年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共提出合理化建议203万多条,开展技术革新353万多个,完成急难险重任务82万多件,为群众做好事实事436万多件。
三是抓住“三个关键”,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我们强调要抓住党建指导员、党组织负责人、企业主要出资人这“三个关键”开展工作。加大党建指导员选派工作力度,帮助企业组建党组织、健全工作制度、开展经常性活动。选好配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加强党组织负责人培训。引导企业主要出资人认识党建工作目的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主动支持所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并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必要条件。据不完全统计,两次活动各地共选派党建指导员43.9万名,培训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建指导员30多万人次。抽样调查显示,80%以上的党务工作者和党员认为所在企业的出资人支持党建工作。
四是注重典型引路,营造齐争共创良好氛围。我们注意挖掘和树立先进典型,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非公有制企业都能找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2011年12月,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举办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全国12.2万人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参加了报告会,贾庆林、刘云山、杜青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报告会,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第一次,规格高、规模大、影响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进行集中、连续的深度报道。两次活动过程中召开的7次全国性指导工作会议,我们都请来自基层的指导小组、党建指导员、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等先进典型介绍经验。指导小组共编发简报460多期,利用中央主要媒体和中华工商时报、中国工商报等媒体,不断加强典型宣传工作力度,形成了比学赶超、齐争共创的良好局面。
五是突出文化引领,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非公有制企业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点所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着力点。我们注重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注重将创先争优的价值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以党建工作和党的先进文化带动和提升企业文化的层次和水平。引导企业出资人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引导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坚持诚信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加强人文关怀,实行人性化管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反映利益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作
用。充分调动企业党员、职工群众、企业出资人三方面力量,更加自觉地把创先争优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共同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凝心聚力,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中办最近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新时期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下一步,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文件和这次会议精神,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贡献。
第三篇:总结经验 把握规律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我们党55年来的执政经验作了科学总结。《决定》所总结的六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党长期艰辛探索、实践形成的,是对共产党执政取得的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执政的基本经验、把握执政规律,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执政规律是执政基本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党的执政规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从共产党执政这个本质特征出发,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揭示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所取得的客观真实的认识。作为执政的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可以从多方面去考察,但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看,执政党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科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二是如何科学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的问题;三是如何科学认识和对待党的自身建设问题。只有在这三个基本问题上有了科学的认识和把握,并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个科学理论,才能说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决定》正是紧紧围绕三个基本问题,对我们党的执政经验作了总结。这六条基本经验,既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又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本内容。执政能力是执政经验在新的实践中的运用和深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务和党的执政经验是统一的。一方面,执政经验是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果和归宿,就是说,我们党通过55年对增强执政能力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从而积累了执政的丰富而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正如《决定》指出的,这六条经验,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决定》正是把六条经验作为基本的指导原则,提出了五项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即: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统一,是二者的连接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必须同党的建设和党的执政使命紧密联系起来,同党的执政经验和执政规律紧密联系起来。
第四篇:突出重点彰显特色课件资料
突出重点彰显特色
开创全县妇幼卫生工作新局面
杨凌云
(2012年4月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全力推进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2011年的主要工作
2011年,全县妇幼卫生工作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紧紧围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和《两纲》目标,努力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妇幼卫生项目任务,为全县妇女儿童提供了比较安全、有效、优质的卫生保健服务。
一是孕产妇和儿童两个系统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孕产妇和儿童安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显著降低。2011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18.98/10万,比2010年下降了1.95/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1.01‰,比2010年下降了0.29‰,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所改善。
二是妇女儿童重大健康问题逐步得以解决。针对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实施妇幼卫生项目得以解决。2011年有4040名农村孕产妇享受到了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补助资金161.22万元,有60%以上的育龄妇女服用了叶酸。全县各级医疗机构为4764名孕产妇免费做了艾滋病检测,住院分娩率上升为96.32%。为城乡6709名妇女做了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
三是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两病筛查、听力筛查逐步推进,成为预防出生缺陷的三道防线。通过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宣传,婚检率提高到92.8%,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到81.86%,确诊了4例阳性病例,均得到了早期干预和治疗。听力筛查率达到72.4%,产前检查率达到95.18%,出生缺陷率全县为8.16‰。
四是健康教育初见成效。通过开展“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最佳场所”的健康教育模式,采取孕妇学校、宣传栏、标语、知识竞赛、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年画、上街宣传、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等,群众的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
五是妇幼卫生业务知识培训扎实有效。去年县级举办县、乡、村三级人员培训班三期,培训各级妇幼人员152人次。各乡镇均完成了一年四次的乡村医生培训任务,使各级人员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专业技能。
六是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规范运行。县、乡各医疗单位都能坚持信息报告制度和查漏制度,发挥各自职能,准确收集第一手资料,按程序建档,及时报卡报表,各项信息报告及时、可靠,逻辑关系严密,受到了省、市妇幼保健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全县妇幼卫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全县妇幼保健部门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能力不足。县级医疗单位妇产科、儿科设备相对其它科室比较落后,妇幼保健站地方狭小,房屋设施陈旧,功能不够完善。乡、村两级条件更差,房屋设施非常简陋,设备少,有些甚至不具备开展保健服务的条件。
二是人才短缺,技术水平低下。全县妇幼卫生队伍比较薄弱,有些医疗机构妇产科、儿科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人才即将断档,乡级妇幼人员有些更换频繁,服务能力低下。村级大多年龄老化、知识陈旧,上进心、责任性不强,有些人员连最简单的孕产妇、儿童保健手册都发放不到群众手中,何谈技术服务。
三是孕产妇、儿童保健服务质量不高,危急重症综合抢救能力较弱。
四是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2011年全县发生肉眼可见的出生缺陷4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16‰,其中唇腭裂13例、脑积水9例、神经管畸形9例,“两病”筛查确诊苯丙酮尿症4例,居高不下的出生缺陷给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着人口素质的提高。
五是妇女病检查工作手段滞后、质量较低。一些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很难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亟待提高。
六是基层保健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工作作风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尽管全县妇幼保健工作逐步规范运行,但对群众的保健服务仍然层次较低,有些工作只落实在纸上,而没有实际行动。做工作的责任性不强,方法不活,作风不实,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直接影响我县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的长远发展。
三、关于2012年的重点工作
2012年全县妇幼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县委十五届全委(扩大)会暨全县经济工作和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落实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和妇女儿童两个纲要目标为重要抓手,以全力克服和解决目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为重点,推动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抓基层打基础工作,解决妇女儿童重大健康问题,以优异的成绩为全县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优质的卫生保健服务。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大力推进妇幼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要努力抓住国家“十二五”规划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历史机遇,争取专项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各医疗单位要高度重视妇产科、儿科、妇保、儿保科室的设备配备,房屋配置。通过上下努力使我县各级妇幼卫生工作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服务环境更加优越,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二)齐抓共管,抓好妇幼人才队伍建设。
各医疗单位要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逐级培训等有效手段,提升各级妇幼保健人员自身素质。还要广泛开拓省内外进修渠道,选派更多的妇幼保健人员外出进修培训,引进先进的理念、方法。妇幼站计划将分层次适时举办各级妇幼人员培训班。一是对各助产机构产儿科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以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治疗与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复苏为主,达到妇产科临床与理论水平全面提升,提高急重症综合抢救能力。二是对县、乡两级产儿科门诊大夫进行培训。培训以《孕产妇保健手册》、《儿童保健手册》的正确应用和管理、高危筛查与管理、体弱儿诊治与管理、孕产妇和儿童常规检查与管理为重点内容,解决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质量差的问题。三是对各级妇幼专干进行培训。培训主要以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目的,使他们熟练掌握妇幼保健服务适宜技术,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四是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深入乡村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以乡村医生的职能与任务、村级妇幼保健适宜技术为主,提升村医服务水平,提高工作质量。五是举办一期“陇原月嫂”培训班,计划年内培训50人,营造全社会关注妇幼保健事业的氛围,延伸孕产妇保健服务链条。
(三)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孕产妇和儿童两个系统管理工作。
2012年底全县住院分娩率达到96%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86%以上,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5/10万以下;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提高到80%以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3‰以下。
第一,上下联动,抓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充分发挥公共卫生网络效能,乡、村级要及时掌握辖区内孕情,督促建卡,动员孕妇做好早、中、晚三期的产前检查工作;县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天的妇女及婴幼儿提供全程系列的保健服务。
第二,建立孕产妇信息管理平台,适时向孕妇发布保健信息。妇幼站将与通讯部门联系,建立孕产妇管理信息平台,对全县孕产妇提供保健短信提醒与指导业务。内容涵盖从怀孕建档、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访视到新生儿管理,这一业务的开展对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保健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基础筛查工作质量。各医疗机构和产检门诊要严格执行高危报告、转诊、反馈制度,重症高危继续实行“县乡联管,县管为主”的制度,杜绝因漏筛高危而导致孕产妇危险因素发生。
第四,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县级各助产机构要落实《孕产妇、新生儿急救转诊网络管理规范》、《县级产儿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及时充实、派强产儿科人员,加强产儿科设备的配置,提高产儿科人员待遇。其它助产机构要落实《乡镇卫生院产儿科评估标准》,建立运转顺畅的孕产妇、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和技术精湛、设备完善的抢救中心,提高县、乡、村三级急诊急救与转运的综合能力,确保孕产妇、新生儿安全。
第五,加强儿童保健工作。重点加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儿童保健、体弱儿保健工作。乡、村级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照儿童保健工作规范,配备必备设备,制定工作计划,分年龄段按程序做好儿童的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工作,按检查结果认真填写儿童保健手册。对体弱儿进行登记、及时上报和转诊,做到减少漏筛。还要认真做好托幼机构儿童保健管理。全面开展卫生保健指导和检查,建立城区、乡镇所在地托幼机构的保健工作档案,入园开展保健指导,向托幼机构发放健康宣教资料,开展健康讲座。托幼机构保健管理率要达到100%,幼儿入园体检建档率92%以上,全面开展入园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积极推广儿童听力、视力、口腔、行为等项目的检查。
(四)规范管理,确保做好妇幼卫生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按照甘肃省医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以及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项目管理,科学制定县乡2012年项目实施方案,规范工作流程,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强化人员培训,提高项目工作质量;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协调财政部门,及时下拨项目资金;加强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估,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完成。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到85%以上,农村育龄妇女叶酸普服率达到60%以上,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检率达到90%以上。
(五)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一是要采取措施,大幅度提高婚检率和婚检质量,把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第一关。加快妇幼站保健业务楼的后续工程建设,力争年内建成环境优雅、设施齐全,集健康教育、婚前医学检查、婚姻登记、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为一体的妇女儿童保健服务中心。同计生部门加强合作,宣传和动员育龄妇女普服叶酸,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
二是县级医疗机构要提高产前诊断水平,阻断畸形儿的发生。
三是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工作,将其费用纳入新农合报销。认真组织实施“甘肃省出生缺陷防治工程—听障儿童救助”项目,县乡医疗机构要在四月底前上报调查表,对筛查出的患儿给予及时救助。
(六)精心组织,撑起妇女健康“保护伞”。
针对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重大妇科疾病逐年上升的趋势,各乡镇卫生院要将妇女病检查当做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以不怕跑腿、不怕磨嘴、不厌其烦的“三不”精神,进村入户向农村妇女宣传,提高参检自觉性。今年将组建由县级妇产科专家组成的妇女病检查技术指导小组,为各乡镇开展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为提高检查质量,充分利用省上即将配备的妇科检查先进设备,提高诊断准确率。使妇女的常见病、恶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
(七)创新机制,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全县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将公共卫生工作放在卫生工作的战略地位认识其重要性,要将那些有能力,事业性、责任性强的人员配备到各级妇幼卫生工作岗位上。制定严格的奖罚措施,责任明确的考核办法,建立体现工作业绩、体现活力的激励保障机制,使乡、村两级妇幼人员的工作质量、数量、群众满意度与收入挂钩,保障妇幼人员待遇,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加大督导、考核、评比力度,县级督导不少于4次,考核2次,年终进行评比;乡级每月督导一次。
新的一年我们要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把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当做自己的神圣职责,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为加快推进全县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奋斗。
第五篇:把握人才成长规律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
培育航天科技英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雷凡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高科技战略型企业集团,也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多年来,我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依托重大工程实践,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注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促进人才有序发展
一是分层把握科技人才成长特点。目前,集团公司拥有31名院士、300多名国家级和集团公司级专家、400多名型号领军人才。通过总结航天科技人才成长特点,我们将科技人才分为骨干、专才、将才、帅才和大家等5个层次。其中,骨干是承担型号任务的主体力量,专才是各专业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将才是组织型号研制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帅才是实现航天里程碑式跨越的型号系列总师和领域首席专家,大家是引领航天技术战略发展方向的技术开拓者和杰出科学家。我们按照“工程实践,培养骨干;长期积累,成就专才;一专多能,培
育将才;艰辛砺炼,造就帅才;重德修身,成就大家”的育才规律,有意识地把那些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骨干向将才、帅才培养,对那些执着专业、精于钻研,但性格相对内向、甘于寂寞的专才,鼓励他们在专业上向纵深发展,成为更高层次的专家。在人才的不同层次和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努力做到因才施育、因才施用。最近,我们遵照源潮同志的批示,组织力量专门编写了《航天科技人才成长之路》,对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分类畅通科技人才发展通道。我们在原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基础上,根据型号研制和技术创新等不同技术岗位的特点,建立了研究、设计、工艺、质量、标准化以及产品化等专业技术队伍,设置了从技术主管到总师和首席专家的不同等级的技术职务发展序列,明确了相应的管理要求、任职资格以及考核办法,逐步建立起分层分类、进退有序的科技人才职业发展体系。根据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明确了11大类、27个航天主体专业,形成了由国家级专家、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院(厂所)级专家组成的三级专家队伍。科技人才职业发展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效引导了科技人才在学术上发展、技术上进步,促进了科技人才有序发展。
二、依托重大工程实践,加快培养青年英才
一是搭建工程实践平台,用航天事业吸引凝聚优秀人才。
我们大力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强化与国内知名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每年投入近2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活动,大规模开展航天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搭建开放式的工程实践平台。目前,已经建成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防科技工业研究应用中心和1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了35个产学研平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空天技术研究院。通过建设这些技术创新平台,有力地促进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和高新武器装备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吸引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十一五”以来,集团公司共引进了1700多名博士生、1.15万名硕士生以及300多名海外优秀人才,其中10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二是实施人才接力计划,着力培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我们始终坚持工程推进与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着力实施人才接力工程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在重点型号研制、重大技术攻关中考察德才表现。及时选拔政治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工作实绩优的专业人才担任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让他们在创新思维最活跃、创新能力最旺盛的黄金期得到重用。通过实施让贤制、竞聘制、助理制,及时将后备人才放到重要项目、重要岗位强化砺炼,在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对有发展潜力的好苗子,通过型号之间、单位之间的多岗位锻炼、交流,加快提高他们的技术掌控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对
年轻的科技领军人才,做到既放手使用又严格要求,每年向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颁发型号任务责任令,严格考核,强化履职责任。目前,集团公司400余名正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中,45岁以下的近60%,平均年龄仅44岁;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工程正副主任设计师,平均年龄仅38岁;月球探测工程设计师队伍中,35岁以下达70%。这一大批朝气蓬勃、极富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的青年科技英才正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栋梁和骨干。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励科技人才追求卓越
一是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不断传承航天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几代航天人不仅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也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我们十分注重实践经验与作风传承相结合,坚持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院士和专家群体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带徒,不仅将专家群体长期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及时传授给“弟子”,同时也将严慎细实的航天文化和科研作风代代相传。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做好科技人才的思想指导和文化引导,积极倡导技术民主,培育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切实形成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目前,“以成功报效祖国、以卓越铸就辉煌”已经成为广大航天科技人才的座右铭,激励着他们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
二是加大对优秀人才激励力度,带动广大科技人才快速成长。2010年,我们设立了航天功勋奖、航天创新奖和航天贡献奖,对突破型号研制重大瓶颈、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的科技人才给予重奖,最高金额达100万元,首批4位航天功勋奖获得者全部是一线的科技领军人才。对一线优秀科技人才,实行政治荣誉、物质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目前,集团公司14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11位是一线科技专家。集团公司各级领导人员都直接联系一线科技专家,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人才有多大的作为,就会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大的才华,就会有多大的舞台。正是有了这支激情昂扬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的航天事业才会有今天的勃勃生机。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源潮同志的重要指示,按照王勇同志的重要部署,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加快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