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者-农信社改制问题与对策[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5:0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营管理者-农信社改制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营管理者-农信社改制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经营管理者-农信社改制问题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改制问题与对策

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群体,是为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本文就农村信用社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制;问题;对策;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农村的重要金融机构,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和国家对农村政策的变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都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社经营哲学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深化了农村信用社改制的过程。

一、农村信用社改制过程中的问题

1、改制准入门槛高。银监部门审慎对待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准入标准也逐步调高,造成改制难度加大,再加上源头制度设计从紧,个别联社不惜代价采取非常手段促使指标达标,形成风险后移,提高了改制成本。笔者认为,不应该用“银行”的头环紧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在许多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业务创新能力和现实盈利水平都强于国字号商业银行,就是因为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构建了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了经营管理机制,业务发展突飞猛进,这是取得竞争制胜的内在动力。农村信用社也是一样,不经历脱胎换骨的产权制度革新,就难以形成质的飞跃,很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争得与其他银行同等的发展待遇。

2、历史包袱沉重。许多农信社的历年亏损挂账和不良贷款损失总和已经大大超出了自身存款总额或贷款总额。由于农信社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地方政府又对其过度干预,从而形成了许多政府不良贷款,特别是村级政府的欠债问题尤为突出;乡镇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效益较差,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也导致了部分不良贷款;再加上农信社本身内部管理不完善,未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致使大量农信社亏损严重,甚至出现支付危机。

3、内控制度不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指导,信用社在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缺失,未能真正建立和执行干部交流、岗位轮换、亲属回避等制度;二是制度执行失效,没能形成对整个业务工作各个环节的制约。特别是在执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大额提现备报及银企对账等制度时,执行不严,漏洞较多。

4、风险管控亟待加强。由于农信社点多面广、信息技术运用相对滞后以及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等因素,使农信社财务管理等内控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贷款新规执行、操作风险管控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抵债资产处置不规范、损失较大,多提管理经费、违规列支,成本收入比居高不下、新会计准则执行不力等,财务规范及风险管控体系离改制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亟需尽快完善和加强。

二、完善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的几点建议

1、切实建立为“三农”服务的制度机制

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强化其措施:(1)从制度层面通过建立支持“三农”的制度,为农民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在改制的章程里,要十分明确支持“三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同时制定具体的融资优惠政策,使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改制带来的便利。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对各种优惠减免政策,央行要从货币政策角度研究制定实施细则,银监部门应组织和实施好改革,使改制可以顺利实施。(2)从经营层面通过限额控制确保信贷资金流向“三农”。如可将农村贷款比例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挂钩,以县为单位测算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此为基点确定对农业贷款的最低限额。各级政府部门可采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进行调控,对于贷款高于确定基点的单位实行税收和财政上的减免和优惠政策,形成激励机制,以便更好地为农业提供服务。

2、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交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国家银行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实施对信用社的监管,从而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人民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系。为有效实施对信用社的管理,试点地区可成立省级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在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承担对辖内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同时,省级人民政府应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对信用社依法管理,不干预信用社的具体业务和经营活动,不把对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和县乡政府。此外,省级政府承担对农信社的管理,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完善,更大程度地发挥农信社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它们的活力和竞争力;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健全农村信用体系,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秩序,促进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监督管理其依规章选人、用人并履行职责,促进农村金融人力资源和能力建设。

3、统一测算运行状况,并以此为基础清产核资

一是要全面分析,统一测算。要全面分析经营和风险情况,在此基础上启动改制工作。

认真测算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等主要监管指标,分析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外部经营环境,寻找差距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处置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政策,是否科学、合理、可行,然后再综合评估其改革的可行性。二是要找准中介,清产核资。要聘请经相关部门批准依法设立的、具有农信社成功改制从业经验的中介机构进行清产核资,其清产核资结果必须真实、准确地披露农信社的风险情况及实际价值。同时,中介机构要根据清产核资结果,结合实际帮助农信社制定整改措施,且在政策法规、内控建设和账务处理等方面给予指导或辅导,以有效推动改革工作。三是要规范程序,依法操作。银监部门要督导改制全过程,保证依法操作,完备法律程序,并要求聘请有从业经验和资质的律师参与全过程监督。

4、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不良贷款“双降”

一是加强新增贷款的风险管控。将新增贷款管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事后监督和责任追究上来,按照尽职免责、失职问责的原则,加大违规行为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确保新增贷款安全营运。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延续法律诉讼时效,及时做出风险预警。二是落实依法收贷措施。要充分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不良贷款和“冒名”贷款的清收。同时加强借新还旧贷款管理,严格制止以贷收息和“冒名”贷款,规范账务、信贷和考核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5、国家给予政策扶持,消化历史包袱

不解决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农村信用社各项改制措施就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在短期内也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善。通过政策扶持,促使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良性运行机制。但政策必须设定一定的门槛,比如,要拿到扶持资金,农村信用社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同时不良贷款也要下降一定的比例。通过这种激励机制,推动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6、解决好农信社的人员短缺问题

基于各种原因,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用人及分配制度已难以适应改制的要求。因此,应加以完善我国农信社的用人制度,以促进改制过程。首先,提高农信社的人员素质,按照工作要求,积极培训现有人员。考核农村信用社的人员技能,使其凭自身实力,找准自身的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其次,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采用当代的人员管理方法,在各管理阶层中实施经理制度,设立更多等级的人才机构。最后,积极建设金融文化,树立员工爱岗敬业、勇于拼搏、大胆创新、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农信社改制做好铺垫。

总之,要提高农信社的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农信社的改制步伐,充分满足农业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整个农村的长期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晓健.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研究[J].学术论坛.2009(8)

[2] 陆娟,蔡友才.成立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发展方向[J].金融纵横·财富.2007(24)

第二篇:国企改制经营管理者经济补偿金标准

国企改制经营管理者经济补偿金标准? 关键词:国企改制经营管理者经济补偿金标准 | 来源: | 时间:2012年03月09日 | 浏览:6061次

一、国企改制中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解决了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来源问题,就涉及到经济补偿金的标准问题。根据改制主体的性质不同,其员工的身份也有所不同,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国企员工经济补偿金的一般标准

对于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改制的国有企业,根据财企[2002]313号文件精神,“企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规定标准的,按照规定执行;没有规定标准的,按照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尽管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经济补偿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其主要规定还是参考了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的具体标准为,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员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企业经营者也应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二)破产企业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国有企业严重资不抵债,不再具备继续生产经营条件,可以申请破产,但是《破产法》并没有将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列入破产企业法定清偿范围内。根据《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的有关规定,在试点城市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费用,从破产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中拨付,不足部分从处置其他破产财产所得中拨付并可列入第一顺序清偿,安置费用的标准原则上按照破产企业所在试点城市的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计算。

(三)事业单位员工经济补偿金标准

由于中央和各地尚未出台有关事业单位改制员工经济补偿的规定,因此有关员工经济补偿具体标准将参照国有企业员工经济补偿标准。根据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和国资分配[2003]21号文件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标准相同。

但是考虑到事业单位员工大部分是事业工人身份,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国家公务员身份,由于各种原因,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开设养老保险账户,一旦改制后,这部分员工的退休金也是个麻烦事。因此,完全参照国有企业的员工经济补偿标准执行对这部分人来说确实欠缺公平,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除经济补偿金外其他形式的补贴,具体标准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改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农村信用社改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农村信用社的改制问题已经探讨已久,目前被人们认为可行的只有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这样一条路径。对此笔者在本文中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改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合理化建议,旨在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为我国各地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政策上的借鉴,不断加快和规范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进程。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改制 问题 对策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农村信用社在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时期,为了使农村信用社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那么,对其进行改制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在农村信用社改制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为“三农”问题谋福祉。

一、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中存在的问题 1.1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首先,改制基础条件差,农信社受到各种规定的限制和自身实力薄弱的影响,存在着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和管理体制上的问题,管理水平有限,效率低下,放贷信息传达不及时,容易出现流动性的的风险,并且相关的风险管理机制到目前为止并不健全,这就使得风险难以被控制;此外,缺乏专业人才,拓展市场的能力更是不足,运营中也面临着各种不确定的风险,对此也没有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予以防范。

1.2国家政策与商业目的难以统一

农村信用合作社形成于建国之初,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它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三农”发展,贡献于地方;商业银行它的本质是商业,它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无疑将农信社的使命转移给了农商行,目标及本质的差异和冲突容易导致农商行对“三农”以及农村中小型企业支持力度不足。

1.3.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管理问题上,由于传统上各省市都是由联社来进行管理的,而员工只是单纯的进行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在对于进行管理或改革的问题上,人员本身缺乏对于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导致经营方式及手段的落后,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使得农村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欠缺,难以承受针对利率变化的应变能力,往往出现经济风险。1.4信贷质量低下

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关于信贷质量的症结点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农业贷款担保、抵押无保证。相关政策规定,农民的耕地、房屋及机械设备不允许贷款抵押,这导致农民贷款到期后无法清收。(2)企业逃债。市场上一些企业以改制或破产为名,逃债现象比较严重,信贷损失重大。(3)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扩大放贷规模,由于内部管理的欠缺,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使信贷风险增加。

二、改制农商行的对策 2.1优化农信社的股权结构

针对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规模小、基础薄弱的问题,这也是其改制为农商行中最具有制约性的问题,对此在改革中可以灵活放宽入股条件,积极吸引各种力量参与到农村信用社改制中。要最大限度的通过各种途径对农商行的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农商行的优势,在接受到一定信息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人积极加入。还可以在现有的股权结构上扩大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将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做出进一步的改善以适应农商行的运行和发展。

改革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这其中必然会出现一定的风险。因此,改革一定要拥有风险意识,并且为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的摒弃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的弊端,并且保留其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在进行改革以后的农商行发展的机制将会越来越完善。2.2协调商业经营与支农惠农的关系

农信社改革要遵循“改制不改向”的原则,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企业,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目标,同时农村商业银行还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开展优质服务来取得农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所以还要承担政策性支农的职能,在经营中寻求自身利润与国家政策的最佳结合点,热情地开展支农惠农业务,积极支援国家的农村建设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出一份力,并在实践中通过创新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农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3引进培养人才,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人才是第一生产要素。农村商业银行在内部基础建设方面的当务之急是进行人力方面的投资,对现有员工进行定期考核,优胜劣汰,对留下的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及时掌握金融市场的动态。引进高层次人才,调整员工结构,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企业应当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提高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吸引外部人才来提高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2.4完善治理,提高信贷质量

提高信贷质量是农商行发展的前提,农村商业银行改善信贷管理模式,实现信贷管理由粗放管理向集约式管理的转变。加强信贷监督和监测,实施审贷分离,审查、审批、经办人员责权利不明确的业务;借贷方式以抵押、质押担保为主,还要加强信贷人员培训,从思想教育和引导入手,改善工作作风;对信贷业务人员实行量化考核,信贷质量的高低与信贷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促使信贷人员注重信贷质量以降低信贷风险。3.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正在逐渐加快,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面对改制,要对存在的问题有清醒正确的认识,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另外,要提高人员素质也是改革的一个必备条件,不断调动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才能使得改革更好更快进行。

参考文献:

[1]黄秀梅.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与金融支农现状分析.现代金融,2011(4)[2]苏村, 李万超.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效、问题及对策建议.金融时报,2011-9-26 [3]马君潞.田岗.金铁鹰 利益不一致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改革--基于新政治经济学视角 [期刊论文]-南开经济研究2005(3)[4] 魏璐 对于农村信用社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导向分析 [期刊论文]-中国外资2010(9)

第四篇:农信社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信社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票据贴现 票据市场 票据业务

百姓金融网导读:目前,农村信用社资产品种单一,信贷资产质量偏低,特别是处在城区的农村信用社,要同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就必须调整经营战略,实现资产品种的多元化,提高经济效益,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开展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就是城区农信社改善其资产质量的战略选择。但是,在农信社快速发展票据业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主渠道不畅通。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高、手续繁琐,农信社只有通过转贴现实现资金周转。随着票据贴现市场竞争的激烈,贴现利率在下降;同时,人民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利差很少,甚至出现倒挂,提前7天收款等也不利于农信社的资金周转和保证支付。

二是农信社资金实力有限,不能放开手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资金充足时就办,资金不足时就停,致使客户不敢完全依赖农信社,造成部分票据流失和客户的不稳定。

三是银行承兑汇票存在查询难。农信社自身没有联行业务,一般没有电报挂号,不能直接办理查询;商业银行怕承担风险,嫌手续繁琐,不愿替农信社办理查询业务,即使查询,电报传真件不愿交给农信社;像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一些地方没有分支机构,人民银行又不办理查询业务,因此,这些金融机构签发的承兑汇票无法查询。

四是转贴现市场不规范,信息不灵,办理转贴现业务盲目性较大,增加了费用,降低了收益。目前的转贴现市场也存在无序竞争现象,利率、条件、竞争手段各不相同,为部分人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套取银行资金提供了方便。

五是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背书不规范。有的银行业务人员素质差,签发承兑字体不规范,辨认困难;有的开户行的简称不规范,根本看不出是什么地方、什么单位;有的背书粘单使用不规范,给到期收款或转贴现埋下了隐患,这些都增加了农信社办理贴现业务的难度。

虽然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开展这项业务仍然是大有可为的。

首先,要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再贴现的宏观调控职能。要建立再贴现利率和市场利率接轨的机制,调整市场利率的偏差。

其次,要规范票据贴现市场,防止体外循环,治理“黑市”交易。目前的票据贴现市场和转贴现市场是零散的、自发的和不规范的,缺乏运作规范的二级市场,致使农信社和商业银行的票据贴现业务随意性较大,发展不均衡,各自为政,“黑市”

交易活跃,大量的票据和资金在银行体外循环。因此,要建立规范的票据贴现二级市场,放宽准入条件,实施专业化、市场化运作,专门从事承兑、贴现、再贴现,为农信社和商业银行的转贴现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形成制度,强化管理,建立合理高效的银行承兑汇票查询系统。人民银行应加强指导,对各金融机构的银行承兑汇票查询要制定统一的规章,明确查询格式和要求,明确各金融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同时,金融机构之间要加强协调和配合,要树立服务意识。对于当地未设分支机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查询,可通过人民银行办理,使查询业务不留空当。

第四,成立机构,加强指导。县联社和地市级信合管理部门要成立票据服务中心,加强对各信用社办理贴现业务的指导,特别是及时进行资金调剂,保证贴现资金的及时足额调配。这样就能使有条件的农信社大量办理贴现业务,形成吸引和带动效应,给农信社带来稳定的客户群。

第五,农信社要强化服务,要从查询、贴现、清算等各个环节入手,提高工作效率,以优质服务吸收客户。在农信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多劳多得,对于办理贴现业务成绩突出的农信社和经办人员进行奖励,以调动其积极性。

第五篇:农信社改制农商行后需要关注的问题

农信社改制农商行后需要关注的三个问题

2011年05月24日 15:54:19

来源:河北金融网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已经成为支持“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然而长期以来,管理体制的不断更迭和产权不清等问题始终制约着农信社的健康发展,探索农信社市场化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其核心内容就是摒弃合作制,对农信社实施股份制改造,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目前,一些省市已经或者正在启动农信社改制工作,股份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由于农信社属于独立法人的中小金融机构,机构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情况复杂,股份制改造不仅触及农信社权属这一核心问题,还涉及到重新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和农村金融稳定,改革尚处于摸索阶段,可供借鉴的经验做法较少。实现股份制改造后,将打破原有行政力量主导的管理模式。对一些有可能发生的深层次矛盾进行分析研究、增强预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省联社与农商行关系问题。

(一)如何选定农商行高管。按照现行县级联社高管产生管理办法,县级联社高管由省联社办事处(市联社)报请省联社批准后提名。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分别选举产生理事长和监事长,理事会根据理事长的提名聘任经营班子,再由监管部门核准高管任职资格。尽管农信社也是按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运行,但由于产权不清,很少有社员真正关心农信社发展和参与县级联社高管人员选举,实际上是省联社通过提名的方式掌握着县级联社高管任命权,进而实现对农信社的管理。如果实施股份制改造后仍沿用这种办法,就有可能出现行政权与资本决策权的冲突。首先是股东大会是否认同这种提名方式以及提名人选能否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其次是农商行高管在履职过程中如遇省联社和股东大会不同的决策就遇到了“一仆二主”的窘境。如果省联社放弃对农商行高管人员的提名权,由股东大会按照程序自行选举产生董事长和监事长、聘任行长和副行长,就不可避免地削弱省联社对农商行的管理权。

(二)如何理顺省联社管理与农商行自主经营的关系。按照原有的管理模式,省联社通过考核县级联社领导班子、制定内控制度、检查业务运行、下达经营指标,核定县级联社费用比例和工资总额、咨询大额贷款、集中运用农信社闲置资金等方式管理农信社,基本上履行了上级行对下级行的管理职责。实施股份制改造后,农商行将实行自主经营,由股东大会决定重大事项,省联社原有的管理方式是否适应农商行体制的变更以及如何更合理地界定农商行的经营自主权不仅关系到行业管理关系是否理顺的问题,也关系到农商行能否健康发展以及能否实现改制目标,甚至涉及到省联社转变职能,可谓“牵一发动全身”,需要政府、省联社、监管部门等相关部门深入研究,进一步理顺关系。

二、关于经营风险问题。

金融机构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承担着保障存款人利益的重任,一旦出现风险,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由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在世界各国不乏先例。目前,虽然农信社实行“四自”管理,但实质上是以政府信用作担保,一旦出现风险,政府将采取注入资本、剥离不良贷款、机构合并重组等措施改善监管指标,对提升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无疑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制。农信社历经集体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体制变更,但无论怎样改革,行政主导的改革背景没有发生变化,政府始终是农信社的最终信用担保人。如果实施股份制改造,农商行将失去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背景自行承担经营风险,在银行存款保险等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如遇大范围风险或突发事件,就有可能出现挤兑风潮,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冲击农商行乃至金融系统的稳定,引发公众的恐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国家如何从金融保障制度层面构建风险防范保障体系、省联社如何发挥职能、监管部门如何实施强有力的监管都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三、关于转换经营机制问题。

(一)如何理顺股东之间的关系。尽管农商行在金融企业中资产规模较小,但与一些行业的企业相比,农信社的资产规模仍然十分庞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是许多人过去想投资但不允许涉足的行业。按照《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为防范股权过于集中,单个法人及其关联企业持股总和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0%,任何一家大股东都不拥有对农商行的绝对控股权。但农信社改制后农商行领导权对投资人、特别是大股东(战略投资者)极具诱惑,农商行的大股东有可能联合中小投资人展开对领导权的角逐,一旦爆发领导权者之争,就有可能演变成类似“国美电器公司控股权之争”事件,将对农商行的经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有可能波及到农商行与省联社、监管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

(二)如何约束股东行为。农信社改制的目的就是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增强内部约束机制,实现农商行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农商行经营的是货币资金,股东可以通过较小的投资掌握大量存款资金。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不管经营风险大小,股东只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资本的逐利性有可能促使股东们为追逐更高的利润,将信贷资金大量投向非农产业,农户有可能难以获得贷款,即使能够获得贷款,借款成本有可能更高。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条件”,没有规定关系人不允许借款。一旦大股东入股动机不纯,缺乏社会责任感,就可能利用手中的决策权为获取贷款提供便利条件、甚至是轻而易举地获得超出入股资金的大量贷款。如果大股东道德丧失,农商行就有可能沦为他们攫取利益的工具,一旦形成风险,最终损害的是小股东和广大存款人的利益。

(三)如何转变经营机制。体制、机制作为金融改革的两大核心,体制是基础,机制是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体制改革能否实现“一股就灵,一改就行”还需要强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必须始终坚持将促进机制的良性转变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加快推进后续配套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内部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改制成功的标志应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实现经营理念的全面提升。建立资本约束与资本推动机制,树立风险经营和风险管理经营理念,转变“重总量,轻结构;重扩张,轻效益”粗放式发展模式,主动适应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实现内涵集约型增长为目标,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小额、零售、分散的经营理念,突出经营特色,全面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平衡。二是实现经营机制的转变。将股份制改革带来的体制优势转化为深化内部改革的强大动力,从基础管理着手,进一步优化会计、财务、信贷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内控水平。通过组织架构再造、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工资改革,建立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机制,激发干部员工参与经营管理的动力与活力。三是实现风险的有效防控。不断加强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要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实行全方位管理,确保有效防控风险。四是实现多方共赢发展。农商行不仅是经营主体,还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确保实现农商行经营、地方经济、股东利益和员工福祉的共同进步、协调发展。

下载经营管理者-农信社改制问题与对策[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营管理者-农信社改制问题与对策[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信社问题

    1. 农信社考试面试共有十几类问题,每类都有自己的回答方法。 基础理论的东西在网上都可以查到的。 一般的面试培训对自身(特别是胆小的人)还是比较有用的,建议可以参加。 如果......

    当前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

    改制是当前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制工作已全面展开,大部分改制后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趋向正常化、规范化。但在实......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宋 岩 单位:研二队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特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 容 提 要 国有企业改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企改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针对存......

    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国企改制,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工程,是从战略上、整体上盘活国有企业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

    民营医院经营管理者的29个问题[最终定稿]

    1、禁止做广告了,那么做广告的主力军——专科医院怎么能够扩大知名度呢?它在某个领域的特色怎样才能为人所知呢?完全靠口碑?不太可能吧。有没有一种新的或者说更适合的沟通途径......

    整体变更与整体改制的有关问题

    一、整体变更和整体改制的区别 企业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可经整体变更或整体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整体改制的一种形式,整体改制还包括其他形式。一般来说,整体变......

    农信社改革问题浅析

    农信社改革问题浅析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核心力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而农业对我国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