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姚艳丽(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6:1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姚艳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姚艳丽》。

第一篇: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姚艳丽

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周家初中姚艳丽

2012年11月6日,我们置换脱产研修初中物理班的全体学员,于陇东学院音乐大厅聆听了陕西师范大学王较过教授关于“新课程物理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全面,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模式;

二、教学设计理念;

三、教学设计内容;

四、教学设计呈现;

五、教学设计案例。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必须解决六个基本问题:

1、教学目标是什么;

2、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3、利用何种教学资源;

4、采用何种教学策略;

5、教学的基本流程;6如何评价教学的达标程度。

在教学设计中,应当考虑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和综合,力求提出优化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渗透现代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中的先进理念主要有:(1)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目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3)在学习者分析上,关注学习的准备状态。(4)在师生角色上,强调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5)设置情境,关注过程的设计。6)在交往方式上,关注有效的合作学习和信息交流。(7)在知识学习上,关注意义的建构。(8)在评价上,关注评价的激励和诊断功能。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教学设计应当是动态的设计,我们需要根据具

体实施的情况做必要的适时的调整。

第二篇:《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1

20xx年5月21日星期三下午在教学大楼的六楼会议室听了许碧良老师讲授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后收获很多。通过学习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教学设计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准备。一般的备课只是教师自己根据直觉和惯例进行教学准备的活动。教学设计更多的是关注学习主体,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发展,它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求,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教学方案,并对其方案实施后的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确定三维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细化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课后进行反思七个部分。教学内容分析指的是对要教授的教学内容的分析,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如学什么?学会了什么?为什么要学等),本课内容与前面所学内容以及后面即将学到的内容的前后联系。学生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学习兴趣、生活经验等。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针对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来定,并不需要面面俱到。

教学活动设计应该遵循基本的规律。以前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些理论的内容比较抽象,通常会结合实物、视频等多媒体进行教学。以为多媒体教学越多越好,没考虑到学生的全体参与性与主动性、启发性,导致课堂表面热闹,而实际是并没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通过教学设计的学习,才知道这些实物、视频需要授课之前精心的设计,才能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受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次听讲授使我懂得应该不断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很好的驾驭教材,才能进行更好的教学设计。总之,许碧良老师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的已知设计出师生双边多元互动的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2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要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其次,新课改使我们广大英语老师面临新的挑战。因为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相关能力的提高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与时俱进,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设计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新课程背景下,设计者(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新的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呢?这是教师普遍关注的具体问题。经过这次《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学习,我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有了以下体会:

1、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2、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考虑与新《课标》同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运用和实践,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用”中学。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形式多样的操练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新《课标》明确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备课时,除了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任务。带着“任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更高。

4、在课堂上尽可能创造互动的机会,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积极表现自我。教师还可借助多种教学媒体设计出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情景对话、角色表演、比赛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5、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如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机会。

《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3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之后,我知道了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学科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以学生的亲自实践和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学科课程有很大的不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素质,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第二部分“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教学设计与评析”,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设计与活动过程。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的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怎样进行学生实践活动有了一些思路。案例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综合活动”四个领域,其中,综合活动展示的是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主题班会与学校大型活动的活动设计与流程,更便于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地借鉴。

人与自我教学案例中,“学生与网吧”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活动设计:主题的提出、活动目标、活动设计、活动过程(活动计划和活动展开两个方面)教师反思、点评。在这一部分里,不仅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法,而且明确了一种让我的学生能更好的对待网吧使用网络的教育方法,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比老师家长的说教更有效果。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了能力。 “学生与网吧”的课题,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从而主动拒绝网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习惯接受老师或者书本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4

通过几个月的网络培训,我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设计》,使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内容的呈现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与解释———应用与拓展———回顾与反思”的方式,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获得数学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和科学态度,而不是直接呈现解决问题的算法与结果。例如,在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内容时,可以采用下面这样具有实际背景的例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获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模型。

[例1] 暑假里,《新晚报》组织了“我们的小世界杯”足球邀请赛,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勇士队在第一轮比赛中赛了9场,只负了2场,共得17分,那么这个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呢?

二: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学知识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三:对于教材中一些通过操作而获得新知的安排,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从而去获取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而不是去机械的记忆。

四、老师要做到课后及时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及时改进教学。

五、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己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作为新人的我,在以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地酝酿、多思考、多学习,才能驾驭好教材,引导好学生。

第三篇: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

假期里我阅读了《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一书,读后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新课标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中小学校园,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教学方式。新课标改革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我们有必要对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进行再思考,以找准方向,促使课改顺利向前推进。

一.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新课程的实施,不能忽视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学生是核心,教师是新课程的实践者,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力量。在学习化生存的社会,在终生学习的思想得到提倡并深入人心的新世纪,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应该是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

二.重视人文功能,倡导以人为本

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基本的英语素质,构建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在教学和总坚持以人为本还体现在注意整体学生的水平、爱好等情况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明确学生应共同达到的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扩展和延伸的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及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

三.重视学习过程,在实践中学习

主张学生在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英语。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思想的核心是能做某事,即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了解教学要求和语言内容,制定可操作的活动计划,定位师生的角色,设置监控的方式,考虑评价的形式。

四.重视情感态度教学

把情感态度作为课表目标之一是情感因素的内涵、特征及其在语言学习和人的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情感态度很大程度上需要语言来传递和表达。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语言教学互动必须是富有感情的带有人性味儿的交流。在教学活动中纳入情感交流是英语教学模式的进步和向新课标转型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2

一个多月的时间,肥城市教育局组织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共同体教研活动,我镇与市白云山小学、石横镇、矿区各学校联合。市白云山小学到各镇进行了送课活动,同时我镇在第一轮后,镇内也开展了第二轮活动,通过观看的几节课堂教学,我感受到了课堂变革精神。

教育教学的改革其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

回想在我以往课堂教学中,我也想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总是在思想上有所顾虑,担心学生不会学习,担心学生学不好,担心把学生给耽误了,担心课时紧,任务重,没法完成被学期的教学计划。另外,我还担心学生在课堂上玩大于学,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掌握该掌握的知识。改革可能成功,但不意味着百分百的成功,教改失败又怎样来弥补? 我平时还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到了游戏厅里不需要任何人教,学生就能很快地学会打游戏,并沉溺于游戏中不能自拔?为什么课本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我把学生管得太死了,总是规定学生做我教过的操作,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不活跃。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从根本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同时,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学习课堂变革一点初浅体会,课堂变革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课程变革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课堂变革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3

本学期我继续学习《新课程英语教与学》这本书。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并且了解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方法。这本书是一部把握时代脉搏,反映英语教学改革最新发展方向的力作;它不仅告诉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教学,而且带给我们在英语教学领域更深刻的思考。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课堂尽量英语化。

尽量避免用母语进行教学,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单词和句型甚少,但我们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进门跟学生打招呼:“Good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我曾听一位老师在领读的时候是用:“One, two, three, go.”在教学的时候使用英语,尽量避免使用母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的氛围。

二、教学做到情景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 40 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首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如:“Who’s on duty today?” “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And you?”。建立如 Daily talk ,或 4 人一组的

“Pair work/Group work.”的 Make dialogues 等制度,来加强英语课的语言氛围。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幻灯、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创设情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教学内容。

再次,通过游戏活动来表现情景。因为游戏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课堂教学游戏,游戏会令他们动起来给学习带来快乐,是机械的句型操练起来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味。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4

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已经全面铺开。通过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数学学习,使我认识到: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新课程教学,本人也深深感知,新课标下数学教学与旧课标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具使用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以下是本人在学习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念上的差异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因此,在新教材中,非常注重设置问题的情境化。数学中很多的结论和证明并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首先通过思考题,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能动探究,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

二、教学过程上的差异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习的教育观转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际上也就是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训练和提高。

三、教学方式、方法上差异

长期以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育的逻辑和接受的逻辑,即教材中的章节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的单元,教材内容先后顺序无一变动地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授课方式基本上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师生互动少,学生的潜能没有充分得到发挥。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新课标也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及各种软件使学生更能直观的理解、认识数学的本质,并且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不足的地方加以正确引导,经过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数学知识应用的实践化和生活化

新课标要求数学知识应用的实践化和生活化,要求数学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即为“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所提出的思考题、探究题都是直接与生活中的问题,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的一些实例,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当前,教学方法五彩纷呈,举手投足不知所措,听了专家的报告,顿觉有晃然大悟之感:先学一家,融汇白家,发展创新,自成一家;先入格,后出格,入格求形似,出格求神似,一语道的,教学切不可赶时髦,摆花架子,盲目追随,死板硬套,而应该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性格、阅历、见识、语言表达、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不尽相同,若套用同一模式,势必洋相百出,不成体统。

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要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可照搬照套。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五彩缤纷的花园里,不可眼花缭乱,要学蜜蜂,采撷百花精华,自酿成蜜,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

通过学习使我深深认识到我们要先做人,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爱学生,爱同事,轻轻松松地当老师,快快乐乐地当老师,简简单单地当老师,放下包袱,抛却沉重,让微笑永远绽放在您的脸上!我们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导,能理解、宽容。

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后进的学生,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这不仅是从职业角度,更是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5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一、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6

20xx年8月30日,顺德区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音乐课程标准,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的教授给我们上了关于“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听了教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收获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理论。

教授详细的为我们解读了新课程标准,并对原标准与新标准进行对比,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前做好了铺垫,她具体举例低段的歌曲并进行了示范,让我们亲身参与到教学设计的活动中去,教我们新的教学方法,给我们讲解了新的课程理念。

音乐是用听觉来感觉音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提倡科学综合,不流于形式,应注重通过综合在综合的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随着新课程的推行,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在贯彻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指引下,音乐教学中大力提倡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内容,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彻底改变了以往“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单一的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改变应试教育中音乐课出现的机械训练,教学枯燥、呆板的模式,新的音乐课标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在20xx年以前,我国中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小学低年级加有“唱游”)欣赏、器乐和识谱四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本标准将原有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教学领域,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编创活动,加以集中并扩展为“创造”和“音乐相关文化”两个领域。上述四个教学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新的教学领域的划分,既体现了本学科21世纪的发展趋向及本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在不增加课程实施难度的前提下,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平衡对接。

例如:从学段的目标来看,1—2年级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这样激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学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3—6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识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器乐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本学段5—6年级的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欣赏的能力,能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音乐和音乐作品,而是人的各种可塑造的能力。教师要敢于培养自信的学生。教师必须要敢于表现自己,不管是好还是坏,音乐在所有学科当中是唯一当众表现自己的学科。每一个学生都愿意自己被关注,让学生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使他们快乐,提高生活质量。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7

新一轮新课改的风席卷了全国,山西也不例外,暑假以来,我参加了山西省继续教育的远程培训,以及我们去教育局组织的英语新课标的培训,这段时间的培训让我获益匪浅,眼界也开阔了不少,下面我来浅谈一下自己培训和学习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新课标指出,可以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要避免仅仅为满足考试需求而对教材进行取舍。对过去一味死记硬背的办法也不再提倡,要求积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营造逼真语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和形式要更直观、生动、形象。

一、提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新版《课程标准》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二、提倡采用重在语言运用的多种教学模式

新版《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将原来的“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无疑是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也是对除任务型教学方法之外的其它教学途径与方法的包容和认可,对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的肯定。

三、明确音标教学的基础地位

新版《课程标准》在五级知识目标里,将原来的“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改为“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这一修订明确了音标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定位,使课改以来一直困扰教师的“初中英语到底要不要教音标”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音标教学获得了足够的重视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有极大帮助。

四、语法教学内容有所调整

新版《课程标准》在语法项目表中对五级的要求也做了调整。调整后的语法项目难度降低了,要求更清晰了。如被动语态中只要求学生掌握含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中只要求掌握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目的状语的用法,而定语从句则只要求“能辨认出带有由that, which, who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这些对教师把握教学深度和难度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对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要上好新教材,我们教师非下苦工夫不可。

五、为了适应英语新课程改革需要,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2. 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5.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对《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认真地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实处,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让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提高和完善!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8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学习,特别是听了文老师的《新课程的有效教学》后,使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知识素养。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而网络研修则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通过本次培训获得的些许体会:

第一,对课程有了新的认识。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政治课的政治性,而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与知识性,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的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了人情味,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严重地影响了初中的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明确告诉我们,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使之成为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第二、新课程注重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品课的一大特色,特别要注重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思品教材知识是生硬乏味的,如何把乏味的知识变得让学生容易接受,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一大难题。思品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知识来理解和领悟教材知识,这才是思品课的主要目的,从而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灌输,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难以适应新社会的发展与需要。现代教学理论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掌握其规律,达到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目的。前人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探究式教学的观念是必要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9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讲到了“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兴趣、应用和过程”,我认为这正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重视兴趣,要求我们每节课的导入要生动,教师的思维角度要新,知识面要宽,课堂教学形式要形成自己的结构特色、语言特色、人格魅力,要重视数学的美感、灵感、直觉激发。比如,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多给学生创设游戏的情景,游戏活动符合低年级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既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重视应用,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并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对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策略,通过运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重视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过程”领悟知识的逻辑关系,体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在数学学习和省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过程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学期教学的过程、评价的过程,发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育作用。怎样才能使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即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怎样学习才是自主学习呢?《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中给出了精准而又通俗的解释,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它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作为现代人,必须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会学习的能力,并且终生都要不断地学习。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做某一件事,如果他是主动自愿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轻松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大;如果他是被动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痛苦的,疲惫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小。学生的学习也如此。所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和谐个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优势领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由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0

《化学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工作面临新挑战也是新的机遇,通过几年实践有以下体会:

1。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倡导向教师提出了新考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通过参加培训,自学教育理论,模仿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积极的从多渠道挖掘教学素材,为课程开展打好基础。正确认识教师要从以前的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老师从以前的课堂表演者转变成了现在的导演,从评价者变成了参与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师生关系从以往的“先知先觉”的绝对权威地位转变为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在课堂上,作为教师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倾听不同意见,使用“请帮助、有创意、再思考”等语言,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教师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2。广泛交往互动,提高学生能力

根据新课程要求,改变课堂上师问生答的单向交流,增加师生之间双向的交流以及同学间的互助交流的比率,养成在课堂上倾听学生的习惯,鼓励学生向老师置疑,提倡‘兵交兵’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在特定教学情境中的个性化创造,是教师依据创造和思维发展的原理,在教学中通过个性化的设计,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或策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

化学课多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一般是以给出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觉地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共同讨论,共同探讨,通过独立的思考得出探究的结论,并在教师的引领下应用所学解决实际的问题,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开展水资源状况调查、软皮蛋制作等家庭小实验,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更容易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方式的实施中,培养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及如何描述实验现象,学会通过分析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行交流与反思,提高了学生的口头的表达能力。通过课外的小实验,装置小制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觉得化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面向全体的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合作学习,我将班级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形式,每组推选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负责全组同学的探究分工和任务,激励同组学生发扬团队精神,开展公平竞争(角色一段时间后应该调换)。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认知上相互启发,情感上相互支持,轻松而愉快地学习新知识,学生表现的机会多,可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生生互动中体验学习过程。

3。做好课程研究,改革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在化学课中应用比较广泛,在进行实验教学、概念教学以及解决开放性、综合性问题的时候,都是比较适宜选用的。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学生实验;物质分类等概念的学习;以及中考复习中适合使用。为保证合作学习达到理想效果,要注意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公平的前提下开展竞争),职责明确,在教学中给予充足的分组研讨时间,一定让学生在独立思维之后,进行成果交流。

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非常有益,它的主要形式是将学科问题作为专题,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适用的研究方法,化学单元知识及专题复习时适用分析归纳法,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实验教学可采用作品分析法,对比研究实验方案的优劣;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可采取探索发现法,让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最高阶段,,教师要熟悉系统的相关知识,能从生活实际、史实故事等素材引发学生兴趣,展开广泛的联想,使学生会思考会提问,自觉通过实验探究,信息的捕捉、分析、重建等过程,掌握科学的学习探索方法,这对终身学习可起“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学方式的改革对提高教学效率意义重大,三种教学方式并不是孤立的,能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合作、研究,就是我们的努力目标。

4。改变评价方式,促进个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评价方式,则注重多维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具体实施时,切忌以成绩的高低定优差,可采用个人成绩提高分的评价形式,根据比较客观的测试成绩和日常表现,确定基础分,以后的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及各种测试时,不再只看分数的高低定优劣,而是对比成绩的变化,能更好的反映学生的努力过程和学习效果,提高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基础分数高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尤为可贵。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1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要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其次,新课改使我们广大英语老师面临新的挑战。因为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相关能力的提高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与时俱进,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设计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新课程背景下,设计者(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新的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呢?这是教师普遍关注的具体问题。经过这次《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学习,我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有了以下体会:

1、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2、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考虑与新《课标》同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运用和实践,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用”中学。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形式多样的操练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新《课标》明确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备课时,除了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任务。带着“任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更高。

4、在课堂上尽可能创造互动的机会,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积极表现自我。教师还可借助多种教学媒体设计出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情景对话、角色表演、比赛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5. 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如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机会。

总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每位教师要更新观念,敢于创新,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2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材培训、听课评课、教研讨论等,感到这一实验工作的迷惘,面对新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真感到无从下手。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基本定型,真要跨出这一步,实觉有些力不从心。通过与老师们的切磋、讨论和自己的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就自己的教学情况谈谈一点心得: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力争从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很好!说得真好!你懂得真多!你的想象非常丰富!真聪明!你的证明很有说服力!你的解法非常棒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经常赞赏学生,能促进师生间的融洽与友谊,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3、尝试做中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做中学的基本流程是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和猜想——分组讨论——调查和研究——得到并介绍自己的成果——结论——学生能力评定,它与课改的思想观念是不谋而同的,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性向。

通过学习使我在很大程度上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是势在必行的,新课程的制定对学生的品质素养、知识技能、学习方法给与全面关注,对知识技能把握层次较灵活,给予教材编写有很大的弹性,教材编写的弹性给予教师课堂设计较大的把握空间。但毫无疑问这些都给教师把握知识技能教学方面提出了困惑。因此做为教育最前线的教师,我们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无条件地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去努力。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3

上学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改实践与探索,并以此作为学校的窗口和亮点提升学校的品牌,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探步前行,高效课堂的构建初见端倪,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初见成效,这是值得可喜的开端。特别是最近几周人研讨课展示,使各备课组、任课老师进一步阐释了高效课堂的含义,特别感到欣慰的是各实验老师立足于自身教学实际,各显特色来构建高效课堂,本着多研究、多实践、多总结、多交流的原则,通过深化、提升来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通过今天的相互交流和研究,让我们大家坐在一起,相互借鉴、共同促进,我认为这次阶段总结、交流研讨活动给我们实验教师更明确了努力地方向,在一次次的听课、评议、交流活动中,让我们自身也得到了成长,拓宽了教学眼界,同时也更认识了推进课堂改革、创建高效课堂已势在必行,高效课堂的构建学校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活力。

从我校各学科新模式操作来看,应该说是成功的,我们把学生培训成了一个个优秀的“小老师”,彻底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手、口、脑解放出来,展示时“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讲解,全班学生围成一团,看着很乱,其实都有一条学习的.主线在控制调节着,目的是让全班学生都参与了学习的过程,主动学习远多于接受性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同学讲解。老师点拨等环节,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大量板演等暴露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了活动,不断生成许多精彩的东西,师生的思维通过不断的碰幢,产生智慧的火花。

我个人认为,改革无论用哪种模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学到新知,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有一个过程,先模仿才能生成,根据基本操作流程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渐进式地、有选择地同化到我的教学中来。在课堂模式的改革中,我们同样需要“变”,没有人能给我们提供现成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时段,设计导学案。就是要吸取他人成功较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机有效的溶入到我们的课改中去,要有地放矢地灵活的吸收。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的发展。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高效课堂改变了老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一个颠覆性的课堂教学革命。高效课堂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被动学这一现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老师的主导地位得以明确,学生改变这一观念以后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传统课堂上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老师的言语不可置疑,而孩子却是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敢提,更加不用说上台去展示了,当我们习惯了这种低效率、高消耗的教学已经历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早已成为一种教学习惯时,面对新的教学模式一时间转不过弯或不适应是在所难免的,但只要坚持、坚持、再坚持,课堂教学就会有奇迹发生。

其实,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是想让老师自己轻松一点,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历过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听课时觉得教师在课上真轻松,不用怎么板书,把教学目标、预习步骤打在投影上,课堂上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预习规定的时间后,让学生讲解,而且,还当场完成课堂作业,并当场批改。所以从目前我们学校所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再次感受到: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说话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在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我想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后让学生自己燃烧!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4

本人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中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对于新课标有一定的心得体会,现具体汇报如下: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或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从国际意识,时代需求,国民素质,个性发展的高度出发,是对于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意义。

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简单的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所谓数学事实指的是能运用数学及其方法去解决的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经验则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积累起来的。

1、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对中小学而言,大致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圣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就中小学数学而言,大致有以下十种:变换与转化,分解与组合,映射与反映,,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类比与猜想,演绎与归纳,假说与证明等。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教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独创性。

3、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未见专门的说明。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5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千万所中小学有计划地推进,课改的幸福曾给我们带来不少新鲜与激动。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很荣幸参加了几次新教材的培训,在06年的新学期,我又教上了新课改的数学教材,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新旧教材的对比:从教材与以往教材对比来说,有以下几点:

(1)新旧课本内容上,新教材较以往更广泛,它涉及到了概率,视图与投影,专门增设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数据的处理等内容.从内容体系上来看,编排顺序与以往也有较大差别,比如在几何证明中,把学生学会证明书写格式及要求放在全等三角形,四边形内容之后学习。

(2)新旧课本在知识深度上相比,新教材有一定程度下降,例如删掉繁杂的分母有理化运算,立方差,立方和公式.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进行因式分解时,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在初二上学期前对几何证明基本上不作要求,对数学用表的要求取消,删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

(3)新课本较旧课本知识理解程度要求进一步加强.例如:课本中专门设计了100万有多大,公园有多长、多宽(即估算面积有多大),多边形外角和的理解等以往的学生来不及或几乎从未思考过的深度.比如:学生体会百万分之一有多大本教材就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描述,学生就会对百万分之一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教材也更贴近生活。例如课本设计了图形的密铺,以及各种各样图案设计,利用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等进行图案设计的作业共有六套.学生对此能有许多创意进而激发出其学习热情。

(4)新教材更注重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及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例如课本在设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时,注重了从几何图形方面对公式的理解,利用面积相等的原理进行拼图。学习勾股定理时,利用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关系来引导学生发现勾股定理,用拼图来引导学生证明勾股定理,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证明勾股定理的多种方式,使认知更符合学生实际.又比如在无理数教材编排中,先通过学生认识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及非整数又非分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而后通过该对角线究竟有多长,利用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来理解有多大,并最后引入无理数的概念。

(5)新教材的练习量较以往大幅减少。阅读材料更丰富,涵盖数学趣题,例如柳卡趣题.博奕问题,数学史,数学方法,计算机解方程组的原理,WORD中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等诸多方面。

(二)教师教法的转变:

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课追求讲深讲透,一步到位。对精讲多练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认为精讲多练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诉给学生,然后相对于公式、定理的应用,编拟出很多题目要求学生做,大搞题海战术,从而使学生理解为学数学就是做题,而做题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

学生学到的不是数学,而只是解题技巧。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过程中,要学生自己动手,从一个条件(即已知一角或一边)能否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开始,逐渐增加条件,并由学生回答哪些肯定不可以,哪些暂时无法确定,在此应到学生适当的分类,再进行讲解。

在学生探索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所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时,学生很难举出反例,此时应及时帮助学生出示反例。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这一知识。在探索《轴对称》中角的对称轴时注意纠正学生对称轴是直线等都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应该去做的。在《镜子改变了什么》中,注意让学生自己探索实践,教师只需适时纠正就可以了!

(2)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例如“绝对值”一节的教学,我按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得出:

①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②零的绝对值是零

③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

①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

②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

③若a>0,则a =xx; 若a=0, 则 a =xx; 若a<0, 则 a =xx

④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第四篇: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

在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更加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从原有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去我们的传统教育,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抹平了学生的个性。而之所以提倡素质教育,原因在于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切忌整齐划一、统一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而且,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产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尤其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要多予以鼓励、肯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参,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要实施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简练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后,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从中悟出道理,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的学情,尤其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问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相关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基本都能回答上,从而体验一下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以及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从层次性出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并适时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够触类旁通。所以,和以往的教师角色不同,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转变。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启发,帮助,指引学生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肯学。教师用自己的巧妙高效的工作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帮助学生建构一生受用无穷的能力乃至生活工作的创造能力。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2

假期里我阅读了《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一书,读后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新课标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中小学校园,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教学方式。新课标改革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我们有必要对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进行再思考,以找准方向,促使课改顺利向前推进。

一.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新课程的实施,不能忽视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学生是核心,教师是新课程的实践者,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力量。在学习化生存的社会,在终生学习的思想得到提倡并深入人心的新世纪,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应该是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

二.重视人文功能,倡导以人为本

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基本的英语素质,构建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在教学和总坚持以人为本还体现在注意整体学生的水平、爱好等情况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明确学生应共同达到的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扩展和延伸的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及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

三.重视学习过程,在实践中学习

主张学生在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英语。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思想的核心是能做某事,即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了解教学要求和语言内容,制定可操作的活动计划,定位师生的角色,设置监控的方式,考虑评价的形式。

四.重视情感态度教学

把情感态度作为课表目标之一是情感因素的内涵、特征及其在语言学习和人的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情感态度很大程度上需要语言来传递和表达。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语言教学互动必须是富有感情的带有人性味儿的交流。在教学活动中纳入情感交流是英语教学模式的进步和向新课标转型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3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一、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4

20xx年8月30日,顺德区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音乐课程标准,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的教授给我们上了关于“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听了教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收获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理论。

教授详细的为我们解读了新课程标准,并对原标准与新标准进行对比,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前做好了铺垫,她具体举例低段的歌曲并进行了示范,让我们亲身参与到教学设计的活动中去,教我们新的教学方法,给我们讲解了新的课程理念。

音乐是用听觉来感觉音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提倡科学综合,不流于形式,应注重通过综合在综合的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随着新课程的推行,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在贯彻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指引下,音乐教学中大力提倡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内容,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彻底改变了以往“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单一的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改变应试教育中音乐课出现的机械训练,教学枯燥、呆板的模式,新的音乐课标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在20xx年以前,我国中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小学低年级加有“唱游”)欣赏、器乐和识谱四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本标准将原有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教学领域,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编创活动,加以集中并扩展为“创造”和“音乐相关文化”两个领域。上述四个教学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新的教学领域的划分,既体现了本学科21世纪的发展趋向及本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在不增加课程实施难度的前提下,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平衡对接。

例如:从学段的目标来看,1—2年级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这样激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学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3—6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识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器乐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本学段5—6年级的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欣赏的能力,能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音乐和音乐作品,而是人的各种可塑造的能力。教师要敢于培养自信的学生。教师必须要敢于表现自己,不管是好还是坏,音乐在所有学科当中是唯一当众表现自己的学科。每一个学生都愿意自己被关注,让学生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使他们快乐,提高生活质量。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5

通过几个月的网络培训,我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设计》,使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内容的呈现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与解释———应用与拓展———回顾与反思”的方式,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获得数学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和科学态度,而不是直接呈现解决问题的算法与结果。例如,在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内容时,可以采用下面这样具有实际背景的例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获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模型。

[例1] 暑假里,《新晚报》组织了“我们的小世界杯”足球邀请赛,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勇士队在第一轮比赛中赛了9场,只负了2场,共得17分,那么这个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呢?

二: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学知识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三:对于教材中一些通过操作而获得新知的安排,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从而去获取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而不是去机械的记忆。

四、老师要做到课后及时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及时改进教学。

五、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己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作为新人的我,在以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地酝酿、多思考、多学习,才能驾驭好教材,引导好学生。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6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千万所中小学有计划地推进,课改的幸福曾给我们带来不少新鲜与激动。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很荣幸参加了几次新教材的培训,在的新学期,我又教上了新课改的数学教材,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新旧教材的对比:从教材与以往教材对比来说,有以下几点:

(1)新旧课本内容上,新教材较以往更广泛,它涉及到了概率,视图与投影,专门增设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数据的处理等内容.从内容体系上来看,编排顺序与以往也有较大差别,比如在几何证明中,把学生学会证明书写格式及要求放在全等三角形,四边形内容之后学习。

(2)新旧课本在知识深度上相比,新教材有一定程度下降,例如删掉繁杂的分母有理化运算,立方差,立方和公式.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进行因式分解时,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在初二上学期前对几何证明基本上不作要求,对数学用表的要求取消,删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

(3)新课本较旧课本知识理解程度要求进一步加强.例如:课本中专门设计了100万有多大,公园有多长、多宽(即估算面积有多大),多边形外角和的理解等以往的学生来不及或几乎从未思考过的深度.比如:学生体会百万分之一有多大本教材就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描述,学生就会对百万分之一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教材也更贴近生活。例如课本设计了图形的密铺,以及各种各样图案设计,利用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等进行图案设计的作业共有六套.学生对此能有许多创意进而激发出其学习热情。

(4)新教材更注重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及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例如课本在设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时,注重了从几何图形方面对公式的理解,利用面积相等的原理进行拼图。学习勾股定理时,利用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关系来引导学生发现勾股定理,用拼图来引导学生证明勾股定理,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证明勾股定理的多种方式,使认知更符合学生实际.又比如在无理数教材编排中,先通过学生认识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及非整数又非分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而后通过该对角线究竟有多长,利用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来理解有多大,并最后引入无理数的概念。

(5)新教材的练习量较以往大幅减少。阅读材料更丰富,涵盖数学趣题,例如柳卡趣题.博奕问题,数学史,数学方法,计算机解方程组的原理,WORD中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等诸多方面。

(二)教师教法的转变:

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课追求讲深讲透,一步到位。对精讲多练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认为精讲多练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诉给学生,然后相对于公式、定理的应用,编拟出很多题目要求学生做,大搞题海战术,从而使学生理解为学数学就是做题,而做题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

学生学到的`不是数学,而只是解题技巧。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过程中,要学生自己动手,从一个条件(即已知一角或一边)能否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开始,逐渐增加条件,并由学生回答哪些肯定不可以,哪些暂时无法确定,在此应到学生适当的分类,再进行讲解。

在学生探索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所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时,学生很难举出反例,此时应及时帮助学生出示反例。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这一知识。在探索《轴对称》中角的对称轴时注意纠正学生对称轴是直线等都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应该去做的。在《镜子改变了什么》中,注意让学生自己探索实践,教师只需适时纠正就可以了!

(2)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例如“绝对值”一节的教学,我按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得出:

①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②零的绝对值是零

③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

①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

②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

③若a>0,则a =xx; 若a=0, 则 a =xx; 若a<0, 则 a =xx

④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7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材、教辅材料都是为了课堂教学服务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已经不再拘泥于现有的课本。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方式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充实了头脑,开阔了眼界,带来的是无穷的乐趣和愉悦的体验。

1。教材中的各种阅读性材料是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贴近生活,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拓展视野”等栏目的阅读材料大量介绍化学与生活、社会生产、现代科技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联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这些阅读材料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孤立与局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2。无论是探究性学习、小组学习,还是自主性学习,教师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拓展视野”选编的内容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与思考的兴趣。学生通过阅读学会独立获取、整合和反馈信息;通过阅读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的经验相结合,将其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并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自学的成就和乐趣。

3。新版教材十分注重向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化学发展历程方面的渗透。例如:抽象的原子结构的发现历经了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百余年的艰苦探索,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还在不断延续。我国科学家张青莲精确测定了铟、锑、铈、铕等相对原子质量;20世纪20xx年代,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现了”联合制碱法”,打破了外国人对制碱的垄断,造福于人类。这些阅读材料,印证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它们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深刻体会到人类揭示自然科学奥秘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任何一个人类的发明、创造都是科学家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探索的结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通过阅读“拓展视野”等材料,学生将进一步我国在生物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懂得结合身边的现象、联系生活生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原理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领域中的运用,以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的热情。

“拓展视野”栏目短小精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为了充分发挥阅读材料的教学价值,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新教材中的阅读部分通俗易懂,学生可通过自主阅读获得知识、结论和方法。教师需要结合材料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适当布置思考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让阅读紧扣教学主旨。

2。学以致用是阅读的作用之一。教师根据材料的内容,让学生以提问、对话等形式回答问题,交流心得,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材料中的重点、关键字词,培养学生理解内涵、整合加工信息的能力。

3。阅读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师应挖掘材料的深层次含义,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例如,在介绍“侯德榜与联合制碱法”时,可以增加简介联合制碱法的基本步骤,让学生练习书写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并结合工业生产的效率问题,适时提出联合制碱法的重大意义。教师要善于根据材料的特点,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当的课题,拓展探究性学习的外延。

(八)“整理与归纳”即在每章结束前,提示学生参照所给的问题或线索整理知识,改变过去直叙知识要点后小结,以问题的形式联系本章重点知识、技能和方法,并兼顾对观念性问题的思考,从而增加自我反思和评价的力度。)

“整理与归纳”栏目安排教材各章末,该栏目和过去教材中的“本章小结”相似,但它一改过去章小结直接陈述或以框图表示本章知识点的做法,而是针对每一章的主要内容理出一些问题(线索),作为帮助学生进行小结的支架。栏目由导语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导语对学习采用的方式加以说明,而正文则指明了整理与归纳的内容。

“整理与归纳”的教学要求:

“整理与归纳”栏目的学习,是化学学习的重要一环,是章节学习的必要补充,是优化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能力、改进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该栏目的教学效益呢?

1。更新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为落实“整理与归纳”栏目的教学,改变过去由教师包办替代的现状,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认知结构理解和建构新的认知建构的过程。

(2)正确认识整理与归纳的作用。从认知的角度看,归纳与整理有利于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逐步完成,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参与整理与归纳活动,还有利于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

(3)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整理与归纳的欲望和能力、尊重学生在归纳与整理活动过程中的行为与表现。只有信任学生,才能放手让学生去归纳总结、整理知识;只有尊重学生,学生习·会在宽松条件下积极参与。

2。调动学生思维

由于整理与归纳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理与归纳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切实实地发挥栏目应有的作用。为确保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三点:

(1)提出明确要求,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整理与归纳活动中来,根据栏目提供问题进行思考、交流与讨论,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

(2)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在课堂或课外让学生充分思考。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交流,只有充分思考的交流,才是高质量的交流。

(3)给予充分的交流与表达的时间。教师作为整理与归纳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必须为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个人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间思维的碰撞:有了思维的碰撞,才能引发学生的反思,并进一步诱发学生新的思考,从而发挥思考、讨论与交流的最大效益。

3。给予方法指导

前面指出,学生虽然具有自主整理与归纳知识的愿望和潜能,但是,作为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基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要能很好地运用相关方法、完整有序地归纳、整理一章内容并科学、合理、简约地表示出来是不可能的,甚至有些学生在要求自行整理与归纳知识时,可能会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方法指导,并将整理与归纳的指导工作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1)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策略,让学生掌握联想、比较、图示、聚类、概括、归纳等方法,并结合具体知识,指导学生设计知识结构或网络图。例如,指导学生按因果关系(如:组成—性质一用途、制法和保存)、按事物发展关系(如:金属一金属氧化物一碱一盐)、按物质问反应或相互转化关系等组织知识,画出物质关系图。

(2)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给予不同的指导。例如,对于知识应用型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扩大知识应用范围,打破学生在心理上对知识的封闭状态,增加知识的弹性:对于探究实践型的问题,强调探究与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调查、实验、访问、查阅资料等的方法,以及撰写小论文是的注意事项以及交流的形式、内容等。

4。及时反馈与评价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栏目问题(或线索)的综合程度,经过学生自身努力和小组共同探讨所得到的知识关系图(表)等可能是正确的,但不一定是最优化的;也可能只涉及部分内容,但不够完整、全面: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表达欠科学性和条理性等。这就要求对学生整理与归纳的结果及时予以反馈与评价。

要有效地进行反馈与评价,首要的工作是对整理与归纳成果进行展示与交流。如何展示呢?通常可以采用如下儿秆方法:(1)在板报或专题栏中展示,组织同学们相互评议并提出改进意见;(2)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引用,并组织同学在课堂上交流、讨论;(3)召开交流会、讨论会,让同学讲述、介绍并相互探讨。教师在交流活动中要及时观察、认真听取、深入剖析,同时作出评价:对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好的现象、所听到独到见解、好的整理结果等,应给予充分肯定、表扬与鼓励;而对活动中不好的表现、错误的答案要及时予以纠正;对不完善的内容要及时予以补充等。从而做到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完善网络、激发情感等。

综上所述,新教材增加的这些栏目不仅使得教科书充满活力——语言生动、简明扼要、形式多样,而且拓展了教材功能——对话功能,充分体现教与学、人(师、生)与书之间的互动性,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和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当然,不同栏目有不同的教学功能;而栏目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科学施教。因此,教材中,必须深入挖掘栏目教学价值,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8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学习,特别是听了文老师的《新课程的有效教学》后,使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知识素养。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而网络研修则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通过本次培训获得的些许体会:

第一,对课程有了新的认识。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政治课的政治性,而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与知识性,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的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了人情味,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严重地影响了初中的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明确告诉我们,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使之成为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第二、新课程注重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品课的一大特色,特别要注重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思品教材知识是生硬乏味的,如何把乏味的知识变得让学生容易接受,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一大难题。思品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知识来理解和领悟教材知识,这才是思品课的主要目的,从而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灌输,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难以适应新社会的发展与需要。现代教学理论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掌握其规律,达到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目的。前人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探究式教学的观念是必要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9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材培训、听课评课、教研讨论等,感到这一实验工作的迷惘,面对新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真感到无从下手。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基本定型,真要跨出这一步,实觉有些力不从心。通过与老师们的切磋、讨论和自己的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就自己的教学情况谈谈一点心得: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力争从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很好!说得真好!你懂得真多!你的想象非常丰富!真聪明!你的证明很有说服力!你的解法非常棒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经常赞赏学生,能促进师生间的融洽与友谊,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3、尝试做中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做中学的基本流程是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和猜想——分组讨论——调查和研究——得到并介绍自己的成果——结论——学生能力评定,它与课改的思想观念是不谋而同的,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性向。

通过学习使我在很大程度上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是势在必行的,新课程的制定对学生的品质素养、知识技能、学习方法给与全面关注,对知识技能把握层次较灵活,给予教材编写有很大的弹性,教材编写的弹性给予教师课堂设计较大的把握空间。但毫无疑问这些都给教师把握知识技能教学方面提出了困惑。因此做为教育最前线的教师,我们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无条件地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去努力。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0

本人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中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对于新课标有一定的心得体会,现具体汇报如下: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或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从国际意识,时代需求,国民素质,个性发展的高度出发,是对于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意义。

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简单的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所谓数学事实指的是能运用数学及其方法去解决的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经验则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积累起来的。

1、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对中小学而言,大致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圣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就中小学数学而言,大致有以下十种:变换与转化,分解与组合,映射与反映,,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类比与猜想,演绎与归纳,假说与证明等。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教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独创性。

3、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未见专门的说明。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1

通过暑假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本人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理论上得到了充实和提升,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来说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数学属于全体大众,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因此,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教师要改变使原来内涵丰厚、品位高雅的课程异化为以复制系统知识为目的的大工业生产式的流水作业的做法,不能再以课程知识的拥有者和权威自居。应将“教程”转变为“学程”,将“知识施与”转变为“教育交往”。教师作为全人格和全心灵的交往者,既不视学生为承纳知识的容器,也不被学生视作获取知识的对象和手段,应具有民主理念与生本理念。教师要从“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在课程的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以生为本、“全人”发展的课程理念。

二、不断实践,转变教学行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以及考试压力的影响,我们在贯彻新课程上面可能或多或少打些折扣,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只有不断实践,努力将新课程理念运用到实践中,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首先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应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建构他们的知识,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如: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表现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更能促进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动用有关数学经验去思想、去解决问题。

还有如:多做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实践,数学上的很多问题还是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尤为显得重要,学生普遍反映: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学得会。

三、注重形成过程,突出激励机制。

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体验。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作为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一条线。同时要不断的鼓励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眼,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要将评价重点由终结性转向过程性与形成性,引导学生不仅求“知”,更要求“德”,不但“学好”,更要“好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要以自己其独具的眼力和襟怀来悦纳学习个体之间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要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放飞生命的灵思和才情。

四、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衔接问题。

现行初中教材中,对于一些常用的知识和方法有许多遗留的内容,如韦达定理、分母有理化、十字相乘法以及三角形四心问题等,而这些内容是我门在高中阶段必须用到的知识点。对于这些内容应如何处理?应该安排何时补充这些内容比较合适?是放在所有新课之前单独讲授还是在讲授有关内容时穿插进来?这些都是在新高一教学中不可避免会碰到的问题。

(二)关于新教材该如何把握难度的问题。

新课标实施不久,对新教材的了解和把握还有所欠缺,课程内容要求高,难点集中,习题配置较少;信息技术要求太高,师生负担较重。加上对应的参考资料比较缺乏,现存的资料对教材难度的把握不甚明确,如新旧教材中对于函数定义域和值域这块内容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对教学和考试中的难度的确定的尺度不易把握。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2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讲到了“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兴趣、应用和过程”,我认为这正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重视兴趣,要求我们每节课的导入要生动,教师的思维角度要新,知识面要宽,课堂教学形式要形成自己的结构特色、语言特色、人格魅力,要重视数学的美感、灵感、直觉激发。比如,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多给学生创设游戏的情景,游戏活动符合低年级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既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重视应用,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并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对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策略,通过运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重视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过程”领悟知识的逻辑关系,体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在数学学习和省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过程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学期教学的过程、评价的过程,发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育作用。怎样才能使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即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怎样学习才是自主学习呢?《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中给出了精准而又通俗的解释,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它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作为现代人,必须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会学习的能力,并且终生都要不断地学习。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做某一件事,如果他是主动自愿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轻松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大;如果他是被动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痛苦的,疲惫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小。学生的学习也如此。所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和谐个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优势领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由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3

解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让我认识到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性及改革的实质性,在新教学理念的支配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一改以往语文教学孤立,封闭,僵化的局面,下面,我就这几方面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改变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营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使他们的心灵世界也通明透亮。孕育着这样的心灵,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从外部走向内部,从客体走向主体,一句话,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二、创设情境,轻松学习。

《新课标》更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强化语言实践便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的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够和谐地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既能让学生充分阅读,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阅读的作用。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三、拓宽外延,夯实基础。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如(七~九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80篇。但同时又要求,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以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这就提醒我们必须继续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课本的选文是一部小百科全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教师应像导演、像领航员,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书法训练、日记撰写、诗歌背诵等等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四、注重评价,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综上所述, 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所淘汰,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4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演”这种形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中来。无论他们的舞姿是否优美,动作是否合拍,都是他们对音乐发自内心的感受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演”的机会,就会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一、让“歌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歌表演是在歌曲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表达歌词的内容,揭示音乐的形象,是最简单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唱表现形式。学生演唱的许多歌曲的歌词内容都有一定的可表现性,通过肢体语言表演出这些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记忆歌词,提高其表演能力。

如在教唱一年级《小雨沙沙》这首歌时,先学唱歌曲,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种子破土而出的形象是怎样的?让一部分同学扮演种子,一部分同学扮演小雨,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并引导学生把种子在雨水滋润下破土而出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同学们恰当表现了春雨细无声的形态,看来他们已经进入到音乐的情境中了。

二、让“集体舞”表演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集体舞讲究同伴之间的交流、协作。通过集体舞的表演,能增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亲和力,加深感情的发展,也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教学生跳一年级《雁儿飞》集体舞的时候,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及团结友爱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歌曲是几拍子的,然后通过范唱、学唱先掌握歌曲。

接着,放开音乐,让孩子随着音乐练习雁儿飞的动作,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唱啊,飞啊,真象一只自由飞翔的雁儿。接着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大雁飞行时会有哪些队形?然后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歌词内容,自由设计动作队形来表演集体舞《雁儿飞》,并进行比赛。让他们小组间进行点评,表演好在哪里?结果大家各抒己见,点评的头头是道。在集体舞的学习表演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在不断地增强。

三、让“音乐剧”表演加强学生的实践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儿童音乐剧是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在低年级教学活动中,我看到好多歌曲都是以音乐剧形式出现的。它能提高学生在主动学习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并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如在教唱二年级《大鹿之歌》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把《大鹿之歌》创编成音乐剧表演一下,然后我对他们进行了分组和角色的分配。他们自导自演,当场打扮,而表演的结果真是出人意料,大鹿的沉着,兔子的惊慌,猎人的凶狠,被他们演绎的诙谐有趣而淋漓尽致,甚至下课了还意犹未尽,沉浸在表演的快乐中。

看来,音乐剧已经搭成了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 综上所述,小学生低年级阶段,学生还是一群孩子,在他们的内心里充满着天真、灿烂、纯洁、活泼,而表演活动正好释放了他们最纯真的一面。音乐加表演就是乐园,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当老师的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让音乐表演成为每一个孩子敲开音乐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吧!

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5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之后,我知道了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学科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以学生的亲自实践和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学科课程有很大的不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素质,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第二部分“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教学设计与评析”,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设计与活动过程。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的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怎样进行学生实践活动有了一些思路。案例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综合活动”四个领域,其中,综合活动展示的是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主题班会与学校大型活动的活动设计与流程,更便于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地借鉴。

人与自我教学案例中,“学生与网吧”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活动设计:主题的提出、活动目标、活动设计、活动过程(活动计划和活动展开两个方面)教师反思、点评。在这一部分里,不仅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法,而且明确了一种让我的学生能更好的对待网吧使用网络的教育方法,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比老师家长的说教更有效果。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了能力。 “学生与网吧”的课题,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从而主动拒绝网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习惯接受老师或者书本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新课程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新课程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姜振华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观念、行为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从知识权威逐步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注意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彰显,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了整体的培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将逐步形成;教学过程将从禁锢走向开放,教师不再完全依赖于教材,而是通过挖掘、补充和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来组织教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由个体学习变为合作学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以往单纯的听教师讲变为与老师学生交流合作,共同探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内容、方法也被愈来愈多的师生所接受。这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契机。作为旧课程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受旧体制影响,而用曾经受到的教育方式去对待现在的学生;而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人,又充满着生机和创新,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去开创新的辉煌。

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凭一己之想,一日可得的,而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首先需要的是一套有指导性的方法和观念 去引导和学习。因此,我怀着一颗学习、再学习的心,认真阅读了《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一书,希望能从此书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来指导引导自己的教学。

下面我就从新课改下教师的变化来简单的谈谈我对教师角色转变的一点认识。

1、从教育本质的看,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从教育的功能看,教育既要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从教育与儿童的关系看,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前,在课堂上,我一人说了算,而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健全学生人格。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时给以最大的帮助。当学生对主题争议不定时,我给以指导,并对那些持“不同政见者”给以肯定;对于那些很少发言的学习困难学生,我会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解除他心中的恐惧。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方面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是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我的任务减轻了,我的担子也更重了。

课改是个新事物,有它的活力和发展空间,这给我们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广阔天地,而我也会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把自身锻炼成为一代新型教师。要做一名高素质、高效率的智慧型的教师,还要更新新的理念,与时俱进。因为一定的理念支配着一定的行为,教育也不例外。只有深刻领会当代教育理念的内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

理论素养开启教育大门的钥匙,要照亮学生,先要自己身上有光明;要点燃学生,先要自己心中有火种。我要如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

下载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姚艳丽(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心得姚艳丽(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新课程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内容、方法也被愈来愈多的师生所接受。这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既是一次考验,也是......

    化学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

    化学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 化学新课程教学学习心得1 《化学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工作面临新挑战也是......

    敬艳丽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科学城一小 敬艳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协商、诞生、瞻仰、飘拂、汇集、宣告”等词语。 2、理解课......

    新课程教学设计(合集)

    《新课程教学设计》 专题1:教学目标的设计 开篇小语: 所谓目标是指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也就是说目标是与行为相关联的,任何行为都不可缺少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中的行为是教学,......

    新课程教学设计初探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兴庆区三小 杨丽华 一、什么叫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通常的说,就是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

    浅谈新课程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教学设计 泸县五中 刘刚 经过一年的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收获颇丰,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方法,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受......

    新课程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发布者:许允 发布时间: 2012-10-22 17:15:29“新课标”对于我们来说已不陌生,但真能理解透,把它渗入教学中又绝非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每一位教师......

    新课程学习心得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多年的时间了,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通过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