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工流动党员管理和流动党支部建设初探-2500

时间:2019-05-13 06:1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教工流动党员管理和流动党支部建设初探-250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教工流动党员管理和流动党支部建设初探-2500》。

第一篇:高校教工流动党员管理和流动党支部建设初探-2500

高校教工流动党员管理和流动党支部建设初探

阮财斌 摘要:本文分析高校教工流动党员特点,剖析教育管理的困境,提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健全组织机构夯实党建基础,完善制度加强服务,创新载体发挥作用等对策。关键词:教工流动党员;流动党支部

近年来,随着国家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

[1]殊的群体——非事业编制教职工(包括人事代理、劳务派遣、合同工等)。后勤保障和继

续教育办学中非事业编制教职工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中的党员,由于人事档案不在高校、所在党支部有利益分配、主观不愿意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组织关系没有转到高校,成为流动党员。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如何加强对流动教工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高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成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课题。

一、高校教工流动党员特点

1、身份背景复杂多样

高校教工流动党员来自不同的领域,有的是高校的毕业生、城镇下岗职工、退休人员、自由职业者,也有的是高校事业编制职工的家属,来源多种多样。

2、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教工流动党员的文化素质与其工作性质有一定的关联性,参差不齐。从事后勤服务的教工党员通常为初中学历;从事行政管理、支持服务以及实验技术等工作,一般有大专水平,或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甚至也有研究生文凭。

3、思想认识相对落后

由于高校用工标准不一,加上身份背景、文化素质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认识、综合水平相对落后,大都想得过且过,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不强,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得失,对高校的发展漠不关心,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积极为单位的发展出谋献策,组织纪律观念比较淡薄。

4、工作稳定性较差

有些高校教工流动党员与在编职工同岗同级,但收入待遇上却很难同岗同酬,社会保障也较差,以致产生不平衡心理,思想压抑。只要有待遇相对好一点的工作,那些有技术、有能力、有“关系”、年富力强的教工党员就会马上另谋高就,流动性较强。

二、高校教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困境

1、人数难掌握。高校的教工流动党员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办理了组织接转手续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和预备党员。第二类是“自报党员”,即在简历的“政治面貌”栏目中填写了党员身份,或进校后向党组织表明了自己的党员身份,但未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第三类是不愿意公开自己党员身份的“隐

[2]性党员”。

2、身份难明确。高校教工的“自报党员”由于既未按规定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又未领取 《流动党员活动证》,其党员身份因缺乏相应的手续和正规的证明文件而难以确定。

3、管理难到位。而流动教工党员因原单位管不到,高校又不好管,对学校党的活动有兴趣就参加,没兴趣就不参加;有时间就参加,没时间就不参加,有甚者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成了“四不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4、作用难发挥。很多流动党员长时间脱离党组织,得不到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加之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党性意识淡化、思想观念僵化、先锋模范作用弱化,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

三、高校教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流动党支部建设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校历来十分重视在高级知识分子、青年教师及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在非事业编制教工的党建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存在重直管党员、轻流动党员的现象。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对教工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是加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推动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2、健全组织机构,夯实党建基础。一是要健全各级党的组织,完善学校党委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真正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二是配备专职组织员,明确其管理职责,进行业务培训,确保教工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有人抓。三是选准配强支部书记,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的人选拔出来。

3、完善制度,加强服务。一是要建立健全教工流动党员摸查、登记、管理制度,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明确对教工流动党员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每一个教工流动党员能及时办理好组织转接手续,并被编入相应的支部,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的教育和监督。二是要落实各基层党委和党总支对教工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经费和活动场地保障。三是要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教工流动党员,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得到党组织的指引、关怀和帮助,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亲和力。四是高校要把对教工流动党员管理列入各基层党组织年度考核指标,调动积极性,切实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4、创新载体,发挥作用。流动党支部要创新载体和方式,把活动的主题、形式与高校的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首先,不断创新党内组织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坚持以党员需求为出发点,既有政治理论学习、党性党纪教育,又有职业能力提升、职业发展指导等讲座共同组成流动党支部丰富的组织生活。其次,可运用互联网,建立网上党校、网络党员之家等,增强党员学习兴趣,提供其与党组织联系便利、快捷的途径,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接受党的教育管理。再者,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奉献日、服务区等载体活动,引导教工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性观念、组织观念,提高党组织的[3]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最后,通过教工流动党员担任在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建联系

人和学生党员成长导师等工作,开展师生党支部共建活动,进一步创新党建模式,提高党建工作的效果,发挥教工流动党员在党建联动中的力量与作用,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赖显明等.高校非事业编制职工党建工作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9).[2]邓江祁.关于加强民办高校教职工流动党员管理和教育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3(3).[3]辛春等.流动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2).[作者简介]阮财斌(1980.11),男,浙江乐清人,浙江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党建与思政课题”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及流动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继续教育学院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DS201302Z)。

联系方式:阮财斌,***,38096253@qq.com,浙江杭州文一路118号浙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第二篇:流动党员管理办法(高校)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结合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一、党组织关系接收

凡参加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就业代理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在转交毕业生档案、办理户籍关系的同时,应将党组织关系转移至吉林省教育厅机关党委,编入中心党组织统一管理。

二、领取《流动党员证》

凡落入中心党组织的毕业生党员在转交档案同时,应在中心领取《流动党员证》.它是流动党员临时组织关系的证明.流动党员可持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基层党委、总支或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三、党组织关系转出

参加就业代理且党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党组织的党员,在以下情况应办理党组织关系转出:(1)落实就业单位且党组织健全的.(2)考取研究生或进修学习的.(3)自愿将组织关系转回生源地的.四、预备党员转正

参加就业代理的高校毕业生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每半年向中心党支部递交一份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汇报。预备期满前一个月应向中心党组织递交书面转正申请,领取《预备党员转正综合情况汇报表》和《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

五、建立考核制度

参加就业代理的高校毕业生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自觉遵

守党的纪律,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和考察。中心党支部每年对就业代理的党员进行一次考核,以邮寄、传真或网络的方式发放《流动党员考核表》。本人要认真填写,真实反映一年来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的情况,由所在地单位(家庭所在社区、街道、村委会)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报中心党组织,经审查后存入本人档案。

六、党费收缴

参加就业代理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应持流动党员证按期交纳党费,每月缴纳不便的可每季度向中心党组织缴纳一次。党章规定:党员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交纳党费或不参加组织活动的,按自动脱党处理。有工资收入的按有关规定交纳,没有经济收入或交纳党费有困难的每月缴纳2元。

七、党的组织生活

参加就业代理的高校毕业生党员需与中心党组织经常保持联系,积极主动的参加中心党组织每年集中组织的各项活动。要主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时事政治;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每年定期向党组织提交思想汇报,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等。因故不能参加的,须向中心党组织请假并说明情况。不能参加集中活动的党员,要通过网络、电话、邮寄等方式了解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内容,并以书面形式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

八、定期汇总上报

中心党组织每半年将参加就业代理的党员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并向上级党委报告;年终以书面形式报告全年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情况。

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办理流程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结合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办理流程。

一、转入党员组织关系

1、转入条件:

已与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签订就业代理协议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把党组织关系转到中心流动党员支部统一管理。

2、转入程序:

办理党组织关系接收手续时需提供下列材料:

1由毕业学校统一开具的组织关系介绍信,介绍信名头为:吉○林省教育厅机关党委;

2就业代理协议书; ○3预备党员需将本人党组织关系存放在中心流动党员支部统一○管理;

另:预备党员办理转正手续时,需由本人在预备期满前一个月来我中心领取《预备党员转正综合情况汇报表》和《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以上材料需经所在工作单位、学校、家庭所在社区、街道、村委会签署考察意见并加盖党章(如工作单位党组织不健全的,按要求应由现单位两名党员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须上交一份手写版转正申请和两份思想汇报(上、下半年各一份),否则中心无法为其办理转正手续;

二、转出党员组织关系 1.转出条件:

毕业生档案转出中心时,应同时办理党组织关系转出手续。

2、转出程序:

办理党组织关系转出手续时需提供下列材料:

○1落实就业单位且单位党组织健全的:需提供接收单位的党组织关系名头或上级党委名头;

2就业单位党组织不健全或暂未落实就业单位仍要转出党组织○关系的:可以将党组织关系迁回生源所在地或选择各地人事代理机构进行统一保管,同时提供党组织关系接收单位名头或上级党委名头;

3结清党费并返还中心发放的《流动党员证》。○党组织关系办理详解及注意事项:

1、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有效期限为60天,流动党员必须在有效期内到接收单位报到。流动党员将党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入接收地后一周内需将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单传真或邮寄回来。

2、依据流动党员管理办法规定:流动党员应定期交纳党费,同时需每年向党组织提交思想汇报,积极主动地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在邮寄《思想汇报》等书面材料时,要写清姓名、毕业学校、届别、专业、出生日期及本人联系电话,以确保流动党员信息的准确性。流动党员联系方式发生变更要及时通知中心党组织并将变更后信息发送电子邮件至2632010948@qq.com。

3、流动党员办理档案转出手续时应同时将党组织关系一并迁出。

4、以下几种情况,中心流动党支部无法为其办理党组织关系接转手续:

1超期报到的:在超过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有效期限后到接收 ○单位党组织报到的;

2党组织关系介绍信丢失未按期补办的:党组织关系介绍信丢○失后,未在有效期内办理补办手续且无现接收单位出具有效证明材料的;3在有效期内拟更改接收地的: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出后未去接○收地报到现要求更换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的。

另:请各高校将正式党员的党组织关系材料一并合放到毕业生学籍档案里统一与我中心办理档案交接手续,另将预备党员的党组织关系材料从学籍档案里单独取出由学生本人交到中心流动党支部统一管理。

第三篇: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外国语学院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在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根据党章和校党委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流动党员是指:离开原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到外地务工、经商、居住等,又不能回原所属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无固定地点或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以及流入到本单位党委管辖范围内未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

(一)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1、流动党员的管理由流动党员所在党支部支委统一包管,包括抓好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党费收缴等。

2、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

况、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3、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

二、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1、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党支部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并报党总支备案;每年至少查验一次外出党员的《流动党员活动证》,使用满三年的,应及时换发新证。

2、掌握外出党员的外出原因、外出时间、流动去向、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并由基层党总支备案。

3、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4、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5、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三、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流动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流入地参加党的日常组织生活,在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参加选举等重要活动,自觉接受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外出前,应主动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事由、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2、主动与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至两次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外出地点、就业单位、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和有关党组织报告。

3、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流出地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一)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及党组织设置

1、党员流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党组织应及时为他们转移组织关系。其中外出时间较长(6个月以上),地点比较固定的,应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入所去地区、单位的党组织。外出时间较短(6个月以内)或组织关系暂时无法转移的,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的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短期外出(6个月以内)学习进修、借调工作、办理公务、休假探亲等,应开具党员证明信,交所去地区、单位党组织。

2、党员所去单位党组织健全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 到其所去单位的党组织;党员所去单位组织不健全的,应将

党员组织关系转到其所去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党组织或转移到所去单位所在地的乡镇(党工委)党组织。党员在流动中将人事关系和档案保存在市县人才(劳动)服务中心的,市县人才(劳动)服务中心党组织应接收这些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或某些原因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的组织关系。

3、集体外出、地点相对集中,且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可通过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进行管理。

4、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其它有效证明的外来党员,各党总支应在验证后及时接收,将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进行教育管理,把流动党员纳入本单位党员教育管理的整体工作中。

5、针对流动党员分布广、成份复杂、流动松散这一实际情况,要从健全组织着手,建立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乱的管理体系,按地域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在外出流动党员人数较多,职业相对稳定,且有相对稳定活动区域的地点建立管理站;在外出流动党员人数少、外出时间短、流动相对较快的地方,建立临时管理站。通过设立管理站,使每个地域的流动党员就近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家”。

6、管理站内推选联络人。每个管理站中工作相对比较稳定,组织协调、活动能力较强的党员被确定为联络人,对流动党员进行直接管理。

(二)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1、党支部对外出党员进行行前教育,要求外出党员外 出期间必须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季度至少一次以书面或电话等形式向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联系,汇报

思想和工作情况。要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并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向上级党总支汇报,向流出地党组织反馈。各党总支要对接收的流动党员进行备案。

2、各党支部按流动党员的多少进行分工负责联系;党支部要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一人一挂钩,建立党员联络信息卡,及时掌握流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党支部书记或指定的联系人每月至少要与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支部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收缴党费等。各党总支每年春节或“七一”要寄送一份慰问信给流动党员。联系人应负责做好外出流动党员的汇报情况记录,每季度向党总支汇报流动党员的联系情况,并作好流动党员过组织生活及交纳党费情况记录,在召开支部大会时,将联系情况向所在支部全体党员通报。

3、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由党总支书记李新龙负总责,各支部书记具体负责,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列为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形成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将定期不定期地对学生党支部、教师党支部开展检查,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单位要追究领导责任;联系责任人要及时与外出党员进行联系,如果对外出党员的情况不了解或联系工作不到位的,追究联系责任人的责任。

4、各党支部每年年初要组织力量对流动党员队伍状况

进行全面调查,摸清情况,造册登记,并报党总支备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探索抓好流动党员管理的新路子,总结推广好经验,推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5、流动党员的党费一般应由党员个人按月交纳,特殊情况可以托人代交、邮寄、预交或补交,但预交补交的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6、预备党员在其预备期间流动的,到转正时由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负责考察,在征求对方党组织的意见后,再讨论是否按期转正并办理手续。在流动中发展的预备党员,离开发展其入党的党组织时,由所在党组织作出鉴定,并将材料寄送所去地区、单位党组织。

7、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每年底应回我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并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如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的,要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支部大会同意,并委托其联系人向支部大会报告外出期间思想、工作情况,由党支部在本人缺席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评议。

8、建立流动党员考核机制,制定流动党员考核办法,从德、能、勤、绩、廉等几个方面对流动党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比先进的重要参考。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开展优秀流动党小组、流动党员评比表彰活动;在“优秀共产党员”、“党员积极分子”评比表彰活动中,给予流动党员一定名额;要积极宣传优秀流动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流动党员创新创业的热情。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如无正当理由,不与组织联系,同时又拒绝组织

上联系,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向组织汇报外出的思想、工作情况)不缴纳党费,应作除名或自动脱党处理。

9、搭建流动党员服务平台,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制定定期走访和活动制度,对流动党员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加强沟通和联系,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提供必要的服务,杜绝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上出“组织缺位”现象。要坚持服务为本,急流动党员之所需、谋流动党员之所求,开展以“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 2016年???

第四篇:流动党员管理

运河街道多举措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运河街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管理的新办法,较好地解决了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教育难适应,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问题,对于确保党员先进性。

一是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员流动性越来越大,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教育管理上却存在着“五不管”现象,即流动性大、不好管;认识不清,不想管;模式老化、不会管;党员思想复杂、不服管;两地缺乏沟通、互不管。这种情况的存在,势必使党员失去管理和监督,无法保证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对此,街道党委坚持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按照“条地结合、内外结合”的模式,先后制订了流动党员和离退休职工党员管理办法,实行由流入、流出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双向管理”,变“两不管、两头松”为“两地管、双落实”,激发了落实组织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让流动党员“有家可归”。坚持因地制宜,健全基层组织。针对流动党员大多集中在“两新”组织、社区、企业和离退休干部中的分布特点,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时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确保科学管理。做到了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清、流动方向清、联系方式清、参加组织生活情况清。截止目前,全街所有流动党员落实了“双找”制度,将那些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流动党员,重新凝聚到党组织周围。

三是让流动党员“有功可建”。街道党委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激发了党员的荣誉感,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教育培训,使党员在流动时党性不断增强。鼓励党员大胆创业,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丰富党建主题活动内容,使每一个流动党员都成为一面流动的旗帜。通过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发挥了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为推动街道经济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五篇:流动党员管理

村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活动的党员。为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根据上级文件有关精神,对我村流动党员管理规定如下:

一、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流动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流入地参加党的日常组织生活,在村党组织参加选举等重要活动,自觉接受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外出前,应向村党组织报告外出事由、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2、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流动党员原则上应当按月交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等原因按月交纳确有困难的,可以按季交纳。

3、主动与村党组织保持联系,每年至少向村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外出地点、就业单位、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村党组织和有关党组织报告。

4、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村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二、区别情况进行管理

1、外出时间较长(6个月以上)、地点比较固定的,应将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至所去地(单位)党组织。

2、外出时间较短(6个月以内),且地点比较固定,应开具党员证明信,交所去地(单位)党组织。

3、外出无固定地点,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应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

4、流动性大,无固定地点,但可以经常回村的,可不转移党员组织关系,仍由村党组织管理。

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

1、《流动党员活动证》由县委组织部负责提供,不得翻印。

2、《流动党员活动证》由镇党委统一领取,由组织登记发放。一般应贴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并由发证的镇党委在照片上加盖印章,特殊情况未贴照片的,应与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同时使用。

3、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时,村党组织登记造册,详细登记持证外出党员的姓名、发证时间、外出原因、流向、外出时间和联系方式等情况,并报镇党委备案。

四、《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

村党组织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1、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2、村党组织同时确定流动党员联系人。

3、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

4、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村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5、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6、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7、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好外来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工作。

8、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一个党小组,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9、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帮助。

10、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11、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五、党员流出期间管理

1、通过适当方式与外出党员继续保持联系,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向外出党员通报村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2、利用流动党员返乡之机,通过集中学习、召开座谈会或走访等形式,认真听取党员汇报外出期间的工作和思想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检查《流动党员活动证》使用情况。

3、发现外出党员不按规定接转组织关系,或不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或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等情况时,要严肃批评教育,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村党组织原则上每年对《流动党员活动证》审核一次。

六、流出党员返回后管理

1、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村党组织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2、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3、按规定做好有关组织手续办理工作,及时纳入管理。

七、流动预备党员转正手续的办理

开具党员证明信和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的流动预备党员,在外出期间如预备期满,应向村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由村党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转正手续。办理这类预备党员转正手续时,村党组织通过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及其他途径,认真了解和考察预备党员在外出期间的表现。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应负责介绍有关情况,提供相关证明。

下载高校教工流动党员管理和流动党支部建设初探-2500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教工流动党员管理和流动党支部建设初探-250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动党员管理情况

    流动党员管理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特别是在学生毕业期间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进一步做好流动党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根据要求,现将我村流动党......

    流动党员管理

    党政办公室第17期2011年3月20日灌口镇抓规范求实效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规律,改进工作方法,......

    流动党员管理

    海淀人才党委流动党员管理业务指南 海淀人才党委负责在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个人存档、单位存档中非高新技术企业的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高新技术企业流动党员的管理由海淀园企......

    流动党员管理

    某某乡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地区之间流动日益广泛,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也日益频繁。为进一步加......

    流动党员

    濉溪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根据做好春节期间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要求,我镇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抓住春节期间外出流动党员返乡过年这一有利时机,切实加强流动党员......

    流动党员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流动党员管理经验交流材料提纲一、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1.是建立组织机构2.是健全服务网络3.是壮大党员队伍二、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教育管理就跟到哪里1.是动态化......

    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报告

    xx乡关于流动党员管理的情况报告xx县委组织部:为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进一步做好流动党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根......

    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措施

    **省**县22个乡镇共有农村流动党员946名。县委在充分把握流动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全县农村实际,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收到明显成效。一是建立专门档案。对全县农村所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