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静悄悄的革命》精粹解读
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
―― 《静悄悄的革命》精粹解读
[本书及作者简介]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另一力作,由李季湄老师翻译,长春出版社 2003 年出版。本书以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为主线,结合课堂实践揭示这种课程形态为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引发课堂和学校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倾听的课堂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发言的教室环境的话,必须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十分敏感地倾听,建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来,否则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我的思考:在我的课堂上,我希望他们多多发言,但是事与愿违,有时会沉默、自问自答、或是迁怒于他们,后来读了《教学勇气》之后,我知道“只要我们稍微给自己内心声音一些注意与尊重,它就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回应,使我们参与到赋予生命活力的灵魂对话中。”,我也试着去努力了,心平静了,但是我发现我没有努力在营造一种倾听与回应的氛围,对暗暗支持你的声音没有很敏感地肯定它,在这方面,我要好好努力!)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71 页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27 页
在日常交谈中,有一类人是不为大家所喜欢的,就是无论你在讲什么,他都没听进去,而只顾自唠叨,你会觉得索然无味,暗自祈求这无聊的对话赶紧结束。这是因为,对话的前提是学会倾听。如果你有过这种经历,就不难理解课堂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从小我们就被鼓励要积极发言,发言要大声清楚,通常还有各种各样的手势来丰富和活跃课堂,于是乎,教师的声音,学生的声音,形形色色的手势还见缝插针,把课堂塞得满满当当的,然而没有倾听的“对话”只不过是不入耳的喧嚣。我们的学生常常在没有听清教师的话语后就急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只要发言就要鼓励”的信条下,肤浅变得堂皇。发言结束后学生如释重负,对于别人的发言充耳不闻。没有倾听,对话变得缺乏深度,思维变得龟裂而不流淌,根本不能汇成集体智慧的海洋。小学阶段的闹哄哄到了初高中阶段后变成了表情麻木,沉默不语,而美国的情况却相反,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我们原先的对话是没有倾听、急于表现的“虚
假”对话。不仅学生需要倾听,倾听对于教师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经常在听学生发言时,心不在焉地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便希望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当回答有一点偏差时只需一点点粉饰,而出现异向的回答时,教师会从容请他再作思考,请其他同学回答。佐藤学认为,在对话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能在有这样的教师的教室里学习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他提出要创建一个润泽的课堂,润泽是相对于“干巴巴”的教室而言,干巴巴的教室里教师与学生都是紧张的,润泽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每个人的呼吸都是这种均匀、柔和,大家互相倾听,真诚地交流,轻声模糊的发言也是被允许的,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思维正在延续的过程,事实上,真正的创造性的发言往往都是轻声模糊的,如果强迫学生大声地喊出自己的意见,或用手势在对错之间站队都隐含着撕裂他们思维的危险,在“润泽”的气氛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都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而不会为无话找话而紧张地中断自己的思维。
打开教室的大门
一般的校内教研活动都是事前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讨论,事后却只用短短 30 分钟议论一下就结束了。事先之所以花那么多时间据说是为了避免事后被说这说那。这种防御性姿态,以及观摩者对授课教师评头论足、一味指责别人缺点的研讨方式,都必须改变。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因此,互相讨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能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67 页
曾经和几位在我看来极为出色的老师交谈过,在交谈中他们的眼中流传飞扬着智慧的神采,然而一旦当我提出是否可以听课时,谈话尴尬地戛然而止,神采即刻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警惕,接下来通常都是婉转的谢绝。在佐藤学教授看来,要让学校转变,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在学校里建立起教师间公开授课情况的校内教研体制,即每个教师都要保证一年一次的公开授课;第二年,提高研讨会的质量,以授课方式和教研活动为中心,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第三年,以学生和教师有目共睹的转变为依据,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正式固定下来。为什么教师们都一丝不让地死按住门把呢?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研讨往往是集中在评价课的好坏上,加上评课人又带着各自的标准和立场,这使得教师们陷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的恐慌之中。授课教师徨徨走进研讨室,感觉不啻于一场宣判会,谁都不喜欢被人评头论足,指手划脚。这也解释了教师为什么会花很多的精力很多的时间去准备一节公开课,他们所认为的公开课的价值也在于精心的准备使授课水平有了提高,很少人会提及事后的研讨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收益,研讨在他们看来尤同句点式的评价,无论听者还是讲者都注意“好坏”的简单评价,除此之外,研讨会充斥的便是一些无聊的空话和套话。实际上,如果想真正触及一节课的丰富性、特殊性,并且对教师的反思有所帮助,让整个研讨会充满意义和乐趣,首先我们就该抱着无论从每堂课我们都能学习到什么的想法,把原先放在教室后面的凳子向前移,移到学生中间,这样才不至于只看得到教师的“表现”,被头脑中的条条框框比如,教师的板书如何、条理是否清楚等等束缚住自己的眼睛,对课堂发生的一切丰富多彩的事都置若罔闻。如果能做到这样,就不会到研讨时把那些填空式的评价说完以后,就无话可说了,才有可能就课堂的实际情况作活泼的交流,分享和谈论课堂上的乐趣
和困难。这样的研讨才是让人期待的,并进一步地形成同事间真正的互相交流和合作,而不是互相猜疑、各自为政、互相排斥。教师从研讨会上获得乐趣和收益,就不会再对公开课感到惧怕,甚至会要求开放日常的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
综合学习产生混乱的原因还在于认识上的错误,即把综合学习理解为通过“经验(体验)”进行学习,而把学科学习理解为通过“知识(技能)”而进行的学习,这种两分法的错误理解导致了认识上的错误。如果按照上述理解,那么,综合学习就陷入到活动主义与体验主义中,而学科学习就陷入到知识主义与技能主义中了。为避免混乱,必须先要确认一点,那就是,不管是综合学习还是学科学习,都要实现学习的课程,这一点上它们是相同的。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104-105 页
佐藤学所说的综合学习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新课程改革最具创新同时也最具争议的。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往往过于表面,这直接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一些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扭变成传授课,在课堂中完成了海洋生物的“探索”,一些学校认为是兴趣活动课的翻版,一些学校认为是综合实践活动是日常紧张学习的放松操,让学生出去走走,参观参观。要加深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首先必须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与分科学习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种孩子气的蹦蹦跳跳,恰相反,它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学习。佐藤学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和分科学习的区别在于组织方式的不同,综合学习是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而分科学习是以“内容”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分科学习的初衷是分门别类地清晰呈现知识,使知识能深入、累加地传授给学生,以实现夸美纽斯所设想的“百科全书”式人物的理想。然而,现实却不是分门别类地,问题总是以复杂的、丰富的方式整体地呈现。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手足无措是不难预料的,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是意识到分科课程这种缺失后的新的课程形态。此外,当面对一个真实问题时,人往往会调动自己所有的能量去全身心地投入,这种深入的探索的精神也是宝贵的。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惊喜不仅在于它带来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还在于这种课程形态带给我们的冲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表现为一种与客体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活动,这带来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立体审视,课堂也是这三种实践的活动,将扁平、单一的课堂变得生动、丰富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学生才会拿出面对丰富生活的兴趣,调动所有的情感、兴趣、知识、智慧投入学习之中。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其中蕴含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丰富意义,提供了一个契机。需要指出的是,在实践中,一些教师也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运用于学科学习中,但是认为就是把课堂弄得热热闹闹,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理解”,这也就是新课改课堂被人指责为“活动课”的原因所在。目前综合实践活动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被认为是教师缺乏开发、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素质,实际上,一来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毕竟是新生事物,对于新生事物我们总该允许一些探索的时间,二来是因为我们的教师从小所受的教育也表现出了后遗症,佐藤学说,他甚至觉得,这种素质与其说是存在于那些学生时代就一直优秀的教师中,还不如说是存在于那些学生时代不爱学习,而在大学阶段或进入社会后才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大开眼界、不断进步的教师中。综合实践活动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和学生一起愉快地学习,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他还指出,许多教师为活动主题苦恼的原因在于他们都只在学校中生活,也不在社会中生活。当你留心生活,就会发现丰富的生活向你展现的课题比比皆是。
学习共同体
学校是一个个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公立”学校是“我的学校”,同时也是“大家的学校”。每次访问小千谷小学时,我总是感到,要在学校生活中实现这一理所当然的事需要学生、教师、家长、教育委员会、市民的真心诚意的共同参与。如果学校失去了这些热心于教育和学习的人们,那么,它即使能够招收和训练学生,也只不过是一个不能发挥任何创造能力的机构而已。„„一进小千谷小学,迎面扑来的是学生的声音:“欢迎到我的学校来!”听到学生喊:“请来我们的教室啊!”真是比什么都高兴。学生的心情真诚的、坦率的。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144-145 页学校是一个个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公立”学校是“我的学校”,同时也是“大家的学校”。每次访问小千谷小学时,我总是感到,要在学校生活中实现这一理所当然的事需要学生、教师、家长、教育委员会、市民的真心诚意的共同参与。如果学校失去了这些热心于教育和学习的人们,那么,它即使能够招收和训练学生,也只不过是一个不能发挥任何创造能力的机构而已。„„一进小千谷小学,迎面扑来的是学生的声音:“欢迎到我的学校来!”听到学生喊:“请来我们的教室啊!”真是比什么都高兴。学生的心情真诚的、坦率的。
佐藤学教授称日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为“静悄悄的革命”,他认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发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性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其实,我们目前经历的这场课程改革也是如此,教师是这场革命的中坚力量,只有我们都能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和教学,“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面临着太多的困扰,但是在和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交谈中让我们坚信脚下的路是正确,这场革命最终将会是一个双赢,即无论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会变得更有活力,愈加热爱他们的生活,意识到这点,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和沉着,在我们的耳边回荡着佐藤先生的箴言“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 本文作者简介 ] 刘徽,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上海 200062)
本书背景资料
佐藤学 1951年出生。日不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走访了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习班和学校进行改革。在学习班中他推进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学校里他推进构建教师之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的关系;在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方面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实践。他提出了未来学校的形象――“学习的共同体”,从内部推进对学校进行的改革。
译者李季湄说:“我粗粗一读就产生了把它翻译出来的冲动,因为我被日本教师们的敬业精神、被佐藤学先生的研究态度所感动;被日本同行所碰到的与我们共同的实际问题及他们认真、朴实、讲究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所吸引;被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被作者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鞭辟入里的批判所震动。”
李季湄曾经向实验区的老师们建议:“读一读佐藤学先生的著作吧,肯定你们会受益匪浅的。”佐藤学先生的平易、深刻、务实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们获得了和译者同样的感受。
佐藤学先生在为本书中文版所写的序中将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他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在我国,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也正在进行中。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或者第一线的校长、教师该怎样投入这场革命呢?
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来自佐藤学先生的挑战。作为日本名牌大学名教授的佐藤学先生“一直在积极地推进这一‘静悄悄的革命'”,他“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20年来一直如此”。因而他发现:“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与校长、教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问题,“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并从与一线校长、教师的密切接触中,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有力的支撑”。他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他说:“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
看到这里,作为教师,我们禁不住问自己:我们该怎样做教授?该怎样做教育研究?
本书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对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对一线的校长、教师来说也是颇有启示的。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学校如何实际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本书关于这些问题的许多观点和案例都如此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发人深省!尽管读者一打开书之后就能能读到佐藤学先生的许多精辟之言,但我还是禁不住要在这里先“引”为快――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的冷漠做斗争的实践,应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
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
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要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话,既不是追求“自学自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体。
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传统的“阶梯型”课程之外创造“登山型”课程。
当综合学习中创造出的学习与学科学习的改革结合起来时,综合学习实践就有可能导致教育课程的整体改革。反过来说,综合学习不管开展得多么好,但如果不能推动学科学习的改革的话,则可以说课程改革就没有成果。日常的学科学习的改革才是中心课题。
小林老师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美味菜肴的教师;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
加纳校长自己亲自扛着录像机,一一记录每个教师的教学,倾听教师们的烦恼,坚持与处于教学中心地位的教师们相互学习。若干年轻教师响应了校长的建议,率先开放了自己的教学,在学校内形成了专业的合作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的关系。
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就是所有教师都进行公开教学、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习经验的创造性的、合作的活动过程。
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
日本学校正在试图摆脱支配其教育一个世纪以上的划一性与效率化,以综合学习为舞台开展“静悄悄的革命”。日本的教师也正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切与我国的现实状况是何其相似!课程改革是很艰苦、很繁难的,然而“改变教学、改变学校的条件决不是遥不可及的,使其实现的条件乃存在于所有的教室中。存在于所有的学校中”。因此,衷心希望本书能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新课程的健康实施。衷心希望本书能有助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看清那些应该做的、可能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静悄悄的革命”中去。
“跨越国界相互学习”,这是佐藤学先生的希望,也是译者翻译此书的希望。
第二篇: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我们知道教育是关乎国家兴衰的事业。很少有人会把教育当作是一场革命斗争。面对学生的心声:“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校并不快乐”“老师一点也不可爱”,我们往往会强行学生从属我们的权威。作为教师,我们禁不住问自己: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以下两点,更是极赞同佐藤学教授的观点。
一、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不确定的回答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每当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回答的正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会不自觉地舒一口气,或会心的微笑一下,而当学生回答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是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回答出自己设想的答案上来。对于这种现象,佐藤学教授分析到“在这些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这就提醒我们,确定或不确定的答案,我们都要重视,尤其是不确定的,包含有创造思维的过程,应该更为重视,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不确定的、模糊的思考和表现相互反响和激荡,课堂的内容就变得丰富多彩了。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些,学生思考的威力就会淋漓尽致地发挥,个性思维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这些个性思维的相互作用下,就可能创造出“交响乐团式的教学”——不同的音响,奏出和谐的音乐。
二、教学中要学会倾听
佐藤学教授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心灵的声音。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的确如此,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教授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既然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起码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第三篇:《静悄悄的革命》精粹解读
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
―― 《静悄悄的革命》精粹解读
[本书及作者简介]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另一力作,由李季湄老师翻译,长春出版社 2003 年出版。本书以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为主线,结合课堂实践揭示这种课程形态为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引发课堂和学校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倾听的课堂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发言的教室环境的话,必须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十分敏感地倾听,建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来,否则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我的思考:在我的课堂上,我希望他们多多发言,但是事与愿违,有时会沉默、自问自答、或是迁怒于他们,后来读了《教学勇气》之后,我知道“只要我们稍微给自己内心声音一些注意与尊重,它就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回应,使我们参与到赋予生命活力的灵魂对话中。”,我也试着去努力了,心平静了,但是我发现我没有努力在营造一种倾听与回应的氛围,对暗暗支持你的声音没有很敏感地肯定它,在这方面,我要好好努力!)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71 页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27 页
在日常交谈中,有一类人是不为大家所喜欢的,就是无论你在讲什么,他都没听进去,而只顾自唠叨,你会觉得索然无味,暗自祈求这无聊的对话赶紧结束。这是因为,对话的前提是学会倾听。如果你有过这种经历,就不难理解课堂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从小我们就被鼓励要积极发言,发言要大声清楚,通常还有各种各样的手势来丰富和活跃课堂,于是乎,教师的声音,学生的声音,形形色色的手势还见缝插针,把课堂塞得满满当当的,然而没有倾听的“对话”只不过是不入耳的喧嚣。我们的学生常常在没有听清教师的话语后就急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只要发言就要鼓励”的信条下,肤浅变得堂皇。发言结束后学生如释重负,对于别人的发言充耳不闻。没有倾听,对话变得缺乏深度,思维变得龟裂而不流淌,根本不能汇成集体智慧的海洋。小学阶段的闹哄哄到了初高中阶段后变成了表情麻木,沉默不语,而美国的情况却相反,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我们原先的对话是没有倾听、急于表现的“虚假”对话。不仅学生需要倾听,倾听对于教师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经常在听学生发言时,心不在焉地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便希望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当回答有一点偏差时只需一点点粉饰,而出现异向的回答时,教师会从容请他再作思考,请其他同学回答。佐藤学认为,在对话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能在有这样的教师的教室里学习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他提出要创建一个润泽的课堂,润泽是相对于“干巴巴”的教室而言,干巴巴的教室里教师与学生都是紧张的,润泽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每个人的呼吸都是这种均匀、柔和,大家互相倾听,真诚地交流,轻声模糊的发言也是被允许的,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思维正在延续的过程,事实上,真正的创造性的发言往往都是轻声模糊的,如果强迫学生大声地喊出自己的意见,或用手势在对错之间站队都隐含着撕裂他们思维的危险,在“润泽”的气氛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都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而不会为无话找话而紧张地中断自己的思维。
打开教室的大门
一般的校内教研活动都是事前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讨论,事后却只用短短 30 分钟议论一下就结束了。事先之所以花那么多时间据说是为了避免事后被说这说那。这种防御性姿态,以及观摩者对授课教师评头论足、一味指责别人缺点的研讨方式,都必须改变。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因此,互相讨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能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67 页
曾经和几位在我看来极为出色的老师交谈过,在交谈中他们的眼中流传飞扬着智慧的神采,然而一旦当我提出是否可以听课时,谈话尴尬地戛然而止,神采即刻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警惕,接下来通常都是婉转的谢绝。在佐藤学教授看来,要让学校转变,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在学校里建立起教师间公开授课情况的校内教研体制,即每个教师都要保证一年一次的公开授课;第二年,提高研讨会的质量,以授课方式和教研活动为中心,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第三年,以学生和教师有目共睹的转变为依据,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正式固定下来。为什么教师们都一丝不让地死按住门把呢?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研讨往往是集中在评价课的好坏上,加上评课人又带着各自的标准和立场,这使得教师们陷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的恐慌之中。授课教师徨徨走进研讨室,感觉不啻于一场宣判会,谁都不喜欢被人评头论足,指手划脚。这也解释了教师为什么会花很多的精力很多的时间去准备一节公开课,他们所认为的公开课的价值也在于精心的准备使授课水平有了提高,很少人会提及事后的研讨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收益,研讨在他们看来尤同句点式的评价,无论听者还是讲者都注意“好坏”的简单评价,除此之外,研讨会充斥的便是一些无聊的空话和套话。实际上,如果想真正触及一节课的丰富性、特殊性,并且对教师的反思有所帮助,让整个研讨会充满意义和乐趣,首先我们就该抱着无论从每堂课我们都能学习到什么的想法,把原先放在教室后面的凳子向前移,移到学生中间,这样才不至于只看得到教师的“表现”,被头脑中的条条框框比如,教师的板书如何、条理是否清楚等等束缚住自己的眼睛,对课堂发生的一切丰富多彩的事都置若罔闻。如果能做到这样,就不会到研讨时把那些填空式的评价说完以后,就无话可说了,才有可能就课堂的实际情况作活泼的交流,分享和谈论课堂上的乐趣和困难。这样的研讨才是让人期待的,并进一步地形成同事间真正的互相交流和合作,而不是互相猜疑、各自为政、互相排斥。教师从研讨会上获得乐趣和收益,就不会再对公开课感到惧怕,甚至会要求开放日常的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
综合学习产生混乱的原因还在于认识上的错误,即把综合学习理解为通过“经验(体验)”进行学习,而把学科学习理解为通过“知识(技能)”而进行的学习,这种两分法的错误理解导致了认识上的错误。如果按照上述理解,那么,综合学习就陷入到活动主义与体验主义中,而学科学习就陷入到知识主义与技能主义中了。为避免混乱,必须先要确认一点,那就是,不管是综合学习还是学科学习,都要实现学习的课程,这一点上它们是相同的。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104-105 页
佐藤学所说的综合学习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新课程改革最具创新同时也最具争议的。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往往过于表面,这直接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一些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扭变成传授课,在课堂中完成了海洋生物的“探索”,一些学校认为是兴趣活动课的翻版,一些学校认为是综合实践活动是日常紧张学习的放松操,让学生出去走走,参观参观。要加深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首先必须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与分科学习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种孩子气的蹦蹦跳跳,恰相反,它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学习。佐藤学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和分科学习的区别在于组织方式的不同,综合学习是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而分科学习是以“内容”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分科学习的初衷是分门别类地清晰呈现知识,使知识能深入、累加地传授给学生,以实现夸美纽斯所设想的“百科全书”式人物的理想。然而,现实却不是分门别类地,问题总是以复杂的、丰富的方式整体地呈现。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手足无措是不难预料的,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是意识到分科课程这种缺失后的新的课程形态。此外,当面对一个真实问题时,人往往会调动自己所有的能量去全身心地投入,这种深入的探索的精神也是宝贵的。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惊喜不仅在于它带来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还在于这种课程形态带给我们的冲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表现为一种与客体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活动,这带来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立体审视,课堂也是这三种实践的活动,将扁平、单一的课堂变得生动、丰富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学生才会拿出面对丰富生活的兴趣,调动所有的情感、兴趣、知识、智慧投入学习之中。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其中蕴含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丰富意义,提供了一个契机。需要指出的是,在实践中,一些教师也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运用于学科学习中,但是认为就是把课堂弄得热热闹闹,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理解”,这也就是新课改课堂被人指责为“活动课”的原因所在。目前综合实践活动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被认为是教师缺乏开发、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素质,实际上,一来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毕竟是新生事物,对于新生事物我们总该允许一些探索的时间,二来是因为我们的教师从小所受的教育也表现出了后遗症,佐藤学说,他甚至觉得,这种素质与其说是存在于那些学生时代就一直优秀的教师中,还不如说是存在于那些学生时代不爱学习,而在大学阶段或进入社会后才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大开眼界、不断进步的教师中。综合实践活动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和学生一起愉快地学习,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他还指出,许多教师为活动主题苦恼的原因在于他们都只在学校中生活,也不在社会中生活。当你留心生活,就会发现丰富的生活向你展现的课题比比皆是。
学习共同体
学校是一个个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公立”学校是“我的学校”,同时也是“大家的学校”。每次访问小千谷小学时,我总是感到,要在学校生活中实现这一理所当然的事需要学生、教师、家长、教育委员会、市民的真心诚意的共同参与。如果学校失去了这些热心于教育和学习的人们,那么,它即使能够招收和训练学生,也只不过是一个不能发挥任何创造能力的机构而已。„„一进小千谷小学,迎面扑来的是学生的声音:“欢迎到我的学校来!”听到学生喊:“请来我们的教室啊!”真是比什么都高兴。学生的心情真诚的、坦率的。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144-145 页
学校是一个个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公立”学校是“我的学校”,同时也是“大家的学校”。每次访问小千谷小学时,我总是感到,要在学校生活中实现这一理所当然的事需要学生、教师、家长、教育委员会、市民的真心诚意的共同参与。如果学校失去了这些热心于教育和学习的人们,那么,它即使能够招收和训练学生,也只不过是一个不能发挥任何创造能力的机构而已。„„一进小千谷小学,迎面扑来的是学生的声音:“欢迎到我的学校来!”听到学生喊:“请来我们的教室啊!”真是比什么都高兴。学生的心情真诚的、坦率的。
佐藤学教授称日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为“静悄悄的革命”,他认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发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性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其实,我们目前经历的这场课程改革也是如此,教师是这场革命的中坚力量,只有我们都能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和教学,“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面临着太多的困扰,但是在和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交谈中让我们坚信脚下的路是正确,这场革命最终将会是一个双赢,即无论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会变得更有活力,愈加热爱他们的生活,意识到这点,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和沉着,在我们的耳边回荡着佐藤先生的箴言“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 本文作者简介 ] 刘徽,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上海 200062)
本书背景资料
佐藤学 1951年出生。日不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走访了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习班和学校进行改革。在学习班中他推进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学校里他推进构建教师之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的关系;在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方面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实践。他提出了未来学校的形象――“学习的共同体”,从内部推进对学校进行的改革。
译者李季湄说:“我粗粗一读就产生了把它翻译出来的冲动,因为我被日本教师们的敬业精神、被佐藤学先生的研究态度所感动;被日本同行所碰到的与我们共同的实际问题及他们认真、朴实、讲究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所吸引;被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被作者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鞭辟入里的批判所震动。”
李季湄曾经向实验区的老师们建议:“读一读佐藤学先生的著作吧,肯定你们会受益匪浅的。”佐藤学先生的平易、深刻、务实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们获得了和译者同样的感受。
佐藤学先生在为本书中文版所写的序中将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他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在我国,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也正在进行中。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或者第一线的校长、教师该怎样投入这场革命呢?
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来自佐藤学先生的挑战。作为日本名牌大学名教授的佐藤学先生“一直在积极地推进这一‘静悄悄的革命'”,他“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20年来一直如此”。因而他发现:“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与校长、教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问题,“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并从与一线校长、教师的密切接触中,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有力的支撑”。他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他说:“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
看到这里,作为教师,我们禁不住问自己:我们该怎样做教授?该怎样做教育研究?
本书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对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对一线的校长、教师来说也是颇有启示的。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学校如何实际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本书关于这些问题的许多观点和案例都如此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发人深省!尽管读者一打开书之后就能能读到佐藤学先生的许多精辟之言,但我还是禁不住要在这里先“引”为快――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的冷漠做斗争的实践,应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
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要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话,既不是追求“自学自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体。
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传统的“阶梯型”课程之外创造“登山型”课程。
当综合学习中创造出的学习与学科学习的改革结合起来时,综合学习实践就有可能导致教育课程的整体改革。反过来说,综合学习不管开展得多么好,但如果不能推动学科学习的改革的话,则可以说课程改革就没有成果。日常的学科学习的改革才是中心课题。
小林老师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美味菜肴的教师;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
加纳校长自己亲自扛着录像机,一一记录每个教师的教学,倾听教师们的烦恼,坚持与处于教学中心地位的教师们相互学习。若干年轻教师响应了校长的建议,率先开放了自己的教学,在学校内形成了专业的合作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的关系。
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就是所有教师都进行公开教学、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习经验的创造性的、合作的活动过程。
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
日本学校正在试图摆脱支配其教育一个世纪以上的划一性与效率化,以综合学习为舞台开展“静悄悄的革命”。日本的教师也正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切与我国的现实状况是何其相似!课程改革是很艰苦、很繁难的,然而“改变教学、改变学校的条件决不是遥不可及的,使其实现的条件乃存在于所有的教室中。存在于所有的学校中”。因此,衷心希望本书能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新课程的健康实施。衷心希望本书能有助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看清那些应该做的、可能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静悄悄的革命”中去。
“跨越国界相互学习”,这是佐藤学先生的希望,也是译者翻译此书的希望。
书评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所学的一部专著。文中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作为日本名牌大学名教授的佐藤学先生“一直在积极地推进这一‘静悄悄地革命'”,他“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20年 来一直如此”。读到这,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他对教育改革的执着;敬佩他对教育工作的兢兢业业、持之以恒;敬佩他的平易近人,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
本书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对我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颇受启示。
一、“主体性”神话现象的揭示。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每个教师需要追求并达到的目标。但是,教师的教学较多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的改革上。这种形态的主要表现是,教师在提出的问题中赋予了生活情境、并且提供了学生主动探究、提问质疑、小组讨论等主动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也会表现出积极和主动的状态。它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地把书本知识与学生地生活世界相联系、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地改革意识。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若是依旧停留在这一水平上,改革就只是在形式上、表面上,而不涉及根本的问题。
二、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安心发言的教室环境的话,必须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十分敏感地倾听,建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来,否则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
因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三、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建立师生之间创造主体的合作交流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合作交往关系。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不是“教”。也不是“学”,而是“教学”如何“互动生成”。这里的互动,不只是指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全体或小组),也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各种教学活动。教学中的“生成”。一是指因开放式的互动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二是指对新生教学资源的即时分析与重组,形成新的、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定的内容或程序的新过程。
因此,教育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提倡一种新的学习观,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第四篇:教师阅读随笔-读《静悄悄革命》有感
教师阅读随笔-读《静悄悄革命》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阅读随笔-读《静悄悄革命》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佐滕学先生的著作。初看这本书时,觉得里面的内容晦涩难懂,但在任务的驱动下,真的静下心来读时,便被书中的观点和案例渐渐地吸引。由于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他们教育改革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极其相似。所以,书中的许多观点,我读起来感受很深。
例如:书中对繁体字“学”的字形解析。佐滕学先生认为,“学”的上半部中间的两个“X”表示交流的意思,上面的“X”表示与文化遗产的交往,下面的“X”表示学生之间的交往。两侧的形状像大人的手,表示大人想尽办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这一解析不仅形象具体地描述了“学习”的含义,突显出“交往”在学习中的作用,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中国方块字的博大精深。
又如,第二章第61页提到:“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对于这个观点,我在前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真切地体会到了。
我想,结对子随堂听课就是一种“合作性同事”的关系。我所说的结对子并不单单指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是一个小群体,它是指同事间两个人或几个人相对固定地,经常性地相互随堂听课。听课的老师在听课中向同事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也对上课的老师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上课的老师在与听课老师的交流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且,“上课”和“听课”这两角色经常相互轮换。三年来,正是这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随堂听课,经常地、持续地进行,才使我们的教学能力,课堂效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像这样子,书中让令我赞赏的观点和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也许是区域和背景不同的缘故吧,书中的'个别观点,我认为值得探讨。
例如:关于“手势”教学的观点:“让学生表现出虚假主体性的教室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手势’进行教学。”‘“手势’在操作上制约学生,被强迫使用‘手势’的学生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
我认为“手势”教学并不这么一无是处。在数学教学中,“手势”教学能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很好用也很实用,经常被老师采用。
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利用拳头的凹凸记住大小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大北师大教材中,还有一种利用手指的伸屈记住“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这种方法真的能帮助学生很快地记住“9”的乘法口诀,学生非常喜欢;我在教学“对称、平移、旋转”这一课时,虽然在黑板上画了很种图形想让学生明白这三者的关系,但是练习多次后学生仍不大理解。后来,我把两只手掌当作具进行演示,学生跟着比划,很快就明白了这三者之间区别了。
每一本书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但如果我们读书的时候,用欣赏的、选择的、批判的眼光读,并联系实际进行思考,都将会受益匪浅。
第五篇:罗一民引领南通“静悄悄革命”
罗一民引领南通“静悄悄革命”
来源:《决策》杂志 2010年12月01日06:56
一个人改变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也成就了他最得意的“作品”。
“我将南通看作自己的作品了”,55岁的罗一民主政南通已经10年。10年里,南通从江苏末位跃居长三角“明星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在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中排名第一,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南通现象”。
“南通现象”不是一个单纯经济增长的故事,而是一个社会矛盾、生态矛盾相对平缓的故事。”在罗一民的作品里,他最得意的不是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是科学发展观下的“跨越赶超,全面协调”。在短短数年间,南通不仅在江苏和全国创造了很多“第一”,而且连续获得了十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南通奇迹般发展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相比其他地方发展总伴随着阵痛而言,“南通现象”里少了很多争议,也没有吸人眼球的事件。在南通人看来,10年里,罗一民引领南通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功夫在诗外”
南通南靠长江,东临黄海,过去有江无桥、有海无港,与上海隔江相望,却被长江阻隔,往来很不方便。在上海及上海周边发展最快的时期,南通失去了一次发展的机会,与苏南的差距越拉越大。
“过去南通叫“难通”,地理上的阻隔,人的思想容易保守封闭。”曾经的江苏“四小虎”之一一度衰落了。本世纪初,南通主要经济指标均列江苏13个地市的末位,在长三角也逐渐被边缘化。
“处在世纪之交的南通渴望腾飞,但曾经的发展之短、民心之散、矛盾之深又在深深地裹缠着南通的脚步。”南通曾经因为脏乱差,被前来视察的中央领导斥为“垃圾堆上的城市”。而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濠南路,由于临街建筑破旧混乱更饱受人们的诟病。2000年,时任代市长的罗一民决心改造濠南路。
然而,这条仅700余米的路却让罗一民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改造之初,拆迁就推行得相当艰难。在改造中碰到一点困难,相关职能部门的官员就双手一摊:没法干。把他这个代市长直接顶到了矛盾的最前沿,一点回旋余地也没有。
罗一民不得不经常亲自到现场协调解决难题。从调研、考察、到开现场会、督办,罗一民前前后后跑了不下20次,改造才得以艰难推进。“当时我就感到,南通要真正想搞好,首先是发展环境要搞好;发展环境要搞好,首先是政务环境要好;政务环境要好,首先就是政风要好,也就是干部的作风要好,而作风好的关键是机制要好。”
2001年初,正式转任市长的罗一民把第一把“火”就烧向了机关作风。“政不通,是大病;政不通,则万事休。南通,南通,要发展,首先要做到政通。”
对于这把“火”,许多人表示不理解,“新市长是不是不务正业?按理说,新市长上任后,应该首先抓经济工作啊。”在市长办公会议上,更是争议声一片,“这又不是工厂计件,机关工作是没办法量化考核的。”
“机关的事不能评。不评还好,大家相安无事。一评等于把本来平静的一池水搅浑了,将来不好收拾,是要捅马蜂窝的。”有副市长婉转地提醒罗一民。
“我们不能就经济抓经济,也不能就作风抓作风,而要通过抓作风来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在罗一民的强力主导下,建立了一套以目标责任制管理为主的考评机制。所有部门和县区都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级考核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考评结果与经济奖惩、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等直接挂钩。
2003年,罗一民升任书记后,又发动了一场“机关效率革命”。在《南通日报》用整整14个版面,登载了全市93个部门制订的1087项“最佳办事”指标,接受全体市民的监督。其中每个具体指标,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最高效率的。
这些高效指标的公布,在南通产生了“爆炸式”的反响。“这几年我们各行各业都在争先进,在全国、全省争回了很多“第一”,或许,这与我们不是就经济抓经济有关。我是为发展经济创造条件的,我干我该干的事。”
在这种“争先创优”的鲜明导向下,南通不仅得到了很多“第一”,也一跃成为效率最高的城市,先后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具创新环境城市”。
“南通十年,我最看重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最难能可贵,也是今后南通继续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和源泉”。在罗一民看来,南通跨越发展“功夫在诗外”,其中,机关作风建设堪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撑竿跳”
针对南通落后的现状,罗一民主政后,提出“猛攻投入、强攻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的四大方针。在他的设想里,要通过城市改造,优化城市环境;通过强攻改革,完成企业改制和事业单位改革;通过猛攻投入,拉动经济发展大提速。然而这些想法的实现,都需要巨额的资金,但钱从哪里来?
2001年,南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200多亿元,工业投入仅占全社会投入的31%。罗一民引入了“撑竿跳”的新理念:“撑杆跳是一个竞技性体育运动项目,它利用外部条件,使平常不可能跳得那么高的人,实现了超常跨越。“撑竿跳”,就是我们也可以借助外力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法。”
“南通要启动外资和民资这两个发动机,一是向国际资本要生产力,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由于政府的行政效率得到大大提升,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南通实际利用外资每年以20-30亿美元的高水平增长,跻身江苏前列。
1999年底,罗一民刚到南通任副市长时主抓民营经济,他提出要让民营经济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发展到“半壁江山”,最终成为“主流经济”。在苏南靠外向型经济崛起的背景下,罗一民的说法多少显得有些“另类”。2003年,他又提出把南通打造成“江苏的温州”,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
“当时很多人认为不太可能,有人觉得没必要提这个口号。但实际上我们是审时度势,权衡了利弊得失,觉得南通有必要,也有这个可能实现。”通过强攻改革,政府职能归位,关系理顺了,民间资本的投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大大出乎了罗一民预料。
如今,当年提出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南通的民营经济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江苏都是“数一数二”,民营经济已经占据南通经济70%-80%的份额。
金融危机后,外向型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南通民营经济的优势却凸显出来。特别是船舶产业,在世界产能相对过剩的时候,南通却“风景这边独好”。由于民营经济机制灵活、进退自如,结果南通居然能拿到国内订单总量的一半以上。
“前几年,我们还在为一些项目的资金发愁呢,突然就解决了,上去了。这几年差不多有“心想事成”的感觉。”从2002年到2005年,南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178.8亿元,相当于前53年的总和。得益于投入的强力拉动,南通经济迅猛发展。
南通拥有166公里的江岸线及203公里的海岸线,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在罗一民看来,南通未来“撑竿跳”的最重要支点就是沿江沿海,“早在2003年江苏提出沿江开发战略时,我们就从南通实际出发,提出江海联动开发的战略。”
“把江海的文章做足了,什么都好办,融入苏南好办了,接轨上海好办了,走向世界也有资本了。”在罗一民看来,南通要抢抓新一轮沿海大开发的机遇,强势推进港口建设,打破南通“有海无港”的瓶颈制约。
罗一民希望通过5年努力,把南通港建成江苏江海交汇的第一大港,“沿江沿海的两翼齐飞,将带动南通的全面腾飞。”
“做学问”
从政之前,罗一民曾在南京大学“浸泡”了11年,在学校里养成的“做学问”的习惯,对他以后的从政影响很大。“学校工作一般来说,主要是做学问;那么到地方上工作,能不能也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做?”
在罗一民看来,做领导工作,和做学问的道理一样,一是真正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探索、创造,这比任何高谈阔论都有意义;二是领导工作要出成果,同样来不得半点偷懒、玩滑、讨巧,糊弄人是糊不过去的,必须是实打实的,经得起社会和历史的检验。
“我一定要让南通的老百姓说我好,而且是真心说我好”,到南通后,罗一民总想把领导工作当作学问来做,一味探究死理,一味追求实效,却往往有悖于官场潜规则。
在当选市长的人代会上,罗一民曾担心,“大家不信任我,认为我这样的高干子弟,镀镀金,就走了”。于是放下原先的讲稿,跟代表们说:“大家已经完成了法律形式上的选举,但是内心深处的选举还远未完成。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将来我卸去市长职务的时候,在座的各位,能够庆幸地说:当初我们没有投错票,选错人。我相信,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南通一定会傲然崛起在苏中大地,巍然屹立在扬子江畔、黄河之滨!”
“我在南通做了七年的“一把手”了,如果从我当市长算起,快十年了。我个人,我们的领导班子,虽然做事高调,做人却很低调。很多人跟我说,南通的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我说,这也是我所期待的,我所追求的。”十年之后,罗一民回过头看,觉得很欣慰,他觉得他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我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南通老百姓也给了我最丰厚的回报,那就是,将他们内心最珍贵的一票投给了我。”
在10年里,很多与罗一民同等资历的人都得到升迁,只有他仍然在南通,有人称之为“罗一民现象”。
“关心我的人可能觉得我老是呆在南通,很倒霉,我自己却觉得自己幸运,因为我的前任市委书记们渴望的南通崛起,跨海大桥啊,大港、大学、大城市啊,那些他们想做没有做成的事,那些他们想做却没有来得及做的事,那些老百姓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我都做成了。因此,又有很多人说我是福将,南通人有福气。”罗一民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罗一民觉得自己对升迁已经日渐看淡了。
“这几年,社会上有些议论,似乎我非常失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我个人的认识来说,升迁,不过是我们这些仕途中人的一种常规想法,跟人生价值的实现,没什么必然关系。”罗一民深信,老百姓真正喜欢的是做事有方,升官却不一定有术的人。
在罗一民看来,那些以升官论英雄的人,未必理解他的感受,“他们甚至会奇怪,我为什么没有破罐子破摔,为什么没有跑到组织那里讨说法,为什么没有走极端搞以权谋私。他们不明白,我将南通看作自己的作品了,我不能留下败笔,我在这里默默地苦干,既是成南通之美,也是成我之美。”
作者:本刊 吴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