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网络教育教师角色与定位的思考
对网络教育教师角色与定位的思考作者:刘焱
摘要:蓬勃发展的网络教育使教师角色发生了新的变化。这要求教师能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变化,并根据这一变化,重新对自己进行定位,从而不断完善教师的职能和作用,为适应网络教育,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做好积极的准备。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师角色;定位
网络教育是在教育大众化、终身化和个别化思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师、学生与技术媒体之间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个别化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学习条件,具有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教学行为个人化和学习行为个人化的特征。它彻底改变了以„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者‟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及学习模式是一种挑战。在网络教育中,教师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开放教育要求教师实现一个根本改变,即: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巨大惯性,教师实现由“教”学到“导”学的重心转移,从知识的垄断者到学习的伴随者,从传授知识到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从塑造他们到引导他们,是相当有难度的。为此,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必须适时、自觉、主动地转变观念。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立教学活动都必须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人、启发人、引路人,完成从知识的讲授者向学习的管理者的转变。
二、细化教师职能,不断提高学生网络学习质量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育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并不意味教师的作用不重要了。相反,教师比以往更需在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具体可分为:
1.充当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学者。许多学生在网络教育模式的学习中,依然沿用自己从中学阶段养成的、适应学校班级教学的学习方法,依然把教师的知识讲解放在中心位置。这样,这些学员参加了网络教育的学习后,感到非常不适应。这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他们,给他们讲解网络教育的特点,让学生们准确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即: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学习进度由教师控制转为学生自己掌握;学习内容由教师讲解转为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结合自己的学习水平,来掌握每门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这些转变凸现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应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们掌握网络学习的各个环节,如:在教学平台上如何完成书面作业、在线自测;如何利用在线答疑和视频答疑进行交流,如何在个人工作室中查询通知与通告,如何下载课程课件来进行学习。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们迅速地进入到网络学习的状态中。
2.充当学生学习实施过程中的助学者。在网络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人而异,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教师在课程辅导中首先应对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进行辅导,其中包括:辅导学生如何利用提供的学习资源来进行课程学习;如何做到有目标的去看书;如何找出课程的难点、重点;如何进行知识系统化整理;如何获取学习支持服务等。然后再进行课程内容的辅导。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辅导时,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除了较传统的集中面授之外,还应大量利用网络进行在线答疑或视频实时辅导答疑。这些现
代化的沟通、交互方式可以让老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真正充当学生学习的信息源,为学生扫除学习上的种种障碍。
3.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促学者。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挫折,这就需要老师循循善诱,不断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鼓舞士气。另外,丰富的教学环境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放的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精心地现代化远程教学设计与组织,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动画效果,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需对所教课程可利用的各种媒体进行精心策划、组织与一体化设计,不断丰富网络教学内容与环境,以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强化教师综合素质,努力提高网络教学质量
除了细化教师职能以外,网络教育还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接受新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做到:
1、教学资源的整理者
网络教育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这里的信息处理能力指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海量的网络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网络技术使各种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为不同地域的人们网上协作学习带来了方便,这也为教师提供了巨大的学习资料库。但知识不是各种信息资源的简单堆砌,只有拥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才能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研究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者
网络教育需要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具有通过先进技术和网络手段展开教学的能力。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数字技术,制作逼真的相关课程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其他的现代通讯方式(EMA IL、BBS、BLOG等)来进行引导性教学与答疑,为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学习计划、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课程讨论,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实现。所以,教师需要加强现代技术业务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操作,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为教学服务。
3、网络教学的研究者
网络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受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历史的影响,网络教学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新问题。由于缺乏相关教学研究,存在滥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过分夸大数字技术功效的现象。因此,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要不断研究教育理论;收集、掌握各种教学现象;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投身到网络教育科研中去。
总之,现代化的网络教育丰富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和职能。重新理解教师角色并进行正确定位,对研究网络教育教学特点与规律,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仁坤.网络环境下教学方式与教师作用的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 , 2001,(04)
[2]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杨晓丽.从高校网络教学过程看教师的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 , 2005,(01)
第二篇:对网络教育教师角色与定位的思考论文
摘要:蓬勃发展的网络教育使教师角色发生了新的变化。这要求教师能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变化,并根据这一变化,重新对自己进行定位,从而不断完善教师的职能和作用,为适应网络教育,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做好积极的准备。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师角色;定位
网络教育是在教育大众化、终身化和个别化思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师、学生与技术媒体之间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个别化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学习条件,具有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教学行为个人化和学习行为个人化的特征。它彻底改变了以‘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者’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及学习模式是一种挑战。在网络教育中,教师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开放教育要求教师实现一个根本改变,即: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巨大惯性,教师实现由“教”学到“导”学的重心转移,从知识的垄断者到学习的伴随者,从传授知识到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从塑造他们到引导他们,是相当有难度的。为此,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必须适时、自觉、主动地转变观念。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立教学活动都必须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人、启发人、引路人,完成从知识的讲授者向学习的管理者的转变。
二、细化教师职能,不断提高学生网络学习质量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育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并不意味教师的作用不重要了。相反,教师比以往更需在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具体可分为:
1.充当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学者。许多学生在网络教育模式的学习中,依然沿用自己从中学阶段养成的、适应学校班级教学的学习方法,依然把教师的知识讲解放在中心位置。这样,这些学员参加了网络教育的学习后,感到非常不适应。这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他们,给他们讲解网络教育的特点,让学生们准确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即: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学习进度由教师控制转为学生自己掌握;学习内容由教师讲解转为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结合自己的学习水平,来掌握每门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这些转变凸现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应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们掌握网络学习的各个环节,如:在教学平台上如何完成书面作业、在线自测;如何利用在线答疑和视频答疑进行交流,如何在个人工作室中查询通知与通告,如何下载课程课件来进行学习。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们迅速地进入到网络学习的状态中。
2.充当学生学习实施过程中的助学者。在网络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人而异,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教师在课程辅导中首先应对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进行辅导,其中包括:辅导学生如何利用提供的学习资源来进行课程学习;如何做到有目标的去看书;如何找出课程的难点、重点;如何进行知识系统化整理;如何获取学习支持服务等。然后再进行课程内容的辅导。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辅导时,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除了较传统的集中面授之外,还应大量利用网络进行在线答疑或视频实时辅导答疑。这些现代化的沟通、交互方式可以让老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真正充当学生学习的信息源,为学生扫除学习上的种种障碍。
3.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促学者。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挫折,这就需要老师循循善诱,不断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鼓舞士气。另外,丰富的教学环境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放的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精心地现代化远程教学设计与组织,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动画效果,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需对所教课程可利用的各种媒体进行精心策划、组织与一体化设计,不断丰富网络教学内容与环境,以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强化教师综合素质,努力提高网络教学质量
除了细化教师职能以外,网络教育还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接受新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做到:
1、教学资源的整理者
网络教育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这里的信息处理能力指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海量的网络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网络技术使各种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为不同地域的人们网上协作学习带来了方便,这也为教师提供了巨大的学习资料库。但知识不是各种信息资源的简单堆砌,只有拥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才能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研究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者
网络教育需要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具有通过先进技术和网络手段展开教学的能力。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数字技术,制作逼真的相关课程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其他的现代通讯方式(EMA IL、BBS、BLOG等)来进行引导性教学与答疑,为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学习计划、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课程讨论,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实现。所以,教师需要加强现代技术业务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操作,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为教学服务。
3、网络教学的研究者
网络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受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历史的影响,网络教学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新问题。由于缺乏相关教学研究,存在滥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过分夸大数字技术功效的现象。因此,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要不断研究教育理论;收集、掌握各种教学现象;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投身到网络教育科研中去。
总之,现代化的网络教育丰富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和职能。重新理解教师角色并进行正确定位,对研究网络教育教学特点与规律,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仁坤.网络环境下教学方式与教师作用的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1,(04)
[2]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杨晓丽.从高校网络教学过程看教师的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05,(01)
第三篇:新课程对教师角色进行了新的定位
新课程对教师角色进行了新的定位: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是教育专家,教师是规划未来的设计师,教师是交际广泛的外交家,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是学生虚心的倾听者,教师是学生真诚的赏识者,教师是学科关系的协调者,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是勤奋的学习者,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享受者。
第四篇:企业中层干部的角色认识与定位思考
【干部教育】
企业中层干部的角色认识与定位思考
爱博人力资源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中层干部的角色认识与定位思考
一、什么是中层干部?
就企业组织结构来讲,一般企业的组织都可以分成三个管理层次,即:高层(决策层)、中间层(执行层)和基层(操作层)。其中高层是决策层,中间层是执行层,基层是操作层。组织的层次划分通常呈现为金字塔式,即决策层的管理者少,执行层的管理者多一些,操作层的管理者更多。通常我们也称决策层的管理者为高层管理者,执行层的管理者为中层管理者,操作层的管理者为基层管理者。
1、中层干部的角色认识
每个人不管职位多么高,都是从基层做起的。没有例外。我就是从基层做起的,然后做中层,最后到高层的。我做了11年的中层,所以对中层这个角色的认识,感触很深。
中层首先是中“坚”力量——这个“坚”是坚强的坚。
岗位决定了中层管理人员需要坚强和坚毅。孔子的首席高徒曾子,协助老师管理同学,也算是中层了,他就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中层不能不是中坚力量,工作多,任务重。金翅膀的业绩全靠大家,大 家感觉任务重不重?答案是肯定的,我相信,大家一定是坚强的。有没有信心?”
中层自然是中“间”力量——这个“间”是当中的意思。上有领导、下有员工,要扮演着“夹心饼干”的角色。领导把工作部署或者布置下来了,你得分解给下面的员工去做,这时候,面临双层考验,一方面,你能不能正确地领会高层的战略意图?领导一般都很忙,很多时候很多事也没想好想透,只知道这件事要做,指个方向,说个大概,其它就看你能不能领会,有没有发挥,看你的悟性高不高,这对你是个考验。另一方面,你给下面的员工再安排工作的时候,就不能说个大概了,不仅要讲清楚做什么,还得讲明白怎么做,否则,做错了做歪了,责任在你不在下面。你说是不是?
中层肯定是中“煎”力量——这个煎是煎熬的“煎”。中层不仅要上传下达,还要上下沟通,左右协调,要面面俱到,肯定得备受煎熬。有句成语叫“任劳任怨”,“任劳”都得多劳累一点,“任怨”你得有心理承受能力,做不好事情,领导要批评,领导不好下属,群众会有意见。领导要结果,中层想办法,费劲心思,有时候还费力不讨好。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吗?
中层必然是中“艰”力量——这个艰是艰苦的“艰”。做中层很艰苦,领导看着,群众盯着,是在艰难生存。做不好就容易被淘汰,成为基层,做的好才能被提拔。虽然中层不是大官,但有人虎视眈眈,但要做好也很艰苦,更是艰难。大家说是不是这样的?
以上是的观点只代表我个人。只是一种感受而已。
2、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设置中层的目的)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管理者,在组织运行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高层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决策,确定一个单位经营的大政方针、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掌握国家政策,制订公司规章制度以及进行重要的人事组织及其变动等,也就是说,凡属关系到公司全局、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凡是与外部协作和市场竞争有关的重大问题,均由高层来决策。
中层管理者则主要是调动下属成员进行团队合作,组织一线职工努力完成工作计划和任务。作为中层,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战略的执行及基层管理,以及与高层的管理沟通。作为中层既要承上启下,又要独当一面;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中层的作用,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层是企业“战略”的执行者
中层所处的中间位置,决定了是企业“战略”执行者的地位。企业的成功取决于正确的决策与有效的执行,二者缺一不可。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战略规划的执行者,正逐渐开始被企业重视和关注。如何有效发挥中层管理者的这一作用,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已经成为关系到企业成败的关键性问题。所以管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21世纪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赢在中层。所以曹老师具有战略眼光,举办这次中层培训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
(2)、中层是企业“战术”决策的制定者
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迫使企业需要迅速、及时地实施战略决策。对企业中的中层来说,不仅要严格的执行和组织实施企业高层的决策方案,还要发挥其作为一位领导人的影响 力,通过有效的战术决策,提高企业方案的实施效率和效果,立足于企业和自己负责部门的全局,实施领导行为,以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比如说,集团决定今年要招一个特色班,招生范围定位在城区,人数限定在30人,现在责令一个中层全权去办这件事情,怎么办?高层只是告诉你招一个特色班,这是一个战略问题。剩下的工作由你去办,你就要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人员组织、广告宣传、报名登记等等若干问题,这个可以操作方案就是战术。
(3)、中层是企业高层与基层之间的沟通者
中层要做到“上情下达”,还要做到“下情上报”。要将高层的决策,向基层部署,还要将基层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高层进行反馈,是一座沟通的桥梁。
3、成为一名优秀中层的关键要素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层干部,首先要有威信。威信怎么建立? 一个人的影响力包括权利影响力和非权利影响力。
权利影响力来源于你的职务,是自然形成的一种观念。尤其是在中国,有着古老的等级观念,权利具有支配权,往往受到人们的尊敬,所以领导的话,大家自然会去听;而非权利影响力来源于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是用人格的魅力赢得大家的信任,德高望重的人受到尊重,影响力就大,威信就高。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大家懒得理他。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层,首先要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管理素养;加强个人修养;养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让权利影响力和非权利影响力结合起来,你就有了威信和威力,你就会有效地对下属进行管理。
那么,首先要提高管理素养。要提高管理素养,以身作则很重要,这对于管理权威的树立,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我们所说的以身作则中,则是什么?就是规则!作为中层领导要通过自身的行动,在对集团的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执行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从而保证在管理中组织、指挥的有效性。员工也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形成团队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如果你对领导的决策还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事情当然做不好,员工的士气也大打折扣,工作就很难完成。
其次是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个性,具有不同的学历和学识,大家来到集团,工作生活在一起,第一要学会适应,要融入金翅膀这个大家庭。你的个性要随着集团业绩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而有所改变,甚至重新塑造,而不是随心所欲。首先心态要转变,要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工作情况,环境怎么适应?环境怎么改变?有个故事,有个人想改变环境,要把一座山搬到身后,大家说,他能够做到吗?
他做到了。他的方法是“山不过来我过去”。这是换位思维,这就是适应。适者生存就是这个道理。修身养性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成长的过程也是人生自我完善的过程,优秀的品德,良好的素质,融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言谈举止都是提高威信的重要因素。品德怎样养成?素质怎样提高?人际关系怎样沟通?言谈举止怎样适度?值得大家去研究。比如言谈举止,是一种行为科学。对人要学会微笑,表示善意;见面要打招呼,表示礼貌;听别人讲话要看着对方,表示尊重;在大庭广众之下,你的座姿、站姿、你的衣着和谈吐要得 体,表现素质和品位;说话声音不高不低,语气不快不慢,带有磁性,展现你的魅力。有的人说话太快,让人反映不过来,有人说话太慢,让人沉不住气。再比如说敲门,一般我们怎么敲?要不多不少,两下;不快不慢,适中;不高不低,适度;这些知识,我们要在干中学,学中干。慢慢地去领悟,去自我完善。作为中层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沟通协调和管理的难度都会不断的增加,要求中层干部逐渐的从日常具体事务中抽身出来,更加专注于计划实施、沟通协调、监督落实和反馈等更多管理性工作。还要不断调整工作方向和工作思路,更多的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管理好自己的部门和下属,不断提升部门和下属的业绩,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业绩,以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地发展。
三要爱岗敬业,养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首先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日常工作中要“身先士卒”,发挥好自己的带头作用;在工作态度上要树立“吃亏是福”的思想,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工作作风上,养成“雷厉风行”的好习惯;在工作的认真程度上,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努力工作;在工作业绩上,要“硕果累累”,能够圆满地完成分配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所以说,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层,必须要在管理素养,个人修养,工作作风上等方面进行提高和锻炼。
二、如何提高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承上启下)执行力是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执行力是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政令畅通的根本。
企业的发展速度要加快、规模要扩大、管理要提升,除了要有好的决策班子、好的发展战略、好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中层的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企业中层理解并组织实施的能力。相对于高层的定位是:“做决策事”。相对于操作层员工是:“做事正确”。
作为执行层的中层的定位应该是不仅“做正确事”还要“做事正确”。
一句话:中层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高层联系基层的一座挢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一堵墙。企业决策层对各种方案的认可,需要得到中层的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如果企业全体中层队伍的执行力很弱,与决策方案无法相匹配,那么企业的各种方案是无法实施成功的。
要提高执行力,作为中层要掌握“四个办”、“三个度”、“八项能力”和“十个到位”。
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作为中层首先要保证政令畅通,决不能出现“梗阻”现象。那么如何保证政令畅通呢?
1、灵活机动,办事原则掌握“四个办”。
对于企业的方针、政策、方案、计划等重大决策和任务,作为中层要学会“照办、领办、创办、补办”。
照办就是按照领导的决定,坚决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没有讲价钱的余地,不打折扣地完成,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领办就是积极领导、带领你的下属,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
创办就是对于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创造性地去完成,体现的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能力。
补办就是对于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领导考虑不周时,采取补救的办法完成工作任务,体现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
2、提高执行力,应把握“三个度” 这三个度是:高度、速度、力度。
企业中间层执行力不强的表现包括:在决策层面前说的话拥有相当的份量,使已有的决策方案发生“自我取舍”现象;虽然具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热情,有令人佩服的企业利益立场,但是在执行方案时缺乏应变操控原则的认知和把握;尽管是尽心尽力,但由于缺乏实施方案中人事之间清晰的操作介面,有时大失水准。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度”上:
高度:企业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所以要求中层在贯彻落实工作中,做到“不走样”,与企业的总体规划保持一定的高度。
速度:企业的计划在执行过程当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这个速度主要是时间,规定时间完成的任务要按时完成,绝对不能延误。
力度:企业制定的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所以要求在执行的力度上不减弱。
3、做一个服众的中层,应具备八项能力。中层不论是作为一名执行者、还是一名领导者,都必须通过别人来完成任务。要做个“服众”的中层,应该有意识地提高以下八项能力:
(1)、领会能力
做任何一件事之前,一定要先领会“领导意图”。先弄清楚上司希望你怎么做,然后以此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就开始埋头苦干,到头来力没少出、活没少干,但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要清楚地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并且会事半功倍。
(2)、计划能力
执行任何任务都要制定计划,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一一分配下属来承担。把眼光放在未来的发展上,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计划上。在计划的实施及检讨时,要预先掌握关键性问题,不能因琐碎的工作,而影响了应该做的重要工作。要清楚做好20%的重要工作,等于创造80%的业绩。
(3)、指挥能力
无论计划如何周到,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执行,仍然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为了使下属有共同的方向,可以执行制定的计划,适当的指挥是有必要的。指挥下属首先要考量工作分配,要检测下属与工作的对应关系,也要考虑指挥的方式,语气不好或是目标不明确,都是不好的指挥。而好的指挥可以激发下属的意愿,而且能够提升其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清楚指挥的最高艺术,就是让下属能够自觉行动。
(4)、控制能力
控制就是追踪考核,确保达到目标、落实计划。虽然谈到控制会令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然而企业的经营有其十分现实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给企业造成直接与间接的损失。但是,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是控制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控制过严使下属口服心不服。要清楚最理想的控制,就是让下属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自我控制。
(5)、协调能力
任何工作,如能照上述所说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计划、再下达适当的命令、采取必要的控制,工作理应顺利完成,但事实上,主管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花在协调工作上。协调不仅包括内部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也包括与外部客户、关系单位、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协调,任何一方协调不好,都会影响执行计划的完成。要清楚最好的协调关系就是实现“双蠃”。
(6)、判断能力
判断对于一个中层来说非常重要,企业经营错综复杂,常常需要主管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洞察先机,具有分析判断能力。要清楚这样才能化危机为转机,最后变成良机。
(7)、创新能力
创新是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否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提高执行力,除了要具备以上这些能力外,更重要的还要时时、事事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而这种学习与大学那种单纯以掌握知识为主的学习是不一祥的,它要求大家把工作的过程 本身,当作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不断地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认真想一想,有没有创新的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要清楚创新无极限,唯有创新,才能生存。
(8)、领导能力
中层干部领导的好,完成任务就好。提高执行力,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而是要靠带领部门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说到底,对上提高执行力、对下就要提升领导力。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领导力呢?除了提高以上八项能力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两点:
(1)学会用老板眼光看企业。
在老板看来,管理很简单,就是两件事:一是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业务收人;另一件事就是降低管理成本,控制运作费用。其实这两件事,最终是一件事,收入减去成本,减去费用,就是利润。所以归根到底老板是看利润的,利润要从管理中来。
(2)从被领导中学习领导。
在领导人看来,领导也很简单,就是两件事:一是用人,内部用德、外部用才,用人所长、容人所短;二是激励,解人之难、记人之功,通过正面激励,引导下属往前跑,通过负面激励,推着下属往前走。要知道,任何领导都是从做下属开始的,谁都不可能一步登天当领导。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你会经历大大小小许多领导,只要你 11 用心学习,不管是好领导、还是坏领导,你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学到经验和教训,这对你将来当好领导是十分珍贵的。
4、圆满完成任务,应做到“十个到位”
毛泽东曾说过:“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作为中层要研究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1)、思想教育要到位
俗话说;万众一心,其力断金。要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发展。中层管理者就要在“领会上头,教会下头,摆平外头”的基础上,切实围绕“三个负责”,(对一把手负责,对单位负责,对员工负责;)强化“四种意识”,(角色意识、责任意识、效能意识、管理意识)提高“五个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快速反映能力)因地制宜开展思想工作,并不遗余力地培训、指导、辅助员工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中层管理者要想成为员工美好心态的建设者,就必须率先成为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和心里咨询师;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们做事的效率和他做事时候的心情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心情愉快,效率就高,反之,效率就低。中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人的思想工作,在调动员工积极的心态方面,起码要起到半个“心理医生”的作用。一个好的中层管理者,一定是一个好的思想工作者。
(2)、管理措施要到位
提高执行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管理到位。管理的前提就是要“管”,要敢管、善管、能管、会管;“理”就是要在掌握事物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监管 等相关激励办法,使你负责资源配置、工作进展、质量监督、责任落实都在你的控制之中,让其得到充分调配、优化、利用、整合,不能有安排没有检查、有布置没有落实、有上文没有下文,要以“高质量、高效率、高回报”的事业心、责任感落实企业战略,推动企业发展;管理措施要到位,强调的就是要在任务分解、流程监督、细节监控、绩效考核、责任落实上下工夫,并在严格责任、流程、时间、制度、标准、程序、绩效和规范中启发你的下属,使其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让下属知道你对他的期望;通过不断的宣传、启发、鼓动、激励、示范和校正,引领你的下属将工作做得更好。只有这样,你的监督和检查才能顺利进行,管理和监控才能到位,才能有效减少扯皮、内耗和矛盾。
(3)、工作力度要到位
工作和管理是一致的,如果说管理到位强调的是一个企业的事,那么工作力度到位则更多强调的是个体——人的问题,工作力度到位强调的就是亲力亲为的问题。古代皇帝还讲勤政爱民、事必躬亲,诸葛亮当丞相、周恩来当总理都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层管理者一走上领导岗位,就当起了“甩手大掌柜”。其实,职位越高责任越大,你的岗位就是你的责任、就是你的饭碗,不要自己把自己的饭碗砸了。要一级对一级负责,不能一级对一级“甩手”。工作压力要层层递增,要想方设法激励每位员工的斗志,而不能层层递减,涣散员工激情,作为执行层的中层在任务分解、流程监督、细节监控、绩效考核、责任落实等各项工作中都要亲力亲为。只有亲力亲为,才能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改进方案、推动执行、强化 措施、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并在提高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在思考、分析、判断和提高中成为一个好领导、好教练、好裁判和好姐妹,这样我们金翅膀幼教集团的各项工作才能出水平、出效率、出执行力。
(4)、考核落实要到位
考核到位是内部经营管理和良性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考核的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考核的重点是绩效管理,考核的原则是贯彻“热炉法则”。这个法则的原理是把一个烧红的炉子放在那里,告诉大家炉子是热的,会烫人,就像我们的制度一样,违反了就要受到处罚,这是公开性。这个炉子对任何人都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就像制度是针对每一个人一样,这是公平性。在注重结果考核的同时,更要注重过程的考核,特别是考核体系的公平、公正、合情、合理,起到激励和调动大家积极性的作用,尤其是对那些不干事、不肯干事、干不成事的人,要严格考核。考核到位要体现一个“严”字,没有严格的考核,考核就没有效果,久而久之,别人就不相信你了。作为一个企业要推动部门发展,去完成各项任务,就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考核体系,尤其是中层在考核中不能充当老好人,要敢抓敢管。如果考核的结果不是真正的公正与合理,将会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导致执行力低。有些单位之所以出现“员工无精打采,领导怨天尤人”的怪现象,就是因为考核措施不科学、不合理。我不知道金翅膀有没有考核,如果有要严格,如果没有要抓紧建立。决不能到到年终,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5)、协调支持要到位 个人执行力是团队执行力的基础,而基础的关键是中层的执行力;如何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营造有效的中层执行力?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层管理者以企业战略为目标,努力营造一种“团队协作”的整体氛围,倡导团队每位成员都要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执行程序要对“事”不对“人”,作为中层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树立“整体利益为先导”的管理理念,身先士卒的带领员工“求大同,存小异”。在工作中发扬“有人负责我服从,无人负责我负责”的敢为人先的工作作风,工作有方的中层,非常注意协调内部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利益;只有协调好了各种关系,才能促使基层员工团结勤奋、积极向上。
(6)、授权策略要到位
在管理理念上,要树立“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思想。每个中层都要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自己的利益结合起来。融入企业,与企业有协调一致的价值观念。企业不仅仅是领导的企业,更是员工的企业、社会的企业,企业要发展壮大,大家都要就要自始至终具有这种意识。你的员工更要有这种意识。所以你要大胆放手地用人,解决好放心与放权的关系,适时给予下属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充分体现下属的自我价值和在企业的位置,充分实现执行力的最大发挥。授权是领导重视、信任人才,并实现其管理执行力发挥的最佳途径。企业的战略执行、计划实施最终都要落实到中层的执行力上,执行力的授权可以让员工能够做到自动发现问题、自觉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7)、落实制度要到位 中层管理者必须把下属看作是自己的资源,要从这些人的表现中寻求有关自己的信息,作为自己的职务指导,他必须让下属感觉到必须要承担起对上级的责任和做出相应的成绩。好的指挥可以激发下属的意愿,而且能够提升其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清楚指挥的最高艺术,使属下能够自我指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企业要想保证战略的有力实施和有序运营,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并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要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有序运营、提高效率和效益。企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并公布于众,使每位员工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到什么标准,做好了能够得到哪些奖励,做不好会受到哪些处罚。通过规范化的制度来完善整体策略规划的实施,规范员工的行为,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章必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8)激励方式要到位
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薪酬高低并不是决定个人执行力大小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最好的薪酬。能够当中层领导本身就是很好的激励,大家可能注意到,现在的职位招聘中,都要求有相关专业的管理经历和经验,因为你积累的管理经验和经历是金钱买不到的。中层管理者要根据员工的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工作量,实事求是地制定不同的激励政策,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方法和技巧有针对性的开展激励。员工们所希望获得的除了物质薪资外,还希望得到精神薪资,也就是关心、赞赏、尊重等。
(9)、文化培育要到位 为了给全体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企业自身要有良好的执行氛围,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让执行根植于企业文化中。因此,中层应坚持以人为本,培育积极向上的执行文化。首先,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要做到尊重员工,为员工提供能力发展的空间,关心员工个人价值成长和生活空间,使员工怀着满意的心情去工作,从而实现满意的绩效。其次,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执行文化的建立需要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要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结合本部门工作需要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使每位员工都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激发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最后,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既施以一定的压力又赋予适当的减压渠道,如适时组织聚会、旅游、比赛等能体现团队精神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团队执行力和凝聚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员工才会用心去做事,才能在工作中讲究速度、质量、细节和纪律。
(10)、行为垂范要到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者的带头示范是最实际、最有力的动员和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调动积极性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人在管理中响亮地提出“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凡是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凡是要求大家遵守的自己带头遵守,并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鼓舞大家。凭借自身的智慧、气魄、胸怀、威望和博爱 把员工吸引到自己的周围。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对中层干部的素质要求
(一)、中层管理者应具备四种能力
中层是企业管理的中坚力量,也是普通员工的直接管理者。中层除了具有管理职责、岗位职责以外,还要具备四个能力:即智力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1.智力能力
智力能力可分为概念化能力,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个方面。概念化能力是指管理者能否看出表面上互不相干事件的内在联系,并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概念化能力有助于管理者把握全局,并能深入的系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判断力是通过管理者对已知信息的处理,对事物发展趋势进行方向性把握的能力。判断力有助于管理者在进行部门规划和工作计划时,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逻辑思维能力是指管理者对一些事物进行的符合常理的判断。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管理者实际工作行为的有效性。
2.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可分为规划能力和行动能力。
规划能力是指充分调配现有资源制定达成工作目的计划的能力,中层管理者应该具有达成本部门工作目标的规划能力。行动能力是指在工作中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策略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事情在行动之前不可能进行100%的充分的准备,这就需要中层能够在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对环境进行客观、正确的判断,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3.人际交往能力
在工作中,人际交往能力可分为对上级交往能力,平级交往能力和对下属交往能力。对上级的交往主要是接受上级的任务和对任务的向上级的反馈。平级交往主要是部门协调及部门沟通。对下属的交往主要是布置工作任务及进行工作指导等。不论是对哪一级的交往,沟通的能力非常重要。中层管理者不但要能准确的领会对方表述的意图,还要能准确的把自己的意图准确的表述给对方。
4.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估计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对管理者而言,情绪化的语言和行为并不能解决任何工作中的问题,反而会让其他员工丧失对你的认同。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智、客观的对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自我估计能力的强弱体现出了管理者是否有自知之明,没有自知之明的管理者不可能是一个明智的管理者。由于职务或者工作环境的变动,管理者是否能够继续有效地进行工作,胜任自己的岗位,这体现了管理者适应能力的高低。
(二)、中层管理者的十项素质修炼 1.灵活贯通的关照
中层首要对上层领导、下层员工和同级别其他职能管理者灵活贯通关照。这项素质要求,中层对同事都给于充分的关心和照顾,做个“有心人”换取别人“感恩的心”。在感恩之心的包围中,同事都会站在你的立场中,协助你完成计划,主动的努力工作,积极的解决困难,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高效率的工作团队。
2.坚定不移的执着 执着是成功者的通行证。对任何人来说,坚定不移的执着尤为重要。相信很多管理者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关键的时刻还有自己一如既往的执着。执着就是要对组织的长远目标清晰认识,对领导的战略规划坚决支持,对部门的各项事务合理安排,对下属的具体工作不厌其烦的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对自己和所在部门设定的目标要自始至终的坚持。
3.必不可少的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但又不能无限制的宽容,尤其是不能对那些消极应对、满腹牢骚的工作态度予以宽容。方法不先进可以磨砺,态度不端正却不能容忍。在必要的宽容中,以极大的耐心帮助周围这些方法落后的人,以坚定的勇气批驳那些态度倾斜的人。还要宽容那些团队中性格张扬、才华卓越的人的某些做法,无论是不拘小节言语唐突,还是能力非凡气质昂扬,其实需要的恰恰是别人的宽容。
4.合理适度的创新
中层管理者不是优秀的技术人员,也不是精英式的市场人才,更不是一呼百应的企业领袖,侧重于日常经营的常规性工作。所以,要在工作中以创新的思维开创新鲜的思路和方法,但不能过分的追求创新的程度和数量,保持合理适度的创新,既活跃了工作的基本程序,又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5.近乎偏执的仔细
细节决定成败。近乎偏执的仔细是中层管理者的一件法宝。管理者,管人理事也。管人无大事,理事不可轻。对工作的仔细,近乎偏 执的仔细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细节中关注每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情绪,从细节中分析任何一件事务的处理方法和效果。对于企业制度的建设、企业文化的锻造、突发事件的处理、危机管理的实施,我们不能忽视待任何一个环节。
6.长期共同的学习
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人的概念,不是一个时髦的词语,而是要管理者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的一种理念。对中层管理者而言,只有长期不断地学习,才能保证管理方法的先进、管理技巧的灵活,组织和安排相关的人员参与集中式学习和日常化学习,让组织及其成员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和学习的巨大能量。
7.融洽欢畅的沟通
中层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沟通,应该说,能否在一种融洽欢畅的氛围中和上下层进行沟通反映出管理者的基本能力。工作计划的传递、执行困难的反馈、日常经营的现状都必须在沟通中反映出来,更要在沟通中不断地加以解决。融洽欢畅就意味着思路开阔、代表着不急不躁,管理者要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协调,创造沟通中地融洽和欢畅。
8.决不彰显的奉献
面对各种升迁、学习和表彰的机遇,中层要能够表现出决不彰显的奉献精神。其实奉献是一种精神,但决不彰显的奉献就是一项难能可贵的素质。从组织整体的发展来讲,这种奉献素质有利于协调整体的利益,增强组织成员的工作动力。
9.大智若愚的智慧 领导者有谋略,管理者有智慧。对于广泛接触各个层面的中层领导者而言,更需要大智若愚的智慧,而不是精明算计的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对上层保持本色不讨好,对下属中正仁和不摆谱,对惊喜之事由衷欣赏不遮掩,对烦扰的事保持冷静不厌烦。体现出这样地智慧会让所有的同事都坚信你在管理岗位的合适和必要,既能找到和睦的归属感,又能看到组织环境的稳定。
10.勇敢沉着的果断
中层管理者的第十项必备素质是处事果断,风格鲜明,决不拖泥带水。日常工作中的果断,体现在对制度的熟悉和坚持,对责任的分析和承担,对不合理现象的明确和批评,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体现出勇敢、沉着、果断的作风,树立起一个优秀企业员工的形象。
四、中层必须关注的关键问题:效率与效益 效率与效益是衡量一个企业的两个指标。效率是前提,效益是结果。
(一)、效率,主要指工作效率,衡量的指标是用时间和质量以及成果来评价。过去讲究“慢工出巧将”,现在是信息时代,社会快速发展,节奏加快,讲究“快工出巧将了”,那种慢性子,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社会了。
工作的效率是企业重视和研究的一个课题。从企业来说,提高工作效率包括制度管理、时间管理、日程管理、人事管理、等许多方面,用制度管理是指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企业一般都制订工 22 作的流程图,每一项工作都会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完成。面前在世界上流行的ISO质量管理系统就是有关企业流程方面的最好版本。
只有提高工作的效率,才会增加企业的效益。工作是人来做的,只有解决了人的问题,才可以解决效率的问题。
那么,怎么样才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呢?
我们说,最佳的工作效率来自于高涨的工作热情和专注的工作态度,还要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工作兴趣淡薄的人,会全心地投入工作,得到很好的工作效果,兴致勃勃会让人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短时间里取得惊人的成绩。曾有人说:聚精会神工作着的女人是最美的;当然也是效率最高的。
有的人每天一上班就开始忙个不停,忙得晕头转向。而有的人看起来总是从容不迫的样子,总是得到老板的表扬和赞许。原因在哪里?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如果你正处于这样的状态,这时的你就需要提高警惕了,也许你不是工作不努力,而是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了。因为,如今可不是讲求“慢功出细活”的时代,效率总是与工作业绩、奖金,甚至晋升挂钩,每天费尽心思琢磨的应该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建议你这样做:
1、将工作分分类
你每天所要处理的工作,如果仔细想来无非有两种:事务型和思考型。如果将你所要做的工作做如此划分,区别对待,也许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务型的工作不用太动脑子,只要按照熟悉的流程或程序做下去就可以,而且不怕被干扰和中断,如填写工作报表、备忘录等,这些 例行公事、性质相近的事情可以集中在同一个时间段来处理,即使在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也能完成。而对于那些需要集中精力、一气呵成的思考型工作,则要谨慎对待,在做之前要进行充分的思考,不停地想,苦思之后方有灵感闪现,这时要安排精力旺盛、思路敏捷,而且不易被干扰的时间段集中去做。
2、为工作制定计划
制定工作计划不是给自己施压,是为了让自己记住该做的事。每天面对大量的工作,谁都不免产生“丢三落四”、忙而无序的状况;如果会工作,养成定时作计划的习惯,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建议做一个计划书,记录工作内容和日程安排。把该做的工作,什么时候做,到什么程度记录下来,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在我们医院,每个护士长都有一个本,叫工作计划书,每月一计划,每周一检查,每月一总结。包括工作事项,权重指数,完成情况,考核评价。另外还要随身携带一个小本,随时记录一些重要的事情。每月之末,抽出一定的时间思考一下下个月的工作重点和计划安排。制定工作计划,关键是要会分解目标,把制定的月目标分解到一个周,一个周的目标再分解到每一天。也许看上去是一个很庞大的,担心完成不了的工作目标,经过这样的层层分解后,结果发现,原来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很难;这样工作起来才不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
3、学会工作中说“不”
当你正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时,突然有人让你去做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如果放下手头的工作,那么思绪就被打乱,有可能要重新再来,工作效率显然就不会高。这时的你要学会巧妙地说“不”。否则,整 天纠缠于帮别人处理事情当中,非但自己的工作完成不了,还有可能出力不讨好。在工作中维持“老好人”的形象、令所有人满意是不可能的。在自己的工作和别人求助之间,也许持这样的平衡技巧是比较明智的:“先扫自己门前雪,再管他人瓦上霜”。当然在说“不”的技巧上,可以采取婉转、迂回的方式,避免直接拒绝。
4、绝对不煲“电话粥”
工作时间尽量避免不接不太重要的电话。有私人电话打进来,那也是长话短说。这样的目的就是尽量不打断自己的工作进程,让自己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尤其是我们当老师的,如果在上课的时候接电话,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5、养成利于工作的好习惯
一些好习惯的养成,常常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一个原则就是在工作时间里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特别是聊天,如果你正在工作,有同事来找你聊天,可能自己手头的工作就被中断,再回到工作中来时已找不到东西南北。
6、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好坏往往会影响到工作状态,尽量不要把一些不好的情绪带进工作里,当然谁也不可避免遭遇气愤、低落的时刻,但要学会控制。每当有烦恼时,闭上眼睛几分钟,告诉自己:“只要不发作,就又战胜自己了”。当一个女同志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了,也就意味着在走向成熟了。
7、及早分派任务
当有任务要分配时,应及早地安排。哪些任务是可以分派给团队中的别的成员的。每天早早就找出了这些任务,就会使团队成员能够尽早开展工作,从而加快完成任务的速度。和你一样,同事也希望对每天的事情早做安排,如果你是在一天的最后几个小时才把任务分派给同事,同事会不高兴的,因为你有可能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8、每天提前上班梳“辫子”
提前上班有好处,一是为员工做了榜样,二是可以清理一下环境卫生,三是想一想今天有哪些工作要做,写出清单后,你就会清楚地知道,哪些工作是今天必须完成的,哪些工作是今后几天内在完成的,哪些是长远的目标。这样你就会精确地找到需要优先处理的问题,从而避免被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分散精力。等同事来上班时,你就可以安排一天的工作了。
(二)、效益,是指企业的收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
经济效益是中心,也是企业最根本、最直接的利益。一个企业追求的最大效益就是利润。利润=收入-成本-税金。有了经济效益,才能为职工谋福利,才能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加发展后劲。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是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开源包括扩大企业规模,增加服务(或收费)项目,增加业务收入等方面,而节流主要是减少支出,降低成本。
社会效益是基础,是一个企业的间接效益。包括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方面。知名度、美誉度是指外部,知名度高还要美 26 誉度高才行;满意度和忠诚度是指内部,家长和社会满意度高了,忠诚度也会高。
与效益有关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营销策略的实施、员工的工作态度、教学的质量、团结协作的精神、收费的高低、对外宣传的有效性、员工的对外形象、生活服务的质量等综合性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展营销活动,营销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占领市场份额,你想想,青州的孩子就那么多,到你这里的多了,到其他地方的就少了,你不挣别人会挣,你不抢别人会抢。竞争是残酷无情的,竞争就是不流血的战场。建议大家都要当好营销员,至少近期要开展一次感动家长的营销活动。可以利用休息日做家访,与家长沟通,赢得他们的满意度,提高他们的忠诚度,增加集团的美誉度,提高集团的知名度。
第五篇:幼儿教师角色的思考与定位教学论文
一、幼儿教师角色面临的困难
幼儿教师担负着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其一言一行会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整个社会和相关规定对幼儿教师要求十分严格,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
(1)工作被动。
由于受到自身素养、教学管理等因素影响,幼儿教师并不能完全满足整个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导致幼儿教师陷入被动,使其工作压力加大。事实上,幼儿教师不仅要开展孩子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还要照顾孩子日常生活,确保孩子安全,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幼儿教师的每项工作不仅比较细致,而且责任重大,不少幼儿教师感觉疲惫,职业倦怠感越来越明显。部分教师甚至对这种高要求职业产生畏难情绪乃至存在抵触心理,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有一些教师出于自己责任重大方面考虑,为努力适应自己角色,忽视工作质量。因此,为更好履行自己职责,完成教学任务,做好对幼儿辅导工作,幼儿教师进行正确职业定位,摆正自己的角色是十分必要的。
二、幼儿教师角色的思考与定位
为更好地照顾幼儿日常生活,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便利,幼儿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好自己每一项工作。
(1)幼儿生活的照顾者。
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与父母分开,开始融入幼儿园生活集体之中。一些幼儿在情感上容易发生不适应现象,出现哭闹、破坏东西、拒绝进食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要充当孩子第二个妈妈的角色,与幼儿进行互动,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样孩子自然就降低了抵触情绪。
(2)幼儿活动的观察者。
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掌握孩子言行举止,并从他们的行动中寻找孩子需求点和兴趣爱好。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日常游戏中,在游戏过程中掌握孩子言行,并适当辅导他们的活动,给予鼓励,促进孩子更好地完成游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兴趣,并在教学中进行适当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3)幼儿日常生活的知心朋友。
幼儿教师应该与孩子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能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还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习之中。例如,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表演,在老鹰抓小鸡活动中,教师可以扮演鸡妈妈角色,保护小朋友。这样既能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还能促进游戏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另外,幼儿教师应该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更好地掌握孩子们的动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获得孩子信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收获友谊,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也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4)幼儿教学的探究者。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不能一味地按照固定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而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探究,总结经验,并结合教育教学理论推动理论创新。幼儿教师要注重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丰富学习内容,应用先进理论指导教学工作。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新方法、新思路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总之,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幼儿教师的关心和辅导。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好每一项日常工作,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