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评议
《有效评课的策略与方法》的体会
课堂教学评议是教研活动中最为常见的组织形式。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通过评议可以交流信息,沟通情感,达成共识,分享思想,共鸣共创中积累经验,积蓄能力,积淀智慧。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有效评课的策略于方法》介绍了很多评课的方法,以下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收获。评课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1、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2、评教材处理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授课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得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评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我们评教学思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要看是否具有有一定的独创性,能否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否清晰;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第二篇:《短歌行》课堂教学评议
《短歌行》课堂教学评议
观看了《短歌行》这首诗的课堂教学实录,本人无法认同这位老师所上的这节课,至少存在着下面几个问题: 首先是对教材内涵把握不准。《短歌行》是汉魏诗歌,本课的教学目标显然是让学生了解汉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体会曹操诗歌的风格,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引导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纵观本课的教学,教者没有充分重视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内涵和课文本身蕴含的思想感情,去引导学生深入诗人的内心,体会诗人求贤若渴以建功立业的心情。反而脱离教材单元目标,教师自搞一套,花了近三分之一时间,讨论“酒的遐想”一文。教师在概括提炼该文内容说,“这篇文章很敏感地把握住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酒。他揭示了在不同人心目中酒的不同作用。咱们接触过的酒的文字不少,我们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结果学生纷纷把自己记住的有关于“酒”的句子说出来,完全脱离作品去展开所谓的“酒的遐想”,教师总结说:“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而古今无数的文人更用酒写出了无数美丽的诗篇,比如今天学的《短歌行》。”在这位教师看来,曹操这篇《短歌行》似乎就是写酒,酒是这首诗的内涵。这不是扯淡吗?
第二是导入环节用时过多,且没能切入教材核心。作为新课导入,教师用《酒的遐想》引入话题,这个话题围绕“酒”进行天马行空式的“遐想”,师生开始即兴式其实就是随意性的讨论交流,毫无目的性目标性。教师所选的文章通篇内容都只是在“酒”上面绕圈子。而且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胸无成竹,很随意地解读。讨论下来,学生无法从这个所谓的讨论中得到有价值的启发和收获,也根本谈不到从中得到什么帮助。这样的导入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反而搞乱了认识,以为《短歌行》谈的就是酒、由酒生发出的感情。教师的解读更是东扯西拉,根本说不到正题上来。一般来说,导入语应具有新颖性、启发性、简洁性。很明显,本节课的导入不简洁,占用了许多宝贵时间,不利于学生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第三是教学完全脱离文本,脱离教材特点。《短歌行》是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诗人以真实,新鲜、有力的情感吸引和打动读者,所以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同时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另外,对于作品的思想感情及人物形象的评价,要引导学生从诗作者的经历、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出发,立足文本,而不能凭自己的臆想乃至好恶去曲解作品。此外,作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体现了最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教学时应该发掘诗文里积极的、优秀的内涵为主,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和教育。而这位教师这堂课从开始到结束,不是立足课文,从文本教学出发,从文言诗文的特点出发,把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来体会曹操的思想感情,把握曹操的“忧”,从诗歌中感受他因何而忧,从而进一步探掘出他的忧不是简单消极悲悯,而是有一股建功立业的慷慨之气,从而认识到忧人生的实质是重人生,忧贤才的实质是重贤才,这种“忧”有一股慷慨之气。这位教师完全是自行其是,凭着自己的好恶来处理剪裁甚至于肢解教材,竟然由几乎与课文毫不相干的一篇《酒的遐想》,引到《短歌行》进而想到曹操的“人生苦短”之忧,再说到自己的短文《等死》,完全抛开文本来任意解读。其实曹操的这首诗虽然流露出对于人生苦短的感伤,但是诗人却没有陷入消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脱;又如,诗中洋溢着对于人才渴望的情思,表达了诗人延揽贤才、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雄心壮志等等,这些教学重点都没有很好的抓住。可想而知,学生上完这节课,学完这首诗所获得的认识必然是肤浅的,零碎的,甚至是错误的。
宣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程放鸣
2010年9月20日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评议总结
语文课堂教学自我评议总结与反思
西伏落学区教导处
前一阶段本学区进行了课堂教学自我评议活动,各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独具特色。但是,又都有自己的不足。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课后反思,及时总结,及时提高,才能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生活。现将自己的一点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通过此次课堂教学自我评议活动,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验。是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找到了答案: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课堂上,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堂课上,老师们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别人,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量。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老师们搜集课外阅读
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还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回顾我听过的语文课以及自己的教学经历,我真正地意识到:小学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只有学生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品味、描写中,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因此,我们要不断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周围的一切,要养成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好习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我想信,久而久之,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演变成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丰富资源。
二、开发课程熏陶情感
在本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特别是六年级教学中,难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如果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必然要摒弃当前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探讨实施绝非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文章,出几份试卷所能含涵盖的,它的积极实施是体现在每个教学进程中的,六年级的师生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应共享一片艳阳天。
实践证明,在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课堂里,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喜获“双赢”,他们的情感会得到升华,语文学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现。
三、课堂中,鼓励性评语的使用和积极评价的效果。
1、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教学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教学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因此讲课教师都注意了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的重要前提。
2、积极使用准确、规范的激励语言激励性口头评价语言、轻柔的肢体语言也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一部分。在王志英老师《游园不值》时,学生精彩的发言,她由衷赞叹佩服;学生欲言又止时,她就拍着他们的小脑袋,仿佛想拍出精彩来;女孩胆怯时,她又会抚摸一下她的小辫,以母爱的亲情,送去一份关爱和鼓励……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她自己、她的学生,连同着听课的所有人都被带入了“不遇中有遇”的意境,是那么的自然。水到渠成,更突显了她教育无痕的艺术。
3、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讲课教师都注意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随时随地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如,井玉先老师在教学时,就很善于抓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对学生及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在朗读环节,有一个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课文读的不够好,但老师并没有去批评他或放任不管,而是给他机会,评价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还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位学生的进步之处。对有的学生说“他声音比以前洪亮了”、“他能把课文读连贯了,不和以前一样一个词一个词的读了”等等,我想这样的激励比任何的物质的奖励
都有用,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话更使他有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接下来说老师们的不足,一是普通话讲的不是很标准,有的老师甚至是方言;再有老师们在课堂上没有注意一些弱势群体的掌握能力,对他们关心不够,而且要适时给予表扬,别吝啬你的夸奖,给予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思是为了更好的进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在领悟语文课堂教学的真谛下,只有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不断完善,才能走向语文教学的实质,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四篇:科学课堂教学评议总结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自我评议活动反思与总结
西伏落学区教导处
根据教育局关于‚课堂教学自我评议活动‛的相关要求,我们西伏落学区科学组也组织了全体科学教师每人展示一节课的活动。科学组的每位成员都十分认真、积极地备课、作课、听课、评课,并为以后的科学教学总结了宝贵的经验。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1、灵活运用教材,选择贴进学生身边的事例作为新课的导入。
教学时不循规蹈矩照搬照套教材,而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营造积极问题情境,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让学生感受到新奇有趣的问题作为新课导入。例如,李亚老师在讲授《固体液体气体》一课时,在出示完课题以后问学生:‚谁能分清固体、液体、气体,你能举例吗?‛这样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问题情境,学生对问题感兴趣,乐于回答老师的问题,为下面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打下了基础。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手段。
网络资源选用恰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为教学提供广阔的信息来源,还可以使抽象变得形象和直观。比如:李娟老师的《浩瀚的宇宙》就使用了多媒体出示了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的大量资料和图片,这样学生就对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之间有了直观的认识,学生既愿意学又愿意听,改变了以往教师枯燥地讲,学生懒得听的教学状态。
3、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样的话题我们已经说了很多遍,但实际在教学中操作起来真的很难把握。我觉得做的最好的是邢云芳老师,她在讲《斜坡的科学》一课时,老师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了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案,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研究,最后得出了结论。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
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设了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究发现,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发挥记录单的作用,为教学服务。
记录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实验中记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为最后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现在科学用书是循环用书,不能直接在课本上记录,这就出现了学生不愿意记录的情况。但王瑞先老师设计的记录单解决了这一问题——她在讲《山脉的变化》一课时为学生准备了记录单,并且除了具备课本中表格的内容外,还增加了注意事项,即模拟实验中材料及模拟的相对应的对象等内容,使学生的记录既简单又清楚直观,节约了很多时间,为学生进行试验以及后面的分析提供了保障。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为以后自己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每位教师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共同研讨出了更好的方法应用于以后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篇:英语课堂教学自我评议总结
西伏落学区英语课堂评议活动总结与反思
西伏落学区 教导处
前不久,学区组织各科教师录制了常态课,我们英语组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不仅总结出了很多好的做法,还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不足之处:
1、教师发音不准,课上使用英语少。
2、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没有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3、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口语交际能力差。
4、教师工作量繁重,常常会顾此失彼。
小学英语师资严重匮乏,英语教师工作量过重。每个英语老师任教3-4个班,周课时15-20节,并且要跨3-4个年级,班容量一般都在50人以上。设想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如何谈质量?殊不知英语教师要忙于应付每天的日常工作:自制卡片、教具、大量的练习册批改等工作,还能剩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还能有多少时间去反思自己的教学?班容量如此之大严重影响了英语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几乎每一位教师要教300人以上,课后的补差工作又从何下手?
5、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学习兴趣不能持久。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我们始终感到热闹有余,但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初学英语感到很有趣,学生的求知欲旺盛,靠机械的记忆还可应付,但久而久之,单词越学越多,学生又得记读音,又得记拼写,还得背句型。有的同学顾此失彼,由学不会到不愿意学,失去了兴趣,放弃了英语学习。究其原因,学生缺乏吃苦精神,他们只对游戏活动感兴趣,只要老师布臵背单词、读课文、听录音等任务时,学生的热情就荡然无存。英语学习本来就无什么捷径可走,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就得死记硬背,可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6、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交际运用练习时,没有信息差,导致交际活动在不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运用。
所谓信息差是人们在对事物或人了解、知晓的程度上存在的差距。人和人之间进行谈话交流,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谈话双方之间存在信息差,彼此都想了解对方的信息,从而产生了交流的愿望和想法。英语教学也一样,要想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交流,就必须在会话双方之间制造信息差,使他们之间产生想从对方了解有关信息的迫切愿望的需求,产生开口讲英语的动机。有了信息差,他们之间的交流才是在真实语境中进行的有意义的交流,这样,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二、努力方向:
1、培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听着那些叽里咕噜的英语,看着那些蝌蚪队的文字,常常被深深的吸引住,这是英语本身的外在特点吸引了他们,让他们好奇、兴奋。人微言轻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游戏、竞赛、绘画、唱歌等。这些活动不但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引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直接反馈,有利于化难为易,从而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运用知识,主动探索,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
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得以提高,语言是练会的,而不是学会的。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千方百计地创设各种语言情境,从而大大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3、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英语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要努力提高自已运用电教手段的能力。随时着教学环境的不断改善,“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已经过去,投影、幻灯、录像、电脑等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这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达不到运用自如的地步,那么,对于这些绝好的现代教育设施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