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了赵国忠老师的教师最需要什么之后
教师最需要什么
一个一线教师的杂想
现在教师已经算不坏的一个职业了。工作还算稳定,待遇也算不低,一旦需要招聘教师,社会上报名者踊跃。尽管如此,我们教师并不感到满意。读了赵国忠老师的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后,我也在想我们现在做教师的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
一、教师需要家长的支持
每年新生报名时,最忙忙碌碌的是家长,注册、交费,然而带学生进宿舍,给学生的床铺好,吃穿用等等所有的物品安排得一应俱全之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并不止一次地对教师说:“孩子交给你了------”
当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多数家长都积极配合,不与教师配合的家长也大有人在,家长说得最多的是,“你看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现在忙,不能去”,有的家长还会不耐烦地把电话挂了,想给我沟通没门。
诚然,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寄宿,学生吃住在校,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家长并不是把学生一“寄”了之完成了教育使命,笔者认为,学生到寄宿制学校以后,家长的教育责任不但没有失去,反而更重了,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教育方式和手段而已。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同样,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家长和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只有家长和学校的目标一致,形成合力,学校教育才会有针对性、积极性,教育有效实效。
二、教师需要过正常人的生活
我从教8年,对现代的教师还是比较了解的。教师每天起早贪黑,饭得抢着吃,睡眠缺乏,休息不足,有孩子顾不上管,父母顾不上看,而且,如是离家稍远点的教师,就要过人为的两地生活.有小孩子的教师,孩子常常因为照顾不周而生病.如果一家一个教师还能凑合,如果一家两个人都是教师,那家还叫什么家啊!跟晚自习,补课,占去了教师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现在哪怕说一个月给教师五六百元钱的补助,都没人想当班主任,因为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当班主任有被气死的可能,起码在缩短几年的寿命,哈哈,真有点吓人!
我们的社会和家长对老师寄予了太高的期望,似乎老师就是超乎寻常的人,他们应该有高尚的品德,应该无私地奉献,然而老师也是人,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老师需要正常人的生活!有一个问题,社会应该搞明白,教师每天实实在在的工作时间到底是多少!再和那些和教师拿同等数量工资的国家公务员等等去比一比!所以,教师的相对收入高吗? 然而教师对工资已经满足,他们需要的是理解,是尊重,是鼓励,是承认,是过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包括安心地吃饭和睡觉!
三、老师需要待遇方面的政策保持连续性
本世纪在过去几年里,看到自己的荷包袋慢慢鼓起来,从物质上教师慢慢受到重视了,心情和工作干劲不知提高多少哦,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我们翘首以盼的待遇慢慢的减缓了,教师铁工资了,我们本应理解啊,好些学生都没书读啊,我们又何必计较于金钱。但是后来又有规定,说教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据说公务员要实行新的工资制度了,很多教师担心自己的工资要与公务员相差得很远;大家之所以担心,怕也是因为有些关于教师待遇方面的政策缺乏连续性。
四、固然知识的积累,继续教育,提升本身的素质是必做的.但我们个人的需求,往往被忽略.我们教师也是普通的人,也有私人的需求,这点,往往被人所忽视.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被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烛„„我们在受到赞誉的时候,只有我们自己明白,作为社会普通的一员,在工作,奉献的同时,我们的个人生活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在复杂的现实中,我们也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诚然,教师的地位比以前有了提高,工资待遇也有了大的改善.可是,与其他的行业相比,我们是远远落后的,尤其是基础教育中非重点学校的广大的教师,他们在奉献和燃烧自己的同时,得到的回报,是微薄的.
再要问眼下教师最需要什么,这道选择题的多数答案恐怕是:休息。教师的压力和负担确实是太重了,要钻那些越来越不好教的教材,要教那些越来越不好教的学生,要应付那些越来越烦琐的考核评比。教师的工作,岂是每天八小时所能容纳?长期以来有一个误区,认为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就可以出成绩,教师只有拼命干,才是爱岗敬业。所以节假日都弄成了教师的正常工作日。
教师这一行比较特殊,它不能设置每天工作八小时的硬性规定。因为教师的岗位不仅在学校,而且在自己家里,甚至还在学生家里。教师工作的产品,不象其他行业立竿见影地看得到,而要通过长期润物无声的工作才看到成果。教师为产品付出的代价不可能数字化衡量,成果与付出不一定成正比。但是人们却习惯以“量化”来管理和考评教师,教师因此而承受了难以长期承受的压力,付出难以量化的代价。教师们在透支着健康,忍受着各种病痛。前两年本市中小学许多骨干教师争先恐后要求提前几年退休,是值得深思的。如果教师怕教厌教,那才是一个民族最大的危机。
不是曾经有人这样“赞颂”和提倡教师具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神”吗?我想,时代前进了,价值观不同了,照亮别人不一定燃烧自己吧,节省些能源,社会更和谐。请为教师减一点负担吧,请把节假日还给教师吧。
五、教师需要人格尊严
如今教师地位有所改善,这话不假,但是这主要是指教师的是收入有了一点提高,同以前相比较还有了一点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复杂的教育环境导致教师的尊严感却日渐丧失。“校长贵族化,学生祖宗化,教师奴隶化,素质教育怎么看都是神话”,这个“四化”的短信很能说明教师当前的尴尬处境。家长对于教师的苛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仿佛教师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天才,什么样的孩子都能教育成为神童,可是一但老师的教育方法稍有不合心意之处,便又高声责难,甚至于拳脚相加,温州发生的校长被家长所杀的事件就是一个极端但又典型的案例。在学校里边,教师也没有什么地位,应试教育的“紧箍咒”被校长承接下来之后就牢牢的套到了教师头上,“三天一小考,三周一大考”,让教师疲于奔命,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偏偏校长相信学生的眼睛,对于学生不能认同的教师就以“下岗”相威胁,教师非但不能享受教育的乐趣,获得教育的成就感,相反却在急功近利的教育中成了社会公众“讨伐”的对象,成了校长随意呵斥的“奴隶”,成了学生笔下痛责的“恶魔”,教师的人格尊严丧失殆尽。
所以,教师需要人格尊严,就是社会、学校善待教师,去除不必要的压力,使教师成为一个有自主性的职业,有生命力的职业,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尊严的职业
六、教师还需要加强责任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待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当前由于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教师还难以满足自己已经获得的“丰厚待遇”。于是,我们便发现有些教师不注重课堂教学,而是热衷于“家教”职
业,少了份教师的责任。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总是运用多种“技巧”,鼓动家长让孩子在课外来教师家“补课”,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这种责任的缺失让人痛心。
为此,教师要加强责任教育。身为教师,你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你就应该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学会知足常乐,避免害“红眼病”;尤其在课堂教学上,要认真钻研课程,平等爱护每一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成长起来。这样,我们才不愧为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教师是人不是神,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和各行各业的所有人一样,教师也会犯错误,这是两个互相矛盾的自我定位。
在我看来,应该首先把教师作为普通人来理解和谅解,把教师行业当做百业之一来对待,所以他们最需要一些起码的生活物质保障,既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然后把教师看成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因为他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诚信度,我们既要严格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又不要作过高的道德苛求。同时教师需要一份平常心
第二篇:读了田志刚老师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有感
读了田志刚老师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才发现自己有这么多知识管理上的问题,田老师在书里提到的知识管理的五个方面===知识的学习,知识的保存,知识的共享,知识的使用和知识的创新,我都多少存在些问题,也解释我为什么苦恼自己懂很多东西但是始终感觉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没有核心竞争优势,我一直没有安全感!
知识的学习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自己确立方向。阅读广泛没有错,爱好广泛也没有错,但是要有一个主线,不然就成为一个杂家了,你在哪一个方面都知道一些,但是你在哪一个方面也不擅长,你的知识没有很好的正向积累,你在任何领域都是“初学者”,是“新手”,而这个时代是需要“专家”的时代。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爱买书,爱看书,而且看书的种类非常广,但什么也是杂而不精。我现在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是结合我的价值观,我自己的性格以及我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和我所处行业的状况。现在目标明确了,我每天的学习也是围绕我的目标展开,虽然现在是刚起步,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的朝目标走下去,我的知识会越积累越多,我会越来越专业。有一天我也会在某一方面比别人稍微强一点,而这永远的强一点就可以让我在这个充满竞争和迅速变化的市场经济社会有一个立足之地。
“知识的保存”,看到这一章的时候我真是很惭愧,虽然我是一个女孩,但是我从小有点男孩性格,大大咧咧,待人接物上有时大大咧咧挺招人喜欢,但如果是整理保存物品也大大咧咧就要命了。“相信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记得昨天看到过一份资料,今天写报告时要用到,但花费很多时间四处寻找后却没有找到;需要一个朋友的联系方式,虽然知道自己曾经联系过,但却翻箱倒柜也找不到。看到互联网上的文件立刻下载,但下载后却很少去看!”文章的这段话感觉就好象是在说我!因为没有好好的保存信息,我曾经丢了很多客户资源,对我来说这是很重大的经济损失啊!书中还列举了很多保存知识的工具和方法,原来自己有这么多不知道,呵呵,现在学了这些工具和方法,我以后不仅会重视知识的保存而且会用很多工具帮助我有效和高效的保存知识。
“知识的共享”,在这个方面我还稍微感觉做的好一点。共享可以带来合作和工作机会,我深有体会。我喜欢诗歌,我写了很多诗歌散文在博客里,有时会发给我的客户看,他们看了我的博客后问我,郑菲,那是你自己写的吗?我说,是呀。他们惊讶地说,原来还是个小才女呢。后来我们不仅是客户关系还是好朋友关系,他们有什么生活上的烦恼也会对我说,自然我的业务做得也很轻松,我很少催款,代理商到了日子就主动把款打过来了。我在找工作的时候会很主动,我会积极的发言,如果我看上的工作初试时我感觉面试的经理对我的印象一般,我会把我过去的一些经历写成文章拿给他看,我往往会得到他们的认可。对于结识的新朋友我会告诉她我是做什么的,也许她现在用不到,但是将来如果他有这方面的需求一定会找我。“让别人知道你知道,建立你的个人品牌,让别人更愿意跟你合作-----传递和共享自己的知识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促进别人对你的了解和信任,为个人发展开辟新的天地!”书中第四章开篇的这段话是至理真言!关于知识共享作者还介绍了共享知识的捷径,共享知识的渠道以及共享知识的工具,这些帮助我以后更好更有效的做好知识共享工作。
“知识的使用”,知识本身不会带来价值,只有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实践中,知识才会创造价值。能不能将自己的知识使用好是对一个人能力的重要考验!在这一节里我学到了知识有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有时更重要,将你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你的能力会提高很多。还要注意与人合作,一个人不是万能的,在与人合作的时候,你们会创造1加1大于2 的价值。知识的使用有3个途径,第一是与一个项目或任务结合,第二是将你的知识转化为专利,第三是将你的知识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直接面向市场。书上在这一节还告诉了提升个人价值的方法。以后会帮助我更好的使用我的知识。
最好的和最重要的是:“知识的创新”做好知识的前四个方面,你是优秀的,但如果做到了知识的创新,你将是卓越的。“最高层次的竞争不是竞争,而是通过创新颠覆原来的模式。”我以前一直认为创新太神秘
了,那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原来我错了,田志刚老师告诉我们创新并不神秘,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引入新事物,制造新变化都是创新。创新要求我们摆脱惯性思维,而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创新。创新的3个特点 新颖性 实用性 可行性缺一不可。创新很简单,前辈已经帮我们总结出了创新的工具,例如奥斯本检核表法,思维导图创新法,都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创新,我们还可以借助外行的忠告获得创新的动力和灵感。
21世纪是信息和知识爆炸的世纪,如何获取,掌握,使用知识对每个知识工作者都是一个考验,田志刚老师的这本书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深入透彻的分析了知识管理的5个方面并且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工具。我读了真是受益颇多,希望我的每个好朋友也都能看看这本书。也希望在知识管理上有困惑的朋友有机会读读这本书!这将让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并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知识管理快板书
不读你是不知道,一读你是吓一跳
我的问题真不少,今天总算明白了
人家学习有目标,越学越专是块宝
我是学习没目标,杂而不精没人要
知识保存看似小,保存不好要命了
今天着急联系人,号码就是找不到
文案以前都写过,用时没有重新做,费时费力又费脑
客户资料存不好,就是钞票往外抛
知识保存真重要,怎样才能保存好?
专家方法告诉你,看了此书就知道
你的知识谁知道?自己了解那没用
广泛传播作用大,又有合作又交友
传播自己有途径,写写博客上上报
公司I T 是平台,网上论坛舞台好
知识使用是关键,放在肚里白瞎了,运用才会创价值
知识到底怎么用?用到工作任务中
知识到底怎么用?申请专利档次高
知识到底怎么用?转化产品上市场,直接服务价值高
什么知识更值钱?知识独特那是宝
独特也要有人要,社会需求不可少
教你升值三绝招
第一向前看三年,盲目跟风不可要,眼光放远志向高
第二提高独特性,别人想学学不了
第三就是树品牌,人人知道名牌好
你跟我争来我不跟你强
知识创新把你落后头
知识创新不神秘,知识创新是基础
创新要有新颖性,创新要有实用性
创新要有可行性,三性一个不能少
创新工具有很多,前辈早就总结了
奥斯本检核表法,思维导图创新法
外行忠告激灵感,不信你就试一试,试完你会说奇妙
创新左脑加右脑,老师方法把你教
这些智慧那里学,《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上面找
早读早知道,早知道早把路走好
社会竞争变化快,做好知识管理,我自信又逍遥!
第三篇:教师最需要的心理1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个人的语言影响另一个人,是一个人的行为影响另一个人,是一个人的灵魂影响另一个人。”这样的话语让我们每一个做教师都知道了要想真正教育好孩子,搞好教学,一定得了解、懂得心理学,就要掌握、应用好心理学。一个真正懂得心理学的教师,定能够洞察学生的心里,感知孩子的心里,让孩子从心底喜欢你。
作为教师,长期以来,社会对教师一味强调风险、责任,相对忽视了我们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获得,这也是造成教师压力增大从而产生心理问题的一大原因,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增强职业认同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未来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更是长远而不可逆转的,因此,它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的职业。所谓幸福感,它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培养自身的幸福感,就是要学会多看看身边的快乐满足的事,学会脚踏实地追求切近的目标。
书中对教师应当怎样保持健康的心理做了细致的阐述:
一、正确认识自我,保持乐观心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的职业是“开放”的,要接受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乃至社会的检查和监督。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的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这使得教师的身心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教师
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才能正确的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推己及人,也能客观的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用微笑面对,以真诚对待,尽量避免正面冲突,改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
二、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1、形成“压力免疫”
在应对压力之前,首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认识到压力极其反映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的正常心理现象。其次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着手解决,再次,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2、合理宣泄情感
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难免会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反应,但千万不要把不良情绪闷在心里,要及时地宣泄出来,如写日记倾吐、向亲友倾诉,或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
三、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兴趣爱好
教师要认清教育改革的迫切性,了解改革的基本思路,做到“有备无患”而非“措手不及”,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兴趣和爱好与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密切的联系。教师拥有良好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还能使教师获得
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还可以陶冶教师的思想情操,消除疲劳,对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四、换个角度思考,做到宽容待人
1、换个角度思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件不好的事情,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会觉得并没有那么糟糕,这也是排解烦恼的一剂良方。有了自我安慰的理由,生活就会多些弹性和人性,凡事也就不必钻牛角尖了,由此减轻了生活的压力,换个角度看问题,常能海阔天空。
2、做到宽容待人
宽容待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吃点亏显风格,不生气就是福。凡事不用斤斤计较,用尊重与宽容去赢得快乐、赢得健康。
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用最美好而高贵的心灵以及充满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做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让世界充满爱。
第四篇: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
刚拿到这本书时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为什么教师需要心理学?心理学又能带给教师怎样的启示?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翻开此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著名教育家雅思贝尔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明白了,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我们教师要想真正教育好孩子、要想真正搞好教学,首先就要了解、懂得心理学,就要掌握、应用好心理学。
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也明白这样的理念:只有学生主动地学、自主地学才最有效。但是教师的指导性、启迪性、激励性作用更为重要,它们是学生学得好、学得有信心的关键。那么怎么才能发挥我们教师的指导性、启迪性、激励性作用呢?这是许许多多老师们心中存在的疑惑和不断思考的难题,特别是在我们学校实行了“4+1”教学模式之后,教师的这种能力显得尤为地重要。
在《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这本书中分四个篇章从四个角度阐述了教师为什么需要心理学和如何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第一篇章,教师自身最需要的心理学。该篇章主要阐述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师你是否能够善于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保健、自我激励、自我积极心理暗示,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呢?教师的幸福感从哪里来?教师的心理和技艺谁重要?第二篇章,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该篇章深入地探讨了教师最关心的有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再到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再到走进学生的心灵。第三篇章,教师教学最需要的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对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述。第四篇章,教师课堂管理最需要的心理学。
结合“4+1课堂教学模式”我重点阅读了第三篇章,教师教学最需要的心理学。不可否认,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Why?书中给予了我们答案,作者认为是我们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教师教学的准备策略或技术的问题。什么是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准备策略实质上是要求我们教师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知识的目标,一个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其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应是重点。因此“准备”过程中重要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由此看来我们学校提出的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做法是符合心理学的。对于目标的确立文中给予了几点建议,1、目标的设计要简练概况,便于理解和记忆。
2、目标的表述要有操作性。避免使用“掌握”、“通过”、“熟悉”等无法操作的抽象词语,应该使用一些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并可以实际检测的行为动词。比如认知目标多使用“说明、观察、记住、书写、辨认、区别等词语。能力目标多使用概括、会做、尝试、比较、表达、感悟等词语,情感目标多使用具有、或得、学会、坚持、树立等词语。
3、目标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4、目标定位要准确。另外在“教学准备策略”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那就是我们教师自身情感调控的准备。我们教师自身的情感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往往会决定我们教学的成败。“真正的课堂活跃是学生思维的活跃!”如果老师一进课堂就板着面孔说教,表情严肃,甚至因为学生的原因言辞还相当刻薄,这怎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整堂课气氛相当压抑,学生的思维如何能活跃起来?读到此处,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在我的课堂上明明该是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可学生们却都死气沉沉的。原来是我的原因,我以为板着脸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秩序,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我板着的脸虽然保证了秩序却牺牲了学生们高昂的学习热情。
在“4+1”教学中,对于学习目标的学习常常需要学生们带着几个问题来进行学习,通过问题来对学习的目标进行检测,整节课堂是由问题来贯穿的。那么这些问题的提出方法在心理学上有没有要求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伊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趣高效的提问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拨逗着他们浓烈的学习欲望。”教学提问是指教师以提问为手段进行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教师教学提问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
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那精彩跌出的提问艺术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认为课堂提问的意义在于创设情境、催化思考、调控进程。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问“这对吗?”“这样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学生都会很容易的形成定势“对”“好”。因此作为教师最好不要这样提问。提问是教学的手段,不是教学的目的。那么教师该如何掌握提问的艺术呢?
1、提问时机的把握。在提问的最佳时机提出问题。如在上课的初期,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平静趋向活跃的状态,这时多提一些回忆性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当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是,多提一些说明性、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有助于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容,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由高潮转入低潮阶段时,多提一些强调性、巩固性和非教学性的问题,可以重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防止学生讲话或打瞌睡等。
2、提问内容的指向和集中。即重难点突出。
3、提问对象的选择。学生分为依存型、独立型、沉思型、冲动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4+1”中的组内互助,组内的“自探”、“展示”和“竞争”三个部分,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面运用了心理暗示的作用,通过这三个部分让学生在心里得到“我能行”的自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说过“心理暗示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它最能激发人达到最佳的状态。”通过实践证明通过暗示手段,能够使受暗示者具备无意识心理倾向,并且指导这种倾向和个人的动机、兴趣、期待、情感、意志等因素有机结合,发挥出受暗示者得积极潜力。
另外我想说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多媒体的问题,正确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件宜摒弃以教为主角的设计理念,从服务学生主旨出发,把握好教学性、科学性与艺术性这三个向度,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展开,力求直观生动,做到内容科学,画面简洁,信息量大,调用灵活,并适合辅助课堂教学,以保证课堂教学不受课件左右与约束。
书中还有很多对我有帮助的观点,不能一一道来,我将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实践来改善我的课堂教学,相信这会对我的课堂教师水平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机会。
r
第五篇: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最重要的心理学》学习心得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教育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心灵的艺术,是以心灵感受心灵、以心灵理解心灵、以心灵感染心灵的艺术。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达到教育的最好效果,就必须拥有美好而高贵的心灵以及充满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就必须不断修炼自我、提升自我,做最好的教师。
课堂教学只有熔铸教师丰富的情感,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真理、完善人格,就不能忽视情感因素。
用激情可以驱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指出,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怎样使他们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引起愉快的感觉”?首先是对学科要有“热爱的态度”,教师对学科的热爱会“传导给学生”„„..——《教师最重要的心理学》赵国忠
经过一年的教学,自己也觉得对于教师这一职业也有几分心得体会。因此在开始拿到《教师最重要的心理学》这本书时,自己带有一些疑惑:当老师还要继续加强心理学学习?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对这本书的学习。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心得: “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
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中,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文字的交流,它首先是心灵的教育。我们想要真正的理解学生,教育好学生,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进行心灵的沟通。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具有自己的思维,拥有情感。我们教育的职责不仅仅体现为传授知识,它更重要的是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我们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尽量实现素质教育,使之不仅仅停留在书面。在日常教学中,自己也忽视了同学生的心灵沟通,只要求他们多写、多背,努力提高成绩。这种思想缺乏时代性,发展性。一个学生的发展,不应该只用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的标准,他们也必须自己的课外时间。由此看来,我们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就是势在必行的。联系到学校的四步导学思想,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寻找学习的乐趣,在相互交流探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作为备课老师必须吃透教材,花费较多的时间来思考课程的价值点和障碍点,善于选择设问角度和设问方法,从而使学生快捷高效的进入有价值的知识的思考中。在这一过程中,虽说我们的备课时间会加大,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是减负。这对于他们自主高效的学习,素质教育的培养是大为有利的。在后面的教学工作中,我自身还要加强教学知识的学习,经验的积累,加强四步导学方法的贯彻实施。相信在逐步落实四步导学法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知识,也会拥有更多的自由的时间。这会让我们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心灵的交流,真正做到“教育之本”。在学习这本书的过程,还有一段话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只有熔铸教师丰富的情感,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真理、完善人格,就不能忽视情感因素。
在课下,我们在进行相互交流时,上课累,备课多,作业批改量大,学生上课没精神,老师上课没激情常常是我们的话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要把学生培育成人,须着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而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火把,必须心中布满了炽热的阳光。”由此可见,教学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
纵观名师们讲课,哪一个不是激情满怀、有声有色、娓娓道来?像于漪、魏书生等,都能把课讲得高潮迭起,富有魅力。教师富有情趣地引导学生学习,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事实说明,激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入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主要是通过情感交流实现的”,“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激情的活动”。“激情课堂”来源于教师的激情,归结于学生的激情。教师的激情来源于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的真爱。只有热爱,才可能在备课时将那本教案当作艺术品来细心雕琢、仔细玩味;只有热爱,才可以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发掘学生优点,树立学生成功的信心。因此,我们要积
极行动起来,营造激情课堂。要创设开放、探索、合作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创新实践的机会,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