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目前中小学教师所处的困境及出路
浅谈目前中小学教师所处的困境及出路
古城区职业高级中学李雪莲
中小学教师,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有自己的文化特点、话语方式、行为规范。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文关怀不仅出于人的本性的要求,更是源于中小学教师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一、中小学教师的生存困境
有人说中小学教师是生活在鱼缸中的,领导、家长、社会、教育研究者和学生都在审视着他们,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每个人的需要都高于教师自己的需要。面对这种片面的关注和过高的压力,中小学教师的生存充斥着压力与困境。
第一,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之累。社会发展对教育、对人才的依赖,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地推进,向中小学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向学生传授某些认知领域的能力;要求教师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为人的榜样或愿意仿效的朋友;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研究型;要求发展教师的“专业化”等等。这些要求,共同塑造了未来的中小学理想教师形象,但对绝大多数普通中小学教师而言,要达到这些要求,却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和痛苦。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重视,只是表现在构建未来教师的形象和所应达到的要求上,却没有真正地从中小学教师的成长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实际的帮助。表现在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生活环境、生存方式的不够重视。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与实际给予的关爱和理解不成比例。
第二,中小学教师的生活之累。面对教师的理想形象,现实的中小学教师永远是不完善的。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一个目标:使自己合格。教师在工作时间努力工作,在休息时间,双休日、寒暑假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提高学历、专业进修、岗位培训等,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工作、培训等外在的要求太多,教师忙于应付,已无暇顾及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工作的时候没有学习的时间,有了学习的时间就没有休息的时间。令人羡慕的寒暑假是学生的,但不一定属于中小学教师的。中小学教师只有在工作和学习的夹缝中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再加上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并不高,教育为本的重要性,并没有在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身上得到应有的印证,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教师职业外的生活充满了职业的焦虑与压力,丧失了对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的体验。
第三,中小学教师的精神之累。中小学教师面临的难题还在于,社会对于人才的标准除了知识外,还涵盖了审美感、道德价值、心理健康、责任感、首创精神祁合作精神等等各种素质。对人才素质的各种期待自然也转化为对教师的要求,然而,社会评定教师的依据却在于学生学业的成败,评价的导向与所达目标的不一致,使教师过多地成为被批评的对象,基础教育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中小学教师也承载着广大家长和社会的期望,所以他们必然首当其冲的成为问题的根源。不被理解的职业苦恼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整个生活。这样的评定方式,使教师的快乐很大程度上靠学生来给予。只依靠别人而享受快乐的人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所以,教师工作很大程度上不是生理之累,而是精神之累。面对这些超越于中小学教师力量之所及的各种现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关怀。
二、生命深处的人文关怀
(一)关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与生命的融合。
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文关怀,首先就是要关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与生命的融合。尊重和理解他们作用的方式、独立的意义;客观对待教师职业活动中的感受、态度与体验,把它们看成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和教师自身发展的组成部分;热情关切教师成长的条件,并为之努力创设。从生命深处关心教师生命的成长,才是教师发展的持续的内在动力,才能实现教师职业与生命的融合,教师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正如维果茨基语,“我们的情感和感情,情感和意志的倾向决定着思想。”只有投入身心、情感的教师劳动才能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样的教育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这样的中小学教师才能在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中,在追示理想自我、理想教育的过程中,走出焦虑与压力的困境.获得最大的满足和幸福。
(二)关切中小学教师的精神世界。
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精神状态,如心理的、信仰的、价值的等,无时无刻都在调适着人们的行为。关切教师的精神世界,就是首先要帮助教师养成自己的精神生活。在此基础上,提高教师进行精神教育的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教育者。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丰富精神生活的人能很好地雕琢他人的灵魂。正如当代美国教育家库力(Iris Cully)认为:“精神从来就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显现于生活方式之中的过程”。教师不可能通过行为来掩饰自己精神的贫乏,也不可能靠别人的恩赐而获得精神的财富。面对博大、深远的精神资源,教师只有主动地自我建构、切身地去获得、去理解、才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立足于现实、超越于现实,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为建构教师的精神世界提供资源,创造条件;对他们的精神困惑,给予最大的支持与理解。拥有丰富而健康的精神世界的教师,不仅是教师成长的基础,更是教育发展、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
当基础教育改革走向深入,人们的目光聚焦于中小学教师,关注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职业活动的同时,更需要人们对中小学教师的存在与价值的关注。只有真正为解脱中小学教师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而投入我们的真诚与热情,中小学教师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走向明天的教育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摘 要 为了解决当前我国教育不均衡问题,教育部专门出台《意见》,促进中小学教师流动,提出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的制度改革。随着国内实践的探索,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受到城乡二元分化格局、校籍管理制度、教师惯习的影响,分别存在场域、制度以及惯习困境,需要从完善制度、资源倾斜、人性关照等方面寻找出无校籍管理的出路。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 困境 出路 场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自2013年,我国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国家和教育部出台各项制度和政策来促进教师流动,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随着国家出台各项制度和政策促进教师流动,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尝试探索中小学教师的“无校籍管理”,例如安徽的“铜陵模式”等等。无校籍管理顺应形势,在促进教师流动和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1起点分析:场域理论
场域理论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的重要理论,总结有三个关键词:场域,资本,惯习。场域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是由关系组成的。其次,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逻辑规则。社会空间中各种各样的场域都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即场域的自主化过程。不同位置的占据者依据其占有资本的不同而不断展开“博弈”。而惯习在布迪厄看来,是一套持续的、可转换的性情倾向系统。具有持久性和可转移性、历史性和生成性的特征。惯习一旦在人体内扎根,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改变,但又可以从一个领域传递到另一个领域。惯习是由积淀在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经验构成,是一种生成性结构,人们通过内化图示来感知、理解现实世界,不断地产生新的实践。
2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的困境
2.1场域困境:城乡二元分化的限制
长期以来采取的集中力量办重点校的学校发展模式,使得优质师资向重点校汇聚,从而造就一批城市名校。之后,名校又利用自身优势和影响,不断地从农村薄弱学校择优选拔少有的优质师资,使之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名校教师队伍中,由此形成了优秀教师过度集中在城市,而农村严重缺乏优秀教师的城乡二元分化格局。虽然近些年各级政府大力倡导优秀师资优先配置农村学校,但近十年来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也走上了重点发展乡镇中心校的轨道,在“撤点并校”的同时,农村学校中的优秀教师不断地向乡镇中心校集中,使得城镇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之间的师资分化十分严重。基于此,想要城镇优秀教师流动到农村薄弱学校,只会难上加难。
2.2制度困境:校籍管理制度的束缚
我国中小学教师长期实施校籍管理制度,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有着独立的管理制度、相对稳定清晰的教师队伍。这使得教师往往把自己看作是某学校的“单位人”,晋升评优、福利待遇等都依靠学校,因而他们只关心本单位的发展和自己在本单位的利益得失,而不会基于全县基础教育发展的视野,来帮助县域内农村教师发展,更不愿意放弃目前对自己有利的城区学校而甘愿调入农村学校,尤其是层次较高的骨干教师等。学校更是将教师视为本单位所有,将名师看作本单位的“金名片”,限制骨干教师的流动。
2.3惯习困境:教师惯习的冲突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校籍管理制度下,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圈以居住地或任教学校所在地为圆心,以就近和便利为半径而形成的,教师所有的职业实践也就在此稳定而熟悉的空间中展开。实施无校籍管理制度之后,教师的家庭居住地不变,而任教所在地变成了不定量,稳定的工作生活圈遭到冲击。另一方面,依靠校籍管理制度形成的个人教学习惯,在“无校籍管理”制度下,使得教师赖以存续的教育场域发生改变,教师业已形成的教学习惯存在与新的学校环境发生紧张冲突的可能,其以职业声誉为核心的相关利益也面临受损的风险。
3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的出路
3.1资源倾斜
城乡“场域”内的资本差异,使得城市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齐全的基础设施,而乡村在此方面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这样的二元结构必然导致教师流动局限在城市当中,乡村缺乏优质教师资源。这也是经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想要教师自愿向乡村流动,就要实施资源倾斜,向乡村倾斜。推进薪酬制度和社会制度改革,统一教师的岗位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障制度,消除约束教师交流的主要障碍。
3.2完善制度
无校籍管理是促进教育均衡的一个突破性政策,使得教师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教师流动更加开放与合理。但是长期的校籍制度的“捆绑”,学校和教师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无校籍管理制度打破了这一常态,给学校以及教师带来了动荡。这一制度的实施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不足,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当前教师流动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完善无校籍管理制度,使得教师交流有章可循,方能使其有序的进行。制度的完善也会让教师在科学动态的管理制度下找到方向,重拾依存感。
3.3人性关照
教育政策的实施,既要关照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要体现人文关怀、人性观照。人性的本质是趋利,趋上和趋情的,对应人的三种需求: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故在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现实因素,要关注到教师对合理报偿酬劳的诉求,提供政策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的动力,更要关照到教师的心灵需求,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作者简介:吴华清(1991--),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篇:中国目前所处的周边军事环境
中国目前所处的周边军事环境
我们是社会热点调研团,由于社会论点涉及面比较的广,我们大家分别选取了各自所关注的热会论点来进行调研讨论,同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忘彼此互相帮助,在发挥团结友爱精神的同时力求站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高度,完成具有高度说服力的有条理的实践报告。而我所选取的社会热点是中国目前所处的周边军事环境。我选择以最近备受瞩目的中国航母瓦良格号下水问题以及中国频繁密集的军演这两个热点话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众所周知,中国首艘航母瓦良格号的下水成军,随着外界猜测的七一节点快要来临,这也越发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与猜测。航母是极其具有战斗力的,是中国海军实力及综合国力的良好体现,对周边国家具有威慑作用。虽然有较多专家指出瓦良格号航母的象征意味更加突出一点,但从印度媒体发出的消息“航母有助中国实现多项战略目标“可以看出中国航母还是有较多作用的。
另外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军队军事演习安排之频密,为近年来所罕见。从本月3日开始,解放军在山东、河南两省进行大规模防空演练,演习以参加首都联合防空作战为课题,解放军正加大对“敌人”向国土以及重要战略目标纵深打击的防卫能力。评论称,此次演习向外界表明中国军事透明度正在获得空前的提高。像7月25日,南京军区炮兵部队在黄海附近进行了大规模实兵实弹演习,这种大规模远程火箭炮火力打击演习也属首次。参演的国产新型PHL03远程火箭炮,是解放军陆上最新型的火箭炮,军事科技水平不逊于美俄。7月26日,解放军北海、东海和南海三大舰队主力驱逐舰,在南海举行多兵种合同实兵实弹演练。外界评论认为,中国集中于黄海海域、山东地区以及南海海域的密集军演,都是发出警告信号,以强烈宣示中国的海域主权。
而且今年以来,美日、美韩、美菲、美越和最近的美日澳以中国为目标进行军事牵制的联合军演,在中国周边泛起波澜。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6月以来,美军与亚太盟国已举行近20场不同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令整个亚太地区感受到了美国军事力量的“无处不在”。为应对以联合军演为表现形式的“军事牵制”,中国在军事外交上也积极出击,打破围堵,展开上合、中国印度尼西亚、中泰、中智等联合演训,用以打破美国蓄意进行的军事围堵。中国与许多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军事交往活动,尤其是中外联合军演。今年6月,中国特种兵飞赴智利,应邀与智利陆军特种作战旅突击连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友好交流,并以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出色表现受到智利官兵广泛赞誉。6月4日至18日,“利刃—2011”首次中印度尼西亚陆军特种部队联合训练在万隆举行,进行射击、机降、突入、解救人质等科目训练。“利刃—2011”联合训练的成功进行,树立了两军关系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在“和平使命—2010”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军演中,中国空军首次从本土飞赴境外执行轰炸。“突击—2010”反恐联合训练,为中泰两国之间举行第三次陆军联合训练。“友谊行动—2010”,则为中国和罗马尼亚陆军山地部队联合训练。今年中俄还将出动三军在朝鲜半岛附近军演。届时“和平使命-2011”俄中联合军事演习双方可能将出动海陆空三军。《紫荆》文章指出,联合军演不同于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软较量。在运用时,经常处于一种潜在的威慑状态,以达到影响对方的决策,实现自身意图的目的。中国在军事外交上的主动出击,亦有助于破解美国的“军事牵制”。
我们从瓦良格号航母即将下水以及中国、美国都加强与他国的军事合演来看,中国的周边形势不容乐观。的确,从所处地理位置来看,我们就可以想象中国的周边环境有多么严峻。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虽然目前,这些国家与中国都保持着“太平”状态。但由于邻国多,中国与邻国出现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就大,避免冲突的难度就大。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一个新的力量格局非常不容易。一个国家的崛起就意味着某一方面的利益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再分配,中国也不例外。因此某些势力是不会轻易让中国崛起的。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化,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争夺,其实质是对主导权的争夺。一个国家获得了某一方面的主导权,就会是这个方面利益的最大受益者。各国的争夺已从军事领域向其他各领域扩展。这使“战争”爆发的几率大大增加。从目前的形势来分析,中国可能面临的军事冲突应该是“有限”的战争。核武器出现前,国家间爆发的战争表现为从“小打小闹”直至消灭一个国家的大规模战争等各种形式,以消灭对手为主要目的;核武器出现后,尤其是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达到“核平衡”后,战争表现为有限性。目前,中国基本上与周边国家达成了核平衡,这使得中国与其
他国家发生战争的有限性大大增加。因此从整体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周边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下面就由我具体来分析一下中国的周边环境如何的严峻。
首先,东亚和中亚地区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中国的军事压力剧增。亚太地区在冷战后被美国视为对其21世纪国家安全可能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地区,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中美根本矛盾不可调和,美国也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遏制立场,其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第一,加大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军事存在,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包括60%的核潜艇和F-22A战斗机;第二,加紧在我国周边投棋布子,强化美日同盟,拉拢印度、笼络蒙古,目前触手正伸向缅甸;第三,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并钳制中国,美国借反恐为名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打入阿富汗,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等等。目前,美国围绕我国东南西三个方向构建军事包围圈,对我国战略上围堵态势已初步形成,势必挤压我国的战略空间,使我国的军事压力尤其是西北边陲安全压力剧增,且美国不乏军事干预台海局势的战略企图,从而对我国国家主权与安全构成挑战,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冲撞”难以避免,中美两国发生摩擦的可能性增大。
其次,台海形势虽有所缓和,但岛内民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美国因素依然突出,“台独”分裂势力仍是我面临的最大现实危险。国民党台执政已经两年,马英九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台海形势有所缓和,两岸关系发展出现积极变化,但必须看到,国际形势和岛内政治生态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只要条件合适,随时都可能发生突变。从民调上看,岛内主流民意并没有变,支持统一的群众仍是少数派,“台独”分裂势力的基础还在,并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仍存在诸多变数;从政治走向看,国民党执政能力不佳,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的可能性很大,台海形势出现曲折、反复、甚至逆转的可能性严重存在,“台独”分裂势力仍是我面临的最大现实威胁;从军事形势上看,两岸敌对状态没有变,我国也并没有形成对台绝对军事优势,这是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的最关键因素;且美国长期维持海峡两岸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现状的政策没有变,其对台湾
问题的干涉是必然的。
第三,海上安全问题愈益凸现,我海上领土和海洋权益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南海问题尤其突出。南海地区是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涉及我国领土主权、海洋权益维护等重大问题。然而在中国南海,除了永署、华阳、东门、南熏、赤瓜、和渚碧礁由中国控制其他的岛屿都被他国强占。以越南和菲律宾为代表,他们在美国的支持下态度也变的强硬起来,直接声告那些海域岛屿是属于他们的主权范围。而且值得重视的是,日本、东南亚在海洋问题上有联手对我的趋势。而我国物资进出口的海上战略通道,也牢牢掌控在美国海军手中。海上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发展随着国家利益拓展,我国将更加重视对海洋的经略,而这势必引起外部势力的防范、围堵,甚至联手打压,我国海洋权益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四,西北邻国之印巴冲突问题以及来自印度的挑衅。近年来,中印关系明显改善,作为同属于新兴经济体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双方的合作也有所加强。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不但不断蚕食我国领土,在边境有争议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还暗地里支持、鼓动“藏独”等我国内分裂势力,企图“以藏制华”。印度是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的大国,而且在边境有争议地区已对我形成局部军事优势,西南边陲情势不容乐观;但印度属于“占便宜”的一方,目前主要是“以攻为守”,且其与巴基斯坦的矛盾仍是主要矛盾,加之我国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度对我主动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对于我国来说,必须加强中印边境地区战场建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第五,我国国内社会进入矛盾多发期,不稳定因素增多,自然灾害多发,内部安全系数下降。首先,以“藏独”、新疆“东突”分裂势力为代表的民族分裂势力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勾联串通,组织恐怖破坏活动,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其次,随着群众民主意识和公平公正意识的增强,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不公、所谓“精英”阶层的一些反社会反大众的言论、既得利益者对弱势群体的欺压、腐败蔓延、房价过高、就业问题、社会
治安恶化及毒奶粉、地沟油等公共卫生问题,导致矛盾冲突频发,很容易引发社会不满,由此引起大规模聚集、上访、围攻政府要地等群体性问题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削弱党的执政基础;第三,台风、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安全事故,严重影响着国家安全。
但我们也不要过于紧张,中国周边总体稳定的格局没有变,中国仍有可能争取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周边环境。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向好的因素仍在增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台海”形势趋于稳定,两岸和平合作势头加速发展,来自东南沿海方向的战略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陆上边界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中印除外);三是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关系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更为密切,政治合作也具有更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中国国际政治环境进一步改善;关键是中国国力日渐增强,自身的防卫和制衡能力不断提高。
因此我国的周边环境既存在总体向好的趋势,也存在局部恶化甚至多方向有事的可能。我们要保持一份冷静的心态
我们在努力维持和平周边环境的同时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抓紧做好有关准备,从容应对,以利于争取战略主动。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因为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我们不怕被人欺,落后挨打的事我们绝不会再让它上演。
小教1001蒋洁晨2011年8月8日
第四篇:基层检察院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出路
基层检察院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出路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时间:2012-09-13 14:40 中国财经时报网9月13日消息,我国80%以上的检察院在基层,80%以上的检察干警在基层,80%以上的检察工作任务也在基层,基层检察院是检察工作的基础。1在全部的检察工作中,基层检察队伍与人民群众有着最密切的联系,他们的整体素质关乎检察队伍形象和检察职能的履行,成为考量检察机关维护公平正义,展示司法公信力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加强基层院队伍建设,提升广大基层干警的素质业已成为履职所趋,形势所迫。然而,在加快推进队伍建设的进程中,基层院面临着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机构编制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等诸多困境,业已成为制约检察队伍长远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
一、困境——队伍现状阻碍检察职能履行
(一)机构编制不足,新鲜力量难以注入。
科学合理的队伍编制数是满足检察工作发展的需要,根据相关规定,检察机关政法专项编制达到当地人口的万分之一才能正常地开展工作。但实践中,由于检察院编制是由地方人事、组织、财政部门统一调控,留编不分、空编不用、编制混用等情况大量存在,许多基层院达不到额定标准,编制数不足的情形大量存在。而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危及社会稳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日益增长,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基层检察院对政法编制的需求与日俱增,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甚至出现“一人科”、“两人科”以及一人身兼数个科室领导职务的尴尬情形,这在流动人口较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已严重影响到检察工作的正常开展。以成都地区某县级市为例(如图):
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应有政法编制(人)
实有政法编制
(人)
缺编率
(%)
进三年招录
(人)78 78 64 18 1
(成都某县级市检察机关编制情况图示)
不难发现,以该院为代表的基层检察院应有政法编制数和实有数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比例失调,缺编率偏高急需补充新鲜力量,但编制数不足又阻塞了进人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检察工作的开展,反映出现行检察编制面临的窘困。
(二)年龄层次老化,人才断档现象严重。
遵循协调发展的规律构筑检察人才体系,需要形成合理的年龄层次。因此,基层院各部门都应配置素质相当、数量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人才库,形成与工作性质、任务基本匹配的网络结构,才有利于各项检察职能工作协调平衡地开展,使人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但如前述原因,因机构编制不足,导致新鲜力量无法进入。而《检察官法》对法律本科学历和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才能任检察官的规定,使得基层院具有检察官资格的人员严重不足,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解决,由于年轻检察官得不到补充,使得检察官队伍结构比较老化,直接影响了队伍体系的科学建构。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供的最新数字显示,2004年以来,基层检察院共招录高校毕业生11512名,选调生2000名,招募大学生志愿者1526人次,新增政法专项编制有80%以上用于基层检察院。由此可见基层检察院的人才缺失状况。2以该县级市为例(如图):
检察人员总数 26至30岁干警 30至40岁干警 40至50岁干警 50岁以上干警
全院平均年龄
64人 5人 12人 33人 14人 41.53岁
(成都某县级市检察机关年龄分布图示)
中层干部总数 26至30岁干部 30至40岁干部 40至50岁干部
中层干部平均年龄
20人 1人 6人 13人 40.05岁
(成都某县级市检察机关中层干部年龄分布图示)可以看出,该院平均年龄明显偏高,30岁以下干警只有5人,占干警总数的7.8%;40岁以上的干警有47人,比例高达73.4%,其中50岁以上的干警比例占全院干警的21.9%。而中层干部平均年龄高达40.05岁,在年龄比例上,年轻干部则比例偏小,人才断档现象可见一斑。
(三)人员结构失衡,办案一线力量吃紧。
在当前案件量骤增、案情复杂的情况下,需要保持适当数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中等规模的业务精通专业型人才和大批量的基础性实用型人才,形成基础牢固、中层得力、高层拔尖的宝塔型人才结构。但目前检察人员中检察员、助检员、书记员比例有所失调,长期从事业务工作具有资深资格的检察官缺少。从文化和专业结构看,队伍中具有在正规院校法律知识系统学习的人员较少,具有综合和检察专业知识专家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相关知识上看盲点较多,因培训机制、经费保障、知识面广等原因,检察人员的政治文化、业务素质一时不能很好适应新的标准和要求。在法律专业人员中,主修民事、行政、经济法学的为空白,尤其是缺乏既有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检察业务知识,又具有娴熟的计算机知识和外语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的高层次检察人员。如图,干警总数
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专以上人数
通过在职教育取得大专学历人数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人数
国民教育双学位
人数
64人 16人 48人 1人 0人
(成都某县级市检察机关干警学历层次分布图示)
检察官总数
检察员
助理检察员
书记员
59人 44人 10人 5人
(成都某县级市检察机关干警法律职务分布图示)由于当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人员主要来自于恢复重建时期,检察机关以其它单位和行业调进的人员、国家分配的部队转业干部及少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居多,以上人员进院时,绝大部分都是中专或中专以下文化程度,虽然后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但文化程度并没有提高到与其学历层次相适应的要求。尽管1995年颁布的《检察官法》规定法律本科学历和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是初任检察官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其对该法实施之前已经进入检察队伍的干警未提硬性任职要求,而通过在职继续教育取得法律专业第二学历的干警,理论功底和专业水平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显然,干警通过初次国民教育取得全日制本科的人员较少,且严重缺乏计算机、审计、中文等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人员和具有刑事技术鉴定资格的人员,人才结构相对单一,这是导致人才基础薄弱、办案力量吃紧的重要原因。
(四)职级待遇受限,队伍激励措施乏力。
检察机关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在实施人性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尊重、理解、关心、造就人,充分激励干警,挖掘其聪明才智,让他们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岗位体现自己的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工作推动力。激励的手段除了物质待遇外,职级晋升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但现实中,一方面,由于现行干部管理受财政供给体制方面的制约,检察官法所确定的检察等级待遇存在无法兑现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对检察官实行行政职级管理,解决干警的职级待遇相应受到职数数额限制(如成都地区大多数为副科以上级别的不能超过全院干警的50%),造成不少干警干了多年检察工作也享受不了职级待遇。再与审判、公安机关相比,基层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甚至可享受实职副科级,形成的差距更是可想而知。如图,该基层院的职级情况如下:
检察官总数
科员级
人数
副科(局)级
人数
正科(局)级
人数
符合晋升条件而晋升受限的人数
59人 29人 19人 11人 12人
(成都某县级市检察机关职级人数分布图示)
二、寻根——体制缺失制约检察队伍建设
(一)职业保障缺陷凸显
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地方经济的好转,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基本保障虽有所改进,但经费供给不足和待遇偏低等职业保障不力等问题,仍是影响基层院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成为制约基层院发展的一大难题。一方面,现行检察官管理行政化色彩浓厚,检察机关上级院对下级院的领导主要限于业务上,干部的管理及运作经费仍以地方管理为主。随着基层院工作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对办案经费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而现行的财政供给机制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地财政状况,这就使基层院的经费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障,影响执法活动和办案工作的开展,甚至出现一个尴尬的局面:评价一个检察长开展工作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除了看履行职能工作的好坏外,检察长给单位“争取”来多少资金收入占据着一定的成份,若这种经费保障体制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就容易产生检察工作惟地方财政马首是瞻的情形,进言之为检察权地方化留下了伏笔。另一方面,由于检察院职级比照公务员管理,而职数比例却受到限制,挫伤了干警的积极性,如果不加以解决,极易出现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消极情绪,缺乏进取精神,对激励措施反应平淡,抱无所谓态度,工作平庸,出勤不出力;二是悲观情绪,一些长期在检察岗位上诚恳工作的人员得不到职务的升迁,有时职级也难以到位,与政府部门晋升面宽速快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影响检察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教育培训体制陈旧
教育培训是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虽然近年来检察机关教育培训工作受到重视,但在相当部分的基层院,教育培训被认为是软任务,教育培训体制上强下弱、上重下轻、上紧下松的整体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在教育培训的组织上,则仍以两级培训为主,没有真正解决如何面向基层的问题,加上基层院对上级院的依赖心理,相当部分基层院培训工作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责任落实不到位,纪律要求不严格,质量考核不健全。而教育培训的内容安排则针对性不强,与基层院干警业务素质的实际结合不够,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上述原因与检察队伍老龄化叠加,致使检察工作难以适应时代要求。
(三)人才管理手段有限
人才不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是对人的体力、能力和智慧进行综合开发的结果。建立健全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动态地反映每名干警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考核体系,引导全体检察干警树立正确的人才价值取向是激发干警潜能的最佳途径,也是促进检察团体形成合力、达到和谐的有效手段。当前各院一般是采取一次的目标量化考核,设置固定的奖金分值,并按考核名次确定上浮系数,这虽然体现了考核差异性,但对于考核奖金的处理上,为了照顾全院所有干警的利益,不易拉开经济差距,长此以往,少数干警会产生“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心理,不利于干警积极性的调动。
三、出路——机制创新推进检察事业发展
检察队伍建设问题是基层检察院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发挥基层院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机制,完善措施,更需要上级领导机关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上下合力,以实现人才能力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
(一)完善职业保障体系
建立检察官等级与待遇性挂钩制度。废止检察官的行政等级,形成一套不同于公务员等级制的完全独立的检察官晋升制。重视完善检察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将此与检察官等级制度联系起来,按等级兑现工资,形成物质激励机制,并注重检察官等级晋升,待遇向资深检察人员倾斜,鼓励检察人员安心本职工作。二是建立检察人员职业保障体系。在落实基层院公用经费最低保障标准的基础上,要实现逐年递增,以保证检察人员履行职责的各项经费要求。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法律形式建立独立的检察经费保障体系,固定和保障执法活动所需的费用和装备,并赋予检察机关统一的财政控制权和物资调配权,以增强保障的及时性、有效性。同时,建立检察人才奖励基金,制定并落实检察人才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留下工作。
同时,应着眼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职业特点,对检察机关的管理模式、内部职能的区分、人员岗位的确定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分类,取消检察业务人员的行政级别,将检察官的政治、工作、生活待遇同检察官等级挂钩,鼓励和引导检察官去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鼓励检察官职业的资历化和终身化,以便培养一批专家型的资深检察官,从而稳定检察官队伍。并取消非检察业务人员的法律职务,用单纯的行政职级管理作为对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激励手段,鼓励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行政职级上取得发展。这样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检察官管理机制,强化检察业务人员的司法属性,更大限度地保障检察官行使职权。
(二)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培训机制,对检察官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不但是检察官法的要求,也是保证检察人员更好履职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针对当前检察人员培训现状,应着眼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改革现行应急式、补课式培训的手段,实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变灌输式教育为讨论式、启发式教育,变单纯学历教育为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教育。通过现有电化教育设备,探索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手段。上级院则可以开展经常性竞赛活动带动基层院,以赛促学,选拔、培养优秀业务骨干和业务尖子,树起学习的典型,以点带面,营造重视 学习的良好风气。二是要建立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把培训同干部的提拔任用、晋升职级、福利待遇挂钩,对业务素质高、高层次学习的干警,以及考试、考核成绩优异者,在职级晋升、立功受奖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警,要鼓励支持他们到脱产深造。三要建立一套可行的培训经费保障制度,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人大对检察工作的支持,不断增大培训投入,加大干警参加培训的外在吸引力和内在需求动力。四要不断加强培训工作管理,规范培训行为,改变长期沿用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建议由地区性培训领导协调小组制订一套培训管理制度和教育质量考评标准,对培训的内容安排、教育手段、培训目标实行科学规划,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规范基层院的培训行为,将教育工作的成效与责任人的政治、经济利益挂钩,奖功罚过,杜绝应付心理和形式主义。
(三)整合人才资源力量
整合现有人才资源,优化现有人才结构,是解决当前一个时期队伍建设困境的出路。这首先要求基层院的管理者改变过去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重视干警内在潜力的挖掘,全面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人才的成长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风气,实现检察人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各基层院都有部分具备检察官资格的人员分散在综合部门,未直接从事检察业务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既造成了现有检察人员的浪费,也加剧了办案力量不足的矛盾。在队伍建设导向上,应当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打破用人“论资排辈”传统,对高学历、业绩突出以及工作能力特别强的年轻干部应当加强培养,大胆任用。与此同时,应当强化从严治检的监督制约机制。让干警自觉接受、认真对待党组织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主动征求和倾听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查纠,及时改进,防止权力失去制约而导致滥用、产生腐败。对于因公正执法受打击或遭不公正待遇的检察干警,上级检察机关要主持公道,积极协调,以解除检察干警执法的后顾之忧,保护检察干警秉公办案的积极性。
(四)加强队伍专业建设
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强队伍建设需要着力培养内部人才,牢牢抓住“能人”敬业精神强、工作经验丰富等长处,大力挖掘队伍潜能,整合有限资源,充分发挥了“能人”的骨干作用。一是大力锻造中层领导干部队伍。坚持重实绩、论真才、凭公论的用人导向,坚持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实行中层干部一年试用期制和三年任期制,对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破格提拔,对年龄较大、业绩突出的干部继续委以重任,将能力强但不具备检察官资格的优秀军转干部安排到后勤保障部门任职,使贤者有其职,能者有其位。在“奖惩逗硬,能上能下”机制的激励机制下,中层干部的业务领导能力和岗位职责意识不断提高,在履职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而是积极创新思维,结合工作实际打造特色亮点,带头办精品案、疑难案,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敢打硬仗的中坚力量。二是善于发现培养骨干人才。制定骨干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这四项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明确条件,严格选拔,确定人才培养对象。在明确骨干人才的具体培养名单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对人才库进行动态调整。对骨干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高学历教育、接受高层次培训、重大课题研究和安排参与办理本院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参加检察系统业务竞赛等形式。三是充分调动“50”以上人员积极性。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在工作、生活上多关心照顾,充分考虑他们的身体条件和自身特点,合理调配使用;关心子女入学、就业等实际问题,力所能及提供帮助,有效防止出现“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四是结对联系加大培养力度。院政治处专门制定了新进人员具体培养方案,实行结对培养制度,每名班子成员与一名新进干部结成对子,重点联系培养。及时了解新进干警工作、学习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突出个人特点实施个性化培养。
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需要有效的激励,人才的成长、发展、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着眼于将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队伍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在规定的设置上既要体现压力又要给予动力,不搞论资排辈,更不能搞平均主义。要将职务职级的晋升跟其工作业绩挂钩,对工作业绩好,表现突出的,可以提前晋职晋级。对于工作业绩差,不思进取的,认为“无过就是功”的,则延缓晋职晋级;其次,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研修环境和流动环境。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一个人人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或团体,有着浓厚活跃的学习氛围,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超越创新的思想境界,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更能体现出人才的活力和价值;再次,人才是人,既有社会需求又有经济利益需求,这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动机。除了精神激励外,要设置有效的物质激励措施,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重点,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在吸引、激励人才上的导向作用,就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冯欣、罗杰文、吴文华)四川省彭州市人民检察院 冯欣、罗杰文、吴文华
第五篇:航运企业生存困境及出路探讨
航运企业生存困境及出路探讨
(武汉因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宏观经济方面
1、经济层面:长江经济带中的七省二市(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和云南省),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占38%,GDP占41%,据测算,2009年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的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而航运企业的产值不足其2%。在我国政府鼓励发展绿色运输、建立水、公、铁立体运输体系的背景下,长江航运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产业层面: 长江经济带钢铁产量占全国1/3以上,沿江化工企业产量占全国1/4,沿江汽车产销量占据全国汽车产销量的半壁江山,水泥产能更是接近全国总体生产规模的50%。巨大的产能及其沿江的消费群体,必然推动航运物流的发展;
3、成本层面:据测算,水运成本仅为公路的1/7,铁路的1/3,在目前生产企业成本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销售量是其必然选择。
二、航运企业经营分析
我们以两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2009年的主要经营指标进行分析:
1、长江凤凰公司分析:
长江凤凰公司2009年营业收入17亿、营业成本21亿,亏损4个多亿。
其亏损的原因较多,但其负债35亿、船舶折旧计提2个亿不无直接关系;
下属企业亏多盈少,见下表:
上表表明:运输企业亏损、港务等后续环节(仓储、维修、租赁等)盈利。
2、南京油运公司运营分析
南京油运是长江航运企业中效益较好企业,其分品种利润构成表为:
上表表明,虽然油品运输在目前还应是很好的运输品种,但液化气运输的利润率近两倍于油品运输。
3、分析
(1)航运企业最好能够“轻资产”经营,即流动资产比例大、固定资产比例小,这样固定成本较低,抗风险能力及经营灵活性就会较高,盈利率也会较高;(2)通过挂靠、联营、联合等形式,做大运力,并以此为核心进行产业整合和资本运营;
(3)以运输为核心、向仓储销售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提高利润率及抗风险能力;
(4)逐步做强运输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5)要加强新型水路运输品种的研究,如商品车、液化气、特型钢构件等;(6)加强区域经济研究,开拓新的业务品种,在沿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做大物流业务;
三、新业务拓展思路探讨
1、散装水泥运输业务 背
景:
(1)水泥运输的利润率大约为4%左右,但销售利润率达15%左右,仓储利润率约7%左右,若建立一个运输、仓储及销售一体化的业务体系,企业盈利能力必然大幅度提高。
(2)散装水泥是国家强制推行的,2010年散装水泥使用比例必须达到50%以上,以后逐年提高。专用船舶运输量大,成本低,将形成上升趋势;
(3)商品砼也是政府强力推行的,并严禁现场搅拌,如若将散装水泥、沙石在一个码头场区堆集、并制作商品砼出售,生产成本应比其它场所制作的更低,也更有竞争力。(4)同标号散装水泥与袋装水泥每吨的价差在30元以上,若使用散装水泥可直接节约30元以上的差价和每吨15元左右的人工搬运费,即每吨水泥将节约费用45元左右,同时由于采用密闭的金属罐储存,使水泥的存放时间延长,水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因此,使用散装水泥即可以节约建筑成本、保证工程质量。
操 作:
(1)选点:湖北荆洲大运河的建设,必将带动沿线的建设项目、形成一个较大的区域性建筑市场,是一个发展建材物流的试点地方;
(2)聚势:联合多家航运企业与政府商谈投资建设航运物流园,必定会获得政府的高度支持和优惠政策;
(3)政策:商请政府协调当地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主体企业和商品砼生产企业联合,建设专业的集散装水泥及砂石运输、仓储、商品砼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园区,有利于降低商品砼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形成多赢局面;;
(4)产业链:若此事成,则控制建材运输、仓储及销售环节,提高盈利能力,并为水泥运输建立稳定的渠道和业务。
(5)推广: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可联合水泥生产等企业在沿江城市或重要建设地复制该商业模式,若在沿江均建设商品砼生产基地,水泥及砂石运输业务就持续稳定,并且其利润率远高于航运业务。
2、商品车运输业务 背
景:
(1)沿江集中了50%的汽车产能和30%的消费群体,区域内商品车运输市场是客观存在的;
(2)商品车产大于销的局面初现,竞争的格局毫无疑问是各生产厂家降低成本;(3)商品车运输主要靠公路运输,成本越来越高,而降低运输成本的唯一方式是实现水陆联运——沿江主要城市间实现水运、后续运输可用公路运输,所测算,这样运输成本可降低30%以上。(4)如果能协调得好还可实现双向运输:如武汉的车运到重庆、重庆的车运到武汉等,这样运输成本还会下降,利润率还会上升。
操
作:(略)
3、特型钢构件运输 背
景:
武汉已成为事实上的 “中国桥梁与钢结构之都”,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建三局、一冶、武船重工等已成为我国桥梁及大型钢结构建筑施工的主力军,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占据桥梁施工的半壁江山;
武汉阳逻的桥梁与钢结构产业基地2011年工业总产值将达100亿元以上,黄冈团风已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授予“中国中部钢结构生产基地”。
大型钢结构件的运输是不可能公路运输的,只可能水运,但目前生产企业无运输能力,无法生产、运输企业想承接但无相应的船舶。可能的市场急需转化为现实的市场,这是政府极为关注并想解决的问题。
长江航运企业起点较低、结构单一,目前除少数特种运输外,其它企业生存状况较差。
操
作:(略)
4、液化气运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