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炼三心锤炼师德
修炼三心锤炼师德
修养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自觉进行的陶冶活动及其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每一种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修养,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一般教师必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具有其独特的职业修养,这包括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师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教学能力修养、也包括作为一个优秀的高层次的小学语文教师所应具有的教学艺术方面的修养。
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从正确处理教师与教育事业、与学生、与同事、与自身的关系上,教师的师德可归结为三个 “心”,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
一、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要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意味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已经不只是个人的意愿、个人的行为,而是全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意味着这已经是教师群体的共同意志。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群体的职业向心力,也是一个光荣的小学教师的师德的核心。
当人民教师光荣,当小学老师更光荣,当人民教师艰苦,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清贫,清苦,清寒,当一个小学教师可能比别人更加艰苦、清苦,但是却很神圣。“人有腰缠万贯,我有桃李三千”,这是教师特有的人生追求与人生享受。每个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师都有对教育事业和教学工作的爱心。他们就是凭着这颗爱心去克服种种困难,去战胜种种偏见的。著名教育家吴天石先生在他的《教育书简》中曾引用过一位苏老师的小诗:“人家说我是支蜡烛,这是赞许不是侮辱。如果真能为别人的心灵照亮,我宁愿熬尽心血,滴尽汗珠。人家说我是只渡船,这是嘉奖不是侮辱。如果真能把人们渡上坦途,我宁愿碾平波涛,终身摆渡。”从这位苏老师写的一手好诗看,想必该是个语文老师。他对老师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清醒而又足够的认识,他认识到没有平凡就没有伟大。他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以教报国,在教育这块活土上耕耘、播种、收获,周而复始,从一而终,发扬了崇高的职业奉献精神。
二、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应该尊敬教师,但从教师的职责来说,其本质要求是热爱学生,教好学生。我们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在《论师、为师、尊师》中说过,“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当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作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叶圣陶先生早在二三十年代当过小学教师,编过小学教材,他真诚地称呼小学生为“小朋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他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所有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决没有一丝一毫的偏爱情绪和不公正对待学生的倾向。他以学生的欢快为欢快,以学生的忧虑为忧虑。他全身心地炽热地爱着学生,这种高尚的师风、师德,真正堪称师之范。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首先必须教好学生,这是一个教师立身行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他们事业有成的立命之本,严格要求学生: “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在一丝不苟的教学实践中教书育人,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三、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
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字词句章,听说读写,语修逻文,**复一**,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打的是一场 “消耗战”,数十年如一**,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默默无闻,不图名利。“丝尽”方止,“泪干”才灭,很难显身扬名。但决不能由此而丧失上进心。古人说“学不可以已”、“学无止境”;我们今天同样可以说“教不可以已”、“教无止境”。每个教师都应有强烈的上进心,业务上精益求精,方法上不断更新,锦上添花,学点理论,搞点试验,写点文章,攀登教学的一座座高峰。
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教好学生。譬如你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劳动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你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革命者。道理很简单,因为教师做的是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我国古代,对于启蒙老师的选择,十分重视。《大载记 ?保傅》中说,对于赤子,要“选天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今天要培养千万万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处处为人师表,成为“端士”,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四金小学杨作富
22012年5月30日
第二篇:修炼三心自我提升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一句话:“做那个不可或缺的人。”此后我就经常琢磨:什么是不可或缺的人?如何做一个不可或缺的人呢?想来想去,笔者认为,要做一个不可或缺的人要具备“三心”,即责任心、进取心和感恩的心。
首先要有责任心。培训大师余世维讲过自己的一个经历:他在一家公司当伙计的时候,一次,一位领导到他办公室找他的一位女
同事,准备交给她一点东西。同事不在,东西就放在了办公桌上,这位领导请余转告一声。下午要下班的时候,同事依然未回来,手机关机。余博士就电话告知那位领导,说同事一直未回,手机关机,东西就在桌上,需要他一直等吗?领导说让他带上东西回家,明天给那位同事。第二天上班后,他见到了那位同事,就交付了东西,然后电话通知领导,东西已交给了那人。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余博士那般认真负责,许多人都不以为然,觉得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在这个故事中,我觉得还包含着对待事物的态度,以何种心态和行为对待事物,就会收到何种结果。如果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和富有激情的创新精神投入到创业中去,那么我们将乐观豁达,克服困难,迎来成功幸福的未来。无论干任何工作,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才能确保安全、保持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任务。
其次要有进取心。个人进取心是一种激励我们前进的、最有趣而又最神秘的力量,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就像我们自我保护的本能一样。正是进取心和意志力——这种永不停息的自我推动力,激励着人们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一心向学,在学业、技能、人性修养等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以求精进,就能达到现代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也是个人和团队达到更高目标的基本条件。每个人都有进取心,但是否强烈就不一定了,我觉得本性使然只占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修炼。企业是肥沃的土壤,它给予我们成长成才的充足养料;企业管理者是火车头,是引领者,带领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如果将个人的修炼和团队的进步与学习型组织创建和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创新机制,形成制度管理,那么提升个人素质、适应企业发展就成了“有源之水”,源远流长。不仅有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最后是要有感恩的心。如果人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少些愤世嫉俗,少些抱怨不平,可以安心淡然地学习和工作,享受快乐的生活。企业是我们幸福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在为企业奉献着青春和智慧的同时,企业也在为我们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在增长着阅历,丰富着自我,实现着人生的价值。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用激情点燃着理想,用薪酬支配着生活。因此,我们应该感谢企业,感谢企业培养我们,感谢企业让我们成长,感谢企业给予我们一片展示自我的天地。我们要把对企业这份深深的感激之情转化为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关心企业发展,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创美好未来。
第三篇:师德修炼
师德修炼,从心态开始
读郭元祥教授的《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
在前往武汉华中师大培训时间,我们发了一些书,其中一本是华中师大郭元祥教授编写的《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其初,我对这样的书并不太大的兴趣,因为“师德”讲了多年,也炼了多年,并没有几个人潜心的去修炼。而“师德”也就成了不少教师口头上的甜言蜜语。总是在说,而行动上做的没有多少。因而便把这本书放在床头,看也不想看。可是在一次上课时,我发现,可能有1几位同行来学习的人迟到,几个不来。这样让我有点不舒服,因为他们忘记了在海南时带队老师说的话:保持好海南教师的形象。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拿起这本书来看。
在书中,郭教授分别从教师的形象、生活、专业三个大的方面用许多事例来阐述教师应修炼的20个项目。内容形象生动、真实普遍,是一本值得精品细偿的书。
在这本书的导言中,作者就提到了他8年前因为看了央视的“艺术人生”而提出的“教育人生”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作者说到:“教育人生”要求教育中扔人和与教育有关的人,物别是教师自己,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来处理,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灵动;“教育人生”需要感动;教育人生“需要理想。更需要信念;”“教育人生”更需要责任,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那么,教师的自身修炼要修炼什么?郭教授说:修炼的根本目的在于修心、修情、修性、修行。教师修炼在于确立教育理想,达致教育信念;陶冶教育情操,养成教育德性;锤炼教育行动,提升教育能力;精炼教育生活,感悟教育人生。而在这些修炼中,我觉得修心更为重要。
修心,见词思义,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态。教师这一职业,是倦怠危机发生最为频繁的行业。从教师的社会地位来看,教师到现在还是没有摆脱“臭老九”的观念;从物质金钱上来说,教师的薪水在现在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只能勉强维持两个人有生活;而工作压力可能是各行业中名列前茅的,不仅来自上级,还来自社会、家长的各种压力。这样就让教师的倦怠感更为显而易见。
在这种情况下,心态决定一切。但凡一个有所成就的教育工作者,已经不再把教育当作一个职业,一个换取温饱的手段,而是把他当作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把听到学生一声小声的问候,当作是一种至高的幸福,把能把一个学生的小小错误的纠正当作是一成就;把一个问题学生带给你的烦恼当作是他给我们创造的一次挑战,用心去接受它,攻克它;把能够提高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那怕只是提高那么一点点也当作是一种收获;哪怕是一次次的失败,我们也把它当作是可以用于借鉴的经验;如果这样,我们就会精神百倍。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压力,就会自然而然的成了我们得到不断发展的动力。
第四篇:师德三心 从我做起
师德三心从我做起
从教九年,始终理解做老师不易,做个对学生有用对社会有用的好老师更不简单,在一个好老师的各种必备条件中,德行是第一位的,它所反映的并非仅仅只是对自己言行的注意管制和学生一视同仁的简单概念上,它更需要我们时常与自己的良心对话,与千年传承的师德道义对话,从而真正从内心里树立起一种挺拔的姿态,并借此熏陶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完善道德理念,增长专业知识。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所理解到的好老师须得具备三心:爱心、细心、耐心。只有真正做到这三心的老师才是一个师德合格的好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一直用这三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完善自己的教学。
一、爱心融入学生
曾记得有首歌这样唱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对人的爱心,反应在教师这个职业中的时候,爱心所要表达的就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会把自己的学生当朋友,当家人来对待,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同时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在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亲密的同时保持一颗积极愉悦的心去生活和学习,这样他们的成长会健康和快乐很多。
记得刚刚转到杨林小学的时候,办学条件很艰苦,寄宿学生的宿舍和老师宿舍都是那种木板的吊脚楼,走在上面都会嘎吱作响,但就是这样的学生宿舍里,一个房间还住了十多个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都不习惯早上起床后叠被子,有一次早操出操的时候我发现他们中的几个,由于长期不叠被子导致的被单已经脏乱褶皱不堪了,想到晚上孩子们又得在这样的被子上睡觉,就觉不忍,要是因为卫生情况不好导致学生生病就更觉不安了,中午休息的时候,我把孩子们的被套都拆了下来,打了井水仔细漂洗了,望着挂在竹竿上五颜六色的被单,一想到孩子们晚上就能睡上干净的被子,就觉安心多了,晚上查寝的时候,孩子们知道了我洗被子的事,一个劲地说谢谢,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我又给他们讲解了不叠被子不凉晒被子的习惯会导致生病难受的道理,听完之后孩子们都高兴地答应以后一定保持宿舍卫生,经常凉晒被子,从那以后我再也没看到宿舍里凌乱的被子了,一个个被子都叠得有模有样的。
这件事之后我就深刻认识到,其实很多时候以前传统教育里的棍棒教育,惩罚教育有太多的局限性,效果也不见得好,更不适用现行的教学理念了,反而那种心里真得装着孩子们,且愿意为孩子们做点实事,用自己切身行动去教育感化孩子们的方法才是更科学的,收效也更明显和持久。
我们学校里住宿生占50%,留守学生高达80%。我们学校位于一个偏远的小乡镇,这里经济困难,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补贴家用,有的孩子和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在一起住。有的学生只能自己照顾自己,甚至有的是年龄大的照顾年龄小的。因为年龄小,很多事情不懂,身边又没有人教,所以很多学生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没有养成一个好习惯。对于这样的学生,在生活上,我是多照顾,多帮助。有时放假一些学生不回家,我就亲自下厨给他们做顿可口的饭。而且,我还用自己的手机为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搭建了一座“空中桥梁”,让他们的父母可以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也让孩子们享受到了一份特殊的关爱。在学习上,我也是多关心,多帮助他们。
常言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与学生沟通最根本的是对学生要捧出一颗爱心,并且这颗爱心应该是那种“视生如子”的爱。关爱学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种教育力量有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能驱使我们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爱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有了爱心,我们自然也会产生实施教育的主动性,从而为教育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有了爱心,我们才会在学生受到挫折时给学生温暖和鼓励,在学生受到委屈时给学生安慰和关怀,在学生取得成绩时给学生肯定和表扬。另一方面,爱的力量会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的学生都是有感情的个体,老师真诚的关爱定能使学生内心深处受到感动,从而才能真心实意地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样,学生就会理解老师,宽容老师,接纳老师。长此以往,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就容易多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要靠知识的传输、智慧的启迪,更要靠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热爱。尤其是那些境遇不好、磨难较多、性格复杂的孩子,更需要从老师那里得到特殊的关怀和帮助。
二、细心关注学生
教育无小事,尤其是作为一个从事初级教育的从业者,就更应该具备一颗洞察入微的心,孩子们的世界里总在阴晴转换着,可能一个不留神某个孩子的心里就阴霾了起来,然后这种阴霾没有加以及时的发现和解决的话,有可能就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甚或性格成长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养成了细心留意孩子心里动向的习惯。
06年我带的那个班共有学生67人,其中男生39人,约占全班人数的60%左右。这些男生多数思想单纯幼稚、淘气贪玩,甚至课间、放学后有打架、骂人的现象发生,可以说是个“淘气包子”比较集中的班级。面对这种情况,我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经过一番细心调查,我了解到这些淘气的学生多数不是因父母离异孩子寄居在爷爷、奶奶家里,受到老人的宠惯。要么是父母忙于自己的生意或外出务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使其养成了自由散漫、不求上进的坏习惯。常言说“擒贼先擒王,打蛇先打头”。于是我针对班里影响较大的几个“淘气包子”进行了周密地调查。了解到其中一个男孩子遇事好冲动,所以爱打架,开学两周竟打了两次架。另一个男孩聪明有佳,贪玩好动,放学后经常不回家而是直接钻进网吧里打游戏。还有一个男孩因父母离异从小由奶奶喂养,娇惯成性,经常课间打骂同学,就连班干部也不敢管他,许多淘气的学生对他都有惧怕感。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首先找了这个男孩亲切地与他交谈,表扬他聪明、活泼可爱等优点,帮助他树立了自信心,消除了自卑感,同时我又让他协助纪律委员管好那些较淘气的男同学。他听后感到非常吃惊,他对我说:“老师,您这么信任我,我一定好好干。”
从那以后,他不但自己不随便打闹,而且经常监督本班的同学,遇到同学违反纪律,他就马上加以制止。从此我班班风、纪律等各方面都大有好转。
每一朵浪花都有它自己的形态,我们要试着探寻表象背后的实质,这不是破案的基础课,这是一个教育从业者所应该具备的细致的内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做孩子们那个迷途的引路人。
三、耐心引导学生
我们经常听到不少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如今的孩子太不懂事”等等,这也难怪孩子。随着代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各种信息越来越丰富、复杂。而当代中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社会上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信息自然也给这些好奇心强、自制能力差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需要老师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加入很大的耐心。当学生犯错误时,要及时提醒,要反复强调。如果说一遍不行再说一遍,两遍不行再说,一直说到每一位学生都能牢记能做到为止。
我曾带过一个学生,他从小就养成散漫的坏习惯,多次教育都无法改正。一次,我利用午休时间把他喊到房间和他交谈。我问他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却语出惊人。他说长大后想做国家领导人。这时我耐心引导,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好孩子,有志气!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国家领导人都彬彬有礼,你呢?”该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然后他扬起那稚气又充满坚定的脸对我说:“老师,以后我一定改正我的坏习惯,因为我要做个人人夸奖的好领导人!”从此,他真的慢慢的改正了缺点。
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的确,学生是美丽的,只要你善于发现,因人而异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一定会惊喜连连。只要你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回报你的将会是整个春天。
从教九年,在这五彩缤纷、酸甜苦辣的三尺讲台上,我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老师,工作中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我只是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他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为了他们,我宁愿一路秉持着爱心融入、细心关注、耐心引导这三颗师德之心践行着我曾经许下的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的誓言。
第五篇:新时期师德修炼
《新时期师德修炼》学习心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可见师德师风对于教师而言是多么重要。对于师德师风问题,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记得自己小的时候,总觉得老师很遥远,永远也不可能知道自己心里在想什么,每次老师找我谈话,我的眼睛虽看着老师,他在说些什么却全没听进去。我常常对自己说,要是我当了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把我当作朋友,有了快乐能和我一同分享,我们共同品尝快乐果,于是一个快乐就变成了两个快乐;有了烦恼愿对我倾诉,我一定用爱心为他们吟唱解忧歌,于是原本一个烦恼就只剩下半个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鲁迅说过:教育的力量根植于爱.实践也告诉我,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让学生亲近你,你必须首先爱学生,这爱包括很多,一个期待的目光,一个友好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抚摸,都会把教师的爱传递给学生,它像雨露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
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
老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我们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修养,树立当代良好的师表风范,为振兴中国教育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