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谷城县石花镇中心学校课改经验材料
着力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
――谷城县石花镇中心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材料
我们都知道一定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要服从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可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热衷于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结果课堂教学轰轰烈烈,实则难有成效。针对这一现状,石花镇中心学校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抓手,不断探索,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一个“动”字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序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像一位高明的节目主持人那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该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转变角色,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合作者、引导者,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参与。
例如,该校语文教师叶启飞主讲的公开课《变色龙》,紧扣一个“变”字,突出一个“动”字组织课堂教学,即:速读感知,理其“变”(让学生动口说)--品读剖析,说不“变”(让学生动身演)—理读把握,析“变”因(让学生动脑想)—拓展迁移,续其“变”(让学生动手写),达到以“读”悟文,以“读”悟情,以“写”悟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谢家清老师在教《摩擦力》的过程中,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当学生提出猜想:压力、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的运动速度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然后动手开展探究实验,并经过分析讨论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只有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排除接触面积大小和速度大小等因素。整节课不是教师直接讲解,而是鼓励学生真正“动”起来,自己不断探索,解决问题。可能有些教师会认为这样浪费时间,何谈高效呢?其实不然,高效性不仅体现在教师一堂课传授知识的多少上,关键要在“效”上做文章,如果没有效率效果,多又有什么用呢?
二、把握核心知识,着眼一个“精”字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生怕自己讲不到,学生就不会,所以在教学时总是面面俱到,导致学生分不清主次,囫囵吞枣,收效甚微。因此该校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弄清楚一堂课分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又分哪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做到心中有数,精心设计。尽管每位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所不同,但必须突出重点知识和中心环节,并制定出解决重点的措施,力求省时、有效。在课堂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精讲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学生会的不讲,能自学掌握的不讲,对于核心知识的教学除讲清知识的含义、结构、层次外,还要讲清知识运用的方法步骤,并强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要求。正如该校姚副校长在教学《圆周角》时那样,精心准备,讲该讲的,紧紧扣住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定理组织教学,把推论设计成拓展练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得出圆周角定理的三个推论,把较为复杂的问题处理得如鱼得水,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的性质定理,另一方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学生掌握的效果来看,是相当成功的。
三、加强学法指导,体现一个“会”字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埃尔文·托夫勒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作为教师除了研究教法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该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以下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提问、学会做题、学会总结,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1)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2)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3)辩论式: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包括识记、理解、运用的具体方法以及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还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葛军老师在《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一节的教学中,围绕“封面边衬”问题展开应用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分析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一步,认真审题,紧扣要点,有哪些已知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步,分析解决,找到相应的等量关系和解题策略;第三步,反思归纳,通过做完题后的回头看,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推广迁移到其它类似问题的解决。这样就通过典型例题的典型示范作用,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杨光露老师在所讲《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通过播放视频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通过广泛讨论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在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究竟谁优先时,通过设置辩题,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激烈的辩论,经过一番唇枪舌剑,道理不言自明。
四、落实课堂检测,达到一个“实”字
如果一节课仅仅满足于教师的讲授和探究活动的完成,而缺乏相应的检测反馈,这样的课堂教学何谈高效呢?为了既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又保证训练的质量,达到检测反馈教学效果的目的,该校教师十分注重落实课堂检测与当堂反馈,做到重点问题堂堂清。根据学科特点,他们每一节课都精心设计有5-10分钟的课堂检测题,题目要求做到:(1)具有典型性、针对性、代表性;(2)难易适中,具有层次性;(3)符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在学生独立做题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个别学生有问题可以及时给予点拨,共性的问题可以集中讲解。这样,教师就能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检测不合格的学生,教师当天就进行辅导,争取做到当天问题当天清,避免积累影响后面的学习。这样,当堂反馈成为师生用来查漏补缺的途径,也成为了师生展示素质教育成果的舞台。
总之,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符合学科的特点,决定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只有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010年10月30日
第二篇:谷城县盛康镇中心学校课改经验材料
抓好课堂主阵地改革创新求质量
——谷城县盛康镇中心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经验材料
盛康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建校仅有十几年的年轻乡(镇)初中,位于谷城县盛康镇春泉路102号,现有专任教师61人,在校学生618人,该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响应各级教育局工作部署,积极参与新课程实验。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课堂教学改革主阵地,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力求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大幅度上升。下面,就该校如何开展新课程实验的有关情况做一个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
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必须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该校领导班 子以校本培训为平台,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理论及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
一是制定制度加强管理,学校根据《盛康镇中心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制定了《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把教师的学习与考核、晋升职称、评先表模挂钩,每周五晚上,分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技巧。教师们交流一周课堂教学的得与失,不断完善教学实践经验。
二是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活动,让教师“走出去,带回来”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只要是上级教研部门安排的活动,该校均派教师参与,并在经费上全额报销,回校后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讲一节示范课,作一次学习回报,研究一个方面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学校采取集中学习、小组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确保教师学习市教研室学科课堂教学常规,每学期每位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至少3次交流运用《常规》的体会,好的作法在全校推广。
四是鼓励教师订阅与教学相适应的报刊杂志,学校从有限的经费中报销50%费用,学校坚持给各学科组订1—2份学科教学参考杂志,每学期共计50余种,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二、团队带教,整体提高教师素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一支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面 对新课改要求,该校确定以骨干团队来带动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
(一)确立骨干团队,明确骨干职责
该校按语文、数学、英语、综文、综理五个学科组,把该校的省、市、县、骨干教师、农村学科带头人、优质课教师共19名,分成五个团队,每个团队有1名领导干部蹲点。同时对各学科团队人员明确职责,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学科组的团队带教活动,其中每人重点带好一名年轻教师,做到每学期跟踪听评课8—10节,指导撰写经验材料、案例、论文1—2篇,指导讲公开课1次,用1—2年时间,使年轻教师在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
(二)落实活动过程,确保带教实效
围绕带教团队的带教主题,各学科组精心组织全面安排,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认真落实“合作备课——实践示范——剖析反思——再度实践”四个环节,确保一次活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首先落实年轻教师的课前合作备课,在此基础上让年轻教师分别说课,听取他们最本质、最原始的教学设想。从中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和有个性的设想,捕捉他们备课中存在的主要的共性的问题,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来确立带教主题。比如语文学科中,教师们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不够到位,就把“如何确指导学生阅读”作为带教主题;针对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准不透的问题,就把“如何准确把握文本”作为带教主题;在数学学科中,针对部分教师对“质疑—探究学习实施策略”把握不准的问题,他们就把“质疑—探究学习实施策略”作为带教主题。避免了带教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了带教的目的性、实效性。
其次,课堂实际观摩。年轻教师按照每次确定带教主题,确立观摩课的内容,在合作备课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演示,为相关学科的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其三,剖析反思。如果说刚开始的说课及探讨还只是纸上谈兵,那么,听课后的剖析、反思、评议才真正能让教师们对各学科的教学有相对深刻的认识与领悟。该校在开展评课剖析中认真落实县教研室“2+2+2”评课办法,每位评课教师至少要谈出这节课的2个亮点,2个不足,提出2点改进意见。最后由骨干教师指导点拨。由此启迪年轻教师自我反思,发现每节课的闪光点,记载教学中遗憾点,明白了自己的疑惑点。
其四,再度实践。通过剖析反思,教师们对每次的带教主题形成了一定认识,结合团队骨干的指导性建议,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再度实践,扬长避短,不断
改进,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通过实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通过实践,该校逐步构建了“三阶段八步骤”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 新模式。三阶段:“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巩固训练”。这种新模式具有八个教学环节:①创设教学情境;②出示学习目标;③指导学生自学;④学生自主学习;⑤检测自学效果;⑥教师精讲点拔;⑦课堂巩固训练;⑧教学小结提升。
首先是注重抓好课前集体备课,侧重于把握三个方面:
第一尽可能把本节课教师的精讲控20分钟以内。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新课程 对本学科的要求,确定出实用性目标。然后围绕目标,认真分析内容,指出重点,精心确定要“讲”的内容,再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制定出“精讲”策略,力求“精讲”不超过20分钟。
第二分层练习精心设计,以优化教学时间。该校为了面向全体,调动全体学 生参与,要求教师努力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之间互相研讨,由集体备课组长或主讲人将讨论结果汇总,得出不同课型分层设计练习模式,围绕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练习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有基础性练习、提升性练习、能力性练习,分层达标。
第三杜绝课堂上拖拉懒散的现象,优化课堂教学。在每学期初,该校分 学科、分年级对学生、学情进行了分析,出台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要求》,争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了发展目标与培养措施等。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激趣引导上多动脑筋,很下功夫,对各教学环节把握上要熟练紧凑,对学生不当行为予以有效处理,绝不能听之任之,督促学生自觉遵守《课堂行为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做到“我要学”、“我会学”。
其次是注重抓好课后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 着眼于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遗憾点、疑惑点;
其三是注重抓好课后对学生的辅导,一方面进行学习行为的开导,学习方法 的指导,团结协作的引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个别学生的心理思想的辅导,知识漏洞的辅导。
四、实施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保证
为了全面科学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深化,该校按照襄樊市教育局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改变了以往单项评价方式,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实施以学生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与学校教研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
其一是教研组评价,以校本教研为平台,在每学期开展“一堂课”活动中,学校对全校教师进行一次课堂教学水平能力评价,教研组按照襄樊市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从三维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的把握,课堂教学新模式各阶段的调控,各环节的优化整合,师生互动的效果,教师基本功素养等方面量化打分,按得分高低记为A、B、C、D四个等次,评定结果该校今春春季A等2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B等3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C等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事实说明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该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明显提高。
其二是学校通过每月对各班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让学生来评价老师的课堂教学。调查中设计的问题,每次五个问题,每月不尽相同。主要从教师形象、教师引导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合作互动的落实,当堂练习的效果等方面设计问题。如:本月你是否提出过问题?本月动手实验过几次?教师是否经常拖课?你有几次不愿和同学交流等等。问卷调查由教导处负责发放、回收、统计,并将结果汇总。其结果总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去秋十一月份的问卷普遍反映出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当堂练习来不及完成,今春五月问卷反映该校八年级某学科学生实验未做。因此学校在教师会上公布结果后,提出要求,教师一定要做到精讲有目的性和争对性,一定要把精讲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凡教材中涉及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要克服一切困难上齐、上好。
其三是教师自评。学校制定有课堂教学教师自评量化表,主要从教学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教法分析、对学生评价分析等方面,教师每月一次自我打分评价,肯定优点,认识不足,反思改进。
其四是教师互评,依托团队带教、一课三讲、三课一讲活动,认真落实教师互评,侧重于实践课堂教学新模式中的一些不足,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
2010年10月30日
第三篇: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根据《谷城县迎接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估的工作方案》的精神,我校按要求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始建于1989年,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942人,其中男生472人,女生470人,住宿学生885人,其中住宿男生436人,住宿女生449人;现有教职工122人,其中在岗教职工92人,中学高级11人,省级优秀教师2名,市县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1人。
二、主要情况
(一)、政府重视支持保障均衡发展
1、建设用地和校舍建设面积达标。学校占地44948平方米,生平47.72米,建筑面积21689平方米,生平23平方米。建有400米环形标准塑胶运动场,有两个标准的篮球场,设置有球类器械等运动场地,有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操和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我校绿化面积13168M2,占学校占地总面积的65%。学校校舍基本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和生活需要,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相互配套。
2、教学装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我校按国家标准建有够用的普通教室,建有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综合档案室、门卫值班室等教学辅助用房。有足够的教师办公用房和满足师生需求的食堂、开水房、厕所等生活服务用房。我校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建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教学仪器设备达到教育部《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规定的要求。我校根据湖北省《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及《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目录》的要求配备了体育卫生器材。室内设备标准化,建筑风格清新明快、浑然一体。
3、经费到位,确保师生合法权益。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政策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经费预算编制落实到位。加大了师资培训力度,按照义务教育管理新机制的要求,我校每年将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的培训工作;对领导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城乡教师交流待遇、优秀教师奖励政策、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等全部落实,经费得到了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管理及质量考核投入不断增加,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4、落实资金,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按规划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努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确保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到位。目前,我校有计算机教室2个;建有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 **册,达到了生均**册以上。
(二)、抓好队伍建设,为均衡发展添活力
1、我校教师做到了基本合理配置,现在岗教师数额按核定的编制配置,实行了教师交流,我校在全镇内建立了支教、交流教师的工作制度。
2、教师实行聘用制,对教职工师德修养、工作量、考勤、教育教学工作、业务研修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续聘的重要依据。
3、优化教学导向。利用职称政策导向,对申报职称人员按照《石花镇中心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细则》量化打分,择优申报。以教研促技能,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开展“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夯实内功,提高教学技能,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4、强化校本培训。对培训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管理。
5、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教师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月直达教师个人工资账户。每年预算教师医保经费人均**00元、住房公积金每年人均**00元,全部到位,足额上缴。
(三)、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均衡发展
1、规范招生行为,确保入学率和巩固率。我校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按县教育局统一规定划片实行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确保服务区小学毕业生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我校保障了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巩固率达到100%。
2、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3、我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天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5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上午为早6:50时至11:50分,下午为14时50至17时40分(其中安排了40分钟的课外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同时要求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
4、严格控制作业量。书面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
5、严格规范日常考试。我校没有组织参加过各种选拔考试、竞赛、考级等活动,对平时的检测也予以规范,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成绩排列名次,更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等。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6、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争取资金改造,更新美术室、音乐教室和实验室。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开展1小时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健康教育,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安全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逃生能力。
(四)、扎实开展关爱工程,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1、学校坚持对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自主移民等特殊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学校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对贫困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并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对特别困难学生进行捐赠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每学期至少到每名学生家庭走访1次。各班班主任在计划中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关心这部分学生,让学困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关爱、贫困学生感到了温暖。
2、建立完善的助学帮扶机制。学校认真落实了帮扶计划,让每位党员、干部、教师实行“一帮一”,我校基本实现了贫困学生帮扶的全覆盖;学生的资助工作也开展的扎实有效。
3、加强德育管理注重家校联系。为落实德育“456”模式,我们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同时抓好特殊学生的关爱教育。我们始终把重点放在对“留守学生”的帮扶上,把难点放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上。我校认真开展了“如何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理论研讨会,教师人人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评比。我校“家长学校”办得有特色,被评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
4、德育组织机构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完善。学校有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有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科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德育目标,渗透德育教育。各种计划有具体措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开展了主题班团会、国旗下讲话等多方面的德育工作。定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情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自我保护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征文等活动;开展了以“首义精神耀千秋”爱国主义读书活动;通过黑板报、班会进行环保知识教育;还开展了“大家唱、大家跳”活动。总之,学校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对他们实行多元化的关爱教育。
三、存在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年龄结构偏老年化。
2、学科结构失衡,在我校教师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教师占了大多数,而音乐、美术、体育和计算机等专业学科教师很少,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工作需求。同时学校一方面呈现数额“不缺”,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教师专业对口率低、专业“缺员”的问题突出。
3、我校教育教学设备还有待改善,学校图书室藏书量不合标准,尤其急需解决的是教师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学生运动场的建设。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开展,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力度,及时整改学校存在的问题,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第四篇:良心堡镇中心学校2011年课改工作总结
良心堡中心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2011年下学期)
本学期,为了贯彻落实局党委 “课改提质”的指导精神,我镇各校着力于开放式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合许市中学“体验式”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七至九年级大力推行“课前反馈——自主学习——交流展示——梳理巩固——课后检测”学案导学五环渐进课堂教学模式,并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和纵深发展。现就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改措施与力度
1、夯实校本教研
纵观杜郎口中学和许市中学的课改历程,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源于扎实有效的校本研究,在于集中大家的智慧,齐抓共管,共同提高,为此,我镇各中小学都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来规范教师的常规工作。
资源共享,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先自己独立制定学案,再组织同头教师集体讨论,审阅通过后统一印制。没有亲自制定导学案而使用导学案的老师必须在导学案上写出自己的教学流程,或者预设学生问题及解决措施。这样可以把教师的智慧形成合力,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同时杜绝导学案的随意性,提高导学案的实用价值。
同伴互助,同头听课。打破以往教师关门教学的封闭传统,推开课堂门,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相关教学问题。学校明确规定,每个教师每周要听随堂课3至5节,并做好相关记录并反思,教务处和学科组定期进行检查。
2、公开课引导课改方向。
以往的教学改革让很多教师认识上产生了产生了误区,那就是素质教育不重教育质量,只要课堂热闹就行。为了正确引导教师的课改方向,我校出台了教师比武课、公开课的评价标准,从三个方面对课堂进行评价:一是教师个人素质,二是学生的学习体验,三是课堂教学效果。以此来引导教师课改的方向朝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发展。
3、学生反馈,加强对课堂的评价。
课改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对课改感受最大的也是学生。为了真实得到课改的第一手资料,也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各科课改课堂的真实感受,有力促进教师的课堂改革。我们从2008年3月启动了学生反馈课堂栏目至今,一直坚持下来。要求每班的学生都将本班昨天一天的课堂情况进行反馈,并板书于学校宣传栏内,反馈重点落在课堂亮点、学生表现以及给教师的建议方面。学生的反馈对教师的触动很大,很多教师由此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教学的针对性增强了。为了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反馈课堂情况,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培训与宣传,让学生认识参与课堂评价的意义,提高班干部正确评价课堂的能力。
(2)通过评价学生的评价来规范学生的课堂反馈行为,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反馈能力。
4、坚持反思,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各校除了要求教师百分之八十的备课后附课堂教学反思外,还开展了一周一反思的活动,每周都要求教师回顾上周工作中的亮点成绩,反思上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下周工作中采取的措施。主要着重于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通过反思,不但加强了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思考,还引发了教师对学生问题的深层探讨。
5、年级组长负责制,有效及时进行教学管理
本着“责任上移,权利下放”的原则。各校实行了年级组管理制度,学校只对年级组进行考评与排序。再由年级组长考评本年级组的每位老师,从而加强了中层管理者的责任感,也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常规管理。
6、分层聘任,提升教师课改的主动性
今年下学期,良心堡中学将七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三个年级的教师配备都由班主任挑选聘任,力度之大让教师有了紧迫感,因此也提升了教师课改的主动性,形成了教师之间“赶学比超”的局面,配合课堂改革措施,确实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改成绩
1、通过强力推行课堂改革,教师开始关注自己的课堂,省视自己的教学常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主动加强了同头教师的随堂听课与集体备课。
2、教师们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加深了,上课时注重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让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获下足了功夫;评课方式也有了较大的转变,由以往的关注教师的教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了;由关注知识本位到关注学生发展了。
3、论文征集中,教师开始踊跃投稿,能围绕教育教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了。同时积极参加赛课的教师增多了。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经验不足,我们在课改的管理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与困惑,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施中努力解决并完善。
1.教师本身教研能力与课改要求脱节。教师们习惯了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后,不少教师还不能很快地适应,如何把握课堂节奏、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如何组织交流展示、如何适时进行点拨释疑、如何发挥一堂课最大的效能,这是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2.教学时间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矛盾。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参差不齐,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部分流于形式,教师无法照顾两端。过多地关注了潜能生就会导致课堂学习任务难以完成;让优生吃饱了,潜能生就会越丢越远,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
3.课改追求的课堂效率与学生思维惰性的矛盾。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进而探究学习,这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敏捷的思维能力。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够,自觉性不高,导致学习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而且过大的班额不利于老师个别指导。要改变就要培训学生,要培训学生又需要很多时间。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的矛盾。家庭教育与崇尚享受的社会风气导致了学校教育略显苍白,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
第五篇: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石花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根据《谷城县迎接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估的工作方案》的精神,我校按要求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始建于1989年,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942人,其中男生472人,女生470人,住宿学生885人,其中住宿男生436人,住宿女生449人;现有教职工122人,其中在岗教职工92人,中学高级11人,省级优秀教师2名,市县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1人。
二、主要情况
(一)、政府重视支持保障均衡发展
1、建设用地和校舍建设面积达标。学校占地44948平方米,生平47.72米,建筑面积21689平方米,生平23平方米。建有400米环形标准塑胶运动场,有两个标准的篮球场,设置有球类器械等运动场地,有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操和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我校绿化面积13168M2,占学校占地总面积的65%。学校校舍基本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和生活需要,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相互配套。
2、教学装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我校按国家标准建有够用的普通教室,建有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综合档
案室、门卫值班室等教学辅助用房。有足够的教师办公用房和满足师生需求的食堂、开水房、厕所等生活服务用房。我校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建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教学仪器设备达到教育部《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规定的要求。我校根据湖北省《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及《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目录》的要求配备了体育卫生器材。室内设备标准化,建筑风格清新明快、浑然一体。
3、经费到位,确保师生合法权益。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政策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经费预算编制落实到位。加大了师资培训力度,按照义务教育管理新机制的要求,我校每年将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的培训工作;对领导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城乡教师交流待遇、优秀教师奖励政策、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等全部落实,经费得到了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管理及质量考核投入不断增加,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4、落实资金,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按规划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努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确保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到位。目前,我校有计算机教室2个;建有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册,达到了生均**册以上。
(二)、抓好队伍建设,为均衡发展添活力
1、我校教师做到了基本合理配置,现在岗教师数额按核定的编制配置,实行了教师交流,我校在全镇内建立了支教、交流教师的工作制度。
2、教师实行聘用制,对教职工师德修养、工作量、考勤、教育教学工作、业务研修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续聘的重要依据。
3、优化教学导向。利用职称政策导向,对申报职称人员按照《石花镇中心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细则》量化打分,择优申报。以教研促技能,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开展“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夯实内功,提高教学技能,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4、强化校本培训。对培训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管理。
5、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教师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月直达教师个人工资账户。每年预算教师医保经费人均**00元、住房公积金每年人均**00元,全部到位,足额上缴。
(三)、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均衡发展
1、规范招生行为,确保入学率和巩固率。我校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按县教育局统一规定划片实行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确保服务区小学毕业生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我校保障了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巩固率达到100%。
2、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
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3、我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天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5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上午为早6:50时至11:50分,下午为14时50至17时40分(其中安排了40分钟的课外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同时要求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
4、严格控制作业量。书面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
5、严格规范日常考试。我校没有组织参加过各种选拔考试、竞赛、考级等活动,对平时的检测也予以规范,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成绩排列名次,更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等。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6、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争取资金改造,更新美术室、音乐教室和实验室。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开展1小时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健康教育,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安全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逃生能力。
(四)、扎实开展关爱工程,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1、学校坚持对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自主移民等特殊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学校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对贫困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并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对特别困难学生进行捐赠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每学期至少到每名学生家庭走访1次。各班班主任在计划中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关心这部分学生,让学困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关爱、贫困学生感到了温暖。
2、建立完善的助学帮扶机制。学校认真落实了帮扶计划,让每位党员、干部、教师实行“一帮一”,我校基本实现了贫困学生帮扶的全覆盖;学生的资助工作也开展的扎实有效。
3、加强德育管理注重家校联系。为落实德育“456”模式,我们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同时抓好特殊学生的关爱教育。我们始终把重点放在对“留守学生”的帮扶上,把难点放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上。我校认真开展了“如何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理论研讨会,教师人人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评比。我校“家长学校”办得有特色,被评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
4、德育组织机构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完善。学校有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有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科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德育目标,渗透德育教育。各种计划有具体措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开展了主题班团会、国旗下讲话等多方面的德育工作。定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情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自我保护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征文等活动;开展了以“首义精神耀千秋”爱国主义读书活动;通过黑板报、班会进行环保知识教育;还开展了“大家唱、大家跳”活动。总之,学校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对他们实行多元化的关爱教育。
三、存在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年龄结构偏老年化。
2、学科结构失衡,在我校教师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教师占了大多数,而音乐、美术、体育和计算机等专业学科教师很少,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工作需求。同时学校一方面呈现数额“不缺”,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教师专业对口率低、专业“缺员”的问题突出。
3、我校教育教学设备还有待改善,学校图书室藏书量不合标准,尤其急需解决的是教师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学生运动场的建设。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开展,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力度,及时整改学校存在的问题,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