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背景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背景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背景和意义
在知识大爆炸的现代,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宽带网络的飞速发展,高校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为高校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方式。一定意义上说,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对于高校教学来说是一场革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网络在高校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各高校的校园网也相继出现,但是校园网络在教学方面的发展相对较缓慢,未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教学对象上,偏重于更加功利的远程教育,不够重视学校的教育。大力开展网上教学,注重学生对教学资源的真实需求,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信息的集合,是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应用的体现。
网络教学不是取代传统方式的课堂教学,而是将网络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吸收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并克服其时间时空限制等弱点,发挥网络教学的优点,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高校网络综合教学平台的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1.消除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且极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通过建立此平台,可以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的地点学习知识。消除了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不必再因为没有听清楚内容或者忘记内容而耽误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平台的应用,使得教学资源可视化,这是对传统学习的一种颠覆,一场革命。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者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内化的过程难以得到个性化的支持,学习者的经验、思维能力、接受能力的差异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和探索能力缺乏。学生通过教学资源,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身特点和需求来学习,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而不是一味的跟随老师的思想,这样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极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2.促进教育教学结构的改革。
以往的教学改革,都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是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却很少,这对于教学作为一个系统说是不合理的。这点已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同.对于教学结构的改革,在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下难以推进,而观念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开展网络教学可以促进这一过程的进行,让教师和学生逐渐从习惯课堂教学过渡到接受网络教学,他们需要心理的准备,也需要信息技术素养的准备。
3.汇总大量的教学资源及教学信息,促进高校整体的管理。
如大家所知,教学资源数量类别庞大,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更好的管理它们,还可以将它们汇总,并分门别类整理,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资源。由于教学是个长期的活动,将教学资源信息整合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借鉴,并可将教学资源很好的保存下来。而且高校网络综合教学平台还提供了学生、老师信息的汇总管理,新闻的发布以及最新的通知事宜,这也促进了高校在整体上的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约在1996年底、1997年初开始出现支持网上教学的软件平台,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大多能支持以视频点播、在线视音频会议、bbs和e-mail等为主要交互方式的各种实时、非实时的网络教学,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尤其是远程教育中处于分离状态的教与学的再度整合。
网络教学就是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的教学活动。它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由于近几年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教学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网络教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美国有三百五十多所大学和学院提供因特网教育的远程学习,基本覆盖了高校的所有专业和学科;英国也是比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国家,而且英国利物浦大学等正积极开拓中国的教育市场。网络教学已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OECD的研究,1995-2004年,全世界网络教学的市场规模以45%的增幅扩大。
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网络教学。国务院1999年1月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不久组成中国教育科研网。1994年开始酝酿实行远程教育。目前,经教育部批准进行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有68个。全国各地已建成学习中心2000多个,在册学生高达200多万人,教育范围涵盖各个层次,上百专业。同时,许多高等院校也投入大量资金,建立校园网络与多媒体教室。但是,如何进行网络教学还有许多值得探讨与研究的地方。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学与发达国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便现在以下方面:
1.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网络教学的参与者们共同构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网,在这个网上,所有的信息都是可记载、可查找的。通过这个网络,教师和学习者都可以轻松地获得关于某一主题的详细资料,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国外网上教学的现状看,许多发达国家的网上教学已经在注意利用这些特点。其突出表现为网上教学的课程有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做后盾,每一个知识点或任务下都列出了相关的信息链接,有的给出了供查询的网址信息。他们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有赖于几十年的电子化教学历史,十几年的网络教学历史,有赖于多年电子化、数字化资料的积累,有赖于宽带因特网的应用,也有赖于大量的准备工作。中国在网络教学这方面仍需学习。
2.未实现多向交互
在国外的网络教学中,交互是得到极大重视的活动,几乎所有的网络教学课程都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来开展交互。而且,交互的程度与使用网络的时间、频度成正比。而在我国目前的网络教学系统中,交互的程度还比不上发达国家。虽然也有各种交互的安排,但是由于费用等问题,不可能充分使用。
当然有些方面是国内与国外都未曾解决的的。因为网络教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是一种具有很多优点的教学形式,目前,国内的网络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及时了解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找准努力方向,汲取有益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
第二篇:关于小额贷款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范文模版)
关于小额贷款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1.1 研究背景
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小额贷款工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微小企业的发展,1999年2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对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允许商业银行把消费信贷业务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面向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及个人积极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从2004年开始,连续7个“中央一号”要求移步推进小额贷款业务,扩大小额贷款的覆盖范围,积极发展相关小额贷款机构和组织。根据我国关于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方向,指导各地方政府建立相关职能机构、地方现行策有其他外部环境,推动了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自2008年5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共同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小额贷款公司已经成长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新力军。小额贷款行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2008年底小额贷款行业的资产规模不到百亿,数目不到数百家,发展至2012年底已有6080家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规模增长至5921亿,在4年时间内,行业资产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6.5%。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6月末,全国已有超过7千家小额贷款公司,有超过7千亿贷款余额,其中2013年上半年就有1千多亿的新增贷款。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是积极开展金融创新的地区,于2006年开展了小额贷款业务方点工作。在08年出台《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后,深圳市政府积极发挥经济特区的优势,发布了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暂行管理办法,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几年间深圳辖区小额贷款机构实现了稳健有序发展,至2012年深圳共有59家小额贷款机构经批准正式开业经营。其中,营业的59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82.93亿元,通过银行融入资金7.63亿元;自有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以来累计发放贷款近48万笔,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了近8亿的贷款;2012年全年较2011年新增贷款17.59亿,贷款余额80.72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87亿元,营业收入15.01亿元,净利润3.69亿元。目前,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平均贷款年利率维持于15%左右。可见,这些年来,随着我国以扩大国内需求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向,积极稳妥推进商业银行开展小额贷款业务,放开非金融机构组织进入小额贷款领域,促使我国小额贷款市场获得巨大发展,现在除了银行外,其他非金融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小额贷款业务,在越来越完善的外部环境下,各类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得到良好发展,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稳步推进。
研究的意义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商业组织,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及创新的产物。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弥补了我国金融系统的不足。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的覆盖面,能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广大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群体资金短缺问题,支持有需要的群体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是金融系统外的从事金融活动的非金融商业组织,在提供的贷款服务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其开展的是传统银不涉及的、做不了的小额贷款业务,其中,提供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服务,为中小微企业、广大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群体解决融资难题,在竞争中体现差异化,同时带来创新,能提供更多具特色的、因地制宜的贷款产品和服务。
以深圳为例,据深圳小额贷款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在2012年,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整体约有25万的个客户获得小额贷款支持,说明在深圳小额贷款公司已经成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含小商户、小业主)获得的信贷资金主渠道。事实证明,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开展与传统银行有差异性的信贷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具有的贴近市场、本土化、草根金融、便利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能有效地填补银行业现有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的融资需求的区域空白,抓住市场机会。
高速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更多新进入市场者及各类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竞争将是多方面的。如何确立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竞争战略,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差异化市场定位,已成为每一个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预期效果是:对深圳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背景进行研究,利用波特5力竞争模型进行分析;以U小额贷款公司这个在深圳地区最早一批成立开并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企业为研究主体,以该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借助作者调研获得的部分数据,运用4Ps营销组合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最终制定U小额贷款公司市场营销方案实施组织结构和各部门职能的运作模型。为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发展设计一个能操作的、有效的、符合实际的市场营销方案。
从论文研究方法来看,选择了四种主要方法,即实证调查和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法、文献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和4Ps营销理论等,通过对深圳地区小额贷款行业及被研究对象U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在总结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进行行业竞争力分析、为制定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奠定基础,本文并不局限于对市场营销策略相关理论及实践情况作定性的分析,同时还将通过大量采用数据、图表等,使分析更为透彻,更易于理解。同时,笔者收集和研读了国内外有关小额贷款公司市场营销策略方面的专著和文章,并借助互联网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于分析行业竞争状态,同时,结合4Ps营销理论分析了U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额贷款(Micro-credit),也称小额信贷。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希望通过发展小额信贷,为更多的人提供金融服务,帮助穷人,摆脱贫困。
国外关于小额贷款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孟加拉国,默罕默德·尤努斯创办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乡村银行。默罕默德·尤努斯,是孟加拉国著名的银行家,其所创办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及其本人,于2006年获联合国颁发诺贝尔和平奖。孟加拉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为孟加拉国穷人提供无抵押小额信贷金融服务,有近700万穷人受益,成功的帮助穷人摆脱决贫困,同时还创造了高达98%还贷率的奇迹。很多国家借鉴默罕默德·尤努斯及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乡村银行模式的成功经验,国外的众多学者也对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乡村银行模式进行长期跟踪研究。
小额贷款在亚洲的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中开展较早,在欧美、拉美等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均有一定历史,国外学者在小额贷款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小额贷款定义的研究。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默罕默德·尤努斯就提出,小额贷款是一种可以用来帮助穷人的金融工具,是一种商业行为,扶贫者通过贷款获得利息,穷人从贷款中受益,对扶贫者与穷人都应该是双赢的。
美国纽约大学著名学者乔纳森·莫多克在1999年发表的《小额信贷承诺》论文中认为小额信贷是无需提供资产抵押的小额贷款,还贷率高,直接面对贫困农民的扶贫方式。
乔安娜·雷格伍德(2000)认为,小额贷款是一种发展经济方式,能为低收入妇女和人群带来好处,包括提供金融服务给低收入客户或个体经营者。
Lucarelli(2005)认为, 小额贷款发展到90年代,已经成为新的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强调自我就业,非正式组织利用投资得到就业机会。流动性加快的作用下,增加资本积累,增加就业,收入和消费的原则,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储蓄和贷款的标准模型来解释。
2.对小额贷款贷款技术的研究。
默罕默德·尤努斯及其所创办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乡村银行“贷款支持小组”模式,即有贷款需求的潜在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要组成“贷款支持小组”,首先须要找到第二个成员,然后再去找第三、第四、第五个成员等,这些有相似社会背景、经济条件与相同目的成员自愿组成贷款支持小组。连带责任贷款技术进一步发展了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乡村银行“贷款支持小组”模式。
Devereux and Fishe(1993)经分析大数小额贷款业务的数据后,研究表明,运用连带责任贷款技术,不论是高风险还是低风险,借贷款人均能给贷款人找到担保。
Ghatak(2000)总结出连带责任贷款技术的两大特征:自愿组成团体和连带责任,以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为出发点,运用连带责任贷款技术建立起基本理论框架及理论逻辑,从中引申出横向选择机制。
次序贷款也是很重要的贷款技术,Chowdhury(2005)的研究表明,如果借款人能按时还款,累计到一定的份额,借款人的信用额度就会增加,而其连带责任团体中的成员也能增加信用,能借到更多的钱。当连带责任团体发生借款人不还款、延期还款的时候,如果团体无法自行解决问题,这个团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就没有申请更大额度贷款的资格,甚至会被禁止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团体中有借款人发生还款障碍时,虽然团体中的成员不承担连带责任,但也会帮助他。这是次序贷款的应用。
3.对小额贷款信贷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
在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乡村银行“贷款支持小组”模式中,有效鼓励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以取得成功,利用小组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促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来自共同利益团体内成员间关系产生更直接的压力,保证了贷款的安全以及还款的持续性。这其实就是利用团体成员间的关系,给贷款行为加上一条道义上的保险杠。
Stiglitz(1990)证明了连带责任贷款技术有助于解决信贷市场道德风险问题,由于连带责任贷款技术的介入,能提高借款人之间相互监督的积极性,促使借款人倾向于投资风险低的项目,这同时有利于降低贷款人风险。
Ghosh & D.Ray(1997)为了降低贷款人的风险,减少借款人出现违约时损失的资金,贷款方应该渐进式地增加借款人的贷款额度,以检验其还款能力及信用,不应第一次就给以借款人最大的贷款额度。
Jain &Mansuri(2003)研究了对定期还款技术,发现,利用定期还款技术,每次还款周期,借款人只需要偿还一部分小数额的贷款,在整个还款期限内,就会很轻易完成还款。这种还款方式,能带来高还贷率。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乡村银行的高还贷率就是最好的例子。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小额贷款业务高速发展,结合国外经验,总结我国发展状况,国内众多学者专家对小额贷款进行深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小额贷款的定位和作用
杜晓山、孙若海(2000)认为小额贷款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其中低收入人群包括贫困人口,这类群体的特征之一是数量大;作为给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即小额贷款机构组织,其本身也是按市场规律生存与发展。
学者余伟(2001)认为小额贷款对于个人来说,是满个人对应急、旅游、医疗、教育培训、商品消费等需要;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来说,是解决经营中应急的、短期的用于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场地租金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对于银行来说,小额贷款业务能开拓客户市场,丰富银行贷款产品。
吴国宝、李兴平(2003)认为,小额信贷可以通过相关的中介机构,给有偿还能力的穷人提供金融服务。
何敏峰(2006)对小额信贷的主体,即小额贷款的供给方进行分类。王绯(2007)认为,小额信贷的受众是广大微小经济个体包括个体户、农户等有经济活动能力的劳动经营者。
2.关于影响小额贷款发展的因素。
对我国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中,国内学都比较关心小额贷款的利率问题,学者大多提出应该放开利率, 根据市场需求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
杜晓山、孙若梅(2005)在总结我国小额贷款实践经验后,建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对小额贷款市场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小额贷款公司应该发挥扶贫功能,加强人员专业技术培训以增加企业竞争力;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等。
汤敏(2005)经研究发现,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年利率30—70%。并且总结出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几项指标,包括:经营时长历史,实现盈利所需的时间,资本规模,客户数,不良贷款比例等。
3.关于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
黄武(2013),针对小额贷款借款人的特点,以借款人现金流分析为基础,分析了各类借款人、各行业的特点,包括:种植业、商品流通业、工制造业、服务业、工程项目承包等,总结其经营特点、资金运作规律、现金流特点等。
申韬(2013)提出,除了国家法规和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之外,小额贷款公司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了小额贷款中的关系型借贷、软信息等。
夏灿华,王灿,夏启准(2013)研究物权法、债法总论、合同法、担保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与小额贷款的关联,建议从非财务调查、财务调查、担保措施的调查与设计、风险评审与项目决策、放款的过程控制、贷后管理与追偿等环节进行小额贷款的业务操作与风险管理。
综上所述,关于小额贷款的研究,由于国外开展时间较早,而且国外的信用系统比较完善,因此国外学者对小额贷款的研究主要是小额贷款的定义、贷款技术、风险控制管理技术等。小额贷款对于我国来说是个新兴的产业,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技术及风险控制管理技术上参考孟加拉、香港、日本等地,多数专家学者的是在国家政策、地方法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层面,研究探讨小额贷款的作用、意义、政策法规的完善、政府征信系统支持、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小额贷款行业发展、风险管理等。而在小额外负担贷款公司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主要参考银行等金融机构,但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现阶段并不纳入金融机构,因此,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营销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差异性。
第三篇: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幼儿早期学习中,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开发及终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早期阅读对幼儿早期的语词、概念、能力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早期阅读备受幼教界的关注。许多幼教工作者对早期阅读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如:阅读环境的创设研究、阅读材料选择研究、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以及家园互动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等,在不同方面都总结出了一定的教育经验。我园过去也曾对早期阅读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研究,发现幼儿对早期阅读颇有兴趣,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有灌输的现象,忽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阅读教育环境;重知识轻能力,把早期阅读等同于识字教育;重结果轻过程,忽视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思维训练;重集体教学,忽视日常培养;重幼儿园教育忽视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的作用。为此,从2009年7月起我园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并有针对性的从2——3岁幼儿早期阅读指导为切入点,在分析2——3岁幼儿阅读特点的基础上,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通过家园同步开展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实现家园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师、家长指导幼儿阅读的水平的能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并在阅读过程中,引起幼儿阅读识字的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思路
1.研究目的:了解教师与家长在2—3岁早期阅读指导过程中的困惑,总结出一套有效解决2—3岁早期阅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2.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案例收集法、追踪记录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3.研究途径:
①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教师及家长对早期阅读指导的困惑;
② 通过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获得理论上的经验积累;
③ 通过具体方案的实施,不断观察幼儿的阅读特点,进行案例的总结,个案分析;
④ 积累2—3岁早期阅读指导的策略,并总结出适宜的指导方法;
二、研究价值
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提高本幼儿园上在早期阅读的材料、指导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细致探讨一下针对2—3岁幼儿的、教师与家长在早期阅读指导中的策略,同时让好的图书在幼儿2—3岁这个年龄段发挥更好的作用,并在研究过程中实现辐射家庭的目的。
三、研究基础
在以前的工作中,进行过有关早期阅读材料和指导的初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是这次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如2007年6月,梅建宁的教案—
—《小鸟的家》收录在《幼儿园发展课程——教师用书》中,2008年2月,倪雪春的文章《开展家园互动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全国创建和谐校园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8年9月,倪雪春图文《虫虫爬》在《现代教育报》启蒙专刊刊登等。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对适合2-3岁幼儿的阅读材料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并搜集了大量的图书(比如……),同时也认识到有些方法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养成阅读的习惯(比如……)。但要更好地发挥图书的作用,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探讨。因为图书只是阅读过程的第一步,它还需要具体指导策略、阅读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以及家庭参与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在前面获得大量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的作用、如果更好地指导和干预幼儿的阅读过程,帮助他们享受阅读的兴趣,并不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第四篇: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房地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既受到国民经济的制约,又能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属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而房地产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是整个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赖以生存的主要基础,没有房地产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由萌芽状态逐步发育成长为一种重要的要素市场及消费品市场,并对土地、房屋等要素配置、资产置换和产权流转产生机制效能。然而,房地产市场的发育程度与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份额和调节力度已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产生直接的钳制或推动作用。现在看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造不能不以房地产产权市场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作为基础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产权关系不清和制度创新不足的制约,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育水平及规范化程度仍滞后于整个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现实要求尽快培育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房地产市场及其制度体系。发达国家(地区)经验表明:一个结构完备、运行良好的房地产市场离不开一个能同市场经济相吻合,并将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意图渗透于市场的完善、高效的房地产制度体系。我国房地产市场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搞活房地产市场,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从直接行政性管理向间接经济性管理转化,针对房地产市场制定足够的适当的法律法规,将房地产市场置于一个合理的、规范化的法规体系制约之下。法规化的具体做法应当以市场行为作为调节对象,根据市场行为主体的区别,政府以立法的形式进行规范。通过建立合理的租税费体系,培育房地产金融市场、配套服务市场,加快相关配套改革等,不断推动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进程。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内涵和形式比较广泛,本论文侧重研究房地产市场交易制度,即仅对房地产产权制度、土地制度、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房地产金融制度及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找出双方的异同点及可借鉴之处,最后提出解决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部分明确了本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了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研究现状总结,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研究出发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界定了房地产及其制度体系的概念和研究范畴,并对房地产市场构成要素进行分析,阐述了房地产市场体系共性特点所在;第三章将我国与发达国家(地区)在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房屋所有权制度及城市土地租赁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找出目前我国房地产产权制度及土地制度存在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解决对策;第四章将我国与发达国家(地区)的房地产金融机构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我国房地产金融机构体系设置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解决对策;第五章将我国与美国、英国房地产税收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解决对策;第六章侧重对国内外房地产市场交易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外、国内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现状,以房地产抵押、房地产租赁及房地产买卖制度为主体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我国现行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存在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对策建议;第七章是研究与展望部分,归纳了全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第五篇: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诞生了第一个安乐死法案,安乐死作为一个法学问题被正式提出,从此以后成为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本文根据国外和国内的安乐死的背景和对安乐死支持与否的民意调查,从我国的立法角度和立法背景等方面和我国的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个体法等方面来认证我国实行安乐死的意义和可行性。并且提出一些关于安乐死的立法建议和实行措施。
(意义)安乐死是一个涉及伦理、法律和医学等方面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当代社会,为制定政策和立法之目的,审视安乐死必须立足伦理,要围绕生命价值、个人自由和人权保障等来看待问题。讨论安乐死的最佳情景是国家经济、法制、医疗保障和公民的观念达到一定的发达水准,根本问题是病人的自由意志能够在物质和精神高度文明的基础上得到保障。从伦理上来讲,绝对禁止或全面开放安乐死均不可取,我国社会目前不具备讨论安乐死的理想条件,从立法上来讲,我们仍需创造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严格规范安乐死使用的对象范围、主体范围、实施条件、申请程序、审查程序、操作程序,和明确擅自实行安乐死的刑事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安乐死职责的刑事责任,并明确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
其中以安乐死为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实施安乐死的对象必须是根据现代医学和技术断定已身患不治之症,并死期又迫在眼前的病患者;(2)实施安乐死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痛苦;(3)病人忍受的肉体痛苦,达到任何人都难以忍受的程度;(4)病人意思清楚并能表达自己的意识,必须有其本人真挚的嘱托和承诺,且该嘱托和承诺是在事前或行为当时作出。在病人无法表达时,近亲属及其他人不得代为请求,医生也不得主动实施;(5)除安乐死外,无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来减轻或消除痛苦;(6)应由医生实施,其他人无权实施,且实施安乐死必须有三名医生研究同意,在经主治医生批准;(7)实施安乐死的方法必须合乎伦理而且被认为是妥当的。研究方法
安乐死的性质
由此可见安乐死行为的实施是需要第三方的致死行为,那么第三方行为是合法的民事行为还是我国《刑法》中232条所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呢?目前我国学者多数人认为应该定为故意杀人罪,其理由是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对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安乐死的相应法律规范,因而若从法律角度上看,其行为本身属于一种故意杀人行为,但鉴于这种行为的特殊性,又应另当别论。[4](P.687)
首先,从行为实施动机上看,第三人实施行动的初衷是为了使病人在医学无法救治时尽量免受病痛对身心的双重折磨,与故意杀人的初衷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主观意愿。其次,从行为实施依据上看,第三人的活动是应病人要求而实施的,并非行动者自身的要求,与故意杀人的依据不同,因此,实施安乐死的第三人的行为是否违法,应从多方面考察,而不应简单地从行为本身上进行认定。由此可见,安乐死的合法化即安乐死第三人行为成为合法的民事行为是可能的,但应辅之以相应的法律规范,建立一套严密的评定程序,使安乐死真正名符其实的“安乐”。再次,从行为实施的结果上看,第三人实施行动结束病人的生命,并未造成社会危害,与故意杀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相提并论,与刑法所要达到惩处犯罪,保障社会安全的目的不相符,因而从行为结果上亦不能体现刑法的宗旨。
安乐死的分类
安乐死的分类较多有主动、被动、积极、消极、直接、间接、自愿、非自愿等,通常意义下人们把安乐死粗略的划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
主动安乐死是指医务人员或其他人采取某种措施加速病人的死亡,如采用药物或其他办法主动结束痛苦的生命,这也称积极或直接安乐死。
被动安乐死是指中止维持病人生命的措施,任病人自行死亡,也称消极或间接安乐死。
一般所说的安乐死是一种狭义的提法即无痛致死术也就是主动安乐死。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只给你写出正文的一级题纲,分则你自己可编写。
一、安乐死的概念、起源、各国法律规定;
二、安乐死在各国的实施情况、法律对此引发纠纷的处理;
三、对安乐死立法及合法实施是社会必然发展趋势;(理由及你的观点)
四、结论(安乐死对社会发展的最终作用)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这个你自己完全能做出来,再说我也没法安排你的时间:))主要参考文献
〔1〕楚东平《安乐死》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3〕陈兴良 《刑法的启蒙》 第1页 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4〕 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5〕李连科著:《价值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版,第246页。〔6〕欧阳涛:“安乐死的现状与立法”,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5期。〔7〕呼满红 张晖 《“安乐死”离我们有多远》载《民主与法制》2001年第11期.〔8〕祝世讷 梁中天 《安乐死论纲》载《医学与哲学》1998年第7期.〔9〕参见《刑法问题与争鸣》第2辑之专题三“安乐死的刑法意义”的附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10〕(英)尼古拉斯 余纪元 《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11〕黄茂荣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12〕(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13〕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摘要]“安乐死”一直是备受法学界、医学界、宗教界等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对于“安乐死”,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各国的法律也对“安乐死”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法律上允许“安乐死”,有的在法律上把安乐死当成是故意谋杀罪。本文主要是从法律角度来说明“安乐死”在法律上不应该是一种犯罪,它对社会、个人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及“安乐死”的社会基础来分析“安乐死”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探索了“安乐死”的立法问题。[关键词]安乐死 可行性 法律
一、“安乐死”的定义 “安乐死”源于希腊的EUTHANASIA一词,原意为 “快乐死亡”或 “尊严死亡”。目前,我国的学者普遍认为,“安乐死”是指对身患绝症,生命垂危的人或无生命价值的人,经过积极治疗病情不见好转甚至恶化,患者痛苦不堪,根据患者及亲属的意愿和请求,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使其无痛苦地、安然地死亡。它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安乐死”实施的对象应该是指那些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在当前医学条件下毫无救治可能并且正处在极端痛苦之中的病人或者是无生命价值的人;(2)“安乐死”应该是在病人自愿请求的前提下进行。如在果明知病人不愿意,而强行对其实施的话就构成是故意杀人罪;(3)在这一行为中,执行“安乐死”的人,只能是经过正规的培训,取得合法资格的医护人员,且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4)实施行为的目的必须是仁慈和尽可能无痛地让病人死去。目前学术界依照不同的标准将“安乐死”分成不同的种类: 1.根据终止生命的行为方式不同,分为积极的“安乐死”与消极的“安乐死”。积极的“安乐死”又称为主动“安乐死”或仁慈助死,指医务人员采取促使病人死亡的措施结束病人的生命。消极“安乐死”又称为被动“安乐死”或任其死亡,是指对那些身患绝症处于极端痛苦的病人停止、放弃救治,包括停止使用生命的辅助设施和药物,使病人自然地死于疾病。事实上,在医疗实践中,消极“安乐死”已相当普遍地实施了,法律对于消极“安乐死”也是默许的,现在颇有争议的是积极“安乐死”。2.根据被实施安乐死的病人是否明确表达愿望,分为自愿“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自愿“安乐死”指的是患者在意志清醒的时候,有过明确的表示,不愿意忍受疾病的折磨,而愿意实施“安乐死”。如通过立遗嘱。而非自愿“安乐死”针对的是那些无行为能力的病人,主要是指脑死亡、植物人和先天性疾病的婴儿实施“安乐死”。由于这几类人都是无行为能力的人,无法表达自已的意愿。因此,对于这类病人的安乐死问题,应该是由其监护人向法院申请,由法院组织有关部门对患者进行审查,来决定是否对病人实行“安乐死”。
二、实施“安乐死”是犯罪吗? 在我国现行法律未对“安乐死”做出认可的情况下,既使经死者同意而终止其生命的行为,同样也是我国法律所不允许的。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几乎所有的“安乐死”案例均做了有罪的判决。但是把“安乐死”案例一律定为有罪判决,从理论和实践上是不合理的。根据我国理论界的说法,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成立的根本条件。笔者认为“安乐死”不是犯罪,是因为“安乐死”不具有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在一定条件下的安乐死对国家、社会、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都是有益无害的,不具备社会危害性。首先,从人身危害性的角度分析,“初犯可能”和“再犯可能”的机率是极小的。因为首先要有一个身患绝症且痛苦不堪的病人存在,其次是要在病人的请求下,实施行为对象的特殊性大大制约了“再犯可能”和“初犯可能”;其次,从社会危害的角度来看,实施“安乐死”行为的客观结果是病人的死亡,是一种非自然原因而丧失生命。这样的结果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病人是希望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而得到解脱的。它从根本是不同于一般的杀人行为,行为人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原则,在濒临死亡的病人请求下对病人实施了安乐死,不仅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而且还体现了人不但可以选择生的权利还可以选择死的自由,尊重尊严死的权利。因此,“安乐死”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另外,从犯罪的另一个特征刑法的当罚性看,刑罚的目的是一方面通过刑罚惩罚犯罪,改造犯罪。另一方面是威慑、警戒潜在的犯罪者,防止他们走向犯罪的道路,从而达到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的目的。而实施“安乐死”不具有社会的危害性,不会给社会民众产生危险的压力,此外安乐死的再犯可能性非常小。因此根据刑法的惩罚目的来看,“安乐死”行为不应该是犯罪。总之,从刑法理论和实践来看,“安乐死”无害于社会、不具备故意杀人罪人本质特征,不具备刑法惩罚的目的。因此,不能把“安乐死”当成故意杀人罪来论处。
三、实行“安乐死”的合理性及意义 目前法律对“安乐死”是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通过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实行“安乐死”对于患者、家属甚至是国家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同时“安乐死”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一)对病人来说,实施“安乐死”是他的权利。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人不仅有生的权利,而且每个人都应该有“尊严死”的权利。对某身患绝症的病人,在其倍受病痛折磨、求生不得的情况下,明知治愈无望而采用人工的方法延续其生命让他忍受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这显然是极不人道的行为,也损害了患者生命的尊严。
(二)从病人的家属能及社会来说,对病人实施“安乐死”,有利于减轻他们的负担。亲属对病人在道义上有照顾的义务,在法律上有赡养的义务。然而,在长期医治无效下,亲属、单位以及社会已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第一,在精神上继续要求他们长期负担义务,长期地看着自己的亲人整天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痛的煎熬,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作为一个病人的家属,他在精神上是否承受得了呢?发生在1971年,荷兰的鲍格太太“怜悯杀人”一案中,作为一个医生的鲍格太太正是忍受不了看到母亲受到病痛折磨的样子,在其母亲的请求下,帮助母亲死亡。从这我们可以看出鲍格太太是在精神上不忍看到母亲被折磨的情形下才让她母亲死亡。后来法院正是因为这一点而判其无罪。因此,对病人实施“安乐死”不仅是对病人肉体上的解脱而且也是病人家属精神上的解脱;第二,在经济上,对于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来说,医疗上的花费是非常昂贵的。据统计,我国现有5~7万的植物人患者,为了维持这些患者的医疗费用,头一年的花费是10~30万人民币,以后住院治疗的花费每年约6~9万,在家治疗和护理至少也每年需要1.5万。由此可见维持一个已经无生命价值意义的病人的医疗费用是如此的昂贵,给社会增加了一个很沉重的费用。而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支付一个绝症病人的费用,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灾难。因此,对于患者实施“安乐死”,从经济上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而且也在情感上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三)从生命的价值上看,“安乐死”有助于节约吏多的医药资源,实现医药资源的合理分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种医药资源还比较缺乏,病情危重无生存希望的病人长期占用医疗设备、医务人员,消耗大量医疗药品用以延续无希望的生命,显然是对有限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据统计,2001年我国每千人只有2.39张床位和1.69个医生,医疗设备和医疗费用均十分有限,如果允许对那些身患绝症、生不如死、无生存希望的病人实施“安乐死”,就可以为那些有望康复的病人提供更多的资源,从而更能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以及医药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从医学技术的角度上,实行“安乐死”有利于人体的器官移植。目前各个国家都面临着人体器官来源稀少的困境。由于无器官来源,很多病人相继死亡。但对于那些身患绝症、生不如死、无生存希望的人来说,他们身体的某些器官是完好的。如果用来移植的话,不仅可以救活其他病人,同时还可以节约卫生资源,此外还有利于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为了防止为器官移植而滥用安乐死,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安乐死”执行程序,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此外,实施“安乐死”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当的社会基础。首先,从医生方面来说,“安乐死”并不违背医生“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的医德。因为不仅解除了病人的痛苦而且还节约了有限的医药资源。其次,实施“安乐死”已经有了相当的社会基础。经过网上调查:你是否赞成“安乐死”?共有671人参与投票,赞成的548张,占82%,否定的92张,占13%,无所谓的33张占5%。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多数人在心理上对“安乐死”是可以接受的。无可非议,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在我们看到“安乐死”的合理性、可行性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可能导致“安乐死”的滥用,人们推卸他所应该担负的责任,造成人情冷淡,甚至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以合法的方式掩盖其非法的目的,比如,为了人身器官。但我们不能因为它有弊端就否认它,我们必须做的是,用法律的方式加以规范。
四、对“安乐死”进行立法。“安乐死”可能涉及到每个活着的人,因此“安乐死”的立法是一件事关社会和千家万户的大事。因此,在对“安乐死”进行立法以前,我们应该在整个社会中举行一次有关“安乐死”的讨论。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安乐死”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把“安乐死”和犯罪区分开来,从而为“安乐死”的立法执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才对“安乐死”立法。一个合法的“安乐死”应该包括“安乐死”的条件规定,执行程序的规定,监督机构的规定等。
(一)在医疗技术的立法上,应该对“安乐死”的条件进行规定。1.安乐死的对象应该是那些身患绝症在当前的条件下已经是毫无救治的可能性并正在遭受难以忍受痛苦的病人。2.除了具备第一个条件外,还应该是在患者的请求之下,如果病人已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应由其监护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3.该医生对病人执行安乐死的首要理由是为了结束病人的痛苦维护其生命的尊严。4.由于医生对患者实施了“安乐死”,才导致病人的死亡,这是构成“安乐死”的充分条件。5.这种死亡应该是一种快速的,无痛苦的死亡,同时也应该是一种符合人道主义,能够被人民接受而不是用枪杀、溢死或者砍死的方式进行。此外,一外合法的安乐死还包括执行者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医护人员。那么,一个合法的“安乐死”应该经历哪些程序呢?
(二)实行“安乐死”的程序。一个完整的“安乐死”的程序应该包括请求、审查、批准、实行四个阶段。1.申请。首先申请者除了具备法律所规定的“安乐死”对象的条件外,还应该是智力和精神正常,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对于那些无行为能力或未满18周岁的人,其亲属可以根据其意志或现实情况提出申请。申请者在有市一级医疗单位和有一定职称的主治医生证明的基础上,以书面的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2.审查。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书后,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一个委员会(由具有一定职称的医生、伦理和法律专家组成)对这份申请书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应包括专业审查和司法审查。3.批准。人民法院在接到专业审查与司法审查的报到以后,应认真地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查并再次征求患者的意见后,对申请安乐死的行为做出批复,并指定由谁来执行且指派法医到现场进行监督。4.执行。医疗单位在接到法院的载决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实施安乐死的一切事宜做好准备。在执行完毕后,所有相关人员应在有关材料上签名,并将有关材料转到法院存档保密。由法院出具证明给病人家属。为了防止“安乐死”被某些人滥用,除了加强在法律上的审查外,应允许民间成立非官方的“安乐死”审查委员会,对所进行的或未进行的“安乐死”进行审查,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综上所述,“安乐死”是关系到人们生与死的问题,是一把双刃剑。但只要我们正确使用,用法律加以引导、规范和监督,就有益于病人、家属及社会,“安乐死”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