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实验室教育现状研究
随着高校对学生实验能力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无论是理工类高校还是文史类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自身的实验课能力。在众多的西医院校,实验课同样受到极大地重视。但由于相对固化的教学模式,中医类院校在实验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上尚显不足。
1.非中医类高校实验课能力培养现状
在众多高校对实验能力培养中,最基本也是最值得重视的是观察和思维能力。【吴兰功】在以流体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做了深入的探讨。就观察能力,指出观察应在激发学生兴趣基础上明确观察的目的,清楚观察目标。就思维能力,指出应在明确观察到的现象基础上独立思考其现象的原因,并及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结果。
许多高校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各界普遍提出新一代的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体系中实验课程设计中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不足。【熊俊涛、孙宝霞】以其所教授的web应用开发技术为例,指出要转变教学理念,提出需提高对实验课程的重视,并加大实验科研经费投入等措施。
更多的高校强调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李发荣、吴臻】等人在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上,以生物系的实验课程设置为例,就实验课程的设置、实验教材的编写、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张鹤峰】以《电视节目制作流程》课题实验为例,还提出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创新潜能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随着社会对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不断需求,各大高校以实验课为切入点,深化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指挥棒,做出积极回应。
2.中医类高校实验课能力培养现状
长期以来中医作为一门经验医学,从老师的教学到学生的学习,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知识。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现代科研思路的提高,中医药理论客观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因此,中医中药的教学应当在以实验为基础的西医发展模式中取其所长,深入开展实验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王彩霞, 崔家鹏】指出增设中医基础理论实验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通过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及苦寒泻下的不同方法,建立了脾虚证动物模型。中医基础理论实验课通过建立相应的实验动物模型,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记忆理论课所学的内容的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及动手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这种直观教学、重视中医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对中医由经验医学到实验医学转变有重要意义。并极大提高了中医的可重复性,降低了中医的玄学意味。
在这个不断要求创新的时代,中医若没有发展与创新,必然会落到时代的后面,最终被历史所抛弃。创新是中医前途和命运之所在。中医的创新,应到首先是中医的教学模式开始。中医教学模式的创新又应首先在实验教学中体现。广西中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的【方卓】也在其文章中提到须改革现有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型中医学人才的培养。【苗兰英、赵丹玉】等人以生化实验课为例,就如何培养现代中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应当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并开展课外科研活动。
众多中医药教学工作者及从业者都看到现代中医教学重理论而轻实验的弊端。从现在中医实验课程现状来看,更多的是机械地重复、验证前人的实验结果,缺乏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为解决这些弊病,中医教学者也在以实验课程设置为切入,进行着各种积极地尝试与探索。但实验课改革未能由点到面,形成系统,尚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验的能力。实验课的改革需进一本深化改革。就改革与创新的方法与思路,我们不妨借鉴张仲景《伤寒论》的临床思维方法,在实验课中体现比较观察、辩证认识和联想融合的思维方法。
第二篇:高校文化产品现状研究
摘 要:高校文化产品是高校的文化影响和传播有力工具和有效载体,在文化交流、传播、形象展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校园文化的属性,在日常接触和使用中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很好地提升了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关键词:高校文化产品;优劣势比较;总结
一、高校文化产品概述
(一)高校文化产品的范畴
广义的高校文化产品的范畴可以理解为一切含有高校元素或高校文化内涵的生活日用品、礼仪休闲用品、家用电器、服装服饰、家居用品、数字产品、食品、文化体育用品等消费品以及出自高校的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狭义的高校文化产品的范畴有多种理解:有的认为是主要指带有高校标识、高校元素或含有高校文化内涵的学习用品、办公用品、生活用品以及艺术作品;有一种理解是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不在文化产品之列。
(二)高校文化产品的功能
高校文化产品对于一所大学而言意义非凡,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传播功能
依托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丰厚的文化资源,高校文化产品通过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在传承和弘扬大学文化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传承大学历史、彰显大学特色、传播大学文化、弘扬大学精神,还有可能促进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发展。
2、链接师生、校友以及外界与高校的感情纽带
高校文化产品是链接大学师生、历届校友与母校感情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大学和外界社会接轨甚至引领当地文化的一种特殊纽带。
高校通过文化产品的展示、销售和推广,可以把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和文化“物化”,让其在师生中代代相传,并传播到世界。有深刻内涵的校园文化精品,往往是高校办学理念、学术思想以及各种校园文化的浓缩或者释放,是师生员工感受大学精神文化、学风校风以及某个时代印记的综合体现,通过高校文化产品的持有、使用或者传播,可以提高本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归属感以及身份表达的满足感。
3、学校对外形象管理的展示平台
高校文化用品的精髓是高校品牌的形象识别,又称形象管理或形象战略,通过高校文化用品可以传递高校的办学理念、行为方式以及视觉等多媒体系统的设计和推广,在提高学校的内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同时,对外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美誉度,塑造学校的总体形象。一份精美的感人的校园文化产品,有可能会激发世界各地优秀学子的向往,从而吸引更多地优质生源,为促进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发挥纽带作用。
二、国外高校文化产品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一)总体概述
国外大学是非常重视校园文化产品的,每一所国外大学都会积极地利用校园文化产品,把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和文化“物化”,笔者在从事高校文化产品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问卷调查和委托老师和同学实地考察等方式,重点研究了美国、英国、日本三国的高校,这三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并且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大学,极具代表性。因此,在其设计理念与校园文化宗旨的结合和挖掘方面都各具特色,在很多方面值得国内大学借鉴。
(二)国外部分高校文化产品现状
美国大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校园文化产品方面做得也属一流。以“常春藤盟校”为代表:这些世界知名大学都充分利用自身的全球品牌优势,将文化产品的开发衍生到师生员工、游客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日常用品、服装、文体用具等等,并通过一套完整的现代化商业运营模式,不仅将自身的文化融入师生的生活和精神,也将自己的大学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实现校园文化产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美国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风格充分地体现了美国文化的追求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的特点,设计风格偏重醒目、简洁、明亮如图分别为harvard university、cornell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大学校园文化产品店店铺实景图。
英国大学多是有悠久的历史,加上英国人对艺术的重视和尊重,因此学校特色的文化产品无论从款式还是色调都极具艺术性,产品风格多以学校特色和当地城市文化相结合,如剑桥大学里有康河中精美的石头、代表英国绅士的烟斗等。
日本大学的校园文化产品多是融合了日本本国的文化,并迎合日本人的生活理念与生活习惯,涵盖了生活的日常所需:服装、日用品和食品,设计风格多以简约、干净、环保为主,产品功能多体现实用性、舒适性,并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
(三)国外高校文化产品的优势与不足分析
发达国家名牌高校文化产品总体优势是:第一,产品本身:产品的设计感强、产品品质信誉度高,管理规范,注重知识产品的保护;第二,产品的营销和推广方面:产品的市场化程度高,基本有一套成熟的现代化商业模式;消费群体方面:师生员工对本校专属高校文化产品认可程度高,更多的是以生活必须品来消费,而不是只是作为纪念品或礼品;世界各地的游客则是因对世界一流大学的“仰慕之情”而购。
不足之处是与国内市场一样,同样无法避免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产品创新性不够、商业味道过重,相对普通品牌产品价格偏高等问题。
三、国内高校文化产品现状
(一)总体概述
目前我国高校文化产品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高校对文化产品的重视程度和发展的成熟度也参差不齐。随着时代发展,各高校对本校文化产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及对高校文化产品功能性的认识不断加强。如何使国内高校文化产品更好地融合和弘扬高校文化精神,从而增强师生与学校的感情纽带、增强学校与社会的文化传播链接,从而最大化地发挥高校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目前国内高校文化产品市场共同面临的课题。
(二)国内代表高校文化产品研究
笔者在从事校园文化产品经营管理工作中,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大量的消费群体访谈等方式,得出了国内高校对文化产品的重视程度以及文化产品的发展程度与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成正比关系的结论。国内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为代表,在校园文化产品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重点以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为例,对国内高校文化产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笔者认为,复旦大学是目前在国内高校中做的比较突出的代表,复旦大学卿云轩纪念品中心隶属于复旦大学后勤集团,是国内较早进行文化产品的策划、开发和销售的学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复旦大学卿云轩里文化产品类别非常丰富,涉及文具类 服装类、摆件类、徽章类、箱包类、文化类、钟表类、挂件类、杯壶类、电子产品、日用品类、金银类、毛绒玩具、票夹类以及定制产品等十几种类,除此之外还销售茶叶、矿泉水、粮油等食品,产品品种更是达上千种,价位从不足一元到上千元不等,能够满足不同层面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店内产品的设计风格偏重“英美”风,设计特点简约、醒目,以突出复旦大学的标识为主,文化产品的销售业绩在全国也属名列前茅。
南开大学从学校层面非常重视文化产品的发展和影响力,在2012年学校官方授权接待服务中心负责校园纪念品的经营与管理,并开设了专门的校园纪念品专卖店。近期,南开大学纪念品专卖店根据市场的发展、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顺利地完成了定位调整,在进行了店面终端品牌形象提升的同时,产品定位由过去礼品与纪念品的开发和制作开始转向校园文化产品的策划、开发和制作。目前该校的品牌文化店一跃成为国内高校文化产品的后起之秀,店内文化产品品类开始增多,设计更加新颖,内涵更加丰富,在产品开发方面,更加注重“南开人”心血的融入,如本校终身教授范曾先生的衍生作品,环境学博士莫训强老师的《南开花事》,工学博士、当代书法家刘国栋先生的精品文化扇、南开寄语书签、学生原创的《听见南开》、《难以离开》明信片等,充分体现了南开精神、南开文化、南开人的感情以及产品的融合,体现了产品独特性和专属性,为高校文化产品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开发模式。
另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在文化产品开发方面也各具特色,笔者在此不一一赘述。
(三)国内高校文化产品的优势与不足分析
优势分析:笔者在走访各高校文化产品店以及参加深圳、北京、香港等地文化产品展会调研发现,第一:国内高校文化产品生产、加工具有产地优势,国外大学很多文化产品的制造商实质来源于中国;第二;近些年国内设计行业发展迅猛,产品的设计品味提升空间很大;第三,随着高校文化的发展,各高校对校园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积极作用的认识程度逐步增高,消费群需求量大,市场发展空间大。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一,管理方面:相对国外,国内高校对文化产品的重视程度以及管理力度仍显不够,导致文化产品市场混乱、准入门槛过低甚至没有门槛,缺乏对高校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意识;第二,产品方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设计水平落后,品质保障度不高,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产品比例偏少;第三,产品营销与推广方面:营销意识薄弱,品牌推广的力度不够,导致购销信息不对称,导致大部分师生员工的消费意识停留还停留在“礼品与纪念品”的需求,而不是生活必需品的范畴。
四、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产品的研究,在总结其成功推广和销售的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结论:高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精神,是学校的形象和灵魂,而高校文化产品的使用和推广,是传承高校历史、宣传高校文化、弘扬高校精神、提升高校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因此,打造优质的高校文化产品,对提升高校的品牌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
可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1、提高对高校文化产品的重视程度以及加强监管力度。具体举措主要包括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明确高校文化产品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涉及的其他知识产权,同时明确经营管理的主体,完善市场准入机制,确保高文化产品的品质保障和创新发展。
2、坚持“校园文化为根”的策划原则。产品的设计与策划应遵守学校关于使用标识形象的相关规定,秉承高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体现高校的文化底蕴、表达师生员工的情愫,逐步打造适合本校校情的、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产品;
3、根据校园文化资源的功能进行科学的选择性开发。即:其一,对于那些实物化的,比较直观、单
一、具有实用功能的文化资源,如钥匙扣、书签、笔筒等,适合就本身的应用功能在风格方面进行模仿性开发,同时在质地、色彩、图案等方面进行艺术创新,满足顾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其二,对于那些具有教育、观赏或珍藏功能的文化资源,其开发必须进行价值判断,尊重这类资源所蕴含的精神财富;
4、遵循针对一个题材的校园文化产品系列化开发的原则。即,一个题材的校园文化产品用多种不同的形式表达,既有利于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的价值,又易引发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5、确保新产品开发连续性、多样性、创新性。开发新产品既要多样化,不断推陈出新,又要保持前后衔接;既要有迎合市场、大众化的产品,又要力推创意产品,确保卖场能持续地提供新颖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6、合理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校园文化产品设计与策划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文化产品的展示和销售达到传承高校的历史、传播高校文化、传递高校精神的效果。因此,在根据市场需求做好经营性开发的同时,须要确保产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避免低级化、庸俗化;
第三篇:高校国学教育现状与学科属性研究
高校国学教育现状与学科属性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方兴未艾,但由于存在实践先行、理论建设滞后的问题,所以造成国学的学科属性不明,这成为制约国学发展的瓶颈。许多高校开展的国学教育,虽然注重知识结构扩展和教育方法创新,但课程体系依然存在驳杂无中心态势。在国学的学科属性上,无需增设新的一级学科,国学属于历史视域中的研究对象,其应归属于中国历史学科。在学科建设上,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受到更多关注,各高校应积极在中国历史学科基础上组建国学院,积极促进国学研究的开展和传播。
高校;国学;学科属性
G641
A
16735595(2018)02018305
国学教育在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史上曾有过多次实践,如果说20世纪上半期的国学教育实践稍显短暂的话,那么,当下的国学教育思潮与实践活动20多年来依然方兴未艾,并有向纵深发展的趋势。谈到国学,喜欢怀旧的学者总是回溯20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所取得的成就,怀念那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并期望国学在当代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以赓续中国历史上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传统。不过,当前高校开展的国学教育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身份认同。本文拟结合当下高校国学教育的实际,谈谈对国学和国学发展的看法。
一、“国学热”的出现和发展趋势
“国学热”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可被视为开风气之先的高校。1992年,北京大学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第二年该研究中心主编的《国学研究》第一卷出版,《人民日报》以《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散记》为题发表文章,充分肯定北京大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指出“国学的再次兴起,是新时期文化繁荣的一个标志,并呼唤着新一代国学大师的产生”[1]。北京大学设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其目的是为了发掘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学术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北京大学利用学科优势研究和推广国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受到重视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北京大学不仅致力于国学的研究与大众普及工
作,还率先开办了文史哲实验班,推动了国学热和国学思潮的出现。
北京大学的文史哲实验班,创办于1994年,目的是为了培养国学专门人才,但开办时间不长,2018年停办。在北京大学文史哲实验班停办之际,武汉大学则于2018年开设国学实验班。武汉大学的国学实验班由哲学学院、历史学院、文学学院、高级研究中心等联办,学生毕业颁发文学学士学位。根据该校的培养方案介绍,该班的创办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在教学模式上参酌中国古代书院和牛津、剑桥导师指导阅读及讨论的方法;在教材选用上力求直接采用原典原著;在考核方法上采用闭卷与课程论文写作相结合的形式;在师资来源上尽量扩大范围,邀请校内外、国内外名家作专题演讲。2018年3月,武汉大学又专门成立了国学院,由哲学系郭齐勇教授出任院长。
武汉大学虽然国学教育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并没有最早把国学作为一个院系独立出来,因此,在高校中,第一家建立国学院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建立于2018年,学生最初来自学校的文、史、哲等院系,采取六年制本硕连读,根据情况毕业后可获得文学、历史、哲学中某一种学科的学位。在人才培养上,由于不存在国学的独立学科建制,中国人民大学在学位授予上采取了灵活策略,这和武汉大学有所不同。武汉大学的国学实验班最早授予的是文学学士学位,后来改为授予文学、哲学、历史中某一种学位,而其国学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则挂靠哲学学院,授予哲学学位,一校之内,学位授予并不统一,这也是由国学的学科属性不明所造成的。
由于增列国学为一级学科的动议没有实现,所以各高校推广国学教育的步伐放缓,致使之后高校设立的国学院或研究中心倾向于是一种学术研究与普及机构,而非教学单位,或者仅仅涉及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截至目前,国学院或国学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国内重点大学。在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基础上建立的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更名于2000年,聘请文学、哲学、历史、考古等学科的教师担任导师,除了致力于国学的研究与普及外,还于2018年起招收博士生,旨在培养跨学科新型人才。2018年12月厦门大学复办国学研究院,学术研究计划注重国学的区域性研究。2018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成立国学研究所即国学传播中心,创办了国学网,主要致力于国学的传播和交流。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组建国学研究院,该研究院是在中国古代史、汉语史、中国哲学、文献学等学科方向基础上整合而成的,由罗家祥教授出任院长,并于2018年获得国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出版有《华中国学》等专集。2009年11月,清华大学也建立了国学院,院长由原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来教授出任,清华大学国学院从建立之日起,就定位为一个学术研究机构,而不是一个教学实体,从而避免了学位发放的难题。2018年3月,华中师范大学成立武汉高校第三家国学院,由章开沅担任名誉院长,唐翼明出任院长。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4月
第32卷第2期李桂民高校国学教育现状与学科属性研究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建立的国学院或国学研究中心,使得国学一时蔚为风潮。但由于对国学学科属性的认识不一,注定了国学发展的先天不足。虽然在国学学科属性等问题上存在广泛争议,但是,不管是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力推国学专业学科化的做法,还是清华大学等高校把建立的国学院定位于研究机构而非教学单位的做法,抑或是有高校建立国学研究所或国学教育中心这样的虚体机构,承担全校性通识课和进行社会上国学培训活动的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国学。尽管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办学模式没有在全国高校大规模复制,但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对于国学的研究和传播,还会掀起新一轮热潮。对于上述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广义上的国学,还应该存在狭义上的国学。近代一些学者的论述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培养模式都产生于现代学科建立之前,这种大而全的培养已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机制,问题是,强调文史哲综合的国学和近代教育中的国学区别何在?如果国学为一级学科,其包含的二级学科依然是众口难调的问题。如果存在狭义的国学,其对中国文化的取舍科学性如何,这种取舍能否获得广泛的共识?这些无疑都成为制约国学增列为一级学科的问题。事实上,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称,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厚此薄彼,国学应是大国学,而不应该是狭义上的国学,这样一来,对应中国文化包容性强的学科,则非中国历史这个一级学科莫属。当然,国学要定位为中国历史,会有不小的分歧意见。在当下高校国学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开办国学班的高校,在国学成为一级学科的动议搁浅以后,更倾向于把国学定位于一种交叉学科,其学生来源于学校的文科专业,实行严格的选拔机制,暂且不说培养内容和方法的变革,单说灵活的学位授予就对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如果把国学定位于中国历史学科,则显然失去了这种优势。由于现在的中国历史属于历史学科,历史学在市场经济下的“过气”之感,也会使得国学的研究者不愿意把国学等同于史学。
当下有种很流行的观念,认为国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社会科学,还包括医学、数学、天文、生物等自然科学,且各学科间相互贯通”[7]。也有学者认为“国学当然包括传统学术的各方面,例如包括古代的天学、地学、农学、医学、数学与数术方技等,也包括歌舞、戏剧、书法等,但作为文科大学生或研究生的国学班,当然只能以经、史、子、集为主。国学的修习当以小学为工具,经学为核心。”[8]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国学是不是包罗万象的一门学科。笔者认为,国学是应该有其清晰边界的,其属于中国历史学科,这一学科有着巨大的包容性,但历史学和文学、哲学、数学等学科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是不同的,历史视域中的文学、哲学、数学并不能取代或包括文学、哲学和数学等学科,国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视域中的对象。另一个问题是,国学有没有一个中心,是不是应当以经学为中心?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但显然不能把儒学等同于国学。不过,由于国学的博大精深,各高校的国学研究机构,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发展实际和地域文化的特点,突出不同文化研究特色,而不应搞得千校一面。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和地域特点(如山东大学开展的儒学研究等),有选择地对国学的某些方面做深入研究,而不强求简单统一。
长期以来,由于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历史学长期被视为冷门学科,历史学的研究者强调史学的“无用之用”,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对历史学科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和社会功用重视不够,而“国学热”的兴起,恰恰促使我们反思学科的定位和培养模式的不足。可以看到,历史学科由原来的一个一级学科
分为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这种学科调整实际上是世界史、考古学学者多年呼号奔走的结果,也意味着中国史在历史学科中优势地位的丧失。因此,当前方兴未艾的“国学热”给中国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需要对中国历史学科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在“求真”的精神追求中,多点服务社会的意识,多点文化担当,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根系所在,而这正是国学提倡者所注重的。因此,笔者认为,当下最要紧的不是给国学一个新的名分,使之成为一个超级学科,而是对已有学科的认同,在观念上保持对中国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当然,国学教育的当代实践也促使对当下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在认识一致的基础上,各高校应在中国历史学科的基础上积极组建国学院,明确国学就是中国历史学。
从当前国学教育课程设置看,其特点主要有二一是强化学生阅读古代经典著作的能力,二是增加了思想史课程的比重。近年开展的国学教育,促使我们反思历史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当前的情况看,我们不赞成对现有历史学专业的课程进行调整,而是主张在历史学院系设立国学专业,这样,无需改变现有的学科体系就能解决国学的归属问题。当然,对于这一观点,难免有不同意见,在增设新的一级学科和在现有学科内弘扬国学两者之中,我们更倾向于后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传统文史哲专业中培养出的学生的国学素养不足,这种情况甚至在北京大学开办的文史哲实验班中也存在,北京大学停办文史哲实验班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国学不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学科,其内容尽管涉及诸多学科,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学科,国学视域下的医学、音乐、书法等决不是专门技能式的教育。在国学教育中,要警惕国学被过分放大的现象,警惕一些封建糟粕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死灰复燃,因此,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不过,在注重传统经史子集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国学仅仅等同于中国古典学,由于时代的迁移,近现代的内容也理应构成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国学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使之成为大学生身心养成的重要教育内容。[9]当然,国学的当代传播者也要自觉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文化弘扬和批判的辩证立场,去积极营造国人精神的家园。
总之,国学在当代的兴起,应当引起人们对文化的反思,这种文化思潮不仅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而且更多地是广大知识精英意欲文化报国的体现,是中国历史上经世致用思想在当代的新的体现。国学思潮的出现和实践,引发了人们对当前学科设置及各学科培养体系、方法的反思,因此,目前最迫切的任务并不是使国学具备新的名分,而是明确其学科归属,通过对已有学科的整合、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学科地位的提升,使中国文化在国人心里扎根、发芽,这对于当代生态伦理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毕全忠.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散记?编者按[N].人民日报,19930816(3).[2] 国学院宣传部.武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实施细则[EB/OL].(20181222)
[20181016].http//guoxue.whu.edu.cn/index.php/news/show/id/182.[3]平方.今天的国学课程应该怎样教――专访山大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杜泽逊[N].中华读书报,20180918(5).[4] 吴宓.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J].清华周刊,1925(351)1.[5]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民国丛书》编委会.胡适文存二集.上海上海书店,198911.[6] 邓实.国学讲习记[J].国粹学报,1906(19)4.[7] 付以琼.国学课程群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若干设想[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4)97.[8] 郭齐勇.浅谈大学人文教育、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J].读书,2018(4)23.[9] 马丽丽.通识教育理论下的国学教育[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6)96100.责任编辑赵玲
On the Status Quo and Subject Attribut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LI Guimin
(School of History and Tourism,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Shandong 252059,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there has been a rising craze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a.However,with the backwar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the subject attribut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s still not clear,which has constrained its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many universities is still confusing,though much stress has been laid on the expansion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he innovation of pedagogical methods.As a matter of fact,there is no need to defin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first level discipline.It should be categorized as a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history.More school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set up on the basis of Chinese history discipline in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Key words universitie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ubject attributes
第四篇:国内外教育研究研究现状
写法1:对查阅的文献进行分类汇总
2.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研究现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前,中央电教馆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教育专家、工程建设者及广大中小学教师对工程的建设及教育应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
据笔者统计,2004年1月份到2005年12月份期间,《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电教》等杂志上刊登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相关的文章共60余篇。
其中,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综合评述方面的文章25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查锐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5.10)、王珠珠的《中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5.2)、王继新的《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的对策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5.12)等。这些文章提出了影响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有硬件设施建设、软件资源建设、教师培训、项目管理、技术支持与服务等,并对各因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教学应用模式研究方面的文章15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刘聚斌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模式初探》(《中国电化教育》2004.11)、赵瑞斌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三种模式”教学功能比较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5.9)等,这些文章对农村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教学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分别适用于不同技术模式的教学应用模式。
教师培训方面的文章11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梁京章的《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再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4.11)、党小超的《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现状调查及远程培训策略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5.3)等,这些文章归纳了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培训的策略。
资源建设方面的文章5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祁涛的《远程教育IP资源质量监控》(《中国电化教育》2005.10)、李华的《远程教育卫星
资源接收与利用》(《电化教育研究》2005.6)、苏芳来的《关于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设想》(《信息技术教育》2004.5)等,这些文章总结了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情况及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资源建设、管理、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项目评估方面的文章1篇,傅钢善的《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5.12),该文章给出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共包括四个子方案:省级项目自评指标框架、项目培训基地评估方案、市县(区)级教育管理机构评估方案、项目学校评估方案。
这些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由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正在分阶段的建设过程中,关于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的研究尚未展开。因此,总的说来,本课题可供参考的资料并不多,研究的起点较低。
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研究成果不多的情况下,笔者借鉴了教育信息化及其评价研究和绩效评价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能拓展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摘自:吴丽娟.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研究[D]:[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写法2:介绍典型案例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EDR研究现状
目前,设计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习、课程、教育技术等领域来改善教育。国外己有不少设计研究的典型案例,国内也开始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1)国外EDR研究现状
在国外,研究者们开发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主题涉及虚拟学习环境、基于游戏的学习、数学、科学和技术教育、教师教育和高等教育、在线讨论工具开发等多方面的应用。
①AnnBrown与Campione:培育学习者共同体
培育学习者共同体(FCL,FosteringaCommunity。fLearnerS)是AnnBrown 与Campione(1994,1996;Brown,1992)为1一8年级学生开发的一个学习模型,用来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和丰富在班级社区中的知识基础。FCL关注的是生物学科和生态之类的问题,其研究工作包括了从学习原理的实验室研究到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过程是:通过对学习环境的分析,修正学习原理,进一步修改学习环境形成新的实验室实验,这样一个循环贯穿在FCL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设计的最初目标是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探索学习内容,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起草和表达他们学到了什么,来增进他们的理解。该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实现了更重要的社会目标:学生对多种学习技能的关注。山此在第一阶段出现了两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即“多样性技能”(I)iveoeExPertiS())的概念和“学习者社群”(ComfnunityofLearnerS)的概念。
第二阶段:针对在学生作业中发现学生形成的许多关一于生物学系统的错误概念,对FCL的最初设计进行了修正,增加基准课程和手工活动,这些修正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生物学的情境。同时,通过重新设计FCL,使学生能沟通过Web获得他们研究课题的相关信息,并与生物学专家建立远程指导关系,从而将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真实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
第三阶段:通过在更大范围内与教授2到8年级课程的教师一起工作,开发并试行一个“开发走廊”(developmentalcorridor),使得借助FCL的学习能够循环覆盖到相关的研究课题,从而增加学习的深度。
②SashaBarab等人:探索亚特兰蒂斯
„
③Nelson:“河流城市’,科学教育项目
„
(2)国内EDR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也开始了设计研究的实践探索。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学院的祝智庭教授队,率先在技术开发中进行了设计研究的应用研究,并在原创性的协同学习理论究与技术工具开发、以及远程教师培训平台的技术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另,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高文教授团队在“对称”和“人·建筑与城市”研究型课程项目中,也开始了设计研究的课堂实践探索。
(3)EDR研究现状总结
在分析了上述EDR案例后,总结出了这些案例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
①研究过程集设计与研究为一体,研究目标不仅包括教学技术的开发,同时括对理论的发掘与创新;
②研究以技术、理论和实践三者的结合为基础,通过设计和研究将技术、理论实践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③研究问题都来源于真实情境,由研究者与实践者甚至包括学生、科学家等多人员的通力协作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完成;
④研究过程都历经多次的迭代循环和不断测试与完善;
⑤研究所采用的技术都是比较考究的,并能抓紧当前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或难点题而展开对理论问题的探索研究。
⑥研究成果既有对技术应用的研究与开发,也对学习和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观和发现。
摘自:寇红丽.EDR指导下的免费师范生职后远程学习的平台的研发[D]:华中师
范大学,2009.
第五篇: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管理现状研究
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管理现状研究
摘 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每逢备考阶段因图书馆座位资源紧缺而产生大量的占座现象。本文通过对以安徽大学为例的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现状的调研,探讨高校座位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占座;座位资源管理
本文以安徽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现状调查反映占座问题的存在并探讨占座问题的成因,以期能为高校图书馆缓解座位资源紧张问题和后期的发展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图书馆座位资源管理现状调查
调查样本选取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一楼自习室和100名在校本科生,调查方式采用实地调研与统计、问卷调查与文献调研的方式。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少数高校引进了计算机座位管理系统,而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仍是人工管理的方式。
1.1 图书馆进出人数的流动情况统计
通过对临近考试周的六月初某周一的图书馆进出人数的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由图1可知道,在临近考试周的上课时间内,大清早去图书馆自习的人数虽然很多但离开的也很多,下午进入图书馆和离开图书馆的人数比早上都要相对减少,下午放学后进入图书馆人数和离开人数之差最。
1.2 图书馆座位使用率统计
通过根据同一天内,相同时间段内的自习室座位使用情况的调查数据,得到自习室座位资源实际使用率和座位资源浪费率(即被占据了的却没有使用的座位资源占总资源的比例)变化图,如图2所示。
当座位资源实际使用率与浪费率之和等于100%时,图书馆没有空座位;小于100%时,图书馆内存在空位置。由图2座位资源实际使用率可知,一天内,图书馆座位资源的集中使用阶段和座位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率在晚上七点达到最高93%。在早八点到十点、晚上七点这两个时段内,资源浪费率和使用率之和等于100%,表明每个位置都有书本,无论是被使用还是被占用的,即此时再有同学想要在自习室找到座位是不可能的事情。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结合图1和图2进行对比分析,相同时间段内,比如早上七点虽然进来人数很多但是离开人数也很多,可是自习室却没有空位,实际使用率却不高。这充分说明了占位现象的严重,很多人把书放下就又去上课了。而在下午6点左右即放学晚饭后的时间段进入图书馆自习的人数和离开人数之差最高,进入的人数远大于离开的人数,而在18:00至19:00之间的自习室座位使用率又达到了最高值,说明大多数进入的同学都是之前已占好位置的了。图2中能看出自习室的座位资源浪费率一直存在,特别在上午的时候,座位资源的实际使用率最低且浪费率最高,但实际使用率与浪费率之和为100%,表明已经没有空余位置,浪费的座位并不能得到合理利用。问卷调查中67.9%的受访学生希望改变座位资源的管理模式,更有高达73.62%的同学表示对于有位置空余却被占用表示无奈和不公。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管理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占位现象严重。本就紧缺的座位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另外还易在大学生中产生不公平的负面心理影响。
2.1 高校扩招造成图书馆座位资源紧缺
近些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科研的场所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图书馆阅览室座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座位资源越发稀缺,不可避免地产生占座现象,而且这一现象从最初不正常变得习以为常让大多数学生对此表示无可奈何。
2.2 图书馆优越的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不断改善,努力为读者创造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免费供应的热水和免费开放的网络数据库,都使读者更倾向于去图书馆学习。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和升学压力不断加大,令他们在上好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在课余充电,因此,他们把充足的学习热情投放到大学的第二课堂图书馆中。
2.3 部分学生的利己心态及人工管理的疏忽
部分学生奉行“人来有位,人走书占”的原则,使自己只要有需要就能够在图书馆有一席之位,这妨碍了他人正常使用座位资源,使本就不足的阅览室座位利用率降低。另外,因部分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对占座现象没有及时有效的监督制止,导致部分学生觉得不占座位就没有座位,自己就会有吃亏的想法。因此占座现象也就慢慢加重,不断衍生。缓解座位资源紧缺的对策
3.1 开放学校其他场所,缓解座位紧缺
可在座位资源紧张的期间如学期末和考研备考时,适当延长部分教室的开放时间并且在教室无排课的情况下也对全校师生开放,并可在校园网上向学生公布教室的无课时间表。[1]目前上海大学就成功的利用供餐时间差,把食堂打造成另一个学习和小组讨论的舒适场所。
3.2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公平公正理念
比如以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一些针对图书馆占座问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学生党员个干部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如发放调查问卷,挂横幅和宣传标语,共同签名抵制占座行为的方式,呼吁学生们公平使用图书馆座位。[2]
3.3 引进计算机管理系统
如采取号码牌法,对阅览室座位实行对号入座,此方法的原理构想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去电影院凭票进场入座、网上买票预订的方式。可以对每个楼层的座位进行集体的编号排序,第一个数字代表座位所在层数,第二个数字代表每层所在的阅览室的编号,方便同学们快速找到自己的座位,设计好编号排序后将编码录入“座位信息数据库”,为下一步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做好准备。
总之,各种方法都有优势和不足之处,但都可以一定程度的预防大量占座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陆红缨,季俊杰,叶慧.高校图书馆自习座位资源管理对策研究――基于南京地区大学生读者和馆员调研[J].情报探索,2015(5):81-84.[2]马丽亚,柏书伟,邱诗惠,孙玉涛.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管理现状及座位预订系统[J].电子世界,2015(13):75-77.作者简介
王婧婷(1993-),女,安徽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图书情报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