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关于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思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思考
在当今教育的发展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激励机制,是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保证。
一、教师激励机制和现在的素质教育体制已不能适应
现阶段的学校管理需要适应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科学化、人文化的管理。人力资源理论认为激励是人力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激励机制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在现行的学校管理模式中,激励的目的是激发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工作热情,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措施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了重大调整,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要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参与者”,由“执行者”转变为“创造者”,由“组织者”转变为“开发者”。因此教师已不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还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会反思与创新,主动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点拨者”、“创造者”。因此,原有的教师激励机制已经不能正确诱导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的要求。
人类的第一需要是物质需要,是教师从事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通常是学校管理中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许多学校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教师热情的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扣发奖金、补贴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钱是万能”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滋长起来,有些学校也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学校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我校原有的激励办法是:根据教师出勤情况、考试成绩、工作量,分一、二、三等进行奖励,这样有许多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这就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要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合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就必须改变原来的以物质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完善能激发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新的激励机制。
二、以人为本,构建满足教师需要激励机制。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经过多年实践得出的真理,人本主义理论重视人的需要,通过认识人的需要去实现对人的管理,通过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去实现对人的管理,通过唤起和促进人的需要的生成去实现更为积极主动的管理模式。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进入21世纪后,新一代的教师除了对物质的需求外对精神的需求显得更为突出,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尤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环境中,教师的竞争意识不断加强,自我发展、终身学习的需求明显提高,为此从教师的这些需求特点出发,学校应制定新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物质刺激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合理需要的满足和生成,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科学规划,构建满足教师需要的激励机制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创造性地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和目标,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而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前途、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工作环境和精神面貌,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学校不同教师所产生影响也不同。如果在充分了解教师需要的基础上,先分清教师的需要,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哪些是主要的和次要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和是今后努力才能做到的。而后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结合学校发展的需要,积极满足教师合理的需要。
在学校学校管理中,领导应该让教师感到可以信赖,从内心体贴关心老师。教师们通常希望在他们信赖的且品质高尚有能力的领导手下工作。可以信赖的领导应该是既具备技术背景又超脱于技术之外的管理者。他应当拥有敏锐的工作嗅觉,像教师的“教练”、“导师”和朋友一样,在学校内部倡导鼓励、创造和创新的氛围和营造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的领导者,首先要做到自身廉洁自律,不要因为自己的贪心而多拿多占,对教师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是要做到公正不偏不依,不任人唯亲;要经常与教师进行沟通,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创新,对教师所做出的成绩要尽量肯定和表扬,并按制度规定予以激励;在学校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后是学校领导要为教师做出榜样,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巧、管理艺术、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自己的威信,培养教师对自己的感情,赢得教师的尊敬,从而增加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老师,尊重他们的劳动经验,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要信任老教师。在现代管理中越来越强调人本管理,重视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士为知
己者死“,这充分强调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力量是的强大。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要十分明确,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在学校中只是分工的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是为培养人才而工作,尊重他人的同时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将尊重他人和为他人所尊重有机的融合能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而且学校的各项成绩的取得都是全体教师努力的结果,如果领导者不重视教师感受,不尊重信任教师,就会大大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仅仅为了生存和获取报酬,激励作用从此就会大大削弱。这时,懒惰和不负责任等情况将会随之发生。尊重和信任是加速教师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尊重、信任、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教师自觉的自发的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有助于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谐,有助于学校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培养和形成。
学校管理过程中,切实落实教师的学校主人翁的地位。学校教师希望成为学校的主人,分享学校成功发展的喜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学校应让每一个教师明确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利用各种方式参与学校的中长期规划,而且对于学校的重大事情,学校应让教师通过教代会参与决策。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理解和认同,使每个教师明确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的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提高教师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例如:我校成立了“教代会”教师代表由全体教师选出,学校的重大事情都有教师代表大会通过,这样增加透明度,体现了教师的主人翁地位。自此以后,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管理者要积极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的沟通创造机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成为“共享资源”,而教师也希望不断地与他们的领导和教师沟通,乐于与学校内的教师打交道,希望他们的贡献能被领导和周围的同事们所认可。为此学校可以通过教工之家、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同时这也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想互促进创造了机会。例如我校现在成立了“教师学习促进班”,班内有新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定期开会,研究本阶段的情况,找出优点与不足,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新教师得到了提高,老教师的工作得到了认可,新老结合共同提高。由此体现出来的是学校的各向工作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学校应努力营造可以让教师自由发挥创造的氛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创造者、实验者,而教师也渴望能够在工作中自由地展示他们的才华,发挥其聪明才智。这就意味着学校管理者要适时改变角色,不应时时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去做什么,让教师处处、事事按命令被动的工作,而应该在教师工作过程中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教师的创新工作意识,又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
极性。给教师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教师希望有愉快的工作环境,如便装、优良的办公设备、舒适的就餐和体育锻炼空间和谐的氛围等。因此学校可以针对教师的需求,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力为教师提供和谐的、舒适的工作环境。
学校应尽力满足教师合理的需求,创设和谐、民主、舒适、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使不同的教师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人本管理理论认为,不同个体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个体需求差异。例如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女性教师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学校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的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教师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而31-45岁之间的教师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的差异——管理人员和一般教师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激励机制不应从一而终,而应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多途径多方法的激励机制,满足教师的个体需求差异,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合理安排工作进行激励。俗话说:“劳动最快乐。”合理的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工作积极性,学校管理者要考虑如何才能使工作本身更有内在意义更有挑战性,给教师一种自我实现感。领导者要进行科学的“工作策划”,使工作内容丰富化、人性化和科学化,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的氛围。还可通过教师与岗位的双向选择,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选择权。尽量根据教师的特长,把教师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教师的新奇感,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使工作激励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要发挥主人翁意识,让教师参与管理的方式进行激励。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教师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教师参与管理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因此,通过积极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参与的机会,让教师恰当地参与管理,既能激励教师,又能促进学校的发展。通过参与,形成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要利用荣誉奖励进行激励。荣誉是众人或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自我赏识争取荣誉的需要。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教师,给
予必要的荣誉奖励,是最好的精神激励方法。
利用对教师对提升的需求进行激励。学校应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制度。对表现好、素质高的教师,学校要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尽量根据教师的能力为教师创造提升的机会,包括福利待遇、职位等的提升,从而使教师时时处于"上台阶"精神状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主动性。
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对教师进行激励。随着当今世界日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格局扑面而来,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原有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和知识老化现象日益突出。他们虽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但仍需要对他们采取等级证书学习、深造、培训等激励措施。通过这种培训充实他们的知识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价值需要。
激励并不全是鼓励,它也包括许多负激励措施,如淘汰激励、降职激励。淘汰激励是一种惩罚性控制手段。按照激励中的强化理论,激励可采用处罚方式,即利用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控制技术,如批评、降级、扣发奖金、淘汰等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或带有压力的条件,以否定某些不符合要求的需要的行为。例如:我校的考核制度规定:每迟到一次扣0.3分,请假一天扣0.5分,体罚学生一票否决,按最后的成绩算总分,末尾者低聘。由于此项措施的出台,使一些不和理需要得到了控制,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过程中,激励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主要是采用适合本学校背景和特色的方式,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使管理制度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学校管理文化,综合运用不同种类的激励方式,就可以激发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制定激励机制时考虑到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需要,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果。
三、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应该处理好以下问题
素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而高素质的教师是学校培养和造就出来的,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管理者必须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而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完善校园文化激励机制,提高激励效果。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用文化来塑造人。青岛海尔、青岛海信、青岛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说明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也是如此。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学校文化能够真正融入到每个教师个人的价值观中时,他们才能把学校的奋斗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此,应构建一个能被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内容的,具有
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用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校园文化来规范校园,进行进行文化管理,使校园文化成为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不竭原动力,为学校实现长远发展成为可能,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应遵循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
构建激励制度,应体现公平的原则,因此要在广泛征求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激励机制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在制定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要精心策划,做到工作细化,学校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教师的各种合理需求和工作质量的优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措施。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校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管理手段,更灵活的管理制度去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学校,要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离不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管理者一定要以人为本,重视对教师的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科学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原有思维模式,真正构建起适应学校特色、时代特点和教师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制,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自觉学习,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颖秀主编:《教育法学》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孙志成主编:《组织行为学》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覃川主编:《教师之魂——青岛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优秀案例》,2003年7月第1版
[4]杨洪芳:《中国教师的缺失》,《山东教育》2008年1、2月
[5]李桂平:《不折腾教师的绿色管理》,《山东教育》2008年9月
[6]赵荣贵:《打造现代化教师队伍》,《山东教育》2008年11月
第二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毕业论文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现状和趋势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蓬勃发展,对建筑材料的功能与性质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地研究开发具有更高性能、同时与环境协调的建筑材料,高分子有机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智能化材料、纳米材料这些都属于新型建筑材料的范畴,目前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它们能在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要求的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高强度耐久性,生活质量,复合材料,智能化材料,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各种社 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趋庞大,建筑材料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近半个世纪来,建筑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各种新型建材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主要有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装饰装修材料。
二、现有建筑材料概述
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门窗重点发展塑料门窗,并注意解决好款式新颖、功能各异的设计和高档五金件的开发配套;上下水管道重点发展UPVC塑料管材件,并解决好管材与管件的配套问题。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所需的各类玻璃钢和制品,以及农渔业等行业所需的玻璃钢渔船、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如果说19世纪钢材和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的出现使建筑物的规模产生了飞跃性的发展,那么20 世纪出现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使建筑物的功能和外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塑料和合成树脂为代表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是 20 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材料,它的出现不仅使工业化生产的建筑材料由单一的无机材料发展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型,而且由此出现了大量无机和有机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使得建筑材料的品种和功能更加多样化。各种繁多的有机材料作为装饰装修材料、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管线材料、绝缘材料,在建筑物中发挥着各种功能作用,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质 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像铝合金、不锈钢等新型金属材料是现代建筑理想的门窗以及住宅设备材料,这些新型的金属材料在建筑开口部以及厨房、卫浴设备上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建筑物的密封性、美观性欲清洁性,提高居住质量。随着建筑内外装饰和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国建筑涂料也在将向高性能、环保型、抗菌功能型方向发展。
20世纪建筑材料的另一个明显的进步是各种复合材料的出现和使用,包括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的复合,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复合,以及同类材料之间的复合。例如钢纤维、玻璃纤维、有机纤维等各种纤维增强混凝土,利用纤维材料拉抗强度高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混凝土的粘结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拉抗强度和冲击韧性,改善了混凝土材料脆性大、容易开裂的特点,使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得到扩大;采用聚合物混凝土、树脂混凝土等复合材料制造的各种地面材料、台面材料,模仿天然石材的质地和花纹,同时具有比石材韧性好、颜色美观等优点;采用小木块、碎木屑、刨花等木制材料为基础,使用胶凝材料、胶粘剂或夹层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种人造板材,模仿天然木材的纹理和走向,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这些板材用作建筑物的地面、内隔墙板、护壁板、顶棚板、门面板以及各种家具等;还有完全不使用天然木质材料的无机材料人造板材,例如采用含水钙硅酸盐为主要原料,混合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与玻璃纤维后,在 25 万Pa压力下,利用特殊过滤器将水分榨出成型的复合板材(硅钙板),不仅可以代替天然木材,解决人类木材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这种人造木材可耐 1000℃高温,吸水、吸湿后,尺寸及质量不变、不开裂、不会被虫蛀、隔热性强,可利用木工机械进行裁切、刨削和钻孔等加工,不易产生微细粉末,可利用粘合剂,相对密度只有普通木材的一半,可钉入钉子及拧进螺丝。可以说是人类资开发新型建筑材料方面的又一巨大进步。
除此之外,石膏板、矿棉吸声板等各种无机板材,可代替天然木材作内墙隔板、吊顶材料,使建筑物的保温性、隔声性等功能更加完善。各种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代替实心粘土砖,可节约土地资源。随着高效减水剂的开发成功,高性能混凝土应运而生,使混凝土材料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各种涂料、防水卷材、嵌逢密封材料的开发利用,改善了建筑物的防水性和密闭性。各种壁纸用于建筑物的内墙装修,极大改善了建筑物的美观性、舒适性。各种陶瓷制品用于地面、墙面、卫生洁具、耐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容易清洁,使人们生活更加方便、舒适,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20世纪后半叶,世界总体上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主流的阶段,社会资本的整备,道路桥梁、通讯设施、城市住宅与公共建筑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入了空前活跃的时期,因此也推动建筑材料产量、质量提高,品种多样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筑材料的生产衰弱,社会基础设施处于很低的水平,经过半个世纪全体国民的努力,尤其是 80 年代以后 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水泥、钢材等主要建筑材料的产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一,为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提供了雄厚的材料保障。
三、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度日趋加大,城市功能日益集中和强化,需要建造高层建筑,以解决众多人口的居住问题和行政、金融、商贸、文化等部门的办公空间。因此要求结构建筑向轻质高强方向发展。目前主要目标仍然是开发高强度钢材和高强混凝土,同时探索将碳纤维及其他纤维材料与混凝土聚合物等复合制造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
到目前为止,普通建筑物的寿命一般设定在 50—100 年。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日趋大型化、综合化。例如超高层建筑,大型水利设施、海底隧道等大型工程,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维修困难,因此对其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随着人类对地下、海洋等苛刻环境的开发,也要求高耐久性的材料。目前,主要的开发目标有高耐久性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防锈钢筋、陶瓷质外壁胎面材料,弗素树脂涂料、防虫蛀材料、耐低温材料,以及在地下、海洋、高温等苛刻环境下能长久保持性能的材料。
在大空间建筑中“第五代建材”膜材料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它是由高分 子聚合物涂层与基材按照所需的厚度,宽度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粘合而成。现在它可以发挥极大承载力,构筑灵活大空间,并且具有自然生态美外观。
大深度地下空间是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广泛地开发利用的领域,随着地球表面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人类除了向高空发展外,大深度地下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空间。与超高层建筑相比,地下空间结构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具有保温、隔热、防风等特点,可以节省建筑能耗。为实现大深度地下空间建设,需要开发能适应地下环境要求的新型材料如药剂材料、生物材料、土壤改良剂、水之净化剂等。
海洋建筑与陆地建筑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差别,为了实现海洋空间的利用,建造海洋建筑,必须开发适合于海洋条件的建筑材料。海水中的盐分、氯离子、硫酸根等侵蚀作用,使材料很容易被腐蚀而破坏;海水波浪不同地往复作用,对建筑物构成冲击、磨耗和疲劳荷载作用;海洋建筑物还要经常受到台风、海啸等严酷的气候条件的作用;建筑在海滩、近海等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其沉降现象也很明显。这些严酷苛刻的环境下工作的海洋建筑物所用的材料,要求具有很高的强度、耐冲击性、耐疲劳性、耐磨耗等力学性能,同时还要求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为实现这些性能,要求开发以下新型材料。如涂膜金属板材、耐腐蚀金属、水泥基复合增强材料、地基强化材料等。
为了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人类正在向宇宙进军。在距离地球表面 400—500km的地球周围轨道上建设大型结构物,即所谓的宇宙空间站,建立太空旅馆,实现月球旅行等,使 人类的梦想,尽管这种想法距离显示还有些遥远,但已有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宇宙环境与地球表面、海洋以及地下都有很大差别,宇宙站以一定的速度围绕地球转动,其离心力与重力取得平衡,处于无重力环境。利用这种特殊的环境有可能制造出在地球上无法实现的高纯度、高均质、完全结晶等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同时,宇宙环境在地球下温度变化非常剧烈,例如同一个宇宙工作站,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部位温度达 150℃左右,而太阳光照射不到的部位可达到零下 150℃的低温状态。因此在用于宇宙空间建筑的材料必须适应如下剧烈的温度变化,高温时不软化,低温时不发生脆断。同时,材料在宇宙放射线的照射下不能发生严重的老化。所以用于宇宙空间建筑的材料必须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温度适应性。目前有可能达到这种优良性能的材料有钛合金、铝合金以及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等复合材料。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建筑材料对环境造成的负荷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需要开发研究环保型建筑材料。例如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矿渣、煤矸石等)可生产水泥、砌块等材料;利用废弃的泡沫塑料生产保温墙体板材;利用废弃的玻璃生产贴面材料等;既可以减少固体废渣的堆存量,减轻环境污染,又可节省自然界中的原材料,对环保和地球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免烧水泥可以节省水泥生产所消耗的能量。高流态、自密实免振混凝土、在施工中不需振捣,既可节省施工能耗,又能减轻噪音。
建筑材料也有向细微发展的趋势,随着纳密技术和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国外和国内利用纳米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建筑材料,目前主要是纳米TiO2光催化生态建材。利用纳米的氧化分解能力和超薪水作用可制成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生态建筑材料,包括空气净化建材、抗菌灭菌建材、除臭和表面自洁建材等。
随着人类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材料也被人们重视和研发,所谓智能化材料,即材料本身具有自我诊断和预告破坏、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功能,以及可重复利用性。这类材料当内部发生某种异常变化时,能将材料的内部状况,例如位移、变形、开裂等情况反映出来,以便在破坏前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智能化材料能够根据内部的承载能力及外部作用情况进行自我调整,例如吸湿放湿材料,可根据环境的湿度自动吸收或放出水分,能保持环境湿度平衡;自动调光玻璃,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调整进光量,满足市内的采光和健康性要求。智能化材料还具有类似于生物的自我生长,新陈代谢的功能,对破坏或受到伤害的部位进行自我修复。当建筑物解体的时候,材料本身还可重使用,减少建筑垃圾。这类材料的研究开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自我诊断、预告破坏和自我调节等功能已有初步成果。生态建筑材料也在研究之中,它的科学和权威的定义目前仍在研究确定阶段。生态 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也仍在研究确定之中。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破坏;第三是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作为生态环境材料一个重要分支,按其含义生态建筑材料应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生循环过程中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或无环境污染,最佳使用性能,最高循环再利用率要求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
随着城市道路、市政建设步伐的加快,人行路、停车场、广场、住宅庭院与小区内道路的建设量也在逐年增大,城市的地面逐步被建筑物和灰色的混凝土路面所覆盖,使城市地面缺乏透水性,雨水不能及时还原到地下,严重影响城市植物的生长和生态平衡。同时,由于这种路面缺乏透气性,对城市空间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降低,产生所谓的城市“热岛现象”。因此,应开发具有透水性、排水性、透气性的路面材料,将雨水导入地下,调节土壤湿度,有利于植物生长,同时雨天不积水,夜间不反光,提高行车、行走舒适性和安全性。多孔的路面材料能吸收交通噪音,减轻交通噪音对环境的污染,使一种与环境相协调的路面材料。除此之外,彩色路面、柔性路面等各种多彩多姿的路面材料,可增加道路环境的美观性,为人们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雏形环境。
四、结论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和出行环境,更好的满足建筑的设计适用,经济,美观以的原则,并且适应人类现在环境和社会的特点,人类一直在开发研究能够满足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使建筑材料的品种不断增多,功能不断完善,性能不断提高。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对建筑材料的功能与性质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地研究开发具有更高性能、同时与环境协调的建筑材料,在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要求的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砌体结构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张建勋1997 2.D.Y.Chang and Sammy Y.N.Chan, Straw Pulp Waste Liquor as a Water-reducing Admicxture, Magazine of Conc.Res., 1995, 113-118.3.建筑材料 建筑工业出版社 天津大学等 1999 4.房屋建筑学 建筑工业出版社 天津大学等1999 5.董石麟,钱若军,空间网格结构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美 T.G.古托夫斯基 7.中国建材 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张峰 2004年(10)71 8.混凝土结构 天津大学等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9.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 GJ138-2001)[S]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索和膜结构 张其林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11.当代膜结构发展概述[J] 世界建筑 2000(9):17-20 12.齐藤嘉仁,唐泽靖子,膜结构建筑及其在现代体育场馆中的应用,第二届全国现 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
会论文集,马鞍山:2002 13.土木工程概论 罗福午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14.建筑材料 杨静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15.布朗,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1984年
16.周起敬,姜维山,潘泰华.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17.刘之洋,王连广,等.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18.赵鸿铁.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9.池田尚治,李先瑞,耿花荣,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9 20.冶金工业部北京建筑研究总院.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2.高长明,论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水泥技术,1997(1),3-6 23.蒋明麟,由大变强 靠新出强 为把我国建设成水泥工业强国而努力,水泥技术,1997(7),3-7;
24.魏琏.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1991 25.Yao,J.T.P, Concept of Structure Control, Journal of the StructuralDi vi si on,A SCE,V ol.9 8, 1972.26.刘季,中国结构控制研究现状,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3年第4斯
27.丛青、钱若军,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综述,第七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 28.N.M.纽马克,E.罗森布卢斯.地震工程学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1 29.胡律贤 地震工程学 北京:地震出版社
30.沈世钊 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01—9 31.钟善桐 预应力钢结构,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 32.孙振平,张冠伦,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混凝土,1995(6),1-11;
33.郭彦林,吕晶,整体张拉及杂交结构体系的特点与应用,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1 34.陈志华,弦支穹顶结构体系,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001:243~246 35.于兆鹏等,大跨度屋架的竖向抗震计算,工程抗震,1986年第1期。36.张毅刚、曹资,厦门太古飞机工程维修基地网架抗震分析,空间结构,1999 36.王文亮,张文,罗惟德等,结构动力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78-85 37.李存权,结构稳定和稳定内力,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8.沈惠申,板壳后屈曲行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9.沈祖炎,陈扬翼,网架与网壳,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40.Y.C.FUNG,A First Course In Continuum Mechanics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 Data.41.吴中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42.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研讨会,庐山,1997年5月;
43.高世雄,水泥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应注意的问题,中国建材,1997(5),4-5;
第三篇: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金融学专业本科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金融学专业(本科)
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细则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金融学专业既要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也要掌握一定的金融操作技巧和工程技能,不仅专业性强,涉及的面也宽,而一般情况下,学生缺乏业务实践。即使是那些在实务部门工作的学员,也难于对整体金融运行准确把握。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为此,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金融学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制定如下细则:金融学专业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两项主要内容。金融学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集中实践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一、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全学程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一)要求
1.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社会调查。不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不能毕业。2.选题:社会调查的具体内容既可使用中央电大提供的选题,也可使用省电大或地市电大自行提供的参考选题,还可由学生本人自定选题,但选题应在本专业范围内。调查的单位可与自己的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
3.时间:社会调查原则上全学程安排一次。社会调查进行时间以三周为宜,应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期间。
4.辅导:社会调查应先有一个调查方案(含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论等),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各地市电大分校在调查前应组织一次集中辅导。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实际确立调查对象和选题。选题应具体、具有现实意义,并能为学生所驾驭。学生在社会调查中,应作好采访笔记。
5.撰写: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撰写内容应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结果分析、调查结论、调查体会等。要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观点与材料相统一;材料要真实(来自于被调查对象)、详实;结构要符合调查报告体裁的一般规范;文字通顺,语言简练、准确;叙述清楚、明白;结论有理、有据。文字量不少于3000字。有关打印、排版格式等相关内容同毕业论文要求。
6.社会调查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前期的一个必要环节,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进行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使得毕业论文更具现实性和应用性,原则上要求调查报告的内容与毕业论文相关。
(二)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内容:(1)调查时的基本情况与表现;(2)调查报告的内容与文字表达;(3)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过程记录。
2.考核标准:社会调查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等。合格:(1)调查的范畴符合要求;(2)调查活动真实,有详尽的社会调查记录,且原始调查材料翔实;(3)内容充实,逻辑清楚、语言通顺;(4)字数符合要求。不合格:凡不符合合格的标准中所提到的任何一条要求,均视为不合格。
3.成绩评定办法
(1)由个人填写鉴定表,由被调查单位盖章。
(2)调查报告成绩原则上由指导教师评定,分校负责调查报告的审核。(3)调查报告初评不及格者,允许重写一次。4.学分
调查报告经审核合格后给予3学分。没有参加社会调查和未交调查报告者不能得到该学分。
二、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广播电视大学金融专业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毕业论文还是电大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全省的毕业论文写作,特制定如下具体要求:
(一)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加强这一工作环节的管理,规范写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毕业论文内容组成
(1)组成项目: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封面、目录、中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封底。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论”或“绪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或“说明”。
(2)各项目含义
封面: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学号、教学点、专业及年级、指导教师等项目组成。
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以及参考文献、后记等的对应页码。中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和观点综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100~300字。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3~8个。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言(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封底:封底由指导教师评语、论文答辩小组意见、论文成绩三部分组成。2.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1)纸型:毕业论文一律用A4型纸(210mm×297mm)打印。
(2)版式与用字: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3)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论文标题:3号黑体,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论文副标题:3号宋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目录:另起页,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内容用5号宋体。
中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另起页,标题5号黑体,空两格;内容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回行顶格,字数在100~300之间,关键词通常3~8个,词间用分号隔开。
正文文字:另起页,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毕业论文的篇幅,一般在6000~10000字。
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5号黑体,在正文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另起行空两格用5号楷体排印参考文献内容。
3.关于交件
(1)学生于规定时间前将经装订的纸质毕业论文、3.5英寸软盘(软盘内必须存放完整的毕业论文正稿)送交辅导员,辅导员将收到的论文送交导师以便获得导师的最终评语。
(2)各市(地)教学班检查已完成评语的毕业论文,在省电视大学的指导下组织答辩,评定成绩并盖上教学班复审图章。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条件
(1)指导教师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经省电大培训并取得毕业论文指导资格证书。
(2)指导教师只能指导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不得跨专业指导。(3)在普通高校本科金融专业任教的教师具有指导资格。(4)每位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一般不超过10篇。
(5)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熟悉电大教学情况。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论文的全过程。
2.指导教师职责
(1)根据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工作计划。(2)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写作中的有关问题。(3)具体指导的方面为:论文的选题要求、如何收集资料、提纲的写作要求、论文摘要的写作要求、参考文献的要求、文献综述要求、论文正稿文档格式要求等。
(4)对每位学生毕业作业进行分阶段指导,不少于4次;现场指导方式应不少于一次,总计指导时间不少于4小时;每次指导需进行记录;通过网络形式指导的,需进行相关指导资料的下载,由指导教师签字并附于相应的指导记录表后。
(5)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评语要有针对性,避免官话套话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并给出百分制论文成绩,论文成绩评定根据《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判标准》,并按20%的比例将折算后的成绩,计入论文表格的相关位置。
(6)检查学生独立完成写作工作情况,鉴别并制止明显抄袭、剽窃等造假行为。3.指导教师工作量
每一学期,每名教师指导的同一届各分校(含直属教学班)各类各层次各专业学生总数:专职教师不超过15人,兼职教师不超过10人;专职教师同时指导的各类学生数一般每人不超过30人;兼职(或业余)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各类学生数一般每人不超过20人。
(三)毕业论文答辩 1.答辩工作领导小组
(1)各市(地)级电大成立答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所辖分校答辩工作的管理。(2)主任应由市(地)级电大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担任,成员由金融专业的教师参加组成。各专业教师的选择可不局限于市(地)级电大,应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3)主要职责:指导监督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2.答辩小组
(1)人数须为3人及以上单数。小组成员结构:答辩主持人(持有中央电大答辩主持人资格证)1名,答辩教师1名及以上若干名,记录1名;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不少于两人。
(2)指导教师在其本人指导的学生进行答辩时,不得担当该答辩组成员。
(3)答辩组成员应有端庄的仪表,严谨的工作态度,在答辩过程中应认真听取学生答辩,并以各种适当的方式与学生实现充分交流,不得吸烟、吃零食等。
(4)主要职责:根据学生答辩情况和文字材料,为学生评定答辩成绩和给出综合成绩。3.答辩教师
(1)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经验。
(2)答辩教师应在答辩前审阅参加答辩的学生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并依此提出问题,对学生答辩情况进行现场点评。(3)对学生回答错误的问题,答辩教师应当场指出并给出正确的答案。(4)每个答辩小组在一个分校答辩的学生数最高为25人(含)/天。4.答辩学生
(1)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均须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并由省电大验收。确有困难的分校至少随机抽取50%参加答辩。
(2)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答辩,申请学士学位毕业生论文的最后综合成绩必为良好及良好以上。
(3)学生应通过PowerPoint方式进行答辩。
(4)学生全部反映论文写作及其指导过程的相关材料,均统一装入材料袋中,材料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有:毕业论文修订稿、论文指导过程记录、经指导教师批阅的论文提纲、论文初稿、历次(不少于两次)修改稿、相关的磁盘(片)及PowerPoint演示文稿盘等,档案袋封面需正确填写学生本人相关信息。无以上材料和以上材料不符合相关的规定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答辩;经鉴别论文系明显抄袭和剽窃的,不得参加答辩。
(5)正式答辩未通过,不得在当日、当次进行重新答辩。
(6)答辩教师及答辩小组对参加答辩的学生随机抽取,不得由答辩教师或小组指定。(7)全部参加答辩的学生应自始至终参与答辩的全过程,以相互学习并起到监督作用。5.答辩及成绩评定程序
(1)答辩教师审阅参加答辩的学生材料袋中应具备的相关材料(同上),并将拟答辩提问事先写在答辩记录(附件5)上。
(2)宣布答辩程序和要求,确定答辩学生的抽取方式。
(3)答辩人用10分钟左右时间介绍选题理由、研究思路及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成果(或结论)。
(4)答辩教师审查判断毕业设计(论文)的真实性,在答辩人的研究范围内,依据事先拟写的答辩提纲提问或随机提问,当场提出3~5个相关问题,由答辩人答辩,提问及答辩情况现场记入答辩记录表(见附件5)。
(5)答辩教师对答辩人答辩的情况进行当场点评,并初步给出答辩成绩;答辩结束后,答辩主持人组织答辩小组对学生答辩过程进行合议,并依据答辩成绩的评定标准以百分制方式给出答辩成绩,并按40%比例将折合的成绩计入相关表格。
(6)综合成绩由答辩组统计并填登在相应的表格上,等级依据百分制综合成绩并参照《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判标准》对应确定。毕业设计(论文)各个环节占综合成绩的比例分别确定为:论文成绩20%、初稿及修改稿(不少于三次)10%、论文摘要(不低于200字)10%、文献参考目录5%、文献综述(不少于400字)10%、相关的磁盘(片)及PowerPoint演示文稿盘5%、答辩成绩40%。
(7)毕业设计(论文)装订的方式为(上下依次):封面、论文正文、论文指导记录、论文评审及答辩评审记录。
(8)凡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不及格者,可根据所在分校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学籍有效期内补做一次。
6.答辩方式
(1)论文答辩采取现场实地和双向视频两种方式进行。
(2)学生采用 PowerPoint进行答辩时,应在论文的基础上对所演示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设计、编辑。
(3)以公开答辩为范例,以分专业、专业分组答辩为主。7.答辩环境
(1)答辩现场应有横幅标明答辩教学点、答辩专业等。(2)现场应有采用 PowerPoint方式演示的相应设施。
(3)答辩环境应保证无噪音干扰,室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清晰,布置整洁(参照考场设置标准)。
(4)答辩现场应保证答辩双方有效的声音传输及为保证此效果而必备的相关音响设备。(5)教学点应以适当方式记录或选择记录选择答辩现场与过程。8.管理及流程
(1)答辩工作管理委员会
①省电大成立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委员会主任为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副主任为教务处处长及主管处长,成员为省电大各教学部主任。
②答辩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2)答辩申报流程
①每学期的第4周内,分校将《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报表》上报市(地)级电大审核。
②每学期的第6周内,以市(地)级电大市(地)级电大为单位,通过省电大“教务论坛”,向省电大提交所属各分校(直属教学班)《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报表》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请》,同时寄交《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报表》文本。
③省电大经协调后确定本科答辩时间并对相关的工作做出安排,通知相关学校。④毕业答辩的时间一般为每学期的第14周起并适当延续至假期,其余时间不安排答辩。(3)分校职责
①选聘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并监督指导过程。
②及时向市(地)级电大上报《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报表》和提出拟答辩时间安排的意见。③提供答辩所必须的各项条件。
④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及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相关的材料在学生毕业后两年内存档。
(4)市(地)级电大职责
①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每学期对所辖分校(直属教学班)金融本科论文指导教师重要的指导过程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监督记录表》。
②做好其它集中实践环节成绩验收工作及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检查和答辩组织工作。
③依据本管理规范制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制定所属教学点每学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组织、管理所属教学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
(5)省电大职责
①制定并完善有关工作的管理规范。
②确定本科学生答辩时间并组织现场答辩工作,检查学生是否具备参加答辩的资格和条件,对答辩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和评估,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评估表》(见附件10)。
③对各教学点专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和其它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及本科其它集中实践环节教学进行抽查。
(6)成绩管理
①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登入《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集中实践环节和市(地)级自开课成绩验收表》,一份交省电大存档,一份交市(地)级电大进行成绩录入并存档,一份留分校存档。
②省电大对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进行审核,经确认后,录入教务管理系统。③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交省电大存档并不定期集册印刷发行。9.材料存档
学校应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材料装入材料袋统一存档,包括毕业论文修订稿、论文指导过程记录、经指导教师批阅的论文提纲、论文初稿、历次(不少于两次)修改稿、相关的磁盘(片)及PowerPoint演示文稿盘等,存档期限为两年。
第四篇:济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实施方案
济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2012届(春)各专业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实施方案
一、时间安排1、2014年3月6日,指导教师安排毕业论文、实践环节要求。
2、2014年3月7日—2013年3月31日,学生选题,报指导老师审核;
3、2014年4月1日—2014年4月30日,学生撰写论文提纲、收集文献资料或实地调查必须的材料和数据,写出论文初稿。
4、2014年5月1日—2014年5月15日,在指导老师一稿指导的基础上修改完成二稿。
5、2014年5月16日—2013年5月31日,论文修改直至最终定稿。指导教师对定稿的论文写出评语,结合论文情况提出初评成绩。
6、2014年6月初,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答辩(仅本科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7、凡没有按时提交选题、定稿论文和参加学校组织的答辩的,视为放弃本届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一律不再另行安排,随下届进行。
8、社会实践报告也应在2014年5月31日前完成,否则随下届进行。
8、论文的答辩成绩和实践报告成绩评定后,统一报教务科。
二、主要程序及其要求
(一)社会实践(仅专科的同学写社会实践)
1、选题。选题一定要符合本专业的要求,学生应从本职工作或其他便利条件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社会实践的方向,并拟出准备撰写的实践报告的题目,选题不宜过大,要避免缺乏社会意义、针对性不强、流于空泛等弊病。
2、结合本职工作,也可根据选题方向联系某一单位或部门,以学习小组或个人独立进行的形式,实施整个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深入实际,多方面了解具体情况,搜集有关资料,作好采访笔记。
3、写实践报告。学生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完整的实践报告包括:实践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运用理论去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结论。
(二)毕业论文
完成毕业论文,要经过选题、拟定提纲、搜集材料、撰写、修改、定稿、答辩、审核等主要程序。
1、选题和拟定提纲。学生必须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心得或参与本专业实践基地的活动体会,自行选题,后经过指导教师审查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在专业范围之内,并符合专业的特点。选题时应当结合我国国情,选择应用性强作为毕业论文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对我国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学生应围绕选题,初步安排写什么、怎么写及结构布局。
2、搜集材料。由学生根据选题方向和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需要,通过查阅书籍报刊、进行社会调查等途经,搜集立论根据、经验总结、实例、数据等材料。
3、撰写。学生的毕业论文,从初稿到修改、定稿,都必须在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由学习本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和请人代笔。凡发现是抄袭或者请人代写的,一经发现,作为不及格处理,不得毕业。学生应本着认真严谨的态度,力求做到观点正确、材料翔实、结构严整、层次分明,论点、论据、论证紧密结合,语言文字流畅。毕业论文的内容及格式要求如下:
①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代笔等弄虚作假行为。②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明确,材料翔实,论证有力,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语言通顺。
③毕业论文应为学术性论文。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交。
4、答辩。本科毕业生均应参加答辩。具体实施方案另行制定。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分别按有关规定组织和实施。
2014年3月4日
第五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召开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召开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主持人暨论文指导
教师培训会的通知
中央电大文法部 沈芸2005年07月22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独立设置的广播电视大学: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提高毕业论文指导和评审水平,保证教学质量,中央电大定于 2005 年 8 月 17 日 至 19 日在广西南宁召开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主持人暨论文指导教师培训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要求及评审标准培训;
2.毕业论文答辩主持人资格培训;
3.《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师资培训;
4.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有关问题研讨。
二、与会人员
1.省级电大行政管理专业负责人及《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责任教师;
2.各级电大拟推荐承担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答辩主持工作者(带学历证明、职称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 答辩主持人资格见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相关规定);
3.各级电大拟聘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资格见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相关规定)。
三、会务安排
1.报到时间: 8 月 16 日 全天
2.报到地点:广西南宁空军南鹰宾馆(南宁市双拥路 20 号)
3.接站方式 : 报到当天在南宁火车站全天接站(乘飞机者请坐民航大巴到南宁火车站民航售票处)。
4.乘车路线:南宁火车站乘 10 路公交车,广西医科大学站下车即到。
5.与会人员每人交会务费 700 元(含培训费),住宿费及差旅费自理。
四、其它
请与会人员于 8 月 14 日前 将会议回执(见附件)E-mail 至广西电大。广西电大联系人:韦忠娟 陈贵虎 施菱联系电话:(0771)5856449传真电话:(0771)5854063
移动电话: *** *** ***E-Mail : zhong_juan@sohu.com中央电大联系人:沈芸
联系电话:(010)66490593 66490551E-Mail : wfb@crtvu.edu.cn
附件: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主持人暨论文指导教师培训会回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二 OO 五年七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电大 教务 毕业论文 答辩主持人 培训会 通知
附件: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主持人暨论文指导教师培训会回执单 位姓 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件
飞机
交通工具
航班号
日时分
性 别
出生日期年月日民 族电话传真火车
车 次始发地
始发地始发时间
始发时间日时分
是否需要接站需要 不需要返 程 情 况是否需要订购返程票
返程时间返程交通工具
航班号
始发地始发时间
日时分
车 次始发地
需要 不需要飞机
火车
始发时间日 时 分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主持人暨论文指导教师培训会会议日程安排
时 间8 月 17 日
会议开幕式: 00-10 : 008 月 17 日
答辩主持人资格培训、答疑: 30-11 : 30月 17 日
答辩主持人资格培训、答疑(武汉大学教授主讲): 30-17 : 30月 17 日
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研讨: 30-21 : 30月 18 日
答辩主持人资格考试: 30-9 : 308 月 18 日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培训: 50-11 : 308 月 18 日
专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讲): 30-17 : 30月 18 日
会议总结: 40-18 : 00
自月 19 日
由安排
会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