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桂中学教学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华桂中学教学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深入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精神,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落实有效教学三个三分之二的基本要求为重点,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校本教研能力,强化科研课题引领,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根据浠水教育局《浠水县初中教学教研工作评价方案》文 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认真研究,努力在2011年内完成以下目标:
1、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形成具有华桂特色的有效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2、通过专家讲座、编印相关资料、购买有效教学理论图书等方式,提高广大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和理解;集中分析排查课堂教学活动中“无效教学行为”。
3、加强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树立正确的有效教学理念,形成“关注课堂,讲究效益,提高质量”的价值取向,推进有效教学过程管理,整合乡内一切资源,推动有效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4、注重有效教学环节的组织与落实。认真做好备课、上课、练习、作业批改与辅导“五认真”的管理,突出有效性、互动性、全员性和差异性特征。明确有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着力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注重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研究。
6、突出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研究,科学拟定教学计划,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合理采用教学手段。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探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7、做好课堂有效作业的研究,提倡使用一本课堂作业本,作业本做到有发有收、有收有改、有改有评,及时反馈,对问题突出者进行个别辅导,分层要求,全面激励。逐步提升学生作业的准确率。
8、提高教师个体发展水平,建设一支高效的一线教师队伍,促进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实施过程
发动宣传阶段:1月——2月
1、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各项制度。
2、学习教育局方案,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文件精神,把要求与自己的教学行为相结合,找问题,定目标,改方法。
3、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提出活动要求,明确个人责任。
组织实施阶段:(3月—11月)
1、围绕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切实有效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2、以竞赛课为平台,组织教师展开“导学案教学”的研究。
3、加大年级管理力度,推进管理深度,切实有效的提高现有课堂教学效益。
4、加强教研组管理,中心教研组牵头,以每月的学科大组教研活动为平台,组织广大教师研究还存在的无效、低效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以校内督导为契机,加强过程管理,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树立典型、总
结教学经验。
6、全面实施各项活动内容,及时指导督查总结。开展以导学案教学为主题的校内教学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管理经验等评比与研讨。
7、根据我乡实施有效教学方案,骨干教师与学校青年教师开展结对子活动,以“导学案教学、高效课堂”为主题,每月开设一次研究课,采用骨干教师组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具体指导等形式,手把手地带领青年教师开展研究,在课堂中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发现中摸索解决的方法。
8、紧紧围绕教师个体发展规划,将个体评价与导学案教学相结合,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所有在职教师的课堂实践进行评价
9、在“导学案教学”的研究实践中,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努力提高实践的“科研含量”。
10、购置有效教学讲解图书,丰富教师阅读视野。
总结评价阶段:(12月)
1、积极组织教师撰写导学案教学论文、反思教学活动,总结教育心得,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促进教师个体的迅速成长。
2、组织教师参加由中心教研组组织的课例、案例评比、课例展示。
3、全面总结本年度导学案教学行动的实施情况,形成书面报告。
4、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形成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四、实施原则
1、理论实践相结合原则:将研究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在教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2、互助学习原则:以学科教研大组为单位,以骨干教师位引领,组织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积极营造互相听课、评课、平等研讨的氛围,构建互动的研究方式,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共识。
3、自我评价反思原则:教师个体通过成长记录报告册、教后感、听后感等形式,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总结问题,找出方法,提高能力。
五、实施策略
(一)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高效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重中之重。
1、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科的总目标、年段目标,再选择分解到各年级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然后按照目标,排出序列,按部就班,扎实推进。要求做到心中有“标”,眼中有“人”,手中有“法”。
2、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重视“双基”的落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3、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4、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依据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
短地选用各种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5、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是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6、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7、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提问”之后,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提供及时的反馈。
(二)提高训练检测的有效性。
一是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
二是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有效性。
(三)提高课后辅导的有效性。
一是课后辅导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拔尖和纠偏辅弱的落实到位。
二是重视学科竞赛辅导,成立辅导小组,制订辅导计划,狠抓落实,力争培养更多的学科尖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辅导。辅导重在因人制宜、分类分层。辅导分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等形式。
三是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差”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一是抓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充分体现发展性。充分利用好学生“成长记录袋”,充分发挥“素质报告单”的导向作用。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二是抓好学校对教师本人的评价。通过听课、考评、问卷或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等多元评价系统,促进教师工作有效性的提高。
第二篇:中学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10、规范课题研究管理,鼓励各级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四、学校科研工作管理
1、成立领导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校长亲自挂帅,以校长为组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以部分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科组长为主要成员的学校科研工作领导小。在校本教研问题上达成共识,成为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的校本教研实施骨干小组,深入校本教研前沿,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主要参与者,开展科研促教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带领全体教师投身到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之中。同时明确职责,通过层层落实责任,使校本教研工作扎实而有序的开展,并取得成效。
2、规范科研工作制度,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l 课题管理制度化。校本教研课题的切入点即教学中的问题,也就是说问题即课题。课题每学期每科组至少一项。区市课题三年内各科组争取本学科组一项。
l 科组教研工作制度化。科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记录,定时间、定地点。集体备课组活动制度化。每学年开展新老教师“师带徒”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研究课大奖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期末开展教学研讨与成果表彰大会。
l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化。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制作一件多媒体课件,撰写一篇教研论文,指导一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或制作、撰写一篇小论文、小作品、小发明。
3、加强科研常规管理
1、学期初,学校各教研单位(教研室、科组、备课组等)必须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2、各备课组要制定教学进度表和单元教学目标,切实落实集体备课。
3、校级考试的审题工作,要严格执行“二重审题”的程序,即先由教研室指定老师负责第一重审题,再由科组长最后把关通过。
4、每位教师必须保证每学期听评12节课以上,提倡跨学科听课和适当跨校听课,填好《听课评课记录册》。
5、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1节科级以上的公开课,并严格按以下四个程序操作:
(1)填写《公开课申报表》;
(2)课前提交《公开课教学设计表》;
(3)课后撰写《公开课教学实录表》;
(4)科组填写《公开课综合评估表》。
6、教师要自觉参加校内外各级教研活动,并完成所布置的各级教研任务。
7、科组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记录填在《理论学习记录册》上,并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实践,在此基础上,撰写教改体会或论文,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提交1篇以上。
8、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论文比赛,尽可能多发表文章,并争取机会参加教辅书刊的编写工作,以此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和水平。
9、科组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教研、管理水平,发挥科组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学校将定期对科组建设进行必要的检查,每学期分期中和期末两次检查,主要检查以下方面的工作:
(1)科组、备课组工作计划的制定(只在期中检查)
(2)工作计划的落实
1)常规教研管理方面
①常规教研活动组织
②集体备课落实
③教师听课评课
④上公开课情况
2)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
①发展性教学评价和新课程理论学习
②提交教改体会或论文情况(只在期末检查)
③科组子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3)教师教改教研成果
(4)科组突出实绩
(5)考试质量分析
(6)学期工作总结(只在期末检查)
(7)《工作志》填写
(8)《理论学习记录册》填写
10、各教研单位要自觉完成市区教研室、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第三篇:中学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的发展;推进以人为本、弘扬高尚、尊重个性、关注发展办学理念,全面、务实、有效开展新课程改革。引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面对的各种问题能够以科学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来解决问题;弘扬全员参与,以学生发展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为宗旨的科研理念,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研工作目标
在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竞争机制为动力,以科学民主管理为保证,以教学改革创新为重点,以师德高尚、专业知识渊博的师资队伍为力量,以培养素质全面、个性突出的人才为目标,把学校建设成在广东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为办学总目标的指引下。在教研工作中,教学教研相结合,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认真推行校本教研,在新课改中,闯出一条切合实际,富有特色的教改新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高考名列同类学校前茅。
三、教研工作的具体目标
1、抓好科研理论,为科研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基础。以发展我校“研究性”的办学特色为中心,广泛地开展各种理论研究,使研究的精神在三中蔚然成风,将各项实际工作纳入理论引领之下,培养教师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眼光,在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中,思路清晰,方向明确,以清醒的理性行为代替盲目的无效忙碌。从三个方面开展理论研究:1).对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理论研究。2).有计划地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研究。3).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从而建立完整的理论研究机构体系有效指导办学;建立完善的;课程研究机构体系推进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建立有效的继续教育制度保障教职工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2、抓好课程改革研究,寻求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点。
在理论的指引下,从课程设置上,从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上,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上,从教学质量上,从特长教育上,全面开展教学科研研究,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近而各学科形成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并成为学科教学特色;打造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长教育和特色教育;各学科形成课堂教学课题化的教学氛围。
3、抓好教师专业化研究,开展人才培养,为三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在科学的理论引领下,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项活动,形成有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和实施办法。研究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轨迹,积极开展各项培养活动,使年青教师能脱颖而出。
4、抓好课题开展与研究工作。改造经验型教师,培养专家型教师,落实科研兴校,用科研引领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科研工作开展的层面和具体作法
(一)科研工作开展的层面
1依托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
2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
3立足本校校本培训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4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5实施课题牵动,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提质量。
6开发校本课程,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科研工作开展的具体做法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利业务学习时间,开展集中式校本继续教育培训。印发学习有关课改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文章,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学会运用课改理论解决课改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
2、立健全学校校本教研网络,由校长担任第一责任人,教务处实施与具体管理,依托各个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校本教研网络。
3、研究新课程改革与实施,形成实施新课程的有效管理办法。
l 研究必修课程教学要求、规划和评价标准。
l 研究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效实施及评价标准。
l 研究选修课实施的内容、合理性和实效性。
l 研究各学科合理有效的评价和学分认定制度。
4、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规范开展课堂教学。
l 研究教案学案化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形成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教学模式。
l 研究作业分层制度,让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得了。不打消耗战。
l 研究并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
5、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研究选修ii课程开设形成三中的教学特色。
6、研究有效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对教学质量开展有效教学过程评价和终端评价,向教学管理要效益,务实有效的抓好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开展职责完成过程评价的研究;教学效果评价研究;课堂教学能力评价研究;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研究;教学态度评价研究等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项研究活动,形成有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和实施办法。研究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轨迹,积极开展各项培养活动,使年青教师能脱颖而出。
8、学科组开展高中新课程实施研究系列活动
l 各学科组进一步开展组内高中新课程的理论学习,以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l 科组针对新课程实施的各个问题开展科内研究课题,切实让教研服务于教学。
l 每学期开展开学科新课程评价和实施的有效性研究。
l 每学期各学科收集、整理、交流前一阶段的经验、成果,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9、以探究公开课为契机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继续坚持公开课的的示范性、研究性和有效性,贯彻和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第四篇:梨华中学教研总结2010
2009-2010年梨华中学教研工作总结
梨华中学教研室
本我校教研工作在校领导和师教研室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大胆实践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都取得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规范教研管理制度方面再接再厉,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现将一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话不仅适用于经济建设领域,也适用于教育教学工作。正确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就一定会使自己的课堂焕发生机。针对我校教师年龄偏大,虽然在教学上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但一般思想比较保守,对新课程理念接受较慢,改变吃力的现状,本学期初,学校就决心下大力气,进行进行一系列转变教师观念的校本教研活动。
1.继续坚持教师个人在岗研修的要求。每学期读两本书,完成3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鼓励教师积极订阅教育教学刊物并认真学习,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补助。
2、为了使更多的教师开阔眼界,更好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我校领导抓住每一次可以抓住的机会,甚至创造一些机会,在学校能够负担的情况下,让广大一线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交流。秋季开学之初,几乎全体小学教师,按学科,分头到华山中学听课一周,同时观摩学习华山中学是如何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这次学习,对教师们触动很大。这也是梨华中学近10年来教室外出学习规模最大的一次。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和“国培网上学习”,全年参与学习的人数达 20人次以上。
4、一有机会就派出教师外出学习或交流。本,外出讲课或学习的有小学部的李媛、段春玲、王娜老师,中学部的李丛歆、李红梅、柴琳、龙瑞红、汪旭军、王银芬、孔随梅等老师。
二、大胆实践课堂改革
1、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展现的主要方式,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早在上半学期,我校就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要点,鼓励广大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教学特长,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又组织中学数学组教师赴三建中学和八一中学观摩学习。如今这种模式在中小学数学学科中开展得如火如荼。其中李红梅老师还被师教研室推荐到兵团参加了兵团数学教师说课比赛获一等奖后,又代表兵团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全国获得二等奖。
2、下学期,开学伊始,安排一二年级的语文和英语教师及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研员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跨越式教学”培训。培训结束后,这两个年级的语文英语教师分学科、按年级组成“跨越式教学”互助小组,共同学习,深入领会“跨越式教学”理念;共同备课,积极探索实施跨越式教学的各种教学方法。经过一个
学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摸索,取得了明显进展。得到了专家组和市教研室指导老师的充分肯定。更为可喜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大大鼓舞了老师们继续探索的热情。
3、我校坚持多年的公开课和组内研讨课这两个作课平台也继续发挥着磨练教师和切磋教艺的积极作用,不仅教师必须参与,校领导、教研员也亲自参与其中学习、指导。集体备课、集体听课、一人主评、其余人补充评的各环节开展得有条不紊,不仅使上课的老师得到锻炼,也要使其他老师有所收获。全年共计上公开课一百余节,组内研讨课近50节。使教师在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研究中提高了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4、本学期,教研室和教务处明确要求每位教师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坚持每月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并要求组长签字、记录,并反馈本人他,面对面提出建议,督促改进。
5、校领导坚持推门听课,及时掌握第一手教学状况资料及每位教师的常态教学水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全年共听推门课百余节。
三、新老合作,互帮互学
老教师有经验,但观念要更新;新教师有精力有热情,但经验不足。为了使新老教师更好的互帮互学,我校今年在人员安排上特别注意新老教师的搭配。无论是办公室人员安排还是各学科
教师配备,都力求达到新老结合,便于新老教师互助、互学。
对于韩婧和柴琳两位初登讲台,没有教学经验的新老师,学校更是精心选择了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做他们的师傅,像带徒弟一样,使她们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方面,在实践中磨练、教学技能迅速提高。韩婧老师如今不仅挑起了七年级数学的大梁,还当上了班主任,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柴琳老师也毫不逊色,不仅当班主任,还兼教地理,语文课上的是风生水起,上周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师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二等奖。
四、课题研究活动
1、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最早的是在师教研室的支持引领下的国家级课题“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实验研究”。本打算本10月份结题,可由于教研室一直忙于“跨越式教学实施的巡回指导工作,未能如期结题。但我校的实验教师并未搁置此项试验,而是继续坚持,在实验开展和资料搜集论文建立撰写方面一如既往。
2、而中小学数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验活动也在蓬勃开展。特别是中学数学组,为了学到真经,先请李宝玲来做专题讲座,又多次请教研室的李俊玲老师来我校上示范课、听课指导、当场点评,每次都是全组参加,集体受益。
3、虽然教育局刘副局长强调说:跨越式教学不是课题实验,而是一项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教学模式,不必实验,而是拿来使用的。但我校因为是初次接触,为表重视,还是以对待课题实验的重视态度开展此项工作:成立督导小组,建立各学科各年级学习、备课、研讨小组,指定组长负责实施。校领导和教研员市场深入课堂,听课观察落实和进展情况。专家组来督导时,相关学科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评课,从中学习,领悟精髓。
3、教研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规范化
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我校分文理两科分别进行每一的教研资料搜集整理。由于平时要求到位,工作细致,所以虽然今年年终的教育大检查来得比往年早,我校的各项资料在检查中一归类规范整齐,种类齐全、资料丰富,详实,真实反映一年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情况而受到领导们一致肯定。当然,我们一定会更加认真努力的对待今后的工作,力争有创新、有突破。
回顾一年来来的教研工作,我们为能够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欣慰。清醒的意识到也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决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推进课改工作不动摇,坚持创新教研方式不动摇,坚持提升教研效益不动摇,真正使我校教研工作再创新成果,再上新台阶。
2010.12.2
第五篇:华桂中学创建模范教职工之家
华桂中学创建模范教职工之家
领 导 小 组
组
长:胡燕飞
副组长:胡建军
组
员:徐
英
徐
勋
朱孝安 陈世民
王与峰 帅
率徐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