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教科研工作很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本人结合本校的教科研的实践工作,从“理论学习,课题引领,完善校本研修方式,制度建设”四方面作了一些思考,以期以后的教科研工作落实得更好。
[关键词]教科研实践思考
对于一个学校的管理,近日看到这样一段话:有人说:“一个校长,不抓德育不称职,不抓教学不到位。”这是对的,但现在还得加上一句:“不抓科研不清醒”。对此本人深有同感。一个学校要发展,必定要正确引导教师走科研强师之路,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诲校长们时讲到“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一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课程改革时至今日,培养“创新”人才也时时被提起,可实际做得又如何?网上曾热议“谁夺去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其源于“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为什么?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学生“玩的权利”和“问的权利”被“无情剥夺”。这就要求我们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严格“五严”规定,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运动,会休息”。作为一个教师,如何把高考“一张试卷”带给我们的压力和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及还给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兼顾到,这就要好好研究我们的课堂的效益,这就离不开学校的教科研工作。
就学校管理而言,教育科研工作,尤其是学校的教研工作是任何一所学校要紧抓的一项常规性的工作。作为一名校长有机会到更多的学校学习,学习更多的教科研的工作内容、方式等,但同时也看到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那么如何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现结合我校近几年来的实践工作,作以下思考。
一、组织多种学习方式,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
加强理论学习,对广大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理论素养,强化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多层次培训、举行专家讲座等形式转变教师的观念,树立了新课程的理念,进行问题研讨,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
1导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通过以下的途径来转变老师的观念。
(一)利用每周例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主要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县教科研工作意见》《教育科研的方法》等内容,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分教研组学习有关课改文件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各学科要求,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二)鼓励、支持广大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教研活动、培训活动等,让教师真实地感受到各校课改的进展情况,学校发展情况,从而体验到教研给学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加强教研片内、教研组内课改经验的交流活动。除互相听课外,还定期召开课改交流会,通过会前广泛征集议题,会上充分讨论交流,会后编印论文集的形式,讨论课改中的热点问题,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这些都达到了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让新老教师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同时,以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为平台等多种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新课改的展示活动。
二、以课题为引领,促进教科研的开展
对于课题,在一开始出现了以下错误的思想:(一)轻视思想。认为教育科研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搞与不搞一个样。(二)无关思想。认为教育科研事不关己,只管埋头教我的书错不了。(三)顾虑思想。担心搞教育科研影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四)畏难思想。认为教育科研很神秘,高不可攀,非专家不能搞。
(五)急功近利思想。认为搞教育科研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评职称时再搞也不晚。(六)不思进取思想。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别人说我无长进,我觉得还行。
记得当初为了清除老师们的这种思想,学校采用了多种方法,其中最主要有:
(一)给老师展示同等学校课题研究成功的案例,让他们觉得课题原来就是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行为,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它真的能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学校“十五”课题的主持人就是校长,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形成广泛、持久的教育科研活动,校长必须带好头和领好路,做出榜样。四年下来,省级课题《农村中学后进生转化及对策的研究》圆满结题,这一课题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强化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十一五”课题中,我校申报了省、市、县三个课题,省级课题《“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市级课题《语言学科阅
读指导研究》,县级课题《师生间人际交往的研究》。全校有一大半人参与了课题研究,且这些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都圆满结题。参与课题研究的这些老师在职称评审中都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在课题研究中老师们多篇论文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或评奖,再者课题的研究也使一部分同志快速成长起来,有一批同志被省、县、市评为“先进工作者”、“名教师”、“教坛新秀”“德育先进个人”“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等。在“十二五”期间,学校申报了省级课题,同时鼓励各教研组申报课题,各教研组通过课题研究这个载体,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优化了课程实施的过程。
三、完善校本研究方式,提高教科研效果
对于校本研修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这三方面的要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实践反思。根据我县教研室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指示精神,要求学校抓实后两方面的教研工作。
实践反思是教师个体自主研修的主要方式,也是最主要的发展途径。于永正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要懒惰,不要强调自己忙,一定要拿起笔写东西,从一节课写起,从点滴小事写起。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教育家来。”教师的专业知识一般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而实践知识是教师自身日积月累的结果,只能通过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获得,也就是说充分激发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的思考,分析与已有知识的温习、借鉴和运用,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同伴的合作达成问题的解决,可见,这是最有效的研修方式。教师的学习、提升和发展,本质上和学生和学习进步是一回事。
但目前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看得出教师的实践反思已成为一个负担,以致于教师们谈“反思”色变。为什么呢?对此现象笔者通过学校老师座谈等多种途径了解到:“哪里每节课都有反思内容要写呀?太假!”的确如此,但因为规定的备课中专门的栏目写“教学反思”,而且这纳入了上级领导查教学工作时必查的一项内容,领导要查,学校当然首先要查。我猜想,当初新课程研究者提出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于永正教授也提出反思的重要性,他们万万不会想到这竟然会要求得如此的滥,最终竟然成为了老师的负担。
但确实反思是几乎每一个用心教育的教师的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提升方式,在我校如何提高反思的有效性呢,如何让它不成为一个负担?经过研讨,决定:降低反思篇幅的要求,但反思的内容与本人的教学实践要相符,即:一定要是真的教学反思,一定是能实现自身教学行为改变的反思,而不是流于文字的流畅却与本人的教学实践脱离的“纸上谈兵”的文稿。有了这样的要求后,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认真起来,试验后发现,教师不仅写出的反思内容有一定的真实价值,更主要的是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质量。
校本教研的另一要素“同伴互助”,同伴互助的教研活动有多种形式,学校能按预设要求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但学校最难以开展得好的,主要体现在学校的“集体备课”上,集体备课是发挥教师的团队优势,通过集体研讨,取长补短,从而优化和完善各个教师个体先前的教学设计,这一制度确实也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但在后来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其作用没有原来预设的那么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集体备课成了“分工合作”的代名词,成了“少备课”的代名词,学校老师的备课量只是原来的几分之一,平行班的老师越多备课量越少。备课组长在开学初便把每人在本学期要备的课列一张清单分发给每个成员,老师只需要完成本人的备课任务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学期的备课任务。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大家便可充分“共享”彼此的教学设计。虽然学校也将二轮的个性化备课列入检查之中,但总觉得教师的二轮备课没有实质性的,充其量是一些形式上的应付而已。认真研讨别人的教学设计然后作出有益于本班的教学设计几乎不多见。
“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更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班级体,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到作业布置及评讲,班与班之间都应不尽相同,这本该是教师独立性的和富有创造精神的劳动,但实际上已大相径庭了。将别人设计的“原版”为我所用,这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再者因为教学设计不是本人的智慧火花的生成物,固在自己的课堂上是找不到灵感与激情的,课堂的有效性就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了。
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是到了该重视的时候了,这一点在我校的联盟学校已开始了,取消了“共享”过程,恢复了以前的备课模式。当然教学不研讨是不对的,但我们要做到淡化些集体的东西,多些个人生成的班级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即在“回归”以往的备课制度后(即每人每课时都要自己认真备课),在集体研讨之时,每人就着自己对某课时的某环节所写的教学设计提出研讨的内容,取长补短。若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比以前又增加了,但实际所产生的效果却是不容估量的。这样做带来的是教学的真实,教师专业的发展,个性的保护和张扬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和愉悦,更主要的是对学生做到了“因材施教”。以上只是对集体备课制度的完善所作的一些思考,这还有待于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与落实。
四、建立一系列制度,促进教科研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在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来引领全校师生的思想及行为之前,制度管人仍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科研如果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科研规章制度,也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学校建立了一整套的教育科研规章制度,如《学校课题管理制度》、《教科研奖惩制度》等,总之对于学校平时所开展的一系列教研活动,在学期结束时由教务处负责,对照制度,对每一个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以分数的形式给予记载,并纳入年终的个人考核中。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教科研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肖川曾说过:“我结识过成百上千个校长,走进过成百上千所学校,评判一所学校好还是不好,我并不需要听汇报,也不需要看各种统计资料,只需要看教师的眼神,看教师的精神风貌,好学校的教师眼睛里透露的是自信,是职业的自豪感,是情感饱满,精力充沛和充满探索的兴趣,是浓浓的书卷气„„”有思考就会有进步,作为一名校长,要通过教科研工作让教师懂得: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一个只有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断探索教育规律的教师,一定会是一个完美的幸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胡金波.站得高 抓得准 落得实 [J] 江苏教育 2011(5)
2.严华银.校本研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助推器 [J] 江苏教育 2012(3)
第二篇:学校工会维权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工会维权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绍兴市职教中心潘吉祥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迅速发展,“三制改革”的配套措施也日趋完善。尽管学校的改革发展与教职工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学校的总体利益与教职工的具体利益也是一致的,但只要是改革,就必然会产生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而学校的改革发展需要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需要教职工队伍的稳定。因此,在这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工会必须充分认识自己肩上的担子和责任,充分认识维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要有大维权的思想意识,更要在措施上注重实效,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好工会工作。围绕维权这一工作重点、核心,学校工会只有在如何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上下工夫,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维权工作。
一、学校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实践
1、规范建立教代会运作机制。
教代会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会维权工作的重要途经。随着学校三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维权内涵注入、赋予了教代会。从学校工作报告到师资队伍发展规划;从教职工聘任方案、奖惩办法到经济利益的分配;从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到各项重大举措的审议通过等,正是因为教代会牵涉到众多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因而倍受教职工关注。因此,如何建立教代会的远作机制就更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要提高对教代会的思想认识,因为思想决定意识。学校工会作为教代会的常设机构,就是要通过教代会来实施、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教代会机制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通过教代会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是法律赋予教职工的民主权利,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本质所决定的,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因此,教代会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能随哪个领导的意愿而随意地进行更改、变动,而是学校管理制度的根本。
其次,教代会必须走“三化”(即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之路。第一,要依据《工会法》、《劳动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有关规定,制订出一整套切合规范程序,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教代会实施细则》,详列定时、定期召开教代会的具体内容及操作规程;第二,还要根据不断更新的教代会内涵,定期对《教代会实施细则》进行必要的修正,使之更符合时代实际;第三为保证教代会各个环节能顺利有效地实施、进行,学校工会在议程安排上应尽量保证教职工有较充分的时间来审议、讨论、反馈、评议;第四,还必须建立教代会运作督查机制,在教代会闭会期间,对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例如,提案落实工作督查;决议、制度实施后教职工反馈意见征集;通过督查,及时指出、纠正各项决议、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召开专门会议,针对一些“擦边球”进行补充说明和规定等,使教代会这一重大民主活动能逐步向“全程化”方向迈进,以加大学校工会“过程维权”的实施力度。
2、其它民主活动的机制创设
学校中除了最大的民主活动——教代会以外,其它的一些民主活动也要建立、创设运作程序、机制,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以尽量减少这些活动的随意性和不定性。例如,校务公开工作,要以制度的形式确定责任人,具体工作落实部门,还要对公开内容和时效性进行必要的规定,并提出一些适当的奖惩措施。再如,大宗物品招投标工作,因牵涉到双方的具体利益,故在程序制订上宜细化,先定招标部门责任人,再定开标、议标部门、人员,责任人双方最好向背,且开标前先议好中标原则,最后,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和再验收。通过这些民主活动的创设机制,一方面,可以使学校的各项民主活动及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落实,另一方面,也可还参与人员以清白,杜绝不正之风的滋生,促进廉正建设。
3、维权工作长效机制的创设
学校工会的维权工作是随着学校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工会的存在而存在,切实做好维权工作对学校工会而言不是一项面子工程,而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实事工程。一方面,学校工会要不断地在学校的各项民主活动中创设具体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考虑到这项工程的长期性,还应建立一些灵动的长效机制,如:
(1)建立源头参与机制
《工会法》中特别指出,工会可以参与同级党政共同研究,进行重大决策。就学校而言,建立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可以保证工会能参与学校中的一切重大决策活动。事实上源头维权才是最根本的维权。学校工会作为维权工作的主体,理应成为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第一报告人、第一代言人、第一维护人,只有这样,工会的生命力才会旺盛,工会的号召力才会强盛,工会的战斗力才会达到鼎盛。
(2)专项工作报告制
学校中的某些工程时间跨度大,专业性强,如重大基建项目、专业设施系统配置等,学校工会虽可在源头上参与一些决策性措施和实施方案的制订,但对这些工程的过程管理、监督和结果验收上困难较大,学校工会可通过教代会等形式建立专项工作报告制度,要求具体的工作责任人就工程过程的开展和结果情况向教职工或教工代表作专项报告,以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在这些工作中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3)成立劳动关系争议调解小组
三制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加大了学校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的实施力度,近年来,学校中出现教职工校内试聘、待聘的人员逐步增多,而且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及人口出生率的回落(近年来已呈现生源数逐步下降的势头),这些劳动关系争议调解事件将会呈上升态势。由于试聘、待聘直接带来较大的经济问题,故这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使矛盾复杂化,甚至尖锐化。成立以工会为主体的劳动关系争议调解组织,加强双方的沟通,并进行一些专题性的法规研究,一方面可以维护广大教职工的一些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可协助党政顺利推进改革举措,促进改革过程中校内关系的合理和谐发展。
(4)建立法律援助机制
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就广义上理解是十分广泛的,而且现实问题往往错综复杂,有些问题甚至还涉及许多法律问题,解决起来并非易事。而学校工会组织中的成员多为兼职人员,绝大部分工会干部并非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员或研究者,不进行专门的研究,就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很有必要以工会牵头,建立必要的法律援助机制。聘请相关的专业法律人员担任顾问,成立校内法律咨询小组,专门为解决相关维权问题提供法律方面的知识援助,以法律的形式来为保障维权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二、对学校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1、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工会法》在工会职责中指出“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学校工会要切实履行维权工作责职,必须牢固树立“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正确理念,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到教职工第一线,才能真正了解教职工的疾苦,才能真正了解教职工的需求,维权工作的目标才会明确,才能真正做到“想教职工所想,急教职工所急”,才能真正从行动上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强化维权的责任意识
《工会法》中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基本责职,就是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切实地承担起维权工作的责任,要求各级工会干部把维权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重大事业来完成,而不是把维权工作当作是一项任务,单纯地就维权而维权,更不能搞形式主义,或推托搪塞、弄虚作秀。学校工会也一样,要把落实各项维权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责任,加强各级工会干部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切实做好各种得人心、暧人心、稳人心、聚人心的实事工作,使工会真正成为教职工之家。
3、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维权能力。
要想切实完成广大教职工交付的维权使命,各级工会干部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加强工会干部队伍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工会一把手,必须切实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做到在源头维权时要讲得出、参得进、议得准。平时,除了了解本单位各项制度的内容及贯彻执行情况以外,还必须尽可能地学习、了解、掌握相关的一些典型事例的法律法规知识,做到在具体的维权工作中能判得准、讲得明、维得实。而且除了自己带头学以外,还要带领工会班子队伍一起学,以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维权能力,切实地担起维权重任,更好地为广大教职工服务。
第三篇:学校教科研工作三年计划(模版)
大秦学乡中心小学教科研三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研引领、质量为先”“以研促教、科研兴校”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用课题研究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精心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努力实现“全体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理想。
二、目标任务
以校本研究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先导,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目标。
1、加强校本研究:以校本研究为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继续实施“科研先行,名师带动”战略:以国家及省市课题研究为主导,落实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切实让课题研究成为学校腾飞的一翼。
三、工作思路
(一)认真制定教科研计划,有序进行教科研工作
开学初,结合学校科研重点和主攻方向,通过有计划的、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提高教育科研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效益,从而唱响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主旋律,把学
校的教科研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积极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增强教育科研活力如何增强教育科研的活力?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仅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科研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持续、稳定、深入地进行,而且易于把广大教师组织起来,一起搞科研,增强教育科研的吸引力和群众性,使教育科研充满勃勃生机。为了使教科研更加正规,不仅与本校教师互相沟通,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科研交流会,认真听取教师的经验总结,取长补短。致力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而不仅仅把精力放在“播种”与“收获”上。课题在期初都必须有学期研究计划,在期中有课题研究活动,在期末有学期研究小结。
教师学历是教师文化素养、业务能力的一个标志。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网络进修,除此以外,继续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进程,并通过学校教育网站,拓展教育空间,拓展信息渠道,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四)严格抓好课堂教学研究,夯实教育科研基础
1、认真学习“标准”,找准“标准” 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做到心中有标准,心中有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严格管理,优化过程 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丰富生动的教育环境。通过各种课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渗透思维策略训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时效。上好“特色课”、“研究课”,多出“示范课”。
3、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的实施确立正确的方向。一所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靠的是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要确立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展示平台。要将这一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中,就要尽快将这一理念变成领导和老师们的共识,为此我们继续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通过理论与教研信息的学习,促使教师不断提升教育理论素养,逐步确立学校发展的教育理念,及时为教师提供教育理论与教研信息.每年都订阅大量的教育教学报刊与图书资料,为了使每一个教师能主动学习教育理论与教研信息,学校要求每人每周要保证至少两小时的阅览教育理论时间,还要作好读书读报刊笔记,并作为每月的业务检查内容之一。
其次,学校继续倡导教师写教学札记、教育反思报告等形式促使教师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促进每个学生的发
展。为学校教育理念的确立,为教师确立教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建章立制保障教科研的顺利实施
为做好教育科研工作,学校组建相应的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制订和改革原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首席教师评选制度等),以确保教育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1、组建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的教科研领导小组。领导全校教科研的实施和推进。
2、制订了课题实验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各学科组也分别筛选确立学科实验课题,明确课题实验教师。
3、制订新的学生评价细则,注重学生的全面评价、发展性评价,设计学生发展性评价和家校联系册。因为只有学生评价改变了过去只重成绩的做法,才会给教育科研松绑。
4、重新制订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细则、考核与奖励细则,并在细则中注重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改变过去只重最后教学成绩的做法。
5、修订学生评教和家长评教办法。
6、完善校本培训及教研制度。
7、制订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首席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职责和教育科研成果的奖励办法。
8、根据学校实际逐步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要求、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为原则的“导、展、练、测、馈”教学模式。
(五)抓校本培训和教研保证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
1、续本着“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带动学校教研工作。
为了开阔老师的视野,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给老师们提供多种学习的机会,让老师外出观摩学习。同时学校继续采取“请专家进校园”的办法,提升教研层次。
2、加强教师的在岗培训。
为了在平时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成立“教研组长培训学校”,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各科组长汇报上两周的工作情况,再说下两周的工作安排,这样,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3、继续实行“师徒制”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和老师们的共同提高,我们要完善以老带新的“师徒制”。根据各学科的师资情况,让每个老教师带一至两名新教师,新教师的备课要经过老教师的查阅批准方可允许上课使用,他们上课都要先听后上,上课时老教师听课,然后及时评课,提出整改的意见或者建议,保证了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很快适应我们的教学流程。
4、定时教研与自动自发教研相结合。
周一至周五每个教研组均有不少于两个小时的集体备课时间,周日下午为教研活动时间。形成齐心搞教研的良好氛围。
5、修改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了实现目标,确立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做到了“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对模式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采取逐步修改完善。
2013年2月25日
第四篇:如何搞好学校教科研工作
如何搞好学校教科研工作
----参加全县首届教科研成果鉴定大会有感
佛山中学教科室孟昭君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县首届教科研成果鉴定大会在旧县中学胜利召开了。会上鉴定专家和主持人就鉴定的课题进行了答辩,徐局长对如何搞好学校教科研工作做了重要讲话。通过聆听学习,结合我校教科室所做的工作,我认为,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就要以学习为先导,以课题为引领,以活动来推进,以制度做保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的热情,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以学习为先导,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
加强理论学习,促进广大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理论素养,强化研究能力。我校教科室成立以来,我们首先制定了《佛山中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佛山中学教师读书活动推荐书目》,同时每两周下发一期校本培训材料。我们将举办佛山中学首届教师论坛大会、佛山中学教科研成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转变教师的观念,进行问题研讨,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校情,编印校本培训教材《教科研通讯》(负责人:张辉)(第一期)一书,帮助教师全面、及时的了解教改信息、动态,提高认识,指导实践。
二、以课题为引领,促进教科研的开展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行为,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好课题,如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就具有指导和推广价值。我校共有省市县课题13个,并建立了各级课题群、中青年骨干群、普通教师群等三个教科研群体,把课题研究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我们围绕全县“有效达标课堂改革”要求,结合我校“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制定了《佛山中学校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同时又有15个校级课题立项,形成了若干个子课题。让课题研究确实使我校达到在实践中凸显校本特色,在实践中发展教师,在实践中发展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学校的目的。同时,我校将在近几年内,以省、市重点课题为依托,带动教科研工作走上新台阶。
三、以活动来推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具体的活动加以推进展示学校教科研的成果。我校将以省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为突破口,开展好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佛山中学首届个性作文大赛将在五月份举行,校本教材《诗苑的星空》也将在下学期编印完成,我们将利用每天新闻联播前十分钟背熟一首诗,每学期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我们将注重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各种兴趣小组,让人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
四、以制度做保证,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理,学校教科研如果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科研规章制度,也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的教育科研规章制度,如《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教科室职责》、《科研优秀教师奖励制度》等,此外,学校还制定课题分级管理、课题申报、科研经费拨发、研究资料和科研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教科研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对照先进学校的做法,我们还将在短时间内缩小差距,加强老师们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意识,把理论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完善省、市、县、校四级课题网络。我们将以这次参观学习东平县首届教科研成果鉴定大会为契机,吸人之长,补己之短,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为使我校教科研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巡察工作实践与思考
☆巡察工作实践与思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巡视工作作为管党治党利器,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中央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把市县巡察列为重要内容,对建立市县巡察制度作了明确要求,为深化市县巡察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县巡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是市县党委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开展市委首轮巡察工作,彰显党内监督无禁区无例外的鲜明立场,不断深化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有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反腐败高压态势。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开展好巡察工作产生了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巡察工作开展情况
巡察是巡视工作向市、县延伸的有效方式,也是巡视监督全覆盖的创新之举。市委坚持推进政治巡察、从严管党治党,切实加强巡察机构、队伍和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政治巡察工作,层层传导管党治党压力,自觉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目前,市本级及11个县区均开展巡察工作,提前实现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市县巡察全覆盖的目标。
一是高度重视,理顺体制机制。
市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和五人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巡察工作,明确把巡察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市委负主体责任。调整充实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能职责,加强领导力量。成立市委巡察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纪委,正处级建制,行政编制12名。落实巡察办政治待遇,巡察办主任列席市委常委会议,参加市委各类工作会议。落实固定办公场所,解决办公经费及巡察工作经费50万元。二是建章立制,提供坚实保障。
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巡察工作,制定了《市委巡察工作实施办法(暂行)》《巡察工作规划(2017—2021年)》,确保对市直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212个党组织实现巡察“全覆盖”、监督“无盲区”。增强人才保障,建立市县巡察人才库,优先从纪检机关和组织、政法、审计、财税、信访等部门优秀后备干部中遴选工作人员,储备市县巡察人才282人。夯实制度保证,制定《市委巡察工作办公室规章制度汇编》,建立健全巡察办规章制度24项,确保巡察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开展。三是强化指导,构建一体化格局。
市委明确县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区委书记担任。县区巡察机构由市编办下发指导性文件,各县区按工作需要分别确定6至8名行政编制。目前,各县区委巡察办已全部建立,首轮巡察全面启动,成立巡察组33个,首轮巡察33个县区部门、乡镇党组织。市委巡察办对11个县区中央巡视“回头看”整改情况和巡察机构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市县巡察工作一体化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四是聚焦从严,力求巡察实效。
4月10日至5月12日,市委组建3个巡察组,对市国土局党组、市水利局党组、市安监局党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首轮巡察。巡察中发现存在的问题118件,其中党的领导弱化问题34件、党的建设缺失问题35件、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49件,发现重点问题线索13件。目前,对相关问题线索已移交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优先办理,对存在问题118件分别进行了反馈,要求限期整改。主动配合完成巡视工作,市委巡察办先后参与完成省委第十三轮巡视工作,对2015年以来省委第三、第四、第十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和信访件办理情况,按时进行书面回复。全面完成中央巡视组巡视省委期间信访件办理工作,移交信访件299件305人,全部办结,立案查处4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6人,移送司法机关8人。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在推动市县巡察工作方面主动作为、发挥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中央和省委要求,与巡察工作启动早的西安等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
一是认识不到位。
少数县区和单位对政治巡察的深刻内涵理解不到位,把政治巡察等同于业务巡察,巡察工作中思路不清、把握不准、方法不活。二是队伍需加强。
大部分巡察干部缺少巡察工作经验和政策理论知识储备,对巡察工作程序、环节把握不够精准。巡察组组长、副组长兼职化较普遍,个别组长有临时思想、怕得罪人、缺乏担当的情况,影响巡察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责任未夯实。
部分党组织在落实巡察主体责任方面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具体、成效不明显,工作程序、方法步骤不规范、不科学,没有完全做到落实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三、对策及建议
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学习借鉴其他地市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对巡察工作拟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健全完善机制,发挥政治巡视战略作用。
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与市纪委建立线索移交和办理反馈、驻地服务保障、宣传协助、巡察建议审查等机制,与市委组织部建立后备和新任职干部到巡察岗位挂职锻炼、个人事项抽查等机制,与市审计局建立审计事项协调配合机制,与公检法等单位建立约谈询问、信息查询、建议审查、商请督办、法纪咨询机制。全面认真总结市委第一轮巡察实践成果、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学习借鉴河南等地先进经验,修订完善二轮巡察工作手册和市委巡察办规章制度汇编,为市县巡察工作推进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二是加强指导培训,提升政治巡察工作水平。
进一步加强巡察工作领导和业务指导,对县区中央巡视“回头看”整改情况和巡察机构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继续做好专项检查,指导帮助县区健全完善巡察机构建设,规范开展巡察工作,着力构建市县巡察一体化工作格局。全市举办巡察工作人员培训,对市委巡察办全体人员、人才库人员、各县区巡察办人员开展政治业务培训,提高每名巡察人员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确保首轮巡察整改到位。
反馈问题盯整改,对反馈问题不包装、不遮掩,一针见血、直指问题,做到见人见事见责任。分类处置抓整改,对巡察移交的每个事项依纪依法严肃认真处置,达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压实责任推整改,督促指导被巡察部门党组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限期办结。成果运用促整改,对巡察发现的共性突出问题,市委巡察办进一步梳理汇总,列出问题清单,逐一找出病灶,挖出深层原因。四是提前安排谋划,及时启动第二轮巡察工作。
市县巡察对推动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薄弱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在全面总结市委首轮巡察工作经验、落实整改责任、用好巡察成果的基础上,以落实“三个助力”为抓手,以政治巡察为切入点,把脱贫攻坚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巡察重点,启动市委第二轮巡察工作。通过巡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脱离群众及“雁过拔毛”“小官巨贪”“微腐败”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解决精准脱贫工作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为“三市”建设、追赶超越、脱贫攻坚凝聚力量,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