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关小学四专工程实施方案修改稿
银城街道西关小学
深化师德建设“四专”成长工程实施方案
深化师德建设是丰富发展教师教育思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为扎实推进深化师德建设工作,实施“四专”成长工程促进教师职业习惯养成,根据夏教字[2014]9号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以德立业、树德立人”,践行“德以导能,能以名师”,以深化教师积分制管理为基础,实施“四专”成长工程促进教师职业习惯养成为载体,促进银城师德建设有序、高效、科学运行,提升教师师德成长质量和职业行为业绩,服务教育优质、持续发展,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长、校长成家、学校成名和事业成功。
二、内容及措施
实施“四专”工程深化师德建设管理,以校长为主导,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
(一)教师成长目标
1.养成阅读习惯。自觉主动地通过阅读,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思想的高度,拓展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充实书籍资源。利用现有校图书室书本资源,适当购买新教育文库的教师阅读推荐书目;鼓励教师向县图书馆借阅,鼓励进行网上阅读,鼓励教师间相互借阅私人藏书,学校不定期推荐新书。
2.养成写作习惯。能够随时用文字记录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为研究、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积累素材,及时提炼成果,实现实践与理论成果的互相转化。读书与教育教学生活相结合。学校教研室每周布置一条教育格言,全体教师以“与经典对话,为自己鼓掌--我喜爱的一句教育格言”为主 1
题,撰写教育随笔、故事。
3.养成实践习惯。将先进理念和研究成果真正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4.养成研究习惯。能够不断地提出问题,“自找麻烦”,以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对教育实践进行深入研究、阐释。
5.养成合作习惯。善于把自己融入一个共同的团体中,共同研究,深度沟通,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共同发展。组建西关小学教师成长博客群组。要求各年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头建立自己的成长博客,促进教育写作。
6.养成创新习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变革。
(二)教师成长路径
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是“四专”,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实践,专业成长共同体。
1.专业阅读:一是教育经典书籍《一盏盏的灯》或者《万人迷教师养成宝典》;二是教师专业成长书籍《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或者《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三是名师成长书籍《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或者《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师》;四是教师励志书籍《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五是教育管理书籍《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或者《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或者《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说》。
2.专业写作:一是教育感悟,二是教育叙事,三是教学案例,四是教育案例,五是师生共写随笔。
3.专业实践:一是上优质课、公开课,二是做精品课件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三是撰写论文,四是出版专著,五是进行课题研究。
4.专业成长共同体:一是年级学科备课组,二是学科教研组,三是研究课题组,四是自发兴趣组,五是虚拟共同体。
(三)教师成长导航
1.职业特长导航
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个人职业特长申报,由学校组织评审认定,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引导教师发展个人职业特长,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形成教师的职业品质和特色,达到一人一品,自立成峰。
2.职业规划导航
学校引导帮助教师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制定个人发展学期规划目标、学年规划目标、中期规划目标及长期规划目标,在实践与目标中不断查找差距,缩小差距,直至无限接近或完成目标。
3.职业认可导航
以积分制管理为基础,对成长路径的过程和成果进行量化评价,即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通过量化积分体现教师质的变化,让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和教科研成果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获得更高的荣誉和待遇。
(四)教师成长保障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相应组织,指导教师各项活动开展。学校成立领导小组,一把手总负责,建立师德建设工作室。
2.阵地保障
提供教师学习、交流、实践的场所,充分利用微机室、图书室及三楼多功能室,并搭建成果展示平台。
3.机制保障
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规章制度制定执行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权利。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2014年3月)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对深化师德建设工作的宣传,让全体教师明确深化师德建设的意义、内容和要求,营造良好的舆论
氛围。
(二)组织实施(2014年4月-2015年7月)
根据方案设计,建立阵地提供硬件保障,制定教师职业规划,发展教师职业特长,启动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开展各层次各类型的展示活动,并注意留存图片、影像资料。
(三)督查验收(2015年7月-9月)
根据《师德建设管理学校积分评价表》和学校具体的实施方案,全程跟踪推进并进行督查验收,重点督查实施过程和效果。
(四)总结表彰(2015年9月)
根据验收情况,对师德建设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五)研究升华(2015年9月-2016年2月)
组织全面“回头看”,对活动实施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建立长效的教师专业成长引导、评价体系,对“升华师德建设”进行前期研究和筹备。
四、考核评价
师德建设管理实行分级考核。工作小组负责对全校的实施推进情况进行考核。教师的成长评价由学校负责。工作小组全程指导,每学期开展两次专题督导。
(一)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及结果运用
考评采取教师自评与领导小组审核、抽查、认定相结合的办法。由领导小组据实填报《师德建设管理积分评价表》,并附相关证实材料(文字、图片、证书复印件等),并结合本学期教师日常工作情况,确定考核结果。
评价结果,主要运用于教师评先树优的前置条件,建立师德问题“一票否决”机制。考核结果以文件、年度积分排序的形式通报,并宣传推广先进典型。
(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及结果运用
1.教师成长路径评价
(1)专业阅读:一是教育经典书籍,每学年至少1本;二是教师专业成长书籍,每学期至少1本;三是名师成长书籍,每学期至少1本;四是教师励志书籍,每学期至少1本;五是教育管理书籍,每学年至少1本。
(2)专业写作:一是教育感悟,每学期至少1篇;二是教育叙事,每学期至少1篇;三是教学案例,每学期至少1篇;四是教育案例,每学期至少1篇;五是师生共写随笔,每周至少1篇。
(3)专业实践:一是上优质课、公开课,每学期至少各1次;二是做精品课件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每学期至少各1个;三是撰写论文,每学期至少1篇;四是出版专著,两年内学校至少1部;五是进行课题研究(校、乡、县、市、省、国家级应有所差别),两年内至少1次。
(4)专业成长共同体:一是年级学科备课组,每周至少活动1次;二是学科教研组,每月至少活动1次;三是研究课题组,每学期至少1次;四是自发兴趣组,活动次数自定;五是虚拟共同体,每个学科建立一个博客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网站。
2.目标评价
(1)阅读习惯。两年内,完成专业阅读任务,并主持阅读交流活动2次以上,可界定为该教师已养成阅读习惯。
(2)写作习惯。连续两年按“四个一”(即:一天一句话,一周一周记,一月一心得,一学期一论文)进行写作,可界定为该教师已养成写作习惯。
(3)实践习惯。连续两学年职业行为质量测评持续提升,可界定为该教师已养成实践习惯。
(4)研究习惯。主动连续主持完成两个以上的课题(校、乡、县、市、省、国家级应有所差别),可界定为该教师已养成研究习惯。
(5)合作习惯。连续两年,完成专业成长共同体5个团体任务目
标,可界定为该教师已养成合作习惯。
(6)创新习惯。连续两年都有职业创新成果,可界定为该教师已养成创新习惯。
3.结果运用
按照目标评价中的标准养成二项的教师可认定为“合格”教师,养成三项的教师可认定为“骨干”教师,养成四项及以上的教师可认定为“优秀”教师。路径评价中的最低标准未完成的,不得认定以上三个称号,且不得参与任何综合荣誉称号的申报。该项工作教师的个人考核要在实施积分制管理的基础之上,且在积分制管理体系外单独考核,考核结果做为行附件一:银城街道西关小学深化师德建设领导小组
2014年3月26日
附件二:银城街道西关小学教师工作积分制管理领导小组
第二篇:西关小学校园环境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西关小学校园环境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石家庄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管理·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石教〔2009〕107号)和2010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校决定利用5年左右时间集中实施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工程。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切实改善我校校园环境,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校园环境改造工程。集中力量,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把我校改造成功能分区合理、建筑风格优雅、主色调突出、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特色化校园,实现打造精品校园、百年校园、文化校园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合理规划,科学论证。充分考虑区域内人文地理环境等因素,结合本地城镇建设规划,结合国家实施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工程,首先要做好区域内布局调整规划,要充分考虑本地人口分布、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制订我校总体规划、校园环境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
2.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确保我校环境改造工程全面展开的同时,分清轻重缓急,按照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可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优先顺序。优先解决好我校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3.严格标准,确保质量。严格按照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筑设计规范和学校校园总体规划进行中小学校园的环境改造,在确保安全、经济、实用和美观的前提下,争取达标。
4.履行程序、规范运行。实施中小学校园环境改造工程,要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政府采购程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工程审计制,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总体目标:我校将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改造,提升学校的校园文化品位,突出建筑文化特色(风格优雅,主色调突出),完善绿化美化配置,形成精品化、特色化的校园环境。
主要任务:从2010年开始,用5年左右时间对我校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改造。
三、“工程”实施的主要环节
(一)尽快完成学校校园总体规划的编制论证工作
实施中小学校园环境改造工程,主要依据校园总体规划和环境建设规划,我校将在2010年6月1日前完成校园总体规划和环境建设规划的编制论证工作,校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论证工作由当地教育局组织邀请设计单位、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进行论证。
(二)科学编制中小学校园环境改造工程实施规划
我校将根据国家实施的各项工程,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我校《校园环境改造工程2010—2012年三年规划》或《校园环境改造工程2010—2014年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中要明确完成校园建筑风格、主色调、校园绿化、美化、硬化、校园文化建设达到相关标准的时限和具体措施;明确资金筹措计划和具体措施。我校将在2010年6月1日前制定出3年或5年规划,并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上报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备案,纳入校舍安全工程档案一并管理。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实施全市中小学校园环境改造工程是市教育局在教育系统开展“管理·质量”年活动的重要举措,我校将切实重视起来,把这项工作列入开展的重点工作。我校成立由校长张利红任组长,副校长孙俊彦任副组长、学校其他班子成员任组员的组织机构。
五、建立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审核备案制度
学校的新建、改(扩)建项目必须依据规划进行建设,我校校园总体规划一经审定,不会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要经市教育局审批。
六、工程资金的筹措管理
我校校园环境改造工程所需资金,充分利用中央、省安排的各类项目资金(单体建筑)的基础上,以县级政府投入为主筹措解决。校园环境改造工程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纳入专项资金管理。
第三篇:西关小学美丽校园工程汇报材料
夏津西关小学“四专”工程创建汇报材料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夏津银城街道西关小学在充分尊重教师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让每位教师扬长补短,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教师个体职业特长为载体,服务教师的个性发展,形成教师的职业品质和特色,将教师个体的职业特长转化为学校发展的优势教育资源,以教师成长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德州市市级规范化学校,夏津县师德建设基地学校,德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一、加强组织建设,有序推进“四专”建设。
学校行政班子有这样一个共识:幽雅的人文环境,对教师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将文化建设上升到氛围育人的高度,学校领导对“四专”工程建设非常重视,成立了创建“四专”工程领导小组,校长王爱新同志任组长,将创建“四专”工程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创建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创建规划,细化学校四专教育内容和实践活动,做到组织、计划、人员、经费四落实;并经常行地召开行政例会,研究创建工作,避免建设的短视和盲目,形成全员共建的良好态势。
二、营建书香氛围,提升师德文化底蕴。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传承着文明,书籍蕴藏着力量。一直以来,“打造激情、营造书香、培养习惯,1
享受学习”坚定不移地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用阅读引领师生成长是我校不断超越的基石和梦想。
实施“富脑工程”,开展“读教育名著,做学习型教师”活动。根我校认真筹划,大力开展“读教育名著,做学习型教师”读书活动,以办公室为单位共计购买了80本书教育经典;一是教育经典书籍《一盏盏的灯》或者《万人迷教师养成宝典》;二是教师专业成长书籍《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或者《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三是名师成长书籍《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或者《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师》;四是教师励志书籍《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五是教育管理书籍《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或者《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或者《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说》。
三、发挥多渠道教育功能,“四专”教育深入人心。
1、避免形式主义,走过程,紧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注重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作为教师教育生活和个人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始终如一;将阅读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提高学习成效;将专业阅读和多元化阅读统一起来,注重提高综合素养。
2、经常积极主动参与以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为单位,开展读书交流会、课题研讨会、专题讨论会等交流研讨活动,教师之间开展学术沙龙活动,让各种思想在相互碰撞中擦出火花,从而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研讨的氛围。
3、促进深刻反思。坚持撰写教育随笔、读书笔记、案例反思等。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等活动,及时消化,及时反思,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实践智慧,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4、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坚持读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充分理解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
5、善于把自己融入一个共同的团体中,共同研究,深度沟通,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共同发展。组建西关小学教师成长博客群组。要求各年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头建立自己的成长博客,促进教育写作。
6、以读书演讲、心得交流、文化沙龙等形式为载体,切实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读名著、讲名著、用名著读书活动的开展,丰富教师文化底蕴,引领教师在求索中收获思想、调整心态、提升教师理论和专业水平,提升教师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培训的专项培训,使教师练就“内功”
四、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状况和现象,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是规章制度执行不力。通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和一个个荣誉的取得,老师们逐渐淡化了危机意识,老师间弥漫着小富即安的意识,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逐步淡化,整个队伍的战斗力与面貌不断在走下坡路,导致工作作风浮华不实,采取的措施不能落到实处。
二是师德考核没有落到实处。师德考核指标是一项“软指
标”,不便操作;学校可能会因为过分强调人性化管理和“和谐”,尽管考核也有一套制度,但形同虚设,考核评定时,个个优秀,人人满意,师德考核分数无多大差异。
三是教师容易迷失自我。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它包括教师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学习观、评价观等。教师的劳动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地学习政治,不断地提升政治思想素质。可有些老师认为政治学习没必要,不认真对待,老师在改革的大潮中容易迷失方向,随波逐流,价值取向扭曲,导致教育教学行为出现偏差,不愿吃苦,教学工作马虎应付,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把个人得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丧失了教师“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基本品质。
我们将借这次创建“四专”工程为契机,继续推进“四专”创建工作,将创建“四专”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学校改革发展大计之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充满无穷活力和魅力的西关学校,必将承载着近五
十载的深厚文化与历代教育人的梦想,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第四篇:西关中学课程实施方案
西关中学课程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和要求,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新课改实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充满活力的初中课程体系。把课改作为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博取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尽快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目标和任务
1、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恩纳管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研发课程资源,促进教学过程中素材性资源的开发与生成,不断更新数字化课程资源,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及管理机制。
4、改革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要形成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形成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记录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
5、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
三、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1、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姜涛
副组长:王家振
委员:郭宣娟李振峰李辉崔瑞林
职责:制定课程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新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
2、成立学科课程研究小组
语 文:组 长李丰香组 员:语文组成员
数 学:组 长韩光荣组 员:数学组成员
英 语:组 长徐丽丽组 员:英语组成员
政 史:组 长于慧娟组 员:政史组成员
李新岩
化 学、生物:组 长付文丽张素芹组 员:化学、生物组成员
物 理、地理:组 长仲香芹组 员:物理、地理组成员
体 艺:组 长陈宝玉张言林组 员:艺体组成员
职 责:探索与新课程适应的教学模式,研发课本课程,验证并完善各种评价制度、考试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
四、实施基本原则
1、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原则
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重点,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制度诸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努力形成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学生发展以及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新课程运行机制,做好分类指导和分步实施工作。
2、开拓创新与协调配合的原则
优化学校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学校课程资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相互之间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师资培训
1、培训原则和要求
初中新课程培训工作要严格贯彻“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努力使所有任课教师都得到有效的和学科培训。要将培训贯穿在整个课改实施过程中,并以校本研修为基础,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每位老师首轮培训不少于60学时。
2、培训主要内容和参考书目
学习新课改的目标与课程结构,转变旧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以及教学行为;重视教学管理制度;新课程的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各科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选读本学科一、二种主要杂志。
3、培训安排
全员培训阶段:第一阶段:读书、思考阶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第二阶段:实践研讨阶段,用新课程理念,人人实践、主动探索;第三阶段:汇报交流阶段,通过自评、互评,共同提高;第四阶段:自我总结阶段,记录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收获,订出下一步计划;第五阶段:学科细化阶段,按新课程要求具体落实,尽快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第六阶段:示范研讨阶段,通过示范研讨,加强交流,形成人人研究的氛围;第七阶段:总结表彰阶段,总结经验,表彰优秀。
4、培训评价
培训坚持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对所有培训教师要进行培训效果考核,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考核结果作为本学年和下一学年聘用的重要依据。
六、课程设置
1、初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设
初中阶段设置了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根据学校实际在初中设置选修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拓展类课程、艺体类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从制度、师资、内容、评价等系统管理措施上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落实,保证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类课程的正常开设。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网络技术,利用我校外语优势进行。
七、学生评价
1、体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要充分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评价要素,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2、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改变过去由教师单一评价学生的状况,充分听取学生、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多个评价主体的意见和建议,特别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能力。
3、体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要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主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作品(如作业、论文、心得体会、手工作品、录像),用以展示学生的努力、成就与进步,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成长。
4、体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要改变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做法。在评价方法中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调查、访谈、作业、成长记录、学习日记、情景测验、激励性的评语等质性评价公式评价学生,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
5、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行报告学制度,每学年一次,毕业前总评。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评价、任课老师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分别给出A、B、C、D四个等第,总计有18种结果,对18种结果加权分析后,再参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情况最终得出综合型评价等第。该等第将作为学生初中毕业和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八、课程管理
1.组织建构
学校建立以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的课程管理机制。学校设立课程指导委员会。学校委员会要提交课程设置的建议,送校长批准,才能执行。确定课程时,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初中三年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校长是学校课程的第一责任人,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过程。教师要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认真实施,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学生及其家长应有机会了解、参与评价学校课程,并提出改进建议,配合学校和教师完成课程改革任务。
2.成绩管理
初中生水平评价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学业水平评估包括学业考试和学业考查。
(1)学业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史(政治和历史合卷)。各科分值为语文130分、数学130分、外语120分(其中含听力测试2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政治100分、历史100分、生物100分。学生成绩按比例划分A、B、C、D四个等级。各考试科目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
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能力立意,增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的合理创造留有一定空间。
(2)学业考查:考查科目为:英语口语、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其中英语口语、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地理、生物设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他考查项目设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
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应当使用统一的学籍管理号,便于学生学习记录和查询。教务处应当每学期保存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学业考查等级以及其他评价结果(如学校或班主任推荐性评语、特长、成长记录袋等),将学生形成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
3.设立年级主任负责制。年级主任担负组织、协调、联络和沟通本年级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对全年级的教育、教学实行全管理;设立学科组长会员制,对本组课程教学的组织、备课、教师的教学安排等负责,同时还要负责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积极开展校本活动。
4.优化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切实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要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精神。提倡合作式合作、探究式学习、自主性学习。应当探索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使知识与培养能力齐全,培养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意识与方法;促进学生富有广泛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5.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九、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为保证初中课程的实施,要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合理有效使用机动教室、专用教室、阅览室、实验室、信息中心等资源,网络资源和外教资源;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十、保障机制
1.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积极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新课程顺利推广的必要基础和保障。教务处和教科室担负研究的具体组织、实施、服务、评价、管理等职责。要鼓励教师关注教育实际,积极研究教学实际问题;要逐步形成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改变以往课堂教学
评价偏重教师讲课技巧的做法,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强调教学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要重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为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专业化成长提供支持等。
2.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
3.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利用各种方式组织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把握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改善教育行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4.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通过橱窗、宣传板、家长会、新闻媒体等,广泛深入地宣传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标,获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良好环境。
第五篇:西关小学汇报材料
用心做教育
用汗做雨
定陶县西关小学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说她小,是因为她占地面积仅5亩,只不过是一所巴掌大的小学校,可就是这么一所小学校,却容纳了1118名莘莘学子。学生的人数和学校的占地面积形成了极大地反差。就是在这种人满为患的情况下,要求转学到这里就读的孩子家长络绎不绝,我们为这事整天是应接不暇,甚至不敢接打手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人们不禁要问,这所小学到底有什么特殊魅力吸引这么多的家长纷至而来呢?
一、抓常规管理,打造良好教育教学氛围
一个学校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亟待解决,可以说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行,一定要有章法,要拿出具体的制度,要制定出具体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学伊始,我就安排教务、政务、后勤、办公室、信息处、少先队制定出本学期的计划方案,并且在教职工大会上表态发言,这确实让中层领导们捏了一把汗,为此,他们在假期里查阅资料,借鉴外地的一些做法,根据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方案。我常说,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但一定要注意实效,形式主义要不得,我们做教育容不得半点花架子。所以,我们各口开展的工作都是富有成效的,每次活动,我们都留有图片,并附上记录。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不抓教学质量的学校不是一所好学校,这就像一个工厂一样,必须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为此,我们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像40分钟要质量,在德育方面,我们加强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经典诵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信息处负责的西关小学“小记者站”,让很多同学养成了认真观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涌现出一批西关小学的“小作家”,他们用笔和同龄人交流:谈理想,谈人生,谈感悟。。。留下了他们成长中的脚印。在每学期,我们西关小学都要出版一期《西关小学报》,里面有我们学校开展的活动信息记录,有老师的下水文,有孩子们的作文、书法和绘画,这一学期的校报上我们又开通了小灵通擂台赛------数学王国拾趣。每期报纸我们都免费赠送,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
二、养成良好习惯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经典诵读对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样重要,我校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每一个孩子都能诵读《弟子规》,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在每天上午的课间操活动前,孩子们都要齐诵《弟子规》。我校为了加强对学生渗透到锻炼,也让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更有成效,又增加了一套韵律操,为了养成孩子们自觉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身心得到发展。为了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我们把学校的墙壁、走廊、甚至厕所出口都张贴了图画:有榜样的力量、古代贤人故事、成语故事、励志故事等,在水龙头处我们张贴了“节约用水,浪费可耻”的环保宣传语,有“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的环保警示语等,最大限度地让孩子们时时处处都受到教育。孩子们也是受益匪浅的,其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卫生不仅做的好,保持也非常好,课间活动中,孩子们把座位放在课桌下,把书和文具放在指定的位置,既锻炼了孩子,又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戏曲特色文化教育,彰显了孩子们的个性,让孩子们找回了自信
二夹弦是我县的地方剧种,曾有过三进中南海的辉煌,在2008年12月,二夹弦剧种申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非遗申报的成功,迫切需要二夹弦戏曲后继有人,这与我们苦苦寻找的把校外资源引进校内一拍即合,我和侯艳丽团长商量: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让孩子们借助这个平台走上更高更大的舞台,我们应为孩子们的一生奠基。侯团长显然被我的一片真心打动了,当场决定把西关小学定为我县“二夹弦”培训基地。校外资源引进来了,如何利用校外资源就提上了日程,为此,我和校委会一般人制定了《校本特色课程实施方案》由各班班主任具体实施,时间是每天下午第四节课,其中周三下午安排了两节,要求各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校本课程。为了注重实效,校委会每学期都要安排班级才艺大展示,并邀请专家评委打分,对优秀的班级和老师进行表彰,这些举措大大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一些孩子发自肺腑的说道“每天下午的第四节课是我吗喜欢的课”,因为孩子们在这里找到了尊严,找回了自信,他们青春美丽的笑脸在绽放。
四、初出茅庐,牛刀小试,在社会上引起不同的反响
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加上二夹弦老师的耐心指导,我校宋歌、刘若娴、郝梦雪、费立坤四位小演员参与的《爱心家园》节目一举夺得全国“十艺节”大奖“群星奖”,这是我市在地方剧种中获得的最高奖项,沙向东副县长亲临现场祝贺,这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他们必将从这里走向人生更大更高的舞台。
为了展示校本特色课程教育的成果,我校每年都要举行“六一”艺术节,已连续举办五次,并且一年比一年好,今后还要继续举办下去,艺术节上,孩子们表演了戏曲、舞蹈、武术、合唱、朗诵、课本剧等,展现了孩子们青春靓丽的风采。在舞台上,孩子们莲花指一翘,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博得台下观众一阵喝彩,人们不由称赞,伴随着人们广泛的赞誉,我们西关小学的校长戏曲特色课程的名气也不胫而走,县领导张晖部长,周部长,沙向东副县长,县协副主席田同修同志先后到我校指导校本特色课程工作,对我校的特色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今年开展的“第一书记”下基层全区小学校长培训过程中,有一百多位外县区小学校长在定陶培训,他们慕名来到我校要亲眼看一看我校的特色戏曲文化,看后,他们感慨万千:真没有想到,这样一所小学校校本课程戏曲特色文化开展的如此扎实,丈八丘小学的董校长赞叹到:“这真是小学校办大教育。”为了孩子们成长,对教育的孜孜追求将是无止境的。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挺起胸膛,拥有自信,让他们仰起阳光的笑脸,这就需要我们永远用心做教育,用汗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