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课题研究为引领 全面建构有效课堂.汇报doc
以实验项目为引领 全面建构有效课堂
王兰庄中学
自09年我校承担省基础教改综合实验项目区级子课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与研究,已经两年了,通过推行“学案导学、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对双有效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实践积累。以下分三个方面汇报:
一、通过有效教学对我校课堂的分析
反思我校课堂教学存在三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长期以来,教师对课堂效率有所认识,但缺少行动,所谓应试心理(应试教育与有效课堂并不矛盾),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教与学脱节,重教法,轻学法,教学目标指向单一,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提高教学成绩的主要做法仍是游弋于“题海”之中,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二是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有了理念触动,教学方式显性改变了一些,但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下来,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现在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三是对教材处理的困惑,课堂模式改变后,老师们明显感到课时不够用,教学任务完不成。
我们认为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不但拥有有效教学的理论,还应改变教学策略,在转变模式的同时,探索课堂各个环节的有效设置。三个学期来,我校“学案导学,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探索,也符合学期初教研室提出的对导学案使用。
二、实验研究的具体做法
1、引进理论,加强学习。
从实验项目确立开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教学相关理论的学习,从领导到教师统一布置学习任务和内容,统一学习时间,单周例会领导培训辅导,双周“一师一讲”说反思讲示例,把校本教研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相结合,使全体教师能在短时间内对有效教学形成初步认识。通过每学期读书报告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广泛借鉴已有的经验和理论,如杨思、东庐等名校先进的教学理念,为课堂模式推行和导学案使用打基础,解决问题。
2、坚守校本,以人为本。
在“三段式”教研模式引领下,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建设。本着务实求新的态度,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每次教研活动要做到有内容,有主题、有总结。教研组两个星期活动一次,以集体备课、课例研讨和专题性教研活动为主要形式和内容,开展对教材、教法、学法的实践研究,不断优化学科模式和导学案使用。
为了拓展校本教研的瓶颈,丰富教研形式和内容,自上学年我们推出录像课教研,一是回放本校教师的录像课,达到自我审视的镜像作用,可以临场对具体问题进行点评;二是买光盘或网络下载名校名师的课堂实录,克服条件局限,实现零距离学习观摩,开拓视野,提高教研实效。积极构建校际教研平台,先后与南孙、黄各庄、黑沿子中学举行教学联谊活动,在合作中共同提高,融合促进,取长补短。在教研室的协调下,多次请实验学校、银丰学校的区级能手为我校送课,为本校教研引入活水。
3、骨干引领,同课异构。
我校有1名区级骨干教师2名教学能手和8名校级骨干教师,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实验研究的质量,由这些教师作为实验组成员,上实验引路课,将各学科的有效教学行为设计运用到实践中,用具体的课例进行验证。每位教师都根据教研主题选定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在集体备课上说课,阐述自己的设计,组内成员围绕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共同探讨,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对个人初备设计的难点、焦点问题进行“说辩”,在“说辩”中达成共识,从而提高了课堂预设的有效性。
4、多元评价,提高效率。
转变对教学策略、教师、学生的评价。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成为师生情感交流、信息交流的地方。很多学生学习习惯差,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较弱,课堂教学变“集体教学、个体学习”为“个性教学、合作学习”,变“目标单维”为“目标三维”。致力于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案导学、规范使用。
导学案必须按课时设计,学案不能代替教案,主备人必须提前一周完成导学案,授课时必须严格按照导学案执行;导学案设计,但必须符合课程标准,体现学生探究环节;上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导学案设计必须考虑课堂容量,避免容量过大,无法完成。
6、公开课制度。
为了使我们的实验研究服务于教学,避免教研与教学工作脱节,我们制定开展了学校、年级组和教研组三级公开课制度。在三阶段校本教研过程中,每位教师都要上公开课,课后集体分析诊断,对课堂有效性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重过程管理,坚持每两个月一次的例会制度,总结阶段问题,不断调整实验方案。坚持围绕“有效课堂教学”开展教学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上两节公开课,设计一篇优秀导学案,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撰写一篇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案例或论文。
7、领导深入课堂,参与实践。
除李校长外,中层领导都要任课,主抓一个学科的教研,与教师一起研究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教师分担困难,解决问题,做好服务,不能外行指挥内行,让管理的重点聚焦到有效课堂教学上。学期领导推门听课不少于50节,听后必须点评指导,学习笔记不少于10000字。
8、强化常规、狠抓过程
教学管理突出“五抓”:抓备课——加强集体备课,备课要突出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和突破方法,体现与学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抓上课——必须符合学校课堂模式,规范使用导学案,体现学生主体探究过程;抓作业——要求批改作业做到针对性强,适量、及时、规范;抓辅导——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不但对优生的辅导,更主要是学困生的辅导,倪补两极分化的问题;抓质量:两周单元一月考制度,年级主任和主管领导对命题审核,严把检测关。
加强过程管理的同时也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学期考核挂钩。
三、阶段成果与反思
1、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理念提高了认识。随着实验研究的展开,教师对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真正认识到: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是教师通过什么手段让学生获取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达到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2、有效课堂教学行为设计初步成型。教学策略主要设计五个环节:课前投入,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建构主体探究过程,知识整理归纳、知识应用与检测。
3探索学生星级小组评价方法改变课堂学习评价,并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强化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4、部分教师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成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学科教师只有一名,缺乏合作意识和途径。
5、我校处于翻建合并前期,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对开展研究所需的经费投入不足,缺少应有的现代教学设施,图书馆藏也不能满足教师查阅资料的需求。
我校研究行为处于初级阶段,做法不够科学严谨,不妥之处希望各位领导教师批评指正。
王兰庄中学
2011.12.16
第二篇:以课题研究引领校本培训向纵深发展
以课题研究引领校本培训向纵深发展
澧县地处湘西北,是一个有90余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虽然在省内位置偏远,经济也欠发达,但自古即有尊师重教、崇尚斯文的优良传统,教育基础一直很好。目前,全县有中小学187所,在校中小学生67446人,在职教师6776人。澧县教育局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教师培训工作,1996年,澧县教师进修学校被确定为全省“微格教学”试点单位。本世纪初,为全面提高本县教师的素质,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二一三三”工程,用了三年的时间对全县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普通话和教学技能培训与测试。2000年1月19日—21日,“湖南省200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湖南省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协作会议”以澧县教师进修学校为现场同时在澧县举行。近些年来,澧县围绕建设教育强县目标,立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创建人民满意学校、争当人民满意教师,一直把教育科研当作提升教育内涵的着力点,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大力推进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教师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育效果初步显现。2010年高考,我县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市乃至全省领先水平,澧县一中的高考指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有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小学、初中等学业水平检测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0年10月,全省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会暨成果观摩会在我县召开。以上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得益于教师水平的整体提升,这其中课题研究引领校本培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一、统一思想认识,组织课题申报
课题研究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主要途径。我县教育局对此十分重视,一直以来,县教育局以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学研究室为主要研训基地,组织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课题申报和研究工作,涌现出来一批成效显著的研 1
训单位和研训队伍。“十·五”期间,由我县二中承担的课题《普通高中自能发展研究》,获得省级评选一等奖;县六中承担的《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合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小渡口镇中学承担的《社区环境对小学生心态影响的研究》,也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县教师进修学校参与或承担的课题“现代活动教学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自我教育与学生素质全面协同自主发展》、《区域性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保障机制研究》等研究课题获得省市一、二等奖。“十一·五”期间,澧县的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比“十·五”期间又上一层台阶,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6项,市级课题10项,县级课题38项,其中由澧县一中申报的课题《以优良的学校文化基因引领普高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立项为教育部重点课题,这是县级中学中独立承担的为数较少的国家级研究课题;由澧县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的教师教育科研课题《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被省确定为十个重点资助师训课题之一;还有九个课题被省规划办立项为湖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其中三项为资助课题。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提升了澧县教育的品味与质量,扩大了澧县教育的影响,也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2005年,澧县教师进修学校首批被确定为全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2007和2009年,澧县教育局教研室两次被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选为课题管理先进单位;2008年,澧县二中被省规划办确立为湖南省首批教育科学学科研究基地;2009年,澧县一中首批进入教育部300所特色高中建设示范校。前不久传来消息,我县澧阳镇实验小学的课题《快乐体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研究》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二等奖,填写了我市国家级奖项的空白。
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关键是要看到它们的价值,对此,县教育局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作为基础教育课题,它的引领价值主要体现在 2
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引领我县的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二是可以整体提高我县教师的科研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三是可以提升我县教育科研层次,通过教育科研形成的名教师、名学校,可以增强我县教育科研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扩大我县教育科研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这是对基础教育的社会效益性引领。基于这三点认识,我们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下大力气抓好课题研究,特别是抓好国家级和省级的课题研究。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抓宣传发动。对于省级以上的教育科学课题,在一部分学校校长和教师中还存在两种模糊的认识:第一,认为课题级别越高越难,基层学校没有科研力量保证,难得搞;第二,课题级别越高理论性越强,与一线教育教学具体实践的距离就越远,没必要搞。这两种模糊认识的根源,就在于这部分学校和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高级别课题研究的价值,缺乏高级别课题研究的信心和决心。所以,我们的宣传发动,就是从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对基础教育的价值着手,让校长和教师明白,做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的三大引领价值,以课题的价值激励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让学校和教师从想做而又怕做课题变为想做而又敢做课题。
二抓政策导向。为了让学校和教师把课题研究真正开展起来,从本世纪初开始,我们便在全县明确提出了“校校有课题,人人做科研”的口号,要求教师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抓住问题进行探究和反思,并在实践中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我们把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了有效对接,使教师们感到做课题不难,而且很有价值。从2006年开始,我们把课题研究纳入到校本培训的检查评估之中,并作为学校工作的评估标准,按照承担课题的级别和课题研究质量的高低,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不同的评估。我们还对课题研究实行专项奖励,凡承担的各级课题,根据不同的层次给予专项研究经费。对参与课题研究的主持人和主要研究教师,在绩效考核、评先 3
评岗、职称晋级中都设立了专项指标。我们不仅要让学校和教师,看到课题研究的社会价值,还要让他们看到这项工作的个人利益。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两者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励了学校和教师的课题研究热情,在全县掀起了一个课题研究高潮。
三抓选题指导。在县一级的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选题是关键。我们要求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研室联合抓好学校的课题申报工作,并做好相关的指导。不仅要把握课题的宽度,还要注重课题的指向,更要注重课题的特色。2008年,澧县三中向省规划办申报的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自育能力培养研究”,就是在湖南师大郑和钧教授的自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农村薄弱高中的学生特点和教育需要进行选题的。课题报上去,受到省规划办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得到成功立项。我县双龙乡中心小学,地处偏远山乡,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家庭教育方式普遍比较落后和简单,他们便选了“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研究”这个课题。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现实意义大,因而有研究价值,省规划办也就立项了。上面两个课题开题时,省教科院的领导对它们的选题都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表扬。
四是抓课题培养。教师研究课题的能力和水平主要是培养出来的。我们支持和鼓励学校与教师进行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但我们也主张课题申报和课题研究的渐进性。先把学校和教师放在校级、县级或市级课题中,让他们在比较低端的课题里面,积累研究的理论素养,积累对问题的敏感和把握能力,通过积累来夯实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的基础和条件。没有从事过县、市级课题研究的学校和教师,原则上是不允许申报省级和国家级课题的。
正是我们注意做好了宣传发动、政策导向、选题指导和课题培养工作,所以澧县国家级、省级课题的申报数量和立项数量才有保证,课题立项之后,研究的过程也才扎实,研究的效果也才好。
二、强化课题指导,提高研究质量
课题研究,层次高、要求严,不加强管理不行。也只有加强了管理,才能保证课题研究过程的规范、有序,保证课题研究完成预期的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我县申报的课题较多,县教育局党委对课题的管理十分重视,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制度的建立与落实。为了管好各种课题,我们主要制定了三个制度:一是课题的培养与申报制度;二是课题研究制度;三是课题督查与评估制度。对课题的督查与评估制度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评估。
二抓队伍建设和骨干作用发挥。我县在教育科研中重点抓了两支队伍,一支是课题管理和指导队伍。为了抓好这支队伍,2007年年初,教育局党委专门面向全县公开招聘了专职的理论教研员,县教师进修学校原教科室主任、教育心理学高级讲师叶明双同志应聘为理论教研员,并从2007年开始,实行教研员的集中业务学习与下校蹲点制度,提高了教研员的课题指导与服务能力。县教师进修学校结合教师培训的有利条件在学校开办的校长培训班、教导主任和教科室主任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培训班等班中开设了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课程,并重点选拔一批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加以培养。我们还把全县学识水平相对较高、课题研究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集中起来,组成澧县课题研究专家指导团队,深入课题学校,对教师进行指导。县教师进修学校原教科室主任、特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铮传长期致力于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经常深入基层学校开展课题研究专题讲座,虽然现已退休,但在课题指导方面任然兢兢业业。另一支是课题研究的骨干队伍。课题研究除了教师的全员参与外,还需要一批研究骨干来发挥引领作用。为了抓好这支队伍,我县一是给学习机会。包括外派学习和县域交流,同时提供网上学习的平台。二是给研究任务。对课题骨干教师,除了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之外,还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其它热点问题给他们,让他们研究,既充分发挥 5
他们的才干与作用,同时也促进他们进一步成长。三是给展示平台。县教育局每年暑假举办一次 “县域教育发展论坛”,在每次论坛上都安排在教育科研中取得突出成绩的课题主持人和主研教师交流他们的研究体会和成果。我县还以县教育学会为依托,按照学科类别,在全县范围内成立了九个教育科研联组,每个科研联组每学期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典型发言。同时,我县还在自己主办的教师内部刊物《澧县师训》、《澧县教研》中开辟了“课题研究”专栏,为教师创建研究成果交流与展示的机会。现在,澧县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已经形成了一支精干稳定的,有思想、有经验、善于行动、善于总结的骨干教师队伍,这支队伍随着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还在不断壮大。
三抓对课题的动态跟踪。县教育局每年都安排相关的师训人员、教研员参与到各个学校承担的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中去,和课题组的老师们一起研究、一起实践、一起反思、一起总结。师训人员和教研员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协助课题主持人把握好课题研究过程的动态发展。事实证明,县进修学校和县教研室主动把自己的工作职能下移到学校,在做课题中去管课题,对于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的管理,是非常有效的。
三、加强效果推广,促进校本教研
县教育局对课题研究的效果推广十分重视,除在“十五”和“十一.五”等开局之年制定出详细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规划之外,每年都安排进行一次大型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检查,并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现场会,县教育局连续举办了县域教育发展校长论坛三届,论坛已逐步从校长向教师开放。这些举措较好地促进了全县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全面开展,也对我县教育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不仅来自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更来自于 6
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实效。课题研究只有回归于教育教学实践,它才能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我县一直十分注重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在如何通过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全面带动和促进全县中小学校本培训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想了不少办法。今年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县教育局从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教育局组织人事股和县教学研究室抽调部分人员,分两组对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进行了督查,并对各校校本培训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每个学校都安排了半天的时间,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各校校本培训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地打分,并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在籍、在岗人员参加校本培训情况进行了学时认定,总的情况反映很好,全县涌现出了一批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澧县一中在课题研究方面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从人员、经费、时间等方面优先予以保证,不仅承担的课题研究项目多,而且承担的课题研究级别高,多项课题获得省市奖励,课题研究工作地有效开展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连续多年创新高,处于省市同类学校前列,今年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澧阳镇实验小学作为我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和一所全新的实验小学,在校本培训和课题研究方面效果特别突出,不仅为我县教师培训和小学校长培训提供实践平台,而且还多次承担省市县师训会议现场,该校先后承担、参与了16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并有多项课题研究在省市获奖,今年年底,课题《快乐体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研究》又获得国家级荣誉,给我县、我市课题研究工作又添新光。澧县双龙乡中心完小,地处澧县东北丘陵地区,学校规模不大,办学条件比较差,教师的平均年龄接近50岁。可是这所学校的校长胡生平同志,在困难面前有着满腔的教育科研热情,带领全校教师,以省规划课题《家庭教育方式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作 7
为依托,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做得扎实,也做得很有成绩。去年上半年,我县召开全县校本教研经验交流会,教育局向全县各中小学全面推介了双龙乡中心小学的研究实绩和经验,面前全县农村学校都在推广他们家校合作、共同育人的工作经验。
在区域推进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把眼光投向我们自己的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上。对待别人的课题研究成果,只要有价值,我们就学习、就应用、就推广。前些年,我们参与并引进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胡重光教授的活动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县中小学积极开展活动教学的尝试与实践,老师们通过实践和反思,认识到了《活动教学》的意义,学到了活动教学的方法,大大优化了我县课堂教学的结构。从去年开始,我们又在全县积极倡导并推广刘济远教授的《本色作文导写》研究成果,为了突出实效,县教育局连续两年举行了全县型的本色作文导写的教学竞赛,通过应用推广,我们的教学还真正还原了学生习作主体的生命本色、习作内容的生活本色和习作形式的自然本色。
总之,我们在做课题研究中尝到了甜头,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品味,而且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全县教师的整体素质,更重要地市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我们决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更不是为了沽名钓誉,我们的宗旨是促进区域教育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本文作者:樊希玉 皮修锡 陈德英
《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教育改革与 科学教育》
2011.8
第三篇: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
以教学常规为载体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
临渭区三张镇中心小学
校本研修,是学校教学业务工作的核心,更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走向了常规化。学校紧紧围绕教学常规搞调研,积极开展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快乐学习为目标,根植于学校常规工作,使教学、调研等工作环环相扣,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力的促进学校教研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一、强化备课管理和培训
(一)研读新课程标准
如果说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标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研读课程标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用课程标准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把脉。为此,我们组织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学习新课程标准,熟悉三个学段知识之间的衔接,掌握每个学段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每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为在授课中有效地把握教材深浅提供保障。
(二)研读教材
教材是完成课程标准的工具。北师大版教材与以往的教材不同,更多地呈现出了开放性的课程内容。如何才能更好的应用好教材呢?如何才能更好的挖掘教材的内涵?为此我们组织教师细读当前所教年级教材,吃透教材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和处理,能够就全册内容特点书写高质量的教材分析,掌握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写出整册和单元性教学计划。
(三)备课能力的研修
1、通过过程并不复杂的备课能力研修。
裸备——交流、思考——查阅资料、充实备课——小组交流,完善备课。
教师知其不足,才能对症下药,通过一定途径提高自己。
2、同题异构。
不同教师面对同一课题,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文本解读,从而构建出差异教学,然后分别执教,请同伴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反,从而琢磨同一教学设计在课堂实现上的差异,以获得更深刻的教学经验,形成操作性强,使用方便的的教学设计。
3加强成熟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语文“六环五步”、数学“四环”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探究。按照中心校统一要求,我校给教师配备了“六环五步”、和 “四环”模式教案,切实引导教师认真研读,切合自己实际及时修改,以简单、规范地应用和方便实用的操作,切实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课堂掌控能力。
4、教导处和教研中心加强教学设计的检查与评价。
学校教导处及时对同志的教学设计进行检查,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加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评价,以提高教学效果。
5、定期进行优秀教案收集与奖评工作。
通过定期的优秀教案收集,以鼓励优秀,形成竞争,从而整合优秀资源,达到共享的目的。
二、落实课堂教学过程
(一)公开课
1、用“合作诊治”研究法,开展公开课课前“磨课”活动,通过磨课活动,解读教材和课标。
2、有针对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巧,加强教学目标落实,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习惯养成。
3、用比较研究法,开展“同题异构”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校一公开课为契机,从细节入手,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以规范教师上课行为,已达到唤醒教师自觉研究意识的目的。
(二)加强教学目标确定与落实。
本学期,为提高大家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多次开展“议标—调标—试标—测标—定标”的教学目标确定训练,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加强语文“六环五步”、数学“四环”教学模式的探究,切实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课堂掌控能力。多次组织专家报告的形式培训语文“六环五步”、数学“四环”教学模式的操作,并印制成熟教案供大家参考,以规范上课,使得课堂阵地有效落实。努力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结合优质课展示及时总结提高,以此促进了新课程课堂教学,形成了我校特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果。我校薛荣歌老师、张鸽老师的“六环五步瓢饮式”多篇教学设计获奖,被选中汇编成教案,全区交流。
(四)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加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评价,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四轮”听评课活动
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我校提出了“四轮”听评课活动。四轮即“展、示、提、汇”。“展”是第一轮,即“公开展示课活动”;由我校中青年教师每人准备一节课,内容自选,以赛教的形式进行,组内评出优胜者。“示”是第二轮,即示范课,由各组第一轮推出的教学优胜者在集体研讨的前提下,进行全校示范教学,展示一节优质课。“提”是第三轮,指的是提高汇报课,由语数组安排一名教学艺术相对薄弱的教师,先由个人备课,再进行集体备课,共同订正后,该同志组织一节展示课,由组内同志共同评议,进一步提高教师个人教学艺术。“汇”是第四轮,我校要求30岁以上的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展示一节汇报课,通过汇报课,展示自己一学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上的收获,进行“高效课堂”的有效探索。这样通过精心备课—集体研讨—认真上课—反思总结,形成课堂教学的一个完整体系,经过这样的听评课活动,老师们不怕上公开课了,明确了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喜爱的,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极大地更新了老师的教学理念,增加老师的知识储备,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
三、课题研究初显成果
(一)思路清晰,认识明确
我校申报的区级重点课题《小学生常见的计算错误、原因及对策研究》获批立项,课题组成员积极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资料搜集工作,再此基础上对学生计算错误进行归类,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语文组的课题是《以读促写、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是这样做的:1.认真研读教材,自主备课时有意识地确定好课文的读写(说)结合点。2.将精彩说话集和优秀的练笔集集中展示,并在班级中的交流。通过互评互阅,让孩子共享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写(说)出更多的好片段。课题研究的过程是艰难的,课题组成员经历了刚开始的茫然,没有思路;在课题主持人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课题组成员思考、讨论,最终明确了研究的方向,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经过尝试研究,老师们的观念改变了,思路清晰了,认识明确了,不再认为课题研究是专家的事,与自己无关。
(二)“说课标、说教材” 获益多多
为进一步使我校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更好地提高掌握教材和使用教材的能力,我们按照上级安排,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多次参加“说课标说教材”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课标,并进行说课标活动,全体教师参与,并写出了相关的说课标说教材文字稿,张鸽老师更是做出了知识树这样的课件。这项活动的开展,老师们从中获益多多,真正把握了课堂教学的方向。
(三)集体备课,碰撞智慧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有效的集体备课是融合集体智慧,提高备课质量,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我校在开学初统一安排各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在自身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定时间、定内容,使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同时坚持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每位教研组长每月对本组教师至少随堂听课一次,及时反馈交流,在交流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四)研修形式多样化 教师以参加课题研究活动为主,以个人自主研修为辅,校本研修活动安排包含以下内容:
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构、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结对互助、教研活动、教学竞赛。
总之,我们目前对校本研修的尝试还处于粗浅的探索认识阶段,要深化我们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理论,再用理论指导我们实践、深化我们的研修,还有待于我们持之以恒积极坚持探索,希望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发展的方向,为我校出谋划策,力促我们茁壮成长。
三张镇中心小学
2013-10-20
第四篇:以课题研究引领促学校特色发展
以课题研究引领 促学校特色发展
[日期:2014-10-20]
来源:《丰台教育》 作者:丰台一小 殷楠、张红英
[字体:大 中 小]
学校科研工作秉持科研先导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以校本科研培训为主线。学校坚持以机制建设为重点,加强课题实施过程的指导与监督,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制度保障,加强学校科研工作管理
(一)加强领导,健全学校科研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初讨论学校的科研计划,并将科研计划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安排之中。学校明确副校长负责科研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都有负责的科研课题。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都明确了一名业务组长负责科研工作,为学校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学校课题研究进行分层管理:对区级及以上课题,每学年在学校做一次研讨活动。过程中课题组定期展开课题负责人交流,了解并调控课题研究;校级课题实行干部分块(按管辖组别相应负责)引导监督管理。
(二)依靠制度,保证学校科研顺利开展
学校制定了《丰台一小科研工作制度》、《丰台一小教研室组织机构名单及科研室职责》、《丰台一小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意见》、《科研工作管理手册》等相关的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教师个人获奖均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之中,作为奖励的项目之一,保证了学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教师们的科研积极性。
(三)拓展渠道,促进学校科研开展
建立研究档案。学校给课题负责人配发了档案盒。按照科研计划总结、教师的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搜集、课题研究成果的汇集、科研工作记录等几方面规范文本随时归档入盒,并不断进行增补和充实。
开展研讨活动。学校每学期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究活动。研讨、交流活动是教师思想碰撞,科研信息共享,提高教师认识,是进行科研培训的重要渠道。因此,近三年来,我校抓住科研课题研讨活动的契机,宣传普及教育理论,推广科研成果,不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学校先后组织多次市、区、校级研讨活动。
教学开放活动。学校坚持课题引领—合作研究—共同发展的教研方式,每学期都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开放课活动,即教学研究向组内教师开放,向全校教师开放,向家长开放。结合研究课题,选择教学内容,确定研究课。在研究主题的带动下,组内教师共同合作研究。同时,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及时发布信息,以便更多的教师能够根据研究需求,及时参与,共同研究。这样的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信息沟通,扩大了信息容量,增强教师间情感交流,形成了学校浓厚的研究氛围。
二、用课题引领,全面推进公民教育进程
(一)构建具有公民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针对学生特点,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构建了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校本课程体系(如下图),倾力打造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
1.显性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我们积极挖掘学校、教师、社会资源,为学生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在选择中懂得珍视,并付诸行动,逐渐形成独立、自主、自律、持之以恒的个性品质。我们开设了选修类校本课程。
经过学生选报与教师选择的双选方式,最终确定了热带观赏鱼养殖、建筑模型、十字绣、数码摄影、小学生急救、英语戏剧表演、篮球、学习心理辅导、趣味语文等58门校本选修课程。
在学生通过选课单进行选课时,学生慎重地写下了选择的顺序,这种体验、这种感悟的价值可能会远远大于孩子在选修课上所学知识与技能对他的影响。有了选择的经历,孩子才会懂得选择的重要,才会面对问题做出慎重的思考,独立的人格以及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才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
同样,教师自己设计的课程也经历了被学生选择或教师选择录取学生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对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目标及内容怎样贴近学生实际)及怎样宣传课程等相关感悟。这也是教师经历的一种选择,教师的感悟为后续课程如何更好的设计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这也为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2.隐性课程:包含每月一节、典礼仪式、主题活动等,这些活动按照课程开发的方式,进行细致安排,以便更好的发挥校园活动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修正自己的行为,建立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素养。
① 学校开展每月一节活动:
结合学校和市区开展的活动,每月组织一项主题节活动。活动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但总的原则是为学生搭建自主参与、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们在活动展示中找到自信,快乐成长,发展其公民素养。
② 利用开学典礼、每周升旗活动,渗透公民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③ 以课题研究为带动,通过主题活动,拓宽公民教育的途径。
学做志愿者活动:2011年1月我校成为“学做志愿者”小学生志愿者手册实验项目的实验校。借助这一实验项目引导学生传承志愿精神,争做“六小”公民。通过一系列志愿活动,同学们理解了什么是志愿者?志愿精神有哪些?如何做一个校园志愿者?“我参与我快乐”“我奉献 我快乐”这是同学们参与活动后真实的感受。同学们的公民素养在活动中逐步提升。学做志愿者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拓宽了我校的公民教育的途径。
学校在教师中开展《讲述我和学生间故事》的活动,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关注学生成长中公民素养的培养与建立。渐渐地公民教育的理念已经在教师心中扎根,并对教师的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探索具有公民教育内涵的课堂教学方式
学校以《创“互动课堂”,探索具有公民教育内涵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为引领,开展全员性的课堂教学研究,经历了全员学习研讨,初步理解互动——人人课堂实践,研究中感悟互动——教研组展示交流,呈现研究成果——分层梳理提升,分享研究智慧的四个研究阶段后,初步梳理清晰了公民教育内涵的课堂教学内涵。我们公民教育内涵课堂倡导的是“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共同提升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互动应在教师教学的重点上、在学生学习的障碍点上、在学生思维的创新点上。初步形成六种互动课堂的策略,初步明确了互动课堂的特征:放、引、悟、效。
这样的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明显改变。教师从关注知识向关注学生转变,加强了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精神状态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
(三)完善具有公民教育特点的学校评价方案
在学校大课题《丰台一小实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子课题《构建多元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师生公民素养的研究》,围绕学校提出的公民教育核心价值追求:主动参与、学会尊重、勇担责任,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建立民主意识。坚持民主与公平的原则的基础上,对学校的一日生活制度评比进行了调整。由百分制的评比改为等级制的评比,特别是对优级的评定也放宽了尺度,这一改变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的尊重。由学生检查评价改为教师抽查为主,校园志愿者提醒为辅,体现了评价的目的不在结果,而在于学生行为的真正改善。由公布评价结果改为公示评价过程,用贴笑脸、哭脸的方式把每周检查的结果在班级门上公布出来,体现出评价结果对学生行为的导引作用,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立足实际,使规则意识落实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规则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所有规范都是对权利和义务的约定。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讨论问题时,发言要按次序进行,不无理地打断别人的发言;平常与人交往,要遵守文明礼仪;遵守自然义务,当别人需要时给予帮助等等,都是在执行一种规范,都是公民精神和公民素养的重要体现。通过48字歌,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制定了课堂常规要求,用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校园内的通道画上分界线,引导学生上下学,靠右行走,让学生从小懂得遵守秩序„„学生的规则意识通过这样细微的要求得以落实的。
注重反思,引导学生形成自律自主的人格。通过成长日记,引导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建构标准形成符合集体价值标准的公民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行为。学校以《丰台一小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大课题统领互动课堂的教育及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及评价方面的子课题研究,引领着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特色。课题的引领融入管理,即学校的管理也正融以科研的方式进行着。
其实无论是学校整体的计划、总结,还是分层面的德育、教学、科研、科技、美育等分项总结均是遵循此思路进行的。是以一种科研的思维在引领着学校的发展,以科研的方式在伴随着学校的管理,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营造校本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促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以科研为带动,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学校以市级课题《丰台一小实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统领学校整体工作,除此以外还开展了2项全国课题,6项市级项课题,12项区级课题的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既有学校大课题引领研究的、也有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中型课题和教师个体研究的小课题。各层面课题均源自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协同开展研究,与教育教学自然相融,探寻有效的策略,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工作实效性,深化学校的发展。
在教学研究中,各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合作研究的方式,带领课题组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回顾我们所走过的研究之路,是在“反思——改进——完善——反思„„”的过程中前行的。学校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组织召开了教学分析会,旨在结合教学检测情况,准确查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确立研究课题,组成研究小组,开展相应的研究活动,力求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来解决我们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做检测分析的过程大致经历分析数据——反思教学——抓主要问题——调整教学几个环节,这即是教师进行有效的判断与分析的过程,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寻找教师教学方面的不足,寻找研究点,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的主题,在实际教学中在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展开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学与科研自然相融为一体,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
(二)创造良好科研条件,促教师队伍梯队发展
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学校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各类培训。
请进来:学校先后聘请丰台分院骨干教师工作室的朱滇生、李依萍、刘大凤等特级教师到我校指导工作。聘请特级教师刘德武来校指导教学;学校聘请丁榕老师、余雅风教授、张红教授、张梅玲教授等多位专家做了专题培训。
走出去:学校注重教师的培养,先后组织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培训,学校选送教师分别参加了组长行动研究学习、新课程下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的培训学习,以及国学、国际理解项目和校园电视台的相关人员的不同培训,以及同国际友好校间的交流培训。通过培训老师们打开了视野,感悟教育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和思路,不同程度的提升了教师的素养,为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自我培训:学校充分利用校内的优质资源,以科研的思维方式开展教师的分层培养,开展了相应的自我培训活动。
(三)抓课题研究,提高研究能力
1.积极立项,明确研究方向。学校引导教师结合教学中问题,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市区校级骨干教师根据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专题,积极参加市区级课题申报,现有国家级课题2项、北京市课题7项,丰台区共有37人申报相关课题32项,涉及了11门学科。经丰台区科研所审批,有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11项,其余为校级课题。
“十二五”二次课题又有3项市级课题、46项区级课题进行了申报。
⒉ 注重实效,开展活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各课题组负责人进行定期课题研究培训,定期进行交流与研讨,充分发挥课题组主持人的引领作用,推动学科组研究的不断深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⒊ 总结成果,发挥作用。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研究,各课题都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适时地在不同范围内进行推广。
第五篇:以机关文化建设为引领 全面推进机关党建工作
以机关文化建设为引领
全面推进机关党建工作
**县县直机关工委联系指导7个系统党工委,下辖3个党委、25个党总支、64个党支部,党员4726名。
近年来,围绕**文化大县的特点,坚持以“四个三”为系统工程的机关文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机关党建呈现出了文化引领、党建聚力、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良好态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强化三项教育,培育机关精神文化
县直工委坚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目标,把机关精神文化的培养和塑造、机关干部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贯穿在机关党建的全过程。
(一)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用高尚的情操武装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建设高素质机关干部的关键。为深化学习教育效果,2013年、2014年组织开展以“释放正能量,共筑**梦”、“践行群众路线,真情服务群众”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聘请省委党校党建研究室副主任崔建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关于党的指导思想”培训,邀请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田应奎对县直机关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做了“学习贯彻十八大重要精神—经济形势改革报告会”,举办了“共产党员的中国梦”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特别是经过层层推荐,严格审核,评选出交警大队雷绍英、史朝冠、城乡供水公司张平等焦裕录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让机关全体党员学有榜样,行有标杆,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营造浓厚的机关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
(二)抓好根本宗旨教育,用先进的理念带动人。围绕机关建设目标、管理理念、服务精神等方面的要求,在机关开展“机关文化理念是什么”专题大讨论,县直机关70多个部门均总结、提炼出了符合行业特点、富有时代特征、体现部门特色的机关精神和文化理念,作为本单位干部职工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并在机关醒目位置公示。同时,各单位干部职工结合岗位实际,确定了各自的人生格言。如:广播电视台党总支
“责任·创造”,晋韵文化有限公司党支部“精艺·传承”等,通过确定、践行这些理念和格言,引领机关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抓好廉洁从政教育,用形象的教育感化人。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我们成立了**县廉政文化研究会,将**县衙景点开辟为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古文化传播基地,机关干部人手一本《解读**古县衙的廉政文化》宣传手册。基地建成以来,除新提拔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到县衙接受一次生动的廉政教育外,每年组织近千名公职人员利用“七一”等节假日到县衙参加廉政主题教育,通过现场听解说员讲廉,亲民堂前集体宣廉,事后撰写心得体会表廉等形式的宣教活动,有力推动了廉政**建设。2013年组织200多名党务干部赴武乡八路军纪念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014年组织140名入党积极分子赴**监狱进行警示教育,连续两年组织廉政法规知识竞赛,新颖的廉政教育手段和廉政体验活动,使县直机关廉政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
二、突出三个重点,培育机关团队文化
结合机关实际,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以培育团队精神为目标,大做服务文章,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强了机关干部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确实发挥好“机关党组织走在前”模范带头作用。
一是突出文化主题具体化,以和谐的能量凝聚人。在日常的管理中,组织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掌握一项基本健身方法、每天进行一小时左右的有氧户外锻炼、每年参加一次体育比赛活动、每年观看一场体育比赛、每年参加一次健康体质测试,积极引导机关干部参加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活动。2013年七一期间,组织开展
“阳光健体魄,凝聚正能量”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来自全县机关45个基层党组织组织代表队参加活动。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十佳为民服务窗口(单位)”和“十佳为民服务明星”评选表彰活动,并以“榜样的力量”为主题举办了隆重的颁奖晚会。2014七一期间,组织开展“践行群众路线,真情服务群众”为主题大型主题演讲,县直机关85个基层党组织的150余名党员干部和56名大学生村官参加了六个板块专场演讲活动,特别是在7月28日,在迎熏门广场精选出32名最佳选手举行大型主题演讲,演讲采用情景演讲、互动演讲、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直接面对广大群众,通过真情实感、身边典型和践行感悟,展现出我县机关干部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给人力量、无私奉献、真心为民服务的正能量。
二是突出文化内涵形象化,以丰富的生活凝聚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组织机关干部每年在迎熏门广场为城乡群众奉献文化大餐。**县公安局党委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以“繁荣古城公安文化、筑牢民警忠诚警魂”警营文化节,广播电视台党总支组织举办全县青年歌手大赛、少儿才艺表演大赛、器乐大赛,不断引导干部群众参与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历时5年的活动,从“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到“街道文化”,共为市民表演节目70多场次,参加演员4万多人,观众达100余万人次,成为带动全县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龙头项目,受到广大市民的热情拥护和积极响应。“广场消夏”活动已成为**的一个文化品牌。
三是突出机关活动经常化,用务实的作风取信人。作风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一年一个新举措,一年一个新亮点,先后组织开展“思想作风建设年”、“双联双促”等活动,在县直96个直属机关党组织中全面推行“办实事承诺制和绩效公示制”,对具有法人资格149个党组织进行了“十星双评“星级党组织创建评选活动。今年三月,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深开展“全心全意解民忧,尽职尽责办实事”活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搭建了一个收集民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全新平台“**说吧”,老百姓可以畅所欲言的反映全县的“四风”问题以及诉说民情、民意。工委书记担任了此专项活动的组长,及时交办、督促解决“说吧”事宜,截至目前,“**说吧”共收到各类民生问题、意见建议332条,县直机关各职能部门已处置办理322条。这些问题的及时办理,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带来的成效,带来的实惠,切实反映出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的改变。
三、强化“三德”建设,培育机关行为文化
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三德”教育,是机关党员干部的重中之重。
1、强化社会公德建设,以优美的环境熏陶人。为把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古城这一旅游品牌做强做大,在机关内部开展了“处处都是发展环境,人人都是**形象”活动,通过改善办公设施条件,建设优美的办公环境,全体机关干部养成了节能、绿色、低碳办公习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丰富的人文环境,完善各类文化活动场所及设施,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庭院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和“网络文化”,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自觉为企业服务、为客商服务、为发展服务。通过这些活动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塑造了干部职工的新形象,提升了机关文化品位,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对机关文化、机关精神的认同感和干部职工的归属感。
2、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以优良的风尚感染人。机关干部的职业道德是国民素质的基本体现,只有提升官德,端正官风,才能以德治党,以德治国。为此,在今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组织开展了“践行群众路线,假如我是服务对象”亲身体验和大讨论活动,采用换位思考式亲身体验和大讨论,筑牢机关党员干部思想根基。与此同时,开展以“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志愿者服务”为主题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152支。县直机关2898名在职党员到社区进行报到,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户,认领了志愿服务岗位,并与社区党组织签署了《共驻共建》协议,建立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档案,出台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评议办法,截止目前,累计组织开展活动35次,服务广大群众5万余人次。通过机关干部的示范引领,全体市民的素质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3、强化个人品德建设,以核心价值的理念教育人。机关党员的个人品德对纯洁社会风气,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领而导之和表率作用。今年6月28日,我们在峰岩广场举办了庆祝建党93周年“在路上”主题活动,向全体党员发出倡议,一是立足本职,当好“为民”的表率。机关党员干部身在办公室,对待基层群众来访,要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把机关工作的资源和力量“释放”到为基层群众服务中去,让基层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二是转变作风,当好“务实”的表率。机关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切实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三是保持本色,当好“清廉”的表率。要经受住来自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诱惑,筑好思想防线,从一点一滴做起,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四是认清形势,当好“践行”的表率。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作一次难得的机遇,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心甘情愿地为组织分忧,在默默奉献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四、健全三大机制,培育机关制度文化
坚持以制度文化的建设将机关党建科学现代化、工作职责规范高效化、行为准则常态标准化,形成有时代特征的机关制度体系,使机关文化以比较完整和规范的形式付诸机关党建的各项工作当中。
一、健全运行机制,以科学的机制管理人。为理顺县直机关党建工作体制,经县委研究,2009年,我们成立了七大系统工委,基层96个党组织分别隶属七大系统工委,系统工委隶属于县直工委,专设了党建办,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了县委、县直机关工委、系统党工委、直属基层党组织“有人抓、上下抓、互动抓、合力抓”机关党建的工作新格局。
二、健全监督机制,以严格的监督激励人。一是强约束促管理。在健全完善本单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了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理制、超时默认制,完善了政务公开体系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一站式服务等措施,着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环境。严格岗位工作规范,建立了岗位目标责任考核、考勤管理电子化和挂牌上岗等制度,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规范管事。二是强监督促落实。强化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建立了派员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即:县直工委派员参加县直机关党组织生活会制度。实行对本单位领导干部参加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等制度,加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监督,把制度规范性、程序严密性和纪律约束性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调动了机关干部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健全奖惩机制,以文明的新风洗礼人,靠制度保障学习,靠机制推动学习。县直机关坚持每天班前一小时学习,每周抽两个半天进行讨论,谈体会,建立了促学、考学、评学的长效机制。为深入贯彻“八项规定”,针对“**说吧”群众反映,县委及时出台了《关于严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打麻将赌博行为的通知》和《关于狠刹婚丧事大操大办树立社会文明新风的通知》,实施“五严禁、三不准”,使机关所有党员、所有岗位、所有工作环节都得到更有效的管理、监督和制约。为推进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工作,县直机关各单位都均立了红白理事会,副科以上的领导干部婚丧嫁娶都要到县直工委审核,使机关党员干部在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火葬和生态安葬等方面积极地发挥了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全县营造了良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