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履镇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3 07:3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夏履镇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夏履镇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第一篇:夏履镇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夏履镇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2009年—2013年)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创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水平,办好群众满意的学校,特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二、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争取将夏履镇中心小学建设成为一所育人环境优美、教育设施先进、教学管理规范、科研气氛浓厚、师资队伍精良、学生发展主动、办学效益突出的农村中心小学,真正让夏履人民满意。

三、具体目标

㈠师资建设目标

1、师资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夏履镇教师的年龄结构非常不合理,老化现象严重。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校30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只占26.2%,而50周岁以 上的教师占27.9%。女教师比例偏低,女教师只占总教师人数的27.8%。

在编的61位教师中,目前已有1位将退休,2位不在岗。在岗教师中,在教经委工作1名,在教育总支工作1名,成校工作1名。教师结构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同时,由于老年教师多,在高学历比例、普通话、计算机和心理健康教育合格证达标的比例相对都达不到要求。

2、具体对策及达成目标:

●近五年内,我镇将有12位教师退休,我们将争取教育局支持,分配或招

聘青年教师来我镇任教,补充新鲜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提高我镇教师的总体水平。

●挖掘自身教师潜力,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对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上的教师,要求能上好课,管好学科质量;对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争取高学历,同时加强计算机、普通话及心理健康教育合格证的考核和达标工作,争取取得上述三证。40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在三年内取得高一级学历,在五年内三证全部达标。

●加强名优教师的培养力度,争取每年获得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和优质课的教师人数不少于专任教师数的3%,争取5%。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名优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数的40%以上。

●加强对中老年教师的培训,在三年内,争取使50周岁以下的教师均能使用多媒方法上课,会自制简单的课件。

●加强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争取有50%以上的教师能发表文章或论文获奖。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对教师敬业爱岗、服务奉献的教育。不搞有偿家教,无体罚和变相体罚等有违师德师风现象发生。

㈡设备设施目标

1、设施现状:

目前我校的各类教育教学设施,从纵向看,与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学校被评为浙江省标准化Ⅱ类学校。但与周边学校比,我们还是相对落后的。这里一是因为基础的原因,以前我们落后较多;二是学校的校舍也限制了我们的进一步提升,学校用房相对紧张,各种配套的设施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2、具体对策及达成目标:

●2009年12月前,增添8套多媒体设备,使五六年级首先安装多媒体设备。此后每年安装二个年段的教室,三年内(到2011年底)使所有教室完成多媒体安装工作。

●2009年9月前,硬化建幸完小的操场,并力争浇好塑胶。

●每年添置图书1500册左右。

●更换学校供水系统,使学校独立供水,保证师生用水安全。

●2011年,提出学校扩建方案,建造教学楼一幢,面积600平方米左右,缓解教室紧张的现状。

㈢学科质量目标

1、学科现状:

夏履镇中心小学的学科质量与周边其它镇(街)相比,从目前来看还是相对落后,我们要承认差距,但不甘落后,要激起直追。从年段看,我校的学科质量低段好于高低,特别是中段年级存在着一定的断层;从学科看,数学学科是最薄弱的学科,任课老师相对不足。

2、具体对策及达成目标:

●领导和骨干教师带头上主要学科,给教师做出表率。

●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锻炼,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五年培养优秀青年教师10名。

●结合继续教育,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校内定期举行各种培训。

●认真做好备课组的建设。克服学校规模小,教师人数少的问题,创新备课组的活动形式,开展说课和评课活动。

●让教师相对固定的任教,采用低段(1—3)、高段(4—6)教师相对稳定。●做好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

●进一步完善月岗位考核条例和学校奖励制度,真正做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优质多得。

●修订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将职务聘任与学科质量进一步挂钩。

●争取五年内摘掉薄弱学校的帽子。

㈣环境建设目标

1、环境现状:

我们夏履镇中心小学是全国绿色学校,省环境教育基地,市生态文化特色学校,在生态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近闻名。但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档次,做细做好特色工作。

具体对策及达成目标:

●完善一条“生态文化”长廊,地点初步定为行政楼一楼,内容主要为与生态环保有关的知识宣传。

●开辟 “生态文化”宣传专用窗,定期刊出有关生态方面的内容。

●图书室每年能相应购买200册左右和生态文化相关的书籍,供全校学生阅览。

●少先队每周有一次生态方面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节目播出。

●定期培训教师,校长参加环保教育学习班,争取每年举行2次以上专题讲座。定期请县、市环保局有关人员来校作具体指导。

●继续开设好校本课程《绿色明天》,安排好相应的教师。

●做好“生态文化”学校建设的课题研究。2009年,学校要至少有一项生态文化方面的课题在县、市级立项。

●积极撰写生态小论文,每年要求有三十篇左右的生态小论文在各级发表或获奖。

●与少先队工作紧密结合,以少先队为活动的主阵地。2009年底前,要组织部分教师编写《生态教育队活动》一书。使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能开展1-2个相应的生态文化队活动,并形成系列。

●充分利用每年的各类生态环保节日,寓生态教育于活动之中,与少先队大队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

●在2009年6月底前,开辟一个生物园,按《小学科学》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种植各种植物,使其作为生态教育活动的基地。

●在2010年12月前,建设好学校气象站。要与县气象台等合作,组建校气象站,为学生开辟一个生态教育的实践基地。

本规划经教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后实施。

绍兴县夏履镇中心小学

2009年1月

第二篇:柏林镇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最终版]

柏林镇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场新的改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发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立足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彰显教育功能优势,促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决定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办学方向。

一、学校发展环境分析

1、学校概况及校园环境

柏林镇中心小学创办于上世30年代,先后用过“后寺小学”、“柏林小学”的校名。学校地处城区西郊柏林镇柏林村柏林路(西城路145号),是柏林镇辖区内唯一的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历经七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积淀了深厚的教育底蕴,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学校现占地16654平方米,建筑面积7017平方米,校舍7901.7平方米,生平12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近千名,六个年级,18个教学班,服务范围主要是柏林镇辖区内各村、柏林社区、辖区内各企业学龄人口和很大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46名教职工,专任老师27人,学校在职在岗教师中本科学历18人,占总数66%,专科学历6人,占总数22%,中专(高中)学历3人,占总数11%;35岁以下教师3人,占11%,35——50岁教师10人,占37%,50岁以上教师14人,占52%,教师老龄化现象和教师缺编特别严重。学科教师配备不平衡,学校没有专业信息技术、音乐、科学老师,另外,其他学校下派教师5名,代课教师11名,门卫2名,食堂工作人员3名。除中心小学本部 外,下辖三所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分别是金鼎幼儿园、小宝贝幼儿园和新苗幼儿园,都在柏林镇中心地带,并且直线距离都不超过200米。几所学前教育机构目前共有305名儿童在校(园)接受教育,从事教育及服务人员13名。

近两年,随着柏林镇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增房屋上千套,周边人口不断迁入,学龄人口也不断增加,这些新建的房屋还没有全部卖出,并且还在不断新建;根据镇党委换届通过的柏林镇近三年将增加城镇人口2万人的发展目标,可以推定,柏林镇中心小学在近两三年内学生人数会突破1500人。

2、学校成绩及经验简介

(1)提升品味,在学校创建中优化学校办学条件。学校通过各种创建活动,加大学校设施建设,优化学校办学条件。学校曾先后被授予“十堰市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学校”、“十堰市现代技术教育示范学校”、“十堰市老区教育示范学校”、“绿化先进单位”和张湾区“最佳文明单位”、“教育教育管理示范学校”、“体育合格学校”、“绿化先进单位”、“文明小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支部”、“安全生产单位”和“安全文明门栋”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

(2)把握关键,在深化责任教育内涵中引领学校发展。我校紧紧把握教师责任教育及业务素质提升这个学校发展关键,通过多种措施,狠抓教师责任教育,开展校本培训、网络学习、举办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师德评议等多种活动,强化教师责任意识,深化教师责任内涵,明确教师岗位职责,破解绩效考核问题,增强学校创造力、凝聚力,打造和 谐校园。

(3)注重德育,在弘扬革命传统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德育充分发挥张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陈列室在本校和附近的优势,紧紧依托基地,开展扫墓、演讲、唱红歌、讲革命故事、说革命英烈、画心中的英烈、做小白花、感恩教育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创新课堂教学常规和精细化管理,使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有了健全的网络及丰富的成效,学校先后获得:张湾区“最佳文明单位”、十堰市示范留守儿童之家等荣誉称号。

(4)重视人本,在教育科研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教育科研提升教育质量,以青年教师研修班为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几年来,学校的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市、县各级教师业务技能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并为城区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教师,在全区小学素质测评中也连续五年名列全区同类学校前茅,牢固确立了我镇教学质量在全区农村小学的领先地位。

3、学校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学校发展定位亟待明确。由于学校地处县城郊区,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城区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等因素影响,学校在生源、师资等受城区学校的冲击显得更为突出,优质生源流失的现象明显,而城郊工业区及城区各外来民工子女入学对我校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此消彼长,严重考验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到市中心居住、生活,工作在郊区,学校在内部管理及教师培养上也存在诸多的不方便。为此,对 学校的准确定位,对郊区学校的特殊性深层次理解,如何立足实际,明确学校定位,打造城郊区域特色名校,已成为学校发展理念上亟待明确的问题。

(2)学校硬件建设滞后制约学校发展。由于学校占地面积狭小,用房较为陈旧,已定为C级危房,、建筑用房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制约了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运用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影响了学校对素质教育全面贯彻的需求。学校四周紧围三路一河,绝对没有扩张空间,学校硬件发展缓慢,无法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何破解学校硬件滞后的制约,加快学校危房改建、扩容,也是当前我校面临的一项重要难题。

(3)校园文化发展缺乏全校师生共识。一直来,学校采取了办板报、修橱窗、做专栏、挂横幅、贴标语、制校训、立章程等多种措施,开展了红领巾广播站、绿色文化、地方文化、班级文化等各项层次不

一、规模不同的文化创建活动,积极树立自身品牌,提高学校形象。但由于对学校内涵发展的理解不到位、认识不充足,文化的发展缺乏传承,缺乏师生共识,文化创建的目标多变、缺乏经验。以至在学校文化创建上一直处于循环往复、原地踏步的状态,活动众多,但成果不显著。因此,找准自身立足点,明确学校文化发展方向,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创建学校特色品牌是学校科学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4)教师素质提升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化,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此构建学习型组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曾几何时来,教师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继续教育形式化、走过场。当前,学校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学习型组织内部自学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办公室合作、协调学习基础还未形成,学校面向未来发展还缺乏高素质教师素质团队的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三、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一)发展定位

良好品行与健康创新融为一体,具有立志人文特色的现代化城郊学校 学校应具有开放、创新等优秀品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考虑学生实际发展状况,实现良好品行与求真、求趣的融合。学校应具有发展的前沿意识,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学校应具有弘扬、创新传统文明的文化意识,形成传承优秀文化与创新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模式。学校要以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为支撑,广泛吸纳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学校人文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硬件一流、安全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师生共同成长、自主成长、快乐成长,老师、学生都争着来工作、学习,具有立志人文特色的现代化城郊学校。

(二)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内涵建设统领全校各项工作,用责任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和谐发展,用文化凝聚学校精神,引领学校成长,全面深化教育内涵,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优化管理体制,实现官路教育科学发展。

(三)办学理念

办学目标:平安和谐、立志人文 教育理念:教是为了不教 校 训:健康、担当、尚德、创新 校 风:品行优良、有礼有序

教 风:师德优秀、教艺精湛、科研创新、自我超越 学 风:精神亮丽、行为端庄、主动实践、快乐成长

(四)分类目标

1、办学条件:推进全镇教育均衡,合理调整校网,打造数字化、标准化校园:拆除C级危房,在原址上严格按照新标准重建容纳1600人40个班的教学楼、新建科技楼一栋(涵盖所有功能教室);拆除二号三层家属楼,建七层综合楼,一楼用做室内体育场,其他楼层安置现有住户;闲置的体育乐园用来建老师周转房;铺设塑胶跑道,美化学校环境;在当前花坛中间建以立志人文为主题的标志性景观一座;将家属区和校园用2.25米高的院墙进行隔开,确保校园卫生和安全,同时利用院墙制作校园文化宣传阵地,形成富有审美气息的校园环境;

2、师资队伍:构建高效地学习型组织,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创新教师培养方式,打造名师队伍,形成研训文化;

3、办学质量:创新德育模式,狠抓行为养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保持优异教学质量,发展完善艺术、体育校本体系,形成教学特色;

4、学校文化:深入推进以低碳生活为主要载体的行为养成文化、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打造城郊立志人文特色名校;

四、目标行动指南

(一)办学条件

1、提高办学水平

(1)协助镇政府做好校园整体搬迁前期准备工作;

(2)合理调整全镇小学校网,均衡教育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力争北岙小学调整撤并到位;

(3)优化学校环境,美化校园,把学校打造成官路镇最优美的地方;

2、优化教育资源

(1)打造数字化校园,实现教学条件现代化,配齐学校各个教室、科室的现代教学、办公设备;

(2)完善教育教学设备,根据学校日常基本需求及学校个性发展需求,配备各种教育教学设备,完善体音美器材及图书等资料配备;

(3)加快完善镇内校园网络建设,实现校际间的资源互补和共享,丰富学校网页内容,提升学校宣传形象;

(二)师资队伍

1、师德教育人文化

(1)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学习,使我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有成效、有典型;

(2)建立责任教育长效机制,深入学校岗位交流体验活动,不断增强教师责任意识,增强学校创造力、凝聚力;

(3)开展感动学校人物评选,使树身边人物,学身边人物成为学校风气;

2、教师培训校本化

(1)推进学校青年教师研修班创新发展,形成教师业务提升主体平台;(2)根据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探索建立分层次的校本培训新模式;(3)打造精品教研组,依托校本培训,充分教研组功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创新教师业务交流方式方法,构建教师博客、网络群聊、青年社团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方式;

3、教师发展多元化

(1)定期举行教师课堂教学、业务技能、基本素质等竞赛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2)促进学校各学科综合发展,使各学科都有优秀的专业人才;(3)开展跨学科交流活动,树立大学科观念,培养一批教师成为全面人才;

(4)打造一支学校专家型教师队伍,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完善激励机制,组织学校骨干工作室;

4、教育科研优质化

(1)完善教育科研操作程序和奖励办法,设立教育科研优秀项目奖,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2)引导教师自觉地把科研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提高通过科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研究型教师成长搭建舞台,且在培训经费、资源使用、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5、教师评价主体化

探索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注重教师自我评价和过程评价,记录 教师的成长过程,突出反馈调节功能。

(三)办学质量

1、创新德育模式

(1)扎实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新德育模式,使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成效、有亮点;

(2)深入做好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书香校园建设,用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学生;

(3)创新班主任管理模式,充分发扬班主任德育工作主阵地作用;(4)推进班主任论坛建设,搭建班主任交流沟通平台;

2、提高教学效益

(1)继续保持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在全区农村学校的领先地位;(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突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3)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对话、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主渠道。

(4)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化作业改革,探索建立高效的作业模式;

3、推进艺术体育教育

(1)继续深入开发校本课程,以“棋艺”、“兴趣小组”、“快乐课间”等活动为载体,扩充课程内涵,开发艺术类、运动类、实用技能类、学科延伸类的校本课程;

(2)发展完善艺术、体育校本体系,改革传统艺术、体育竞技培养模 式,吸引全体学生参与艺术体育活动,树立大艺术、大体育观念;

(四)校园文化

1、环境文化

(1)教室文化: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牌、寄语牌、班训、班风、班级特长等教室文化;

(2)墙廊文化:具有学校特色的楼梯、走廊、围墙、栏杆、宣传窗等艺术设计;

(3)网络文化:展示学校特色、宣传学校形象的学校网站、红领巾广播站、班级网页等内容,吸引家长社会关注;

(4)生活文化:倡导低碳生活、节约环保的食堂、厕所、办公室、辅助用房等文化内容;

2、行为文化

(1)课堂行为文化:展示课堂教学风采,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课堂行为准则;

(2)教师行为文化:通过责任教育、创先争优等方式提升教师道德素质,形成教师个人修养特质;通过校本培训、组内研修、同课异构等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教师教学艺术特质;

(3)学生行为文化:搭建校园社会实践、兴趣爱好引领、体艺特长培养等平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技能水平;凭借低碳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书香校园活动、心理健康辅导、留守儿童关爱等途径,规范学生行为;

(3)学校管理文化:转变管理行为,理顺管理模式,优化管理体制,形成团队协作、分工明确的现代学校管理文化,激发教师热情、激发校园 活力。

3、精神文化

(1)精神文化构建:有清晰的办学目标、教育理念、校风等应当共同遵循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并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同和追求。

(2)精神文化渗透:建构清楚的理念识别系统,能把精神文化持之以恒的贯彻到全校其它所有文化建设中。

五、实施发展规划的保障体系

1、宣传发展规划,凝聚发展共识

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讨论、制订,充分把握学校发展理念,正确引导学校发展方向,集中全体教师智慧,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形成发展规划后,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学习,通过学习、反思、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规划实施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使全体教师的行为自发转移到学校规划发展上来,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2、形成发展氛围,培育发展环境

深入优化学校的人际心理环境,增强学校的精神凝聚力;健全学校的组织体制和规范制度环境,鼓励教职工遵循共同的价值基础和标准化规范,不断协调和完善学校现代管理体制;积极营造学校的科研探究环境,搭建学术舞台,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空气,形成浓厚的发展氛围,使学校全体师生在发展规划引领下,自觉完成学校各项目标;优化、绿化和美化学校的设施环境,促使学校硬件建设和人文发展相统一,艺术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为学校的规划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和人文环境。

3、发挥规划功能,完善实施机制 强化发展目标引导功能,高度重视发展目标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把学校文化发展目标作为制定重点专项规划、分配学校资源、落实计划的重要依据。并针对规划落实情况,实行计划、总结报告制度。

完善发展目标实施机制。提高维护和执行发展目标的自觉性、有效性,共同推进发展目标的实施。加强目标执行情况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目标的调整机制。通过教职工大会等多种渠道,鼓励全体师生员工有效参与文化发展目标的实施与监督。

4、加强后勤支撑,保障规划落实

完善学校后勤服务支撑,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优化校园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最佳的服务条件;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完善校园信息化、现代化、规范建设,发挥学校发展规划蕴涵的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教育师生员工树立大局观念和节约意识,保证学校各项建设资金充足到位;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学校稳定,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和谐平台。

第三篇:界牌镇中心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界牌镇第二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二〇〇八年九月

界牌镇第二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08年——2011年)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高效、低耗,和谐、进步”的教育发展主题,遵循多元化、现代化、个性化、开放化的办学策略,按照“一种理念、两个阶段、三个目标、四种意识、五项工程”的办学思路,以创建平安文明校园为抓手,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进一步打造我校新形象。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进一步凸现学校办学特色,着力提高办学品位,把学校建成校园环境优雅,教师队伍优良,管理机制科学,教育教学质量社会认可度高,在县内有一定影响的现代化新教育实验学校。让寻常百姓享受优质教育,使每位师生得到和谐发展。

三、具体目标

1、着眼于学校长远规划,着眼于学生、教师发展需要,实现师资队伍四个转变(职业型转为事业型,从“应试型”转为“育人”型,从“单一型”转为“复合型”,从“经验型”转为“科研型”)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一支师德修养好,理论水平高,学科造诣深,业务技能精的现代化师资队伍。40周岁以下专任教师大专学历达100%,本科学历达50%,培养出市内有影响教师1名,县级名师3—4名,镇级名师20名。

2、培养“三会三能”的优秀小学毕业生。“三会”:即会学习,会创造,会生活。“三能”:即能较熟练掌握常用英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能学会一种技能。

3、明确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管理三个突破:(1)强调团队合力,实现民主管理。(2)重视自我发展,实现自动管理。(3)注重过程调控,实现动态管理。

4、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创设有个性、有特色、有浓厚书香气息的校园环境。高标准完成各类专用教室及教室的装配。教室达到以下配备:电脑、彩电、实物投影仪。完善校园网和校资料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管理自动化。完成200米标准塑胶跑道。

5、整合资源,强化管理,中心小学争创市规范管理示范校,各村小创合格校。

四、具体措施

(一)、探索人本化管理工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的个体生命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这种关注,不只是面向人的现在,更注重面向人的终身发展。为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提高师生个体生命质量放在首位,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实现管理人本化。

1、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世界教育进入当代后,人们更加渴望能得到尊重。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做到“宽严有致、恩威并重、张驰有度”,提倡人格化管理,领导工作要注意靠个人交往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来相辅,注重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在管理活动中关心并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种种合理需要,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并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来发挥人的主体能动作用。与此同时学校也必须相应地制定具有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对教师和学生做出严格的管理和要求,多渠道沟通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多给教师一点温暖,从而形成一种融洽、和谐、宽松、民主、友爱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使教师能在这种环境中身心愉快,乐教不疲。

2、树立“发展自我”的管理意识

教师同样需要学习、交流,教师和学生应该在不同的层面上,共同发展,共同体验自己人生的价值。不管是班子管理、还是教师管理,我们都相应制订有一套激发全员动机内驱力的层次目标,并激励大家选准自己的目标定位,然后从点滴抓起,狠抓落实,并形成了完整的评价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认真分析每个教师的特点,思考和设计对他们的培养方向,力争使他们在自己的“特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3、建立“兼容有序”的管理机制。

要确保“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个性化的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延续,需要优质高效的管理体系来保障。完备的制度与规章是确保学校理念、办学目标实现的前提。未来几年内,我校将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明确工作、价值、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全员、全程实施管理,形成一套完整、闭合、互动的校内管理流程,探索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机制。这一机制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工作全面进行质量设计并全部进行质量控制,紧扣教育教学这一学校的中心工作,将凡是影响质量的因素都纳入强化管理的范畴,基本实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二是把学校各级、各类人员都作为“服务网”、“质量链”中的一环,强调全员参与和团队配合。同时强化全员的教育与培训,使学校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都有强烈的消费者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抓好过程管理。紧紧抓住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以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注意对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接口”进行设计和质量控制,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能紧紧围绕着教育质量目标和谐、高效地开展。

(二)、打造学习型师资工程

1、建立培养机制,促进教师多元发展

克服大一统的培养方式,突出对不同性格、特长、能力教师的差异式培养。即以发现教师的长处为培养定位,创造适合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引领不同类型的教师找到自己的发展土壤,让每一个教师都有成就感。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学者型教师等不作为每一个教师成长的必须目标,倡导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成绩。学校将允许教师按照个人的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选择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并提供教师选择的多种组织形式,提供分享的空间,从而让教师自觉主动、心情愉悦地寻求自我发展。

2、利用校外专业资源,引领教师加速成长

依靠本校教师在实践中自我摸索,的确也能达到专业提高的目的,但缺乏专家和理论工作者的专业引领,不但会延长教师成熟的周期,还可能对专业成长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影响成效。因此,学校将适时引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寻求他们的支持、合作与指导,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通过聘请顾问,邀请专家们走进课堂,参与教研组活动,为老师们解难答疑。开设专家讲座,使老师们了解新时期教育面临的深刻变化和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促进广大教师自觉反思、自我加压,同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教学行为中去。学校将抓住南通支教机遇,深入开展工作。

3、用行动研究,引领教师成长

实践证明,对于教师而言,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式。反思是科研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自我适应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应通过行动研究予以反思,使之明晰化、条理化,进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能够实现经验共享。学校将在课题研究中,努力使教师形成问题意识,在实践中善于发现、解决问题,有部分教师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4、探索适合课程改革的校本培训模式引领教师成长。采取走出去、请专家进来、教学沙龙、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四个一”读书活动,做学习型的教师。搭建平台催化教师发展。课堂是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场境,好比“下水才能习得游泳”一样,要提高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和水平,必须创构多维的、丰富的课堂教学研究的平台,学校构建“每周一课”、“每日开放”、“能人赛课”、“活动展示”、“教学沙龙”、“年级打擂”等校本教研机制,促进和保障基于课堂的行动研究的展开,催化教师发展。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和困惑,建立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教师培训体系,使教师在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

5、学校要营造教育科研的氛围,使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努力做专家型的教师。学校将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课题实验,促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通过写实验日志、论文等活动促使教师不断反思,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精心思考,精心设计,调整完善课题实验方案,采用案例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方式,围绕立项课题,务实操作,力求突破,力争出成果、出经验、出思想。

6、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及学历培训,力争在2011年本科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

(三)、实践智慧型教育工程

教育的终极目标实际生命关爱和智慧启迪,智慧要靠智慧赢赢得。

1、明理践行构建和谐德育

构建和谐的德育体系就是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德育为首,育人为先,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明理、激情、导行,真正使德育要求入脑入心,真正使每个孩子先成人后成才。以生命为基点,确认主体地位;以课堂为阵地,激活德育生命;以实践为基础,引领自我教育;以理解为纽带,实现人格感悟;以评价为手段,张扬学生个性;以学校为核心,创造精神家园。

(1)、开展活动,紧扣时代性。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历亲为,在亲身经历中获得内心体验。本学期着重引导学生参与两类体验活动。一是扎实开展校本主题活动。活动将紧扣时代主题和学生生活实际,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二是认真抓好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要把准时代脉搏,关注热点,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组织参观、知识竞赛等形式,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改革成就,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信心,激发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学习热情。

(2)、更新机制,体现人文性。

针对学校实际,我们要不断探索新规律,探寻新途径。一是继续完善“点面结合,层层推进”的德育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纵横交错,互成网络”的德育工作体系,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全新教育网络,切实保证德育工作有序展开。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班主任为骨干、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三是要继续健全德育激励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班主任考评条例》,评比特色班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等,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德育效益。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运行机制,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

(3)、基础文明,追求实效性。

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是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保证,一要抓好行为养成。依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新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具有校本特色的规章为准则。二要突出抓好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举办法制、心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从深层次上研究对策、合理施教、精心疏导。要加强生存教育和生命教育,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三要继续抓好关怀教育和诚信教育。明确思路,创新举措,突出实效。让关怀围绕在每个人周围,让诚信植根于每个人心坎。

2、贯彻“规范”,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新颁发的《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就是在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常规管理,指导广大学校依法管理、自主管理、创新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巩固发展合格学校建设成果,优化育人环境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切实把贯彻落实:“管理规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认真抓紧抓实抓好,全面提高我校管理水平。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培训,提高对做好学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管理规范”的自觉性;明确“管理规范”的内容、特点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管理规范”的贯彻执行。制订创建方案,细化目标要求,落实各项措施,结合本校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管理规范”。强化督查考核,建立贯彻执行“管理规范”的激励机制。开设长短课,用课时来保证。

3、打造智慧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新课改呼唤新课堂。全体教师要自觉将课改的理念融注于教学行为之中,努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要注重创建生活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建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常面临生活问题进行探究学习,适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联系,以增强学生的过程体验,让他们自觉感受学习的价值、意义,并实现课程知识与生活知识、社会知识的协调发展。要注重营造民主的课堂: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关注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要尊重差异,努力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经验作为鲜活的教学资源;要倡导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适时为学生的自主生成和主动发展提供开放的时空。要构建探究的课堂:要改变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把“以学定教”作为基本策略,积极倡导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内容知识”与“方法知识”的同步生成,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各条学科要以课例研究为核心,扎实组织开展多层次的课堂研讨活动,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实践、总结、校正、再实践„„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理想境界。全面推进县教研室确立的课堂教学模式,坚信两种观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和“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切实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真正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4、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着眼课程整合,形成战略化课程框架;立足日常经验,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挖掘社区资源,组织特色化地方课程;针对学生发展,开发个性化校本课程;拓展学生兴趣,加强综合性实践活动;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1)、提高国家课程的实施水平。开全、开好各科课程。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狠抓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教学质量检测分析,修正调整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建设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3)、强化活动课程管理。要围绕县局体艺工作计划开展工作,特别要做好“四个一”工作。艺体、科技、劳技、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要规范活动常规,做到三落实:一是计划落实,二是训练落实三是检查落实。我们把活动分成四大板块:动感地带;快乐阅读;缤纷才艺;英语时空。每个板块落实到人,制订详实方案,让学生学习一项技能,完成一个作品,体验活动快乐,开发多元智能。

5、探索科学评价方法。

坚持教育教学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坚持评价促进发展,形成个性,激励向上。坚持评价采取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的方式。探索发展性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根据教师工作的特点,建立自评、他评及民主评议的体系。健全教师业务档案,正确运用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晋升、聘任、分配奖金等的依据,但主要是为了促进发展和提高。学生评价要改进和运用素质教育手册,变教师评语为教师寄语。完善学生评价体系,考试内容多样化,要把对学生影响大的规律性方面的内容考核在内。

新形势新目标鼓舞人心,新征程新跨越催人奋进。我们将以求真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明确目标,团结一致,扎实工作,认真完成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订的各项任务,开创我镇小学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第四篇:久隆镇中心小学2006——2010年学校发展规划

久隆镇中心小学2006——2010年学校发展规划

一、提出规划的背景

即将过去的“十五”时期,从总体上说,是我校实现平稳发展的五年。学校的教育整体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构筑起了持续,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我校“两基”工作向更高标准迈进。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三残”儿童的入学率也达100%,生源稳中有升,学前教育也有了新发展。投入10多万元用于购置计算机24台,使计算机使用达到1:2要求,教学设备得到进一步充实,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从而达到了九年义务教育Ⅲ类标准。

(二)我校师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各校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近几年来,经过走访调查以及群众评议,学校在群众心目中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达到95%以上,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积极培育优秀教师,拥有镇级优秀教师5人,优秀辅导员5人。已取得本科学历的有5人,大专学历的有50人,大专学历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数38%,另有30人本、专科在读,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人数100%。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每年有几十篇论文上送参评并获奖。

(三)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这一主题,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个性发展研究,培养创新精神,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在近几年的学科质量检测中,与同类学校比较均有明显进步,学生参加区级各类比赛均获得好的名次,德育工作,体育达标,田径运动,读书征文等成绩喜人,引人注目。

(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学校先后获得“市级绿色学校”、“自治区交通安全先进学校”、“三高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评估名列钦南区前茅,领导班子健全,团结合作,奋发有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完善,为学校新一轮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全面审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学

校分散,点多规模小,资源分散,布局调进展缓慢,教师短缺,结构不合理,公办教师数量偏少,师资队伍素质偏低,教师中仍存在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等等。

综观目前学校教育发展水平和存在的不足,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和国家关于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相关政策和举措,我们认为:“十一五”期间我校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紧紧围绕钦南区开放开发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大力提升学校内在潜力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新一轮发展,使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上新台阶。

二、总体目标及其构成的几个侧面。

(一)总体目标

围绕钦南区教育局提出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德品位和素质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体系,不断向着“造名师,培优生,创特色”的目标迈进,把学校办成质量高,上品牌的示范性小学,缩小与同类先进学校差距。

(二)办学宗旨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成长和发展,办好国家放心、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办学理念:科研兴校,全面育人,开放教育,服务社会。

(四)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全面发展,弘扬个性。

(五)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动,高尚的情操,健康的身心,鲜明的个性。

三、各项指标和措施

(一)德育工作

目标:努力开展以少先队工作为依据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的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小公民,争做“四有”新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试合格率达99%以上,无违法犯罪。

措施:

1、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其核心工作;

2、加强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3、在学科教学中强化“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

4、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

5、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6、充分利用德育教育基地,传统节日等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活动。

(二)教学工作

目标: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南,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年末学科检测总折分达到全区中等水平。

措施:

1、突出“让学生快乐成长”这一主题,以开放活泼的教学,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浓厚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中成长;

2、以教导处为中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的管理体系;

3、以科研处为中心,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素质,保障新课程全面有效实施;

5、改革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三)体育、艺术、卫生工作

目标:全面发展,提高素质。有效控制近视眼发病率和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体育达标率100%,校园歌声嘹亮,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措施: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建立兴趣小组,开展校内系列艺术教育活动。

(四)安全工作

目标:学生安全意识增强,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无责任性安全事故发生。

措施:加强安全工作领导和管理,完善各种制度和预案,责任到人,工作到位,重在教育和防范。

(五)师资建设

目标: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科学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到本规划来,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措施:

1、对现有教师排好梯队,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稳定教师队伍;

2、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3、加强教师校际间交流;

4、开展城乡学校手拉手活动。

(六)学校管理

目标:逐步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措施:

1、建设一支学习型、管理型学校领导班子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2、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管理有章可循,步入规范化轨道;

3、配合政府进行学校布局调整;

4、努力做好学校达标评估工作。

(七)教育科研

目标:开展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活动、课题研究有一定成果。

措施:

1、制订学校科研规划,对教师的科研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2、结合校本培训,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3、对科研成果实行评奖办法。

(八)校园文化

目标: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合理布置校园文化设施,把校园建成花园式的、又能起到人文教育的育人之地。校园绿化面积达35%以上。

措施: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加强对学生“爱我校园,人人有责”的行为习惯教育。

(九)学校规模

在规划期间,小学教学班12个,学前班2个,幼儿园3个,共17个班,在校学生及幼儿园数600人左右。

四、目标达成条件

1、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这是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区教育局、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关心学校发展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2、学校通过“两基”验收后,无论是办学的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有一定基础,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3、学校处在钦城郊区,区镇的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这些因素必将推动学校的发展。

第五篇:中心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中心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4-2016年)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特色校园。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及省、地、县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精细管理,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树特色、创品牌为核心。实施外树形象、内抓质量工程,力争人民完小在今后五年内健康、有序地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二、学校现状分析

(一)学校发展历程

西固城乡中心小学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于2007年重建,现占地面积45亩,教育教学设施基本满足需要,现有专任教师19人,后勤人员2人,学生251人。

(二)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

1、教育教学设施、校园环境等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2、教师队伍得到有效整合,保障各教学计划的落实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教师队伍具有踏实工作,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

(三)学校发展的不利因素

1、学校文化积淀不够丰厚,尚未形成明显的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有待加强。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仍需提高。年轻教师知识能力强,但缺乏教育教学经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欠缺系统的训练。

3、内部管理有待规范。体现在管理制度的欠缺,“家长式”的管理成分较大。

4、生源总体素质不高。表现在学前教育滞后,学校教学质量相对低下,难吸引优质的生源。

5、个别家长对子女的学习不够重视,家庭的学习氛围、环境差。

6、德育环境越来越严峻,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

二、学校发展目标

(一)、学校发展理念系统

办学理念:创建和谐校园,奠基幸福人生

管理理念:人文关怀、民主参与、文化引领

校训:知书达礼学有所长

校风:合作奉献务实

教风:严谨互助创新

学风:勤学好问乐学创新

(二)、总体发展目标

努力办成一所具有鲜明“书香”特色的品牌农村小学。

1、总目标的界定

“书香”特色: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师生素养,提高审美情趣与人文底蕴。

品牌农村小学:有浓厚书香特色,环境优美,声誉较好的农村小学。

2、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2014年)

完善实验室、师生阅览室、等硬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能体现“书香”味。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书香校园初见成效。进一步强化学风、教风和校风,使学校各方面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迈进一大步。

第二阶段(2015年)

完善功能室等硬件建设。书香校园建设富有成效。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初见成效,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50%以上。学生个性、能力、特长培养收效显著。

3、第三阶段(2016年)

学校管理科学高效,校园和谐民主,书香特色鲜明,阅读已成为师生的习惯,师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在市、县取得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享有良好的声誉。

(三)培养目标

教师的培养目标:德高、博学、艺精、体健

学生的培养目标:知书达礼学有所长

(四)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1、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小学生英语比赛、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等,在大赛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素质,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2、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主要活动: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经典诗文诵读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自由发展,快乐成长。

3、各年级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年级特点举行年级内小型竞赛活动。

(五)改进作风建设,增强领导班子工作活力

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能有“守、等、靠”的思想,要不断创新思维,学校教育才有希望;同时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讲党性、重品行。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学校是一个整体,在自己分管的工作中,一定要从学校发展大局出发,胸怀全局,统筹规划。要大力协同、密切配合上一级领导布置的工作,更要创新性地开展各种有利于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

每个领导人员要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主动一点,先行一点,多做一点,全局一点,让民一点。

(六)创建“平安校园”,探索长期有效工作机制

安全工作是学校头等大事,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各个部门经常检查,体现了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领导的关心和爱护。学校安全工作要在形成学校的常规工作方式(或制度)和人的生活行为方式上下功夫。

下载夏履镇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夏履镇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界牌镇中心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5篇)

    界牌镇中心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科学发展观,结合校情,科学论证,明确学校战略定位与选择,带......

    XX镇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XX镇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正面临一场新的调整和变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创建学校品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特制......

    XXX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XXX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XXX镇中心小学创建于1953年,位于212省道赫章县城北20千米处,校园占地面积2151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080平方米;学校有教师56人,其中有53人具有大专以上......

    《夏履节诗》成为全县“镇街节诗”范本

    《夏履节诗》成为全县“镇街节诗”范本 ——夏履镇探索宣传思想工作新途径 随着时代的前进,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夏履镇在创业创新的号召下致力探索新型......

    虎山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虎山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规划一、办学目标 (一)发展目标: 一年内办成区级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 两年内办成市级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 三至五年内办成日照市规范化学校。 (二)办学理......

    马桥河镇中心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3 [合集五篇]

    马桥河镇中心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3年——2015年)一、基本情况。 马桥河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10614.27平方米,综合教学楼2495.97平方米。我校现有教师50人,学历......

    2高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高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0年——2012年) 为在今后三年内加快学校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出......

    马营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马营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8—2021)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制定规划。一、指导思想学校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