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时间:2019-05-13 07:5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第一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郭秀兰

摘要:在社会改革与转型时期,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历史使命,其心理健康尤其值得关注。从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入手,提出了判断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认为促进,改善和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的全方位维护。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精神症状

高校教师是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当前社会改革与转型之时,其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和精神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笔者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一90量表)对地方工科院校149名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高校教师心理正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愉悦,还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的人才质量与竞争力。因此,直面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刻不容缓。

一.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1.总体上教师心理处于亚健康状况,值得特别关注。虽然被试总体均分皆在常模范围之内,但有朝着超出常模范围方向发展的趋势,在多个因子上与全国成人常模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说明教师整体的精神状况处于危险的边缘。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集多重角色于一身,而且教师的成就感、效能感比一般职业人要求高,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普遍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冲击,如果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就会降低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甚至是处于职业倦怠状况。

2.女性教师、中年教师、讲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文科科目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处于高危状态,是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五类人群。说明高校教师的精神症状问题与其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科别等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也预示着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越大出现的心理问题越多,而追求完美、高自尊、高期待、高成就感是造成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3.“人际敏感”症状出现“高处不胜寒”现象。数据分析显示,年龄、职称、学位越高,“人际敏感”因子超出常模人数的比例越大,说明地位越高的人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自我形象非常关注,警惕性和防避心很强,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会越大。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成年的大学生,对老师的言行常会提出质疑,部分教师会感觉到自己的形象和权威面临挑战,不知不觉中逃避交往或与学生少交往,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大部分时间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工作着的,相互合作的机会不多,而工作考评、教学效果评价、科研成果展示、评优晋级等又处处存在竞争,如果处理不好,在同一单位就会相互猜疑、攻击,不利于发展良好的人际环境。

4.“躯体化”呈现年轻化趋势。即年龄越轻,“躯体化”症状因子超出常模的人数比率越高。一般讲,随着年龄的增大,个体的生理机能开始下降,会出现身体不适、精神不济等生理症状;工作时间越长,也容易患上教师职业常见的生理疾病,如咽炎、颈椎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然而,现在的年青教师过早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生理不适,影响到生命的健康,加大了教师的忧虑,会产生身心的疲惫。近几年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英年早逝增多的现象就是一个警示。

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对自己所拥有的多重角色要有所了解,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这一职业,这是教师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标准之一。教师职业的奉献性和绩效的滞后性比其他任何职业都要突出,经常要面对付出与回报、期望与效果等不一致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影响到对自己和职业的认可。因此,对角色的认知与接纳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一个基本心理条件。

2.健康的教育心态。即对从事的教育工作心境要稳定、积极并付诸行动。一般讲,乐观的心态能给人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和愉悦感,有利于身心健康、潜力发挥和取得成功;悲观心态的人常常怨天尤人,负面情绪大,自我效能感低,容易偏执、抑郁和敌对,影响到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和行为,关联到教育教学工作效果。

3.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工作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正确处理与学生、领导、管理者以及其他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教师工作的一股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教师工作有竞争,但更强调合作,育人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人能完成得了的。在人际交往中,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观察能力、亲和力、应变力等都是高校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4.恰当的情绪反应。教师职业具有高挑战性,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但控制自己情绪过度,保持镇静并作恰当的反应,同时接受挫折和困难的考验等,都是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任何的畏惧、退缩和过度焦虑,都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不利于教师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5.较强的创造能力。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作为教育者没有创新,也就没有教育和教育对象的发展。高校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独立的创造性活动,要具有适应社会变化需要的教育独创性,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基础,反过来亦然,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独创性是现代社会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6.良好的应对方式。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工作的变化和情境性十分强,随时存在着抉择,有的容易迅速做出应对策略,不会引起人际冲突,但有的会让人难以选择,引起心理很大的冲突和不安,产生焦虑和痛苦。面对抉择,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各种应对方式来减轻或消除这些痛苦,但是,消极的应对方式只能缓解暂时的心理痛苦,不可能长久地解决问题,甚至会产生更大的痛苦,而积极的应对方式会使人思路开阔,积极进取,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使人生活得更加轻松、愉快。因此,在社会的高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中,高校教师要学会接受教育事业的新事物,积极改造不良环境,这也是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三.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措施

1.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第一,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要真正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提高在职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对工作的热情和满意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在经济上对教师的工作予以肯定;另-方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认可教师的劳动,使更多有才华的专业人员进入教师行业。

第二,正确实行教育改革。教育的改革有助于教育的发展,但如果改革脱离了教师主体,把教师当成是改革的对象,自然会遭到教师的强烈抵触,阻碍改革的进程;同时改革的方式也要适当,如果步伐过快、范围过广程度过深,脱离了学校实施的可能性,也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改革信息,并充分发挥教师在改革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步骤地进行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应该注意的方面。第三,加大教师准入门槛和在职培训力度。教师职业不仅是具有专业知识就能上岗的,要教育人、培养人,需要具有多方面的教师职业能力。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起教师培养培训的重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能力提高了'及时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就能很快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就会变得更加自信。特别是要加强新教师职业能力的培训,适当地提高教师的职业门槛,在录用新教师时,把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保证新教师的心理健康,使每位新教师以更好的心理状态走上岗位。

2.学校的有效策略和人性化管理

第一,建立维护教师身心健康的操作机制。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之一,高校领导要了解教师心里的苦衷,在实际的决策中把教师身心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虽然学校也面临竞争,要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促使教师“实干加苦干”,但并不是必须以牺牲教师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来换取的,如果建立一个真正维护教师身心健康的机构和督导机制,定期给教师以检查和咨询的平台、锻炼和倾诉的空间,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师愉悦地工作是可以同步进行的。第二,健全公正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应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教师评价体系更加科学、人性化,更加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对教师的行为要有直接的导向作用。目前各高校存在着-刀切的现象,不管什么科目的教师,教学科研一个样,过于重视数量,对质量相对略化。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考核也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指标,注重过程评价,注重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等综合评价,引导教师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样的激励既有利于教师的健康与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与发展。第三,改进管理方式,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学校是教师的直接管理者,领导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管理中要改变只顾事不顾人、只管人不管事的做法,多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做到“以人为本”,实施“赏识管理”,发掘教师的闪光点。特别是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要考虑到大部分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既激励教师奋进,又让教师从工作中感到乐趣。

3.教师个人的自我适应与调整

第一,提高职业认识。教师职业是一个爱心的事业,要充分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责任,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和身份。同时,也要学会科学地安排工作内容,注意脑体结合、张弛有度、量力而行,把工作与休息、休闲以及发展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

第二,改变行为模式。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其思想行为都会呈现出一些较稳定的特征,如有的教师缺乏耐性、性急,总想同时做许多事情,速度又要快,质量又要好,很少放松自己,常有个人中心主义倾向。教师的职业特点让许多教师磨合有这些人格特质,因而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善意地对待自己,常常把自我满意度定得太高,对人对事的期望值也很高,而且不如人意,就会悲观失望,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要改变这种窘境关键就在于改变自己的认知领域和行为模式,善于自我调节,把握好一个度。

第三,采取积极态度和措施。面对挫折和困难要学会驾驭,要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即及时自觉地调整自己,把回避模式转向主动模式,把情绪定向应付转向问题定向解决,在必要的时候应寻求他人的帮助或心理的咨询。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地看待问题,面对挫折,认清人生的价值,勇于挑战。

参考文献:

【1】高明书.教师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郭秀兰.社会转型时期地方工科院校教师精神状况分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6).

【3】刘学兰,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4】俞国良,曾盼盼.略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选自《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0月

第二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郭秀兰

摘要:在社会改革与转型时期,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历史使命,其心理健康尤其值得关注。从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入手,提出了判断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认为促进,改善和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的全方位维护。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精神症状

高校教师是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当前社会改革与转型之时,其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和精神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笔者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一90量表)对地方工科院校149名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高校教师心理正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愉悦,还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的人才质量与竞争力。因此,直面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刻不容缓。

一.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1.总体上教师心理处于亚健康状况,值得特别关注。虽然被试总体均分皆在常模范围之内,但有朝着超出常模范围方向发展的趋势,在多个因子上与全国成人常模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说明教师整体的精神状况处于危险的边缘。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集多重角色于一身,而且教师的成就感、效能感比一般职业人要求高,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普遍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冲击,如果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就会降低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甚至是处于职业倦怠状况。

2.女性教师、中年教师、讲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文科科目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处于高危状态,是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五类人群。说明高校教师的精神症状问题与其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科别等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也预示着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越大出现的心理问题越多,而追求完美、高自尊、高期待、高成就感是造成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3.“人际敏感”症状出现“高处不胜寒”现象。数据分析显示,年龄、职称、学位越高,“人际敏感”因子超出常模人数的比例越大,说明地位越高的人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自我形象非常关注,警惕性和防避心很强,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会越大。一方面是因为高校

教师面对的是成年的大学生,对老师的言行常会提出质疑,部分教师会感觉到自己的形象和权威面临挑战,不知不觉中逃避交往或与学生少交往,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大部分时间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工作着的,相互合作的机会不多,而工作考评、教学效果评价、科研成果展示、评优晋级等又处处存在竞争,如果处理不好,在同一单位就会相互猜疑、攻击,不利于发展良好的人际环境。

4.“躯体化”呈现年轻化趋势。即年龄越轻,“躯体化”症状因子超出常模的人数比率越高。一般讲,随着年龄的增大,个体的生理机能开始下降,会出现身体不适、精神不济等生理症状;工作时间越长,也容易患上教师职业常见的生理疾病,如咽炎、颈椎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然而,现在的年青教师过早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生理不适,影响到生命的健康,加大了教师的忧虑,会产生身心的疲惫。近几年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英年早逝增多的现象就是一个警示。

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对自己所拥有的多重角色要有所了解,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这一职业,这是教师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标准之一。教师职业的奉献性和绩效的滞后性比其他任何职业都要突出,经常要面对付出与回报、期望与效果等不一致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影响到对自己和职业的认可。因此,对角色的认知与接纳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一个基本心理条件。

2.健康的教育心态。即对从事的教育工作心境要稳定、积极并付诸行动。一般讲,乐观的心态能给人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和愉悦感,有利于身心健康、潜力发挥和取得成功;悲观心态的人常常怨天尤人,负面情绪大,自我效能感低,容易偏执、抑郁和敌对,影响到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和行为,关联到教育教学工作效果。

3.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工作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正确处理与学生、领导、管理者以及其他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教师工作的一股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教师工作有竞争,但更强调合作,育人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人能完成得了的。在人际交往中,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观察能力、亲和力、应变力等都是高校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4.恰当的情绪反应。教师职业具有高挑战性,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但控制自己情绪过度,保持镇静并作恰当的反应,同时接受挫折和困难的考验等,都是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

任何的畏惧、退缩和过度焦虑,都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不利于教师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5.较强的创造能力。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作为教育者没有创新,也就没有教育和教育对象的发展。高校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独立的创造性活动,要具有适应社会变化需要的教育独创性,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基础,反过来亦然,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独创性是现代社会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6.良好的应对方式。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工作的变化和情境性十分强,随时存在着抉择,有的容易迅速做出应对策略,不会引起人际冲突,但有的会让人难以选择,引起心理很大的冲突和不安,产生焦虑和痛苦。面对抉择,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各种应对方式来减轻或消除这些痛苦,但是,消极的应对方式只能缓解暂时的心理痛苦,不可能长久地解决问题,甚至会产生更大的痛苦,而积极的应对方式会使人思路开阔,积极进取,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使人生活得更加轻松、愉快。因此,在社会的高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中,高校教师要学会接受教育事业的新事物,积极改造不良环境,这也是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三.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措施

1.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第一,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要真正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提高在职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对工作的热情和满意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在经济上对教师的工作予以肯定;另—方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认可教师的劳动,使更多有才华的专业人员进入教师行业。

第二,正确实行教育改革。教育的改革有助于教育的发展,但如果改革脱离了教师主体,把教师当成是改革的对象,自然会遭到教师的强烈抵触,阻碍改革的进程;同时改革的方式也要适当,如果步伐过快、范围过广程度过深,脱离了学校实施的可能性,也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改革信息,并充分发挥教师在改革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步骤地进行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应该注意的方面。第三,加大教师准入门槛和在职培训力度。教师职业不仅是具有专业知识就能上岗的,要教育人、培养人,需要具有多方面的教师职业能力。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起教师培养培训的重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能力提高了'及时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就能很快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就会变得更加自信。特别是要加强新教师职业能力的培训,适当地提高教师的职业门槛,在录用新教师时,把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保证新教师的心理健康,使每位新教师以更好的心理状态走上岗位。

2.学校的有效策略和人性化管理

第一,建立维护教师身心健康的操作机制。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之一,高校领导要了解教师心里的苦衷,在实际的决策中把教师身心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虽然学校也面临竞争,要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促使教师“实干加苦干”,但并不是必须以牺牲教师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来换取的,如果建立一个真正维护教师身心健康的机构和督导机制,定期给教师以检查和咨询的平台、锻炼和倾诉的空间,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师愉悦地工作是可以同步进行的。

第二,健全公正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应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教师评价体系更加科学、人性化,更加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对教师的行为要有直接的导向作用。目前各高校存在着—刀切的现象,不管什么科目的教师,教学科研一个样,过于重视数量,对质量相对略化。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考核也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指标,注重过程评价,注重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等综合评价,引导教师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样的激励既有利于教师的健康与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与发展。

第三,改进管理方式,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学校是教师的直接管理者,领导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管理中要改变只顾事不顾人、只管人不管事的做法,多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做到“以人为本”,实施“赏识管理”,发掘教师的闪光点。特别是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要考虑到大部分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既激励教师奋进,又让教师从工作中感到乐趣。

3.教师个人的自我适应与调整

第一,提高职业认识。教师职业是一个爱心的事业,要充分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责任,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和身份。同时,也要学会科学地安排工作内容,注意脑体结合、张弛有度、量力而行,把工作与休息、休闲以及发展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

第二,改变行为模式。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其思想行为都会呈现出一些较稳定的特征,如有的教师缺乏耐性、性急,总想同时做许多事情,速度又要快,质量又要好,很少放松自

己,常有个人中心主义倾向。教师的职业特点让许多教师磨合有这些人格特质,因而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善意地对待自己,常常把自我满意度定得太高,对人对事的期望值也很高,而且不如人意,就会悲观失望,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要改变这种窘境关键就在于改变自己的认知领域和行为模式,善于自我调节,把握好一个度。

第三,采取积极态度和措施。面对挫折和困难要学会驾驭,要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即及时自觉地调整自己,把回避模式转向主动模式,把情绪定向应付转向问题定向解决,在必要的时候应寻求他人的帮助或心理的咨询。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地看待问题,面对挫折,认清人生的价值,勇于挑战。

参考文献:

【1】高明书.教师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郭秀兰.社会转型时期地方工科院校教师精神状况分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6).

【3】刘学兰,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4】俞国良,曾盼盼.略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选自《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0月

第三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保健》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推荐)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保健》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这次参加了网络课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保健》学习,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高校教师肩负着塑造大学生灵魂、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长和益友。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直接影响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过去人们习惯把老师比作“红烛”,这个意象的确很美,但是也很悲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是,和平年代的正常时期,我们是否有必要这么悲壮?我想,我们做老师的,首先要有观念上的转变,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除了社会与学校应给予充分的关注之外,一名教师要想真正的提高或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最重要的还在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懂得如何进行自我的心理保健,这样才能以一个积极健康的态度去面对学生。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首先高校教师要做到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就应该自觉树立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意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并通过心理测验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增强心理问题的自我判断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心理健康的宣传活动,增强积极寻求外界解决心理问题的意识,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其次,保持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一名教师要善于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自我,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华考范文网,相信具有某些优势的自己只要努力,完全能和别人一样获得成功。同时也要悦纳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接受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增强自信,避免自卑、紧张或者不安全感。

还有,合理宣泄,自我调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情绪长期得不到合理宣泄的话,日积月累形成了潜在的能量,就会出现不良的后果。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而且还会投射到学生身上。这个时候就要进行合理的宣泄,例如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和骑车等,呼吸新鲜空气,会让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从而消除紧张焦虑的心情。诉说也是一个方法,当我们因为某事而痛苦、悲伤、愤怒或者抑郁时,要能够寻找一种表达自身情绪的方法,因为一个人只有首先妥善处理好了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集中精力去处理问题。因此,在适当的环境下找人倾诉,将心中的烦恼和委屈向亲朋好友诉说后,会使人感到心里轻松多了。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一名教师要想真正成为幸福的引路人,首先自己就要学会寻找幸福,感受幸福快乐,及时的自我疗伤,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去引导学生。

第四篇: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维护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维护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

1、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条件是(C)A、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B、对自身有适当的了解,且能悦纳他人和自己 C、无心理疾病 D、和现实有良好的接触

2、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的原因主要有(B)A、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三方面 B、工作压力、精神压力和环境压力三方面 C、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和环境压力三方面 D、保健意识薄弱 3、2013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工会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压力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为(D)A、职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 B、许多医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C、职称评定、科室效益、奖金收入 D、工作强度大、风险高、时间长

4、心理健康的日常表现,不包括哪项(C)A、乐于工作,且能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B、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和现实有良好的接触 C、具有积极发展向上的心理状态 D、对自身有适当的了解,且能悦纳他人和自己

5、不良情绪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大约在两周以内,经过自行调整能够缓解的状态属于(B)A、正常状态 B、不平衡状态 C、不健康状态 D、变态

6、从护理人员成长特点来看,护士具有(D)的特点 A、实践性、晚熟性和个体性 B、实践性、复杂性和群体性 C、实践性、依从性和群体性 D、实践性、晚熟性和群体性

7、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中规定,ICU病房建立(C)医生分级值班制度 A、一线

B、一线、二线

C、一线、二线和三线

D、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

8、心理健康的状态有(D)A、正常状态 B、不平衡状态 C、不健康状态 D、以上全是

9、对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修养要求都高于其他行业的原因为(B)A、从业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公平性

B、医疗卫生技术的复杂性及信息的不对称 C、医学知识更新快,诊疗技术日新月异

D、医疗卫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关乎人的生命和健康

10、目前医院聘用护士的特点为(C)A、实践性、晚熟性和群体性 B、实践性、稳定性和群体性

C、不稳定性、临时性、流动性、年轻化 D、稳定性、晚熟性和群体性、经验化 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1、《南齐诸氏遗书》叙述:“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者,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表明(C)A、医者工作负荷过重

B、对医学行业要求过于严格 C、医学的社会期待过高 D、医务工作缺乏控制感

2、心理健康标准简捷的评价方法包括(A)

A、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B、从本人评价、家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C、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单位评价三方面分析 D、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家人评价三方面分析

3、人格缺陷是指(A)

A、人格的某些特征相对于正常而言的一种边缘状态或者说亚健康的状态 B、人格的不完整 C、敏感性人格 D、消极性人格

4、根据调查,目前医务人员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A)A、焦虑、抑郁和强迫 B、焦虑、抑郁和社会功能不良 C、抑郁、强迫和精神失常 D、焦虑、抑郁和挫败感

5、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的概念是(D)A、没有疾病,即躯体健康 B、躯体和心理均健康 C、心理健康,并能良好适应社会

D、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的良好适应状态

6、心理障碍是指(C)

A、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 B、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

C、因为个人以及外界因素造成的心理状态的某—个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者是偏离

D、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

7、人格和情绪的关系,哪项不正确(C)A、人格影响着人们的情绪情感反应

B、压力也是引起情绪情感变化的重要原因,而压力的自我调节也跟个体的人格特质有关系 C、人格决定着情绪

D、人格和情绪关系密切

8、医学工作缺乏控制感缘于(D)

A、疾病从病因、诊断、疗效、转归的不可掌控性 B、医学多学科、多部门和多个医疗环节的不可掌控性 C、法规制约

D、疾病的特征、工作特征、法规制约、客观的制约、其他因素

9、心理疾病的特点不包括(B)A、强烈的心理反应

B、一般能通过自身的调整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 C、明显的躯体不适感

D、损害大、需心理医生的治疗

10、不良状态的特点不包括(C)A、时间短暂 B、损害轻微 C、不协调性 D、能自我调整

医护人员心理不健康的临床表现

1、从个体的主观心理体验上看,医护人员心理不健康主要表现为(D)

A、抑郁 B、焦虑

C、焦虑、抑郁同时存在或在两者间变动 D、以上全是

2、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来自于(A)A、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B、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 C、医院和患者两个方面 D、医院和社会两个方面

3、关于职业倦怠,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B)A、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

B、会出现情感上的衰竭和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但身体不会受影响

C、它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的一种知觉体验,这种知觉受个体、组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D、其主要特点是对服务对象的退缩和不负责任

4、西方学者把最常见的女性压力症状称为4个D,分别为(B)A、防御性、抑郁、混乱、反抗

B、失调、难以决策、依赖的幻想、抑郁 C、防御性、混乱、反抗、难以决策 D、防御性、反抗、依赖、难以决策

5、关于耗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耗竭是较职业倦怠更为严重的一种身心损耗状态

B、它是由于过度应激而导致的一种完全的躯体和精神的衰竭,是对过高压力或不满意工作的一种反应

C、在心理上产生拒绝,但在态度和行为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D、耗竭不但可以导致对工作的厌恶感,而且会表现为服务质量退化以及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失去同情心,工作效率低,死板、固执、嘲讽人等不良后果

6、抑郁通常表现为(A)A、心境的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对患者及家人漠然等

B、持续的忧虑和高度的警觉

C、并不怎么关心现在正在发生的事,而是担心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 D、弥散性的、非特异性的情绪低落

7、医护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A)

A、适应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压力的问题 B、适应问题、沟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压力的问题 C、适应问题、自我关注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压力的问题 D、适应问题、个人能力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压力的问题

8、在幼儿阶段时自我意识常常会认为(C)A、我行你不行 B、我行你也行 C、你行我不行 D、我不行你也不行

9、预期焦虑为(B)A、持续的忧虑和高度的警觉

B、并不怎么关心现在正在发生的事,而是担心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 C、弥散性的、非特异性的焦虑 D、通常表现为心境的低落

10、医护人员的自我意识问题一般不表现在(D)A、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 B、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度的自卑 C、以自我为中心或者盲目的从众 D、一定的独立意识或顺应心理

医护人员的压力缓解

1、忧愁时提醒自己“愁也没有用,还是面对现实,想想办法吧!”,属于(C)A、自我安慰 B、转移注意力 C、自我暗示 D、适度宣泄

2、人的机体对压力作出反应的三个阶段为(A)

A、第一个阶段为警觉阶段,第二阶段是抗拒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衰竭阶段 B、第一个阶段为潜伏阶段,第二阶段是抗拒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衰竭阶段。C、第一个阶段为警觉阶段,第二阶段是接受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衰竭阶段。D、第一个阶段为警觉阶段,第二阶段是抗拒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解决阶段。

3、消极的情绪反应表现为(B)A、智力功能受到影响

B、忧郁、崩溃、创伤后异常心理 C、注意力明显减弱 D、记忆力受到影响

4、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的方式有(D)A、写日记、上网、谈心、求助

B、向领导、同事、亲朋等寻求社会支持、感情支持 C、建立家庭和工作的良好界限,使两者互为增益

D、读书、听歌、冥想、散步、浸浴、运动、旅游、登高远眺

5、面对压力的正确态度和过程为(B)A、理解、接受、面对、解决 B、了解、接受、面对、解决 C、了解、面对、抵制、解决 D、了解、理解、逃避、解决

6、非理性信念的特点是(A)

A、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透顶 B、绝对化、概括化、消极化 C、绝对化、过分概括化、主观化 D、绝对化、过分主观化、糟糕透顶

7、日本大学医学部编制的诊断表测试心理压力,30项症状中出现15项,表明(C)A、属于轻微紧张型,只需多加留意,注意调适休息便可以恢复 B、属于轻微紧张型,无需在意,可以自行恢复 C、属于严重紧张型,有必要去看医生 D、会出现适应障碍问题,需要引起特别注意

8、面对医务人员过高的压力,医院管理人员应该(D)A、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认识和适应目前的执业环境

B、了解医务人员的困惑,建立相应的减压机制,给医务人员释放心理压力的平台 C、加强心理疏导,加强对医务人员心理学知识方面的系统培训 D、以上全是

9、医务人员战胜压力的根本是(D)A、自己制定一个压力事件表 B、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C、正确定位,客观评价自己 D、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0、关于压力,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D)A、过度的心理压力会影响人的精神面貌

B、适当的心理压力之下,能够保持比较好的觉醒状态,智力活动处于较高的水平C、需要满足可是无法满足,压力便永远存在 D、压力总会引起人的身心不适 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方法

1、把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作为考核的内容,选拔医护人员时(C)A、仅需注意其心理特征 B、只要注意其心理素质

C、不但要注意其心理特征,还要注意心理素质 D、要注意其心理协调能力

2、压力测试16条测试,若出现5条,说明(B)A、压力轻微 B、已经达到了中等程度的压力 C、压力严重 D、压力过度

3、心理健康是相对而言,问题的关键在于(B)A、异常行为是否出现 B、健康和异常两方面行为的频率和程度 C、身体是否健康 D、健康和异常是否交替出现

4、合理的宣泄是指(D)

A、阅读疗法、艺术疗法、工作疗法 B、阅读疗法、艺术疗法、活动疗法 C、借助一些医疗设备,做到精神上的放松

D、利用或创造某种条件、环境,以合理的方式把压抑的情绪倾诉和表达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稳定情绪

5、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个体要达到和谐,首先是(A)A、心态的平和 B、性格的健全 C、身体的健康 D、工作的稳定

6、很多人在面临压力时往往会表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本质原因在于(A)

A、心理和感情上抵触压力,不能正视压力的存在,更不能由衷地接纳和科学地处理它 B、经历的压力事件太少 C、心理素质不够强硬 D、压力太大

7、活动调适法指(B)

A、听听音乐,放松一下紧张的身心

B、通过从事有趣的的活动,以达到调节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类方法 C、唱卡拉OK,让身心得到舒缓

D、利用或创造某种条件、环境,以合理的方式把压抑的情绪倾诉和表达出来

8、往往一个人经历重压、混乱而又不能逃避之时,心理的防御作用会把这种情绪和负性能量转换为躯体疾病表现出来,是因为(C)A、疾病有释放压力和逃避现实的作用 B、患病可以引起周围的注意和同情 C、A和B均正确 D、以上均不正确

9、关于助人为乐、知足常乐以及自得其乐,哪项不恰当(C)A、在自己好的时候要多助人为乐 B、在自己过得一般时要知足常乐 C、当自己处于顺境时要学会津津乐道 D、当自己处于逆境时要学会自得其乐

10、生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A、个人的满足感 B、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 C、身体是否健康 D、心理是否健康

A、自我安慰 B、转移注意力 C、自我暗示 D、适度宣泄

2、人的机体对压力作出反应的三个阶段为(A)

A、第一个阶段为警觉阶段,第二阶段是抗拒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衰竭阶段 B、第一个阶段为潜伏阶段,第二阶段是抗拒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衰竭阶段。C、第一个阶段为警觉阶段,第二阶段是接受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衰竭阶段。D、第一个阶段为警觉阶段,第二阶段是抗拒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解决阶段。

3、消极的情绪反应表现为(B)A、智力功能受到影响

B、忧郁、崩溃、创伤后异常心理 C、注意力明显减弱 D、记忆力受到影响

4、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的方式有(D)A、写日记、上网、谈心、求助

B、向领导、同事、亲朋等寻求社会支持、感情支持 C、建立家庭和工作的良好界限,使两者互为增益

D、读书、听歌、冥想、散步、浸浴、运动、旅游、登高远眺

5、面对压力的正确态度和过程为(B)A、理解、接受、面对、解决 B、了解、接受、面对、解决 C、了解、面对、抵制、解决 D、了解、理解、逃避、解决

6、非理性信念的特点是(A)

A、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透顶 B、绝对化、概括化、消极化 C、绝对化、过分概括化、主观化 D、绝对化、过分主观化、糟糕透顶

7、日本大学医学部编制的诊断表测试心理压力,30项症状中出现15项,表明(C)A、属于轻微紧张型,只需多加留意,注意调适休息便可以恢复 B、属于轻微紧张型,无需在意,可以自行恢复 C、属于严重紧张型,有必要去看医生 D、会出现适应障碍问题,需要引起特别注意

8、面对医务人员过高的压力,医院管理人员应该(D)A、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认识和适应目前的执业环境

B、了解医务人员的困惑,建立相应的减压机制,给医务人员释放心理压力的平台 C、加强心理疏导,加强对医务人员心理学知识方面的系统培训 D、以上全是

9、医务人员战胜压力的根本是(D)A、自己制定一个压力事件表 B、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C、正确定位,客观评价自己 D、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10、关于压力,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D)A、过度的心理压力会影响人的精神面貌

B、适当的心理压力之下,能够保持比较好的觉醒状态,智力活动处于较高的水平C、需要满足可是无法满足,压力便永远存在 D、压力总会引起人的身心不适 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方法

1、把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作为考核的内容,选拔医护人员时(C)A、仅需注意其心理特征 B、只要注意其心理素质

C、不但要注意其心理特征,还要注意心理素质 D、要注意其心理协调能力

2、压力测试16条测试,若出现5条,说明(B)A、压力轻微 B、已经达到了中等程度的压力 C、压力严重 D、压力过度

3、心理健康是相对而言,问题的关键在于(B)A、异常行为是否出现 B、健康和异常两方面行为的频率和程度 C、身体是否健康 D、健康和异常是否交替出现

4、合理的宣泄是指(D)

A、阅读疗法、艺术疗法、工作疗法 B、阅读疗法、艺术疗法、活动疗法 C、借助一些医疗设备,做到精神上的放松

D、利用或创造某种条件、环境,以合理的方式把压抑的情绪倾诉和表达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稳定情绪

5、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个体要达到和谐,首先是(A)A、心态的平和 B、性格的健全 C、身体的健康 D、工作的稳定

6、很多人在面临压力时往往会表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本质原因在于(A)

A、心理和感情上抵触压力,不能正视压力的存在,更不能由衷地接纳和科学地处理它 B、经历的压力事件太少 C、心理素质不够强硬 D、压力太大

7、活动调适法指(B)

A、听听音乐,放松一下紧张的身心

B、通过从事有趣的的活动,以达到调节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类方法 C、唱卡拉OK,让身心得到舒缓

D、利用或创造某种条件、环境,以合理的方式把压抑的情绪倾诉和表达出来

8、往往一个人经历重压、混乱而又不能逃避之时,心理的防御作用会把这种情绪和负性能量转换为躯体疾病表现出来,是因为(C)A、疾病有释放压力和逃避现实的作用 B、患病可以引起周围的注意和同情 C、A和B均正确 D、以上均不正确

9、关于助人为乐、知足常乐以及自得其乐,哪项不恰当(C)A、在自己好的时候要多助人为乐 B、在自己过得一般时要知足常乐 C、当自己处于顺境时要学会津津乐道 D、当自己处于逆境时要学会自得其乐

10、生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A、个人的满足感 B、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 C、身体是否健康 D、心理是否健康

第五篇: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范文)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这一课题,我一直很关注。通过学习,我感觉受益良多。在培训中,老师通过一些实例,和调查的数据。说明如今教师心理健康是目前日益严峻的一个问题。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教育的代言人。教师的心理健康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本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影响到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有:社会期望高,学生难教,竞争激烈;职业倦怠。工作是大循环或是小循环,千篇一律,按部就班,缺乏成就感;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相对较低;自我认识偏差。

通过培训学习,我知道了几点调节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我们可以试着把教师工作当作自己的兴趣来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自然会快乐起来。如果你没办法把自己的职业当作兴趣,那么你可以这样做:首先应该有知足常乐的心态;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让快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在教学中,多多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我们的生活可以平凡,可以平淡,绝不可以平庸。因为教师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同样,教师也应该是太阳底下最快乐的人。只有教师自己心里有了阳光,才能将阳光洒进学生的心田。

下载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教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听过《如何保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讲座,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几点感想。提到校园的心理健康情况,大家更多的会想到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教师们的心理状况却很容易被忽视。......

    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呢

    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呢?下面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使之成为你应对压力、化解烦恼、保持良好心态的有效武器。 1.正确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 “读书可以使人明智”。具备了一定......

    浅析自我认知与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浅析自我认知与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班级:姓名:***学号:摘要:结合课文,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分析与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我实际关键字:自我、认知、心理、健康、正文:鲍勃说“不成功者的自......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维护新集小学王峰 一、教师心理健康概述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教......

    大学生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只是得到的关注没得得到及时有效而又普及的心里梳理教导。个人觉得那些专家整天在研究大学生心里健康,往往是出现某个事件后......

    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已受到专家们的关注。如同普通人一样,教师也会陷入如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困境。现代教师了解心理学知识,学会心理自我调节,显......

    维护师生心理健康

    维护师生心理健康 缪康杰 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意识的增强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加重了人们的心理紧张和压力,青少年的心理异常问题的发生率呈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心理......

    如何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如何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