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只是得到的关注没得得到及时有效而又普及的心里梳理教导。个人觉得那些专家整天在研究大学生心里健康,往往是出现某个事件后才去针对某个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留下一句话“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很重要”我在想这对我帮助我们大学生有关系吗?当然现在在各大高校都有心里咨询中心为大学生疏导心里问题。就像老师说的一样你还能去心里咨询中心寻求帮助说明你的心里问题不是很严重。那对于那些不去心里咨询中心的同学该怎么办。往往一个个的事件就在无数的沉默中爆发。
所以我个人觉得大学生学会维护自己心里健康的第一个需要掌握的就是懂得去发泄自己的坏情绪。人就想个垃圾桶,每天都在接受各种信息有好的有坏的。好的使你心情愉悦,坏的使你心情郁闷,问题来了。郁闷了怎么办。真个真是个伤不起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排解自己坏的情绪。当然没有什么方法能马上见效。但是你要去积极让自己从坏情绪中出来,其实这种积极的心情就算是胜利了一半。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你去积极的面对,就算的到的不是你想要的结果,但是一定是你能承受的结果。这里我重点提到了“面对”。我认为只有面对才是人生最正确的选择。就拿我说,我怕高考失利但是我还是失利,我怕伤害朋友但是还是会伤害到朋友。越怕就越逃避,越逃避就黑暗,越黑暗就越会闭塞自己。自己就活在自己的黑暗世界,自己折磨自己。说到这就想起老师说的一句话“要学会爱自己”这个真的很重要。学会爱自己就不会去有哪些消极黑暗的想法,就不会有哪些让人心寒的悲剧。那是什么让大部分不会爱自己呢。我觉得是孤单,社会的现实、学校的压力,已经把很多人逼到一个很孤独的地步,只是自己没有发现。所以就急切的去寻求他人肯定的和在乎,把别人的肯定和在乎放在了一个高于自己的地方。一旦这种在乎和肯定没有了就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了没有活在的意义了。我认为悲剧就是这样产生的。
说了那么多分废话其实我想说的就是一点,无论什么时候一个积极的心态很重要。郁闷心情不可避免但是郁闷之后呢。这就是处理自己心里问题的关心,永远相信自己,就算你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死也要死在冲风的路上。今天看见一个为情跳楼自杀的人。我只说了一句话跳楼算什么,有种的从楼下爬到楼上。无论什么时候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都是不可取的,除非是祖国需要我们。我们的生命是用来报效祖国、孝敬服务、关爱亲人、善待朋友、关心世界。除了这些有什么还能让你放弃生命。我们大学生必定会经历心里问题。但是不要极端,不要主观的放大事件严重性。以一颗积极的心去面对那些让人蛋疼的事情。你可以把我击倒但是你永远不能击败我。这句话送给所有大学生。
文章来源:52给力宿舍|云南高校回忆录 http://
第二篇:如何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如何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作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
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除了受重大生活事件影响、人际交往障碍等诱因影响外,还受以下四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个体对事件的知觉。对某一事件的认知和主观感受在个体决定应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中起着重要作用。认知方式限制了人们探索压力条件的信念,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及对采取不同类型的精神治疗手段的反应。如果个体对事件的知觉是客观的、合乎逻辑的,则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类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像有的学生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学习差等等。这种同学在学校中为数不少,这就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和学校教育的管理力度。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改正这种心理呢?首先,要教育学生采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社交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其次,要引导学生采用“阿Q”精神胜利法,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会积极与人交往,增强自信,任何一个交际高手都不是天生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一个现实的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总是要与别的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总是要参与一定的群体生活,单体的心理问题就在群体互动中产生了,大学生即是如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又是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是诸多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不易改变的心理倾向。正因如此,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相当具体的对策与方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要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设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对有精神病倾向的要及时转诊就医,对有神经症可能的要约请他们面谈,了解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确定危机预警的范围和对象;建设以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寝室长和学生党员为骨干力量的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成立危机干预机构,如邀请心理专家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中心,确保危机干预的专业化;设立信息化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让大学生在身处危机时能及时得到帮助。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目前,虽然没有多少大学生去看心理医生,但并不是说大学生群体中就没有心理问题,而是观念上的误区使他们不习惯看“病”。“其实,心理疾病绝不是精神疾病,作为'病人',首先要自己愿意看病才能起到效果,才能解决具体问题,释放心理压力。” 余敏呼吁说,“所以大学生一定要走出误区,树立起健康的心理卫生观念,正视自己的心理疾病,这样才能真正征服心理问题,让自己健康爽朗起来,否则不管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医疗,都起不到根本的效果。”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即热衷于把网络当成排谴的对象。但这种虚拟的排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种种副症状,医学诊断称之为"网络性心理障王国,大学生真的难逃此劫吗?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说明,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个方面看,一旦它们不能符合规律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每个人在其现实性上可划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间的是有差异的。三是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随着个体的心理成长而逐渐调整而趋于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尺度,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也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如果每个人在自己现有基础上能够做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追求自身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从而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生活。如果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都难以维持,就应该及时予以调整。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握标准?我们认为应掌握三个标准,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更多的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许多人生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有的心理困惑属于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比如多重压力之于大学生,他们的人生期望、职业抱负、学业期待引发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都需要应付。有些心理问题具有阶段性,当个体心理成熟后会自愈。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第三篇:大学生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小论文
大学生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的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他们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的集体中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与集体、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他们能能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们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而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怪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认识现实环境。
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而不会认为是重负。他们还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同时也能把工作中所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同时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的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常常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
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当个体在这些方面都健全时,才算是真正的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即具有正常人的认识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要确保心理健康,就必须注重心理卫生。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多事之秋。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热情奔放,但情绪容易波动,易受挫折,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容易偏激,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结构及其社会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家庭贫富差距等现状,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其主要心理问题有:
1、人际关系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否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们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能力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和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2、情感困惑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进入高校后,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多数人远离父母,且大学生均处于青春期,因此恋爱是大学生们永恒的热门话题,“爱情”的萌生也是大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然而,由于众多的原因,大学生在恋爱中往往把握不住自己的爱情而走进误区,从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独特而微妙的情感体验,产生心理困扰。
3、未来就业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前途由憧憬转向现实。大学生择业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干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影响身心健康。
4、评先争优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在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临着各类奖惩。评先进、争优秀等问题也常常引起学生心理困扰。各种考评、比赛(如担当社会工作、入党、竞赛名次等)对学生的当前生活及前景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影响,使一些大学生联系自身利益而计较其中。
除此以外,在大学生中还存在社会适应困难、贫富悬殊以及信仰危机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了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根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才能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一,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一是合理作息,起居有常,早睡早起,充足睡眠; 二是平衡膳食,坚持吃早餐;保持体重正常;三是科学用脑,实行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避免用脑过度;四是积极休闲,愉悦身心;五是适量运动,积极锻炼,不吸烟,不喝酒。第二,培养和完善人格大学生应当正确评价客观事物,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善于管理情绪,情绪反应适度正常,体验正常的情绪情感,主动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与学校生活。第三,投身社会实践,扩大人际交往,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大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群体交往活动,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验友谊与沟通的快乐,开阔视野,并寻找广泛的社会支持。可以说,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总之大学生要更主动的关注自我心理健康情况,客观看待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改变“看心理医生就是神经病”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重要意义。由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对成熟些,自我教育更应该是实现其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其他同学或其他群体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得有利自身身心健康的社会经验,从而实现大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缓解来自各方的心理压力,较好的解决自身心理问题。
第五篇:维护师生心理健康
维护师生心理健康
缪康杰
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意识的增强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加重了人们的心理紧张和压力,青少年的心理异常问题的发生率呈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心理学表明,人的心理问题与其所受压力有关,如果人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至无法承受,就会产生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等就会由此而产生。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压力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工作压力:具体表现在许多教师工作量满负荷,节奏紧张,而工作绩效慢,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劳动成果要到五年、十年以后才能真正体现。因此,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教师劳动的付出与回报在短时间内是不平衡的,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对职业怠惰。特别是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少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逐渐降低。其二,家庭压力:教师家庭与其他家庭相比,在对子女教育和婚姻方面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有些教师面临这些家庭生活期望无法达到时,就会产生更多的挫折感。
其三,社会比较压力:由于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容易导致有些教师在与别人进行社会比较过程中,引起心态失衡。
同时,有一些教师缺乏心理科学方面的理论素养及相关知识,缺乏教育工作的科学观,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作为教师,必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消极的心境,容易使人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感是教育教学中的润滑剂,它不仅影响知识的传授,而且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校有一名教师有一次在上课前和家里人生气了,上课时发现一男生没有认真听讲,就把学生叫到教室外罚站,还骂学生骂的很难听,甚至于想动手打这名学生,最后被其他老师制止劝开了,这就是典型的迁怒于人。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努力掌握调整自己情绪的方法,避免把不良的情绪带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教师要注意一些自身的心理变化及情绪变化,有以下情况时尽量要控制自己调整,或者不要上课,或别接触学生。
身体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时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
教师的职业使命固然神圣,但是教师是人不是神,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教师的心理困惑和情绪失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发生的。不能绝对化地认为,教师有心理困惑就是不正常。
要加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职培训力度,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及观念,能够依据变化的情况,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案、方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