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收获与反思
新课程改革实践与心得
野芦沟完小靳红梅
一、教学理念得到提升
通过对《课标》的学习,教师普遍对课改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确了数学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重复、练习,而是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获取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具体做法
1、学校教导处经常组织课改年级教师学习课改理念,开展集体备课,教师间互相交流心得体会。使全体教师有了统一的认识,教学理念也逐渐得到提高。
2、课改教研活动有声有色,我镇经常组织镇内课改年级公开课教学活动,有全校教师参加的示范课,课后,教师间互相探讨,进行公正的评价,并认真书写教学反思。
3、做好学生成长档案的纪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三、主要困惑
1、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还是重考试成绩,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评价还不够完善,因此,教师在落实课改理念方面有一些难度。
2、注重赏识还要不要惩罚?弘扬个性还要不要纪律?学生两极分化有加大的趋势等都值得探讨。
2014.5.15
第二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收获与反思[最终版]
乐都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收获与反思
新一轮课改在我校实施三年来,我镇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的可喜的变化。现就我镇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情况汇报如下,不正之处请指正。
一、教学理念得到提升
通过对《课标》的学习,教师普遍对课改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确了数学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重复、练习,而是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获取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具体做法
1、学校教导处经常组织课改年级教师学习课改理念,开展集体备课,教师间互相交流心得体会。使全体教师有了统一的认识,教学理念也逐渐得到提高。
2、课改教研活动有声有色,我镇经常组织镇内课改年级公开课教学活动,有大型的全镇教师参加的示范课,也有小型的教师借班上课。课后,教师间互相探讨,进行公正的评价,并认真书写教学反思。
3、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观摩。认真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总结不足。
4、做好学生成长档案的纪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三、变化和收获
通过学习实践,我们的课堂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表现在:
1、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在课堂上,教师都会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有趣的,生动的。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正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上数学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教学中出现得很多的是“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解决,“你能解决吗?”“试一试。”“相信你会有办法的。”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充满着好奇,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发展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以前的“师道尊严”而是一个合作的伙伴,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了。
3、学生的动手实践明显增加。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教具和学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随着课堂教学的变化,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些收获,表现在:
1、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刺激,充满探索,给学生带来乐趣,带来满足,使大多数的学生喜欢数学课,喜欢数学,觉得数学不再遥远,而就在身边。
2、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开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得到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3、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有合并也有拓展延伸。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方面摸索出了一些方法,从会说、会听、会评价不同层次,逐步提高合作学习的要求。合作的形式也从单一走向多样化。现在已经逐步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规范,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对课改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1、调动积极性是教学目的吗?
现在的课堂常常是热热闹闹,学生积极性很高,许多老师常常喜欢采用以下一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做法:
一是过多廉价表扬。只要学生答对了问题,老师就是“很好”“你真棒”“真聪明”。有时学生仅是重复别人的答案,有的答案还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的,老师都给予了表扬;而那些确实表现突出的学生即使有独到的表现,老师也是同等对待,以一句“不错”一带而过。
二是不敢批评学生。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清或者出现偏差,老师不臵可否,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错误,老师也不敢批评学生。一堂课下来,总是“好”声一片。
三是大搞物质刺激。上课坐得端正奖一朵红花,回答了一个问题奖一颗五角星等。
诚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
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受到什么启发,获得哪些发展,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形式上的需要,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开心、兴奋。调动积极性不是教学目的。过多的廉价表扬会导致学生的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过分的模糊评价将导致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是非不分,大搞物质刺激将导致学生的急功近利和情绪浮躁。
2、合作交流=小组学习?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现在,我们在数学课堂上看到几乎都是小组学习形式,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我认为从数学知识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小组学习,也不是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3、算法多样化还是形式化?
“算法多样化”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我觉得算法多样化,要注意如下几点:
(1)、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要舍得放手,要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不同于“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学生个体能力的表现,是对每一个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是一种很高的学习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很难达到的要求。算法多样化是群体学习能力的表现,是学生集体的一题多解,是学习个性化的体现。
(3)、要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和比较中,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没有一种方法对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的,只有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才是最优的算法。
五、主要困惑
1、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图片、插图来反映一定的生活情境,但是没有配套的挂图、教具和音像素材。因些,直观教学的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
2、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还是重考试成绩,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评价还不够完善,因此,教师在落实课改理念方面有一些难度。
3、现在每班学生人数都较多,教师在实施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另处,注重赏识还要不要惩罚?弘扬个性还要不要纪律?学生两极分化有加大的趋势等都值得探讨。
乐都中小学数学教研组2005.5
第三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实验三年回顾与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实验三年回顾与反思
广东省广州市沙面小学梁晓颖
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新课程改革,2003年我市大部分城区进入实验,距今已近3个年头。在第一学段的实验即将结束之际,我和部分实验教师就新课改中“变化最大2个方面”、“做得最好的2个方面”、“感到最困难的2个问题”以及“最需要获得的2个帮助”进行了交流和访谈。本文把实验教师的看法整理出来,希望能为下一阶段的课改实验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一、“新课改中变化最大和做得最好的两个方面”是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和
学习方式的转变。
1999年,课程标准研制组以部分地区为重点,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进行专题调查,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数学学习缺乏应用意识;学习方式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新一轮的课改,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无论在理论学习上、教材改革上还是课堂教学实践上,大家都在努力地向课程标准的理念靠拢。以上的存在问题也确实有了或多或少的改变。对于新课改中变化最大和做得最好的2个方面,受访教师几乎一致认为,学习内容生活化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变化最大和做得最好的两个方面(占85.7%)。
1. “在现实中学习数学,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在学习内容方面,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的学习更多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正如《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所提到的,第一学段的学生,“现实”更多地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学习内容的呈现,基本上源自学生身边的事物。例如把传统的应用题改变为置于现实情境中的解决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现实背景材料,重视长度、质量、时间的观念建立,以时分秒认识为例,教材提供多种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1秒、1分的长短,让学生把时间单位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对于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一理念,教师也比较认同。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新课学习的设计,还是练习内容的设计,都强调生活的应用。例如在二年级上学期“统计”一课的教学中,沙面小学的何绮文老师设计了“选择秋游地点”作为统计知识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投入地、无痕地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到条形统计图“以1格代表2个单位”的必要性。
平时设计的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检测,教师们都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生活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沙面小学二年级“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单元测验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题:先写数,在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序:
海印桥长解放桥长人民桥长江湾大桥长
九百二十三米一千四百二十六米七百零二米一千五百二十四米 这四座桥是横跨珠江连接广州南北两岸的主要桥梁,学生都非常熟悉,到底哪座桥梁最长,哪座桥梁最短,学生是饶有兴致的,把万以内数的认识与桥梁的长度比较联系起来,学生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好奇心。这样的设计,在沙面小学自己设计的单元测验题目中比比皆是,可见教师比较重视知识的应用性。
由于教材的内容、教师的教学都强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开始形成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识。数学日记里,学生从生活发掘了大量的数学问题:绕湖跑步要应用周长知识、时间知识;做操队列应用乘法知识;折叠式购物车应用平行四边形知识„„
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学生由于年龄小,对数学的应用也仅限于他们可见可触的“身边”生活,例如,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学生的数学学习总是和“买东西”“付钱”联系得比较多。如何拓宽狭窄的生活面,让学生更广泛地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将成为第二学段实验的一个研究问题。
2. 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转变,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增多了,动手实践与合作探究比以 前有所强调。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教材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利用丰富多采的呈现形式,提供有趣的学习素材,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人教版第五册教材“周长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了树叶、课本、五角星、三角形等图形,让学生在动手测量中感悟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从测量不规则图形到测量规则图形,逐步发现可以利用长、正方形的特征简化测量过程,从而找到计算方法。教材的这些设计使数学学习摆脱了机械使用公式的乏味技能训练,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探索和思考,对知识的应用也变得灵活。
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更关注了知识过程的呈现,探究性的学习、合作性的研究更多地出现了。在去年沙面小学举行的“协同杯”课堂教学比赛中,教师们积极地探索合作学习的操作方法,经过研究,教师们发现:当个体思考、个体操作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值得合作,当学生产生合作交流愿望时进行合作更有效。在教材的指引下,探究学习是师生乐
意使用的学习方式,但是,老师们也遇到了课时不足的困难,教材对学生探究的时间预计不足,甚至高估学生的操作探究能力,使课堂上探究时间不够,造成探究操作、学习过程难以落实到每个学生。
二、实验教师对学生两极分化问题和教学评价矛盾感到最困难。
对于新课改实验,教师有种“心中没底”的忧虑。这“心中没底”,来自对教材体系安排的不了解,来自对两极差异加大的担心,来自考试检测要求与自己所理解的教学要求的不符的矛盾。教师普遍反映,自己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有时连石头也摸不到。
1. 教材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定位偏高,使部分知识面比较窄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学生的经验不一致,且经验的广度和深度有差异,使同一个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的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例如解决问题的学习,需要生活经验的支持,但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于生活情境的理解产生困难。又如人民币的认识,教材预计学生有一定的使用人民币经验。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出于卫生和安全的原因,是不让6、7岁的孩子碰钱了,因此有部分学生甚至连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都感到困难,而教材仅用4课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辨认,而且要能换算和进行简单计算,生活经验缺少的学生往往就会手忙脚乱。
地域文化的差异也让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产生学习困难。广州的孩子地处南方,而教材的编写者在北方。有些知识在北方人看来应该是蛮多生活经验的,但对于粤语语系的广州孩子来说,却让他们感到无尽的困难。例如第二册“时间的认识”单元,教材的定位是学生已有一定的时间概念,而且认为学生对国际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因此只安排了3个课时的教学时间。但是,对于广东的孩子来说,学生也许会看时间,但由于地域和语言的原因,学生没有数小格说分钟数的习惯,而是分针指着数字几,就说“(几时)几个字”。传统教材把认识时间和时、分、秒的认识统一安排在乘法口诀学习以后的第四册,学生可以借助5的口诀把“几时几个字”换成“几时几分”,学习困难并不明显,但现在把这一学习内容安排在第二册,学生要在3个课时里学会看时间,用国际记时法记录时间,还得计算“再过几分”是什么时间,基础稍差或不灵活的学生就感到相当吃力。
因此,受访教师提出,确实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教学,但是,当学生生活经验差异比较大时,该关注哪些学生的生活经验?当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时,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开展教学活动?
2. 练习量不足且缺乏层次性,跳跃太大,容易产生学习断链。
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补充了不少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如加强估算,在第一学段增加了统计、图形变换、观察物体、方向与位置、找规律等教学内容,减低了运算教学的要求。但是,由于教学内容有增无减,而教学课时是固定的,因此必然要压缩原有的一些知识的教学时间,如20以内加减法,从原来的29课时压缩到现在的23课时,学习内容并没有减少,要求也没有降低,压缩的只是练习时间,学生的准确率和熟练度必然受到影响,而20以内加减法是学生今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这一基础不扎实,必然影响后面计算内容的学习,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说的“模仿与记忆”只是不能“单纯地”依赖,但不可否定的是,适当的练习,是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适当的模仿是掌握知识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教材的课后习题高估学生的学习能力,练习减少了与例题相仿的基本题,加大了练习的梯度,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有了舒展能力的空间,但是,也使部分学生无法消化,越学越乱,最终出现知识断链,过早地迈进了学困生的行列。例如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单元中,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换算、经过时间的计算这两个知识点一直都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但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换算练习却只有一题(练习十三第1题),“经过时间的计算”的练习不但少,而且跳跃大,6题的练习里包括了连续时间的计算(包括“分”不够减的情况)、断开的两段时间的合算、跨越两天的整点时间计算、跨越两天的非整点时间计算、结束时间的计算(第7题还需要把经过时间155分换算后才能推算出结束时间),每题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能应付自如的学生并不多,却有好一部分学生陷入困境,甚至头脑最终一片混乱。
在新课改中增加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本是好事,但在做好“加法”的同时,也要做好“减法”,只减少了练习量和课时,却不降低教学要求的难度,学生负担仍然过重。新课改希望能改变数学教学的“繁难偏旧”的现象,但老师们反映,“繁、偏、旧”的现象有了改观,但“难”这一方面改观却不大,甚至由于教学时间的减少,对学生而言,反而更“难”了。
3. 解决问题教学教师感到困惑。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对第一学段的解决问题是这样要求的:“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但是,在教学中,老师们对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并不能很好地把握。
在一年级时,老师们对解决问题的理解是“情境化的应用题”;到了二年级出现 “解决
问题”单元后,不少问题需要两步计算解答,由于它不再像传统的应用题那样,有明显的例题特征和解题思路,“解决问题是不是情境化的应用题”也成了争辩的焦点。通过学习课标、交流、观摩课例,老师们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等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仍然感到困惑:解决问题与以前的应用题有什么联系,还是完全不同?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否规范、为什么不需要“答”?第二学段的“解决问题”将怎样发展?
4. 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不甚了解,对教学要求的度比较难把握准确,学与考有矛盾。
对于新课程实验的教材,教师对单元内容分布、具体要求并不清晰,尤其是新增的知识和修改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把握会出现偏差,人为地拔高教学要求,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吃力。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由于教材是通过摘西瓜等的情景引出的,教师容易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会计算加减两步题,并能应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及至二年级下册教学“解决问题”单元时,才发现上学期的教学定位应在于“会计算”而非“解决问题”。又如统计的知识,在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下册、三年级下册都有专门单元,由于教师并不了解后面几册统计知识的要求和内容,因此容易在这一册的学习中把下一册的要求也提了上来。去年在黄山进行的全国第七届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中,有位教师在执教二年级上册的《统计》时,就把下册才要求的“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放在了练习设计中,而当时学生的课堂表现是比较吃力的。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留下了更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材料和模式。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往往依靠《教师教学用书》,但与传统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相比,新教材的教参对理念的讲解比较详细,但教学方法的指导却比较简单甚至没有,新手教师往往会无所适从。如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师教学用书》只是强调“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但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却没有具体指导,一些新教师在教学中就和学生一起卡了壳,学生体验了探索了,但由于没有数学语言的提炼,对什么是“倍”仍然不清晰。因此,为了让老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教学用书》的指导应该到位,不能为了“留空间”把该说的话都不说。
还让老师们感到郁闷的是,不知道自己把握的教学要求是否准确。老师按照《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教学要求教学,但期末考试时,却发现试卷所考察的要求比自己所把握的教学要求要高。例如一年级上册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要求,情景图只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顺序和方法,并不需要学生自己看图写连加、连减算式,因此把教学要求定位在“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
减混合计算”。但在考试中,却出现了两道让学生看图写连加、连减算式的题目。又如二年级上册的“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要求是“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但在单元测验中,却出现了“画一个直角、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的题目。教师们感到,要把握教学要求,不但要钻研教材,还得琢磨考试会考些什么,有时就不得不拔高教学要求。教师们开始怀疑自己把握教材要求的能力。看来,如何开展学生的学业质量评价,确实需要广大教研室的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努力解决。
三、教师在教材指导和资源搜寻两方面最需要获得帮助。
1.教材不断改进——在教学指导方面应该更明确些,在知识体系方面更系统些。
现在每册都有8个单元,学生的学习显得比较零碎,有些单元完全可以合并,让学生的学习更系统。如多位数乘法可否把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与四年级上册的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合并为一个单元,方便学生的迁移学习;二年级上、下册的“角的初步认识”与“锐角和钝角”合并,三种角同时学习可以方便比较和分辨,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更全面。
2.提供各种课例的示范课,提高理论学习的有效性和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教师在个人思考、级组备课的基础上,渴望能走出去看看别人是怎样教的,但是,要到全国各地听课需要大量时间和财力资源,因此他们渴望能在网上观摩一些优秀的课例并建立起交流互动区。
目前展示的课例不均衡,有些研究得多,有些则甚少研究。教师希望有行政部门或学术团体牵头,组织市里的教师组成不同的课例研究小组进行集中研究,再把研究成果共享。
3.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具、学具、参考资料、解决问题的情境图等。
在学习资源方面,教师通过广州市教育局“教育e时代”或中央电教馆的网上教育资源中心可以获取各种版本的课件、学科知识背景资料、题库等,但教师们仍感到缺乏的是各种情境图,受制图能力所限,教师无法把符合教学需求的生活现实情景作为学习资源呈现给学生,尤其是测验卷的编写、练习题的设计,搜寻情景图耗费了教师很多时间。
每项改革的推进,必然会改变一些落后的现象,也必然会由于不成熟而带来一些新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抱怨并不是积极的态度,我们需要的是分析和改进。在新课改进行了3年之际,我们对实验进行回顾和反思,就是为了使实验更理性地进行。我们相信,只要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在不断的体验中感悟,教育的未来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2006.6
第四篇: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
○天长小学沈美莲
本书是校本研修热点丛书中的一本,本套系列从书由成都教育学院周小山院长,严先元教授负责编写设计并组织运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由本书李建萍担任主编,郑大明担任副主编。各部分的编写者:第一部分:郑大明;第二部分:程依青、郑大明;第三部分:赵笑梅、李建萍、陈琳、林方全;第四部分:李建萍、文芳、汪峰。全书由赵建萍统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针对广大教师在小学数学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实践的感悟和反思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本书在撰写中注意对实践中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提出问题,并以一线教师探索与创造的经验为依据,给出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教师澄清模糊认识,解决问题。
本书特色:
1、理论阐述通俗易懂。
2、课例鲜活而富有内涵。
3、行动策略具体详尽,可操作性强。
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第二部分是课程内容,第三部分是教学活动,第四部分是课堂学习。全书针对40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每一个问题都力求作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理论认识尽量深入浅出,实践有操作性,从而切实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针对每个部分内容,我都有比较感兴趣的点:如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中,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怎样恰当地陈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的知识技能性目标的定位程度
2、准确把握“经历,体验,探索”等活动过程性目标的行为程度
教师在研究如何在课程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首先要研究的是我们如何把学习过程科学而又质量地展现为一个可供学生经历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的心智得以运动,且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生的情绪感受;其次要研究的是体验,也即如何让学生在完成经历之后,回过头去审视自己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体会自己是通过哪些步骤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的。
3、科学地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了划分,制定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中,又讲到“要真正用好教材,教师在分析教材时不妨问自己几个问:”
1、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必需的?还需要补充什么?有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哪些内容需要渗透数学思考方法?
2、教学从哪里开始?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教材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为教学
顺序?
3、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第三部分教学活动中,又重点论述了“怎样认识数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创设以人为本的人文学习环境
1、关爱学生的学生活动
2、呈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二)营造以对话为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1、生生交流自主探索
2、师生交流共同发展
第四部分课堂学习中重点分析学习方式开始,揭示了学习方式的概念,着重分析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揭示了三者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表现形式及在新课程中如何引导等内容。
人类已进入了“合作”的时代,什么是合作?合作是所有组合形式努力的开始。一群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把他们自己联合在一起。拿破仑·希尔把这种合作称之为“团结努力”。什么是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的合作学习,将学习任务下达到合作学习的共同体,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责任,都有义务为共同体的进步作贡献,这促使每个成员都为共同的目标亲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发现,思考,尝试,交流,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学会合作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的生活方略,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我们教育领域合作尤为重要,由于我们要培养现代具有较强合作意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我们在平素的教育中恰恰是忽视了这种意识的培养。在2002年微软教育论坛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拿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打起了比方:“如果举行编程比赛,一个清华学生对一个麻省理工学院学生,我赌清华赢;双方各出100人,我可能要偏向美国赢。”故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迫在眉睫,而起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合作;再者,新的课程计划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新的课程理念的逐步渗入,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间彼此合作,共同提高;还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共育英才。在此系统中,教师要学会与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沟通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伙伴似的关系,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有效的开挖。因此,教师学会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合作呢?
首先合作者要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目标,能使合作者形成合力执著的去追求。合力在物理学中是指:多个矢量在方向一致(共线同向)时,矢量值最大;而多个矢量组合在一起有夹角时,会形成内耗,矢量值较小。共同的价值追求即方向一致,可以使大家产生合力;再有,合作者集思广益——凝成合力的智力支持,合作者积极参与——凝成合力的行为保证,合作者相互体谅——凝成合力的情绪协调。如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要用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来指引,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上准确定位,让师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的探究中去,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中这样介绍:在合作学习中逐步制定活动规则,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首先要合理分工,让每个孩子分别承担任务。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如收集信息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踊跃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讨论的习惯;互相配合的习惯的等等。
在当今这一社会,我们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自己同样也要学会自主,探究。而且不仅要合作,还要学会学习。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观念,要渐次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就需要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学习、学习、再学习,全力建设学习型学校。
教师个人要勤学不辍,学会学习是每位教师的人生主餐。首先教师要主动学习间接经验。其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语);向周围其他同仁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移植,可以少走弯路;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再者,要积极主动积累直接经验。要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学习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迅速获取有用信息;二是利用它来解决问题;三是变革它推陈出新。
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主旨是培养学生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是师生从事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要积极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探究活动。师生、生生、生与媒体间可以尝试专注式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乐学、创造性的学。(网络探究学习
我们的社会正从“学历化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即学习。许多国家提出如新加坡等建设学习化的国家,上海等城市提出建设学习化的城市,我们教师工作成长的学校也应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而打造为学习型的学校。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五项修炼是改善个人与组织的思维模式,使组织迈向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这五项技术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孤立或分割开来。我们的学校要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用共同的远景目标培养成员对学校的长期承诺,客观的审视自己,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团队中成员不断超越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全局利益出发,全面提升整体的教书育人水准,全力打造学习型学校。
第五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之我见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之我见
任大红
(武威市马行河小学甘肃 武威733000)
摘要: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民族素质即将产生深
刻影响。这次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功能的转变,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我们广
泛讨论了:“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转变哪些观念?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关注学生什么?怎
样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力推动了课改的深化。文章就新课
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观谈几点学习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
1领会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要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与现实社会、与生产劳动、与工作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识、态度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获得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化“静”为“动”
新教材无论是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留有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把教材作为一个工具,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站在数学教学新的理念高度,根据本地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情况来呈现教材。另外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呈现一般是叙述性的、静态的,大都由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的复习、例题、习题讲述的,在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要把静态的知识内容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知识的呈现上应由静态呈现变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的动态生成。如一位教师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采用课件演示:一个两分硬币重1克,1000个两分硬币放在一起称重量是1000克,也是1千克。然后让学生自己称苹果,看几个苹果是1千克,再用手掂一掂。让学生通过看、称、掂等活动体会1千克有多重。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效果特别好。
3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强调师生交流,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3.1重构师生关系是师生交流的落脚点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一种传统的师生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命令与服从关系。教师是权威、是中心、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是听众。在教学中,教师常以权威者和社会代言人自居,以长者身份自居,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从而导致了师生之间缺乏交往与对话,也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精神上的交融。其实,师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认知关系,更是一种交往关系,是一种共同创造意义的关系。要重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在交往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超越自我,真正承担起教师应当负有的责任。
3.2正确认识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了接受学习,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基于此,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教学广角”这一课时.先出示动物画面和录音,老虎大王说:“用1和2组成一个两位数,你们能写出几个?”学生写出12、2l后提问:”观察这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出了“个位和十位数字交换了位置”的结论,为后面作了铺垫。接着让学生用1、2、3三个数字卡片摆一摆,能摆出几个两位数?学生分组活动,然后汇报,老师板书各组的结果。(1)12、13、21、23、31、32,(2)2l、31、12、13、23、32,(3)12、23、13、21、31、32。检查各组写出的两位数,讨论怎样才能不重复写和不漏写?学生通过观察、互相交流,最后发现其中的规律:1打头的数能写两个,2打头的能写两个,3打头的能写两个。也可先写12,交换位置写出21,13交换位置写出31,23交换位置写出32。学生在初步建立数感的基础上形成技能技巧,发现其中规律。这样既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又能使全体学生逐步培养成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4结束语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积极的行动,使新课程教育观尽快走向现实,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