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八滩镇实验小学孙荣俊
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中,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读了使人心情澎湃,受益匪浅。
六十个故事中,最能打动我的是巫小书老师写的《从心底笑起来》这一篇文章,它认为教育素质高的老师,能从与学生的精神交流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愉悦,摆脱世俗的纷扰。当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弟子”时,学生就会视教师为朋友,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可以让学校生活成为我们最美好的记忆。
书中收录的这六十个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他们用自己的真情,讲述了自己从教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节课、一个案例、一段经历。读着这一个个故事,仿佛置身于其中,许多故事又似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整本书,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却是浑然一体的。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又想到了:灯,要点在暗处,放在高处,光才能照射的又广大又深远。生命的灯也是这样,你要时时留意,你的灯还有没有油?有没有接上电源?不要让你的灯熄灭,不要让你的灯成为一种装饰品。想着点,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亮一盏灯。人间总有许多灯为我们每个人亮着,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我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应当感到幸福和快乐。教师只有像个真正的人一样,享受自由和快乐,他的学生才能真正地热爱教师,尊重教育。一个有热爱的教师,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工作视为“奉献”的。
第二篇: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我愿做最亮的一盏灯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倪娟
最近,手捧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细品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心情澎湃,受益匪浅。书中收录了十多个省市各学段教师的六十个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他们用自己的真情,讲述了自己从教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节课、一个案例、一段经历。读着这一个个故事,仿佛置身于其中,许多故事又似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
整本书,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却是浑然一体的。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又想到了:灯,要点在暗处,放在高处,光才能照射的又广大又深远。生命的灯也是这样,你要时时留意,你的灯还有没有油?有没有接上电源?不要让你的灯熄灭,不要让你的灯成为一种装饰品。想着点,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亮一盏灯。人间总有许多灯为我们每个人亮着,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赢得一份别人的关爱并不难,只是我们必须首先敞开真诚的心扉去爱别人。在六十个故事中,最能打动我的是保志明老师写的《 “低效率”的事》和张小兵老师写的《不一样的“阿慢”》这两篇文章都是反映现代社会以分来衡量学生是非常不可取的。现在,许多教育新政部门和校长用分来衡量学生,也以分数来衡量教师,势必导致“一切向分看齐”,而那些“低效率”的事情恰恰是培养孩子能力必不可少的过程。就像保志明老师所讲的那样,如果只为分数,可以在几分钟内搞定一个化学定义或化学公式,要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这些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最后一段话,摘抄下来让我们共勉: “很多教师教学中常常有种莫名的紧迫感,总是担心来不及,于是不舍得花时间做实验,不舍得花时间探究,不舍得花时间讨论问题。科学课上,很多老师特别重视那些掷地有声的科学结论,心急火燎地把这些 ‘真理’塞给学生。可是,比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要通过体验,思维的形成要长期培养,这些都不是短期能见效的事。如果一味地追求高效率而直奔着结论而去,甚至以题代教,以考代教,那将与科学教育背道而驰。”现代是经济社会,无论什么都与经济挂钩。许多教师之所以有上面所说的紧迫感,究其原因还是与教育行政的评价体制有关。如果一个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其所教学科就难以保证学生的分数一定会高,校长以分数来评价老师,评聘职称也以教学分数来衡量,难怪老师们会有莫名的紧迫感;难怪许多老师会走捷径,心急火燎地把这些 ‘真理’塞给学生;难怪许多老师会以题代教,以考代教。学生是家庭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活生生的人,怎能被沦为学习的机器?《不一样的“阿慢”》讲的是一位凡事比别人慢一拍的“阿慢”,虽然慢一点,但总是能做到最好。运动会三千米比赛,“阿慢”获得了第三名是他建立自信的一次契机,他的成功与张小兵老师“纵容”他的慢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啊,教育最像农业和林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经历必需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学校和教师不能违背教育教学的规律,拔苗助长;要尊重、保护、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并启迪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正是当年张小兵老师“纵容”他的慢,使他有了自信心,才有了他博士毕业和获得四项专利,到材料研究所去工作这样的结局。
每个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孩子就能走的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徘徊。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强大光源,坚持正确的教育观,恪守教育常识,具有人道精神,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教师要用自己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照耀孩子们人生的道路,我愿做最亮的一盏灯。
第三篇: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滨海县通榆中学 朱 祥
当朝阳冲出迷雾露出那可爱的脸庞,叫醒了路边静静守候着远方的易杨,一阵阵微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哦,在这美好的炎热暑期早晨,我在想,是什么唤醒了少年对成长的渴望,那是一扇博览古今的窗,打开它,就能看见一盏一盏明亮的灯,在快乐地闪耀着;那是一座通向成功的桥,走过它,就能发现一位位大师的智慧,指导着一个个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那是一片面向未来的花海,拥抱它,才明白成长的感觉像星星,在快乐的微笑,哦!滨海县教育局。你发下一本又一本书,不仅丰富了教师暑期生活,而且也受到了教育和启发。在学生绝望无助时,只要远处隐约有一点灯火,都会燃起希望,想到暗夜中的一盏灯对征夫路人的意义。一个人在接受基础教育的12年里,会有几十位老师教过他。他会记住其中的多少人呢?有多少人能像灯一样在他的生命中长久地闪烁呢?他会记住的是美丽的爱与微笑,——那些在他跌倒时轻轻扶他站起来的,那些在他迷惘时给他指过路的,那些在他登攀时托了他一下的,那些在他绝望无助时投来信任的目光的„„那些富有智慧的人,那些有鲜明个性的正直善良的人,像一盏一盏的灯亮在他面前,留存在他童年世界最早的画面中,成为他青春歌谣中难忘的意象。那一盏亮着的灯能照耀他们走多远呢?和任何职业群体一样,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追求灵魂幸福。然而,每个来到学校的孩子,都希望在这里找到朋友,找到精神标杆。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 1
点点路,仅此而已。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可能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所以,老师们,让我们都亮一点吧!
当然,我们并非为了照亮别人而生存的,教师先得照亮自己,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让心中充满光明。我们教过的学生,在遥远的年代,会想起我们那可能已经微弱的光亮,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能走得很远了。后代会怎么看待我们呢?也许他们会说:“唔,在那些年代里,有些教师曾带着梦想在工作。”这就很好了,这是我们能想到的。
我很清楚地记得王春明这位学生,是个孤儿,父亲无期徒刑,母亲很早弃他而去,生活无依无靠,但是,这个学生很勤快,很懂事,尊老爱幼,我无时无刻不在帮助他,使他能健康的成长,奚校长对于他的成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位学生成绩不好,最终无论这个学生在哪里,他都会懂得怎么样生活,怎样去帮助别人。每天面对几十双求知的眼睛,我们应该认真地备好课,教好书,生活上去关心每个学生。真的,我每天很早起床,很晚才离开学生的视线,不断地去关心着每一个学生的一举一动,不一定事事都要问,但是事事都要关心,哪怕是别的学生一句话就能引出一些大的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这本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这里面记载着一件一件平凡的小事,如第二篇“开在角落的花”就那么一句话事情,但是人家写了一篇文章,真是不容易,有真情实感。其中有如此清亮,如此纯美,如此动人的好句子,难得难得。
二O一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暑假
第四篇:读《一盏温暖的莲花灯》有感
读《一盏温暖的莲花灯》有感
东桥小学 五年级(1)班 田宇捷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当我读到《一盏温暖的莲花灯》这篇文章时,我的眼泪竟夺眶而出,我被李晨瑶及小伙伴们的爱心,所深深震撼了,久久不能平静。本文中的小主人公“李晨瑶”在石榴树下发现一个衣服破烂,性格孤僻的老太太,通过她和小伙伴的关心和实际行动,最终感动了老太太,文章最后以老太太送给小伙伴们“一盏温暖的莲花灯”结束。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不禁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做《补充习题》,同桌很快的做完了第一条题目,当再回头去看那条题目的时候,顿时呆了,像一只木鸡动也不动的坐在那里。我看见了,摇了摇他,他顿时清醒了过来,连忙抓起他的文具盒,翻了翻,没找到,又把文具盒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找到,他失望了。突然,他盯上了我今天早晨刚买的“心形”橡皮,便用恳求的语气说:“我的好同桌,你能不能借我用一下你的橡皮,你瞧,我不小心写错了,就借我用一下吧。”我连忙拿起那块小橡皮,放进了文具盒里,并丢下了一句冷冰冰的话:“不行。”同桌生气了,说了一句“你没爱心”,我依旧不以为然。
在书中,我初次认识了李晨瑶,她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小女孩。别人都不愿意理那个老太太,而只有李晨瑶和她的小伙伴愿意理那个老太太,并主动和他交朋友,而我呢,连一块小小的橡皮都不愿意借给同桌,跟李晨瑶相比,我不关心别人,真是太没爱心了。
我无比的羞愧,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向李晨瑶学习,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像她一样有爱心的小女孩。
大家一起向李晨瑶学习吧,学习她的爱心吧!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第五篇:读吴非《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做最亮的一盏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大吴镇运河小学赵苏惠
手捧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细品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心情澎湃,受益匪浅。读着这一个个故事,仿佛置身于其中,许多故事又似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
《一盏一盏的灯》中讲述了六十多个朴实感人的教育教学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展现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每个故事以叙述为主,还原现场或情境,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教育的美、爱、责任。
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就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桃红柳绿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但他手里有了这盏灯,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更让别人看到了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自己了,这样在生命的夜色里,我们才能寻找到自己平和的方向。爱是一盏灯,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捧一颗爱心上路的人,一生都将在爱里。作为老师,社会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为了使他人幸福而奉献出自己的精神力量,并由此享受到高尚的、无私的欢乐——这种榜样是照耀青年一代生活道路的强大的光源。让学生在刚刚开始认识生活的时候,就能遇到一位可敬爱的老师,这种学校才会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每天看着这帮孩子一天一天地成长,一天一天地进步,真的很欣慰。感谢吴非老师又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新的作品,让我们老师在这里分享了各自的幸福感动时刻,也相信这里每一盏灯,将越照越亮!
高尔基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像是在和一个睿智的人交谈心事,敞开心扉,畅谈未来。正如吴飞老师所说,一个人在接受基础教育的12年里,会有几十位老师教过他。他会记住其中的多少人呢?有多少人能像灯一样在他的生命中长久地闪烁呢?他会记住的是美丽的爱与微笑,—
—那些在他跌倒时轻轻扶他站起来的,那些在他迷惘时给他指过路的,那些在他登攀时托了他一下的,那些在他绝望无助时投来信任的目光的„„那些富有智慧的人,那些有鲜明个性的正直善良的人,像一盏一盏的灯亮在他面前,留存在他童年世界最早的画面中,成为他青春歌谣中难忘的意象。赞美老师的诗有很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但我最喜欢的只有这一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师不正是护花的春泥,给学生照明方向的“灯”吗?教师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作为一种职业,跟别的职业稍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就是教师每天都要跟成长中的孩子打交道,在他们的生命中,我们扮演了引路人,或者是“推一把”的角色,千百年来,穷乡僻壤的夜晚中,这样一盏微微闪烁的灯,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一个经典的意象。每当人生不可避免的遇到生活中的逼仄的时候,这盏暗夜里的灯总能给人无穷的力量,它不仅能时刻提醒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内心里亮着灯,时刻保持内心的光亮和温暖,而且还提醒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光和亮指引别人前进。
教育是一项伟大崇高而智慧的事业,更是一项琐碎辛劳而平凡的工作。王老师编辑的这部教育随笔,正是把一线教师这种琐碎辛劳的原生态教育中的智慧和情景加以汇集和呈现。其中一篇《我想听你把话说完》讲到不拖堂是好习惯,但这位教师拖堂一分钟,是要保护一名小学生的自信,同样也为展现教育的文明。是教师个人竞赛的名次重要,还是学生的自尊与信心重要,这在成熟的教师心中,不是什么困难的选择,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会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我想听你把话说完会场很大,灯光照亮了舞台。现今很多公开展示的教学活动,不得不从教室搬到这里。嘟——不很张扬却清晰入耳的长声哨响。正站着发言的学生一愣。她亦微微一怔,随即微笑地对孩子说不要紧,你继续说。孩子捡起被哨声打落在地的思路,继续往下说。现场很静,听得到秒针嘀嗒的声音。这是一次省级小学教师学科素养选拔赛,项目很多,从朗诵、写字、个人才艺、综合答题,一环一环地进入现在的课堂教学。当然,课堂教学占总分的比值最重,达60℅。赛前预备会上发的比赛规则明确指出必须听哨下课,哨声一响,意味着扣分开始二次哨响,加倍扣分。她在这条规则下用红笔划了两条深红色的波浪线,旁边还打了个大大的红五角星。赛前有专家叹息,这样高手云集的大赛,竞争激
烈到靠小数点后两位小数来排次序,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不过分。就在课前一个小时,她还在细细地阅读着这些扣分细则,并盘算着自己的分数目前排名第几,课堂教学要拿到多少分才有出线的把握。哨声响时,这位腼腆的男生,正为概括课文内容认真思索并努力地组织着语言。不难看出,他的思路如一群本就柔弱的鸟儿被一声哨音惊得一哄而散,他费劲地搜罗着散失的思维碎片,口中却只有唔嗯呃老师微笑的眼神落在他额头渗出的细小汗珠上,微笑里便更多了一份抚慰,别着急,想清楚,接着说孩子断断续续地说下去,说着说着,话语渐渐连贯起来。其实,概括课文不必也不应该那样细致描述的,但他的思路正变得清晰,表述开始流利,老师不忍心打断这样的进步,同学们也都听得沉静稳定。眼看他就要说清了,两声急促的哨音尖厉地刺穿整个会场的平静。哨音再次让他愣住。这回,她有些恼了,径直走到孩子桌前,正视着孩子为难的目光,斩钉截铁地说别管它!继续说,我想听你把话说完。她的语气难掩情绪的些许起伏,她努力克制着,平静而坦然地专注倾听这个孩子说完他的最后几句话。下课了,她回到选手座位席坐下,身边相熟的老师凑过来说太可惜了,这次因超时你要吃大亏了!她轻轻扭过头去,自言自语地说这种时候,没得选的。她有得选吗面对孩子清澈的眼眸叫停仅仅为了遵首游戏规则,但听孩子把话说完是要保护一名小学生的自信,同样也为展现教育的文明。走在黑色的路上时,请你不要害怕。因为请你相信,在路的那头,总会有人一如既往等待着你。青少年的成长更离不开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心烛的光虽很渺小,但她照亮了少年求知的心灵,启开了他们探索的欲望。让他们在黑暗中不会摔倒,享受了在思考和领悟中得到的快乐。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灯”的光明,是灯给了他们勇往直前的力量,也是灯给了他们警告的力量,他时刻在提醒着每一位学生:“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对于教师这盏灯,吴非老师说,“你(教师)亮一点,他(学生)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我们并非为了照亮别人而生存的,教师先得照亮自己,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让心中充满光明。如果丢掉那些些千古名训或名理的话,好的教育就是当你赋闲在家的时候,你还记得你和学生的诸多故事,有起有尾有细节,还有很多学生记得你,记得你为他做得一两件小事甚至一句话,这就是吴老师博文给我的触动,看,没有能够在闪烁的镁光灯
下熠熠生辉的文字,没有吸引眼球的字词,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豪迈,平平淡淡踏雪无痕,“闲不住的是笔停不下的是思绪汩汩流淌的是情感”这就是教育,优质的教育,回归到一个公民情怀视野的教育,无所谓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标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些什么,至于做得意义如何当接受学生的评说。教育就是从呵护一个生命成长历程开始,到呵护好一个生命成长结束,平心静气,一派从容,不能没有气度,更不能没有学识。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过程中一个非常细致的、也可以说非常微妙的过程。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我们在不断追问教育的本色,却未曾像吴老这般将“本色”二字铺染得如此淋漓尽致。当然,教师要成为温暖学生心灵的一盏灯,就要不断地学习和充电,要先照亮自己。就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们这行职业和劳动工艺的精神基础和哲学基础就是这样: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就如吴非老师所说的那样——“教师比学生善于学习,他才有资格‘教’,因而才可能是‘师’;也只有比学生更清楚学习的作用,他的‘教’才可能是有价值的。”教师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教育观,恪守教育常识,具有人道精神,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而且要有文化判断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在多元化的价值追求方面明辨是非。只有教师成为强大的光源,拥有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才能照耀学生的成长之路。
每个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孩子就能走的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徘徊。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强大光源,坚持正确的教育观,恪守教育常识,具有人道精神,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教师要用自己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照耀孩子们人生的道路,我愿做最亮的一盏灯,绽放人生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