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

时间:2019-05-13 07:1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

第一篇: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朝着多元化发展。人才需要教师塑造,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人才质量,而教师的品德素质在培养人才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作为政治课教师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使命,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品德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政治课教师又是塑造学生品性的关键人物,因此政治课教师品德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从教师的思想素质的修养、政治素质修养和道德素质的修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思想素质的修养

政治教师的思想素质因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师的人格、思想品质、理想追求、言谈举止、气质风度,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

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人的世界观对人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等都有指导

意义。政治教师的思想素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具有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的世界观就是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勇于实

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用勇于攀登和开拓的精神振兴教育。在教育科学改革教育过程中,有很多新观念、新事物、新方法、新途径、新问题是我们从来没有遇到的,这要求我们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去认识、去解决、去开拓前进。要开拓前进,就要克服各种阻力和困难,就要锐意进取振兴教育。振兴教育需要马列主义哲学的勇于实践和探索精神。当前,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冲击下,中国教育环境复杂,教育里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教育者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武器,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向未被认识的领域进军,敢于攀登科学高峰。

(二)具有科学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政治课教师思想素质的核心,它不仅决定了教师的人生方向,而且制约着

教师的人生价值。具体到每个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身上,则要求他们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生目的,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价值,以“园丁”、“蜡炬”、“人梯”的献身精神为人生态度。

价值观对政治课教师的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教师的人生价

值有其特殊性,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延续、对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就是教师的人生价值所在。为实现这一价值,教师应当坚持正确方向,站在时代前列,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应当具有开拓意识,勇往直前,做振兴教育的开拓者;应当投身改革,锐意进取,做建功立业的奉献者;应当不断吸取和运用新知识,做当代人的表率;应当更新旧观念,大胆迎接挑战,做良好道德风范的体现者。只有如此,教师们才能肩负起社会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培养出具备健全坚韧的人格,实事求是的精神,独立创新的思路的学生来。

政治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政治教师树立无产阶级人生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需要,政治教师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道德高尚的人才任务,这个任务需要政治教师帮助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政治教师的人生观如何,对于学生树立积极地人生观影响极其重要。因为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反映自己的人生观,每时每刻影响着学生。所以,作为政治教师要想胜任自己的工作,培养思想高尚的学生,就应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政治教师只有树立积极的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人生观,才能献身振兴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因素的思想影响,才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政治教师要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为重,要以“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的精神,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服务终生。

(三)具有爱国情怀个法制意识

优秀的政治课教师应首先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更是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与示范,假使教师自身表现出对祖国的漠然,会导致学生多祖国的隔膜;只有当教师以自己的言行表达出对祖国发自内心的热爱,才有可能培养出对祖国忠诚的学生。身为一名深具爱国情怀的政治课教师,应做到,保持民族气节,增强民族自尊心;珍视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真挚的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热情地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法制意识是政治科教师政治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知识份子的教师

第二篇:福建省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研修活动

福建省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研修活动

暨省教育学会政治教学委员会2007年年会召开

在泉州市普教室、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晋江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南侨中学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教研室、省教育学会政治教学委员会于2007年12月14至15日在晋江市召开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教学研究,推动全省中学政治课教学更上一层楼”为主题的“福建省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研修活动暨省教育学会政治教学委员会2007年年会”。来自全省各地的九十多位教师和教研员代表学习了党的十七精神,深入研究中学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评价问题。会议听取了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副总编曹勃亚的《新形势与党的十七大精神》,分析研究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评价问题和思想品德课中考评价问题,进行教学观摩和评议活动,部署《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工作,并对2007年政治学科教研工作进行总结和对2008年的教研工作进行部署。这次会议即是一次学习会,同时又是一次工作会议和研讨会。会议提出:

1.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时事政策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德育课程,要及时有效的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特别是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要求,它对于政治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政治学科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更好地开展教学教研,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十分重视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在学习贯彻十七精神上,最近专门下发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意见》,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出了部署,并提出了“总体要求”和高中各必修模块的教学具体要求。学科教研工作必须认真学习,对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加以认真落实。

同时,政治课要加大力度推进时事政策教育,使政治课教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各地要加强研究贯彻十七大精神面貌和加强时事政策教育的方式方法研究,以教育部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出版的中学生《时事》为蓝本,加强学习效果的考核,通过知识竞赛、教学渗透、科学评价等,落实学习效果。在2008年中考和高中基础会考中,要加强贯彻。其中,十七大精神的考查,不再专门指定用书,集中以《时事》中的相关内容作为考查依据。

2.研究教学问题,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在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教学过程面临不少的问题和困惑。如教学内容多任

务重而教学时间不足问题,教材与课程标准、教材与教辅的关系和衔接问题,高中选修模块的选课问题,活动探究与知识传授的关系问题,教学要求与考试评价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加强校本教研,进行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教育教学观念上的问题,我们要加强理念转变,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质量观,重新审视我们的想法和做法,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创新。同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教学与评价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省教研室和研究会设立了两大研究课题,一是省级课改课题——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侧重于分析研究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已经有十七学校作为实验校正在开展研究;二是这次会议正式确定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研究,已经有十一所学校作为实验校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这些课题的研究应该注重实效,立足于有利于推进教学,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争取两年后能够拿出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供全省教学与评价使用。非实验校的老师也可以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积极参与研究,争取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抓好具体工作,促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教学问题产生于教育教学实践,更应该以以实践为基础加以研究解决。因此要在大力加强校本教研。第一要加强教师的教学反思,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第二是要促进同伴互助,加强教研组建设,规范教研组工作,真正发挥教研组活动的实效;第三要加强专业引领,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多种方式,指导引导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具体说,从省级层面上将开展相关活动,引导和推进校本教研活动:

开展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总结;开展第十一届中学生思想政治小论文评选活动,促进学习方式的改进;配合全国的优质课或优秀教学片断评选,开展相关的教学竞赛;召开相关的教学专题研讨会,研究教育教学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交流;继续组织部分教师和教研员外出考察,学习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召开特级教师研讨会,研究加强和实施支持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方法,进行教学视导和提供有效教学指导;加强福建高中新课程网和福建中学政治网建设,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以上具体工作的日程安排,省教研室将及时编制计划通知各设区市。

三、推进考试评价改革,保障课程改革推进

在新的一年中,要继续加强相关考试评价工作的研究,进一步推进中考和高

中会考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当减轻学生负担,保障新课程的顺利推进。为此,在中考改革方面,将进一步研究中考《考试大纲》,落实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加强中考命题人员培训,提高命题人员的水平;加强中考试卷评价,引导各市不断提高命题水平。在高中基础会考方面,要根据已经出台的《考试大纲》,研究落实省教育厅领导提出的“让改革者受益”的思想,针对理科生情况,既要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又要控制试题难度,引导高中新课程教学正常有效开展。

同时,各地要加强高中模块评价研究,处理好平时学习评价与考试评价的关系,既要做到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所得,又要研究信息化电子化的途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做到方便操作,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

四、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加强学术团体的作用

我们省教育学会政治教学委员会在全省中小学三十多个学科研究会中是最活跃的一个团体,每年开展了大量工作,如2007年,在课题研究、教师培训、时政教育、说课、优质课和教学设计评选等教学竞赛、教学网站建设、中考会考改革和高中新课程推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全国各项评选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2008年,除了要继续做好学科专业方面的研究工作之外,还将加强组织建设。一是根据原来确定的标准进行会员登记和发展新会员;二是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改选,成立新的理事会;三是指导和帮助相关设区市研究会进行改选工作,使各地的机构更加健全,工作更加有序。

总之,在全行各业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精神之际,省教研室和省教育学会政治教学委员会召开了本次会议。对于具有重要的意见。会议在各位共同努力之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对于明年我省政治学科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推动中学政治课的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议希望全省中学政治教师继续团结合作,使教学研究工作更加富有生气,使政治课教学更加富有活力,使政治老师更加富有魅力。

第三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修养与形象塑造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修养与形象塑造

张创彪

内容摘要:思想政治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工作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因此,政治教师的素质事关重大,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前言”中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样,这也是对教师提出了的要求。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开展,我们对解决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增强了紧迫感。就像有些老师说的那样:在推行、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对于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比较肤浅、不够透彻,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种种偏差。或者由于对新课标、新课程的要求把握不准,同时,又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在行动中存在不少的疑惑。有的老师教法依然“涛声依旧”;有的教师片面地注重活动形式,单纯追求课堂气氛,把课堂上的笑声、掌声、叫好声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唯一标准,而不顾及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如何,一节课下来,究竟掌握了哪些内容?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其后果必是本末倒置。如此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新课标、新课程的推行和实施。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

素质修养

形象塑造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前言”中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方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趁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引处①)教育应在思想意识上有所改变,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教师的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发展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说明时代在进步,教育理念在更新,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为读书而读书;为教书而教书,乃是亡国教育。”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丢掉“权威”思想,做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老师。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兴国在教,兴教在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些话表明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和重要性。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告诫我们:“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特别是在教师实行教师职业资格认定的情况下,更要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表现在能忠于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做到“爱岗敬业”,忠诚于并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这是指教师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指导下,在处理个人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上,采取了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教育工作范畴中,这种价值取向就是指有史以来,人类社会一直推崇的“人梯精神”和无私奉献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蜡烛精神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代表了教师在处理个人与教育事业发展关系上的最高境界。教师要形成这种高水平的职业道德境界,就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有高度的认识,并在教育劳动中,产生出积极的情感和行为体验。„„要求教师对教育劳动有深刻的理解、清楚地认识到它跟祖国、人民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关系,逐渐形成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忠诚于并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这是指教师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指导下,在处理个人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上,采取了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教育工作范畴中,这种价值取向就是指有史以来,人类社会一直推崇的“人梯精神”和无私奉献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蜡烛精神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代表了教师在处理个人与教育事业发展关系上的最高境界。教师要形成这种高水平的职业道德境界,就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有高度的认识,并在教育劳动中,产生出积极的情感和行为体验。„„要求教师对教育劳动有深刻的理解、清楚地认识到它跟祖国、人民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关系,逐渐形成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教师才会一心一意扑在教育上,认真钻研教学教改,达到乐教勤业的境界,把教育这种平凡而艰苦的劳动当成光荣而充满乐趣的工作来对待。受教育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于不知不觉中获得心智、情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给予热情的关心、爱护、尊重和信任,时刻为他们着想,让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从中获得愉悦。处于这种和谐、轻松的教育环境之中,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就会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

(三)、严谨治学,忠于职守,依法执教,为人师表,积极进取。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尽心尽力完成教师岗位所赋予的各项职责,他们所付出的劳动及效绩,应不辜负社会给予其的地位、荣誉和报酬。在当前情况下,忠于职守的核心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教书育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社会需要教师的劳动并给予其必要的社会地位、声望和报酬,教师一旦步入教师的岗位,就必须承诺并践履社会对教师岗位的要求。——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爱就意味着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乡村教育之能改造,最紧要的是要问我们肯不肯把整个的献给乡村儿童。”“只要为百姓造福,我们吃草也干”。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求精、求实、求真、求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关注教育过程的每一细节,关心每一学生每一方面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适当的发展。政治教师的职业道德还应表现在热忱爱护青少年学生,全面关怀和教育他们健康成长的情感品质,即“师爱上”。

(四)、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

“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崇高境界。教师对待学生的感情只有升华到“爱”的高度,才能对学生的教育行为步入“无私”的境界。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身心的巨大感染力,常常直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这种爱可以启动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的隔阂与误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感受到来自教师和教育集体的温暖。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更为全面的爱。因此,这种爱又是引导和发展学生高尚社会性情感的重要基础。作为社会不能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能达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境地,但应支持和奖励教师向这一崇高的目的迈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热爱学生是指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引处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教师必须把对党、对人民的爱,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要想真正做到这些,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

【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政治教师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到“学”,注重学生自己去思考、体会、讨论、探究、下结论,增强学习的研讨性、互动性。由于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教师必须积极进行角色转换。即由过去教学中的“权威者”、“领导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从而使学生成为教学共同体的平等成员。】(引处③)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由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社会主义人与人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能脱离社会主义人际平等关系的约束。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处于教育学生的位置,他们又具有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因而,许多教师都把师生关系错误地理解为“上下关系”,追求教师的“霸权意识”。实际上非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会影响教育的效果,还会促使学生在幼小年龄阶段形成“非平等”观念,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平等关系长远建设和发展关心爱护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既不应因学生的家庭地位、家庭状况不同而不同,也不应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教师的亲疏程度不同而不同,更不应因教师与学生及其家庭私人关系的程度不同而不同。教师对学生爱的同时又应具有针对性,即不是一种不看对象的、盲目的、抽象的爱,而是一种在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学生具体的情况而赋予的具体的爱。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用爱去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其克服弱点和不足,使其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第二、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或做出决定时,应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意愿和建议。学生的观念、价值取向和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的未来。如果教师在学校中,与学生相处中,在做出决定时,恪守“民主原则”,那么民主原则就可能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生根。

热爱学生是基本的要求,是尊重学生和热爱学生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对学生怀有厌恶情绪甚至辱骂学生的教师会得到学生的尊敬,也很难设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能在学生中间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醒我们:“如果那样做,就不仅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还违背了《教师法》。”可见,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即人们常说的“向师生”。不管在任何场合,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都希望教师能注意到自己,哪怕是瞬间热情的注视,学生都会感到这是珍贵的、幸福的,都可能激发学生的向上心理。反之,倘若教师对学生没有爱,学生就会产生情感上的抵触或反感。这时,即使教师以高压手段使学生表面老实下来,但实际获得的却是畏惧和感情上的更加疏远,根本谈不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三、要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教师的爱是理智的,爱与严格要求要渗透在耐心教导中:其一,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人格塑造和品格修养,要严肃认真,坚持标准,一丝不苟,精雕细刻。既合情合理,又具体明确。其二,面向全体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因材施教,有布置、有检查,及时进行表扬和批评。其三,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得以民族、性别、家庭背景、地域、相貌以及身心的发展水平为由偏袒或歧视某些学生。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关系时,如果不能坚持“公正原则”,不仅会严重伤害学生感情,破坏其判断事物是非的标准,而且会丧失在学生中的威信,从而降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不姑息原谅学生的错误和过失,不迁就落后和消极表现,讲正气,敢于用正确的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如果宽容学生的错误,袒护学生的缺点,甚至有时为了讨好学生,在纪律上放宽要求,只会在教育上降低标准,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因此,教育的本质是转化,是用关切而又严谨的态度处理教育与教学的矛盾,严慈相济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坚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的根本点是“两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让学生全面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高。这不仅体现在人才在知识的拥有量、层次、结构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标准上,而且更需要高素质的政治情感、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与体魄。一个人如果只有才而无德是危险品,只有德而无才是次品。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热爱,也会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学生亲师,正是由于教师爱生;教师爱生,才能赢得学生亲师。师生关系能否和谐,教与学能否相长,关键在于教师。实践证明,“爱生尊师”的程度与教育教学效果成正比。

二、专业理论和文化素质

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以能力为本位,应成为21世纪教师的基本理念。】(引处④)

教师应当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所以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每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必定是个读书人,也只有不断地读书,把读书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教师才是永远的人师,才是永远走在文化前沿的人,才能展现一身的文化气质以及教育的儒雅。

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扎实、系统的知识功底,能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更新、充实,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知识发展、学术研究的情况,而且要有相关专业的知识。教理科的要懂得一些文科知识,教文科的也要懂得一些理科知识,做到学有专长,文理兼通。此外,还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也都应当有所涉猎。对于现代教师来讲,外语和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更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也是必须具备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不懂得教育、心理科学的教师,形象地比喻成在教育工作中像黑夜走路一样。他认为这样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素质”。因为只有掌握教育理论,才能把握科学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遵循教育规律的要求去合理地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真正成为教育工作的行家。对思想政治课来讲、更需要用教育理论去正确指导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教师除了掌握一定的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还应学会一点青年教育学、社会心理学等知识,使青少年的思想政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以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要善于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影响下,知识不再是迟缓、有限、稳定的,知识正在不断地增加、更新,目前,全球的知识总量估计平均每五年就要翻一翻。专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知识正在发生“核裂变”,被无限地划分为各个门类。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必然会对学校的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陶行知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财,人人是创造之才,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创造一向被人视为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在教育教学中,亦是如此。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品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好这一点呢? 第一,要转变观念,“教到老,学到老”,树立终生学习观,形成自觉学习习惯。

第二,要自觉吸收人类文化的新成果、新认识,使自己的知识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时代,优化知识结构,为教学做好知识储备。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其实这种说法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长流水的教师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而要具有长流水,教师则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新课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改变以知识目标为中心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提倡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改变导致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教材的框框,从而要求教师引入本学科的前沿热点知识”,(引处⑤)

第三,教师要学会使用现代教学设备,提高获得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影响下,学校已不再是新一代年轻人接受知识与信息的唯一渠道,教师讲课和书面教材不再是开展教育的仅有媒介。电脑网络和层出不穷的新教学媒体形成一个名符其实的知识产业。过去的问题是缺少信息,或信息的传播速度太慢,而今天的危机则是“信息过剩”。面对如此丰富多样的信息,教师怎样去选择?哪些才是我们教学所需要的?学生面对信息的汪洋大海,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去猎取?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提高教学能力。

其次,教师要不断创新。一方面,要转变教育观念。课改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利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当务之急,作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就教师而言,“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的传递者,而是一个调试者、研究者、创造者;教师不再只是真理的垄断者和宣示者”。(引处⑥)就学生而言,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的,“教学从本质上是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构建活动。在教与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的‘你—我’关系,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流、共同探求、交流人生体验”。(引处⑦)另一方面,更新评价观念。《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引处⑧)有鉴于此,教师要更新评价观念,即:评价主体从教师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评价的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观,评价的目的从甄别选拔走向全面发展,评价的重心从过分关注知识走向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过程。

四、教师必须在对待自我上,不忘教学反思。

反思是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回顾与价值判断,分析得失,寻找规律;总结是对大量感性经验的理性升华,从中提炼出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的教育思想精华。反思和总结是教师进行科研的基本能力和思维品质,只有不断进行思考、研究、总结等活动,才能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目标更明确,行动更自觉,行为更符合规律。反思与总结的方法很多,如:写课后笔记、教学心得、整理案例、写经验总结等等,长期坚持下去必有收获,成熟的经验或好的案例应拿到会议上去交流,或者写成论文向教育报刊投稿,使其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同时也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感。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反思,如预习效果的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主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是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例如在中学一些公开课上,有教师还拿出了物质奖励的高招,答对了奖一颗糖等等。如此幼稚的教学手段,又怎能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呢?还有一些老师只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参与活动的主体性如何,而忽视学生对知识面的范围、准确性的掌握程度如何等等。因此在新课程的推进中,我们的教师应静下心来,从理解、实践中反思课程标准,并用发展的眼光反思课程标准,是很有必要的。总之,我们要做教学上的有心人,要善于总结和反思,这样才能激发智慧的火花,才能唤醒沉睡的灵感,才能为课题积累丰富的原始理论素材,使它成为科研源源不断的源泉。

五、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幽默等优秀品质,让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平等,使学生思维得到开放。【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讲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初中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候,教育不应给予他们过多的压抑,而应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智慧得以闪光。这就要求老师要注意用教师的亲和力去吸引他们,注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千方百计地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教师的魅力所在,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引处⑨)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全身心的真情投入,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从而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教师是太阳下面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特殊职业决定了与学生朝夕相处,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而且青少年儿童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就是每一个学生的楷模。教师应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去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因此,教师的一切思想行为、言谈举止——无论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还是在日常生活和个人生活中——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这就是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育人职业特点,对教师外貌形象的总体要求是大方、整洁、自信、稳重。总之,教师不仅要仪表端庄、服饰得体、态度谦和、语言亲切,而且要纯洁高尚,富有同情心与正义感,要宽容、大度、热情、笃实。

当教师难,当一个好教师更难,但这正是我们的光荣所在!我们既然从事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就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尽最大的努力做得更好一些。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人民的期望、时代的重托,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教师应把和谐和美建立在个人心中,把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事物和最微不足道的对象化为无限的事物,并在赋予外在生命的形式中显示出内在的生命。这种高尚的心灵并不满足于自身的自由,它还要使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由而和谐的。也就是如上所说,教师应在内在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将美与和谐建立在心中,并将这种美与和谐赋予一定的生命,通过外在形象的设计表现出来,在教学情境和社会情景中感动学生、感动社会,真正达到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

最后,作为教育者,还必须明白,21世纪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能感叹彷徨,而是要奋起直追,走进新时代,去拓展我们的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正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说的那样,不断引进时代的活水进课堂,做一位“明智”的教师,为我们教育教学谱写新的篇章。那样,我们的脚步就会更轻快,心灵会更充实,精神会更振奋。

注释:

①、②、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③、《中学政治教学》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主办(2006年第三期 第七页 作者:谢小兰)

④、网上资料《能力本位:21世纪教师的基本理念》(中国教育报)【网址:http:∕∕www.tanghu.net.∕gr∕lixuemei∕kegai∕7.htm】

⑤、郭春玲、王建,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素质要求的认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7期,第26页

⑥、⑦、⑧、田慧生,新课程的理念、目标与实施策略,远方出版社,2003年版,18—19页

⑨、《中学政治教学》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主办(2006年第三期 第十六页 作者:尧勇)

第四篇: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古人说“不破不立”,“学贵质疑”,只有在不断的怀疑、反思、总结的基础上,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这张试卷是有许多高考真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代表性,对于试卷的评讲能让学生的思维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积极引导学生的高效思维,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对这堂课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前认真批改,详细分析——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前提。

2、创设民主宽松、思维碰撞的课堂情境——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重点。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人格,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如把学生的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介绍给大家,也可以由学生上台讲解;试题难度相对不大的试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体会成就感,增加其自信心,消除压抑感,激发其内在兴趣;对学生的不同看法不要武断地否定,而是要耐心地听取,积极地引导,在教学中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请学生献计献策。

3、完善行之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关键。

通过建立完善行之高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乐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使试卷讲评课取得最大实效。

第五篇:政治课教师素质修养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我国现在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关键的时期,必须加大科教兴国战略的力度,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民主法治建设来应对现在非常严峻的道德危机,要扭转这种严峻的局势和实现我们宏大的理想,归根到底还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学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这门课承担了培养学生思想政治、伦理道德、生活情感、法制观念等素质,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

中学政治教师作为执行这一重要任务的特殊群体,他们应该具备哪些教师素质修养和形象对于这门课的施教成功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中学政治教师素质修养与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政治教师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将会给学生带来直接影响。

2.中学政治教师素质修养和形象塑造的紧迫性。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应该认清这个严峻的形势,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加强素质修养和形象塑造,发挥其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

3.中学政治教师素质修养和形象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单方面的进行知识传授,是思想政治课的其他教学功能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

4.新课标条件下提高政治教师素质和形象的途径和方法。

(三)本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揭示中学政治教师素质修养和形象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等方式,总结学生期待的政治课教师素质和形象。

3.新课标条件下提高政治教师素质和形象的途径和方法。

4.如何检验改进教师素质和形象后的效果,建立一种反馈机制。

下载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政治课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思想政治课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有幸参加2020年全省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培训,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心得体会如下:做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

    我市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代表参加省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

    我市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代表参加省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师 研修活动暨省教育学会政治教学委员会2007年年会 福建省普教室、省教育学会政治教学委员会于2007年12月14至15日在......

    浅谈新时期中学政治课教师的素质修养

    浅谈新时期中学政治课教师的素质修养 姓名: 学号: - 1我国古人就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即为人师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

    军人思想品德修养

    听党指挥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自觉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权威,维护各......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本人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回顾几年来......

    思想政治课心得体会

    思想政治课心得体会 --第一课两会 在3月14号下午,我们在院学生会学习了本学期第一次思想政治课“两会”,感觉收获颇丰。这次的学习,是采用讲座的形式,使我们在理论上更加了解国家......

    思想政治课感言

    思想政治课—我的感触 潘磊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前记 我虽没有完整读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也只是泛泛学习《诗》《书》《礼》《易......

    思想政治课调查报告[定稿]

    关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本科三年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 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11月——12月 调查地点:甘肃省兰州市甘肃农业大学 调查对象: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2010级本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