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郭东升东庐中学学习小结
郭东升东庐中学学习小结
东庐之行,不虚此行。
11月1日到5日的离开,历时五天的考察与学习,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了解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工作的开展;了解学校的课堂教学实施具体的措施;了解教师工作流程与学生管理的流程;了解学校发展的内涵与外延;了解打造一所名校应具备的因素。
满怀好奇心,踏进东庐中学的校门,就开始了我的观察,几乎所有的认识也是符合规律的,就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校门东侧的德育长廊,或者说是德育墙,“二十四节气”与古今中外名人的肖像与事迹介绍。其次还有学校的校名校徽以及办学的愿景,均在各种墙壁上显示。正门“至博至淳”的石碑,校门里面墙上的“合群、合作、和享”的标语,以及校内墙壁各种各样的文化标语牌匾,整个校园都会说话。虽有些不上档次,但在形式上却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德育的渗透。
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虽然它们东庐人多年的积淀与深思熟虑。但真正的教学与管理他们做的简单而明快:时间安排比较合理,因为它属于农村中学,不寄宿,学生和老师早晨7:00到校即可,学生将“讲学稿”交给老师,这是老师们就快速的批改,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上午四节课,进行教学课程的教学实施;课间操穿插在二三节之间;午饭11:30,午饭后是学生查缺补漏、教师个别谈话与辅导、学生兴趣特长活动的安排、学生自我完善读书的时间,井井有条;下午三节课,四点五十准时放学,师生均离开学校,教师休息,学生回家。
在这里不得不说,其实东庐中学的师生的负担是比较轻的,但是效率很高,究其原因:
1、教师有了多年的积淀,备课仅仅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完善与改进,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耗费在写教案上;
2、教师不写书面及电子教案,把精力用在备课上,钻研上,交流上,探讨上,而且他们主要的教研是集体备课,这是真正的集体备课,所有的老师都是尽心尽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开诚布公,毫无保留。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在考察过程中,领导老师都提到这一点:“教师都不要留一手!”如何做到的呢?这里有奖励评价体系的问题,团队考核,有团队目标,再有个人目标,在团队中差距不大,均视为奖励的行列。还有就是互相
听课,如有课堂备课的不同,教师们都互相明白,知道谁留了一手,那这个老师会无地自容。监控系统等的利用也可以减少留一手的情况;
3、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看到东庐学生的讲学稿,你会很震撼,整洁、完整、答题规范,此非一日之功,养成好习惯,学生终生受益,教师省力高效;
4、学生的习惯养成靠的是诸多方面,东庐中学的学风与校风已经成为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基石,班主任的认真与严格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层次,我了解了他们的班主任的管理,沟通是他们的最主要的方法:无外乎就是师生沟通、家校沟通、生生沟通,导师制、小组制,但是他们做到了艺术、细致、落实,做到这一点是要靠学校领导的全局掌控的!学校的管理不用费劲,当卫星入了正规,会飞速的前进,而不用再去费神费力了。
学校领导班子除陈康金校长和负责外联的许和平外,均是业务骨干,副校长、主任、副主任、主任助理都是教学的专家型领导,都深入在教学的第一线,既有教学业务素养,又培养了管理能力。在整个管理中,凡是业务棒的教师,有很多外出讲学、讲课的机会,更有名和利益的驱使,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工作。办成一所名校,成就了一批名师,成就了老师的成就感,成就了一名名牌校长,成就了一批好孩子,给本地经济带来的帮助和生机。
学校教学的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课堂上,高效课堂是东庐中学的灵魂,讲学稿师生共用,市东路中学教学的主要抓手,其实很简单,东庐只有讲学稿,没有课外习题集,没有其他作业,这里要注意的是,他们如果把讲学稿作为唯一的抓手,那么,就逼着教师必须把它整好,因为它既是教案,又是学案,还是作业,如果没有教学研究做基础,没有费尽心血去研究,那么学校的教学质量会一塌糊涂,但是东庐做到了飞跃,这其实是个奇迹。他们的操作也很简单,前一天你发下讲学稿,学生预习,第二天一早交上,教师评改,上课,上课时也不一定就完全按照讲学稿进行,但是教学重点要抓住,可以保留教师的教学个人风格,上课不记笔记,课下进行整理,充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收上来,二次评改,反馈,个别辅导。其实每一个环节都很简单,但其实每一个环节都很难,难的是真正的落到实处,难的是一直这样做,而且十一年没有间断!
听了东庐八节课,教师的基本功比较一般,说实话,那几个全国讲学的老师水平也是一般,但是他们已经不再也是一个一般老师,而成了团队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已经超脱了一般教师的层次,并且有了很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听了四节
我校老师的课,上的很精彩,但是在教研层面上,在理论层面上,在高效层面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教学基本功都很好,教学有激情,但是整体比较浅,主要是教学理论跟不上,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停留在感性上,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的程度,课堂改革任重道远。
学校的发展,其实普通的发展还是很简单的,但是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要成为全国的名校,对于民办学校来说太难了。首先是一个好校长才可以成就一个好学校,最主要的是要有前瞻性、要有理论性、要有雄心壮志、要具备人格的魅力、要有做人厚度、要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要对课堂有充足的理论支撑;其次是文化的建设;要由政府的支持;要有良好的口碑,要有家长的配合,诸多细节在考察中均有所获,随着感悟的加深,相信会有更多的思想火花能够碰撞出来。
第二篇:东庐中学学习汇报
东庐中学学习汇报
受学校委派,在在院长助理陈占文先生的带队下,我校一行四人前往江苏南京市潥水区东庐中学参观学习。短暂的四天学习,主要体会是“普通学校,做法朴素,行之有效,长期坚持,高效务实”。
一、学校教学特色及做法
“讲学稿”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学校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搞清楚讲学稿,就知道东庐中学的经验的核心。
“讲学稿”既区别讲稿和学案,又与两者有联系。是两者的有机整合。既是学生预习、听讲、练习、考试用的,又是教师教学用的。与我校用的“学案”没有多大区别。
二、怎样使用“讲学稿”,它的威力是怎样体现的?
1、国家课程校本化
他们把国家课程校本化,把课本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课前编印了一个叫“讲学稿”的一张纸,前一天学生放学回家前发给学生,学生回家预习,按照这个讲学稿,完成上面的预习环节,并根据预习完成一些练习。
2、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天上课前,教师收上讲学稿,批改,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上课前发给学生,教师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评,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成果,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这样的一节课,突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预习习惯的培养。其实也是洋思学校先学后教的理念的体现。
3、教学一体化
之所以不把这张纸为“教案”或“学案”,是因为这张纸是师生共用的,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在设计这张纸时,主要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并设计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这张纸的引领,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
4、课堂效率高。
在课堂中没有那种“是不是”、“对不对”的无效提问,没有那种故弄玄虚的设问式的引入。教师已经对学生的学情已经了如指掌,因此,每一个问题都是真正的问题,课堂效率无形中提高很多。
三、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1、坚定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和其它的名校不同,杜郞口中学只是经济落后的鲁西南的一个乡镇初级中学,没有名师,没有文化基础,学生是农村的,教学手段落后,在当初因为教学质量低下,一度还面临着撤并局面。但是崔其升校长却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尝试改变教学现状,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改革的方向定下来,就需要执行。不是一人能领导,有了执行力才能有战斗力。
在执行力方面,深圳华为公司老总任正非有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在引进新管理体系时,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就是说强调执行力。做正确的事,是对管理层的要求,正确地做事,是对员工的要求,是两具不同层次的要求,一个一线的员工天天操心领导职责范围的事,对学校决策指手划脚,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条条落后,这就是错位,是典型的缺少执行力的表现。该民主决策的事,就发表意见,一旦形成了规定,就不折不扣地执行决定,才能有战斗力。
杜郞口中学在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实行时,也是靠制度保证执行力的。校长通过听课、考核机制,保证全校一盤棋,通过强力推进,教师在执行中理解,在理解中更好地执行了教改措施。对执行不力的教师采取换岗、调离,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教育工作者的情怀
3、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杜郞口中学是被当初较弱的师资形势所迫,教师水平低,不得不强制让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学、体会,而这一不经意的改革,正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论吻和,也正切中了以后“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式的教育的弊端。
当前我国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在理论指导下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课程的教法、学法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在全国十年的实践看,做得比较好有一大批学校,城市学校里更是这次改革的受益者,而洋思、东庐、东庐是农村学校的典型。前两所学校都是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后者是在教材再加工上下功夫。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是根据学生学的法子”
4、精细化的过程管理
质量监控细化到周,每两周一次总结,考核结果与当月奖励挂勾,最高可多达两千元奖励。
班主任为班级质量责任人,班主任考核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达标,教研组长负责学科教学质量评比,每周至少抽查一个年级的教学水平,考核结束后,学校集中进行讲评,讲评是由那些在考试中处理后进位置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在全体教师集会时,当众进行自我反思。
权利下放,责任上移。学校德育处将权利下放到年级组,年级组对年级考核又实行值周年级组长制度,让所有班主任轮流执行年级组职责,教学处把权利下放到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又实行值周制度。既能把大量的考核工作分解,又保证了互相学习借鉴。学生的学习是有科学规律的,这里有三个理论。
三、我们应该怎么办
1、审视自己的价值观
在杜郞口中学所见所闻,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什么是价值观?举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的人宁愿花十几万元为汽车买一个地方给汽车睡觉,也不愿意买一个一万多元的床垫给家人用,因为他觉得汽车比家人的健康重要。有的人宁愿养一只价值上万元的甚至上百万元的宠物狗,天天陪着狗走路,也不愿意花钱给父母买衣服,陪父母聊天。有的人宁愿花钱去洗脚中心逗小姑娘开心,也不愿意多陪一陪家人。大家深入思考一下,这些是不是价值观的出了问题?
联系我们的工作,有的人一天都在围绕着教学工作,研究教学,撰写教案,编写学案,批改作业,理论学习,写写反思,教学业务提高快,学生受益,家长欢迎,而另一种人无所事事,工作马虎应付,靠吃老本、凭经验,不虚心学习,不改进自己的人,长期以往,两者比较哪一个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呢?
在一个知识更新快的年代,不提高自己要掉队。一个不求上进的人,虽然暂时偷懒,虽然一时洋洋得意,但是他所面对人生的压力不仅丝毫没有减少,反而会因为工作不
出色,同事瞧不起,学生不满意,家长不买账,领导又失望,最后可能会导致一个失败的结果。
杜郞口中学的教师就是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激发了工作热情,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校知名度高了,教师是第一个受益者。骨干教师有出书的,有外出讲学的,有在全省大赛中获奖的,这不是实现了他们的价值吗?
2、新的教学观、学生观
3、着眼于小处
第三篇:东庐中学学习心得
东庐中学学习心得
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埠中心小学
唐振云
东庐中学是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的一所农村初中,她座落在秦淮河源头的东庐山下、风光旖旎的中山湖畔。作为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初中,东庐中学与其他许多初中一样,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和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学校从1999年开始尝试进行“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形成了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方式,构建了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教学、教研、培训三位一体体系,营造了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讲学稿”是将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后的课程载体,它的开发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不断将国家课程化为“教师理解的课程”和“学生经验的课程”,并使两者逐步融合。在此过程中,由于参与主体多元、师生参与程度充分,又因其贴近学校实际、尊重师生独特性和差异性,故教学效益显著,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成为学生和老师幸福的重要历程。
“讲学稿”的生成,不仅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为老师搭建了飞翔的舞台,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一批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而且减轻了学生由过重作业带来的身心负担,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引起了学校生活的深刻变化,校园生活回归了常态,所有学生都获得身体、心理、智力诸方面和谐的发展,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东庐中学又全面实现了“六无”,即:一是学生无辍学;
二是优质生源无外流现象;三是不分快慢班;四是无不开课程;五是无加班加点,不补课;六是不买教辅书,不用练习册。而在这‘六无’状态下,东庐中学的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县、市前列,探索出了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教改新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东庐中学的教育改革早有耳闻,相比自己的学校教育,心中早就萌发了诸多疑问,例如:1.评价制度不改,我们如何敢放手让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校本课程”? 考试制度不改,我们怎敢不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考试技巧? 2.课程资源不够,我们如何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呢?3.教学工作负担已经很重,时间和精力都不够用,我们如何还能做研究呢? 4.一节课要完成“双基”教学任务已很难了,还让我们将“激情、微笑、趣味、爱心、鼓励”带进课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做到吗? 5.我们曾经进行的一些改革和研究效果不佳,或是难以推广或是昙花一现,或是难以为继,为什么呢?我们还要不要进行下去了?我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等等。
通过半天的参观学习和走访了解,我的这些疑虑也迎刃而解: 讲学稿是一种融教师教案、学生学案、分层次评价练习、课堂笔记、复习资料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文本,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它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规律:两案合一,避免了教与学两张皮现象;两本合一,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备研合一,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1.两案合一,避免了教与学两张皮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向来是一对矛盾。比如,课堂上教师讲得多了,学生练得就少了;课后作业布置少了,担心学生的知识不能巩固。怎么找到教与学的一个最佳结合点,这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多年来苦苦探求的一个问题。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但是,教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教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如有的教师在教案中写道:“师问:„„生答:„„”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教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有些教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底了,上课时教师就没法展示教学的艺术。实际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与学还是两张皮,教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的,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上、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课本。实际上,课本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教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已经学会的,教师就不再讲;学生不会的,教师进行点拨。这样,教师教的东西就是学生想学的东西,学生不会的东
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教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
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的问题,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奥妙所在。2.两本合一,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在大多数中小学中,每门课学生至少需要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教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和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作业本还往往不是一个。除此之外,学生还要买社会上的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是东拼西凑的东西,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我们说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负担过重,有很多中学生的作业要做到晚上的十一二点。而东庐中学的学生上课只有教师发的一张“讲学稿”(一般是8开的一张纸)。课前预习用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记录,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时用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提醒学生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另外,“讲学稿”中还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资料,让学生随堂练习,开发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掌握得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他们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东庐中学,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也得到了有效的减轻。3.备研训合一,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讲学稿”是集体备课的结晶。现在有些学校虽然每周学校领导都检查教师的教案,但往往只注意形式而难以顾及内容和效果,至于在课堂上教师用不用这个教案,有多大效果,就很难说了。而东庐中学集体备课的做法,过程完备,环环相扣,即使有个别的老师不认真,也很难在整个过程敷衍过关;即使有的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优秀教师的经验得以扩散,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校本教研的功效和过程得到了落实。“讲学稿”的研制和使用经历“个人构思→先成个案→交流研讨→后成共案 →课前反思→实施精案→课后反思→交流提升”的过程,因此,一份好的“讲学稿”,教学思路既是统一的,又是多元的;既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又有个人充分施展的空间;既体现了合作研究、博采众长,又留有了公平竞争的余地;既把备课时的隐性思维转化成了显性思维,把教师静态的个人行动转化成了动态的合作研讨,又为个人提供了个性化探究、建构的可能。
回顾东庐中学的发展历程,他们经历了二元分离、双元合一、多元融通三个阶段。学校在探索中找到了教学特色,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合融教育”理念,在更高层面上打造整体化的学校特色品牌。东庐中学的特色化发展之所以比较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1.注重学校特色的内在生成;
2.提炼出核心理念是使局部特色上升为整体特色的关键; 3.整体特色的生成需要学校的主动设计。
东庐中学以“讲学稿”为载体、“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教改,其核心价值在于:激活了应当发展、需要发展、也可以发展的人。这里全是乡村的孩子,但他们不委琐,而是面容灿烂,灵气十足,找到了生活的自信;这里的教师并不来自知名学府,但他们不卑微,而是恪守信念,满怀激情地登上了一方价值实现的舞台!
第四篇:参观学习东庐中学有感
参观学习东庐中学有感
颜金凤
五月初,学校青年会组织参观、学习南京市溧水的东庐中学,在参观过程中,整洁的校园、人文化的布置、有序的教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感触颇多。
一、校园与教室布置
学校从进入校门到宣传栏到走廊到教室,都处处流淌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校训、校歌,使人振奋、给人启迪,特别是丰富、系列、统一规划的走廊宣传栏,成语故事、名人故事、还有中国的名山大川,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使人感受到了中国悠久的灿烂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德育教育。
走到教室中,班级的布置,整齐划一,在相应的位置上,每个班都有各自富有特色的激励格言、学生心语、班规要求等。从中能看出来班级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通过丰富的校园和班级文化,我觉得能培养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热爱。校园的面积较大,但处处充满着文化的熏陶,而且整洁、美观。
二、教学改革
通过参观,才了解到南京东庐中学由原先面临倒闭的学校一跃成为一所全国的名校,这着实让我很是吃惊。我想主要在于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教学的改革,东庐中学以“讲学稿”为载体,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听课
我听了七年级和八年级的两节数学课,收获不小。是七年级上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生自己制作三角形,通过动手操作,总结规律,师生互动融洽,我想老师巧妙的设计,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从更高的层面和意境来理解教学的内容,使得这节课活泼、有趣、高效。八年级的概率课上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能积极思考,准确回答问题,同时答案还充分体现了发散性和创新性。这在我的课堂中所缺乏。我想这应该是“讲学稿”所起到了作用。
四、讲学稿
通过参观、听课,我觉得“讲学稿”针对教师和学生有以下好处:
1、“讲学稿”要求提前备课,集体讨论,轮流主备,我想这使每个教师都参与其中,发挥了大家共同的智慧。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最大化的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2、“讲学稿”完全替代了学生的课堂笔记和课辅资料,减少了学生课堂书写笔记的时间,增加了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减轻了书包,却提高了效率。
3、“讲学稿”提前发给学生,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课前预习,督促了学生预习,提高了预习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4、“讲学稿”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探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5、“讲学稿”大容量的训练体现了教学“精讲多练”的精神。
6、“讲学稿”中的练习安排,面向全体,分层要求,使学习水平不同层面的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提高和锻炼。
以上是我通过这次参观和学习后得到的一些感悟和收获,由于时间仓促,还比较肤浅。我想,通过这次参观和学习,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和班级文化值得我去借鉴,为我所用。
第五篇:浅谈赴《东庐中学》学习的体会
浅谈赴《东庐中学》学习的体会
青海省西宁市新庄镇中心学校:马宝仓
初次到江苏东庐中学学习,感觉到很幸运,因为名额有限,这样的机会不多。另一方面,真的想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想见识一下名震天下的学案的诞生地,学习一下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老师们的信任。
来到了东庐中学,一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乡村级中学,好兴奋那,好紧张啊,因为马上就要进入被所有人教育专家和教育部门推崇的中学课堂。怀着激动、紧张、兴奋、期望的心情进入了教室,40分钟过后,我又怀着复杂的心情出了教室,因为我看到的课堂,根本就和我想的不一样,那个精彩,紧张,全员参与的课堂我没看到啊,学生的学习也不是我想像的那么好,我的心情跌倒了谷底,我感到了失望,提不起精神。不行,这不是我想看到的,于是我决定多听几堂课,但是,我一次次受到了打击,这和那个传说中能救学生和教师于水火之中神一样的导学案模式差别太大了。我混乱了,我甚至要放弃了。带着失落的心情,晚上回到住处,我开始陷入了沉思。
我相信,只要是在教学一线的你和我有一样的困惑。这个困惑就是导学案一定适合我们每个学校吗?一定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有质的飞跃吗?所谓那些先进的教学模式真的应该不加辨别的使用吗?答案看起来不能得到或者相当复杂,但其实在我看来这个答案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导学案教学模式和还有另外一个著名的模式杜郎口教学模式之所以成功,他们压根就和所采取的模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那么有人马上就要反驳我了,他们已经取得了成功,而且是所有的人公认的。没错,以上几种模式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你说的没错,但我说的也没错,那么错误出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我们搞错了逻辑关系,是成功带来了模式?还是模式带来了成功?很明显,是成功之后带来了模式。很多学校争相学习这两中学的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没听说哪个学习的学校取得了成功。“东庐”之后再无“东庐”,“杜郎口”之后再无“杜郎口”,成功不可复制。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我认为,是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成功;是勤奋刻苦、拼搏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的成功;是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精神的成功。其实,这就是原因,这就是答案。这就是很多学校学习了这两所中学的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没听说哪个学习的学校取得了成功的原因,因为他们只是在谈模式,其理论水平甚至超过了东庐学校和杜郎口学校的老师,却忽视了最本质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这两所学校所有人辛勤的汗水,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付出超过其他人几倍的努力!
好了,到此为止,我相信大家明白了我要说的意思。单凭一个什么模式就想改变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幼稚的,不加甄别的使用什么模式是可笑的,强制让人使用什么模式是可悲的。那么出路在哪里,其实很简单,让我们一起集中所有人的智慧,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开拓创新,拼搏进取,脚踏实地,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我坚信,必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