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积极因素分析

时间:2019-05-13 07:1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积极因素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积极因素分析》。

第一篇: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积极因素分析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之积极因素分析

——读《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这样表述教学有效性的概念: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有关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教师因素分析,从这几个方面阐述了原因:

1、教师的教育观念:

一位教师是否能够全面正确的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能否把国家教育方针贯彻到他的日常教学中;他是否树立了主体性教育教学观念、素质教育观念、终身教育观念、创造教育教学观念;他是否具备改革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合作意识、效益意识;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认为教会学生学习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等等。这些教育观念都将影响到他的教学行为。

2、教师的智力和智慧:

从教师的智力品质来看,教师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的灵活性、较强的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都有较大的影响。教师的智力品质制约教师的教学决策、方法的选择、解决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机智等等。一个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丰富想象、创新思维、快速记忆等智力品质的老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也能够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和面临的具体情景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包括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

3、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

教师的文化水平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具体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性知识、相关科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学经验)、条件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师的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学业成绩间存在着显著的正比关系。其中,教师的专业化,首先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教师要达到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掌握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并综合 1

运用知识,才能达到教学的真、善、美的境界。此外,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学,如果不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原理,不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成效的。最后,有关实践性知识,一个新手教师,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成为专家教师,要成为专家教师,智慧型教师,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反思和提高。

4、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动手操作、表达、评价与反馈、调节控制、理解交往、教研和科研等实际的本领和才智,教学能力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个有效的教师,交给学生的是方法、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只有教师具备创造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作为一名有效教师,必须懂得和掌握教学原理和技能。教学技能包括善于组织教学和使用教材的能力,综合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原则的能力,观察学生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准确运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的能力,依据学生的不同才能、特长、兴趣和性格,进行因材施教的能力,等等。

5、教师的心理状态:

从个性品质看,教师广泛的兴趣爱好、自我控制力、意志力、民主平等合作精神、期望水平、自我教育能力等对教学有效性都有较大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形成。一个性格孤僻、偏狭、自私的老师很难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宽容的态度。一个唯我独尊的教师很难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呆板沉闷的课堂气氛,只能使学生精神倦怠,无法激活学生的认知欲望。另外,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影响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极努力程度,甚至决定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

6、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

总体上看,人们对教师的师德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不如对教师教学能力、科学文化水平等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认识高,这一点十分有害。人们之所以不重视师德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才轻德”的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师德”在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中是“内隐”的、“潜在”的、“长远”的,不易察觉,不能立竿见影,更不能做出量化的评价。

但是,师德却是影响教师角色的核心,是决定教学方向和教学力量的决定因素,是提高教师各种素质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学校形象和教师形象取得社会认可和有力支持的感召力之所在。一个具有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爱岗、尊重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师能够以其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情操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才能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总上所述,教师的因素对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最重要的。但,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的无效具体表现在: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从教师层面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大概有:

1、理论脱离实际,缺少实践环节。

2、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气氛沉闷。

4、教育教学观念陈旧。

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还有众多因素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例如:

1、教师的自我观:

现在很多教师仍然摆脱不了“师道尊严”的影响,时时以一个“管理者”、“领导者”的形象自居和出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还没有切实把学生看成主体。这种“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的方式,使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生真正主动学习的时间较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大大削弱了教学的效果。

2、教师的教学现:

教师重视学科本身而轻视学生的发展,学科中心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根深蒂固。教师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教学内容上,教师本着“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不教”的思想,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和价值观,这样就会导致教学目标的割裂,导致教学效能低下、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3、教师因材施教不够:

教师没有对学生存在的差别认真考虑,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过程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而是统一要求,统一练习,统一评价。

4、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不科学:

很多教师对学生鼓励少,而批评多,批评的方式、方法不当,挫伤学生心灵,甚至人格受到侮辱,结果自信日少,自卑日强,学习热情荡然无存,这种消极情绪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真正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使学生身心得到愉快的成长,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些自己在探索和实践中的体会。

1、教学目标确定的全面化。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

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认真研究传统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借鉴其优秀的成果(基础知识扎实)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同时要研究传统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如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这个方面就要进行改革。

2、教学内容的整体化。

教师在用教材的过程中,做到用好、用活、用实教材,用教材但不要拘泥于教材,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材所承载的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民族性、发展性以及情感价值及思维方法等诸多因素中去完善、补充、挖掘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材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材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样才能彰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4、教学的探索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要实现探索中的创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设计问题时,首先可以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兴奋神经,这样学生思维探索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再次就是好的提问还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问的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这样,问题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就是教学问题设计要“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一定是围绕中心目标的,决不随心所欲的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讲求过程、不重结论,具有可思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总之,作为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完善自我,然后不断提高进步,方能在教育上有所成就而不误人子弟。

第二篇: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须大胆创新,勇于探究,敢于实践,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教材以外的学习资源,从而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教师历史有效课堂兴趣探究性学习

在历史科学工作者的宏大队伍中,中学历史教师是一支重要方面军,在历史科学的广阔领域里,中学历史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重要分支,要让学生在学到科学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我认为有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就是:有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即检验教师教的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效课堂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可堂生命的律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和生命的共同成长,有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有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课堂 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有效课堂需要不断的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机子的教育智慧。科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得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事,从少知 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历史作为一门古老的而现代的学科,其存在的主要理由不仅在于对陈年旧事的叙述,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学习汲取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实的人生,因此,我们更要增强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快乐,民主,宽松,平等和谐气氛中才能最有效地接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应该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轻松快乐,保持好心情,在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在学生面前放低架子,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做他们的朋友,温情博取孩子们的信任,让他们学的轻松,学得愉快,其次,对学生一视同仁,把握好每次机会,不吝啬赞美不吝啬肯定,不吝啬鼓励,去赏识每一个学生。一个美国中学生曾这样描述他的眼中的教育: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从未完整的发育过,获得教育的滋养,无暇顾及自己及身心的成长,鲜有时间培育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从而确立安身立命的价值观。目标在前,没有当下。教育吧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割裂开,把他们于生活和广大世界隔离开,他们再死寂的环境里“记住一切又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 1

索。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所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呢?

一、精彩导入,诱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起着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活动,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的亢奋状态。导入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如:故事传说导入法、热门话题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诗词歌曲导入法等等。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语言生动,触发兴趣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手段,语言的魅力是一堂课的关键。一位教育家曾说:“教育语言应是导火索、冲击波、兴奋剂,要有启人心智、激人思维之功效”。作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讲课时做到满腔热情,抑扬顿挫,富有激情,具有演说家的风范,能鼓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本学科。

在讲《中日甲午战争》时,我用生动、激昂的语言讲述黄海海战,学生们听后群情激愤,既被爱国官兵的英雄壮举所感动,又对清政府的腐败切齿痛恨。此时我稍加点拨,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激情被熊熊点燃,同时也触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三、质疑设问,以疑激趣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古人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又能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在《鸦片战争》一课,当讲到鸦片战争结果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林则徐没被撤职查办,中国能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吗?”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分析,教师加以引导和点拨,最终学生得出结论:“单靠一两个大臣并不能力挽狂澜,其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无力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抗争”。由此看出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思考,产生探究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情境创设,以情求趣

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录音、影视、多媒体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在复习讲八年级历史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时,我把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等有关图片制成了动画,并配以毛泽东的讲话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学生们听了看了立刻兴致高涨,整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联系现实,深化兴趣

因为时空的阻隔,许多历史问题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时间久了,他们总感到历史教学老是陈年旧帐,尽放马后炮,中看不中用,会产生厌烦情绪。古人云:“六经皆史”,而我们说:“百姓生活皆史”,事实上历史沉淀于现实中,现实里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及时捕捉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深化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历史课堂彰显巨大的魅力!有兴趣的教学对于师生来说是一加件幸事,但如果抛开教育的价值不谈,兴趣的方向又是什么呢?对于兴趣的培养我结合自身有三点:首先教师要博览群书,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更深切的感受到他们的成长,不仅仅靠会答对问题,考高分来体现 成长是多样的,孩子们的呈现方式也是多样的。专业书一定要多看,另外要看哲学类的,他会使人心胸开阔,能够思辨。二是对学生要有爱,如果心中有爱,你看到的是顽皮可爱的学生,你肯定能发现并引导出他们的灵气,最后是讲课方法要灵活多样,引导有方,随机应便。

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只注重复述性和记忆性,教学中较少有探究性和分析性内容,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形成的多边交流更是少之甚少。这样就无法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并能形成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设疑、思疑、解疑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了质疑探究,也学会了对史料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进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既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教学实践充分证明,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大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知识更新的能力和指导学生探究的能力。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师会深切体会到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设疑、思疑、解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首先,设疑教学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创设情境、设问置疑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启迪学生才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此,教师一定要以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为出发点,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代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敏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自发探索知识的欲望已相当强烈。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善于选择和利用材料,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问置疑,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独立思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

其次,营造探究氛围是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探索创新和自主质疑。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创造提问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兴趣。此外,教师还须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变成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当学生学会质疑后,就定能形成勇于探究和实践的个性品质以及独立探究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再次,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思辨解疑是探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教师设疑和学生思疑后所提的问题很多,但值得探究的问题必须要有价值,且有一定的挑战和水平,不可太易或偏难,太容易就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太难就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在教学时,教师可对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也可结合学生认知和现实生活对重要历史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必要时可举行辩论会。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基本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述,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学会在思辨中与他人撞击智慧火花,在解疑中共同分享快乐,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构建历史有效课堂是关键不仅要吃透教材,灵活应用教材做到因材施教主要在于怎样掌控课堂,驾驭学生,调动学生,激发学习激情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做到掌握一手科学有效地灵活教学方法,探索一套驾驭课堂和学生的教学技能才会使课堂生动鲜活,才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教育学》云南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云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 》八年级上册中华书局出版社

《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立足学情分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立足学情分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关于《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

李艳萍

说起“三国”,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久盛不衰的话题,由于评书、电视剧、电影、百家讲坛、民间传说等多方面的推广普及,“三国”人物与“三国”故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三国鼎立》是人教版教材《历史》第一册第18课,主要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东汉末年,各地官僚、军阀为扩张实力、争夺地盘而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对于这节同学们耳熟能详、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的新课,该如何讲授呢?

首先,我在进行本课设计时确立了以曹操的主要活动为中心,通过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介绍曹操在政治、军事方面的相关活动,他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基于学生的兴趣点,围绕中心人物曹操设计了曹操是奸还是雄的问题,通过历史教学,从而肯定历史人物对历史的杰出贡献和推动作用,使学生对曹操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和历史的真相,不能简单的以“好人”、“坏人”来评价历史人物。

本课的第一目“曹操统一北方”,为了使学生了解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我摘取了曹操的《蒿里行》和《晋书·食货志》两段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后,问:“这些材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如果你生活在这个时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这个设问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在精心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对当时白骨累累、荒凉凋敝的北方地区的社会现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刻地感受到东汉末年频繁的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悲痛与苦难,同时为后面讨论曹操统一北方的历史意义埋下伏笔。让学生“神入”历史,对历史进行积极的体验、想象,而不是没有产生任何触动认为那些只是已经过去的事。

“官渡之战”是曹操崛起、统一北方的重要战争,曹操过人的智谋、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是这场战争以少胜多的关键,堪称典范。在对曹操和袁绍简要介绍后,从政治背景、地盘、兵力和周边环境四个方面对二人的实力进行了对比,学生很容易看出曹操在这些方面都明显处于劣势。由此提出问题:“如果曹操想要改变自己的劣势地位?他应该怎么办?”虽然课文中对曹操的政策有所涉及,但是不够系统完整,初一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待提升,要想一下子回答出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学生小组内部开始了交流讨论,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曹操的军队比袁绍的少,但是他的纪律严明,望梅止渴就讲的是他严于律己的故事。”我抓住时机,及时给以鼓励,“你说得非常好,打仗兵不在多而在精。曹操在军事上多谋善断,治军严明,这是他扭转军事劣势的一步棋。那么政治方面他该怎么做呢?”

受到了鼓舞,有的同学说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弥补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我给予了肯定,转而又问:“曹操的地盘是战乱的重灾区,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粮食紧缺;为了保障军粮供给,曹操又是怎么做的呢?”

有人试探地回答“必须要种地!”“要恢复生产!”“让四处流亡的百姓都回来!” “是的,曹操组织军队和老百姓进行屯田。屯田就是开垦田地,没收流亡地主的土地,招募流亡的农民进行耕种,这些人称之为屯田客,免除徭役和兵役。使用官牛的,收货物按四六分成,自备耕牛的,收货物按五五分成。从此北方的农业逐渐恢复、好转。”

在我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曹操扭转劣势的措施的这段内容是不用经过师生讨论,直接给出答案的,因为我很担心初一学生答不上来。可是在我稍加启发之后,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很快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课堂设问必须要有思维价值,这种“问”的深浅程度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最合适的问题应该是跳一跳,够得着。也就是说,这类问题在教科书上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但通过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是可以回答的。它往往要求学生在大范围的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加以分析、归纳、比较才能解决。很明显,经过思考讨论、交流碰撞后,学生由此生成新的知识,他们对历史的认知体会将会更深刻。

其次由于学生已经了解很多的三国人物和故事,所以在讲述赤壁之战时,设计学生讲故事环节,在学生讲述完之后,我会告诉他们“草船借箭、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盗书、黄盖的苦肉计、曹操败走华容道”等是小说演义为了增加生动看点而杜撰的情节,是一种艺术加工,“连环计、火烧赤壁、曹操败走华容道”是史书上确有记载的,应指出不能把小说演义等同于历史。

第三,学生对三国历史的认识集中在两点上:“英雄”、“动荡”。初一学生对于历史问题认识能力还不高,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不能看到分裂中其实蕴含着统一的因素,虽然局势动荡,社会依然在进步、发展,在讲述从东汉末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解释了历史演变的过程;阐述了相对于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的局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为后来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最终与本单元主题“政权的分立和民族融合”相扣、契合。

备课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取得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必修课,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学生是核心环节,备学生的工作效果对于备课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新课程明确指出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好准备。所以要求每位教师无论从教学的设计,还是从教学的实施和评价,一切都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因此,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我精心设计教案,认真研究我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发展水平,听取了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因此我在进行本课设计时围绕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曹操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确立了以曹操的主要活动为中心,还原了历史的真相,使学生既深刻、全面的认识了曹操,又了解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认识到了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而统一正是中华民族的主流。

第四篇: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5.3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师对课堂有效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因素。如果一名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够详细分析并正确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并且将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中,那么他的教学观念将逐步科学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树立主体性教育教学观念、终身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及创造性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还要能够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等等,教师要能够立足长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能够意识到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比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更加重要。教师的教学观念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的智力水平、个人修养、科学文化水平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智力水平、个人修养直接影响教师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教学对此次,如何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等行为。只有具备准确判断力、丰富想象力、创新力等高智商品质的教师才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把握好教学时机,能够灵活地缓解矛盾与冲突,才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相应的调整。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学科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提高教学情境。教师所掌握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水平也比较重要,这一水平能够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与教学内容。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只有严格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才能够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第三,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不仅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能够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要能够发挥创新思维,灵活使用各种教学原理和技能。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使用教材的能力、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基本原理的能力、观察并管理学生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等等。最后,教师的心理品质与教学有效性也有关系。如果教师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较强的自制力与意志力、有合作精神,那么一定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只有性格开朗、宽容博爱的教师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才能够受到学生的尊敬与喜爱,才能够营造出宽容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学生是决定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发生作用的场所,素质教育在重视教师的课堂地位与作用的同时,提出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完全被教师的教学过程所取代。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课堂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学生的参与程度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有效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正处于形成的初期,心理也正处于发育期,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另外,由于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学生自身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学习动机、性格特征、认知方式等方面因个体差异而呈现出不同。这种差异就导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的反应速度快、理解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自主学习能力强,而有的学生则反应速度迟缓、理解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当教师在面对全班几十名不同特征的学生时,如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就难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其次,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正确性也是影响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能够意识到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教师虽然期望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有所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又往往忽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听明白了教师讲解的知识,感觉自己能够解答题目,但是到做题的时候,却又感觉无从下手。这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学到学习方法,缺乏独立思考。教师要能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与思维策略,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最后,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是课堂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在下面注意力不集中,眼神飘忽不定,这就表示学生并没有真正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没有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思维也很难长期维持在课堂活动上,这就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觉心理安全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环境,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态度、情绪、课堂秩序等等。宽松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教学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主要体现在对待优生与差生的态度上。这种课堂教学氛围往往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学生产生不满、紧张、焦虑、厌恶等不良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环境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是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越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得到大力提升。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为一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服务的,因此要想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就必须详细分析并解读课堂教学目标,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充分考虑学生课堂学习的情感因素,这样才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善于把握课堂教学情境,要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随着教学信息的双向传递与接收,在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一些短期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将这种情感体验处理得积极有效,那么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形成一种愉悦的学习心理状态。学生在这种积极心理状态的支配下,会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教师要能够有效地调节课题教学节奏,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紧急问题,要能够及时机智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最终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能够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要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会随着教学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呈现出新的变化,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的变化情况、学习活动的进展、学习问题等等,对反馈信息作出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发扬民主课堂的精神,与学生共同商讨教学方法的选择,多给学生一些自由讨论的空间,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五篇:谈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谈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疆布尔津县初级中学 肖明英 836600 手机: *** 邮箱1489033721@qq.com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不仅专业学识要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反思必将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历史教学实际,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学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这些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感情的共鸣。易中天、纪连海的讲解为什么引起得到大家的关注?因为他们的讲解生动,语言睿智,善于设问,充分调起了听众的胃口!同样的道理,老师的情绪会感染我们的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老师的课堂讲解没有激情,死气沉沉、昏昏欲睡,那如何要求学生饱含热情的投入学习之中。所以用语言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1、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例如讲到“炮烙之刑”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强迫‘犯人’在铜柱上行走,‘犯人’刚踏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犯人’的脚板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摇晃两下,站立不住,就‘扑通’一声掉到炭火中被活活地烧死了。”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

2、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

二、准确利用历史材料

我认为利用历史材料首先要使用好教材中的材料、插图。材料的使用可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插图的存在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同。历史插图有的描述的是激烈的战争场景,如《三大战役示意图》;有的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面貌,如《康有为》;有的展现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况,如《聚集在中国的英国兵船》。这些直观的画面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持久的热情,使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期待,饶有趣味地的学习新内容,使学生对知识有最直观的印象。历史学科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不可复制性。它的学习不同与理科类学科,可以通过实验讲解分析,所以历史学习的情景创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产生感情的共鸣,再现了历史的风貌,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在讲解某些知识时,可以选取一些与该知识有关的物品带进教室,让学生明白历史不是空洞的,其实它是离我们很近,明白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发展。

三、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索和总结,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实自己,提高课堂教学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

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生动故事,但它又不是简单的记录故事,还要对故事进行精彩的点评,典型的教育案例,均发生于对已有故事的反思。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是教师理性的反思,更好的把握好历史课堂教育的脉搏。二是通过教科研活动进行集体性的教学反思。同科目的教师在教学上的互相支持,共同反思是发展优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有利于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和改进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反思应成为历史教师的职业习惯,只有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更好地研究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积极因素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积极因素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毕业论文)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追求有效性一直是......

    反思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反思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赵玉乐 有效教学是节约老师投入量和增加学生学习收获量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高效教学。反思自己所教学科如何做到有效教学?我想有效课堂是......

    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合集]

    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 华 敏 浙江省丽水中学(323000) 摘要 本文从学生角度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利用Kolb学习风格量表和自编问卷,对普通高中理科学生进行调查......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点因素.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点因素 邹平县第一中学 李辉 要探究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必须要先清楚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点因素(范文模版)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点因素 邹平县第一中学李辉 要探究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必须要先清楚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合理利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要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所以影响教......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合作学习行为方式的原因分析 新课改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课堂效率,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扎实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课堂教学更有时效性。有实效性的教学......

    如何衡量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衡量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愉快高效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 生在知识和能力及情感上有所收获和提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