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3.2.2社科系开展群众性艺术活动情况总结
社会科学系关于开展群众性艺术活动情况的总结
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系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内容和相关精神,以全面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履行相关职能、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不断增强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为教职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年初设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积极开展学术文化交流活动。
我系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聊城大学等知名教授到我系讲课,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从中受益匪浅。
1、2011年4月21日,经过一场春雨的刷洗,校园在暮色中愈显魅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郭家宏教授受邀来到我系,做了一场题为《19世纪英国贫困与贫富差距问题》的学术报告。
郭家宏博教授,1988年、1991年、1999年先后获得河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2 年7月——8月,到意大利东方大学访学。2005年9月——2006年9月,到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做高级访问学者。曾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先后在《欧洲研究》、《史学月刊》、《史学理论研究》、《学海》、历史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篇,著有商务印书馆等权威出版社出版的《英帝国研究》、《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学术专著三部。
21日晚7点半,郭家宏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着19世纪英国的贫困和贫富差距问题展开,从工业革命与英国贫困及贫富差距问题 发展,贫困与贫富差距问题的根源与危害,英国政府的化解措施三个方面系统进行了讲解。首先,郭教授用当时英国社会发展中个人收入及差距的具体数据,带领我们一起回顾了19世纪英国的贫困和贫富差距的的发展程度。然后为我们分析了英国贫富差距的形成原因,详细讲述了这一贫富差距产生的恶果。最后,详细介绍了英国解决贫富差距的具体措施。最后的互动阶段,郭教授走下讲台,耐心解释和回答了我系同学提出的疑惑和问题,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治学进行了指导。
郭教授的报告,让我们见识了一位学者的严谨和认真,同时又以其广博的见闻和多年的阅历,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学者的深邃和智慧。
2、2011年4月25日,A楼114早早的就已坐满了等待听讲座的同学,今天值得大家如此期待的主讲人是有“中国最有演讲魅力的教授之一”之称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任剑涛教授。
任剑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高级访问学者。2009年9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行政管理 1
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政治学理论与行政管理跨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公共理论、行政伦理、当代中国政治分析的研究等。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政治哲学研究”、教育部项目“社群主义、儒家伦理与当代道德生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共 论研究”等研究项目数项。已出版《伦理政治研究》、《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等著作,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华夏英才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教师奖,2005年获第五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任教授从“天人合一”、“人性本善”、“德主刑辅”、“内圣外王”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儒家的四个伟大观念,提到了儒家思想世界最重要的两个互补,即“儒道互补”“儒法互补”,分析了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儒家与道家、儒家与法家之间的不同和互补。梳理了从儒家春秋战国发展而来的各个历史阶段,中间补充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儒家发展特色。最后,讲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任何人永远生活在传统中”,任教授这样断定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前景。
任教授被誉为“中国最具演讲魅力的教授之一”,其诙谐幽默的讲解,充满智慧的语言,还有整场讲座的激情活力,带动起一轮又一轮热烈掌声。最后还认真回答了学生们提问。
3、2011年4月27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张恒礼教授应邀来到社会科学系,为社科系师生200余人带来了一场题为《甲午战争前清朝对朝鲜政策》的学术报告。
张恒礼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尤其在甲午战争前中国对朝政策方面研究硕果累累。这场报告中,张教授就从三个问题着手详细介绍了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前清朝对朝政策,就不得不探究这一政策的产生原因,首先,近代中国盲目自大,世界地位的降低,对藩国的的号召力和威慑力不断降低,这时期的对朝政策成为近代中国沦为边陲的伴生物;第二,应该是清朝在鸦片战争后的历次对外战争中的失败,导致清朝在外交观念上的更新,对朝政策的调整是清政府的必然选择;最后,张教授讲到甲午战争前清朝对朝鲜的政策,是当时各种社会矛盾的复合物,这不仅仅是对这一政策的原因分析,更是对这一政策的总体评价。
在互动阶段,我系同学积极地提出自己的学术疑惑和关于考研的问题,张教授都给予了耐心的解答。
二、开展并参加形式各样的文体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我校举办红歌歌咏比赛,在我系领导的指引下,召集老师和学生参加,并在业余时间练习,积极配合学校活动,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我系配合菏泽市举办的庆祝九十周年活动。在学府东路举办了一场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图片展览,并邀请了“重走长征路”活动的主人公——牡丹晚报特约记
者、牡丹广播电台记者苑蓬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上,学校领导作了讲话,希望大家重拾长征精神,将长征精神铭记在心。展览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观看苑蓬走过的长征路,他是山东省第一位徒步重走长征路全程的新闻记者,历尽艰辛,拍摄了大量照片,他的事迹在中国国防报、山东国防教育报等军内外报刊上都进行了报道。他亲切地给学生们讲述一路上的故事,并热情地与同学们合影,使同学们在体会他一路上的感受时又接受了一次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受益匪浅。
社科系师生代表包括大一新生参加了此次开幕式。这次图片展的举办,丰富了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能够更快地提高新生思想素质。前来观看的同学络绎不绝,他们纷纷表示,自己从中又一次看到了红军长征时的艰辛,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将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珍惜,也会学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使自己更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不断成长。
三、另外,我系举行的其他艺术活动情况还有:
1、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大合唱比赛:优秀组织奖。
2、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活动:三等奖:万山红。
3、“迎奥运”首届大学生健美操比赛:团体三等奖。
4、“庆校庆”教室艺术设计比赛 :三等奖。
5、菏泽学院“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学术作品大赛:二等奖衣 莎。
6、心理小品大赛三等奖。
7、“星光杯”大学生百科知识竞赛一等奖:马双龙 赵玉芳,二等奖:衣莎、刘强,三等奖:张兆青、李丹。
8、强国之路、青春使命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 一等奖:黄志辉。
9、把握时代脉搏、弘扬德育新风征文比赛二等奖:董道焱。在我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艺术性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改善和学习。我系会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在系领导的带领下,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下,我系会取得让人更加满意的成绩。
社会科学系
2011年10月18日
第二篇:社科系学习交流会活动总结
社科系学习交流会活动总结
社会科学系学习经验交流会宣告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一方面让大一新生尽快的完成由高中到大学角色的转变;另一方面是让各级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知道如何完成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四年。从而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迈向社会。同时这样一个活动平台不仅是为了交流心得、体验,更是为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心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整个活动无论在宣传期间还是活动期间,同学们的反应和响应程度都大体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
活动由社会科学系团委学生会学习部的全体成员与各班班委分工合作,充分调动各班积极性,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独立组织。各班班委邀请了老师、辅导员、学长作为嘉宾,为大家讲述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的经验心得。这其中包括对具体的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的介绍;生活上怎样和寝室同学和睦相处,怎样更快的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还有就是能力的培养的方法和理念等。学长学姐们还根据本专业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学科发展方向和学科学习定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英语四六级、考研等热门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为学弟学妹们今后的学习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通过在我们的活动问卷上的和现场的同学们的反映来看,大一新同学对我们这次的活动是非常的感兴趣。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领略了优秀学长学姐们的风采,同时也为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了新的打算。大二同学明确了学习目标,坚定了学习方向,学习了先进学习经验,增长了见识。本次活动有各班班委自行确定时间,各班全体成员全部到达现场,并在先期进行了对会场的布置。在对嘉宾的邀请上充分发挥各班特色,活动现场轻松愉快,师生、同学之间交流、相处融洽。
这充分体现出了前期宣传做的充分到位,人员安排合理,以及维持秩序有效。来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热情超出了我们的设想,这表明我们举办这种活动的必要性。另外,由于我们采用了各班自由组织的形式,从而使得本次活动的独具特色,这也为我们以后举办同样的活动积累了经验。
由于本次活动无论前期活动准备还是宣传工作都做得较为充分到位,因此为活动的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此次活动得到了各班班委的协助,同时各班班委与学习部充分合作合理的安排了干事们与班委成员的具体任务,从而使活动顺利举行。此外,对于此类的把经验交流会由传统的讲座形式改为谈话类我们是一个尝试。因此对于整个活动的效果还是很满意的。
但还是存在问题,一是学习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没有组织领导好各方面工作,具体工作基本上由各班班委完成。二是各班举行活动不统一,导致在邀请嘉宾时有些仓促,礼貌没有注意到。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吸取这次活动中的不足,发扬我们的长处,改善我们的短处,不断提高学生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多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并且尽力把每一次的活动做到更好。
谢梦飞 2010-12-7
第三篇:社科系第二届素质拓展活动总结
社科系第二届素质拓展活动总结
活动名称:素质拓展活动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19日
活动地点:南区塑胶田径场
活动对象:大
一、大
二、大三全体成员
活动目的:拓展大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过此次活动帮助同学们建立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强交流,增强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改善同学间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培养全系同学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本系同学间的凝聚力。
活动总结:本次活动按计划于2010年12月19日8:30分在田径场如期举行。活动筹办期
间团总支举行多次会议,对本次活动的策划、项目及人员分工做了多次推敲、商榷,为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做了必要的准备。
本次活动分为班级内小组赛、小组决赛和集体游戏三部分。班级内小组赛共有
“心心相映”、“天旋地转”、“指手画脚”、“十人九足”、和“掷飞镖”五组游戏,活动开始后,四班级分别占据田径场的一角,独立举行以上五组游戏。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相协作,努力为本小组增加分数,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角逐,各班均产生了一组优胜小组并将代表相应的班级进入小组决赛。决赛游戏为“摸石头过河”,四班同时进行,同距离内用时最少组获的冠军,其余以此类推。决赛进行时,每班其他成员仍热情万丈地为本班小组呐喊、助威。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10文管班脱颖而出,夺得桂冠,次分别是10、09、08思政班。随后各班成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以一个集体游戏来结束本次活动,至此,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即使本次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但仍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汲取教训,现总结
如下:
(1)、各组游戏在进行到不同环节时每班用时不同,有的班级耗时较多,导致其
余班级无法进行下一个游戏,在等待中引起一些同学的不满。下次在举办此类活动前,我们会事先演练一遍,以此来合理分配各环节的时间。
(2)、大
二、大三的一些同学在游戏进行时提不起兴趣,中途离场,影响活动的预期效果。下次活动时会尽量考虑全面些,努力照顾到更多人的需求与不便。
(3)、活动中借用的标枪被折断很多根。以后活动会尽量使用本系物品和自备材
料,并提醒参与人员要爱惜公物,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总的来说,此次活动很好的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意识,也很好的锻炼了团总支
新成员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相信我们收获很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做的更好。
社科系团总支2010年10月20日总结人:李培军
第四篇:社科系宿舍文化评比活动总结
社科系宿舍文化评比活动总结
为提高我系大学生的文明修养,提升寝室文化的品位,陶冶学生高尚情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寝室文化生活,系劳卫部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在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与参与下于2010年11月1至28日举办了以“温馨的宿舍我的家”为主题的宿舍卫生、文化评比活动。此次宿舍评比活动在系领导及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由系学团会劳卫部主办,在生活部、女生部配合下圆满落下帷幕。现将本次活动做以下总结:
一.此次宿舍卫生,文化评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同时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丰富自我、充实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不仅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这次宿舍卫生,文化评比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整洁的内务,干净的地面,雅致的物品摆放,精心的小装饰,让人感到既温馨,又舒适。通过这次活动,宿舍成员与成员之间,宿舍与宿舍之间形成了比学习、比整齐,比上进的良好风气,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提升了同学们的宿舍文化品位,营造出了一个“团结、友爱、文明、健康”的温馨宿舍。
二,为使这次活动有序的举行,系劳卫部从 11月份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劳卫部,生活部,女生部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利用课余时间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具体策划,制作出一系列的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和具
体详细的“卫生,文明宿舍”评比的内容、评分细则。其活动过程如下:
1.在宿舍评比活动期间,每周二,周四的下午5点半对我们系的宿舍进行检查。
2.对每周的检查情况在周五学团会例会时上报通报,对优等宿舍进行鼓励和表扬,对差等宿舍进行批评。
3.宿舍评比由劳卫部,生活部,女生部成员联合检查,本着认真负责,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每一宿舍进行评分。
三,本次宿舍卫生,文化评比活动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积极热情,这次活动对于我们社科系有很重要的意义。总之,这次活动举办的是成功的,效果也很大,影响也很广泛,这也离不开我系学团会其他各部对劳卫部活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活动中的缺陷我们会一一改正,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查漏补缺,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把工作做的更细致、更出色。
社科系劳卫部
2010年11月26日
第五篇:社科系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批阅我的材料。
我是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社科系一名好范文。本人乐观向上,热情大方,有一定中英文写作基础,我渴望能在贵公司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为贵公司贡献一份力量。
我个性开朗大方,形象佳、人际关系好。三年的学习生活, 培养了我灵活的思维方法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我也很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于工作实践中。而且本人兴趣广泛,爱好音乐、绘画、写作等,是文艺骨干。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养成了认真细心,责任心强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学院红十字会文娱部长的工作,使我增强了与人的沟通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我阅读了大量课外书籍并坚持写作,这使我的写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文章多次发表于学院刊物上,并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不错的成绩,写作能力得到一致的肯定。同时我通过选修和实践掌握了网页制作,版式设计,编辑学等知识,实习的经历更锻炼和提高了我的综合能力,也使我更了解社会。这一切使我初步具备了从事文职工作,文案策划,编辑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在生活上我乐观向上,并能适时地自我反省。
虽然现在我只是一名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的好范文,但是,我有颗真挚的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以及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可我一定是最认真负责的,我相信,只要贵公司给我一次展示机会,我就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我迫切希望早日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