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教师教育哲学》有感
读《教师教育哲学》有感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光亮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而那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通过观察发现,蜜蜂依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每次都用尽了力量撞向光源,而同样的牺牲也不能唤醒它们,在寻找出口时,也不会互相帮助。
以上一段话是摘自《教师教育哲学》第六章教师的教育功能中的一段话。作为一名教育学的学生,在阅读教育着作时,我会更加关注怎么做好一个教师这个点。“回归本真的教师”是这本书第二部分的大标题,可是我在想教师的本真状态是什么样子,而现在大多数的教师是什么样的状态。在第二部分中提到教师的教育功能、教育的文化使命、教师的教育使命、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的本真就体现。在四个方面。回到蜜蜂苍蝇的问题上,蜜蜂死在瓶中,不是因为蜜蜂不知道只有找到出口才能存活的道理(知识)。其实,要存活,就要走出瓶子,这只是一个知识点。“蜜蜂”懂得这个“知识点”,因为他循着光源寻找出口。问题是。如何在最现实的环境条件下运用“这个知识点”,蜜蜂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蜜蜂处在材料所描述的环境时,就需要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联系到到实际教育活动,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似乎只是强调“找到瓶口”这样一个概念,是在从事这样的“科学”知识教育。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盲目灌输,从有没有问问学生在实际生活有没有成功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只学到知识的表面,却不知道怎么正确运用知识,等于白学。回到教师本真这个问题上,教师的本真就是教授学生从各个方面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不要像“蜜蜂”一样,虽知道有光亮的地方就有出口,却不知道外部环境是变得,要懂得把“能力”转换成“能力”,找到“出口”。
事实上,人生活于世界之中,掌握与了解类似于“找到瓶口才能存活”的知识,这是人的认知活动。除了认知活动,尚有道德、审美的需要。而道德、审美的需要与认知活动存在差异。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概念解释的方式“认识事物”,揭示事物“是什么”,而满足后两者的需要,可以看做受教育者意义的成长,意义成长涵盖了受教育者认知的经验,是受教育者超越认知发展的更高层次的人的发展目标。因此,这种需求未必与具体的一件事完全对应,可以透过事物本身揭示事物背后隐藏的更深一层的意义。所以,教师的教育活动中,事实性的认识、道德需求与审美判断都应保持统一,不可分离。
第二篇:读《学哲学用哲学》有感
读《学哲学用哲学》有感
提起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可能大家都有所了解。2年前,我买了一套大致浏览过,暑假期间我再读此书,真有爱不释手之感,贯穿全书的哲学思想、先进理念和成功范例,就像电光火石一样,灿然在目,感受至深,又像轻轻飘来的缕缕花香,沁人心脾,让人神清气爽。
《学哲学用哲学》全书主要收录了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和中央工作期间的有关文章和工作讲话,他用轻松而不失庄重,严谨而不失诙谐的大白话讲述了深邃的哲理。用“夏天有苍蝇蚊子,但夏天能长出粮食和各种作物,冬天虽然少一些害虫,但冬天也不长庄稼,谁也不希望总是过冬天”的事例,提醒人们看待事物要客观,看主流、看本质;用“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得挺乱”的比喻,表述干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的道理;用“秀才的老婆生孩子在炕上叫唤,秀才写文章没词在地下叫唤”的故事,强调总结经验要下功夫搜集材料,不要硬憋作假文章。轻松的字句背后,弥漫着浓烈的哲学气息,给人洗礼般的清爽与剔透,倾注了一位长者睿智而耐心的教诲。李瑞环同志运用马克思哲学对执政党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重要论点。他讲到发展,坚持“发展是永恒的,要重视稳定、稳妥、稳步的发展,坚持协调渐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些观点与今天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内涵与实质都是一致的;他特别强调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和为贵,和以处众、和气生财、政通人和、内和外顺、和顺济众,为了大目标需要大团结,协和万邦、树立和平、合作、合理、和气的对外形象”,并在政协统战、对外交往等工作中躬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与我们今天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李瑞环同志特别强调要坚持群众观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办事靠大家,荣誉给大家;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这些观点都需要我们牢牢记取。
李瑞环同志在与该书编辑人员谈话时曾这样说:“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我学哲学主要是在实践中学,在使用中学。”我读到此,就想起了“理念、思维、习惯”这组关键词。这3个词对于丰富人的思想、引领人生、指导工作非常重要,处理好这3个问题,也正是学哲学用哲学的现实实践,读了这本书,我对这3个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理念,也就是观念、思想,对一项工作来说,就是指导思想,对一个人来说,可以理解为人生信条和处世原则。思维,即思路,是开展某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思路或基本方法,一个人处理事务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方式。习惯,就是开展某项工作的惯用模式,实现工作目标的举措,一个人行为中比较稳定的部分,习惯也就是实现理念、落实思路的惯用的手段。纵观三者关系,理念决定思维,思维决定习惯,习惯兑现思维,思维兑现理念,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个别的循环反复的过程。科学的理念引导正确的思维,派生良好的习惯。科学发展观是先进的理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思维和思路,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具体到建立并实施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具体问题都是行之有效的习惯。
联系到办公室的服务工作,“在思考状态下工作,在研究状态下实践,坚持‘三用心’(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实现‘三满意’(让领导满意、让基层满意、让师生满意)”,就是我们要秉持的服务理念;“树立形象、避免差错,畅通信息、争取主动,周到服务、热情服务,群策群力、共创和谐”就是我们应有的思维和开展工作的思路;具体到文秘工作,“出门写材料、全员报信息”就是我们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和工作常态。经常性深入教学一线、深入师生中,畅通信息、掌握实情,带着问题思考,以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工作。一入门就找问题,一着手就勤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只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就能当好参谋,就能争创一流。
李瑞环同志指出,“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哲学是我们的思想武器,更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哲学,学会用哲学,通过不断丰富理念,不断创新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提升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修养,争做“创先争优”活动的排头兵。
第三篇:读《活命哲学》有感
读《活命哲学》有感
在中国人的活命哲学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好像很有道理,中庸之道似乎大行其道。著名美术家韩美林先生在《活命哲学》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活命哲学:“没心没肺,能活百命,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不生过夜的气,也没有过夜的病”。韩美林先生所秉持的活命原则,让你读后,有一股热爱生命的暖流在心间流淌。
这篇日志写于2011年8月,重新阅读又有一番不一样的感悟。
1987年时,我还是一名现役军人,同时也是成都市公安局前卫体协足球队的前锋,代表前卫足球队参加成都市运动会和足球甲级联赛。记得有天与成都132厂(现在的成都飞机工业责任有限公司)半决赛,尽管在上下半场我各进一球,最终球队还是以4比2告负。赛后,心情郁闷。在回去的车上,我一语不发的望着窗外,领队见我闷闷不乐的样子,递给我一本《读者文摘》,我随意的翻阅了起来,一下子,里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一张张优秀的插图,深深地吸引着我。从此,阅读《读者文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今,20多年过去了,我也从当初那个在球场充满青春活力的运动员,变成人到中年的光头佬,《读者文摘》也改名为《读者》。然而对《读者》喜爱却不改初衷。在我的推荐和影响下,儿子也非常喜欢看《读者》,常常夜自习回家后,捧着《读者》看得津津有味而忘了休息的时间。
前天中午,路过花园报刊亭,习惯性问老板有没有新到的《读者》,如愿的买到2011年7期《读者》杂志。卷首语是著名美术家韩美林老师写一篇文章,名字是《活命哲学》,看了很是喜欢,所以反复欣赏。
在这篇文章里,他阐述了自己的活命哲学:“没心没肺,能活百命,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不生过夜的气,也没有过夜的病”。正是这套人生哲学保佑他一生平安。文革期间,尽管受到非人的折磨,甚至让人用刀挑断手筋。他也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他依旧热爱生命,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在看守所那狭窄房间里,他用半截筷子在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的裤子上作画。他把屋梁上的蜘蛛当做朋友,看它们捕捉小虫……读着,读着,我眼角湿了,有一种热爱生命的暖流在心间流淌。
他说:出狱后如果见什么烦什么,那我恐怕就一事无成了。人活着一生不容易,一定要自己给自己找乐子。于是他养了许多漂亮、聪明、洋气的小动物,他居然给一只波斯猫取名叫张秀英,管两只小狗叫刘富贵和二锅头,这样土得掉渣的名字,亏他也想得出来,难怪他的朋友们听了后没有一个不乐呵的。哈哈!真是好玩!
人为什么活着?芸芸人生,各有各的活法。有的人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有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不断的努力进取……人的一生中,感情和事业惯穿着我们全部。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能成就一番事业,但不是每个人都心想事成了。要知道,成功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当你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要抱怨他人,不要埋怨自己。从那里跌到,就从那里爬起来。只要努力了,这样奋斗拚搏的过程也是人生的财富。俗话说:上天在对你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会在旁边开一扇窗。永远相信自己。
从婴儿在母亲的怀里开始,人就有了感情。亲情、爱情、友情陪伴我们一生。问世间情为何物?至叫人生死相许。有的人为感情生,有的人为感情死。不管亲情、爱情、友情、爱情,我们都要永远珍惜,感情来了要坦然接受,感情走了也要笑笑对自己说没什么。
岁月如水,生命如歌。在生命的长河中,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人生航标。了解自己,了解人生,其实是种快乐的过程。对我来说,怀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这就是快乐的。我喜欢文字带来的快乐,不管是阅读或是自己写下的只言片语,都会让自己心生快乐。
人要怎样的活着?韩美林老师的活命哲学给了最好诠释,他不会生隔夜的气,心底存有一汪清水。但在今天看来,这看似没心没肺的哲学,却让我们受用。它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活着,为谁而活着,怎么活人生才有意义,那就是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以及一切可以爱的事物。对事业执着追求,永不放弃。
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当我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成千上万的家庭顷刻间,灰飞烟灭,大自然的破坏力让我非常震惊!当海啸退去,残骸间有一张张家庭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们幸福笑容,还有那布绒玩具,凄冷的躺在地上,而小主人不知去向……很难过!朋友啊,如果你感到了自己拥有幸福,如果你正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那就去好好珍惜吧,那就去加油努力吧。
生命无常,谁知道?下一秒会怎样?
第四篇:读教育哲学,做智慧教师
读教育哲学,做智慧教师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感觉在工作中难以突破自己。问题在哪儿呢?;操作层面上的东西感到不深刻、不透彻、不解渴了;理论的东西学习了,理解了。可后面的路该怎么走呢?前不久,在《中国教育报》上读到一篇文章,才使自己茅塞顿开:原来,我们手中缺少了一样让自己智慧起来的工具——教育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石中英在他的《教育哲学导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他认为,一个缺乏教育哲学素养的教师会失去反思意识,会成为纯粹的教育工具,会成为一个被动地、消极地、执行命令的教育者,而这样的教育者注定是成不了一个好的教育者。
其实反观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不就是这样的吗?我们往往就是一个命令的执行者,是一个教学任务、管理任务的执行者,是机械的,被动的。在认识上,耽于肤浅,失之深刻;在行动上,随波逐流,缺少创新。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但却收效甚微。纵然学生的纯真可爱带来的片刻欢乐也能慰藉一下疲惫不堪的心灵,但我们依然品尝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才使得我们的身心常常在焦虑和快乐的交替中不能自拔。大家应该同意我的观点吧,因为从大家日常的言谈和论坛的随笔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一点。
怎么办?让教育哲学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教育哲学是什么?教育哲学是哲学和教育实践的一个中介,是针对教育问题的一个很完整、很系统、很集中的关注。从教育哲学中,我们可以获得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的养料、观点的启迪、思维的力量。学习和掌握了教育哲学这个工具,我们就会把握住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做到以一驭万,删繁就简。石中英教授举例说,一个老师的工作千头万绪,从维持纪律到和学生谈话,到完成教学任务,到协调和同事和家长和领导的关系,到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但是核心只有一个,他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教育,他的谈话要具有教育性,他的教学要具有教育性,他的班级管理要有教育性,所以教育性是教师所有具体工作的核心,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而拥有了教学哲学的功夫,这一切都将变得简单起来,因为你抓住了教育工作的牛鼻子。
由此看来,我们就不难理解教育家的思考为何那样深刻,名师们的见解因何那样独特了,是教育哲学赋予了他们洞察教育本质的功夫,使他们能站在哲学的高度,用辩证的眼光来审视教育教学工作。对他们的做法,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在东施效颦,结果自然会不如人意。
教育是神圣的,神圣的事业需要智慧的头脑。试想,缺少了哲学的支撑,何来智慧的心灵?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踏实;少一些闻风而动,多一些独立思考;少一些经验行事,多一些分析研究;少一些照抄照搬,多一些开拓创新;少一些被动执行,多一些主动探究。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品尝到教育的幸福和甜蜜。
其实说句实话,我也只是明白了教育哲学的重要性而已。而真正掌握教育哲学这个工具,还需要大量的学习和实践。
第五篇: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陈店镇初级中学 杨颜 党龄6年
闲暇之余,重新读了冯友兰的这本书,300来页的书本,充满了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感受到了作者“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
多年前囫囵吞枣的看过,不求甚解,近来再读,感悟颇多。哲学,很多人觉得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其实它跟我们每个人都密不可分,哲学这门科学并没有在中国古代被命名过,但是他一直潜移默化的侵入人们的思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大家所熟悉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它是孩子们的刚学识字的课本,而《三字经》的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边是孟子的哲学思想,包括科举考试必考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古代先哲的哲学著作。冯老的这本著作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将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从商周时期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系统完整,条理清晰的剖析在我们面前。平淡中散发着清茶香气,有着朴实的睿智。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冯先生列出了“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接着,就围绕这个主轴开始了百家的论述。
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人人都有这个境界,人自然会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会以同样的爱心去对待别人。如果天下人都有此心,社会也会更加和谐。如果把“仁”摆在教育里面,放在教学里,首要就是要求我们爱学生,注重人文教育,其次,便是要求我们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的“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
墨子与孔子享有同等的盛名,冯先生将两个人进行对比,很是有趣。儒家的中心观念是仁、义,墨子认为仁义倒是可取,但他用另一个名词叫做“兼爱”,与儒家所指还是有不同。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极力宣扬兼爱学说,即天下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是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肄相教诲,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墨子·兼爱下》)这也就是墨子的理想世界,它只能通过实行兼爱而创造出来。尽管他提出的不分人我、不别亲疏、没有差别的爱在专制等级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也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不失为一幅极有吸引力的社会蓝图。特别是对于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更应该具有这种思想,对待学生,不分成绩,不论出生,做到“兼相爱”。
诸子百家的思想冯先生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剖析在我们面前,并将哲学思想的演变顺着历史脉络,结合地理环境,分析中国人特有的“人格”,对于我们很有启示意义。冯友兰先生说哲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其实它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蕴含在我们工作中,体现在我们的为人处世之中,更深刻的指导着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冯先生将人的不同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在努力加强业务素质的学习,加强教学能力锻炼的同时,我认为道德修养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
身教胜于言传,教师需要树立好自身的形象,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工作,融化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不仅要培养出成绩优异的学生,更要培养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