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教师专业化是怎样理解?
1、学习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你对教师专业化是怎样理解?
学习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我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教师的专业化更加注重教师在现实的教学情景中教学行为的表现,也更需要教师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更新,以求胜任研究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角色。如果没有教师个体自觉主动地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经验反思、及自身素质完善,就无法真正达到教师教育和培训的预期目的,也很难实现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2、谈谈你对科学教师的科学启蒙作用的认识,你认为科学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 小学科学作为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科学启蒙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所以说,科学教师的科学启蒙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教师的科学启蒙教育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
小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还促使他们去探索、观察、发现、尝试,表现出对科学的求知欲的萌芽。但是这种好奇心在一般情况下会被忽视,而学生教师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让学生的好奇心不断的满足,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及科学教育活动充满兴趣,并在老师的帮助、鼓励、指导下不断的使偶发的不稳定的好奇、兴趣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并在求知欲的驱使下进行各项认知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还能对学生成长后正确对待周围事物、对待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教师的科学启蒙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语言等的发展。
教师的科学启蒙教育把学生探究自身和周围世界的自发需要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程序中,它保证了学生认知、情感、态度、有关技能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的科学启蒙教育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环境,扩大、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并使其知识趋于系统化、条理化、逐步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和关系。教师的科学启蒙教育能以客观事物为媒介,促进学生智力、语言的发展。例如,通过嗅各种不同气味的物体,让学生进行辨别,发展他们的嗅觉。又如,在观察蚕的爬行的基础上,学生学习了“蠕动”这一词汇,发展了观察力及掌握词汇的能力。
(三)教师的科学启蒙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和情绪体验是形成道德观念的情感基础,周围环境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源泉。社会环境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与人交往,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教师的科学启蒙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这些有利条件,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活泼的发展。例如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和水,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天然因素;山坡,小道,水沟等自然环境,是锻炼学生机体、发展学生动作的良好条件。利用环境对学生进行爱自然、爱劳动、爱祖国、爱动物、爱植物的教育,有利于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
(四)教师的科学启蒙教育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独立性、创造性等品质的发展。
在教师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中,学生尽情的享受着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但是在接踵而来的挑战面前,失败也是常有的事。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鼓励学生勇于接受挑战,并采用分解难度、降低要求,指导学生学习等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克服困难,体验成功,获得自信。学生在此过程中,自己定下目标,在独立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初步的安排学习任务的能力,自信心,坚持性和独立性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
我们科学教师对学生的科学启蒙作用如此重要,那么,科学教师同时应具备哪些能力呢?我认为科学教师应具备:① 喜欢科学;② 喜爱学生的问题;③ 有比较专业的科学知识;④ 有较强的实验能力;⑤ 在实验中能善于捕捉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⑥ 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科学教师才可胜任科学这门学科。
第二篇: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加强专业化发展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加强专业化发展?
云安县南盛镇黎明小学李建良
通过两周的视频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加强专业化发展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阅读,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专业素养
语文老师的阅读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读学生必读的书和学生喜欢读的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如经典名著和古诗文的阅读作出了量的要求,那么,要求学生读到的我们老师也应当读到,而且要有自己的体会。这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才不会受教参的束缚,才能融入自己的独到体验,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多读学生喜欢读的书,如《十万个为什么》、《读者》、《思维与智慧》等,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也会更佩服和欣赏老师,师生感情也会更融洽。
二、重视研究,在研究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教师绝不是教书匠,而应该是具有教育思想、教育风格、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应该对教育活动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有自己独特的追求,有独立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应该使教育过程成为实现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
首先要研究教材,把握学生应当从教材中学到什么,教材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内容和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什么联系。最好能联系时代,联系社会生活来进行教学,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因为语文的学习是以课内的知识去解决课外的问题,所以绝对不能受教参的局限。
其次要研究学生。一个班的学生虽然是一个群体,但他们中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性的。我们要研究这个班的整体水平,还要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与不足。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时要注意搭配合理。课堂提问时也要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注意调动潜能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展示这个流程中最好能让优生有精彩的展示。这样能让优生更优,让潜能生有进步。
三、重视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为“学者型”甚至是“专家型”教师
只教学不反思,教十年也不会有进步,如果每次教学过后都进行反思,哪怕只教一年也能取得很大的进步。每一堂课后,我们都要反思。这节课是不是把握住了学习的重点,是不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流程的设计是不是合理,教学效果怎样。还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学当中三个维度的目标是否得到了落实。这些反思不能只停留在思考的层面,还应付诸笔端,写成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这样我们才能将理论转化为方法,将思维转化为智慧,真正在教学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
教育事业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语文教学更是一项艺术,只有加强专业化发展,我们语文老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走出一条不平凡的教学之路。
第三篇:教师专业化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教师队伍的素质关系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而当前教师队伍的主要矛盾是质量问题。当前教师质量不能满足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一个无可讳言的事实。
一、师资队伍的现状 1.流动性大
我校离县城比较近,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很多教师人在心不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象在这里非常突出。以前有一种说法:有本事的进城,没本事的留守。留下的教师积极性普遍不高,很多人抱着混日子的想法。
2.专业化低
由于历史原因,我校教师的第一学历为师范的占了近五成,而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学历几乎没有,大多数教师专业不对口多,教师跨学科兼课现象严重。
3.精神力弱
人最可怕的就是无欲无求,内需不足外力的推动就成为空中楼阁。当时教师整体观念比较落后,理念更新缓慢,普遍抱着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教学质量能保住乡镇中学中游就已经满足。
4.年龄结构不合理
由于近年来我校没有新分配教师,导致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层次出现严重的失衡,呈现出骨干力量极度缺乏,年轻教师比率过少的特点,年纪大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进行的动力。给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严重的桎梏。
5.教科研意识淡薄
2002年以前,学校教师参与教科研完全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状态,学校每年论文获奖数很少,没有一个县级以上的课题。对于参加科研的行为很多教师还带着些不屑的情绪,认为是在做无用功,对教学根本不起作用。
二、采取的措施
学校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扭转困难的局面,便是当时学校第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经过大家的探讨,我校制定了稳定——发展——提升的三阶段计划,并在工作中得到逐步的实施。
1.外力推动,促发内需,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教师队伍的稳定。
(1)物质保障是基础,依靠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物质是最基本的保障,但是基于乡镇中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学校福利的增加只能是量的略微提升,不可能实现质的转变,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教师的付出和回报在现实条件下是不可能同等的。应该说,教师的基本素质、奉献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2)精神内在舒适为目的,提供舒适、幸福、和谐的工作环境。一个人,单纯靠物质促动是不可能实现真正提升的,没有一所学校是用金钱堆砌而成的。让教师安心,让学校稳定,就要实现三种和谐。
A.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种和谐就是要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下功夫,让环境有序。学校准备在近几年花大力气致力于教学、运动、休闲、生活四区一体化建设,先后新建设了校园广播系统、篮球场、美化绿化工程、教工车棚、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让校园环境更加精致、清新、亮丽。
B.人与社会的和谐
教育是一项公众的事业,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离不开和周边百姓的和谐共处。学校一方面加强自身形象建设,使我们的教师树立有作为就有地位的思想。另一方面依托政府支持,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清理了一大批无证摊点,解决了长期以来“摊点包围学校”的不正常情况。
C.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主要是指学校内部人际的和谐,通过和谐共建实现学校共同体打造。团队共处,严守一个原则:绝对不在背后说影响团结的话,做影响团结的事,业务上、学习上当面有问题争论。学校内部人际的和谐,横向包括领导之间的团结,教师之间的团结,学生之间的团结;纵向包括领导与教师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形成有序的“井”字结构。实现“井”字型和谐结构管理,通过制度治校、文化兴校,来促进“井”字结构的稳定、发展。
领导之间的和谐以民主集体议事制度的完善作为依托,实现分工不分家,互相协作,多自我批评。
教师之间的和谐以活动为载体,主要通过教研组活动来加强团队凝聚力,促进了教师的和谐发展。
学生之间的和谐通过班团队伍的打造,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推行,构建和谐班集体,让学生明礼知耻,尚荣去辱,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领导与教师的和谐首先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教师切实体会到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爱。领导提出了工作上认真、生活中亲和的指导思想,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几次教代会,给予教师充分享受民主的权利,认真考虑学校发展,由衷提出可行方案,通过了一系列的学校规章制度,让学校工作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操作公正、公平、公开,人情风、关系风逐渐销声匿迹,良性竞争机制逐渐完善,教师相信学校领导的执政公平,处事公正,过程公开,参与积极性逐渐高涨。校长信箱的来信逐年减少,针对学校师资流动性大的特点,学校没有刻意去阻止教师的流动。一方面对教师调动继续大开绿灯,制造开放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学校自身建设,让教师能心甘情愿留下来。近年来,逐渐实现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有序。
教师与学生的和谐集中体现在德育导师制的推行,从细微的师生课堂内外互相问好,到对问题学生的单独导辅,让学生切身体会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3)精神外在满足为目的,让教师获得成就感。光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并不是教师发展的最终目的,培养教师才是给教师终身福利,让教师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才是让教师获得真正的幸福。学校从三方面唤醒教师精神力。2.内外联动,铸就师资,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有了内需,有了自我成长的要求,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显得水到渠成,我校确立了初级阶段以质量提升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以教学推动教师,以教师促进教学,并从夯实基础方面着手开展。
(1)制定成长规划。学校以制度为保障,特别强调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建设,从教育教学业务、教科研、师德、未来定位等多方面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为细致、更注重过程成长的评价要求和发展目标,旨在通过规范的、规划的手段促进教师的业务发展,并注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管理,及时反馈信息,使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更趋科学化、阶段化。
(2)落实常规检查。学校以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抓手,敢于创新,敢于探索。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监督,注重对基础夯实,完善监督体制,落实教学副校长分管,教务处管理、督促,教研组检查实施的三级网络。做到常规检查与随机抽查、教师自查与组长检查相结合,保证了教师教学常规健康、合理展开。在常规中融入反思,我校提出常常要反思,注重对课堂的反馈,提升课堂内涵。同时关注教师作业批改的及时性、有效期、反馈性。
(3)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校提出向课堂要效益。开展了“周周有课堂教学研讨,月月有教学业务比武,人人有教研活动安排”的系列活动。有秩序、有步骤展开学校各科教研活动。在“全员参与,分级展开”的方针指导下,我校一方面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科公开课展示、优质课比赛;另一方面又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性质、类别的教研活动。结合自身实际,走具有自身特点的教改之路,并开展教师参加质量监测活动,师生同考,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升。
3.搭建平台,措施激励,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学校在质量建设中,确立了“33”核心,即“搭建3个平台,实施3种激励”。
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搭建三种平台。(1)搭建常规示范平台
提升教学质量,并不是空中楼阁,仍然要从基础做起,从常规入手,关注细节,特别是学生常规的落实。学生常规重点抓三方面:
首先是抓课堂常规,包括物品准备、课堂纪律等,实行教师监管、学生自律为主,行政领导随堂听课为督查,确保上课教学效率。
其次是抓作业常规,针对学生发展空间差异,提倡分层作业,考虑学生最近发展区,特别注重后20%学生作业情况,以抓后进促整体,注重学生作业的批改。提倡作业批改记录有效、有针对性。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作业展示或是抽查作业展示,树立常规示范榜样。
对每次监测进行深入分析,落实到单人、单科,经常反思,及时整改,对监测不理想的学科、班级,充分发挥行政领导随堂听课功能,集中督查、阶段督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搭建共同体成长平台
质量的提升不是单一教学的努力,必然是多方面的合力,在学校质量建设过程中,致力于三大共同体的打造。
一是打造学校共同体,其内涵包括教学、德育、后勤等各条线工作,学校都予以充分重视,发挥各部门合力,指向质量建设这一共同目标;其外延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的协作互融,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交流、社会各界力量关心支持,共同凝聚办学力量,形成学校共同体。
二是打造教师共同体,主要依托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年级组建设注重年级团队精神塑造,注重和谐氛围营造,注重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教研组建设以继续教育活动日为抓手,以业务主讲为主要活动方式,贯彻集体备课和集体磨课,落实常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特别是每月班主任沙龙活动的开展,加强了班主任学习共同体建设,实现人人参与,个个提高,形成团结、共进的教师共同体。
三是打造学生共同体,体现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德育理念。培育出帮扶共进共同体、寝室自我管理委员会等多种自我建设的共同体,实现强弱学科互助、高低年级互助,在互助中促进学生共同体形成,在形成中完善、发展。
(3)搭建风采展示平台
通过该平台的搭建,给予教师自我展示空间,树立正面引导榜样。两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新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外出活动汇报课、中年教师教研课、党团员公开课、骨干教师引领课、每周不少于二次的行政领导随堂听课等系列活动,设立了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科研积极分子等评比活动,积极主动地向课堂要时间,向课堂要效益。同时鼓励教师多参加各类业务竞赛,以竞赛促教学质量提升。近年来,教师在县级以上业务竞赛上屡获佳绩,充分展示了教师风采。
其次是建立三种激励机制。
学校的发展首先要有机制的完善,根据学校情况,确立了三种激励机制。
(1)建立目标激励机制
学校发展,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确立最近发展区域。首先要有学校目标,即促进学生终生发展,激励教师持续发展,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总目标。
其次要有教师目标,树立“六种意识”,即忧患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争创一流意识。党员干部做到“六个带头”,即带头讲政治,做坚定信心,践行宗旨的表率;带头讲学习,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表率;带头讲发展,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表率;带头讲团结,做合舟共济,齐心协力的表率;带头讲实干,做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表率;带头讲廉洁,做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表率。
再次要有学生目标,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人。(2)建立制度激励机制
学校管理,制度先行,质量的提高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学校近年来,通过教代会民主程序,确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学校发展、质量提升的制度。如《教职工考核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先进班班级主任考核办法》、《班级导师工作管理考核办法》、《校本研训考评办法》、《行政领导随堂听课制度》、《班主任研训制度》等,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兑现了一定的物质奖励。
(3)建立人文激励制度。
学校管理要依托制度,但是又不能依赖制度,人文激励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器。学校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从细微处入手,教师生日一份小礼物,拔河比赛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逢年过节一条温馨的祝福……用小事感动教师,从小事关心教师,在充满人性的环境中投入质量建设。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校正在不断提升、不断规范的办学道路上摸索、前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教育局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四中的发展正处在乘风破浪、加速前进的重要时期,面临这项充满希望而又艰巨的新任务,我们将继续创新实干、励精图治、均衡发展、团结拼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提升我校办学品位!
第四篇:教师专业化
1、简述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从广义的角度讲,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都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是从狭义的角度讲,它们在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教师专业化更多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考虑,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
2、简述教师专业知识的涵义
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四块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
(1)本体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首先应精通自己所教学科。
(2)条件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对本体知识传递起理论支持作用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广大教师缺乏的,也是一个教师成功教学的保障。这部分知识主要有三块: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评价学生的知识。
(3)实践性知识:教师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教育经验的积累,能对本体知识的传播起实践指导作用。
(4)文化知识:教师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而博采众长,所以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第五篇:教师专业化专题
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从踏上工作岗位至今,我的教学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研意识都有很大进步,教学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我善于接受新事物,面对新的挑战,我不会畏惧,而是怀着一份期待,一份欣喜。同时我又是一个工作负责的人,平时无论做任何事都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首先,我感到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同时,学习上的欠缺,也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使自己的专题研究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课堂教学能力尚可以应付,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方法手段上缺乏新意。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必须选择专业成长,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寻找职业幸福感。认认真真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实践,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现将个人的五年专业成长规划如下:
二、自我认识
在学习中,我深入剖析自身的不足,正视弱点,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我的教学经验增长了一点,但在教学研究上缺少科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专业知识等。平时思想上有惰性,读书较少,对教育名家及名著的了解不多,不能很好借鉴、运用一些名家的教法及观点解释教育现象。写作水平较低,很少能抓住教学灵感等写出高质量的教育随笔。没有树立良好的教材观,对教材的把握、开发和利用不够等等。
三、目标定位
倾心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读书不止,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做个学习型教师。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专心写作,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做个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个研究型反思性教师。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理念,观摩名家光盘,汲取名家教学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细而言之,认真备好每一课,备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善于请教,及时总结。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坚持写教学反思、随笔,坚持写博文,努力成为优秀的博客写手。每年至少研读2本教学理论专著,定期阅读《小学语文教师》、《河北教育》等刊物,做好读书笔记,尤其写好深刻的学习心得,不少于1万字。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紧握教育脉搏。注重自身的修养,发挥榜样的潜移默化作用。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学会用心爱护学生,用民主和智慧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