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研组教师同课型活动方案
语文教研组教师同课型“擂台赛”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引领教师关注课堂教学,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为教师搭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的集体备课时团结协作、群策群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教研氛围,实现教学资源和智慧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一步推动我校语文新课程改革,本学期11月学校教研组组织教师以同课型说明文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擂台赛”教研活动。
二、参加对象:
1.一至六年级备课组各一名推选的教师参加。一年级高春玉,二年级杨洁,三年级马玉萍,四年级岳喜梅,五年级王娟,六年级娄蕾等6位语文青年教师参加同课型“擂台赛”教学研讨活动。
三、比赛内容:
以说明文这一课型为参赛的课型,选取任课教师担任的年级授课内容。学校提前准备比赛上课内容,由各年级参赛选手抽课、抽上课时间。
四、活动的程序与时间
第一阶段:10月25日----11月2日备课组内评比参赛教师,教研组组织教师抽课、定上课内容、时间上课。
第二阶段:11月7日、11月14日、11月21日三天时间赛讲、评比。
第三阶段:最后一周11月26日至11月30日进行评比,总结。
五、评选要求
1.教师:仪态大方、教态自然;语音标准、语言清晰;板书美观、有特色;科学、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有较强的独立解读教材和教学组织调控能力;有较强的教学机智,有效地处理突发问题。
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主题明确、条理清晰,教学内容的选择适量、适度、有创造性。教学设计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
3.教学过程:注意营造民主、和谐而活跃的学习氛围;有效地进行品读;有效地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能有效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4.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学习和发展;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好;有教学特色。
六、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参赛选手均可获奖并发给荣誉证书。
第二篇:语文教研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岷县三中初中部语文教研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快乐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深入探寻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教学规范,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结合学校第二届科技文化节特决定在本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现将活动方案拟定如下:
一、领导小组组长:汪玉杰
副组长:王晓红陈望春李永安成员:全体教研组成员
二、组织动员
本学期教研组于第八周制定“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并组织全体语文教师了解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安排及相关要求。
三、确定课题
根据语文的特殊性,特定年级、定课文作为“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课题。
四、独立钻研,写好教学预案。
课题确定后,参赛教师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使用的教学预案必须自己设计,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预案(学案、说课材料;均为电子版)。
五、实施教学,集中听课。
1、举行时间定为:第十二周星期一至星期三
2、活动要求:
①请参与教师提前自行调课,全组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听课,无故不参加者按旷一次教研组活动计。
②全组听课教师带好笔和笔记本,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评课。
六、互动研讨,总结提高。
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后反思,然后教研组内互动交流评课,重点谈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设计,最后确定出一名优秀者。
七、自我反思,撰写教学反思(可手写或电子版)
八、评委(活动领导小组人员和学校领导)评价最高者学校给予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附:“同课异构”释义
“同课异构”即对同一个课题,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大家在比较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岷县三中初中部语文教研组
2012年10月15日
第三篇:语文教研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语文教研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为了落实中心学校的同课异构安排,也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法特点,研究熟悉语文课程的不同视角,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加大教学常规管理的力度和深度。我语文教研组依照中心学校的安排实施同课异构活动,在第十二周安排八年级两位语文教师同上《小石潭记》公开课。语文组教师积极参与公开课观课、议课活动,学习不同的构思和教法形式,取长补短,教研气氛甚浓。在议课时,大家毫不保留,畅所欲言,共同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快使,使同课异构活动真正落到实出,提高教研实效,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现将大家议课意见综合评议如下:
**老师:朗读教学很成功,能分层次朗读(听读,齐读,分小组读)。板书详尽,突出重点。但有关知识(作者、写作背景中的“永州八记”)介绍过于详细,教师包办太多,会导致学生懒惰习惯的养成。学生没有良好的记笔记的习惯,老师不说不记。学习比较被动。由于时间关系,本课的教学内容偏少,这样安排,无疑会加重第二课时的负担。
**老师:课件制作情境创设较好,直观形象。结构紧凑,授课条理清晰,讲析详尽。作业布置能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有拓展。但一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时间紧,导致对重点的内容点拨不透。如:讲到潭中气氛时,应点出“幽深冷寂、孤凄悲凉”,这与作者的不幸遭遇
密切相关。朗读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在第二堂课的讲解中,以上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纠正,是一堂优质课、有效课。
两位老师的课,可谓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虽然教法各异,但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同课异构是集体备课下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有效形式,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下的不同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多样展示。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老师们普遍认识到同课异构不仅仅是对比,更是交流互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同课异构不仅能让教师拥有更多自我钻研的空间,而且更能激活教研组集体的创造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携手共创明天的辉煌!
第四篇: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
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钻研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探寻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教学规范,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二、确定课题
根据语文教学进度,选择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作为“同课异构” 教研活动课题。
三、独立钻研,写好教学预案。
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使用的教学预案必须自己设计,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预案。四:时间
2017年11月20日----2017年12月31日
二、各阶段活动要求
1、要求各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正确解读新课标,科学把握新教材,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师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教师各自写明自己的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四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图假借“同课异构”这种特殊形式,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二、活动目的
“同课异构”就是相同学科的老师,使用相同教材和同一节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和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同课异构”力求能体现教师个性和风格。
三、活动形式
同课异构。即:内容相同,教法相异;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四、活动时间:3月
五、参与学科:语文
六、参加范围:全体教师
七、活动程序: 1.设计教案。
参与教师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上交教导室(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说明设计意图)。
2、教学观摩。
由四位老师执教同一篇课文,要求听课老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写好评课记录。
3、教学研讨。
听课后,组织老师们讨论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讨论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2013年四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
为了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调动我校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我校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探究“诗歌类文章探究体验教学策略”如何运用与教学中,以同课异构为主要活动形式,研究课堂,打造课堂,以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思进行教学研讨,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有效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为了把活动开展好,我们组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同课异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目的在于让广大教师感受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通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让老师明白课堂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也许对于学生对于课堂来说是无效甚至是有弊端的,只有通过老师们的共同研讨,集思广益,我们才能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让有效的教学过程占领课堂,更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内在潜能,张扬个性,从而追求异中有同、同中求异的境界。
1.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钻研,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优势互补,集思广益,使更多的教育教学思想能够自由地交流与碰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营造更加和谐的教学研究氛围;
3.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4、推动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5、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更新;
6、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7、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
二、活动内容:
1、同备一节课
参加活动的教师按教学进度选定一节课,并认真备课写出一份教学设计。相关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协调下对上课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使之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加深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做出不同的教学设计。
2、同上一节课
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师执教同一个年级、同一个教学内容,因为教师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经验的和教学对象也各不相同。这样老师们就有了讨论的材料和研究的问题,从而彼此学习,共同提高。
3、同听一节课
我们四年级语文组所有参与教师共同听课,包括讲课教师也要听另三位讲课教师的课。
4、同评一节课
同组教师(包括执教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学生的理解,对当天上课的执教教师的教学活动谈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推动广大教师在学习业务、探索教学、传递信息、提高能力等方面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大家的互动、沟通、分享,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推动了学校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
三、组织领导 组长:王本山、岳淑秋
组员:韩玉娟、徐明文、刘凤英、殷世平
五、活动步骤
我们制定如下活动步骤,并提出如下要求:
1.三月份第二周,制定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并积极向教师宣传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正确认识同课异构对提高我校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处,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之中。
2.第二周,各学科组织实施,分为以下几步:
(1)独立钻研,写好教学设计。第四课故事两首《》《春日偶成》。课题确定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参考《小学语文“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一书具体要求。
(2)实施教学,集中听课。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听课活动。不在本校上课的教师要提前联系好班级与学生。
(3)互动研讨,总结提高。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后反思,然后教研组内所有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学生的理解,对执教教师的教学活动谈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大家的互动、沟通、分享,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教师间的交流。